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就没有上帝,法庭怎么能如此判决。
是不是有上帝,实在是个很艰深的问题。
是不是有上帝,无论是法庭还是课堂,显然,说了都不算。
法庭判决家长胜诉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能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科学知识,当然也可以再课堂上宣讲福音。
英美乃至香港电视剧里,法庭要求证人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当然,按照我们的理解可以一边宣誓,一边撒谎。对基督信徒来说,面对《圣经》撒谎是不可以的,如同让中国人刨掉自己的祖坟。
靠武功,只能杀人越货,没有技术含量。
没有制度保证的经济武功,会在竞争中败北。
没有文明保证的制度武功,同样会不知所踪。
清末,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慨叹西人求勇。在这位前辈看来,似乎是西人的制度为西人求勇做了保证。然而,即使清末建立了这些制度又能如何,在人人都向往权力的文化体系下,任何制度都会被改造为这种文明的自身适应品。
既如此,纸面上的制度又如何能抵一国?如果国人从心底里就不尊重制度,即使制度再完备,又有什么意义?
第8章 黄金世界(美国崛起)
引言
黄金在非著名金融学家牛顿的手中变为货币,自此,英镑成为第一代世界货币。黄金本应为币,但是,在美国黄金成为货币却颇费周折,就为这事差点把美国财政部搞破产,同时搞了一个美联储出来。美联储,一个商业银行供养的孙子,却成为自己股东的爷爷。这个时代,美国成为托拉斯的世界——城市之羞。
是什么原因使得白银退出西方货币舞台?
美国人民如何能击溃摩根、洛克菲勒这样富可敌国的家族?
货币是金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本位条件下可以靠黄金多寡自动调节国际汇率,永远不会存在汇率失衡。比如,您要是进口过多,国内黄金就会减少,货币含金量下降,汇率就会贬值,外贸趋于均衡。反之,也成立。
以上理论,正确,条件:仅对弱者。
黄金白银曾经都是货币:金银天生非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
18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某人不懈努力,白银终于变为非主流,黄金成为货币世界永恒的主题。
某人,叫做艾萨克·牛顿,而且,与你认知的牛顿是同一个人。
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奠基人。对物理和数学来说,牛顿是奠基人;对牛顿来说,物理和数学只是业余爱好。牛顿的本职工作,只是英国王室造币大臣。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那是相当兢兢业业。
牛顿当政之前“造币大臣”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任何实权。各家银行自己发行银行券,自行铸造铸币,日子过的那是相当滋润,关造币大臣何事。
黄金为币,始于牛顿。
18世纪初,金银同为英国货币,但牛顿发现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因为,黄金在欧洲大陆购买力低于英国,白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也就是说,在英国本土金贱银贵,在海外金贵银贱。
牛顿不但掏空了国库的白银家底,而且收购英国居民银器,就是为了增加白银铸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出约700万英镑白银,依然不能扭转金贱银贵的局面,新铸的银币也在流通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牛顿很伤心,伤心之后就明白了:既然黄金在本土便宜,无论铸多少银币都会被人藏起来,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明白了之后,牛顿就开始动歪脑筋。
既然白银是良币,那么就只用劣币:黄金。
1717年牛顿规定,只有黄金才是货币,纯度为90%的黄金每金衡盎司加之英镑17先令又10便士。牛顿大概也没有想到,他规定的这个挂钩比例一直持续到1931年,几乎与他的经典力学同时崩溃。
这是馊主意,因为,只有在英国诸岛才金贱银贵,人们可以不断从海外弄来白银兑换黄金。这样,可以赚很多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长此以往,牛顿这个造币大臣干脆不要干了!
为了恐吓“勇夫”,牛顿不知砍了多少人的脑袋,把胆敢以身试法的人送上断头台,有时牛顿甚至亲自监斩。有人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苹果砸到自己头上,在我看来,却是因为观刑台上看到头颅落才有感而发。
英格兰银行、剑刃银行等机构为获取王室债务代理权,严格执行了牛顿的命令,英国实际上已经确立了金本位。
1809年,英国下院通过《锭金报告》,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李嘉图,《报告》强调英格兰银行要保证黄金兑换,并规定了英格兰银行对其他银行的兑换义务。
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金本位》法案,黄金第一次成为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
19世纪中期,尽管美国已经初露峥嵘,但西方第一经济强国仍旧是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天辟地的大创新,自此人类摆脱了自然生存状态,不再以体力对抗自然。恩格斯对1850~1870年英国经济的评价是“所有过去应用蒸汽机和机器获得的惊人成果和这廿年的巨大产量比起来、和输出输入的巨大数字和积聚的财富来说,都微不足道了”。
恩格斯的话还有一个含义:全世界都要从英国购买制成品,也要向英国输入原材料。
那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作为创新的缔造者,英国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先发优势,全球的市场都是它的,因为只有它能用机器来创造……
一个国家要称霸武林,产业优势和货币可以比作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和内功:产业是内功,货币只是招式。
有了内功,招式旦夕可得。金融必须配合产业,而不是决定产业。
你可以不承认高端产业国优势货币,但不得不承认它缔造的产业链。世界都是人家的,何况货币?
只有服从这个产业链才能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享受到世界最先进的文明。接受它的货币、遵守人家的法则,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何况,法国发生大革命之后,欧洲大陆从来就没消停过,从大革命到波旁王朝复辟,再到拿破仑,法国一直在折腾。为了避险,大陆富豪习惯于把钱存到英格兰,也就是兑换为代表黄金的英镑。
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得巨额黄金赔款,于1871年确立金本位;
18世纪中期,欧洲发现大量银矿,银价猛跌;法国、挪威、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瑞士先后在18世纪70年代实行金本位(公认的世界金本位体系形成于1880年)。
自此,英镑成为第一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黄金主宰了货币的世界。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本位条件下可以靠黄金多寡自动调节国际汇率,永远不会存在汇率失衡。比如,您要是进口过多,国内黄金就会减少,货币含金量下降,汇率就会贬值,外贸趋于均衡。反之,也成立。
以上理论,正确,条件:仅对弱者。对金本位体系缔造者——英国,上述理论纯属虚构。
整个国际金本位体系,确实是一个黄金自动调节机制,而在这个体系的中心人为控制痕迹却颇为明晰,这在国际货币体系堪称奇观。
恩格斯曾经提到,英国是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又是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对国际贸易来说,进口制成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原材料是可以替代的。落实到汇率上,原材料远比制成品敏感:甲方可以换人,乙方没有选择,必须进口。
这个优势,使英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游刃有余,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中国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此时的英国,没有管理汇率,汇率随心而动。
18世纪后期,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仅占银行券的2~3%,最多不超过5万英镑,很多时候甚至不足1万英镑,从绝对数字来看英镑根本就岌岌可危。
但是,英国总是操纵利率,从容应对任何一个个人、集团甚至国家挤兑。
伦敦作为第一代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在票据交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英国可以在银行市场借入巨款,又在贴现方面借出巨款,一入一出足以熨平汇率波动。一旦市面黄金流通收紧,英格兰银行就放手贴现,凭空创造英镑;同时,同信贷市场左右黄金流入伦敦。
当时,报纸这样评价英格兰银行的政策“7%的利息足以吸引北美的黄金”,凭着伦敦信贷市场,英国金本位楞是撑过了进一个世纪。
尽管金本位也是一种强者逻辑,在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下,正是这种金本位体系使得各国不能以邻为壑。即使英国,也必须通过货币市场控制汇率,不能任由自己经济形势乱发货币。稳定的汇率给了西方诸国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可以说,当时的金本位制度为西方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白银阴谋
70年代后期,英国已经确立金本位,其他国家确立金本位的趋势也日趋明朗。结果是,美国白银在国内过于便宜,在国际市场又无处出口。
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且喜欢向阴谋论联想。银矿主们立刻想到了建国时刻的法令,为何《铸币条例》未将白银纳入其中?
欧洲诸国实行金本位的时候,美国人还在用绿背纸钞。金本位体系下,欧洲诸国相当于固定了汇率,美国独自执行毫无准备的纸钞制度,尴尬可想而知。
非不想也,不能也。
南北战争结束后,大家都认为联邦会调整货币。包括民主、共和两党在内,大家都认为战时出台《国民银行法》是应急手段;以联邦名义发行毫无准备的货币,只能是权宜之计;仗打完了,就该调整了。
南北战争后,联邦果然开始调整货币,1873年2月12日,国会通过《铸币条例》,恢复自由铸币。
问题是,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物价就开始下降,而且一降就是三十年。此时,减少货币供给,日子真的是不要过了。
矛盾激化,还要从美国刚建国谈起。
美国建国后不久,财政部1792年规定,任何人只要携带金银就可以到铸币厂自行铸币。247。5克黄金可以换得10美元金币,371。25克白银可以换的1美元银币,黄金白银比价是1:15。
杰克逊政府时期金币贬值,10美元金币含金量减少到232。2克,银币含银不变,也就是说官方金银比价变为1:16(即1盎司银的官价为1。292美元,1盎司黄金官价为20。67美元)。
然而,当时金属市场上白银价格要远远超过1盎司1。292美元。既然可以在商品市场卖高价,何必费心铸成货币?
南北战争前夕,银币就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
鉴于市场上根本没有银币,《铸币条例》压根就没提白银可以铸造货币。从这个意义上,忽略白银铸币并非是阴谋,更没有想剥夺那个集团,应该说《铸币条例》还是公平的,所以当时银矿主也没反对。
马克思告诉我们,世界是运动的世界,所以,白银的情况也会变化。
1873年,北美发现了内达华州大银矿,当年产出白银价值645000美元,两年后产量居然翻了25倍。
这,还不是全部。
70年代后期,英国已经确立金本位,其他国家确立金本位的趋势也日趋明朗。结果是,美国白银在国内过于便宜,在国际市场又无处出口。
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且喜欢向阴谋论联想。银矿主们立刻想到了建国时刻的法令,为何《铸币条例》未将白银纳入其中?
人们纷纷指责1873年初《铸币条例》是东部银行家的一场阴谋,并将《铸币条例》称为“73罪恶”,要求联邦政府恢复自由铸造银币,承认固定金银比价为1:16。
开玩笑。
白银贬值是市场供需决定,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要求联邦恢复白银铸币的,却不仅仅是银矿主,还有华尔街、农场主和工业资本家。他们的动机似乎就不那么单纯了。
西进运动中,农场面积越来越大,农民不但必须雇工,也要和银行、商店、掮客打交道,货币已经成为一种农场主与外界联系不可或缺的工具。借债是农场主最主要的货币来源,欠债就要还钱;还钱就要利息;还利息,农场主不愿意。
所以,农场主,痛恨银行。
在新兴资本家阶层来看,以黄金铸造硬币,最大的赢家是银行。货币会越来越少,工业品价格会越来越低,把货币发行权交给银行,等于赋予了银行盘剥工商企业的权力。
所以,新兴资本家,痛恨银行。
华尔街当然不希望银行业获得货币发行权,更不希望禁绝绿背纸钞,市场一颦一笑全靠货币支撑,一旦恢复《铸币条例》自己无疑会受制于银行业。以华尔街为首的绿背纸钞党甚至为1875年总统大选准备了自己的人选,准备拼死一搏。
所以,华尔街,就更痛恨银行。
1875年,是共和党任期的最后一年,而且,一个很明显的情况是共和党支持者乃至经费多来自于东部银行势力。
顶着压力,共和党主导国会又通过了《恢复硬币支付法》:允许州立银行自行发钞,每增加100美元银行券,财政部收回80美元绿背纸钞。
然而,继任的民主党却没有如此魄力,毕竟他们还要面对后面4年的任期,而且传统上人们都认为民主党代表西部农场主势力。
1878年民主党当政后,机会来了,白银运动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年,国会通过《白兰德·艾利森法》,规定财政部每月铸造200~400万美元银币,当然,财政部只用最低限额收购白银。
次年,通过《谢尔曼购银法》,强令财政部每月铸造450万美元银币。
很多时候,虽然势力集团呼声很高、势力很强,但未必代表正确方向。说到底,利益集团的呼声也是为了利益,而且是短期利益,未必符合民生长期利益。
民主党的媚民政策立即引起了货币市场混乱。
联邦政府力求流通中绿背纸钞、黄金、白银等值;《铸币条例》又规定美元可以自由兑换黄金;财政部必须满足任何以纸币、银币兑换黄金的要求;
……
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893年,财政部几乎没有收到黄金,全部是绿背纸钞;欧洲主要国家都已经确立金本位制度,进口又必须以黄金支付……
结果,财政部很快就不是财政部了,1893年10月堂堂美利坚合众国国库只有9000万美元黄金储备,财政部即将关门大吉。
情势已经岌岌可危!
黄金战白银
黄金和白银,迟早还有一战。胜者将成为货币,败者将永远退出货币舞台。1896年大选,最终成为黄金和白银的决斗场。
“这些负债(绿背纸钞)在接收和黄金赎回后没有撤销而是在此发行,可以反复从国库中兑换黄金,因此,这是一个无法终止的链条,直到金库被掏空”。
——克利夫兰国情咨文
1893年,总统是克利夫兰,他坚定的认为《购银法案》是货币危机的根源,并在国会陈词:《谢尔曼购银法案》3年内使得联邦财政损失了1。32亿黄金储备,政府必须立即无条件停止购买白银,要不惜一切代价拯救金本位。
面对国会反对势力,总统很愤怒,扔出一句狠话:谁不肯废除《谢尔曼购银法案》,谁就为将来货币崩溃负责——为财政部筹资。
国会历来是政党势力角斗场:有了功劳,大家抢;有了黑锅,你来背。1893年11月1日,没有经过过多辩论,国会就宣布正式废除《谢尔曼购银法案》。
太晚了。
1894年2月份的第一周,克利夫兰总统焦急万分,此时,国库黄金储备只剩下不足1000万美元,一张稍微大点的贴现票据就可以为财政部画上句号了,而这种面额的汇票真的是很平常。
无奈,克利夫兰总统向摩根财团发出请求,希望摩根·皮尔庞特支持国库。这一次,华尔街向总统伸出了援助之手,自此,华尔街才真正开始主宰美国。
皮尔庞特很清楚,耗尽国库黄金储备的是国内货币制度,即使在国内筹集到这些黄金也很快会在循环兑换中耗尽。在国内压根就不可能筹集到这笔黄金,唯一的黄金来源只能是欧洲。
出于这种判断,摩根财团承销了当时最大的一笔美国政府国债,销售地点为欧洲大陆。鉴于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也鉴于承销商皮尔庞特的声誉,美元债券瞬时被欧洲投资者抢购一空。
为确保黄金不流出美国,以摩根财团为首的华尔街机构同时从伦敦市场拆借了英镑,不断在纽约市场抛售,美元汇率逐步走强。
皮尔庞特成功了,当年6月底,国库黄金终于稳定在1亿美元左右。
国库稳定,不是每个人都高兴。
金本位对债权人有利,因为金本位下很难出现通货膨胀,币值那是是相当稳定。
比如,农场主,他们是当时最大的债务人。被银行债务压榨的农场主认为,让他们自由铸造银币才是解决货币问题的良方。
克利夫兰总统求助华尔街的行为更是激怒了农场主,在他们眼里黄金是富人的货币,总统是华尔街的傀儡!
少种玉米,多种仇恨!
黄金和白银,迟早还有一战。胜者将成为货币,败者将永远退出货币舞台。1896年大选,最终成为黄金和白银的决斗场。
双方代言人:
黄金战士:共和党候选人威廉·麦金利。
麦金利本职律师,1891年出任俄亥俄州州长,支持他进入政坛的不乏华尔街巨擘,本人岳父也是当地一家金融机构的创始人,著名语录“神圣的货币绝不能成为赌局,每一个美元都应该和黄金一样神圣”。
白银战士:民主党候选人詹宁斯·布莱恩。
布莱恩本职律师,1890年成为众议院议员,一生都在为提高农产品价格奔走呼号,自行组织人民党(后来人民党并入民主党),著名语录“我们不应当把带刺的王冠压在劳动者的眼眉上,更不能将人类钉死在黄金十字架上”。
其实,黄金战士和白银战士是共和党或民主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党都既有白银战士又有黄金战士,关于如何缔造美国货币体系,思想那是相当混乱。
这个时候的美国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通货紧缩,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带出通货紧缩、增加货币供给。
从情势上看,黄金战士的胜率并不大,毕竟禁绝白银货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货币收缩。
大选开始,布莱恩开始巡回演讲,拉选票。反复对选民讲,农民(其实是农业资本家)在债务压榨下如何痛苦,银币将解放这个国度,人们再也不会有缺钱的感觉。
麦金利居然一反竞选常态,只是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即使如此,每天到他家中的选民几都近10万之巨。他只提到一个问题:如果今天白银可以成为货币,那么,明天您手中的美元又会是什么?
白银成为货币确实可以解决当时货币供给问题,
然后呢?
然后,就是更大的混乱。全世界都以黄金为币,唯独美元黄金白银互换,一旦世界来挤兑黄金,日子还过不过了?何况,所有人手中都有货币,包括白银战士在内都希望货币价值稳定。
令黄金战士兴奋的是,选举日的前几周,美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奇迹般变化,小麦价格30来首次上涨,衰退的经济有了起色。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摩根财团稳定美元黄金含量的原因。
选票,是不仅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的财富。两害相权取其轻,对美国而言,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货币体系无疑更为重要。
1896年大选:黄金:白银=270张总统选票:163张总统选票,黄金完胜。
麦金利当选稳定了美元币值,绿背纸钞也获得了法定地位。同时,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和南非都发现新的金矿,提高了美国货币供应量,南北战争后的经济衰退基本结束。
1907年10月,一个叫做海因泽的投机客企图炒作美国联合铜业公司,这在华尔街已经很平常。
10月16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联合铜业公司股价表演高台跳水,从60美元跌至10美元;然后,联合铜业公司破产,海因泽损失惨重。
一家公司破产、投资者受损,在华尔街早就司空见惯。
如果是在平常的话。
金本位后美国经历了近10年的繁荣,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况且,跟海因泽一起投资的,还有一批道上的兄弟,其中包括纽约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博克公司。
消息一经传开,市场信心顿失。
10月18日,储户开始挤兑尼克博克信托公司,尽管公司尽一切可能满足了前两天的储户,但是,恐慌还是在整个纽约蔓延: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许多经纪行和投机者破产……
22日,尼克博克公司的所有存款就已经告罄,当日下午宣布破产;
如果危机得不到控制;
如果挤兑很蔓延到银行体系;
如果危机向全国扩散;
……
华尔街将如何以对?
10月23日,摩根·皮尔旁特决定出手救市。第一国民银行、国民城市银行(即花旗集团)和摩根财团站到了一起,财政部也动用2500万美金转交摩根使用。
皮尔旁特的第一个动作:忽悠。
当日纽约所有报纸的头条都是“摩根准备出手援助美洲金融机构”,皮尔旁特以为自己连国库都能挽救,这样战无不胜的声誉足以稳定市场局势。
皮尔旁特失算了,公众没有买账。全美洲都这德行了,您也别忽悠了。
当日,纽约国民商业银行被迫停业;美洲信托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林肯信托公司挤兑者纷至沓来,匹斯堡证券交易所已经停止营业;银行短期拆借利率竟然已经高达60%……
国家信用体系已经岌岌可危。
当晚,皮尔旁特拿出了真金白银,筹资约2000万美元应对明天的危机(其中1000万美元由洛克菲勒集团提供)。事后证明,正是这2000万美元为纽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告急,交易所主席托马斯向摩根财团求援:股票抵押贷款短期拆借利率已经上涨至90%,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经纪人已经没有任何子弹。托马斯提到,若没有2500万美元救市,当日至少会有50家经纪商会破产,纽约证券交易也得提前关门上板。
下午2点,摩根又从纽约各商业银行筹集到500万美元,将共计2500万美元交给了纽交所。
托马斯立刻在交易所宣布这个消息,兴奋的交易员撕破了自己的红马甲,“摩根万岁”响彻了整个交易大厅。市场当天借给经纪人1800万美元,纽约交易所躲过了一劫。
情势并未好转。
10月25日晨,短期拆借利率飙升至150%,尽管摩根又筹集了1000万美元,但根本解决不了整个纽约货币市场紧张。
此后,一周之内有8家银行倒闭。
再这样下去,摩根财团不但回天无力,自己怕是也会被拖垮。
皮尔旁特想到的法子是:耍无赖。
当日中午,摩根财团、第一国民银行、国民城市银行决定联合发行1亿元债券,财政部特准这1亿元债券可以当做现金。也就是说,摩根财团此时已回天无力,自己弄了一堆纸张,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钱,您用吧。
如果市场不承认债券,摩根财团怕是立刻就得破产。
刚才我们提到,如果市场认为一张破纸是钱,那么,破纸就是钱。皮尔旁特相信,市场一定会接受债券,如果不接受,那就集体死光光。
为了保证自己兑付,当然,也实在是没有现金了,各银行果然表示同意接受摩根的债券,银行间清算市场也声明支持债券作为支付手段。
当然,皮尔旁特也玩了点阴的,他先骗不肯接受债券的信托公司老总来谈判,然后将其锁进空房间,等待外界普遍接受债券才将其放出。据说,这几家信托公司的老总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呆了整整一夜,到了凌晨4点才被放出来。
之后,皮尔旁特推出了组合拳。
——几乎所有纽约媒体都反复报道摩根筹集了约2000万美金黄金运往美洲(假的);
——成立宗教委员会,由牧师出面抚慰公众情绪,让大家从银行门口回到教堂(精神安慰);
——成立公共关系委员会,专门封杀不利于市场的消息传播(涉嫌封杀新闻自由);。
——对官方储备水平过低的质疑,摩根的回答是咆哮:“资金储备要是没低于法定水平以下才羞耻,你的储备金现在不用还等到什么时候呢!”(违法,且理直气壮)
……
此后,美国钢铁集团入市,收购经纪商手中股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健在的信托公司表示将自行筹款维持市场稳定;
罗斯福总统表示,为避免市场灾难,此时的市场收购不适用《反托拉斯法》;
……
11月6日,伦敦向纽约发出明确信号,支持纽约700万美元黄金;
11月15日,道琼斯指数开盘飘红,危机阴影逐渐淡去。
尽管美国经济很快恢复了元气,但当年道琼斯指数仍旧下跌38%,最红火的铁路板块也下跌30%,大批企业倒闭,无数人失业。《美国商业金融大事记》将之称为“工业瘫痪和萧条的时期”。
到了这个时候,问题的原因已经很清楚,银行体系在繁荣时会过度扩张,在萧条时期会过分收缩,呼吸之间撼动金融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1907年危机只持续了不到一年,却造成300多家银行破产。
这一次,摩根·皮尔旁特能力挽狂澜。下一次呢?难道国家非要借助私人信誉才能避免萧条?
美联储的秘密
某种意义上,美联储确实有私有股份,但又非通常意义的股份制,私有股权并无任何话语权,这一点颇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入股省级联社,省级联社管理县级联社。
提到世界著名白色建筑,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白宫。美国还有一个著名的白色建筑,那就是美联储。美联储,即“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美利坚合众国中央银行。这是一个美国政府体系内的独立王国,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支持美国经济,主要职责是“争取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监督金融机构、确保国家金融体系安全”。
如果有机会到华盛顿的话,您可以像游览白宫、国会山一样在那里流连(“忘返”是不可能的)。在免费讲解中您也许能体会到,这座古建筑曾经代表着一场美元生死之战。
曾经有本非常流行的畅销书告诉我们,美联储是一个私有机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美联储搞出来的。某种意义上,美联储确实有私有股份,但又非通常意义的股份制,私有股权并无任何话语权,这一点颇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入股省级联社,省级联社管理县级联社。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历史。
经历了1907年危机,美国公众终于意识到,中央银行虽有集权嫌疑,危急时刻却是救命稻草。
它可以存在吗?可以吗?不可以吗?
1908年,国会通过《奥德利奇—瑞兰法案》(Aldrich Vrecland Act),就两条: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