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赞誉
通过投资理财专家宋三江、罗志芳富于智慧的再创作,我们有幸领略到彼得·林奇大师投资致富的经典学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研读此书,定能改变你的人生。
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托管服务部副总经理 李春信
彼得·林奇在共同基金历史上声名卓著,他是能够与沃伦·巴菲特相提并论的20世纪世界级的股票投资大师,他的投资专著注定能够成为经典。与早期我国台湾出版的中文译本《学以致富》相比,本书更为通畅、更为精彩地演绎了大师的经典之作。
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 王俊锋
翻译名著往往意味着跨语言的再创造,有幸拜读宋三江、罗志芳伉俪联袂翻译的这本投资理财名著,甚感耳目一新、先睹为快,可谓信、达、雅兼备,完美地再现了彼得·林奇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文风。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长生
据我所知,彼得·林奇撰写的《战胜华尔街》和《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两书的中文译本非常畅销、好评如潮。再读林奇的这本专著,感觉文风更加平易近人,颇有大道至简之气,相信能够引起更多中国读者的兴趣,给人更多的教益。
《证券时报》基金部主任 史月萍
大浪淘沙始见金,岁月流逝传经典。尽管国外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但是,彼得·林奇当年成功投资股票的思想光辉却日见光芒,本书化投资之道为生活常识,不仅生动地解读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史,而且揭示了上市公司经营成败决定股价涨跌变幻的本质。由此看来,对方兴未艾的中国股市和苦心摸索的中国股民来说,这本书不仅值得一读,而且值得珍藏。
现代国际金融理财标准有限公司董事长、麦吉尔大学金融学兼职教授 刘峰
早在2008年,投资专家宋三江先生来我课堂上学习性格色彩学时,就极具悟性地迅速将这一实用心理学学说引入投资领域,在其著作《基金理财之道》中,运用性格色彩学原理指导读者进行基金组合投资。《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则从另一角度彰显了宋先生的语言天赋,以及他天性所赋予的激情及创造力。
“FPA性格色彩”创始人、福克思培训与演讲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 乐嘉
股海无边,回头是岸。对于成千上万的股民来说,撇开众说纷纭的股评资讯,回过头来看看林奇大师的畅销名著,听听娓娓道来的教诲,必将受益匪浅。
申银万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杜平
人在股海,往往终无所获。人们之所以终无所获,往往是因为他们从未坚持;人们之所以从未坚持,往往是他们缺乏思考。相信这本书能够引发许多深陷股海的人的理性思考,从而坚定正确的投资观念,进而从容地驾驭股市。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多策略增长基金经理 牟旭东
人类的投资史就是一部人类为个人幸福而奋斗、追求眼前欲望和未来尊严的历史。《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洞察出投资思想史与资本社会的良性循环,从对英美股票市场300年历史的一次宏大审视开始,用渊博的学识和清醒的思索,勾勒出一幅恢弘的投资与增长的历史画卷。淡墨轻描处指点我们投资与理财的技巧,浑厚深沉处提醒我们萧条和危机只是人类社会螺旋上升的组成部分,投资致富是如此重要,而我们自己的智慧、思考和实践将决定我们的未来和方向。
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但斌
以历史的眼光,介绍了美国股票市场的前世今生,解读了美国上市公司的成功案例。语言轻松易懂,细细读来对选择股票有了许多新的领悟。
汤森路透投资与咨询业务中国区主管 *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推荐序 美国股市启示录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俊
毋庸置疑,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的彼得·林奇,无疑是最合适介绍美国股市投资基础知识的人选之一。然而,这位伟大的投资家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成功的投资人一样最后将自己的投资理论动辄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此,尽管《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一书凝聚了彼得·林奇的投资智慧,但其首肯的英文版定位却只是“初涉投资的投资者基础知识指南”,其任务仅是“向高中生及以上年龄的人群普及投资和商业的基本规律”。
我相信,彼得·林奇对《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的这一定位,并不是仅仅出于谦逊,而是因为他真的相信成功投资的根本在于基本的理性和常识,而非某些只有天才才能理解的深奥原理。《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所反映的是他一以贯之的“战胜华尔街”的认知。作为一名真正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将金融工具和投资理论化繁为简和深入浅出进行诠释的能力也的确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如果你是一位投资的初学者,《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毫无疑问是引领你走上正确道路的最佳“指南”之一。
当然,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我必须指出,应该考虑到中美资本市场客观存在的差异。如2009年当A股上证指数反弹到近3 400点时国内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基金的净值已回到股指此前5 000点时的水平。国内公募基金这种远远超越中小股票投资者的长期业绩表现很难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找到解释。因而,国内的投资者生搬硬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提出的一些投资原则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从这一意义上而言,这是一本更适合美国投资者的“指南”。而我更愿意将《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定位于一部以投资语言写就的美国股市和美国资本的发展史,而以此为出发点来品味该书给予我们的启示。
显而易见,在彼得·林奇看来,历史和常识并不矛盾,历史首先就是常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同时还是构筑理性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在他的眼中,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的成长史,但这一角度以往却无人涉及,因此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一书中开创性地从资本成长的角度重现了美国股市以及美国上市公司的成长史,这样前所未有的解读揭示了在美国崛起过程中资本、股市及那些相关的上市公司和传奇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这些内容构成了全书的主体部分,也成为该书区别于彼得·林奇其他著作最鲜明的特色。
我可以理解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所展示出的深刻的历史感。原因应该是,任何一个从事十年以上专业资产管理工作的人,都会对时间之于投资回报无可替代的意义形成深刻的体会。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对历史的兴趣和感受必然是与日俱增的,因为他已经深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你不仅仅需要了解当下的股市,更需要了解股市的历史,了解上市公司的历史,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乃至资本成长的历史,原因在于你所探寻的有关投资的真知灼见就蕴涵于这些历史中。
我们必须承认,当历史进入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开始滞后于欧美。就市场经济而言,即使考虑到已经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我们仍然无法否认美国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和最成功的市场经济体系,其证券市场更是已经成为全球资本交易的核心市场。考虑到市场经济诸多规律的普适性,了解美国股市的发展史和美国资本的成长史无疑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彼得·林奇眼中已经成为历史的美国工业时代的种种状况,在当下的中国却还是方兴未艾。如“美国品牌的兴起”、“工业时代的暴发户”以及“垄断和反垄断”这些内容,国内的读者都可以在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中轻而易举地找到极其相似的命题。这决定了彼得·林奇对美国股市及美国上市公司发展史的解读,对于当下中国的投资者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能够产生直接的帮助。
既然被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更擅长的还是对美国股市的主角—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与他的其他著作不同,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中主要是从历史的维度详细描述了上市公司从诞生到终结的生命历程,中间以苹果电脑等美国知名上市公司成长的案例为线索。国内的读者以此框架来分析A股上市公司,想必应该是得心应手。此外,对于经常为“买入还是卖出”所困扰的很多投资者而言,这种历史维度的分析显然更具有对投资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我看来,《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生动的语言使这本“初涉投资的投资者基础知识指南”的阅读趣味盎然,称其是“最具可读性”的投资经典应该是名至实归。只是多年来,彼得·林奇的这本著作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有内地中译本面世,成为投资经典译作的一大缺憾。此次宋三江先生、罗志芳女士能够将其翻译成中译本和广大读者见面,无疑使彼得·林奇经典著作引入中国内地的工作功德圆满。毫无疑问,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将通过该书从美国股市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史中获得极有价值的启示。
序言 补上投资这一课
一直以来,美国的初中和高中都忘记了教授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这就是“投资学”,这是美国中学教育体系令人扼腕叹息的缺憾。我们教授历史,却从未涉及资本主义的伟大进程,以及公司对于改变和提高我们生活水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教授数学,却从未谈及如何利用简单的算术帮助我们了解上市公司,推测公司的经营将会成功还是失败,以及我们是否能从持有的股票中获利。
在家政学的教授中,我们会涉及如何缝纫,如何烹饪一只火鸡,甚至如何确定家庭预算,核对支票账本。然而,我们没有教授学生有关尽早开始储蓄才是致富的关键,运用这笔储蓄投资股票才是一个人在购房之外最棒的举措,并且越早开始储蓄和投资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未来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我们教授爱国主义,可我们提到更多的是军队和战争、政治和政府,但对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企业却提及甚少,殊不知,它们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和昌盛的关键。没有投资者的资金,就不会有新的公司成立,这意味着无法雇用新的工人。此外老公司也无法发展,变得更有效率,支付工人更高的薪水。于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将会面临分崩离析,没有人将拥有工作,美利坚也将从此远离幸运。
然而,在我们自己的课堂里,我们并没有教授经济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原理、它的好处以及你如何能借助它的优势成为一名投资者。
我们完全可以乐在其中地进行投资,因为它很有趣味。学习投资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帮助我们实现富裕的财富人生。然而,大多数人人到中年(即视力开始变糟、腰围开始变粗的年纪)才开始知悉投资的奥妙所在。当然,一旦他们开始发现拥有股票的各种好处,就会叹息不已:早知今日,何不早日投资。
在我们的社会里,男人大都掌握着财政大权,女人只能袖手旁观而且无能为力。其实,对于投资来说,男女皆可。任何人的投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他是个天生的投资家”时千万不要相信,因为所谓无师自通只不过是天方夜谭。
金融理财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也很容易掌握。第一项原理就是:储蓄等于投资。把钱放进存钱罐或饼干盒里并不能算是一种投资,但只要你将钱存进银行,进而购买债券或公司股票,那你就是在投资。接受者会用这笔钱去建商店、买房子或新工厂,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就业机会,而新的就业机会意味着为更多的工人提供更多的薪酬。如果融资者也能设法将部分赚来的钱进行储蓄和投资,那么,这一整套储蓄与投资转化的过程将周而复始地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原理适合于任何家庭、任何公司乃至任何国家。无论是比利时还是博茨瓦纳,中国还是智利,莫桑比克还是墨西哥,通用汽车还是通用电气,你家抑或我家,那些现在就开始储蓄并为将来投资的人,一定会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更加富裕。为什么美国会富甲天下?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
迄今为止,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你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拥有锦绣前程并收入丰盈。然而,人们不知道的事实是,长期而言,你未来的财富不仅取决于你目前赚多少钱,而且取决于你将多少钱用于储蓄和投资。
花样年华就是开始投资的黄金时间,关于这一点我会在后续介绍更多。越早开始投资,你所收获的财富将越大。当然,本书所介绍的理财投资知识并不仅仅适合年轻人,它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初级投资者,只要他们仍然对股票感到困惑,或仍未有机会开始掌握投资的基本原理。
与父辈相比,人们的寿命已经变得越来越长,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支付生活成本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如果一对夫妇活到65岁,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再活到85岁,如果他们已经活到85岁,那么,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活到95岁。为了支付他们的日常开销,他们需要更多的钱,那么,最为确定的赚钱方法就是投资了。
事实上,65岁开始投资也不算太晚。如今65岁的老人,很有可能再活25年,如果投资的话,财富能够继续增长,足以支付往后25年的生活开销。
在你只有15或20岁的时候,很难想象你变成65岁时的生活状况。但是,如果你坚持储蓄和投资,那么,你的钱将以对你有利的方式为你工作50年。如果你50年一直坚持储蓄和投资的话,投资复利的效果将令人惊叹,哪怕你每次储蓄投资的金额都不多。
投资得越多,你将越富裕,整个国家也会更加兴旺发达,因为你的投资将帮助更多的企业取得成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1)
资本主义的诞生
当人们开始制造并出售货物或者有偿提供劳务时,资本主义便诞生了。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候,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很少有人能有机会使用钱来交易。几千年来,普通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不曾买卖过一件物品。
农奴、奴隶和仆人为土地的主人工作,为的是获得简陋的小屋可以栖息,以及获取一小块可供自己种植蔬菜的土地。他们的劳动没有任何现金报酬。
人们不会因为领不到薪水而抱怨,因为即使得到了钱也无处可花。那时候,走街串巷的小贩们会自发形成一个小集市,但也只是偶尔为之。国王、皇后、王子、公主、公爵、伯爵们还是把他们所有的财产,如房屋、家具、牲口、牛车、珠宝、器皿等都安放于家中。即使有机会转让土地获得一大笔利润,同时又能节省割草的工夫,人们也不愿意出售某块土地,所以,城堡前绝不会出现写有“待售”字样的招牌。那时,人们获得地产的方式,要么是通过世袭传承,要么是通过武力争夺。
回顾世界各地,从最早期的犹太教到后来的基督教,做生意逐利是被禁止的活动,借贷和收取利息可能导致你被逐出教堂,将来也不得好死。银行家名声不好,人们只得偷偷摸摸地造访他们。通过交易赚钱、超过别人的念头被认为是自私自利、大逆不道的,而且违反了上帝创造有序世界的旨意。当今,人人都向往提高自己,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向人提出追求发展、超越自我的希望,你的朋友们肯定会给你白眼。因此,在那个年代,追求优越生活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交易市场形成以前,或是为薪水工作并能自由支配金钱之前人们的生活状况,你可以去拜读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 的经典之作《世界哲学家生平》(The Worldly Philosophers)的第1章,其中的内容非常精彩。
在18世纪晚期之前,世界各国开始兴起商业贸易,国家之间的交易方兴未艾,市场逐渐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市场上流通着充足的货币,有足够多的人买卖东西,商人获利颇丰过着舒适的生活。这一代的商人如店主、商贩、船主和贸易者越来越富有,甚至比拥有土地和军队的王侯将相更富有、更有权势。银行家也去掉伪装,开始公开放贷。
早期的投资者
历史书籍归纳了很多美国成功的原因,如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广阔的疆土、权利法案、天才般的政治制度、不断流入的勤劳移民,以及国土两面临海有利于阻止外敌入侵等。除此之外,本土的发明家、追梦者和策略者、银行、货币和投资者也都是美国成功的因素之一。
在美国的开国故事中,我们读到了土著印第安人、法国捕猎者、西班牙征服者、迷航的水手、寻宝的士兵、戴着皮帽的探险者以及在第一次感恩节晚餐上的清教徒。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些人肯定要为这些探险的船只、食物和开销付钱。这些开支中的大部分来自英国、荷兰和法国投资者的腰包。没有这些投资者,就永远谈不上什么殖民地的出现。
詹姆斯城(Jamestown)建立后,清教徒在普利茅斯岩石城(Plymouth Rock)登陆,尽管在东岸有成千上万亩的荒地,但是,如果没能得到国王或皇后的许可,你就不能航行到那里,在森林里开垦一块土地,种植烟叶或者和印第安人做生意。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2)
在那个年代,国王和皇后支配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你想要在皇家土地上做生意,就必须得到皇家许可,也就是取得“公司执照”之类的东西。这些许可类似现代的公司经营执照,经商人士不能无照经营。
宗教组织如宾夕法尼亚的贵格会获得了执照。商人也同样获得了执照,如詹姆斯城的建立者。一旦获得了皇家允许,就可以在土地上定居并开垦一块殖民地,接着就该考虑融资问题。于是乎,最早的股票市场也就应运而生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1602年,荷兰人就开始买入荷属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公开交易的股票,与此同时,人们从事买卖股票交易的阿姆斯特丹桥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投资者蜂拥而至,试图得到股票经纪人的垂青,当拥挤的人群失去控制时,警察就会介入维持秩序。荷兰人动辄花费几百万的基尔德银币(Guilders,旧荷兰货币)去赢得拥有荷属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股权(这家公司,如果用字母简称,应该叫做UDEI)。
毫无疑问,这家荷兰公司卖出股票得到了几百万基尔德银币,然后用这些钱去建造几艘船只。这些船只航行到印度,然后再向东行驶,带回来远东的货物,当时这些货物在欧洲很畅销,赚取利润自然不在话下。
乐观的投资者为荷属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支付日益高涨的价格,期望公司能给他们带来财富;悲观的投资者则通过一种聪明的做空手段来下注股票的下跌,这种做空的方法在17世纪就发明了,至今仍被做空者沿用。对于荷属联合东印度公司来说,乐观者被证明是对的,因为公司股价在最初一年的交易中暴涨了一倍,股东还拿到了定期分红即股息。这家公司存续经营了两个世纪,直到1799年解体。
美国人大都听说过亨利·赫德森的故事,他如何驾驶半月号航船,从现在的纽约出发,沿着赫德森河而上,试图找到通往印度的航道,结果重演了当年克利斯托弗·哥伦布的航行错误。你有没有想过是谁为这次荒唐的航行付费?我们都知道,哥伦布是从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和皇后伊莎贝拉那里得到经费,但赫德森是从前面所述的荷属联合东印度公司得到赞助的。
另一个荷兰企业,荷属西印度公司出资将第一批欧洲人送往曼哈顿岛定居。彼得·米努伊特(Peter Minuit)代表荷属西印度公司完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地产生意,即用一个60元荷兰币(相当于我们的24美元)买下了整个曼哈顿。可惜的是,这家公司没能存续足够长的时间,否则,它就能在纽约市拥有自己价值连城的办公楼。
借鉴荷兰人出资成功探险新大陆的经验,英国人步其后尘。伦敦弗吉尼亚公司(Virginia pany)拥有从南北卡罗来纳州到弗吉尼亚,以及一部分纽约州的大片土地的排他权利。该公司赞助了对詹姆斯城的第一次探险,在那里印第安公主拯救了被其亲戚暴打的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船长。
詹姆斯城的拓荒者只是在那里工作,但并不拥有那里的土地,一开始我们就指明了这个问题。他们受雇在那里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和建造房屋,但一切的地产、利润和生意均属于远在伦敦的股东。对于在詹姆斯城创造的利润,当地的定居者分文未得。
经过詹姆斯城拓荒者7年的抗争,规则终于有所松动,他们可以拥有私人的地产。其实,这已经为时已晚了,因为最初的殖民地破产了。但从詹姆斯城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人们一旦拥有了地产并在公司拥有股份,会比没有股份的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感到更加幸福,而且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3)
其余沿海岸线的地方,即从马里兰州到缅因州的排他性经营权给了另一个英国公司,即普利茅斯的弗吉尼亚公司。在当时的地图里,新英格兰的大部分地区是北弗吉尼亚的一部分。当清教徒在普利茅斯岩石城仓促上岸时,他们其实冒犯了普利茅斯公司的领地。
每个美国学生都知道清教徒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取宗教自由,他们如何乘着“五月花号”(Mayflower)驶过凶险的海洋,他们如何熬过新英格兰寒冷的冬天,他们如何与印第安人交朋友并从他们那里学到烹调南瓜的菜谱,但学生们对他们如何赚到钱的传奇故事则一无所知。
我们不妨在此再重温一下这个故事。清教徒离开英国,在荷兰住下来,荷兰就是第一个股票市场的诞生地,但这并非说明清教徒们是因为关心股票才待在那儿。过了几年,清教徒在荷兰待得厌倦了,决定迁徙。他们当时有三个目的地可以选择:一是南美的奥里诺科河(Orinoco);二是荷兰人控制下的纽约;三是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给他们的一块土地。
他们由于缺钱而无法前进。他们需要船只和补给,但他们身无分文。没有经济援助,他们可能永远滞留在欧洲,果真如此,我们可能再也不会听到他们的故事了。所幸的是,托马斯·韦斯顿(Thomas Weston)应运而生。
韦斯顿是一个有钱的伦敦五金商人。他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有获取地产的门路,此外他还有筹措资金的能力,他和他的朋友们认为资助清教徒将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于是,他们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清教徒不会拒绝的方案。
韦斯顿的集团自称为探险者,其实他们从不探险,而是答应募集资金把清教徒送往美洲。作为回报,清教徒答应一周工作4天,并连续工作7年以使殖民地有利可图。7年后,合作关系解除,双方分配利润,此后,清教徒可以自谋出路。
清教徒被迫接受了这些条款,并准备启程。但在最后时刻,韦斯顿又向他们摊牌,并改变了合同。现在,清教徒不能一周工作4天,而是要一周工作6天。这意味着除了星期日,清教徒将没有时间种植自己的菜园、缝补衣服,或者研习他们的宗教。
与韦斯顿争论无果后,他们决定不签合同就起航,但又苦于航行费用短缺,因为韦斯顿虽然已经支付了一些费用,但拒绝再给他们分文。他们不得不卖掉为航行中准备的一部分黄油来支付港口费用,乘坐他们在荷兰建造的船只“快速”号(Speedwell)起航。
不料“快速”号漏水,他们被迫返回港口,怀疑是船长、水手和韦斯顿合谋而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好挤上另一艘更小、更慢的船“五月花号”。
他们拥挤在“五月花号”船上,驶向他们的梦想之地弗吉尼亚,可是他们偏离了航向,错过了他们的目的地。意识到航向错误以后,他们试图转向南走,但科德角(Cape Cod)的岩石和浅滩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与其冒着在不熟悉的危险海域沉船的风险,他们不如选择在普罗温斯敦(Provincetown)港口抛锚。
从此再度起航,他们向普利茅斯进发,并在那里建造了自己的房屋,种植了庄稼。既然韦斯顿中断了资金供应,而他们又需要新的资金来源。于是他们就与以约翰·皮尔斯为首的另一群投资者和拥有土地的普利茅斯公司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章 美国股市的前世今生(4)
他们每人都有100亩土地可供使用。与此相对应的是,皮尔斯可以拥有100亩土地的所有权。除此以外,他和其他投资者可以得到1 500亩土地以支付拓荒者其余的行动开支和定居费用。
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一方面他们要应对如何熬过严冬、如何与当地土著人相处等问题,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担心如何偿还两批投资者即皮尔斯和韦斯顿集团的债务,其中后者为他们大老远来到这里已经支付了很多钱。我们通常认为清教徒只专注于上帝,其实他们也有同我们一样的问题,就是如何支付账单。
在普利茅斯殖民地运作一年后,“五月花号”航船空载而归,没有毛皮,没有宝石,没有谷物,没有任何投资者可以变卖的货物。普利茅斯殖民地在亏钱,而且每况愈下,也就是华尔街上所说的厄运不断。这使得投资者非常恼火,就像其他一无所获的投资者一样。更为糟糕的是,他们还不得不继续向殖民地增加更多资金的供给,因此成本不断提高。
公元1622年,韦斯顿已经厌倦普利茅斯公司以及对清教徒这种高成本又没有收益的投资,因此,他把手中普利茅斯公司的持股转让给他的“冒险家”同伴。与此同时,约翰·皮尔斯恰巧在偷偷摸摸地打其他投资人的主意,想得到公司的控制权,成为“普利茅斯企业王国的经营主宰者”,但他并没有得逞。
历经5年的时间,清教徒及投资人为投资回报率的议题争论不休,清教徒认为投资人的支援不足,投资人却认为利润太低。直到1627年,合作关系终于破裂,愤怒的投资人最后将所有持股以1 800英镑的适中价格卖给清教徒。
但是清教徒连区区1 800英镑都拿不出来,因此,改为以每年支付200英镑的分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