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夜话 上-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苏州一位富商家的私船。”

    黛玉有点不敢相信:“妹妹有些孤陋寡闻了,只知道咱们江南富庶,却没想到一个富商家里能花一大笔钱造这样一艘船舫。”

    致远笑道:“这船的主人是以贩卖丝绸起家,家中金银无数,平日里喜欢邀几个好友一起乘船远游。和我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他家的船极大,妹妹坐着也舒服些。”

    致远一指不远处正从船上下来的男子:“看,那就是东平侯家的世子,我的好友沈修杰。这人最是仗义,妹妹也当他是哥哥就好,不必客气。”

    待沈修杰走到近前,看了看戴着纱帽的黛玉,笑道:“这位就是林姑娘吧!我是致远的好兄弟,痴长你几岁,你也管我叫大哥就好。”

    黛玉虽是戴着帽子,外人见不得自己的真容,但是到底女孩子家羞涩,也不敢正眼去瞧那人,只是小声说道:“这次多谢沈大哥帮忙,黛玉必铭记在心。”

    沈修杰为人爽朗,这些客气话也未曾放在心上,领了林家兄妹及众仆妇上了船。

    林府的仆人不大多,都安排在了最底层,几位主子就住在顶层的前舱和后舱。黛玉和两位姨娘被安置在了后舱,致远及沈修杰就在前舱安顿。

    黛玉见船舱极大,又甚是豪华,便想到了刚刚哥哥的话,他和这借船的富商乃是忘年交。黛玉知道,忘年交,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求来的缘分。哥哥如今只有十七八岁,却能独挡一面,恐怕就是京中外祖家的任何一位表哥都是难以做到的。黛玉不禁又想到了宝玉,虽说自己从不劝宝玉读书,但是并不意味着她就看不上那些想走仕途经济的举子。父亲是当年的探花,想必致远哥哥也能再次光耀林家的门楣吧!

    一想到京城,也不知道外祖母的身体如何了,琏二表哥是不是已经抵达了京城?老太太知不知道自己留在苏州的事情?

    且说跟着的雪雁,捧着大匣子,左右打量船内的摆设,连手中的东西都忘记放下了,恨不得再生出几只眼睛来才够用。在贾府这几年,雪雁不是没见过什么市面,但是今天且看人家江南一个商人家里就能养得起这样的大船,雪雁还是不禁咋舌。

    紫鹃正欲打开箱子收拾出黛玉常用的茶具,杯盏,黛玉只是不要她在忙:“我听哥哥说,扬州离苏州近的很,恐怕不到半日就到了,你现在收拾了箱子,还没怎么样,恐怕就到了苏州。你们几个也是忙了好几天,昨夜也未曾好好睡着,就暂且歇歇,等回了家,放你们几个人的假。”

    “姑娘又在拿我们开心了,我们若是歇息了,谁来服侍姑娘?”紫鹃到底不肯,“况且,难道这一路上姑娘竟不喝水了,就是这船上的茶杯茶盏,我们也是不敢给姑娘用的。虽麻烦了些,到底心中踏实。”

    说罢,紫鹃还是拿钥匙开了箱子。她一向深得黛玉的喜欢敬重,又比黛玉大上一岁,几个丫头中是第一得意之人,就是雪雁等几个也要靠后,黛玉的钥匙都是放在紫鹃的身上。

    几个人也是倦了,小丫头们早在外仓偎依在门框打起瞌睡来,就是春纤她们也找了个椅子歪着。

    紫鹃收拾好东西,忍着困意服侍了黛玉到榻上休息。几个人昏昏睡睡,船舱外自有婆子守候着,远处又有侯府中的卫士把手,一时间后舱内风平浪静。

    也不知过了什么时辰,黛玉朦朦胧胧中就听见有婆子进来报,说苏州城已经到了,请姑娘收拾东西。

    紫鹃等人忙为姑娘穿衣打扮,这后舱虽说宽敞,但是到底比不上那正经的屋子,船停靠岸时又是随水浪起起伏伏,小丫头们便有点人荒马乱的,这个说你踩了我的绣鞋,那个说你蹭了我的裙子。

    黛玉看着乱哄哄的样子,心里有些烦,怎么家中就买了这些小丫头也不好好管教管教,那些教养妈妈都干什么去了?母亲逝世后也没个正经的女主子管管这个家,怪不得致远哥哥要将家中的那些仆人遣散了,若都是这个样子,谁还敢用他们?

    紫鹃一见黛玉不高兴,便知道是这些没眼色的小丫头惹火了姑娘,便厉声喝斥到这些人:“乱成什么样子?连个体统都不要了,快去收拾东西,谁要是再敢撒泼,就绑了她去见少爷。”

    这些人多是这几年买的,年岁不大,还没太学会看眼色行事。这几天黛玉回来只是伤心,也顾不得在小丫头们面前立威,这些没眼见的东西便以为姑娘是个好性儿的,所以刚刚便越发没了体统。不过,她们可知道林家少爷是个厉害的,否则上午的时候也不会气走了那位新大人。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便不出声低头做事了。

    不多时,致远领了两位姨娘来接黛玉,林府众人跟着主子下了船,便有致远的亲信带了数顶小轿,多辆车马迎在渡口。

    黛玉悄悄的回身望去,也不见刚刚的东平侯世子,于是问道:“哥哥,难道那位沈大哥不和我们同路吗?”黛玉说完便觉得刚刚说的不妥,哪有未出阁的女孩子问这种话的,心中暗恼自己鲁莽。其实这黛玉也不是存了什么心思,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黛玉觉得,人家东平侯世子帮了他们家这么大的忙,至少也该一起回林府吃杯水酒,让他们兄妹俩表示一下谢意。

    好在致远并不在意,说道:“哦,我忘记和妹妹说了,刚刚一停船,便看到东平侯家的人来接修杰,说是家中有事,已经先咱们走了。”

    “到底,咱们该谢谢人家才是。”黛玉的声音有些小,又似乎是喃喃自语一般。

    “等咱们安稳妥当了,哥哥自会请修杰到家中小聚。修杰家有几位出类拔萃的姊妹,到时候妹妹可常去与她们作伴,公主殿下也是极和善的好人。”

    。。。。。。

    暂且不说这边,林家兄妹坐了轿,乘了马回林府,只说那边扬州的地界儿,贾府的琏二爷到底还是没走,此时正窝在扬州最富盛名的春香馆,喝着小酒,看着美人,听着小曲儿呢!

    都说这扬州瘦马名不虚传,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贾琏怀里抱着的这位叫冉娘,芳龄二十一,却在欢场上闯荡了七八年。原本也是春香馆里的名角儿,只是比那花魁秀娘差点儿姿色,不过也曾是妈妈手中的心肝宝贝儿,漂漂亮亮的摇钱树。

    现如今年龄大了,自有那青春靓丽的美人儿顶替她,妈妈便也不大在意了。只是前几日贾琏在春香馆看见了这位冉娘便一眼相中,几日宿在了这里。

    若说贾琏为何看中她,而不去选那些更稚嫩的?原来贾琏在家中一向忌惮那个母老虎王熙凤,那可是个狠角色,反观这位冉娘,柔若无骨,弱不禁风的样子,就是说起话来也是娇滴滴的惹人疼,再加上是个欢场老手,自然懂得抓住男人的心,那贾琏岂有不上钩的道理?

    原本贾琏是想看场好戏,便住在了春香馆,每日里也是乐不思蜀,只是正当此时,昭儿却来回禀,说看到林家的少爷小姐已经上了船,那黄大人一家子进了御史府!

    贾琏勃然大怒:“你个没用的废物,叫你盯紧了林家,你干什么吃的去了,这个时候,恐怕林家都已经到了苏州了!”

    贾琏一脚踹在了昭儿的心窝儿上,那小厮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昭儿心中惶恐,自己这几天看二爷在春香馆里乐不思蜀,就将偷偷用克扣下来的钱也花在了这春香馆里,只是找的是个三等相貌不出众的丫头,却也是美滋滋的。

    那贾琏哪里晓得昭儿的恶行,还只当这小子老老实实的守在林府大门外呢!

    昭儿花了点小钱儿,打点了贾府那些等级更低的小厮,一旦有了消息立刻来报。却不想消息来迟些,自己在屋内正鬼混,那小厮也不敢直接去禀报贾琏,于是便成了现在的样子。

    冉娘看了贾琏气冲冲的样子,连忙上前安抚。冉娘岁数越来越大了,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嫁了。但是江南的欢场上,愿意赎她的大多年纪不小,买回去也不知是做第几房姨太太,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哪个愿意赎她做妾啊!

    现如今,京城来的这位贾二爷,一表人才,英俊多金,又对自己正是热乎的时候。妈妈也对自己说,要是能抓住这琏二爷的心,到时候跟进京,那岂不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冉娘便笑着依偎在贾琏的怀里:“二爷,莫生气。你可吓到冉娘了。”

    那贾琏看到怀中娇弱的身子,便酥了一般,“我的美人,别怕,爷可不是对你发火,只是你不知道,我这林家的亲戚着实可恶,临走了也不知会我一声。”

    冉娘眼珠一转,说道:“这阵子扬州城里谁人不知御史老爷家来个大少爷的事情。要我冉娘说,二爷还是要卖那林家少爷一个面子。”

    “莫非那林致远也是你这小蹄子的入幕之宾?”贾琏有些吃醋的说道。

    冉娘便装作十二分的委屈,“二爷说的这是什么话,冉娘一心为你好,你还来打趣儿我。早知道,我才不管你的事情呢!”说罢便拧身不看贾琏。

    贾琏也是个贱骨头,看着冉娘的样子,又是作揖又是赔礼。

    冉娘一见火候已到,便说:“你初到江南,哪里知道这林家少爷的大名,我看那位新御史大人也是惹下了祸患。我也曾远远的见过林家少爷一次,那时候苏州扬州杭州三地的花魁要进行比赛,林家少爷也去看了。我听那些姐妹们说,江南的书生没有一个不夸赞林家少爷的学识的,若不是为了母亲守孝,不能参加会试,肯定能连中三元。苏州城里的大老爷,大乡绅们都巴结着林家少爷,就是因为人家今年是新科状元的热门人选。你说,这样的人,你去得罪干什么?还不如卖个好呢!将来,指不定你就要人家的帮忙呢!”

    冉娘的一席话说的贾琏心中一动,再想到东平侯世子那样的人物都愿意为他跑前跑后,说不得,这林致远还真是他们贾府的助力呢!

    PS:送上新的一章~~求推荐票票~(@^_^@)~求收藏,求评论~~

正文 第十三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

    林家祖上也曾袭过列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业经五世,起初也只是三世而已,皇上隆恩圣德,又加袭了一代,正是黛玉及致远的祖父。林如海兄弟俩一心读书考科举,也是想继续光耀家族门楣而已。

    姑苏的老宅乃是林家几代人斥资建造而成,因林如海之父已丧,林如海又钦点了巡盐御史,便全家老少搬到了扬州官邸居住,苏州的老宅就只留下了几个老仆照料着,这管事的便是林家老太太的亲信,林如海的乳娘窦婆子。这些年,窦婆子一家管着老宅上上下下的打扫整理,那老婆子常遣人去扬州请安,又说,老宅子大,他们一家子和散众的几个下人根本打扫不完这么大的宅子,还请老爷太太给个恩典,再派了几个小丫头子回去帮忙。

    林如海念窦婆子是奶大自己的,也不忍她一家子过于劳累,便叫了人牙子,买了十来个清秀健康的小姑娘送回了老宅,这一晃便是十几年的光景。

    黛玉的轿子停在了大门口,林家老宅外的街面上来来往往的车马不少,这街头上常有些做小买卖的人家,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街角有个卖馄饨的小食摊子,天气正冷,便围了几个人在吃东西。一人说笑道:“看到没?那林家老宅正经的主子回来了,我这么恍惚看着,那骑在马上的好想是小林大爷不是?”

    那摊主笑道:“可不是,难道你还没曾听见咱们这里的大事?小林大爷如今继承了宗祠,是林家这一房唯一的男嗣。扬州的那位老爷又没了,可不是要搬回林家老宅来居住!”

    又有人说道:“这是正经的理儿,没见过哪家正经的少爷和寡母住在外面,奴才到成了老宅子的主子!那句老话儿怎么说的?本末倒置!”

    几个人说说笑笑,便只等看林家将来的行事。

    黛玉下了轿,抬眼望去,林家老宅的牌匾堂堂正正的挂在正上方。似乎刚刚上过新漆,两边的大门也是刚刚刷洗过的,透着亮亮的油彩。

    进了大门,致远便上来问黛玉:“妹妹,咱们家的老宅修建多年,也没人好生照料一二,便有些破败,咱们还是乘轿到内院吧。”

    说罢,两个婆子便抬了一顶青呢软轿接了黛玉,黛玉见只有她一人乘轿,致远哥哥陪伴在身边,两位姨娘和丫头们只是身后跟着,黛玉便知,到了老宅,姨娘们便不能随意任行,像是在扬州一样协助爹爹料理家务。现在当家的是哥哥,他自会安排人来管家。

    致远在三个月前,就是林如海刚刚将林家祖宅地契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便开始着手修缮。这林家的府邸在整个苏州也算是头等了,黛玉坐在轿中也好奇的撩起了帘子的一个小角看着外面的景致。

    致远在一边笑着帮忙把整个竹帘撩到轿顶:“这是咱们家里,并无外人,妹妹只管看。”

    林家老宅占地约三十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园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飞燕堂、玲珑馆、看山楼、访梅阁、云霄馆、水心亭、九曲廊桥等,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虽说现在是冬日一月份,但是园中流水淙淙,苏州常年不见雪,河水便常年不冻,便是偶有雪花,也会转瞬即化。

    两边不断有青松与黛玉的轿子擦身而过,为园中增添了一抹翠色,众人沿着河岸走,两岸是光秃秃的垂柳,随风摆动。行不多时,黛玉便到了自己的院子。

    致远亲自搀扶了黛玉下轿,“妹妹,这就是哥哥为你选择的住处,访梅阁。进来看看。”

    黛玉只见这个院子白墙碧瓦,四处种满了各色梅树,只有中间的石阶通向远处的访梅阁。一进门,便有门窗,家具上雕刻着无数的梅花图案,四扇的屏风上画着多多白梅,墙上挂着的是王冕的《南枝春早图》,枝繁花茂,繁而不乱,疏密有序,圈花点蕊。

    黛玉一向喜欢梅花翠竹,见到屋中的布置,家具被褥全是新的,转头对致远说道:“谢谢哥哥,我很喜欢这里。”

    “喜欢就好,这访梅阁之所以闻名就是因为园中布满了梅树,等三月时,园中百花竟开,那梅花的香气能飘到院子外面的大街上!”

    致远领了两位姨娘到远处水榭边的慈云堂住下,那里离主宅较远,并非林府的主要建筑,但是风景秀丽,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丫鬟婆子将黛玉的箱子一一抬进了访梅阁的暖厦里,黛玉坐在了正房的椅子上,看众人收拾行李,咳嗽却在这个时候犯了。

    紫鹃雪雁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给黛玉捋背顺气儿,“姑娘这几天都没再咳嗽了,怎么现在难受起来?莫不是这屋子太冷?”

    黛玉顺势喝了紫鹃端来的茶水:“不是,你们没见这里点着那四个火盆子?那都是上好的银霜炭,一点儿的怪味儿都没有,只是这一路上太累,我久不回江南,却有点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紫鹃也点头称是:“是啊,姑娘,咱们这一路上往南走,天倒是越来越暖和,但还是阴冷阴冷的,我晚上睡的那被,觉得都能挤出水儿来。”

    “这江南的天气就是如此,你长在北面,一时间不习惯还是有的。”黛玉说道这里,忽然想起紫鹃是家生子,此次跟自己来了南边,这些日子自己只顾着感伤父亲的离世,倒是忘记了问问紫鹃春纤几个将来怎么办?是回京城?还是跟着自己?

    黛玉正要开口询问,就见门外致远领着三个身形俏丽的丫鬟又回来了,各个身着淡紫色的裙子,上身是月牙儿白的外衫,个顶个儿的青春靓丽。这三人来到黛玉跟前,躬身行礼:“奴婢雁蓉(碧蝶)(春蕾)见过姑娘!”

    “哥哥,这是?”黛玉一见这三个丫鬟就不像是一般的家生子,年纪差不多都和紫鹃一样,但是眉目更加秀美一些。

    致远道:“我刚刚忙着去安置姨娘,差点儿忘记了。这三个是我给妹妹选的丫头,雁蓉今年十七,针线功夫极好,跟着苏州如意馆里的绣娘学过几年,妹妹将来屋子里的东西交给她来绣就好。”致远又一指那个头上戴着银簪子的,“这个叫碧蝶,十六岁,弄些汤汤水水的很在行。喏,跟我来。”

    他领着黛玉到来到后窗,后院的一侧是婆子丫鬟住的下人房,另一侧有个两进的小屋,“我叫人弄了个小厨房,今后烧水,煲汤就叫丫鬟在这里做就好,省的每次倒了热水回来就凉了。天热还好些,若都是这个天儿,用了冷水,对妹妹的身体不好。”

    紫鹃在旁边听了,就趁机说道:“少爷,姑娘刚刚还犯了旧疾呢!”

    “紫鹃,别乱说,我没事儿。哥哥,我没有大碍,就是嗓子有点儿紧。”黛玉不愿意叫哥哥再担心自己,他已经够累了,再为这些事儿而烦心,黛玉觉得自己实在过意不去。

    可是致远一听就上起火来,“我马上叫大夫来,妹妹快回里屋歇着。”

    “没事儿,哥哥,你不是给我带丫鬟来了嘛。还没说说这一个呢!”

    致远听了,只好无奈的笑笑,但是心中已经笃定要为黛玉寻一良医,除了那天生的病根儿。“这个最小,叫春蕾,十四岁。”

    那小丫头一听自家少爷叫自己的名字,冲着黛玉扬起一张大大的笑脸,顿时赢得了黛玉的好感。这春蕾虽和黛玉差不多的年纪,但是性格开朗活泼,很得林府众人的喜爱。

    “这个丫头活泼了些,好在认识几个字儿,也能帮上点儿忙。”三个人都是致远精挑细选的,当然没他口中说的那样简单,应该说是人人身怀绝技。

    黛玉一想到那日自己上京,为了不给自己外祖家添麻烦,就只带了一个丫头雪雁和王嬷嬷,一个太小,一个又太老,终不得用,还是外祖母赏赐了自己紫鹃做大丫头,后又陆续赏了几个小丫头。现如今,只有紫鹃,雪雁,春纤能用得上。其他的,也只是些混打混闹的主儿。

    “哥哥。我。。。。。。”黛玉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儿,既酸又甜,还带点儿苦意。苦的是这几年来也没个能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亲人,就是外祖母,黛玉也不能事事都说。贾府上上下下本就对她这个投亲的人外孙女有些闲言闲语,自己要是再不知趣儿些,就该越发的讨人嫌了。甜的是哥哥能这样着想自己,不像是对堂妹,更像是个亲妹妹一样。酸的是。。。。。。自己怎么不早几年得遇致远哥哥,那样,她也就不是什么孤雁单鸟了。。。。。。

    致远见黛玉眼圈发红,就知道这丫头又开始感伤了,忙道:“好妹妹,快别哭,咱们林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等来日哥哥为你找个名医,咱去了这病根儿,哥哥带你游遍江南名胜,咱们兄妹俩啊,高高兴兴的,那才不辜负二伯对咱俩的期望,你说是不是?”

    晚间时分,兄妹俩就在玲珑馆用了饭,二人商议明日里祭祖的事情,何时安葬林如海一事,又是大半天,直到碧蝶来送黛玉吃的燕窝,致远才送黛玉回到访梅阁。

    惊荷:⊙﹏⊙为啥大家都不给惊荷投推荐票票呢?我好像要啊~~厚着脸皮的求票票~~~大家的票票是我的动力~~让我进入新人周潜力榜前十吧~~~我的名次都下滑了!!!555555555,可怜可怜偶吧~~~祝大家元宵佳节快乐!吃到甜甜的汤圆时就想到可怜的惊荷~~~^_^

正文 第十四章 各人心思各有不同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

    话说那一日林如海下葬祖坟已是有大半个月之久。苏州的天儿是越来越暖,就连紫鹃等北方来的丫鬟也开始慢慢的习惯了这种天气。黛玉的屋子内总有炭火暖着,即便是她出去了,回到访梅阁,屋子里也是热乎乎的。

    黛玉现在一天的生活极有规律,早晨起来便是跟了致远哥哥在莲湖边做吐纳养生之术,然后二人回玲珑馆用了早膳。上午的时候就在访梅阁读书写字,下午便是黛玉和几个大丫鬟一起刺绣,偶尔去两位姨娘那里看看。

    自从哥哥找了个大夫,说自己的这病还要靠调养,每日里吃些食补的方子,再加上哥哥常常的劝导,黛玉的病竟逐渐的好了。虽不敢说痊愈,但是有多半个月不再咳嗽了。

    农历新年将至,因为林府上上下下服孝,便不能大肆张灯结彩,上午的时候,哥哥叫自己得了空便去看山楼找他,两人好商议一下过年的诸多事宜。

    “紫鹃,你和雁蓉跟着我去看山楼吧。”黛玉叫正在做绣活儿的紫鹃跟雁蓉。

    雁蓉放下了手中的针线,就要起身收拾,只听得紫鹃说到:“姑娘还是带雁蓉姐姐和春蕾去吧,我这里还有点儿收尾的地方,屋子里的丫头又都去吃饭去了,这里又是火盆子,又是烛台香火什么的,我还是在家看着吧。”

    黛玉未曾多想,她和紫鹃之间也没什么瞒着掖着的,只当紫鹃是真的有事,便带了雁蓉和春蕾出了门。只是雁蓉和春蕾临跨门口的时候互相对视了一眼,二人也不说什么,跟了姑娘就去了看山楼。

    等雪雁回了屋儿,就只见紫鹃一个人在,眼眶似乎有些发红,“好姐姐,你一个人在这儿干嘛呢?这要过节了,怎么还哭了?”

    紫鹃忙用帕子抹了眼泪,“浑说什么,我哪里是哭了,只是刚刚风迷了眼。”

    “你还哄我呢,这屋子里哪有什么风。要是风能吹到这里,咱家少爷还敢让姑娘住吗?”雪雁一把抓住紫鹃的手,“好姐姐,咱们俩跟了姑娘这些年,你什么样的人品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委屈就对我雪雁说说。莫不是。。。。。。”雪雁想了想,“莫不是想家里的老子娘了?”

    紫鹃听了扑哧一乐,用手指一点雪雁的额头:“算你这个小丫头猜对了。”

    雪雁似信非信,她那话只是胡说的,“你这有什么想念的,难道将来还见不到了?姑娘也说了,等明年少爷参加会试,咱们啊,就全都搬进京城去。到时候还不是要回荣国府,你岂不是就见到了你的爹娘了?”

    紫鹃也不出声,雪雁见了,四下里瞧瞧,确定屋子内就她们俩,道:“紫鹃姐姐是不是觉得,咱们姑娘太看中那三个姐姐了?”

    紫鹃听了一把就用手捂住了雪雁的嘴:“这话时能浑说的吗?要是人家听见了,还得了?”

    雪雁也不在意,拽下了紫鹃的手:“你们平日里只当我是个呆的,其实我看的真真的,那三位姐姐个顶个儿的厉害,这才几日的功夫,姑娘就离不开她们了。”

    “那也是少爷的好心。”紫鹃说罢便头也不抬的,继续做自己的绣活儿。那是一块鹅黄色的帕子,上面绣的是粉红色的月季,正是打春之后用的。

    “这是自然,只是咱们俩就该更加的用心,可不能叫人小瞧了去。”雪雁顺势拿起了对面针线笸箩里雁蓉绣的花样。和紫鹃一样,也是一块鲜亮的帕子,上面却是一条锦鲤,活似游来游去,只剩下了落绷。

    雪雁不禁咋舌称叹,“我的娘唉,这雁蓉姐姐的手真是巧,怎么能将这鲤鱼绣得这样活灵活现!”说罢还将自己袖中的帕子拽了出来,两相对比一下,再一看自己绣的那山茶,就是个没生气儿的死物。

    紫鹃听了雪雁的话,也不愿意再绣了,扔下手中的针线花绷,转身倒在矮榻上,背对着雪雁道:“罢了罢了,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省的在我耳边唠叨着,这屋子我看着呢,去和小丫头们玩去吧!”

    雪雁到底年幼,听了这话,再看看紫鹃,便支应了一声跑到外面找小丫头玩去了。

    紫鹃虽躺着,但是哪里能睡得着,就想着到苏州来的这段日子,姑娘虽还是最为信任自己,但是却也看得出对那雁蓉三个好得很,有什么事情也不避讳这三人。

    雁蓉最是年长,比自己还要大一岁,性格温顺,手艺又好,姑娘如今的穿衣打扮都是她管着。碧蝶和自己同岁,和园中的丫头们关系都好,又常在小厨房里做些吃食给这些下人,就是那些老婆子们也愿意奉承她,如今少爷弄了个什么食补的单子,叫碧蝶每日管着姑娘的膳食。春蕾最小,却是个泼辣的,谁都怕她,又听人说,碧蝶的娘是致远少爷的奶妈妈,大家就更不敢得罪她了。姑娘还一直说春蕾活泼,不负少女本色。春蕾倒是没什么活计,就是谁忙了给打个下手罢了。

    紫鹃自己管着黛玉每日的休息,出行,身上还挂着姑娘给的钥匙,那可是姑娘所有箱子的钥匙。她知道,姑娘信任自己,但是每每看到雁蓉她们几个在姑娘身边忙前忙后,紫鹃便有了一种失落的感觉。

    紫鹃忽然想到了京城,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哥哥,想到了。。。。。。宝玉。

    她起身,在外间自己的床下抽出一只大箱子,黑色的木箱,看得出已经有了些年头,没有上锁。

    紫鹃打开那箱子,是些日里常穿的衣裳,撩起那一摞的衣裳,只从最底层拿出了几样东西,两副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套内有扇子。

    紫鹃细细的摩挲着这些东西,若说这些明显的男子用的物件是谁的?又如何得紫鹃如此喜爱?

    不是别人,正是宝玉。

    原来紫鹃早就为自己的将来谋划了一番,她以为老太太肯定是要将姑娘许给宝玉的,那自己作为黛玉的大丫鬟将来肯定是要陪嫁的,她又是家生子,知根知底,到时候老太太、太太还不将自己提做了姨娘。这些东西皆是宝玉往年和黛玉住在碧纱橱里,紫鹃趁机所得。

    紫鹃一想到将来自己的前程,脸不觉得红润起来,又连忙的将这些东西放进了箱子里,不敢叫他人知道。

    再说黛玉和雁蓉、春蕾三个,径直来到园东头的看山楼。这看山楼取名倒也有趣,竟不是为了看山,而是看水,林府中有一土山,不高,但足以见到园中各处景致。山顶修了一楼,名曰看山楼,正对着莲池、水心亭、九曲桥。致远将这里做了书斋,已经是临近大考,他便日日在这里读书写文,专心备考。

    黛玉这半个月来跟了哥哥练习吐纳养生之术,又有汤水进补,身体大好,所以登这看山口的石阶也不像开始那几日般费事。

    门外守着的婆子远远的见黛玉来了忙进去通报,黛玉还没到门口,就有致远身边的丫鬟出来迎黛玉。

    “姑娘快进,外面风冷,我已经备了香茶给姑娘暖身子呢!”说话的是致远身边的大丫头慕蕊,今年十六了,很是漂亮。

    黛玉原本以为哥哥身边的几个大丫头是将来的姨娘,哥哥却告诉她,自己将来是绝不再纳姨娘的,家宅若想兴旺,便要夫妻和睦,后宅安宁。看看那些家世衰败的,哪个不是后宅先乱了的?

    黛玉又想到了自己的祖父,当年就是宠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