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缺尚在洞玄境时,便能一箭射废隆庆,知命境的他,在烂柯寺里射得诸强者抱头鼠窜,而今日在桃山他已进入天启境,一箭便射死了十余名西陵神殿的强者,还把掌教大人射得直如疯癫一般。
天启境的元十三箭,没有人能完全避开,除了悬空寺的讲经首座,想不出还有谁能够硬接,至少桃山前的这些人不行。
看着宁缺手里的铁弓,看着那根黝黑的铁箭,桃山前坪上的人们身心俱寒,有些人甚至觉得腿都有些发软,他们无法想象,如果这一箭瞄准的是自己,甚至真的射向自己,那么自己该怎么办。
人们从来没有想过,会在如此近的距离内,面对这道恐怖铁箭的威胁。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幸运,因为元十三箭的真正威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的悄无声息、无法防范,因为能够借符意破空而飞,它根本没有什么射程的说法,所以并不需要在意距离,甚至离目标越远越好。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不可能有完美的武器出现,元十三箭也有缺陷,或者说那个缺陷就在于执弓的宁缺。
距离越远,元十三箭威力越大,但问题是,如果距离太远,超出人类视力的极限之后,他便没有办法瞄准想要射的目标。
夏侯那般魁梧高大的身躯,在数千里之外也会变成最细微的小点,任何人类都无法用肉眼看到,便是夫子也不能。
当年在天弃山里,他能够隔着十余里地一箭射穿隆庆,不是靠眼睛瞄准,而是靠念力感知瞄准,隆庆的不幸便在于,他那时候刚刚看破木柴构成的樊笼,正要破境而知命,在宁缺的识海里亮得就像个太阳。
以宁缺现在的修为境界,如果想要瞄准极远处的目标,至少需要对方是知命巅峰,而且正在完全释放自己的境界,如果能在破境时刻,那是最好不过。
谁会在他挽弓的时候,刚好释放自己的全部境界?目标凭什么要配合他的瞄准?谁会在宁缺射箭的时候刚好破境?修行界不是每天都会有人破境,更何况是他射箭的那一刹那,不是谁都会像隆庆那般倒霉。
场间的诸位强者虽然不是很清楚元十三箭的秘密,但通过这些年诸方势力与宁缺战斗时的经验,也隐约推断出了一些原理,所以看着他挽弓如满月,身心俱寒、紧张万分之余,更想知道他想射谁。
他的铁箭将射向何方?
宁缺举着铁弓,静静看着北方。
他没有用眼睛看,而是用识海里的念力在看,他在用念力感知世界,世界的投影在他的意识里变成了一片海洋。
这片海洋便是整个人间。
海洋里有几个光点。
极西处有个厚实明亮的光点,东北方向的那个光点更大更亮,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处竟然有三个光点。
在他的四周也有光点,尤其是身后有片深不可测的光海。
宁缺现在是天启境,排除某些可能正在破境的修行者,这些能够被他感应到的光点都是真正的强者,越亮的光点说明那人的境界越高深!
他身后那片深不可测的光海,自然是她。
她是如此的明亮,竟把柳白的气息都完全掩没。
极西处那个厚实明亮的光点,自然是悬空寺讲经首座。
东北方向那三个相距极近的光点,便是大师兄和酒徒、屠夫。
所有的至强者,都在他的眼中。
他这时候仿佛变成了天书日字卷的高端版本。
这很没有道理,因为他不是天书,他是人。
人间没有道理成为他意识里的这片海洋。
在很多年前,从渭城回长安的旅途上,宁缺修行的领路人吕清臣,曾经与他有过一番对话,在那番对话里,宁缺说自己在梦里冥想的时候,曾经感觉到了一片海,当时吕清臣认为那个梦便是梦,他没有修行的潜质。
因为初识的时候,能感知天地的范围,便是一名修行者的潜力大小,在有记载的历史里,初识感知最强的人是柳白。
柳白初识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壮阔的黄色大河。
宁缺怎么可能看到一片海?
但他这时候站在桃山之下,真的看到了一片海。
“我想我是海。”
宁缺对自己说道。
在能够修行后的这些年里,他曾经很多次回忆起与吕清臣老人的那番对话,直到今年他才明白,这都是因为桑桑的缘故。
他在梦中冥想时,都抱着桑桑。
昊天在怀,能够感觉到整个人间,又算什么?
今日他来到桃山,承受天启,昊天神力进入他的身躯,他与桑桑重新建立起了联系,便等于再次把她抱进怀里。
那么他凭什么感觉不到人间这片海?
难道他要射的,便是这片海里的那些光点?
悬空寺讲经首座?还是酒徒或者屠夫?
没有人知道。
……
……
桃山前的宁缺,感知到了整个人间。
而在此之前,整个人间便已经感知到了他。
因为那场盛大的天启。
宋燕交界处的小镇上,书画铺里酒香微溢,大师兄身前的案上,只放着一碗清水,但他的神情,却如饮美酒般喜悦。
因为他知道小师弟还活着。
酒徒的声音异常沙哑:“昊天的神力,怎么能进入凡人的身躯?”
大师兄说道:“我家小师弟,不能以常理论。”
酒徒的双眉忽然挑起,腰间系着的酒壶无风而动,甚至飘到了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他的衣袂骤然虚化,仿佛下一刻随时可能消失。
他不知道此时宁缺正在桃山前瞄准他,但他感觉到了危险。
大师兄说道:“你太快,所以你不会是他的目标。”
酒徒想着先前的对话,神情渐凛说道:“你刚才说过……屠夫很慢。”
第六十章 君陌一步,南来一箭
案板上摆着四根猪蹄,猪蹄已经去了毛、过了水,白生生的看上去就像是刚从塘泥里拔出来的嫩藕。一把厚实的油刀在案板上滑过,土黄色的草纸像莲叶般展开,四根猪蹄落在纸中,然后卷起。
屠夫把包好的猪蹄递给等着的少年,没有说话。李光地从怀里掏出铜钱,放在肉铺外的桌子上,便转身向铺外走去。
忽然间,屠夫感觉到了些什么,抬头望去,目光穿过被烟熏黑的墙,望向南方西陵神国的方向,脸色忽然变得有些苍白。
肉铺后面吊在铁钩上的半片大白猪忽然动了起来,屠夫手里的杀猪刀也颤抖起来,明明没有风,却有呼啸的风声响起。
屠夫握着刀,看着西陵神国的方向,明白了一些事情。
于是他用最快的速度提起厚实油腻的刀,两手握住,把自己的脸护得严严实实,无论风还是什么都不可能渗进去。
吊在铁钩上的半片大白猪还在轻轻晃动,猪腹腔里的血水被晃了出来,向地面滴落,发出啪啪的声音,就像是一口座钟。
时间缓慢地流逝,什么都没有发生,屠夫蹲在墙角,佝偻着身子,双手举着厚实的铁刀遮着脸,像极了躲在壳里的乌龟。
肉铺外,李光地和张念祖向书画铺走去,如果凑得近些,便能听到其中一人正在喃喃念着什么,像是在背什么东西。
张念祖有些紧张问道:“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不要说话。”李光地脸上的神情很紧张,盯着他说道:“也不要想着拿纸和笔记,用脑子记住便好。”
张念祖紧紧地闭上了嘴,再也不说这个问题。李光地在心里默默回忆先前看到的那幕画面,隐约猜到屠夫的弱点应该便是在脸上。
用黄草纸包住的四根猪蹄,被两个少年提在手中,不停摆荡,看上去其实和那些被屠夫斩断的人类胳膊并没有什么区别。
……
……
千里之外的桃山前坪。
宁缺的铁箭已经没有瞄准宋燕交界处的那座小镇,而是指向了西北方向。
那座小镇里有酒徒和屠夫,这两个人是书院最忌惮的对手,也是长安城最大的威胁,他确实很想试试能不能杀死对方。
但这两个人毕竟是经历过永夜的大修行者,能够成功躲避昊天数万年时间,可以想见境界何其高深,隐匿的手段何其强大。
知命境的修行者,对于命途前方可能出现的转折,都会产生某种近乎直觉的感应,更何况是像酒徒和屠夫这样层次的人。
当宁缺举起铁弓瞄准小镇时,酒徒和屠夫第一时间便感知到了,并且做出了自己的应对,酒徒准备走,屠夫举起了自己的屠刀。
观主变成废人之后,酒徒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快的人,他比大师兄还要快,他有无距境界,亦有无量手段,除非被人困住,否则很难被杀死。
屠夫则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无论力量还是身体的强度,除了悬空寺讲经首座,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提并论,余帘都不行。
酒徒已经准备好了离开,屠夫举起了屠刀,宁缺的元十三箭,便无法做到必杀,既然不能必杀,那便不能射。
不是因为他现在的铁箭数量太少,太珍贵——对书院来说,如果能收割酒徒屠夫二人的性命,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宁缺不射的原因很简单,既然不能射死,便不要射,没有绝对把握,却要冒极大风险的事情,他向来很少做。
所谓风险,自然是射不死对方,却激怒对方。
对此他难免会觉得有些遗憾,却也不是太甚,因为书院想尝试,却从来没有失去过冷静,有愿望但不是野望。
而且书院对酒徒和屠夫早有安排。
宁缺手中的铁箭,此时瞄准了西北方向,那里应该是清河郡。
铁箭缓移之时,桃山前坪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到此时,依然没有人知道他要射谁。
宁缺其实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在他的感知里,清河郡那处,只是人间这片沧海里极不起眼的区域,里面没有任何明亮的光点。
忽然间,他的眼睛里出现了一个光点。
于是他松弦。
……
……
君陌和木柚站在富春江畔,看着江对面的那些华美庭园,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他问道:“看明白了吗?”
木柚从绣布里抽出那根绣花针,说道:“有些麻烦,但不难。”
君陌说道:“那便走吧。”
木柚听着江对面传来的颂祭声,细眉微蹙,说道:“小师弟的计划里,没有我们两个人的事情。”
君陌说道:“他低估了诸阀,王景略做不到这件事情。”
在书院原本的计划中,宁缺赴西陵,大师兄去小镇,在青峡前受伤极重的二师兄,应该坐镇长安,确保后方的安危。
此时他却出现在清河郡,书院便等于是空虚无人。
……
……
此时王景略正在富春江畔的崔园里,今日清河郡诸姓的大人物们相聚,正是因为西陵神殿召开光明祭,他们因为郡内局势紧张的缘故,很多人不能去桃山祭拜,于是选择在崔园里进行相关的仪式。
他通过崔华生才进入崔园,看着流溪畔那些神情虔诚的诸阀大人物,眉头皱得有些厉害,因为直到这个时候,他也没有看出来究竟谁才是自己的目标。
清河郡便是诸姓,诸姓的统治靠的是历史与族规,但真正能让清河郡胆敢背叛长安的原因,却是富春江畔的两大知命。
没有多少人知道清河郡诸姓的两大知命高手是谁,王景略也不知道,即便他知道,也很难完成宁缺交给他的任务。
便在这时,有风自南而来,风中没有大泽的湿意,庭园里为数不多的修行者们,感觉到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
溪畔的秋花,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泽,显得格外圣洁。
雨廊下有一名老者,那是宋阀旁系不知名的某人,此人已然垂垂老矣,一直半低着头打瞌睡,此时却霍然睁开双眼。
神符动桃山,天启惊人间,所有的修行者都知道桃山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他们感觉到天地元气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种感知的精确程度,依赖于修行者自身的境界,像酒徒屠夫这种境界的大修行者,自然能感知得更为清楚,像王景略这样的洞玄巅峰,却只能猜到大概。
猜到大概,对他来说就足够了,在他和宁缺的约定当中,只要感知到这件事情,那么便是发动的时刻。
王景略一直注视着场间的所有动静,看着这幕画面,心里咯噔一声,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只是稍后怎样才能逼对方释出全部境界?
他号称知命以下无敌,但正如陈皮皮当年所言,终究也只是知命以下无敌,一名知命境强者在面对他的时候,完全不必释放全部的境界。
便在这时,一名头戴笠帽持杖的男子和一名穿着红衣的女子,出现在富春江畔崔园里的溪畔,竟没有人看清楚他们是如何出现的。
崔园里响起急促的示警声,四处响起刀鞘碰撞之声,庭园池塘间,隐隐有一道极古老的阵意缓缓释出。
宋阀老者缓缓抬起头来,望向溪畔的这对男女。
……
……
君陌没有看这名宋阀老者,虽然他清楚对方就是小师弟寻找的知命之一,但其不是他要找的人,他要找的那个人更加强大。
汝阳崔氏乃是清河郡七姓之首,崔园便是他们的产业,族长崔湜自然是地位最高的那个人,然而今天在崔园里,他始终只能站着。
因为崔老太爷坐着,他这个做儿子的便只能站着。
崔老太爷当年在长安城里曾经做过大学士,还做过一任宰相,荣休时被赐太师,所以他坐的是太师椅,喝的是学士茶。
看着溪畔那对男女,崔老太爷缓缓放下手中的茶,苍老的脸上流露出很复杂的情绪,有些惘然,有些害怕,又有些嘲讽。
看到那个男子空荡荡的袖管,他便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崔老太爷没有想到,书院竟然真的会不顾与西陵神殿之间的和约,派人来了清河郡,更没有想到来的竟然是这个人。
极短暂的时间,他便从惘然的情绪里醒了过来,想起来他最敬畏害怕的夫子已然登天,书院早已不是当初的书院。
“如果是从前,我想来是没有勇气与二先生战的。”
崔老太爷看着溪畔的君陌,神情渐趋宁静,说道:“但你现在断了一臂,重伤未愈,如何是我的对手?”
随着这句话,崔园里阵意大作,不愧是传承悠久的千世之家,富春江畔的阵法果然厉害,天地气息肃杀而至。
君陌知道此人对局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是以前,他单人执铁剑,便能将园中的敌人尽数杀死,而现在,他甚至不见得是此人的对手。
但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做什么。
木柚拈起绣花针,刺中在溪里的一朵秋莲上。
她的动作很自然,就像是无意中做的那般。
崔老太爷却是神情骤变。
富春江畔恐怖的阵法,迎风而解!
清河郡诸姓确实拥有极厚重的历史,甚至比书院出现的时间还要长,然而不是时间长便一定强大,不然乌龟早就已经统治这个世界。
木柚是新娘,是爱嗑瓜子、爱闲唠、爱打牌的七师姐,她也是世间最天才的阵师,先前在富春江畔观阵半日,早已把此阵看破。
君陌静静看着崔老太爷。
崔老太爷看着他漠然说道:“当年做宰相的时候,去过书院很多次,也见过还是小孩子时的你,没想到今日却要杀你。”
清河郡在长安城里依然有很多眼线,老太爷很确定君陌重伤未愈,更关键的是,没有人知道他不仅是知命境,而且是位知命巅峰的强者!虽然富春江畔的大阵被那名书院女子随手破去,老太爷依然有信心把君陌斩于溪畔!
王景略在人群里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他看到二先生出现,不由震惊,紧接着发现崔老太爷便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那名知命境强者,更是惊愕莫名。
按照宁缺的计划,这时候他应该出手了,只是要让一名知命境强者释出全部境界,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敌人,施出强大的手段,但他听崔老太爷的语气,对战胜书院二先生亦有无穷信心,那他如何能够做到?
君陌也没有出手,他只是向前走了一步。
崔老太爷神情骤凝,雨廊下的宋阀老者抱剑起身。
虽然世人皆知君陌断臂重伤,境界不复当年,但他毕竟是君陌。
清河郡距离青峡很近,去年底那场青峡之战,君陌单剑敌万的画面,就像场噩梦般烙印在人们的灵魂里。
没有人敢在面对君陌的时候轻敌,就算是柳白这时候再与君陌战上一场,也必然要把他当成最强大的敌人。
崔老太爷的气息猛然提升,直至知命巅峰!
他看着君陌微笑说道:“是不是有些意外?”
君陌看着他说道:“我意外于你的愚蠢。”
狂风乍起,富春江水乱,崔园小溪翻滚如沸,秋莲如死鱼而覆。
一箭自南方来。
崔老太爷脸色骤然苍白,然后崩裂而散。
他的人变成了数百块血肉,在崔园里洒得遍地都是。
因为书院的缘故,崔老太爷一生隐忍低调,把自己的修行境界当成秘密保守到了百岁之后,直到今日君陌来到崔园,他觉得那个机会终于到了,他想给书院一个意外,想一展自己隐忍多年的锋芒,想一吐自己压抑多年的怨气。
于是他没有意外地死了。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与君陌交手的机会。
因为君陌没有出手,只是向前走了一步。
他只需要走一步,对手便要展露全部的境界。
因为他是君陌。
宋阀老者看到崔老太爷变成无数团血肉,脸上的神情变得异常惊恐。他这些年一直停留在知命境下层,放在人间亦是有数的强者,然而眼睁睁看着君陌只向前走了一步,知命巅峰的崔老太爷便当场惨死,他哪里还有勇气?
君陌转身望向他。
宋阀老者厉啸一声,于绝望中逼出全部境界,怀中抱着的剑破空而起。
他只不过是知命下境,即便逼出全部境界,在某人的意识海洋里依然不够亮,所以南方并没有第二道铁箭袭来。
君陌伸出左手,于秋风中微握。
那道飞剑在空中骤然转折,噗的一声深深刺入宋阀老者的胸膛。
第六十一章 曾经黄河滔滔
宋阀老者感觉到胸膛一片冰冷,看着自己的飞剑插在那处,看着鲜血顺着剑身不停下淌,心脏也渐渐冰冷起来。直到此时,他才真的明白,即便是重伤未愈,自己也永远不可能是君陌的对手——君陌甚至没有真正出手,他只是伸手在秋风里一握,便夺了他的本命剑,取了他的性命。
崔园溪畔一片死寂,富春江上的水花声也已停息,宋阀老者缓缓倒下,君陌持杖带着木柚离开,场间竟是无人敢动。
王景略一直站在人群里,根本没有他出手的机会,看着那张充满历史意味的太师椅四周洒满的血肉,想着已经化作一缕怨魂的崔老太爷,才知道原来宁缺的箭是这样的,看着血泊里的宋阀老者,看着老者胸口那道飞剑,才知道原来二先生的剑是这样的。
直到君陌和木柚离开崔园很长时间,园内的人们才从极度的恐惧和震撼中醒过神来,到处都是哭声和愤怒的咆哮声。
对于清河郡而言,诸阀便是所有,汝阳崔氏更是人们的精神之所系,崔老太爷在此间的地位就像是夫子之于书院。如今被所有人视为依靠的崔老太爷,竟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便变成了满地血肉,如何不令他们恐惧不安?
崔老太爷的死讯很快便传遍了整座阳州城,紧接着进入千家万户,长安方面自然也收到了风声。
大唐朝廷的反应极为迅速,就在当天夜里,工部在中南三郡紧急调拨的工匠以及相邻诸州的厢兵,便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青峡北方。
青峡在去年秋天那场战争里埋葬了无数敌军,那条艰难开通的官道被巨石堵得极难行走,朝廷清理了大半年,也只清理出一条小道,然而随着数万工匠士兵的到来,清理速度陡然加快了无数倍。
以现在的速度来看,最多只需要数月时间,长安方面便可以完成初步的清理修复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大唐的铁骑只需要数月时间,便可以通过青峡挥鞭南下,像一道铁流般,直接把清河郡淹没。
清河郡里的贵人和百姓们,并不知道青峡北方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他们很清楚崔老太爷的死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唐国与西陵神殿的和约,从这一刻起便成了一纸废文,那么唐国的军队随时可能出现在清河郡里。
来自北方的恐怖压力,就像是一道低层的阴云,压得清河郡的人们有些喘不过气来,人们无法理解,明明刚刚经历一场极为惨烈的卫国战争,为什么唐国竟似不需要喘息,这么快便要撕毁和约。
清河郡乱象已现,而且再没有可能平静下去。
王景略没有离开阳州城,因为他要在这里等宁缺,最重要的是,他要负责接应此时正从唐国不断潜入清河郡的天枢处修行者和军方的密谍,然后用这些力量帮助崔华生在这场清河之乱里占据更好的位置。
……
……
桃山前坪的空中出现了一条圆柱形的通道,如丝如絮的湍流残象,在这条通道里流连不去,让通道变得更加清楚。
这是铁箭行走过的痕迹,也就是箭道。
宁缺站在祭坛前,左手持弓,右手以揽虎尾之势后提,还保持着先前一刻松弦后那瞬间的姿式,稳定得像座木雕。
祈祷声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前坪间的数万人,神情紧张地看着他,没有一个人说话,仿佛他们也变成了木头人。
没有人知道宁缺的铁箭射向了何方,但他们知道肯定有人死了——没有看到真实的结局,却已经知道结局——这令人们异常恐惧。
宁缺收回铁弓背到肩上,回首望向桃山峰顶的光明神殿,沉默不语。如果他体内的昊天神力消散,祭坛四周的乂字神符也归于天地,那么他必然会在那些强者的围攻之下死去,但他没有想这些。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书院计划的前半段,注意力便来到光明神殿,他已经隐隐感觉到神殿里那场战斗的结局,知道有人肯定要死。
就像前坪上的人们看见他射箭,便知道一定有人死去一样,既然有人进了光明神殿,那么必然也会死去,这令他的心情有些低落。
这场天人交战,既然死的是人,活着的自然便是天。
……
……
桑桑看着剑上的大千世界,眼中有星辰幻灭,有日出日落,有潮起潮敛,有无数春秋,以时间蹉跎着人间。
柳白的剑离她已经只有两尺,剑上的锈痕越来越重,表面显出不祥的灰白色,这表明剑身已经完全锈蚀,开始风化。
事物离她的身体越近,所在的区域里时间流速便越快,所受到的伤害自然也越严重,便是能禁受无数年风雨的剑也承受不住。
柳白的剑能够进入她的小世界,能够离她如此之近,已经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普通的修行理论甚至无法解释。
他的剑是人间之剑,带着剑阁的意与人间的红尘,但毕竟不是人间自身,到了最后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的流逝。
锈痕如覆着白霜,忽然间裂开,然后化作青烟消失不见。
剑毁了,人还在,他的人才是真正的剑。
柳白的双眼前所未有的明亮,甚至比当年他初识时感知到那条滔滔黄河时更明亮,比他在河畔崖上悟得大河剑意时更明亮。
出剑的那瞬间,他便知道自己不可能胜,但他没有放弃,正如他所言,这已经是他在人间最后的趣味,他想看看自己究竟能离天多近,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触到天空,甚至用剑在天空上划上一道只属于自己的痕迹。
柳白的手伸进了桑桑的小世界里。
他的手很修长,手指细长,是人间最适合握剑的一只手,每当他握住剑柄时,剑便仿佛与他的手连在了一处,再也不能分开。
此时他的手中没有握剑,他的手便是最锋利的剑锋。
他的手伸向桑桑的脸,似想穿过她颊畔的黑发。
他的手距离她的脸越来越近,指甲渐渐变灰,皮肤渐渐失去弹性,变得干枯,生出更多的皱纹,衣袖悄然无声便成了飞灰。
柳白继续向前,时间的痕迹沿着他的小臂向上,手臂上的皮肤开始松弛,就像垂死的老人那般,快要没有生命的光泽。
他继续向前行走,以傲视人间的境界,与无情的时间做着最安静也是最恐怖的战斗,仿佛走了数万年,或者真的走了数万年。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柳白终于走到了桑桑的身前,走进了她的小世界,于是她便来到了他的身前一尺。
遗憾的是,此时他已经虚弱得无力举起自己的手,无法刺出最后的那一剑,披散在肩头的白发,枯槁有如覆着霜的乱草,脸上的皱纹深刻得就像临康城东城街巷里的那些青石板,他已经变成垂垂将死的老人。
桑桑说道:“你输了。”
柳白用苍老而疲惫的声音说道:“你输了。”
桑桑微微蹙眉,不解此言何意。
“我在人间还留了一道剑,希望那道剑不会令人间失望。”
柳白看着她微笑说道:“但和这场战斗的输赢无关。”
桑桑说道:“你现在还能如何赢我?”
柳白喘息数声,艰难地缓慢举起已经老瘦若枯柴的手臂,用指尖轻点她的眉心,没有任何杀伤力,更像是在触摸。
世间没有人定胜天这种事情,在能够看到的历史里,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无数年来却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为之而奋斗。他们想要胜利,想要让昊天看看人间的力量,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想证明给自己和人间看,只要你愿意为之而努力,那么你便可以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
柳白于人间无敌,便来到桃山,进入光明神殿,邀天一战,他也没有想过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但他想证明一些什么。
在临死前的这一刻,他终于触到了这片高远而冷漠的天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于是他便看到了自己的大道。
桑桑看着眼前这只无力垂落的枯瘦手臂,沉默不语。
柳白的身体像是干涸后的河床,变成无数块带着燥意的土块,分崩瓦解,哗哗声音中落在地面上,变成一堆尘土。
没有人能够真正永垂不朽,没有人能够真正千秋万载,再结实的城墙也会被风化成沙,再雄壮的大河也有干枯断流的那一天。
但同样没有人能否认,即便是上天也不能否认,那道城墙曾经在人间屹立不倒,那条黄河曾经万里滔滔。
桑桑身前的空中,忽然出现了一道剑,这道剑古意盎然,只是已经没有任何鲜活的气息,落在地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声。
柳白手中的剑已经化作飞灰,他的人也已化作飞灰,但这把剑却还在,光泽如新,未损分毫,便如劫乱之后的人间,仿佛在预示着些什么。
桑桑看着脚前的那堆灰和那把古剑,沉默不语。
这是她在人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手,看似轻描淡写,便让人间最强大的修行者变成了飞灰,但她的脸有些微白,不知是受了伤,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
『注:曾经强大过,那么就应该可以一直强大,与大家共勉。』
第六十二章 理还乱
光明神殿里起了一阵风,风很温柔,像双无形的手,把地面上的那堆灰捧起,慢慢地向神殿外行去。
桑桑随着风中的灰而行,离开露台,缓步来到神殿外的崖坪上,目光随着空中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