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风雪如怒,极度严寒,街面上积着厚厚的雪。
长安城已然被冰封,朱雀大道上静寂得仿佛是雪湖最底,没有任何声音,只有雪片深处隐隐传来几声咳嗽。
大师兄在风雪那头咳嗽。
当宁缺挟城而击却依然失败,眼看着便要被观主杀死,他没有办法再继续等待,于是和三师姐余帘来到了这片风雪里。
宁缺还没有能够用长安城把观主从昊天的世界里隔绝出来,这绝对不是余帘等待的那个机会,所以他们再次失败。
观主向街道那头的宁缺走去,他身上的伤势更重,开始咳嗽,但脚步还是那样的稳定,踩在街道如绵的厚雪上,只留下极浅淡的脚印。
街道旁的铺门紧闭,不远处的坊市幽静得有若坟茔。
宁缺坐在雪街上,浑身鲜血,身下的雪都被染红,已难站起。
……
……
张念祖和李光地藏在一座宅子里,他们隔着门缝,看着街上的情形,这时候的天气太过严寒,雪花落在他们的脸上身上,仿佛把他们冻僵了。
两名少年已经偷窥了一段时间,却始终没有什么动作,并不是真的被冻僵了,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很孤单,而且很害怕。
街巷里没有一个人,整个世界是这样的安静。
他们没有帮手,没有看到平日里横行市井的流氓,没有看到平日里无比艳羡的游侠儿,没有看到所有唐人少年视为偶像的羽林军,也没有看到传说中南门观的那些修行者,他们只能看到彼此苍白的脸,和写满紧张恐惧的眼神。
他们很勇敢,但毕竟只是普通的少年,当他们看到书院的先生被那个青衣妖怪接连击败后,被热血冲淡的恐惧再次占据了他们的身心。
“怎么办?”
张念祖的声音有些颤抖,听上去下一刻就会哭出声来,只是想着这是自己的提议,而且他不想让乡下孩子看低,所以强自忍着。
李光地相对平静,但苍白的脸也暴露了此时真实的心情,他隔着门缝,看着那个像神仙一样走在雪街上的青衣道士,颤声说道:“我听你的。”
张念祖想咽口唾沫平静一下,却发现因为太过紧张和害怕,唇舌干涩至极,根本没有什么口水,不由觉得好生羞愧。
羞愧是勇气最真实的来源,尤其对于唐人来说。
张念祖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胡乱嚼了两下,说道:“我先去。”
因为嘴里有冰雪,所以他的声音有些含混,李光地没有听清。
下一刻,他忽然发现张念祖踹开木门,提着刀往雪街上跑去,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赶紧抓起瓜叉跟了出去。
来到雪街上,看到那名青衣妖怪,张念祖凭借冰雪刺激提起的勇气,忽然间消失了大半,双臂绵软无力,手里握着的菜刀和柴刀,拖在了身体后方,姿式显得非常滑稽可笑,但他依然在奔跑。
“妖怪,纳命来!”他喊道。
李光地提着瓜叉,跟在他身后冲了过去,他的脸色比街上的雪还要惨白,他的双臂不停地颤抖,看上去叉子随时可能落到地上。
“我操你妈!”他喊道。
他们并不知道青衣道士是谁,更不知道他母亲是谁,但他们知道对方是书院先生都打不过的妖怪,所以他们知道对方很可怕。
他们很害怕,但依然冲了过去。
因为他们的胸腹间有一股气。
他们自己大概都不知道那股气是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力气,但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这时候不冲过去,他们会瞧不起自己。
风雪中的长安城,静寂无声,观主无敌。
在这时,有两名来自三元里的少年,提着菜刀与柴刀,拿着守瓜田的钢叉,一路骂着脏话冲了出来。
他们的声音很颤抖,听着就像是在哭一般。
他们大哭着冲向难以想象的敌人。
这个画面看着很可笑。
但并不可笑。
……
……
长安城很安静,但当然有人。
晨雪之下的街巷,有无数双眼睛在关注着朱雀大道上的动静。
观主很清楚,一路踏雪行来,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些门缝后的敌意。
他并不在意,因为这场战斗虽然发生在人间,但早已超越人间的范畴,没有任何普通人有资格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今日之战,书院和唐国朝廷没有动用任何军事力量,便是明证。
所以当他看到两名少年拿着刀叉向自己冲来时,他有些意外。
观主神情微凛,然后明悟,像冰雪融化一般回复平静。
他看着那两名少年,微微一笑。
不是嘲弄,而是怜悯,但也没有什么敬意,因为那是俗世的价值。
他是昊天的代言人。
他看着那两名少年,就像是高高在上的昊天,看着地面上的蝼蚁。
蝼蚁的抗争,不会让昊天生出太多感慨,只会觉得有些趣致。
雪街上还有一个人。
坐在血雪中的宁缺,神情微变。
他的神情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
不是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突如其来。
看着那两名少年,他觉得原来世间还有意义这种事物。
他为长安城做的这些事情,是有意义的。
换句话来说,这座长安城以及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值得他为之而努力,比如这两名脸色苍白、脚步踉跄的少年。
第一百七十一章 罪恶之城(上)
雪花落在少年们的脸上,有些寒冷,就像他们最开始的心情。但随着奔跑,他们的身体开始发热,于是心中的恐惧也渐渐退散。
他们看着街道上那个青衣道人,觉得对方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血开始变得滚烫,觉得无所畏惧。
张念祖心想,我要一刀砍死你,不行我就两刀砍死你。
李光地心想,我要像扎猹一样扎死你。
柴刀与菜刀来到了身前。
瓜叉也举到了空中。
然后他们的人到了天空之上。
看着雪街在脚下变得越来越遥远,看着那个青衣道人的身影越来越小,两名少年很惶恐,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朱雀大道上残留着观主与书院战斗的天地元气湍流,看似平缓的风雪里,不知蕴藏着多少力量,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张念祖和李光地想要冲过去,唯一的结局,便是像两条破布袋一样被震飞。
寒风呼啸,擦着面颊而过,他们从数丈高的空中坠下,重重地摔在雪街上。
啪啪两声,积雪四溅,两名少年喷出鲜血。
此时再望向街中那名青衣道人,他们眼中的恐惧神情愈发浓郁。
他们浑身剧痛,不知有没有摔断骨头。他们互相搀扶着站起身来,感觉彼此的身体都在颤抖。他们真的哭了起来,因为真的很痛,他们真的很害怕。
他们想擦掉眼泪,却发现怎么也擦不干净。这让他们觉得很丢人,所以哭得愈发厉害,愈发觉得丢人。
于是他们举起刀拿起叉,哭喊着再次冲到街上。
……
……
没有官员会长时间看鞋边爬过的蚂蚁,没有车夫会注意到官道畔挥舞着爪子的螳螂,最开始看了一眼那两名唐人少年后,观主便没有再怜悯地施予丝毫注意力,他在雪街上平静前行,翩然若仙亦如鹤,不染雪花不染尘。
宁缺看着那两名不要命奔跑的少年,心跳莫名加速,仿佛看到了一只螳螂苦苦挡着车轮,看到了一只蚂蚁正撑着巨人的鞋底。
他知道那两名少年什么都改变不了,更不要说长安城的命运,就如同此时的他也什么都改变不了,包括那两名少年的命运。
对于这场风雪里的一切,他疲惫无奈,非常地不甘心,这种不甘心就像猛兽的利爪撕扯着他的精神,让他紧张并且痛苦。
稍一用力,他的身体便开始溢血,但他忍着痛苦,颤抖着双腿慢慢站起,因为他知道这两名少年马上就要死去。
他想看着这两名少年死去,站着看着这两名少年死去。
……
……
张念祖和李光地没有死,因为他们一瘸一拐,奔跑的速度有些慢,于是有一样事物在他们之前,来到了观主的身前。
那是一块青砖,一块斑驳杂色,表面带着青苔,不知道在墙里塞了多少年,承受了多少年长安风雨的普通青砖。
那块青砖来自朱雀大道旁一个普通的院子,呼啸破空而至,飞出院墙,砸向观主的身体,最终却只是颓然落在观主身前。
啪的一声闷响,青砖摔碎成了四截。
张念祖和李光地停下脚步,看着那块青砖,心想难道朝廷的修行者终于出手了?难道这块青砖就是传说中的法器?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冷酷地摧毁了两名少年对故事峰回路转的企盼,因为随着青砖摔破,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男人,不知何时出现在院墙上,那人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敞着衣裳,浑身油污,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正经人。
张念祖认识此人是三元里一带著名的泼皮,这辈子只擅长五样事情,那就是坑蒙拐骗偷,虽然谈不上无恶不作,但绝对不能说是好人。
他对鱼龙帮和其他帮派的汉子有些敬畏向往之心,对这泼皮则是没有任何好感,但不知为何,今天看到对方出现,在失望之余又有些温暖。大概是泼皮的出现,让他和李光地两人不再感觉像先前那般孤单无助。
泼皮没敢下院墙,姿式难看地分腿坐在墙上,怀里抱着十几块砖头,对着街道中央的观主不停地砸去,随之而去的还有一连串脏话。
“老子砸死你!……你个狗日的!……你妈卖烂逼!你娃卖屁眼!”
张念祖醒过神来,和墙上的泼皮一道破口大骂,声音顿时嘶哑,把手里的那把柴刀,向观主砸了过去,李光地把手里的瓜叉也掷了过去。
带着残雪绿痕的青砖,不停从墙头飞落,两把刀与叉破雪而去,自然没有一样能够挨着观主片角衣袂,纷纷摔落在地面上。
物不近身,话不入耳,观主平静前行。
……
……
然而又有一把菜刀从空中飞了过来。
有一个黑锅从院墙那头飞了过来。
有晾衣的竹竿从楼上砸了下来。
有滚烫的茶水连着价值不菲的茶壶扔了过来。
街边的院墙上,茶楼上,出现了无数唐人。
有茶博士,有豆腐摊的女老板,有顽童,有泼皮。
他们拿着手里最沉重的东西,向街中那个道士的身上砸去。
他们用最污秽的脏话,问候着那名身份最尊贵的道士以及他的双亲。
前一刻还寂静无声的朱雀大街,忽然间人声鼎沸。
前一刻还仿佛是死城的长安,忽然间活了过来。
前一刻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唐人,忽然间来到了此间。
他们曾经恐惧,所以沉默地留在家里等待着道门与书院战斗的结局,他们甚至现在还处于恐惧之中,因为他们是凡人。
但当他们发现书院败了的时候,他们就像那两名三元里的少年和那名泼皮一样,压制住心头的恐惧,来到了需要他们的地方。
他们想要保护书院的先生,想要保护长安,因为书院是唐人的书院,家国是唐人的家国,身为唐人当然要为之而出力,哪怕出命。
鱼龙帮的青衣汉子们从街巷里涌了出来。
数十名最后的羽林军从朱雀大道那头纵马而至。
天枢处的修行者们从风雪里暗中藏匿而至。
老妇带着家里的老少走到朱雀大道上。
一个拄着拐棍的老者走在人群后方。
离老者不远有一名瘦道士。
瘦道士带着观里的小道士,手里拿着祭天用的香炉,满脸凶狠,好似歹徒。
所有人都满脸凶神恶煞。
慈眉善目的唐人,急公好义的唐人,虔诚奉天的唐人,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歹徒,长安城变成了一座罪恶的城。
因为这座城里的所有人都要拼命,都要杀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 罪恶之城(下)
稍早前,宁缺离开春风亭朝宅,向朱雀大街走去,留下神情忧虑的曾静夫妇还有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朝老太爷。
朝小树带着刘五还有骁骑营的骑兵离开了长安,朝宅却始终热闹,因为无数道政令便是通过这座宅子,颁布到城里的各座坊市,加上收留了数十名难民,这些天的朝宅就基本上没有安静过。
今天朝宅很安静,因为从清晨开始,宅院里的仆人和难民们便听到了很多震耳欲聋的声音,听到了城里传来的那些大动静。
人们先是听到满城的钟声,接着听到风声与刀声,紧跟着又是雷声雪声雨声爆炸声,直至看到那满天燃烧的雪云。
恐惧渐生,因为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宁缺来了又走,他们知道了这场战斗已经不属于人间,于是愈发惘然生寒。
朝宅里有朝廷官员,有避战的难民,有骁勇的鱼龙帮众,但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资格加入到这场战斗里。
庭院被笼罩在长时间的安静中,难民们紧张地抱着孩子,生怕不懂事的他们发生一点声音,朝老太爷和曾静夫妇坐在桌畔,神情各异。
终究有人会忍不住,最先站出来的那个人,也没有超出朝老太爷的意料,他看着对方说道:“你应该很清楚,去了就是送死。”
齐四爷回应道:“二掰,你什么时候见过我怕死?”
一直安安静静站在花窗畔的陈七回过头来,看着自家四哥,眉头微微蹙起,显得并不赞同,正准备说话阻止,老太爷却挥了挥手。
“想去就去,送死这种事情,难道还要我这个糟老头子同意?”
齐四爷笑了笑,转身带着数十名青衣帮众,走出了朝宅。
陈七沉默片刻后说道:“没有意义。”
朝老太爷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此时在朱雀大街上发生的战斗,早已超出五境的范畴,非俗世力量能够影响,书院无法战胜那个强大的敌人,那么就算鱼龙帮甚至整座长安城的人都死光,也没有办法阻止对方。
“人总是需要被帮助,或者说希望被帮助。”
朝老太爷说道:“十三先生虽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但我想他也是希望能够看到我们这些长安人能够来帮他一把。”
陈七说道:“如果帮助没有效果,那便没有意义。”
“观主就算真的是神仙,只需要看一眼,我们这些凡人就会死去,但只要能够让他在人群里多看一眼,谁又能说这完全没有意义?”
朝老太爷脸上的皱纹里写满了平静与洒脱,说道:“就算如你所说,我们的出现没有意义,但只要我们出现在那里,其实也就有了意义。”
桌旁的曾静大学士最先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赞同地点了点头。
“书院是大唐的书院,大唐是书院的大唐,大唐朝野对书院尊敬有加,全力供奉,但你何时见过哪个唐人对书院低声下气,自视为仆?同样是受庇护,但与周遭那些被神殿欺凌的国度却是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自然是书院和夫子立下的规矩,但更重要的则是我们这些唐人自身的态度。”
朝老太爷说道:“我们不是燕国南晋宋国那些被道门圈养起来的猪狗,我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所以我们需要出现在那里,哪怕死去。”
陈七是鱼龙帮的军师,长于谋略,却极少真的上战场,判断局势,往往以行动的效果为先,此时听着老太爷这番话,若有所触。
“既然要死,当然是老弱妇残先死,我已经活了七十多岁,也该死了。”
朝老太爷颤颤巍巍扶着桌子站起身来,从身旁的暖床大丫头手里接过拐杖,在一名老仆的搀扶下向外走去。
曾静大学士说道:“我也老了,当与二掰随行。”
曾静夫人说道:“我是个无用的妇人,我最应该去那里。”
朝老太爷示意陈七带人把曾静夫妇二人看住,微笑说道:“如果让宁缺看到自己的岳父岳母被我骗去送死,我还真怕他一怒之下撂了挑子。”
春风亭今日无春风,只有寒冷的雪花飘舞,朝宅正门大开,朝老太爷带着家中老弱仆人还有难民里的一些老者,走到了街上。
朝老太爷手里拿着拐棍,一路行走一路敲门,呼朋唤友,招人引伴,把这几十年里熟悉的街坊邻居全部喊了出来。
“只要老不死的,不要年轻的。”
朝老太爷说道,神情并不严肃,也没有什么风萧萧兮的悲壮感,反而带着笑容,就像是喊这些老家伙们去西湖喝茶下棋。
街坊里的那些老家伙,也没有觉得如何,唐人尚武,他们当年都是当过兵的人,此行前往朱雀大街,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当年出发去战场。
这是很寻常的事情。
他们甚至仿佛感觉自己回到了当年的军营,很是兴奋。
陈七处理完曾静夫妇,疾步迈出朝宅去追老太爷,看到的便是数十名皓首老人和他们的子侄辈们满是剽悍意味的身影。
看着这幕画面,他露出一丝苦涩微嘲的笑容,心想人流如此浩浩荡荡,却只是为了让那个神仙多看一眼,真是愚蠢而白痴的行为。
想虽然这般想着,他脚下的速度却并没有变慢,不多时便赶到了人群的最前方,替下那名老仆,搀住朝老太爷的身躯。
没有办法,谁叫他也是唐人,唐人有时候就是这么愚蠢而白痴。
……
……
某条街上有座道观,主持道观事务的是位瘦道人,瘦道人最喜欢吃面条,这辈子做的最多的事情,除了煮面条便是替街坊修被暴风雨掀坏的屋檐,因为他只会做这个活计,如果不想这么干,便需要存很长时间的钱,才可以买些美酒,诱惑街坊邻居过来听他宣讲一次西陵教谕。
这座道观很不起眼,但这里发生过很多将来会写在历史上的事情,比如道门行走叶苏,曾经在这里当过宣教道人,书院大师兄和叶苏曾在石阶前进行了一场辩难,叶苏曾在这里悟道,他把道观弄垮了然后又修了个新的。
瘦道人是个普通道人,他只知道叶苏道髻所代表的地位,却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小道观里曾经发生过这些事情,不然或许他不会像现在这样烦恼,又或许他可能比现在更加烦恼。
“我很烦恼。”
瘦道人看着身前的弟子们,满脸愁苦不堪,说道:“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你们有没有什么主意?”
小道士们每天背诵教典,哪里能出什么主意。
瘦道人抬头看着天上燃烧的雪云,说道:“我确实听说过知守观,那可是咱们道门的不可知之地,那观主就等于是我们的祖师爷。”
一个小道士说道:“但听街坊说,祖师爷准备把长安城给拆了。”
“所以我很烦恼……你说我们是应该去帮祖师爷,还是应该去阻止他?”
瘦道人唉声叹气。
忽然间,他泄恨似地重重一跺脚,对着天上燃烧的雪云大声嚷嚷道:“我管他是祖师爷还是什么,我这辈子都在打理这座道观,就算是昊天要拆了我这座道观,我也要跟他拼到底!”
瘦道人带着小道士们离开了小道观,他们抱着沉重的香炉,扛着一直堆在墙角没有用上的旧木头,准备去对抗自己的祖师爷。
和春风亭横二街的那些百姓不同,他们心里的挣扎更为剧烈,但一旦做了决定,他们便再没有任何犹豫,一心一意要去做些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
与道门为敌,这似乎严重违背了他们的信仰,但无论是瘦道人还是那些小道士,他们早已说不清楚自己究竟信仰的是什么。
他们是唐人,在长安城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曾经以为自己信仰的是昊天,但当他们端起香炉扛起木棍走出道观时,他们才发现自己信仰的就是信仰本身。
总之,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
……
……
在西陵神殿的教义中,自杀是一种严重的罪行,身为道士却与道门为敌更是大罪,都必将受到昊天最残酷的惩罚。
朝老太爷带着他的同伴出现在朱雀大道上,是送死也是自杀。
瘦道人带着小道士们拦在观主的身前,是叛教也是亵渎。
换句话说,他们的身上都有洗不净的罪恶。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
……
三名南门观的道人在布置着阵法。
他们是天枢处的高手,是昊天最虔诚的信徒。
他们的脸色苍白,内心痛苦万分。
但他们的动作没有丝毫迟疑。
……
……
楚老太君,带着满府妇孺,横刀于长街之上。
老太君是十六卫大将军楚雄图的遗孀,满头银发在风雪中飘拂。
她这辈子生了七个儿子,三十七个孙子。
数十年来,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子,死在大唐的边境中,这一年在燕京,在七城寨,在葱岭,她又有十一子孙战死。
如今楚府的所有男丁,都在大唐四野的战场与侵略者厮杀,她身边只有十几个老弱妇孺,只有几把刀。
明知前来便是送死,但她神情漠然,毫不在乎。
楚家满门忠烈,都死光了,还是满门忠烈!
……
……
如果昊天真的有眼。
那么这条风雪长街上,每个人都在,犯着不同的罪。
今日的长安城就是一座罪恶之城。
好一座罪恶之城。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赴死
寂灭散出观主的眼,被宁缺的饕餮吞噬,经由阵眼杵,笼罩了整座长安城,于是风雪愈发狂暴,寒意无处不在。
朱雀大道也很寒冷,但随着出现在墙头以及街上的唐人越来越多——他们并肩站在一起,肩与肩相磨,他们拥挤在街道上,鞋后跟不时互踩——街道上的温度渐渐升高,冰雪渐融,甚至令人觉得有些热。
唐人的心很热,所以他们的血变热,直至身体都滚烫起来,他们握紧拳头,挥舞手臂,不停地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朱雀大道四周不停响起喊杀声和脏话,人们不停地砸着砖块,还有人把夜壶、残茶、剩饭、童子尿砸向观主。
唐人信奉昊天,却很奇妙地相信人定胜天,这是因为夫子虽然不理世事多年,但他那股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悍劲儿,却通过书院、通过皇族、通过朝廷以及军队,散播到唐国的每个乡镇,融进每个唐人的血液。
所以明知道街中的青衣道人,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强者,是真正的天下无敌,在此人面前,普通人就像是蚂蚁一般弱小,但两个三元里的少年拿着刀叉就敢来杀,就算观主是吃人的妖怪,人们也要试着整一下。
我们这么多人打不过你难道我们这么多张嘴还骂不过你?就算这个家伙厚颜无耻骂不痛,我拿屎尿泼你,难道你不会狼狈?
先前的雪街看上去就像是圣洁无比的琼宫,有了一分非人间的美丽,风雪同样洁净,没有一丝尘埃,就如同昊天的脸。
此时随着人群的进攻,长街顿时变得污秽不堪,亵渎的喊杀声和脏话,还有那些来自人间的臭味,随着风雪渐起,飘入高远的天空,把昊天的脸涂抹得极为难堪。
观主看着那些飘向天空的污秽的属于人间的气息,微微挑眉,那些屎尿秽物自然染不得他一丝衣袂,却令他有些微怒。
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雪街上便至少有数千名唐人,他还能感知到有更多的唐人正朝着朱雀大道赶来,前来赴死。
看到这么多唐人出现在长街上,观主略微有些意外,但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执行昊天的意志,终结夫子留在人间的千年历史。
此时的长安城里满是风雪,风雪里隐藏着无数道宁缺先前写的乂字符,那些符成功地填补了惊神阵的很多缺口,只有一条路。
和先前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观主必须杀死宁缺,宁缺在朱雀大道之上,而此时他与观主之间,是浩浩如汪洋的人群。
于是观主向人群里走去。
观主叫陈某,拥有一个最普通的名字,看上去是最普通的人,当他走进人群,就像是一滴水,融化在人的海洋里。
然后便有风暴起于海洋之中,无数道人影被震飞,就像是拍打在礁石上的海浪,带着白色的雪,消散于凶险的自然环境里。
那些拿着刀冲杀过来的青衣汉子,纷纷倒在血泊之中,纵马冲锋的十余名羽林军,距离观主还有数十丈远,便堕马不起。
观主的身影,渐渐在人群的海洋里显现出来,在他的身后是一片狼藉,恐怖的气息压迫之下,人海渐渐分开一条通道。
便在这时,唐国的修行者终于出手了。
天枢处已悄然潜伏至四周的坊市里,数名阵师启动了天罗阵,朱雀大道间天地元气骤然剧烈变化,无数道元气湍流,变成无数道无解的元气锁,出现在观主四周的空气里,锁死了他的所有去路。
几乎同时,十余名隐匿在普通民众间的军方剑师暴起出手,只闻呛啷清鸣,明亮的飞剑破空而起,直刺观主的面门。
观主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轻轻地拂了拂衣袖,然后继续前行。
随着衣袖一拂,纵横长街的剑意,顿时变成被雨水打湿的稻草,绵软颓败无力消散,而那无数凶险的元气锁,在这一拂间,就像是秋日熟透的苹果摔在了地面上,破碎成泥,溅出无数汁液。
隐藏在坊市里的大唐阵师,受到元气反震,当场流血身死,而那十余名军方剑师的本命剑被观主一拂毁之,亦是身受重伤,生死不知。
观主继续前行,寻找着人群后方的宁缺。
人群一阵扰动,飞舞的砖头稍一停歇,然后继续如暴雨般落下。
只是修行者的飞剑都不能及观主其身,更何况砖头?黄杨大师的念珠,都无法困住观主一瞬,更何况污水?
观主平静前行,拦在他身前的人们就像蚂蚁一般被碾死,被震飞。
勇敢的唐人们,继续向他扑去,然后继续死去。
雪街变成了一条血街,到处都有鲜血喷洒。
勇气在人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词汇,但在代表昊天的绝对力量面前,却显得那般弱小可笑,甚至很难形容为壮烈。
面对无法抗衡的差距,长安城里的人们,本应该像仰首望向青天的蚂蚁那样,感到绝望,然后放弃。
但难以想象的是,此时在唐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到悲痛,可以看到愤怒,可以看到不甘,但却看不到一丝绝望的情绪。
人们没有绝望,没有哭泣,甚至连脏话都不骂了,他们只是沉默地继续战斗,哪怕是无望的战斗,但也要战斗到底。
一名苦力挑夫拿起扁担砸向观主,然后死了。
一名从外郡来的商贩,拿起在深山里保命的匕首,然后死了。
一个看不出什么身份的男人扑向观主,然后死了。
人们拿着砖头砸,拿着菜刀砍,拿着家传的弓箭不停射着,然后死去。
这就是在送死。
送死是一个不怎么好听的词,显得有些愚蠢。
但人就是这样一个很奇妙的生物,明知道有很多事情无法改变结局,却依然有很多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坚持去做。
人们甚至为此还专门创造了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赴死。
唐人今日在赴死。
纷纷赴死。
他们想要拦住观主。
长安城高耸入云的城墙没能拦住敌人。
于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新的城墙。
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子国的不甘(上)
街上的人,拦在观主身前的人,倒在血泊里的人,组成这片新城墙的所有人,其实都很清楚,他们的死亡不见得能改变什么。
但他们依然这样做了,因为千年之前,夫子和他们的先辈在渭泗水畔创建了唐国,拥有了书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