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夜-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瑟大师渐渐敛了笑容,神情严肃看着他说道:“蛇过沙堆爬行的轨迹是符,枯叶间的脉络是符,留在大道泥地上的车辙是符,野兽体内的血管是符,水流动的轨迹是符,风拂动的流痕是符,大地干裂的缝隙是符,云在碧空也是符。”

极简单的话,极清楚的说法,宁缺听得震惊无语,半晌说不出话来,按照颜瑟大师的说法,世间一切痕迹都是符,这种理念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思维境界!

沉默很长时间后,他怔怔问道:“大师,难道画符便是模拟自然里的所有痕迹?”

颜瑟大师微微一愣,看着他好笑说道:“那是画师,不是符师。”

……

……

几片青叶被官道旁的风吹落枝头,还未等它们落入微湿的田野,便又被一阵风刮起,轻轻袅袅飘到离亭的上方,落在那些被雨水冲刷到黯淡的瓦片上,发出啪的几声轻响。

“野兽体内的血管是符,这种符只能维持它们的生存;水流动的痕迹是符,这种符只能让它们按照昊天的旨意从高往低走;枯叶间的脉络是符,这种符只能让它们像亿万年来那样,把根部吸取的养料水分灌注到叶片之中。”

颜瑟大师平静说道:“这些符均为自然之符,生于自然,凋落于自然,与天地元气依偎共存,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的道理一样。”

“然而人类无论修行还是研习符道,已然超出人在天地间的原本使命,也就是说超出了生存的需要,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符道必然是来源于自然,却一定要高于自然。”

宁缺沉默倾听,隐隐然觉得大师这番讲述虽然说的是符道,却蕴含着很多了不起的道理。

颜瑟大师将杯中残茶饮尽,看着他继续说道:“来于自然却高于自然之符,必须经过几个过程:临摹,会意,归纳,简化,提纯,赋意趣。所谓符,便是人类无数年来从自然之符中学习并且提取精华的那些线条痕迹。”

宁缺替大师将茶杯斟满,坐回原地请教道:“那什么是道?”

“道就是知道。”

“让谁知道?”

“让天地元气知道。”

宁缺怔然,不解问道:“让天地元气知道什么?”

颜瑟大师微笑看着他说道:“让天地元气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

“人类修行的所有手段都离不开操控天地元气。剑术以念力操控天地元气遥控飞剑,终究太过间接。念师虽直接操控天地元气攻击敌人,终究太过简单,只能攻击对方识海。”

“唯有符道处二者之间,境界却是高居二者之上,因为符道所追寻的终极目的,是要告诉天地元气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天地元气便帮助你去做什么。”

“天地元气没有眼睛,没有耳朵,它永远不可能知道你的识海里有怎样稀奇古怪的想法,它更不可能知道你想把雨水凝成千万把锋利无形的刀,那么你如何能让它知道你的意思?”

“符便是人类念力与天地元气之间的桥梁,符师以念力凝天地元气于这些线条痕迹之内,一朝激发,与周遭天地元气产生感应,便能令风起水动云生云灭天干物燥。”

宁缺隐隐约约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

颜瑟大师看着他脸上神情,问道:“你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以前听一个朋友说过,人类身躯内的雪山气海便像是一个乐器,念力便是空气,只有吹进乐器变成美妙的乐曲,天地元气才能听晓,才能与之共鸣。”

宁缺看着颜瑟大师说道:“听大师先前讲解,我觉得符道既然是用符文告诉天地元气自己想做什么,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符文便等同于我们体内的气海雪山?”

“你那个朋友境界很高,说法很妙。”

颜瑟大师微笑望着他说道:“当然你也孺子可教。你体内雪山气海通的窍太少,无论修行剑术还是别的都非常麻烦,但符道不同,只要你能感知到天地元气,能够察知其间的细微分别,以符文记述再与之共鸣,便能成功。”

宁缺疑惑不解问道:“既然千万年来符师一直在学习记录自然之符,难道没有现成的符文?如果有现成的符文,那岂不是不需要感知天地元气波动也能修符道?”

颜瑟大师笑了起来,轻捋胡须问道:“世间可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宁缺心想如果你问的是鸡蛋,我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达文西,应道:“没有。”

“那世间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当然不可能。”

“既然如此,你不可能是我,你的念力也不可能和我的念力一样,那为什么写一道完全相同的符,天地元气就能知道那是同样的意思?”

宁缺完全没有听懂。

颜瑟大师看着他平静说道:“对于符师而言,我们的念力就像是无数不同的文字词汇,所谓符就是这些文字词汇的组合方式。问题在于我是说官话的长安人,你是说火鲁语的南海番人,我们把各自的词汇塞进相同的组合方式,绝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一篇文章。”

“世间语言可能只有数十种,然而每个符师的念力便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我做了一篇四六大赋,天地元气能听出其间的慷慨激昂言;你同样做一篇四六大赋,天地元气览卷却是惘然无措,心想这厮为何前言不搭后语,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宁缺听懂了,对着颜瑟大师深深一礼,感激不尽。

第一百七十二章 几年之后神符师?

宁缺看着身前半盏冷茶,专注思考大师此时的讲话精神,竟有些入定的感觉。

颜瑟大师微微一笑,抬起枯瘦的手臂,食指在身前的空气中极简单地画了画。

离亭中的空气骤然变得干燥起来,一蓬微弱的火苗神奇地莫名出现在宁缺眼前,然后噗的一声消失,唬得他差点儿从地上跳起来。

颜瑟大师微笑说道:“你那位朋友说雪山气海是弦,这个说法不错。符的线条也可以认为是弦,弹一首天地能懂的曲子,但我还是以为用文章来形容更准确,符不止让天地听懂旋律的美妙,还可以更清晰地传意表达想法,于动静之外另觅更细致的差别。”

说完这句话,颜瑟大师再次抬起右手,食指在空中画了六道。

宁缺只觉得有一股湿意,从大师指头画破的空中无由而升,然后扑面而来,啪的一声轻响,他下意识伸手摸去,发现脸上竟是湿漉漉一片,仿佛刚刚洗过。

“不同的念力,不同的线条,便可以写一篇截然不同的文章,引发截然不同的效果。”颜瑟大师看着像花痴一样不停摸脸的宁缺,笑着说道:“我教你符道,便是要教你如何写文章。”

“文章怎样写?在学习前贤经典,感知天地元气规律之后,怎样在纸上落下最后一笔,让天地元气知晓你的心意?最后的这个步骤没有别的任何取巧处,又或者说只能取巧。巧字何意?指的便是天赋,你能写出来,便能写出来,你写不出来,即便日夜不睡浸在大河那片墨池里,终究还是写不出来。”

颜瑟大师看着宁缺说道:“符道最后实现的那一笔靠的就是天赋,天赋是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只有极少数人能有这种幸运,而你就有这种幸运。”

“这……好像太难了些。”

宁缺的神情有些茫然,见到神奇然而却不知神奇如何发生,大师说来说去说到最后还是走回了形而上的老路,没有听到任何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天赋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更何况还是要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去实现最关键的那一笔?

“如果符道最终靠的是天赋,那么人世间第一个发现符道的修行者,看到天地间的符纹痕迹,下意识里临摹取意,写出第一道符,按照您的说法,符道无法传承,那么他如何能把……”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继续说道:“把这种文明传下去?”

颜瑟大师沉吟片刻后说道:“虽然符道无法传承,但符道的精神可以传承,文字能记载思想便能记载往事。最早的那位符师如何发现写出第一道符,想来必然是种巧合。”

“或许无数万年前,那位大修行者走到某处崖前,看着山石裂缝忽然心有所感,凝念于腰畔剑中,随意一挥便凝了那片山崖元气于其内。”

“第一道符必然是巧合是自发的存在,而当那位大修行者发现那些剑痕所蕴藏的秘密之后,他必然会再次尝试,如果他再次成功,那第二道符便不再是巧合,而是自觉的存在。”

宁缺问道:“但也有可能那位修行者这一生都没有写出第二道符。”

颜瑟大师看着他说道:“第一位修行者没有成功,还有第二位修行者,还有第三位第四位,天地之始无穷无尽,修行者无穷无尽,前仆后继不停探索世界的秘密,那么便一定会有成功而自觉的那位先贤,而这毫无疑问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宁缺点头受教。

颜瑟大师说道:“相同的道理,符道不能传但符道精神能传。那位修行者死之前肯定会告诉自己的弟子,他的弟子会再去试,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甚至有可能那一脉就此断绝。但我相信再过无数年,又有大修行者发现符道的秘密,再传给自己的弟子,那位弟子再次尝试,如果他成功,便会再次往下传承,直至最终有一脉成功,传承到了今日。”

宁缺抬起头来,感慨说道:“真是大浪淘沙,不知有多少大修行者的本事没能传承下来。”

“这不是大浪淘沙,而更像是在攀登一座永远攀不到顶的山峰。有人在山脚下就被迫停下了脚步,有人登到了山腰,却被山风吹落悬崖。而符道传承到今日,已是到了现时现刻的峰顶,只是若你往未来望去,才会知道这座山峰还有无限高。”

颜瑟大师看着他叹息说道:“符道出现得太难太艰辛,传承到今日则已经无法用艰辛二字来表容,直似一夫当关般悲壮,所以当我发现你有潜质,才会如此激动,而你既然幸运地拥有这种潜质,一定要珍惜,不止为了你自己珍惜,也是为了符道本身而珍惜。”

宁缺听到了不尽沧桑感慨萧索意,身体微感僵硬,思绪随着这些话飘回无数万年之前。

……

……

远古,一位穿着兽皮的部落巫师,在主持完一次祭天仪式后,来到崖洞里休息。那位部落巫师一边唱着意味难明的歌曲,一面拣起块红色石块在洞壁上画了一幅画。

那位巫师本想描述今天那堆火燃得特别好特别漂亮特别红,然而没有想到,那幅画只完成了一大半便在洞壁上燃烧起来!

巫师咿咿呀呀惊呼连连,狼狈地叩倒在地,对着燃烧的图画不停磕头,臀部上的兽皮因为恐惧而不停颤抖。部落里的人们,听到巫师的尖叫声纷纷冲进了崖洞,然后他们也看到那幅燃烧的图画,恐惧地集体跪倒在地,哭着喊着以为是某种邪祟。

巫师是部落里最有智慧的人,他清醒冷静下来之后,把所有人都赶出了崖洞。燃烧的图画渐渐熄灭,他看着洞壁上残留的焦黑痕迹,犹豫了很长时间后,紧张地伸出手指轻轻触摸,渐渐地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转身在洞里找到先前那块红色石块,颤抖着试图重新画出那幅画。

那天之后,巫师再也没能画出燃烧的图画,但他已经成为了高原周边最了不起的巫师。

……

……

中原与荒原一场大战,无数人死去,血水浸进黑色的原野,把草与泥都浸泡成了辣椒般的东西,一名来自岷山的修行者沉默地蹲在原野上,看着身前弟弟的遗体,手里拿着根不知道从哪里拣来的树枝,漫无意识地在血泥间画着。

在他身后不远处,黑红色的荒原土地仿佛活过来了一般,不停地拱起掀开然后四散,无数蚯蚓昆虫惊惶四散,仿佛那下面有条变异的大蚯蚓。

……

……

有弟子捧着老师留下来的符文原本,在黄纸上不停抄写,从少年抄到老年直至白头,身后的黄纸把房间全部堆满,蛛网结在梁上,他还在不停抄写。

有人坐在钟离山高崛的峰顶,怀里抱着画板,身旁摆放着各色颜料,看着山间流云,从清晨画至黄昏,然后再迎来日出,冬去春来夏无言,他还在不停画着。

从远古到如今,那些极幸运或误打误撞进入符道的人们,还有那些想要掌握符道的弟子们,他们不停地临摹天地间的痕迹,不停地冥思苦想心中的那篇文章,他们把房中的纸写完,把笔写秃,把江山画尽,把水池染黑。

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他们一直在拼命地努力和尝试,也正是因为这种拼命的努力和尝试,昊天赐予人类的这份神秘礼物,才没有被完全收回去,而是险之又险地传承到了今日。

……

……

“每个符师,都有义务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承下去,或者说这是我们不能抗拒的责任,因为那些前贤正是这样做的,他们用尽了所有的气力与精神,才让我们的世界里依然有符道。”

颜瑟大师看着低着头的宁缺神情凝重说道:“能找到你这样一个传人,我这辈子便已经满足了,然而令人感到悲伤的是,符道的传承正如先前所说,只能传承其精神却无法传承其技法,所以符道的精神能否不在我这根线上断绝,终究还是要看你自己。”

宁缺俯身行礼,应道:“我一定争取不让大师失望。”

“失望?什么是失望呢?如果我只希望你能传承符道,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不会令我失望,因为我有一双神符师的眼睛,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并不是难事。”

“但我对你的希望绝不仅限于此。我总以为冥冥间有种力量在限制符道的传承,要知道包括我在内,世间出现过的神符师都无法将符道二字真正看破,既然我们都无法看破,自然无法将符道最核心也应该是最简单的道理传承下去。”

“我年龄太大,已经没有办法跨过那个门槛,如果日后你有机会迈过那个门槛,那我相信符道的传承将成为一件容易的事。到那时以符书大道,挥手动山河……这听上去仿佛是神迹,但我坚信总有一天人可以做到这件事情,而这也应该是符道必须做到的事情。”

颜瑟大师看着他,静静说道:“宁缺,我希望你能成为那样的人。”

失望有多沉重来自于寄予的希望有多大,宁缺如果不想让颜瑟大师失望,便必须背负起这沉重的希望,他怔怔看着对面,觉得自己的肩头仿佛被安上了两座大山。

“我能成为那样的人吗?”

“你必须成为那样的人。”

宁缺看着颜瑟大师苍老而感伤的面容,忽然开口说道:“大师,请教学生最基本的东西。”

颜瑟大师盯着宁缺的眼睛盯了很长时间,满是皱纹的脸上感慨之色尽去,渐有笑意浮起,老怀安慰,和声说道:“万里之征程,起于脚下,祝你一路顺风。”

……

……

“怎样才能画出符来?”

“你首先要感知天地元气,越细腻越好,然后根据看到的画出天地元气流淌的痕迹。”

“看不到怎么画?”

“修行者看世界,从来不会用眼睛去看。”

“那就是感觉?”

“不错,凭感觉去画。”

“随便怎么瞎画都行?”

“那你先把自己眼睛给戳瞎了。”

颜瑟大师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伸手从身后拿出几本书扔给他。

宁缺险些被砸死。

因为他接住的不是几本书,而是几十本书,每本书都很厚,加在一起似乎比陈皮皮还要更重一些,也不知道这个老道士什么时候偷偷从马车上搬了过来。

宁缺拾起一本书翻开,看着首页上那些蜿蜒起伏的线条,发现并不是文字,模样如此丑陋也连抽象派画都算不上,怔然问道:“这……就是符?”

“不错,这是我这一生收集到的符文,其中大部分是道符。”

颜瑟大师给自己倒了杯茶润了润嗓子,抬起头来继续说道:“这些都是前贤智慧的结晶,你以后参详天地痕迹的同时,不要忘了参考这些符文。”

“先前就说过,这些是前代符师用他们的文字写出来的只属于他们的文章,你就算抄袭的本事再强,能把范文全部默写一遍,但阅卷老师还是看不懂。”

宁缺遗憾说道:“我知道,阅卷老师姓天名地,是个文盲。”

紧接着他不解问道:“既然不能抄袭,我学习这些前代符文有什么用处?”

“如同感知天地自然之符一样的道理,这些符文对你来说只是借鉴,你不能被这些痕迹束缚住想象力,而应该通过观察忘记这些痕迹,领悟其精神,最终找到你自己适用的痕迹。”

忘记痕迹领悟精神?这不就是忘其形存其意?宁缺顿时想到这一年里在旧书楼观书的过程,不由震惊得无法言语,原来自己搞出个永字八法就应该用在这种时刻!

颜瑟大师看他震惊神情,蹙眉问了两句。宁缺沉默片刻后,老老实实把自己在书院旧书楼里看书的过往禀告给大师,然后还提到了鸡汤帖的由来。

“我那日发现用永字八法可以勉强看懂一些符师留下来的文字,因为喜悦所以去红袖招里喝酒庆祝,结果便喝多了,才会写了那张鸡汤帖。大概酒后无思,永字八法领悟到的些许笔意,全部写进了那张帖里,才会入了大师您的法眼。”

说完这话,宁缺下意识里转头向离亭外的天空望去,心想难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

颜瑟大师微笑说道:“不是昊天选择你,而是你有能力有天资赢得这种选择。”

……

……

“大师,先前您随手一画,便有一捧清水打到我脸上,我知道这就是符,只是难道手指在空中也能画出符来?如果每个符师的符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道符也应该是绝对一样的,用笔墨或许能控制,随手一画又怎么控制?”

“即便笔墨也不能保证每道符都完全一模一样,因为你用不同的纸,墨走的速度也不同。符随符师心念而动,细微的差异并不是太重要,相反这种细微差异,只要不是逆意而行,往往却能契合符师当时当刻的念力波动,效果反而好。”

颜瑟大师继续说道:“至于说到手指临空画符,与笔墨比较起来更不稳定,但能够做到无物之符的符师,他已然完全掌握了自己的念力波动,换句话说,前一刻的指画与后一刻的指画不同,但最后出来的效果却是完全相同。”

宁缺问道:“什么样的符师才能完全掌握自身的念力波动,从而画出无物之符?”

颜瑟大师伸手指向自己的鼻子,微笑说道:“神符师。”

宁缺精神深受打击,备感挫折。

“我把符分为两种,定式与不定式。定式之符依托外物,无论笔墨刻痕还是雕像,画符需要的时间很长,但最后产生的威力更大。无物之符为不定式,瞬间便能完成,但威力一般。”

听着定式和不定式两个词,宁缺同学的思想为之一振,想起那些熟悉的动词特征,土土土土之类的东西。然后他马上清醒过来,想到自己是在离亭之内学习符道,而不是在特长班上学英语。他有些恼火地揉了揉脸,问道:“既然如此,那何必还学不定式……这东西好像很难。”

颜瑟大师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说道:“符道威力固然巨大,同境界的修行者,哪怕是念师也不可能战胜符师,但这只是纸面上的说法,真要和别的修行者打起架来怎么办?柳白那厮一道飞剑破空而至,难道我还要手忙脚乱到处去找笔找墨水?”

“当我感知到云端上那把该死的飞剑过来了,我只需要以念力为墨,灵光在空中一点,便能阻它一阻,然后再想办法画符反击,这种时候笔墨何用?”

听着颜瑟大师骄傲得意的讲解,宁缺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劲,犹豫片刻后好奇问道:“大师,您难道和那位世间第一强者剑圣柳白交过手?”

“比喻!我是说比喻!”

颜瑟大师恼怒吼道,心里却想着,本道爷当年被柳白那厮一剑伤了胳膊,但也一笔抹掉那厮半边眉毛,这种光辉战绩会告诉你吗?

“日后你若不想刚上战场,便被敌人一箭射穿,不定式是必须要学的。”

“可是……你先前说只有神符师才能掌握无物之符。”

“你于符道之上的天份极佳,又遇着我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符道大家,成为神符师又有什么难度?回去之后,先把这些小册子背熟,然后仔细体悟天地元气……”

宁缺怔怔望着身旁如小山般的那堆厚书,心想这是小册子?

颜瑟大师皱眉遗憾说道:“你小子还在不惑境界,只能初步明白天地元气流动的规律。如果你已经是洞玄境界,融身于天地元气之间,抑或你干脆已经晋入知命境界,从根本上掌握了天地元气的规律,加上你对符道的天份,想要跨过第一关便简单多了。”

宁缺无言,心想如果能知天命,那我还学这么麻烦的符道干嘛?

“大师,依您看来,以学生的天份大概多少年后能成为像您这样的神符师?”

“如果你专心符道,离开书院跟着我进山苦修,大概……十年能成。”

宁缺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还要十年啊。”

颜瑟大师怒道:“十年之后你还未满三十,若那时你真能成为神符师,那至少能排进千年修行史里的前三名,难道这样你还觉得不满足?”

宁缺被训得低下头去,当然他没有感觉到羞愧,反而有些骄傲,心想原来自己在符道上的天份可以排进史上前三,陈皮皮知道这件事情后,会不会感到羞愧?

颜瑟大师看着他的脑袋,脸上神情渐霁,在心中默默想着【wWw。WRsHu。cOm】,只可惜我恐怕教不了你十年。

宁缺忽然想到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抬起头来看着颜瑟大师认真说道:“大师,既然学生立志跟随您学习符道,那我是不是应该改口称您为老师?”

颜瑟大师思考片刻后摇了摇头,说道:“既然你进了书院二层楼,夫子便是你的老师,那么世间再无第二人有资格做你的老师……你还是称我大师吧,听着感觉也不错。”

宁缺听出颜瑟大师对夫子的尊敬,沉默片刻后笑着说道:“那叫师傅行不行?”

颜瑟大师微微一笑,心想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

……

宁缺当然很聪明。

前世他证明过自己,这一世也在不断地证明自己。然而称呼颜瑟大师为师傅,这件事情却和先天的聪明无关,而是这些年在世间艰难生存所锤炼出来的察言观色本领和拍马屁功夫。

按照颜瑟大师的说法,世间没有第二个人有资格和夫子相提并论,夫子现在是他的老师,别的人自然不好意思也去当他的老师。但在离亭里听了这么长时间,宁缺深切地感受到颜瑟大师对于符道传承和自己这个传人的重视,他当然想有一个师生的正式名份。

“我开始叫颜瑟大师师傅之后,啧啧,亭子里的气氛那叫一个好,师生融洽,语笑晏然,师傅他老人家最后还给了我一份见面礼,你说最开始的时候他为什么不给?”

临四十七巷老笔斋内,宁缺坐在圈椅里端着茶壶,像说书先生一样唾沫横飞。

桑桑拿着锤子在修复前天受损的铺门,没有理他。

得不到回应,宁缺有些意兴索然,教训道:“你能不能专心点听我讲话?”

桑桑正在比划白天去木匠铺子处讨的那块木板的大小,应道:“我在忙哩。”

宁缺恼火说道:“你家少爷我十年后就会是传说中的神符师,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

桑桑回过头来,看着他说道:“少爷,那是十年后的事情,而我们今天就必须把铺门修好。”

宁缺把茶壶放到桌面上,说道:“不要修了,先去给我买些东西回来。”

桑桑疑惑问道:“这时候急着买什么?门还没修好哩。”

“笔墨朱砂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材料。”

宁缺提笔写了张纸条,递了过去,说道:“十年才能成为神符师,确实太慢。”

“我要马上立刻现在即时就开始学习符道!”

“只争朝夕!只争朝夕啊!”

桑桑睁着明亮的柳叶眼,看着手舞足蹈的他,开口迟疑唤道:“少爷……”

“在,什么事儿?”

“你是不是高兴糊涂了?”

“……好像有点。”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如题,各种痴(上)

书院后山里的师兄师姐们,要不来自南海孤岛或是别的国度,或者家在远地,家在长安城的竟是一个也没有。在见过二师兄那位清新可人小书童后,宁缺曾经动过念头,带着桑桑一起搬进后山去住,然而想着自己毕竟是个书院新人,哪里有资格与二师兄相提并论,刚刚进山便提出这种要求,总给人一种脸大的感觉,再者后山虽美但总少了些市井气息,于是他便成了书院后山唯一的走读生。

桑桑赶在坊市未闭夜灯未熄之前,按照他列出的清单去西坊买了一大堆笔墨和稀奇古怪的材料,然后便开始忙着做饭,一边切菜一边向他报告今天老笔斋的经营情况。

“今天生意很好,尤其是上午的时候,门槛差点被人踩烂了,铺门昨天我不是修补了的?结果不够结实,今天又被挤破了些。确认少爷不在家后,下午的时候人才少了下来。”

桑桑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把湿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回里屋取出厚厚一叠名帖和请柬之类的东西,放到书桌上,说道:“有好些人留下了这些东西,请少爷你过府一聚,因为人数太多,而且帖上都写着名字,所以我没有记。”

宁缺看了一眼请柬和名帖,又看了一眼身旁如小山一般高的符文典籍,心想自己这时候已经忙成渣了,哪里有时间去赴这些约会?想了想后,他对桑桑说道:“待会儿吃完饭后,你把这些请柬择一择,重要的放到一旁等着日后处理。”

“怎么择?怎么处理?”桑桑认真问道。作为宁缺的小侍女,她可从来没有与这些帝国大人物们打交道的经验,也不知道哪些请柬重要。

“就像择菜那样择,新鲜的贵的就留下来,不新鲜的便宜的就先放到一边。至于什么是新鲜的贵的……帝国官制我以前讲给你听过,还记得吧?但凡官职高的就是贵的。处理的话还是由我处理算了,先写封回帖表示一下礼貌,想来那些官老爷要的也不过就是我的字。”

桑桑听着他的回答,眉头微微蹙起,低声说道:“少爷你的字现在都是可以卖钱的,就这么写了回帖给人送回去,岂不是可惜了?”

宁缺笑了笑,继续低头专心默背眼前所见,这数十本厚实的符文典籍,他才刚刚看了小半本,实在是没有别的时间去思量别的事情。

颜瑟大师送给他的符文典籍共计三十三本,里面记录着前代符师们留下的符文,共计三百八十七部,两万四千七十七道符,浩繁有若沧海。

宁缺先粗略浏览了一遍,目光在那些拥有不同面貌,彼此之间似乎根本找不到任何共通处的符文上凝神看了很久,一无所获,反而是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按照颜瑟大师的说法,这些符文仅供他参考体验,至于最后怎样落那一笔,却全部依赖于他的悟性。只是这些看上去像蝌蚪像涂鸦像雨点像丝线就是不像字也不像画的墨团,怎么能从中参考体验出自己需要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