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夜话 上-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都统大笑:“知道瑾瑜是个厉害的,姐夫正有此意。”

    林致远低笑不语,三日前还是生疏的叫着林状元,今天就变成瑾瑜了,看来王熙凤的这个婚事算是结对了。“不过,小弟还请姐夫稍等,我家今日要来一位客人,大家也都相熟,凑在一起吃酒岂不有趣?”

    燕都统相熟的人只有军中的那帮大老粗,虽说那帮人欣赏林致远,但是能叫林致远上门相请的怕是没有吧“哦?是哪一处的兄弟?”

    “是荀家的二爷”

    燕都统的脸色一变,目不转睛的盯着林致远:“原来是国舅爷,没想到林状元和皇后娘家还有这般好的交情”

    林致远面如常色,笑道:“那日姐夫大婚,我们一起拼酒才识得,颇有惺惺相惜之感”林致远料定,荀晟睿来林府喝酒的事儿瞒不过什么人,燕都统又是皇上的近臣,和皇后娘娘的兄弟绞上关系,绝对不是他乐于见到的,林致远在心中好笑,谁叫你们来的突然,想走是没门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王熙凤是新嫁娘,还不知道丈夫身边的这些事儿,于是夫妻二人一个跟着林致远去了外书房议事,一个跟了罗大娘去繁花坞。

    见了黛玉,王熙凤是百感交集,两家四个孩子就瞧着大人们在那里哭。良久,黛玉抱着大姐儿,看着另一个男孩说:“凤姐姐,这孩子是?”

    小男孩也不等王熙凤回答,一施礼:“林姑姑好,我叫燕守信,是母亲的小儿子,家中排行第二。”说话一点也不打怵,又不乱打量,一看就知道是极有家教的。

    黛玉喜道:“真是个好孩子,”她叫雁蓉,“去把前儿那架弓弩拿来给小少爷做见面礼。”黛玉一个小姐会有这种东西,都是因为佟家的璟哥儿要过生日,她特地叫人选了这个男孩子都喜欢的玩意儿,哥哥一听说,帮忙重新改了弓弩的结构,说是射程能更远。

    雁蓉进里屋拿出一只长盒子,等打开后,燕守信大大的眼睛再也控制不住,随着那弓弩放光。

    “这是特找人订制的,我也不大懂得,小少爷喜欢就好。”黛玉亲自用帕子将弓弩托了,交给燕守信。燕守信看了看王熙凤,等王熙凤点头,他才高高兴兴的接了,然后宝贝似的抚摸着,“谢谢林姑姑我很喜欢。”

    。。。。。。

    等孩子们都出门去玩闹,黛玉才问道:“凤姐姐,你过的可好”

    王熙凤难得不好意思一次,与黛玉说道:“你姐夫对我很好,家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给我料理,成亲的第二天去婆婆那里见了一面,我们已经分家,所以对我还算客气,老爷说,叫我每月去三四次便可。”

    黛玉就怕这位燕老夫人不好伺候,她算是半个媒人,要是凤姐姐过的委屈,自己的罪过就大了。“这就好,住的近,时间久了反倒容易出麻烦,不过我想以凤姐姐的本事,天底下还没谁敢欺负你呢对了,我看燕家小少爷也还好,跟你。。。。。。 ”

    王熙凤忙道:“孩子是懂事的,妹妹刚才也见着了,和我很亲,这是我没想到的。林妹妹知道,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有个儿子在身边,不过现在看来也没什么,老爷能将大姐儿当亲闺女,我也绝不亏待守信和守忠。”

    后娘难当,王熙凤一进门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她相信就算是块石头最后也能被自己捂热乎了,何况守信还是个很好的孩子。王熙凤又道:“妹妹别怪我我们来的鲁莽,这都是我的主意,如今我嫁到燕家是一心一意的想和你姐夫好好过,王家人必定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索性我们二人躲出去,等过了今日,她们就是登门我也再不怕的”

    王熙凤了解自己的叔叔、姑姑,那是一等一的势利小人,自己落魄的时候要敲上一笔竹杠,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也会上来狠狠的咬上一口,分杯羹“不过,妹妹你放心,老太太那边要是怪了你,你就说是我们老爷和林兄弟有交情。二太太要是敢闹,我就上门去和她理论。”

    黛玉笑道:“我听哥哥说了,凤姐姐现在是诰命夫人,怪不得底气这样足”

    王熙凤眼底闪过柔情,“都是你姐夫求的皇上,说是我吃了不少苦,以后断不会叫我再受半点委屈。”

    “凤姐姐和姐夫。。。。。。以前是不是认识啊?”

    正待王熙凤开口解释,门外有香珊回禀:“姑娘,燕夫人,大爷说酒菜已经备好,还来了位贵客。燕老爷想当面感谢姑娘,大爷说叫姑娘不必拘谨,只管去就是。”

    王熙凤轻啐道:“你姐夫这个粗人,又忘记这里不是他那校场了妹妹甭理他,咱们自在这里用饭。”

    黛玉脚下生根似的,不知道自己是去。。。。。。是留。。。。。。。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两宜庭设宴待贵宾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两宜庭设宴待贵宾

    林家有处景致名唤“翠竹两宜庭”,宫寒渠的水汇在一起成了一面不大不小的水塘,当中两座小亭子,远岸边尽是苍松翠竹,摇曳生姿,时而有鸟鸣无限,时而有树叶婆娑。罗管家将宴席摆在此处也是费尽心思,因有女眷,大家不好同桌而食,恰在这里正好。两座亭子离着不远,又是一前一后,虽有水上的长廊相连接,但若要看到彼此还是不大容易。林致远等人就在靠前的位置,黛玉、王熙凤领着四个孩子在后面。

    正经的男宾只有两位,一是燕都统,一是林致远相邀的荀家二爷,三人正闲谈,忽见远处水廊上来了数人,燕都统面色温和,他早就瞧见了新婚妻子一手牵着大姐儿,一手领着守信,红衣配着金簪,映着满池塘的荷叶分外耀眼。

    荀晟睿也不自禁的扫了一眼,愣一下便正襟危坐,不再打量。

    “黛玉,来,为你引见一下,”林致远唤了黛玉过来,“这是你燕家姐夫。”黛玉忙欠身施礼:“见过姐夫。”

    燕都统正惊讶于这世上还有如此飘逸之女子,不画眉黛,却有倾城倾国之姿,未点朱唇,便有白璧无瑕之态,好个林家闺秀燕都统的心中尽是赞赏,并未掺杂其他杂念,他大笑:“瑾瑜,你这妹子实在是好,一瞧就是个机灵的,怪不得我家堂妹说,要想给我说成亲事,非要林姑娘来说合不成”燕都统转而与黛玉说道:“妹子,姐夫是个粗人,在此饮酒三杯,多谢你成全”

    也不等丫鬟们斟酒,燕都统自拎起桌上的酒壶连倒三杯痛饮下去。王熙凤就抿嘴笑,满心都是欢喜。

    林致远又一指荀晟睿,与黛玉道:“这是皇后娘娘的胞兄,荀家二爷。”

    黛玉眼睛不敢乱瞄,她本就脸皮薄,现在只觉得热气升腾,又恨自己行事不落落大方,勉强镇定了一下,施礼道:“见过荀二爷。”

    荀晟睿只比林致远大了一二岁,相貌更比林致远多了几分的刚毅,一瞧便知是武将世家出身,虽然有个妹妹在宫中为后,但是穿着打扮并不过于奢华。他只在林致远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黛玉,“林姑娘不必多礼,今日来林府做客,是晟睿叨扰主家了。”

    王熙凤眼睛毒辣,可没放过黛玉生涩的表情,她心里暗自偷乐,打定主意要问丈夫这荀家二爷是何人品。

    见了礼,女眷们折身去了后面的亭子,前方几丈处有艘画舫,上面有歌女弹唱着苏南小调,声音清丽甜美,古筝、三弦、短萧时时应和,叫围廊上伺候的丫鬟婆子们听入了迷。王熙凤往日只跟着贾母听些昆曲,她忙问:“妹妹是从哪里请来的这些人?真是好嗓子”

    “哥哥在朱雀大街那边买了家酒楼,这回去苏州特地请人帮忙寻了几个能唱小调的,如今可不就用上了?”黛玉一指弹古筝的那一个,“当间的那一个在我们苏州甚是有名,哥哥请她来是费了大气力的。”

    王熙凤顺势去瞧,“年纪好像大了点,肯背井离乡跟着你们的确不容易。这样的人在京城里做个戏班子的教导妈妈最合适不过,我也听说你们家的那个富锦楼了,确实该有几个像样的台柱子,叫这位训练几年可不就能独当一面了?”

    黛玉笑道:“是哥哥答应她,只要呆在我们林家一日就绝不亏待着。那周边坐着的都是新买的小徒弟,姐姐要是喜欢听,今后可派人去富锦楼叫。”王熙凤倒是不客气,应道:“好啊,趁着你们家的酒楼没开张,我也得个便宜借用借用,几日后我请佟家二奶奶过府做客,到时候妹妹你也去。”

    黛玉笑而不语,只去瞧水面上的歌女,不经意一扫,正好看见前面亭子里的荀晟睿借饮酒的动作侧头,二人的目光碰个正着。荀晟睿显然也是一愣,好像是没料到黛玉也在瞧他,不过荀晟睿并未躲闪,反而含笑一点头。

    黛玉慌乱中端起酒杯,掩饰似的低头轻轻唾了一口。

    “林妹妹,这曲子叫什么?”一曲结束,王熙凤迫不及待的问道,“林妹妹?”

    黛玉不自然的问道:“哦,凤姐姐你刚刚说什么?”王熙凤低笑:“想什么这么入神,连我叫你都没听见。我是问着曲子叫什么。”

    好在黛玉饮酒之前还听了小半段,她忙道:“叫《太湖美》,她们新出的曲子,正打算在酒楼开张的那天唱”王熙凤娇笑道:“哎呦,那我们可真是好福气,先听为快了”

    那边燕都统听到妻子的笑声,心里高兴,便与林致远说道:“状元府的酒筵就是不一样,听个曲子都是雅致,不像我们这些人家,府上老太太、夫人一叫堂会就是打打闹闹,一部戏听了好多年,上次长公主过寿,我去了,请的就是德容班的台柱子。君昊非叫我点,我以前在边关打仗,哪里听得了这慢吞吞的东西,勉强点了出《邯郸梦》,好嘛,从宴席开始,到我们吃了八分饱,一出还没唱完。”

    林致远笑道:“上了年岁的人都喜欢这个,我听说长公主最喜欢,和德容班的班主很好,这位班主手下几位爱将都是长公主府上的常客。对了,荀兄,不知道老侯爷是否也喜欢这个?”

    荀晟睿便道:“东南各地富庶人家都爱养一两个戏班子,但没京城里这些讲究,都是乱唱的,我也不大爱听,至于父亲。。。。。。大抵和燕都统是一样的,总说这样的东西能移人性情,时间久了恐怕会叫人耽于享乐。”

    昭武侯不但自己不喜欢,而且也不准儿子、侄儿们沉迷于这个,几年前荀家有个堂少爷想要纳一个小戏子为妾室,老侯爷才不管那是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呢,叫属下绑了那位少爷狠狠的杖责了三十,要不是老夫人上来求情,老侯爷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关那堂少爷几天的禁闭,他的爹娘连吭都不敢吭一声,等伤势好了,老侯爷一发话,扔了那小子上船,跟着荀晟睿的大哥出海追击水匪。等一年后回来,堂少爷的爹娘根本就认不出眼前的黑小子就是自己的亲儿

    至此,东南地域人人皆知,千万别在昭武侯他老人家面前提唱戏,否则是自讨苦吃。

    林致远对荀家的事儿有所耳闻,但是知道的不多,道:“我们家有个小酒馆于下月开张,要是姐夫、荀兄方便的话,也请赏光一道坐坐”

    荀晟睿初来乍到,倒是耳闻京城最繁华的街面当属朱雀大街,在那里开酒馆,小打小闹也要千十来两的银子,以他来看,这位林兄不像是小手笔的人。果然,燕都统问道:“是与惠斌楼打擂台的富锦楼?我进宫的时候打那里经过,瞧了两眼,瑾瑜,那个可不是你说的小酒馆啊就算是惠斌楼的掌柜的见了,也要低头叹服。哪日开张,下了帖子我一定到”

    “定在下月十五,请钦天监的监正曹大人算过,是个好日子”

    燕都统古怪的看着林致远,说道:“曹大人可是出了名的软硬不吃,当年我婶娘请他帮着给堂弟算个娶亲的好日子,说了一大筐的好话才算是点头,你小子使了什么招数,叫曹大人这么开面?”

    这还真是冤枉林致远了,他本打算请曹先生帮忙选个日子,可曹先生说,既然是要将富锦楼打出名堂,还是找个京城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来选日子比较好。正巧,曹先生说,他有个远房堂叔在钦天监做监正,是少数几个能得先帝和现在皇帝信任的老臣。曹先生和林致远到了曹府,将事情一说,曹大人当即应了,不过有个小条件。

    林致远笑道:“曹大人不是有两个小孙子嘛今年也到了正经读书的年纪,一直跟着家里的师傅学字,听说我在桐花巷弄了个童学,想叫两个孩子去试试”

    燕都统心中一动,转头看向后面亭子里给大姐儿夹菜的燕守信,刚要开口问林致远,荀晟睿却插了一句。“林兄,我听皇后娘娘说,佟大人家的小孙子也进了桐华书院?在下有位表弟,甚是顽皮,姑母为此操碎了心,若是林兄肯帮忙,我想将表弟一同送去桐华书院,不知可否?”

    燕都统将含着的话吞了下去,不肯再提叫小儿子读书的事儿。

    林致远沉声道:“荀兄,这桐花书院有个规矩。。。。。。若进书院,先过了先生的大考,不考学识,不考家世,只看那孩子的秉性,毅力,还有,书院的生活甚是清苦,不比家中,若是荀兄的姑母愿意,我们再议不迟”

    荀晟睿的姑母乃是昭武侯的***,早年嫁到京城,丈夫是从四品的宗正寺少卿,平日里清闲的很。前几年在皇城脚下也没人注意,直到皇后娘娘进宫,昭武侯家要是来人,都在这位姑母家落脚。荀家也有自己的宅子,可是人气少,荀家姑奶奶自然不肯叫外甥、外甥女们搬去。荀家姑奶奶一生无忧,公婆慈善,丈夫爱护,小姑亲近,若说唯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有个孙猴儿一般闹人的小儿子。为了这不知打折了多少根藤条。

    荀家姑奶奶可不是王夫人、贾母之流,宠溺孩子,她当年也学了点功夫,见儿子闹事就要狠狠的揍一顿,谁知那孩子是越大越皮实,今年七岁,从三岁识字开始,已经赶跑六个师傅。

    这荀家姑奶奶没法,只好到处打听名师,上个月偶然听人说,桐花巷那边有个新开的书院,与别家大为不同,连太傅府上的小金孙都去了,荀家大姑奶奶仿若看到了希望,连叫人出去打听。等知道是新科状元开办的,又四处联络交好的夫人帮忙搭桥。正好荀晟睿要来林家做客,荀家姑奶奶千叮咛万嘱咐,叫外甥一定办妥此事。

    PS:惊荷明天上午出门,下午回来码字,周末还是两更大家祝我明天办事顺利吧佛祖啊~~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第二百一十五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等晚间回了燕府,王熙凤看着孩子们一一睡下,又听管事们回禀了今天的琐事,凤姐儿这才能松口气,坐在镜子前卸妆准备沐浴。透过水银玻璃镜,她瞧见丈夫正歪在榻上,拿着一本不知道名字的书愣神。

    “老爷,想什么呢?”王熙凤就笑道,“打你从林家出来以后就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林兄弟和你说了什么?”

    燕都统皱眉叹道:“那倒没有,只是今日荀家二爷的话叫我上了心,守信的年纪也不小了,该正经请个师傅,他不比老大,身子骨有些弱,我也没想着叫他秉承家里的祖训做个武官。要是能得位名师正正经经的读两天书,将来我为他某个小官做做也容易。”

    王熙凤放下梳子,挪步到了丈夫身边挨着坐了,“请师傅的这事你和守信通个气儿,我看那孩子是个好武的,你没瞧见,今儿林姑娘送了个小弓弩给守信,把他喜欢的不得了,晚间我去他房里的时候,正小心翼翼擦拭呢,根本不假他人之手。”

    燕都统苦笑了两声,要说两个儿子里和他最像的,不是老大,偏偏是这个小的,一样爱武,一样想建功立业。想当年自己娶了妻,没呆上三个月就奉命去了西北,一仗打完,儿子都三岁了,满打满算,他和妻小们相伴的日子统共不过一年。燕都统知道大儿子心里对他有怨念,要不然也不会跑去边关,如今自己升了职,便想着叫小儿子不再走自己那些老路,日子能过的随意一些。可谁知。。。。。。这个小的比他哥哥还爱骑射功夫,偏偏性子还倔强。燕都统叹道:“书一定要读,不过京城里的名师不多,那些好点的早被聘走了,剩下的一些落魄秀才,请和没请也并无太大的分别。”

    “那老爷的意思是?”

    “荀家二爷有个表弟,想进桐华书院读书,我一开始也有这个想法,可是现在。。。。。。”燕都统话到一半不说了。

    王熙凤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儿呢,她笑道:“这也值得老爷犯难?老爷的心思我明白,不过是看皇后娘家的表弟进去读书,怕咱们守信也去,被人说闲话?”

    燕都统没出声的默认,王熙凤就问:“老爷可信得过林兄弟的为人?”

    “我与瑾瑜相交不多,但他风评极好”

    王熙凤又问:“那老爷认为,林兄弟的前程该是如何?”

    燕都统正色道:“当属朝堂上新生力量的领军人物,前途不可限量。如无意外,二十年之后瑾瑜当做一封疆大吏,或是朝中重要之职究竟如何,端看皇上的意思。”

    王熙凤笑道:“老爷既然看的这么清楚,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林兄弟的书院只会长长久久的办下去,到时候不管他是公主的孙子还是王爷的儿子,说不定都要送去,难道为了这个,咱们守信就要错过好师傅了?老爷要是有心,不如明早叫人去打听打听,除了皇后娘家,还有什么显赫背景的?这样的人越是多,燕府就越不显眼。”

    燕都统被妻子这么一说,心里豁然敞亮,顺势将王熙凤揽在怀里,狠狠的亲了一口:“还是我家夫人聪明,明日我就叫燕管家去打听。”

    王熙凤被他闹得痒痒,轻捶了丈夫的胸口,笑道:“既如此,也不用他,正好我要请堂妹来咱们家,到时候我问她不就什么都清楚了?”王熙凤挪了一下身子,与丈夫并肩躺在并不甚宽大的榻上,颇有些小鸟依人,“老爷,你看这荀家二爷怎么样?”

    燕都统怪声怪气的说道:“夫人,咱们还是新婚吧?”王熙凤好笑道:“浑说什么呢?我是看这年轻人挺俊的,和我那个林妹妹很是般配,若两家能结成亲家,也算是一件喜事。”

    王熙凤心里想的美,黛玉成全了她的婚姻,何不叫自己也撮合一段好姻缘?

    燕都统抚摸着妻子光滑细腻的柔夷,低声说道:“若是别人,我绝不拦着你出面,可是看瑾瑜的意思,他分明不愿意沾惹皇家的是非,我是陛下的心腹,就更不能叫人看出对哪一边有亲近的意思,否则,丢官职还是小的,就算阖家流放也说不定。”

    王熙凤没来由打了个哆嗦,燕都统安抚道:“当日我出任御林军都统,皇上送我两个字,‘守戒’。我从西南归来,杀的蛮夷不说有上万也能有几千,皇上怕我心绪不稳,所以特地叫我跟着法华寺的高僧诵了几日的经,守戒不仅是叫灵魂得以寄托,更是告诫我,作为皇上的人,不能越雷池,不能搅进内廷争斗。”

    王熙凤翻了个身,半坐起来,说道:“老爷。。。。。。”

    在贾家的时候,王熙凤只用考虑如何讨好贾母,如何跟着二太太管家,如何解决和大太太之间的矛盾。但是嫁到燕府,她开始明白,光是打理这个府邸并不是全部。

    只是。。。。。。荀家二爷和林姑娘站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般配,可惜了。

    。。。。。。

    六月,一向称病在家的忠顺王忽然重新跃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位历经三代帝王,但依旧对皇位贼心不死的老王爷又动了歪脑筋,跪在皇上的金銮殿上痛哭,请皇上念在老皇帝的份上,为忠顺王世子指婚。

    朝堂下是嘘声一片。

    人人都知道,那位世子爷喜欢戏子,先世子妃还是南阳望族出身,可惜嫁过去不到三年,愣是被优伶给气死了,连个血脉都没留下,忠顺王府上数得上名字的小妾就有几十位,没名没姓的就更多了,怕是皇上的后宫都没王府有气势。

    忠顺王不是突然发难,他知道今年选秀,皇上要为三皇子和四皇子定下正妃,所以钦点了几位家世不凡的闺秀,这些女孩子身后都联系着庞大的关系网,恰好这些也是忠顺王需要的。他可不管皇上脸色如何阴沉,颇有些无赖似的,加之在宫中养老的太皇太妃仗着自己的辈分,时时叫身怀六甲的皇后去回话,所以宫中的气氛紧张至极。

    皇上喜怒不定,这帮臣子就成了出气筒。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林致远在皇帝身边最近,又是新人,于是成了最先被迁怒的一拨人。

    寻了个不是罪名的罪名,罚了新状元三个月的俸禄,在家闭门自省那些有意和林家结亲的人像是忽然蒸发了一般,如今,莲花胡同的大门就是几日也难得有人敲上一回,当然,除了沈修杰风雨不误的来寻林致远吃酒解闷。

    说三道四的小人恨不得用唾沫星子将林家兄妹给淹了,王夫人从贾政那边得到消息,喜得一夜没睡着觉,连带着看赵姨娘都少了分怒火,多了点和气。贾家的几位爷官职都不大,所以这风波一时半会还牵扯不到他们,自然,人有了闲心就爱浑说些风凉话。

    贾赦颇幸灾乐祸的道:“少年得志有什么用?这林家小子看着就张狂,现在好了,被皇上厌弃了吧闭门自省,哼,皇上可没说什么时候再起用他”

    贾珍附和道:“皇上没叫林致远进翰林院的时候,我就觉得奇怪,现在想来,都是他自己种下的恶果,若是肯巴结巴结咱们娘娘,等皇上消了气儿,娘娘帮他说句好话不就完了?”

    这里面最恨林家兄妹的当属贾琏,他在扬州弄来的冉娘终于在前两日生了,将府里上下闹腾的够呛,结果还是个丫头。

    贾琏得到消息后登时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屁股就坐在当院的石墩上没起来。大太太讪讪的甩了帕子走了,给老太太去送消息,老太太身边的鸳鸯只说“知道了”,再也没个动静。抬正室的事儿自然不了了之,冉娘是日日哭夜夜闹,贾琏心里烦,带着银子去外面找乐子。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燕府门前,看着红灯笼、大喜字尚未摘下来的门脸,贾琏越发的痛恨林致远兄妹。

    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黛玉为佟二奶奶牵线的事儿根本瞒不住那些有心人,贾琏只觉得脸上臊的很,好像一出门就要被人指指点点。现在林致远有难,他恨不得再泼上一层热油才好。

    贾琏冷哼道:“大哥哥可别去林家凑这个热闹,我听人说了,皇上有要杀一儆百的意思,现在的林家不是炙手可热,而是烫手的山芋。”

    小辈里只有贾蓉和贾宝玉贴着墙根站了,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他们俩是瞧的分明,几位老爷的火气都不小。如今林家不是亲戚,只怕与仇人也不分上下。

    唯独贾政还算公道,叹道:“可惜了那孩子大好的前程。。。。。。要是按照我当初说的,在咱们家宗学里好好的呆上几年,跟着我学些人情世故,难道还有今日的这个无妄之灾?”说罢,还极惋惜的摇头。

    角落里的贾蓉忍不住在心里发笑:二老爷,就您还知道人情世故?不是他这个做小辈的看不上自家人,就算是林家叔叔闭着眼睛都能把你们这帮人玩的团团转,偏你们还沾沾自喜呢

    心里虽这样想,可是贾蓉的脸上不敢带着半点不恭敬的神色,反而与贾宝玉双生子似的,齐齐点头应和贾政的酸话。

    PS:惊荷今天去笔试,明天知道成绩,好的话直接面试,不好的话。。。。。被打回原形所以,今晚请个假,只有一更,考试很重要,大家也很重要,╭(╯3╰)╮从明天开始,惊荷连续三天加更求得大家的原谅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门拿人所为何事?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门拿人所为何事?

    东园傍着水塘的的一面种着几十棵广玉兰,花瓣嫩嫩的,一朵朵奶白色的绽放,时而引来蜂蝶在此间嬉戏,顶端的树干上偶尔冒出两三株嫩芽,经过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惹人怜爱。

    天还不算闷热,黛玉叫外院的小厮抬了冰窖里的冰,跟着碧蝶做了几碗凉酥酪,上面淋着厚厚、甜甜的果浆,光是看着就有食欲。

    黛玉指着剩下的大半块残冰,与雁蓉等人说道:“给小丫头们砸碎分了,小厨房这边还有剩下的甜浆。”

    在门口巴望着看热闹的三等丫头们一个个眉开眼笑,你捅捅我,我挤挤你,欢乐的气氛似乎冲淡了近日来笼罩在林家上空的阴霾。

    黛玉领着香珊、香卉往林致远的院子去,自打皇上申斥了他,林致远就潜心学习画技,沈修杰怕老朋友精神不振,特地寻了几条名贵的锦鲤,也不养在池塘里,花费巨资在古玩行买了一只青花鱼盆。白日的时候由小厮们搬到园中,晚上又挪回来,真比人还娇贵

    林致远得了这几个宝贝,也不画虾了,专攻锦鲤,几日的功夫,竟能将它们的神态把握的是淋漓尽致,画技精进,一日千里。

    黛玉一进林致远的院子,就看见哥哥在树荫下作画,于是也不打扰,伸手接过香珊递来凉酥酪,等林致远收起最后一笔才道:“哥哥快用,刚刚好冰爽”

    “有好些日子没吃这酥酪了,妹妹这个办法想的好,热天喝凉的,正应景可惜你脾胃不好,要不然也能受用”

    黛玉一边拿起铺在画案上的宣纸,一边应道:“我还叫人用碎冰将咱们园子里新下来的瓜果都湃了,等哥哥什么时候想用,只管叫香萱服侍了你”黛玉一点画纸上摇头摆尾的红鱼,“哥哥似乎极钟爱这一条,我昨日看你还专门画了它?”

    林致远将最后一口酪吞下去:“也并非是什么钟爱,不过是我新想出来一种点染法,能将水波晕开,别的颜色都不搭配,这有这个最合”从皇上将他赶回家门,林致远颇有点清心寡欲的意思,书照看,文章照写,还没事就研究些作画的技法。

    黛玉略数了数画桶里的完结之作,大约有个七八张,“我明日就叫小厮们去将画糊裱好,我记得四妹妹还问呢,说什么时候也送她一张新作,哥哥的墨宝可是金贵的很”

    林致远听的出黛玉话语里安慰的意思,这丫头一定是怕自己郁郁寡欢,就借着作画来排遣心中忧愤。。。。。。若换了别人兴许要好烦闷两日,可是林致远?他的心态好得不得了,林致远一早看出,皇上就是借题发挥,最近被迁怒的人,有多半是在私下里和忠顺王有瓜葛的逆贼。林致远偏在这个时候被罚,皇上也有夸大声势的意思,借着林致远在京城里惹起非议,大家才不会过分关注忠顺王的党羽。

    况且。。。。。。林致远坚信,不出一个月,他定将重回朝堂,皇上不会叫忠顺王得意太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