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创业细节全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讨论拖得越久越难定夺,越等事情越糟糕。所以,关于股份分配的问题还是尽早讨论比较好,理想的讨论时间是:在创始人达成合作意向之后,在真正开始创业工作之前。

同样,仅仅讨论股份分配还是不够的,如果一个创始人分得了很多股份,后期做事不力该怎么处理?如果一个创始人离开了公司或者公司想剔除一个合伙人?怎么样处理他的股份?这些都是在一开始要考虑的,丑话说在前面,总比以后遇到问题时才撕破脸来得好。权责明确,才能确保你们的公司不会因为股东之间的矛盾而夭折。

另外,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全,随时经得起检查;对所有账目的进出情况、合作实体的经营状况和损益情况要定期在合伙人间进行公开,利益分配要严格按照合作协议中的规定办理,做到各方心中有数,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

第08章 构建精诚同心的团队

一个优秀的团队,其中每一个成员的行动都不能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向,这个规则和方向就是团队的目标和整体利益。如果团队的成员不能做到朝一个目标和方向努力,这个团队就是一个失败的团队。在你的团队中,如果大家心往一起靠,劲往一处使,那么你就成功构建起了一个精诚同心的团队,你的创业行动才会胜算更大。

●细节35  团体创业成功率高

当我们翻检历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或商业比赛的档案时,会发现胜出者一般是团队。同样,在硅谷也流传着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由两个MBA和MIT博士组成的创业团队,几乎就是获得风险投资的保证。虽然这有些夸大其词,却蕴涵着这样的事实:创业已非纯粹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团队创业成功的概率要远高于个人独自创业。

【案例】合伙创业成功率高

1998年,邓锋与同学柯岩共同创办了screen网络安全公司,两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在业内率先倡导定制的ASIC芯片技术理念,推出了业界第一款专用的硬件式、高性能、整合式防火墙和VPN设备与系统,在安全市场中引进了革命性的技术发展。自进入市场以来,Screen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在业内树立了革新先锋的技术领导者的形象,并因此实现了迅猛的业绩增长。6年后,screen成为全球第三大网络安全设备公司。公司于2001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03年市值达40亿美元。

邓杰,润欣通信技术公司总裁兼执行长。他曾是怡和创业投资集团的合伙人;1996年与两位清华大学的校友共同创立了ACD公司,并出任公司总裁兼执行长,于2001年成功完成ACD公司与UT斯达康的并购,随即出任UT斯达康ACD部门总裁,ACD公司目前提供世界领先的数据网络芯片及整体解决方案。

李峰,北京神州亿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邵晓风,神州亿品公司副总裁。拥有MIT博士学位的李峰,在美国拥有创建Photonify成功经验。2002年,他与ServGate创始人邵晓风回国创办神州亿品,在铁道部支持下,与清华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向列车提供包括多媒体终端和无线上网两大服务。他们参加了中国无线宽带技术标准的制定,并于2004年北京市科委“面向奥运的无线宽带系统”基础设施研究项目的招标中中标。

周云帆和杨宁,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的同学,1999年回国共同创办ChinaRen网站;2002年创立空中网,致力于发展彩信、WAP、JAVA等2。5G移动增值业务;2004年7月空中网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案例分析上面列举的众多案例表明:由研发、技术、市场、融资等方面组成的优势互补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相对于单独创业,团队创业成功率更高,是因为大家可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群策群力。总之,由于没有人会拥有创立并运营企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从概念上来讲,如果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组成一个核心团队。

至于合作人员多少,这不是成败关键的因素,关键因素是:第一,合作原则要明确,要能够互相监督,财务清晰;第二,能者上,庸者让;第三,合作是智慧的结晶,一致对外,所向无敌;第四,合作尽量要优势互补。

●细节36  慎重选择元老

对一个创业者而言,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奋斗。这其中左右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合作伙伴的选择。

中国房地产“大鳄”潘石屹曾被昔日一起打拼创业的3位股东告上法庭,这些当初的创业伙伴认为,潘石屹通过整体转让股权的方式清洗了他们的股份,为此向潘石屹索要1亿元。由此可见,亲密的朋友并不等于最理想的合作伙伴。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合作创业的企业中,经过3年团队仍然能够完整保留的不到5%。因此,创业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慎重,不仅要求双方在能力、性格上都有较好的互补性,而且还要知根知底,相互信任。

【案例】选错元老,无奈关门

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李萱一直梦想着做一家餐饮公司。2004年,李萱和一个合伙人在北京开了一家做宴会外卖服务的公司。她的合伙人是一位拥有10余年外卖经验的“海归”,一直在海外工作的他曾同时掌管5个餐饮部门,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有这样的管理者辅助,让李萱感到很有信心。

最初,他们为朝阳公园附近写字楼里的公司做了几场司庆、公司聚餐和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公司赚取了不少利润。

然而不久后,李萱的公司在客户开发方面越来越难,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少。她的合伙人尽管在国外做宴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国内几乎没有客户资源,而且也缺乏开拓客户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决定附带做工作餐(快餐)业务,因为做工作餐的运作资金不需要很多,相对循环周期短而且灵活。她认为北京的商业圈很多,快餐市场相对稳定,其发展已日渐成熟,尽管利润不高,只要数量得以提升,利润仍是显而易见的。就这样,公司以宴会外卖为主打项目,用快餐保障收支平衡以及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生意又忙碌起来。

不过,后来公司在承办宴会外卖活动时,李萱却感到了人手不足,有点力不从心了。而作为保障收支平衡的快餐却又不能停下,否则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两败俱伤”。同时李萱发现,快餐正在拖累公司的业务,兼做快餐正成为他们的一个错误决定。因为公司虽然一直都在忙碌着,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快餐市场其实垄断性很强,产业过于被动,而且负责人回扣太多,加上食品时令差价悬殊,量少又导致自然管理成本升高。这个时候,由于精力有限,李萱已没有机会做更多的宴会外卖来填补做快餐造成的亏损。公司也没有资金再运转下去。

终于,在2005年的6月,李萱和合伙人忍痛割爱,将公司关掉了。李萱也因此有了负债。

案例分析李萱觉得除了目标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公司倒闭外,对合伙人的过分依赖也是其失败的原因。她的合伙人尽管是一位拥有10余年外卖经验的“海归”者,而且也很能吃苦,但是被忽略的是中西文化和整体社会背景的差异。长期的海外生活已经让他对国内的环境感到陌生,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误认为外卖市场一定会被国内市场认可,事实证明他的判断过于超前,至少目前市场规模还很有限,也不会迅速成长。因为商家经常将活动成本和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这样无形中减慢了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此外,合伙人没有客户的积累和开拓意识,意味着做宴会外卖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尽管后来多方弥补,但是一开始选错元老带来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细节37  各取所长,各取所需

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业的基础,也是生意成败的关键。而核心团队成员之间,最好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是知识、经验、资源上的互补,也是性格、能力上的互补。一个好的搭档,最好能在很多方面都跟自己互补,而不是跟自己一样,当然更不是相克。当然,人有所长,必有所短。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要看清其长,也要学会包容对方的短。所谓取长补短,是取别人的长补自己的短,此为团队的真正价值。

【案例】那些完美的搭档

宝丽来公司于1937年由艾德温·兰德和乔治·威尔怀特所创立。兰德是个发明天才,上哈佛大学一年级时就厌恶了枯燥的学生生活,辍学专攻他着迷的化学和光学方面的发明。据说他一生中发明专利之多仅次于托马斯·爱迪生;威尔怀特则精于推销和管理,有“完美的推销商”之誉。两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随后20年内,将宝丽来打造成引领美国经济的“先锋企业”。

在国内,杨宁和周云帆被商界称作“黄金搭档”,两人从同学到同事,一起创建Chinaren网站,一起进入搜狐,一起离开,最后一起投入全部身家创办空中网,并肩作战将企业推向纳斯达克上市。这个二人组合最后能够创业成功,除了是打不散的铁杆兄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两人互补性非常强。他们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内向一外向,正如杨宁所说:“做企业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你经常会有很冲动的时候,另一个人会及时地泼一些冷水。就像雅虎的两个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费罗是技术天才,杨致远则有的商业思维和头脑。这种搭档之间的互补性格,往往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案例分析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性格互补、优势互补、性别互补。一个人不可能有完美的性格,但若干个具有性格差异的人却可以组建成完美的团队。创业时候,要学会将对人才性格差异的认识与把握,应用到人才配置与团队组建中去,使具有性格差异的人才得到最佳搭配。这样,你的创业团队才总能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细节38  让所有木板一起变长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经提出过一个“木桶原理”的概念,内容是这样的:木桶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盛水,一个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最长的板块,而是最短的板块。对于一只圆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其中的某一块木板或者几块木板再高都没有用,反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着木桶的盛水量,影响了整体的实力。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企业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如果企业一味地发挥优势,忽略了短板也并没有找到增长短板的手段,那么这个企业管理就是失败的。所以,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既不能忽略优秀者的培训和利用,更要重视不够优秀者的提高。

【案例】“寻找优势”走弯路

何鲁敏是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说一本美国人写的《寻找优势》,使他的企业整整走了十年弯路。因为他是清华大学工科出身,没有学过管理,在创办亚都公司的时候,没有经营企业的经验,当时在一名朋友那里找到一本《寻找优势》,他认真看了多遍,深受其影响。这本书是对美国30多家企业的成功案例的介绍和分析。书中总结了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在于:他们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管理方式,给了员工非常大的自主权,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当时何鲁敏觉得既然是成功的办法,就应向人家学习。所以创业之初,亚都采取的是一种非常宽松的管理模式,崇尚创新、崇尚激情。后来他发现,这本书误导了他的管理思想。那本书介绍的是美国企业界经验,美国企业的经验是建立在美国企业高度成熟(有一种严格的竞争制度,并且法律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是对原来过度严格、过度规范管理制度的反思——提出来要“松松绑”。

而在中国,既没有严格的法律环境,又在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存在着空白,如果一开始企业管理就处于自由松弛状态,它就很难体现企业管理的职能,所以何鲁敏说亚都吃亏就吃在管理上。以至于亚都成立十年的时候,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管理体系,甚至连工作时间的规定都没有。对于那些自觉者来说,没有约束固然好。但那些不够自觉的“短板”员工,却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何鲁敏开始致力于促进那些“短板”员工进步,也使得亚都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案例分析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均匀性。如果一味强调优势或长板,则可能产生致命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企业在发展时,要注重短板与长板的结合。在注重发展长板的同时,也要关注短板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严重隐患,只有短板的加长,才会带来整体的进步。创业者也是如此,只有所有合作伙伴一起进步,你们的团队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试想,两条腿不一样长,又怎么跑得稳,跑得快呢?

●细节39  同甘与共苦一样重要

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成功的企业在最艰苦的创业阶段,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赢得收获和成功,但是往往在共享胜利果实时,却闹得兄弟不和,合作伙伴不欢而散,甚至夫妻劳燕分飞,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什么这个多企业创立者能共苦,却不能同甘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晰的判断。在“共苦”的时候,人们掌控事物的能力比较有限,只能忍受一些客观条件的束缚和限制,因此会养成一种包容和忍耐的心理定式,大家相互包容和忍耐的结果,必然是出现和谐的局面。而到了“同甘”的阶段,人们掌控事物的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时候人们的主观欲望就会增大、加强,谁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于是原有的和谐局面就会瓦解。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创业者需要做的就是尽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案例】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夫妻

大富豪现在虽然风光不再,但20世纪80年代却名噪一时。只要提起大富豪三个字,香港人自然想起夜总会。它的老板是一对夫妻,两人共同创建起了他们的王国,但最终却没能经得起考验,劳燕分飞的同时,事业也一蹶不振。

老板娘陈健心出身商人之家,从少年时起就为家族的床单生意工作。16岁时,她便在祖母的安排下与一名雇员完婚,之后生下4名子女。20世纪60年代时,因生意转差,她开始转行当小贩及女佣。后来,丈夫“抛妻弃子”离家失踪,她为养儿育女,沦落风尘当上舞小姐和按摩女郎,因而认识了比她小6岁、经营按摩美容院的罗焯。

罗焯生于1941年,1962年由内地到了香港,一开始时做地盘散工,三年后当上老板经营按摩美容院。陈健心初时替他打工,两人邂逅并相恋后开始并肩创业。20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两人开始合作投资“大富豪”夜总会,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两人在经营大富豪致富后,开始涉足其他行业。1993年陈健心与北京同仁堂合作,在港开设同仁堂分店。1998年更以1000多万元投得大围积富街一幢物业,作为香港北京同仁堂总部。此外,两人也投资内地房地产事业,其中包括广州天河区的甲级商厦大都会广场。

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两人的感情却江河日下。因相爱而同居的两个人,一开始并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直到1991年,陈健心发现罗与另一女子育有一女,才促使她与罗结婚。岂料婚姻并不能保障感情。在结婚10年的时候,两人最终还是以离异收场,陈健心将名下大富豪的股份,全数转与罗焯,而大富豪如今生意也大不如前。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合作的生意与感情一同衰落。

案例分析患难好像同船渡,不齐心就会翻船,富贵之后,更多的诱惑在面前,好多事情开始变得微妙。企业也是一样,创业的时候有盼头,大家齐心干,有点甜头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像猪八戒那样分行李。大部分人是善良的,所以在患难之中坚定的相互扶持不是难事,但更多的人是充满欲望的,所以在富贵之后,没有几个人能按捺住心中滋生的浮躁。

创业过程中,出现“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在极力避免出现这种局面的同时,创业者还要在经营过程中随时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也就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运作体系,让每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哪怕某一环节暂时出现人员空缺,也会有相应的措施和人才进行弥补。就算是核心层出现问题,也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第09章 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商战中,合作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而二者之间的团结互助更可以扬长避短,增大双方力量。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去合作去团结,并非所有的团结合作都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基石。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团结伙伴有时是很难找到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掌握正确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则。

●细节40  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找到有用的人才做帮手,对于创业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拥有人才之后,能否将人才在组织内进行协作和使用,则更加重要,这就需要创业者找到一个能凝聚人心的目标。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创业的时候,从杭州到北京,几经失败,有个18人的团队不离不弃。后来连创建阿里巴巴的5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也是这18个人一起凑出来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马云这样说:“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案例】成于众手的苹果电脑公司

二十多年以前,乔布和沃兹是在同学的一家车库里结识的,当时他们都是中学生。这两个电脑迷想要一台“8800”,可是一时又凑不起钱,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装。乔布和沃兹卖掉了自己的一些东西,凑起钱准备装100套“苹果…Ⅰ”计算机板,然后每台售价50美元,可赚回2200美元,正好够他们的本钱。“苹果…Ⅰ”是沃兹设计的,目的是降低成本。乔布拿着样品到当地的电脑商店去兜售,这家商店只订了50台。他们说,社会上大部分人不是想买散装件,而是想买整机。这给了乔布最重要的市场信息,但当时乔布仍无意做企业家。

不过,这家商店的经营者却是个有心人。为了敦促乔布去设计制作微电脑整机,便把“苹果…Ⅰ”故意装在了一只粗糙不堪看起来很没有档次的木头盒里。当乔布再次到这家商店去的时候,他们就给设计者乔布展示出了带有木头外壳的“苹果…Ⅰ”,这促使乔布下决心去设计制作美观的外壳。乔布和沃兹终于决定设计、生产完整的微电脑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苹果…Ⅱ”。

乔布和沃兹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兹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创业者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兹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兹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兹,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需的。此后,马克库拉给他们俩上了两星期的管理课,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订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万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兹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着,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去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至此,苹果公司吸引了接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兹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案例分析乔布和沃兹,以及商人唐·瓦伦丁,再到后来的马克库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相互团结、合作与沟通的结果。如果乔布和沃兹没有遇到马克库拉,不仅没有他们后来的成功创业,包括微电脑的历史恐怕都要重写了。如果他们在相遇后,并没有想到要团结起来,那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后面的伟大成就。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精诚合作,为他们建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

我们用物理学上的力学原理估个简单的比喻:如果许多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假如这些力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那么这个物体就会沿着共同的力作用的方向;如果这些力的方向不一致,那样力就会相互抵消,这样集体的力量就因内耗的产生而不如个体的力量。可是大家怎样才知道自己的力朝哪个方向作用呢?这就需要创业目标来指引。所以,创业者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和一个可以预期的发展目标,才能把众多合作者团体起来。

●细节41  理念要高度一致

只有人心齐,才能泰山移。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只是第一步,创业者与合作伙伴之间,还要有高度一致的理念。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好的股东之间经营理念一定要一致。因为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事风格。所以,创业者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志同道合是基础,大家理念的统一最为重要。

【案例】意气相投携手共创雅虎

雅虎的创办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最老的传奇了。杨致远和费罗是旧识,费罗1988年毕业于杜兰大学,而且一度当过辅导杨致远的助教。一向全拿“A”的杨致远在费罗的判官笔下却居然只得了“B”,对此杨致远至今还发牢骚。后来两人同班听课,还在作业方面开展合作。以此为起点,两人成了最佳搭档。

费罗内秀,喜沉思,而杨致远活跃,是社团中的领袖。费罗善于在屏幕上整理资料,有一种“只要在终端前,就能统治全世界”的感觉,他的实验室像个被暴风肆虐的地方。而杨致远的住所比较干净,但在计算机的操作上,却没有费罗有规划。两人的实验室相邻,不久两人报名一起去了日本。在那里两人都成了外国人,友谊与日俱增。

回到斯坦福,他们两人在一辆学校拖车上成立了一间小型办公室。恰在这时,他们同时迷上了互联网。每天,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雅虎就从这里发展起来。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渐渐地他们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他们俩的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统称为“杰里万维网向导”(Jerry?蒺sGuidetotheWorldWideWeb),“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他们共享这一资源。

收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两人就分类。每个目录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这么多外来的回应,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他们开始着手网站的商品化。

当时,网上有许多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范围广泛,但不准确。而雅虎则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19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的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一系列可能的名字,最好选择了“Yahoo!”。“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oracle)!”

案例分析企业从哪里来?到哪儿去(使命、目标)?有何优势?多大弊端?有何机会?多大风险?这些都是在合作创业之前先要明确的,否则,大家就感到目标不明,像个无头的苍蝇,四处乱飞,劳而无功。只有所有合伙人具有高度一致的创业理念,像杨致远和费罗那样,确立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追求,才能齐心为企业的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选择的创业伙伴,往往是同乡、同学、同事(也包括上下级)、夫妻、朋友、亲戚等关系。大家都认识,都熟悉,这些成为共事的前提。然而,这种熟悉的关系如果不是建立在理念一致的前提下,在创业过程中就很容易出问题。要确定谁能跟你一起创业,关键是在合作之前确定谁心中的梦想跟你是一样的,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理念也能够一致,这样才能确保团队的稳定和谐。

●细节42  信任是合作基石

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重要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可见,选择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是多么重要。

要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并且高效的团队,第一个且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立信任。这不是任何种类的信任,而是坚实的以人性脆弱为基础的信任。这意味着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他们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

在理论上,或在幼儿园里,这并不很困难。但当一个创业者面对着一群有成就的、骄傲的、有才干的合作伙伴时,让他们解除戒备、甘冒丧失职务权力的风险,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挑战。而唯一能够发动他们的办法,就是创业者本人率先做出榜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