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 上-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强。”
林致远拍手称赞:“我等也该为石庵兄这等胸怀畅饮一杯才是。”
就在说笑间,文泰居下面有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一队快马往此处飞奔而来,与前两日童试的报录不同,这回发榜可是有卫队亲自保护,学府街前早就是人山人海,有的人家甚至派出了几十个家丁,就等着第一时间往前冲。贡院派了专人把守在街边,留出了叫人策马飞驰的地方。打头的将士一个腾跃,脚已经稳稳的站在地上,手却正好勒住马的辔头,这一番动作博得了周围的阵阵掌声。
石庵喊道:“是礼部发榜的人,快,快叫小厮下去瞧。”
众人忙遣了身边的仆役下楼,而后又围着临窗的栏杆上,专等报喜之人高喊……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文泰居拜圣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文泰居拜圣明天子(二更)
(终于考完试啦~~明天可以安心的码字争取多多攒稿,多多的发文)
石庵等人挤在栏杆处,一回身,就见林致远悠闲的坐在位子上品茶,“我说致远兄,你还真是气定神闲,赶紧过来瞧瞧,这头名解元出来了,你不担心?”
林致远瞄了一眼外面的场景,摇头道:“我文弱书生一个,眼力可不行,在楼上一坐,连个皇榜什么样都看不清,还是老老实实的守着小厮们报信吧”
石庵撇下众人,回到桌前坐下,道:“我看你也是该练练,我们家有套很出名的拳法,专管强身健体,等改日得了空,我教教你,免得到你上场的时候熬不住。致远兄是没受过那罪,大冷的天就穿着单衣,吃着冷馒头,想起来就发寒。不怕你见笑,这会试我经历的也多,次次有被人抬出来的,还没光耀门楣呢?先见老祖宗去了你说这事儿多可惜……”
二人正聊着,忽然栏杆处有人惊呼:“出榜了,快看,报录官正敲锣呢,赶紧听听,谁是头名?”
楼上的人几乎将身子探出了窗外,涌进耳朵里的也不过是嘈杂的人声,喊得是谁的名字根本听不见,林致远中举的时候还是罗管家亲自去的,当时回来报喜,身上的衣服都已经不成模样了更别提林家挤在最前面的小厮,比起街边的乞丐也没什么两样
众人正抓耳挠腮的等候,石庵的小厮喘着粗气推门而入,嚷道:“大爷,第一是…… 是……”石庵等得焦急,几乎是扯着小厮的衣领问道:“是谁?”
“是位叫姚承允的公子”
石庵惊呼:“竟是他”众人忙问此人是谁,石庵答道:“怪不得你们不知道,姚家在京中名声不显,因我姑母和他们家有点子姻亲所以年节的时候也常常走动,我见过姚承允一次,没想到他还真是个人物”石庵想起了此次呼声最高的蒋公子,忙问:“第二名的是谁?”
小厮答道:“就是大爷提起过的那个蒋溟。”
石庵等人苦笑道:“致远兄,瞧见了吧如今是少年人的天下,我们啊,都老了。”
瞧今年的架势,皇上大约是要启用新人了,但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各地的情况,林致远对江南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尼山书院肯定有一批人准备上京赴试,解元应该就是自己的某位师弟。林致远承认石庵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却没那么悲观,皇上就是想要安插自己的心腹,但是也不会在此时大换血,那样只会叫老臣们倾向忠顺王。
楼下的人慢慢散了,有的直接去酒楼庆功,有的去借酒消愁,还有些平头百姓甚至三三两两邀了去蒋侍郎府讨赏钱去。石庵等人瞧罢热闹,八成是受了什么刺激,纷纷散了回去温书。
林致远刚要与韩胜下楼,隔壁的门却被打开,里面走出一人,四十开外,高七尺有余,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头戴一顶枣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墨罗团花锦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手拿纯钧宝剑。
那人叫住林致远:“前面的可是林公子?在下姓燕,我家老爷刚在屋中听到了公子与众人说话,相请公子到屋中一叙。”说罢,稍稍推开门扉。
韩胜密语道:“大爷,小心有诈”
那姓燕的好耳力,笑道:“韩壮士不必担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谁敢乱来?”韩胜大惊,自己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对方都知道,这人到底什么来历?韩胜怕林致远吃亏,忙道:“大爷,咱们还是回去吧,我看这人有点邪性”
韩胜的话来不及说完,林致远已然大踏步进了雅间。那姓燕的笑道:“韩壮士可是要跟进来?不怕我们存坏心思?”韩胜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脚不点地的跟了进去。
这个屋也算得上是文泰居里的天字号雅间了,三个套间,先不提摆设如何的精致,就林致远、韩胜一进门便有十来号江湖高手紧迫盯人,他俩便知此家主人大有来头。林致远瞄到其中一人甚是熟悉,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法华寺见过,林致远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撇,又忙收敛笑意。
有个眉眼清秀的小厮躬身推了门请这主仆二人进去,林致远暗命自己稳住心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日开始谋划之时便该想到这些,此时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
纵使林致远心中早有准备,但是见到雅间站着的几人,还是有些惴惴。屋中共有四人,佟太傅、忠杰候,沈修杰,还有……上次在法华寺就已经见过的中年。
“林公子,我们又见面了”中年男子笑呵呵的说道,如闲聊家常般招呼林致远,“来来来,坐这儿来。修杰刚刚还说,原来你们竟是好朋友,真是巧了我这两个侄儿啊,心高的很,修杰能诚心诚意的将你当个朋友,也算是你二人的缘分”
话说到这里,就见林致远扑通跪倒在地行大礼:“草民林致远参见皇上”
中年男子陡然收起笑意,冷哼道:“你倒是乖觉,知道我的身份莫非在法华寺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
沈修杰站在后面为好友着急,今日皇上心血来潮,非要来贡院前看秋闱发榜,带的人又不多,自然没惹起别人的注意。这文泰居的隔音差得很,偏林致远就坐在隔壁,刚刚说了什么,皇上是听得一清二楚,又有法华寺的先例,他这个舅舅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命燕将军去唤人。
沈修杰不敢轻举妄动,而林致远未抬头便已觉冷气十足,他肃然道:“草民不敢妄自揣测,全因世子与草民是至交,您又称是修杰的舅舅,草民才断定陛下您的身份。”
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哦?那为何不猜我是某位王爷?年轻人,要知道说错话是要出大乱子的”
林致远正色道:“回禀皇上,皇上乃是真龙天子,通身气派不同凡响,那一日在法华寺惊现百年大鼋,草民就认定陛下身份贵重,只是不敢多猜,今日回想起来,草民一家全是沾了皇上的福祉才能得见灵兽。陛下自登基以来,四海昇平,万邦来贺,实乃是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兴。”
果然,皇帝脸上展露了笑意。纵是自誉为明君在世的他也喜欢听这些奉承的话。“我记得你上次说,是要来进京赶考的?怎么不在家好好的温书,偏跑到这里瞧热闹?”
林致远暗道:您老人家都来了,凭什么说别人?还不是担心忠顺王那边抢风头,自己亲自来督场?
“回禀皇上,草民深觉读书应该劳逸结合,一门心思关在家中并非就能成为国之栋梁。草民以往听世子提起过,先帝就常夸奖陛下是德才双修、文武兼备。有陛下为典范,草民怎敢放任自己”
沈修杰暗暗的竖起大拇指,怪不得父亲这么喜欢致远,这小子拍起马屁是脸不红心不跳,偏一脸的正气凛然。与那些阿谀谄媚的小人物相比,道行确实高妙许多。
沈修杰与忠杰候等人偷瞄皇上,不喜不怒,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点头道:“明年才是重头之戏,我听佟太傅说,你还是沈先生的学生沈老乃是天下一奇人也,不爱功名厚禄,甘于隐没在绿水田园间,作为先生的亲传弟子,也不该只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更要了解民生百态,将来继承林家祖训为国效力”
林致远忙道:“陛下教训的极是”
林致远本就生得好,态度又恭谨谦逊,加上稍早的时候佟太傅和沈修杰没少暗暗的帮衬说好话,皇上看这年轻的后生就多了分和善。又说了几个问题,林致远对答如流,连端坐在一旁的佟太傅都松了口气,时不时的加上几句。
待林致远告退后,皇上对佟太傅说道:“你命礼部将林致远上届的试卷调出来,再叫人速将各地中举的榜单呈上来。”
沈修杰心中一喜,今天还真是吉星高照,本以为致远没有防备会出岔子,看皇帝舅舅现在的这个样子,他们前一番的苦心准备应该是起了效用。刚刚皇上只字未提林如海,这就是好兆头,沈修杰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若因为林大人的关系导致皇帝舅舅对致远心生隔阂,致远便是将书读的再通透,只怕仕途之路也走到了底。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
东平侯世子在这里担心好友,一旁的忠杰候曲君昊皱眉问道:“修杰,你傻笑什么呢?”
皇上与佟太傅一起抬头瞧着沈修杰。沈修杰忙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有趣的事儿。”
“哦?是何事?说来与我们听听”
沈修杰道:“皇上知道林致远与我是好友,我们打小就一起在沈先生那里读书。他比我们聪明,又得先生的喜欢,每每做不完功课先生要打手板的时候,林致远就过来帮忙,这小子专门挑那些刁钻的问题说,弄得先生疲于应付。后来再收拾我们的时候先将致远支走,落下的板子又重又急”
皇上笑道:“七妹就不心疼?”
沈修杰叹道:“我娘才不心疼呢甚至亲自去和沈夫人说,叫先生重重的罚,不要顾忌他们。我和杜大人家的士衡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一起被沈先生打到大的”
皇上赞道:“你母亲不是心狠,全是为了你。说起来我也有好多年没见到七妹了,你此次来京,我答应了七妹要好好的照顾你,等过一阵子就去五城兵马司报道吧,先跟着各位老大人学习学习,将来才能独挑大梁”
皇上到底有些偏心,自己嫡亲的侄儿就安插在御林军做副都统,将来前程无限,等轮到沈修杰的时候,就只能去五城兵马司这样镇日与市井地痞相伴的地儿沈修杰心里不是滋味,可是这事儿怨不得人,谁让自古以来就是亲疏有别呢……
PS:今天晚上写大纲,明天开始发奋~~么么大家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贵戚登门为求宝鼎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贵戚登门为求宝鼎
今科应试高手如云,江南传来消息,说是尼山书院共中举七十二人,占总数的六成尚多。苏州解元是位名不见经传的贫家少年卫桓,和当年的林致远有一拼。京城中更有新起之秀,大家均窃窃私语,这一届的秋闱可是看出点门道来了,皇上更喜欢少年举子,那些年岁大的老先生已经是昨日黄花。。。。。。
秋闱过后,天是一日一日的转凉,但是京城中的火热气氛不减,客栈忽然间爆满,半个月的功夫,天南海北的新科举子们纷纷上京,将皇城脚下的一百三十二家客栈是挤得满满当当,更有家贫者,只能十来号人赁个小院子权当栖身之地。
林家族长托人送了亲笔信与林致远、黛玉兄妹,原来今年林家的宗学中也出了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举人,虽然不像致远这般,但也足够引起族长的重视。老族长听说林家在京中买了宅院,便希望林致远能对这些同族中人照拂一二。
林致远和黛玉一商议,就在邻着外书房那一带收拾出十来间空房子,专用小厮们照看,丫鬟则不准任意出入。林致远将信上的内容读给黛玉听,“来的共三人,都是林家的分支子弟,最小的也已二十有七了,年纪大,可能挑剔些,妹妹多多的费心。”
黛玉抿嘴笑道:“哥哥和我还客气,难道那不是我的亲戚?我见了也该叫他们一声叔叔吧”
“这倒不用。”林致远虽然承了族长的情份,可并不想和本家牵扯太多,正所谓请佛容易送佛难,就怕来人并非个个都是光明磊落之辈。他在林家的宗学也念过几天的书,有那么四五个脾气又臭又倔的酸书生,见了林致远就没好气,说是看不惯少年人的作风,其实不过是嫉妒心作祟罢了
好在那几人尚有自知之明,中了举也不敢上林家占便宜,只能托人在京中租房而居。
过了半个月,林氏旁支的这几个结伴上京的举人老爷到了通州的码头,小唐管家带了人马前去迎接。愿意借住到林家的本身都不富裕,此次上京应考还是族长发话,每家每户凑了份子才能叫他们安然出行。这些人坐在林家的马车里张望着京城的繁华,更坚定了他们落户帝都的决心
碍着亲戚的情分,林家招待的极为仔细,从床褥衣袜,到茶盏笔墨,样样都是上等货色,院子里又收拾的雅致,正适合温书求学。
林致远只在头一天请吃了顿便饭,此后只叫唐信照看着,君子之交淡如水,林家旁支的这三人也明白道理。
这一日,黛玉用过早饭,正和惜春说话,雁蓉急匆匆的进来:“姑娘,罗大娘来说,外面有人递了帖子,说是益州郑家的太太,和姑娘是亲戚,特来上门走走亲戚”
益州的郑家?莫非是那位送自己翠镯的郑舅妈?黛玉望向惜春:“妹妹还记得上回在老太太那见到了郑家人吗?”
“记得呀,不过,她和姐姐不过是一面之缘,又是个长辈若是有什么话只管说一声,怎么还来了?”惜春崇奉老庄思想,人性本恶,道法自然。她向来不吝于以恶意揣测人心,“姐姐还是不要见的为好,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位郑舅妈有什么过分的要求,林姐姐当面拒绝也不好,我说不如称病只叫你们家的管事嬷嬷出去就好”
黛玉笑骂道:“你是个小糊涂,若真像你所说,那我们家的名声可是彻底的不要了就连外祖母也会斥责我不懂规矩先不提郑舅妈来做什么,单凭她一个长辈来瞧我们兄妹,这就是她的好意,再者,人家的闺女就要当王妃了,真有什么大不了得事儿只管求一求皇上,或是三皇子,用得着我们嘛”
惜春嗤笑道:“什么王妃,不过是个小妾,只是说的体面了一些罢了我就看不上这样买女求荣的爹娘”
黛玉怕惜春见了郑舅妈说出什么傻话,忙叫雪雁拉了她到园子里去逛逛,自己穿戴整齐往扇台厅去。
郑舅妈今日穿了件刻丝金如意云纹缎裳,下面是缎地绣花百蝶裙,满脸的喜色,正与端茶水的丫头问话。
黛玉上前一步,巧笑道:“叫舅妈久等了给舅妈请安”
郑舅妈忙拉住黛玉的手:“好孩子,快就舅妈瞧瞧嗯,看样子你们在这儿住的还不错我昨儿去了老太君那里,一问才知道你和你哥哥搬到了莲花胡同这儿住,傻丫头,你不早点说,我们家现如今就买了前街的宅子,不过是半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我若早知道你们家搬到这,还不早早的来瞧你”
“应该是我们去给舅妈请安才是,不过一想舅妈八成是忙着给表姐筹备婚嫁,我们去了也是打扰。对了,姐姐的好日子已经是定下了?”
郑舅妈要不是有大事来求林家,自己那儿还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定了定了,就在明年的三月,你表姐现如今在家和宫里面的嬷嬷们学规矩哎呦,辛苦着呢我看了心疼的不得了,偏你姐姐还安慰我,说是皇家的规矩大,现在不好好学将来必然有吃亏的时候。我这个女儿啊,就知道心疼别人,亏待自己。”
黛玉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人家都有亲娘疼惜,自己呢母亲早逝,若不然,也不会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日子。
“我虽没见过表姐,但是想来表姐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姐姐大婚之日,黛玉一定亲自去贺”
郑舅妈微笑着看着黛玉,这真是个有着玲珑心肝的闺女,若是自己生的该多好?若林家大爷也是自己的儿就更好了郑舅妈笑道:“你去了,你表姐自然是高兴。我上次回家把你的事儿和那丫头一讲,她喜欢的不得了,说是天下间还有林姑娘这样的人物?她在益州那种荒蛮之地听都没听说过林姑娘若不嫌弃你表姐,改日就去我们家坐坐。”
郑舅妈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终于点到正题上。“林姑娘不知,我们老爷前两日进京了昨儿我们才去的老太君那边”
“果真既然是舅舅来了,表姐出嫁岂不是更加的风光”
林黛玉这回却不提上门拜见的话,闺中女眷们见个面还算是不出格,但有了陌生男子,这就不好搭话了,更何况郑将军不过是自己远的不能再远的亲戚
郑舅妈叹了口气:“我们家闺女哪有那个福分,老爷能留到过年都是皇上开恩了再不敢奢想太多,此次进京是为了给皇上祝寿,这不,舅妈正为这事儿犯难呢益州那地方荒凉,我临来的时候你舅舅便嘱咐我在京城淘换些贵重的器物做寿礼,我们家虽贫素些,但是孝敬皇上的东西可不敢大意。可是选来选去,好一点的东西都叫那些权贵人家给定走了,这一个来月舅妈是日日的犯愁,没一天能睡安稳的。刚你表舅一进京便数落了我一顿,唉”
郑舅妈长吁短叹,神情极近哀怨,和黛玉刚进门时见到的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舅妈别急,皇上是圣明君主,想必也不会在意这个”
郑舅妈拿眼睛去扫黛玉身后站着的雁蓉,示意她出去。黛玉只当没看见,雁蓉更不会丢下姑娘一人在屋,于是乐得装傻。郑舅妈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林姑娘说的这个我和你舅舅都明白,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家闺女和杜家的小姐一前一后嫁进皇家,虽说是妯娌,但是一正一侧,便有名分在那里摆着。我这个做娘的再不为自家女儿想想办法,将来谁还能抬举她?须知道:女孩想要嫁得好,就要有个厉害的娘家。你虽然还是个姑娘,但却是我的侄女儿,这话我也得教给你”
郑舅妈一口气说了下来,口中觉得干渴,雁蓉忙倒水斟茶。郑舅妈暗想,刚刚没有眼力见不出去,现在卖乖讨好有什么用
她继续说道:“你舅舅若不是舍了命杀退敌军,你姐姐也进不了皇子府;你再瞧瞧杜家,姑娘还没出阁呢,杜大人就升为两江总督了多少人上前去巴结,就是大皇子近来也风光无限。我们家不敢和杜家相比,但也不能太差,林姑娘说是不是?”郑舅妈见黛玉点头,笑道:“所以,你舅舅就派人往江南去寻,还真就打听出这么一件宝贝”
黛玉可算是听明白了,闹来闹去,怕是这件宝贝就在林家,怪不得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黛玉再说话时,言语中便带上了几分的疏离。
郑舅妈怎么会听不出来,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带着几分的讨好说道:“这宝贝叫做‘寒玉暗香鼎’,采集天山千年白玉所制,夏日放在屋中便有无限的凉气,比碎冰好上百倍,更难得的是,那鼎中若放上各种时卉花瓣,就会香气四溢,赛过天下奇香人闻了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黛玉笑道:“舅妈说的真是稀奇,黛玉连听都没有听过”
“唉你别不信,这玩意儿也是个老物件了,说是前朝某位王爷的心爱之物,后来天下大乱,东西便流落到民间了。”郑舅妈微微一顿,看向黛玉:“这东西现如今就在林姑娘家,我和你舅舅也是没了法子,这才厚着脸皮上门来求的”
黛玉忙道:“舅妈可弄错了,我们家若有,我缘何不知?侄女虽然想帮这个忙,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PS:下一章,郑舅妈PK王夫人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进京献俘是福是祸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进京献俘是福是祸
(此章为伏笔~~)
郑舅妈拉着要起身的黛玉,急急说道:“侄女别忙,我们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这东西若真能匀给我们,定用重金酬谢”
“舅妈可把我给闹糊涂了,黛玉没见过的东西,您就是求了,我也弄不出来啊”黛玉哭笑不得。
郑舅妈拍了拍大腿,语气夸张的说道:“瞧我这记性,忘记和林姑娘说了。这寒玉暗香鼎是在三年前于江南出现的,被一位苏州富绅买了去。我们老爷听说这件事,派了你琮表哥亲自去了江南,只是人家说东西是买来送人的琮儿不知说了多少好听的话,才打探到,寒玉暗香鼎是送了林大爷,贺他乡试头名林姑娘,舅妈也不难为你,若是林大爷同意,咱们继续谈,若是不愿割爱,只当舅妈没提过这件事,别因为个物件白白坏了咱们亲戚的情分,你说呢?”
黛玉正色道:“既然舅妈这样说了,我便遣人去问哥哥一声。雁蓉,你亲自去一趟,将舅**话说与大爷听。”
雁蓉机灵的应道,转身出门,在门口处叫住伺候的香珊 、香卉,悄声说道:“进去看着点,那个什么郑舅妈若是闹事,你们两个别手软,听见没?”
香卉抿嘴一笑:“雁蓉姐姐放心吧,我们可不能叫姑娘吃亏”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林致远领着雁蓉进了扇台厅。黛玉一愣,她刚刚不过是说了句场面话,叫雁蓉做个过场,这丫头是怎么学的话?还把哥哥给叫来了
黛玉忙起身迎了上去,低声嗔怪道:“都是雁蓉不好好的学话,怎么把哥哥招来了,带句话不就好了?”
林致远微微一抬手,示意黛玉不要再问,自己上前给郑舅妈见了礼,“这位就是郑舅妈?小侄林致远在此有礼了。”
郑舅妈眼睛不离的盯着林致远,满脸的笑意,口中不住的念叨:“好孩子,快别和舅妈见外。我要是知道你今日在家,定把你表弟郑琮也叫来瞧一瞧,那小子整日在京中如脱缰的野马,若是见了贤侄,怕要羞臊死了。”
三人落座,致远说道:“刚雁蓉去和我说了这件事,我想了半天才记得那么件东西。我们家虽不大用,但是舅妈知道,它到底是别人送的,贸然转手,叫人误会就不好了。”
郑舅妈一听,就明白这事有戏,端看自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能交换。
“听说,送侄儿东西的那富绅家中是做生意的?不知道舅妈这有一桩买卖,他是不是有兴趣?”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地处西南的益州虽然偏僻些,但是在那里当官几乎就是个土皇帝一般,郑家在益州扎根已有数百年,人脉关系处处都在。郑舅妈就是受了丈夫的委托,来和林家做生意的。都说商人位低,但是人人又都喜欢着真金白银,郑将军和郑舅妈在家中苦思了许久,才想出这么个主意,他们出人,林家出钱,一起打通西南商路。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引子诱不诱人?
郑舅妈冁然而笑:“你们舅舅现在也管了西南几万兵马,我们住着的益州离着幽州最近。幽州城不打仗的时候常有黑市贩卖货物,羌夷的商人也去,中原的客商也有,中间一到手,这利润就叫人吃惊。羌夷人喜欢咱们那边的丝绸、珠宝,中原人呢,又偏爱羌夷的宝马良驹、金银器皿。若是贤侄愿意做这个中间人,咱们可以联手嘛我们派兵来保护商队,保准大路通途,没一个贼人敢来”
黛玉生怕哥哥犯糊涂,应了郑家舅**话。于是打岔道:“怕是要叫舅妈失望了,我哥哥只懂得读书,什么生意买卖的一概不懂舅妈还是找个明白的人搭伙才是上策”
郑舅妈不以为然,她临来的时候可是问明白了,林致远小小的年纪就能在苏州立足,将自家产业越做越大,这样的人还敢称不懂买卖?那天下间便再找不出一个陶朱公了
“林姑娘还是信不着舅妈啊”郑舅妈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笑道:“莫不是以为郑舅妈也和你那个不着调的二舅母一样?拿了一沓子破纸就想换二十万白银?”
林致远哈哈大笑:“原来舅妈也知道这件事儿了?”
郑舅妈嗔道:“别说你们两个小孩子,就是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也没见过那样的亲戚。昨儿我去的时候巴巴的把我领到她们正房,说是有件要紧的事儿和我商议。说来说去,就是个梁券的事儿,非要拉着我们家入伙,还说当**们兄妹俩求到她那儿死活要投钱,她没干,只把这等赚钱的买卖和我们谈”郑舅妈嗤笑了一声:“也就只有你那个二舅母能说出这样不着边际的话”
林致远心里这个乐啊,难得有这个一个敢和王夫人对着干的人,故意说道:“舅妈慎言再怎么说,二太太也是贵妃娘娘的生母,将来表妹进了皇子府,怎么也算是娘娘的儿媳”
郑舅妈娘家也是西南望族,家中叔伯兄弟众多,又半数在军中效力。从小养成了郑舅妈男孩儿般的爽利劲儿。王夫人做事粗俗,心眼儿又小的跟个绣花针的针孔似的,她最瞧不上了,“什么儿媳妇那个元妃娘娘能不能喝上我们姐儿的茶还未必呢再说,宫里面自有皇后娘娘主事,那才是正经的婆婆昨儿我回绝了二太太,哎呦喂,你们兄妹俩是没瞧见她那个脸色唉,真是比活阎王还要黑我还奇怪呢,不都说荣国府的二太太是吃斋念佛的吗?难道是为了镇住身上的神魔?”
黛玉头回听这么尖酸刻薄的话,心里的笑意几乎就忍不住,只能低头狠狠的掐自己的手背,肩膀甚至还微微的颤动。
林致远重重一咳,肃然道:“郑舅妈既然看上了那东西,也罢,算是致远做个顺水人情。我这就叫管家去库房里找,好在此次进京,这些贵重的玩意儿都是带着的。舅妈只管在家中静等,明日一早我就命人送到府上去”
郑舅妈大喜:“贤侄真是个爽快的人不过,这商队的事儿。。。。。。”
“我妹妹说的很是,致远是个书生,读书科举才是正经。”
郑舅妈正要劝说,林致远忙道:“小侄听说,此次西南大军生擒了羌夷的皇子?可是当真?”
郑舅妈面色不自然的笑道:“啊?是吗怎么没听我们家老爷说过这事儿?”
林致远轻轻一语道破对方拙劣的谎言:“人人都说,郑大人此次是来京献俘的”
“没有影的事儿贤侄可不要听人乱说。这都是朝廷辛秘,咱们平头老百姓莫要议论”
林致远慢条斯理的端起桌上的冷茶,雁蓉忙笑着过来添水,郑舅妈见状,知道自己今日的只能事成一半,所幸寒玉暗香鼎到手了,至于老爷说的商队的事儿,还是从长计议吧郑舅妈从袖口中掏出了几张银票,对致远二人笑道:“这是老爷叫我带来的一万两,舅妈不能白要你们的东西,多少也就是这个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