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变得非常平静,不像平日里那般时常蠢蠢欲动,稍微放心了些。
但终究是没有办法完全放心。
他盯着歧山大师的眼睛,再次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歧山大师看着身前的棋盘,说道:“你应该听说过烂柯寺的传说,你现在看到的棋盘,便是当年传说里那些老僧下棋用的棋盘。”
宁缺说道:“这棋盘……是谁留下来的?”
歧山大师说道:“佛祖。”
宁缺想起那个传说,心情骤紧。
“为什么要桑桑用这个棋盘下棋?我先前才知道,以前瓦山三局棋的终局是由那位洞明大师主持,那时候肯定用的不是这个棋盘。”
歧山大师说道:“你就当作是佛祖对她的考验吧。”
宁缺说道:“我们来治病,不是来求佛,为何需要被佛祖考验?”
歧山大师说道:“若她的病只有佛祖能治,那你求还是不求?”
宁缺沉默了很长时间后,问道:“她有没有危险?”
歧山大师说道:“没有任何危险。”
宁缺忽然想到某种可能,声音微哑说道:“但她会很痛苦。”
歧山大师说道:“如果她痛苦,你自然能感受到。”
宁缺问道:“那接下来怎么办,这局棋还下不下?”
歧山大师望向棋枰上那颗孤伶伶的黑子,自身旁棋瓮里取出一枚白子,轻轻落在与黑子遥相对望的位置,说道:“这局棋已经开始了。”
……
……
时间渐渐流逝,秋日渐渐西移,瓦山洞庐被一股紧张而又玄奇的氛围所笼罩,谁也不知道那张棋枰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桑桑只落了一子,便进入了梦乡。
宁缺有几次都险些失去耐心,只是想着落子之前,桑桑对这位歧山大师所流露出来的尊敬和信任,他强行压抑着自己的不安,继续沉默等待。
棋枰上依然只有那两枚棋子。
宁缺没有看棋枰,只是看着桑桑的脸,注意着她有没有流露出难受的神情,她的呼吸有没有变化,身体有没有呈现异样。
他看得很认真很仔细很专注,眼睛一眨不眨,没有错过桑桑每一根睫毛的微颤,虽然那些微颤,都是山间的秋风拂动的。
莫山山站在庐门外,静静看着宁缺脸上的神情,她看得也很仔细很专注。山道旁的石凳上,南晋太子怔怔看着莫山山美丽的侧脸,神情专注,偶露痴迷与黯然。
如果说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每个人都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那么谁都无法逃脱出去,都有自己想要看着的对方,除非你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眷恋。
花痴陆晨迦沉默看着洞庐内外这些人,木讷漠然的美丽容颜上,忽然闪过一丝嘲讽的笑容,然后她离开洞庐,折返来到山顶的佛像脚下。
佛祖石像非常高大,哪怕只是一根脚趾,都要比她大很多。
陆晨迦站在佛像的尾指上,把飘拂的发丝轻轻理到耳后,抬头向上方望去,被渐西的秋日晃了一下,眼睛眯了起来。
佛祖的面容在云丝里若隐若现,沉默看着山下,没有看着某个具体的单独的人,而是看着在红尘里挣扎沉浮的所有人,所以显得无上慈悲。
陆晨迦看了很长时间才收回目光,她在佛祖石像脚下指甲前端的一道小石缝里,看到了一朵白色的小花,便俯身摘了下来。
……
……
桑桑站在一座山上发呆。
山下有一座小镇,隐隐能够听到里面传来孩童的玩耍打闹声,能够看到镇外溪边的水车,就在先前正午的时候,还能闻到食物的香味。
她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她的身边没有宁缺,但她不能确认这个世界是不是棋盘上的世界,因为她看到的是世界本身,而没有棋盘。
她发现自己站在这座山上时,是深夜,在晨间炊烟起时,她下了一次山,在镇上走了一圈,然后再次走回山上,找到一棵树,继续发呆。
她不准备离开,因为离开得远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找到回来的路,而如果宁缺要到这个世界里来找自己,自己应该站在原地等他。
这是很小的时候,宁缺每次要出去打猎或是做别的事情之前,总会不断地反复叮嘱她,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离开原地,因为那样会让他找不到她。
那时桑桑每次都会确认一遍:你一定会回来找我吗?宁缺说当然,于是桑桑就放心了,按照他的要求,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
……
桑桑站了很久,久到她自己最后都忘了多长时间,只记得太阳落下生起重复了无数次,雨雪霜风轮转了无数次,镇子里庆贺的鞭炮声也响了很多次。
这些人家好像有很多喜事要办,桑桑心想,宁缺这么久还没有找到自己,再听鞭炮自己也高兴不起来。
时间还在继续流逝,桑桑依然在等待,她站得脚酸了,便坐下休息会,困倦了,便靠着那棵树眯一会儿。
那棵树下有两窝蚂蚁,桑桑等宁缺等得实在有些无聊,便开始看蚂蚁搬家或是蚂蚁打架,看了不知道多少次,那两个蚁窝里的成员大概换了几百代,她终于发现了这些蚂蚁在搬家时,有些很有趣的地方。
两窝蚂蚁爬行的速度绝对相同,离树的距离也完全相同,树上溢出蜜汁的地方却是每次都不同,有时候其中一窝蚂蚁可以走直线,另一窝蚂蚁却必须绕过水洼走曲线,所以走直线的那窝蚂蚁便能先采到蜜。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桑桑默默想着,这就是这个世界想要告诉自己的规则。
这个世界里有镇子,镇子里有人,有山,山里有野兽有树,树上有鸟,这里有水,有风有云,有日也有夜,自然也有规则。
桑桑始终没有下山,但因为有太多时间可以去看去思考,所以她渐渐掌握了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规则,比如光是暖的,夜是冷的,这种规则很没有意思。
有的规则更加令人心酸。
镇子里除了喜事放鞭炮,丧事也会放鞭炮,桑桑站在山上,看着小镇里那些小孩渐渐老去,变得多病,然后死亡,伴着鞭炮消失无踪。
鞭炮的灰烬,被风卷起,从小镇外的坟田里飘起,绕着山峦不停向前,直至逐渐淡去,桑桑注意到每次风都从一个地方来,那些灰烟飘行的方向都完全一模一样,好像有个箭头指挥着,永远向着前方。
她明白了这是时间的规则。
时间一路向前,谁都无法停止。
……
……
桑桑还在山上。
有樵夫上山砍柴,有孩子上山放羊,无数年来,有很多人从树旁走过,却没有人能够看见她,树下甚至拴过祖孙三代的黄牛,却没有任何物体能够接触到她。
她在这个世界里是真实存在的,除了不能与这个世界相互影响之外,她依然受到这个世界规则的束缚,所以她会累会倦会冷会热。
当然也有些规则无法束缚她——她从来没有吃过东西,但从来也没有饿过。
她想起了宁缺曾经对她讲过的烂柯寺的传说——那个叫王质的樵夫,就是吃了一个馒头,所以在树下棋盘旁度过百年,却没有饥饿过。
桑桑没有吃馒头,但她刚才吃了一颗青梨。
然后她明白了一些什么,走到崖边,跳了下去。
第七十五章 棋枰之间说黑白
这个世界没有南柯一梦,只有烂柯百年。
桑桑记起了那个传说,也就明白自己大概遭遇到和那名樵夫相同的事情,只不过那名樵夫是在现实的世界里虚度百年,而她则是离开了现实的世界,来到了这里。
她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是梦境还是某位大能力者营造的精神幻境,但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片段真相,便足够她推导出来更多的东西。
正如宁缺说过的那样,她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儿,只不过习惯了站在宁缺身后,懒得动脑筋,什么事情都让宁缺去想。这一次她懒的时间稍微长了些,直到确认宁缺不会来找自己,或者说找不到自己,才开始思考。
思考的结果是,她还在棋局之中,只不过这一次她的对手不是歧山大师,而是世界本身的规则,她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战胜这些规则。
规则是世界构成的基础,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人之所以能够活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在规则之中战胜规则,怎样看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桑桑认为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就算不能战胜这个世界的规则,也应该能够找到两个世界相通之处,也就是两个世界规则的矛盾之处,然后利用这种矛盾,找到破解这个世界的规则,或者是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
小镇上的很多人死了,丧事的鞭炮响过很多次,她还活着,甚至没有长大,这个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逝速度明显不同,应该与烂柯寺的传说刚好相反,同时证明作用在她身上的时间规则,依然是棋盘外的世界。
棋盘世界的物理规则与真实世界的时间规则,同时作用在她身上,那么她便是两个世界规则的联结处,她本人也就是矛盾之所在。
那么如果她在这个世界里死去,便能摆脱这个世界其余规则的束缚,循着真实世界的时间规则,回到棋盘外,然后醒过来。
于是她走到崖畔,跳了下去。
然后她重重地摔到了崖下,浑身骨碎,痛楚无比,眼前一黑……
然后她重新出现在崖上,还是站在那棵树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桑桑的神情有些惘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如果这局棋,真如她推导的那般在进行,那么她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可为什么自己没有办法死去?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里消失?
她在树下呆呆站了会儿,然后解下自己的腰带,系到了树上。
颈子有些痛。
下一刻,她站在树下,怔怔看着重新回到自己腰上的衣带,心想应该选别的方法。
离树不远的地方,有片湖。
湖水也能淹死人。
湖水没能淹死她。
……
……
在此后的几天里,桑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死法,但都未能如愿,她依然站在这座山里。除了记忆里的那些恐惧和疼痛之外,找不到任何曾经死过的迹象。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死亡是通往永恒的唯一途径,永恒是超出时间之上的最高规则,既然自己连时间规则都无法打破,为什么能够打破最高规则?
沉默思考的时候,她忘记了一件事情。
死亡的最高规则被打破了,意味着这个世界的所有规则都将随之松动起来,然后步向崩溃的边缘。渐渐地,光线开始变冷,黑夜开始变暖,树下争夺蜜汁的两窝蚂蚁,隐隐约约间,绕着石头走,还能比敌人更早一步抵达蜜汁。
时间开始减缓,小镇的人类苍老的速度变慢,好些年都没有听到丧事的鞭炮,但没有人对此表示高兴,反而格外恐惧,喜事的鞭炮也渐渐变得极少,直至完全没有,溪上的水车早就停止了转动,农田变得荒芜。
整个世界都混乱了,然后向着寂灭里去。
这也正是为什么无论真实的世界,还是棋盘内的世界,除了永恒本身,不会允许任何永恒的存在,因为这会让整个世界毁灭。
这个世界的规则,终于注意到了山上的桑桑。
世界震动不安,田野翻滚,大海沸腾,大山倾覆。
桑桑身下的山剧震而散,把她震飞到了空中。
无数规则化成的光团,向着这边的天空飞了过来,光明大作。
这些光团里蕴着乳白色的光辉,没有任何温度,看上去就像是冰冷的白色棋子。
桑桑悬浮在空中,惘然看着那些光明的棋子。
她就像一颗孤伶伶的黑色棋子。
下一刻便会被光明吞噬。
……
……
瓦山近暮。
红暖的暮光,照耀着佛祖石像的脸庞,显得格外庄严。
佛祖俯视着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仿佛也痛苦了起来。
他想要皱眉。
然而他的眉是工匠在巨石间镌刻出的线条,坚若钢铁。
于是他的眉心出现了一道极细的裂纹。
……
……
佛祖阴影中的洞庐内。
棋枰旁的桑桑忽然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痛苦。
宁缺心情骤紧,右手微微一颤。
片刻后,桑桑脸上的痛苦神情消失,回复平静。
宁缺松了一口气。
然后桑桑再次皱眉。
她再次平静。
如是重复数次。
忽然间,桑桑的脸色骤然变得极为苍白,眉尖紧紧地皱在一起,瘦弱的身体剧烈颤抖,显得非常痛苦,甚至让人能够感受到她在睡梦里的恐惧。
宁缺的心情一直处于极度紧张之中,早已到了忍耐的上限,此时看着桑桑有异状,他想也未想,拔出身后的朴刀,向着棋盘猛地砍了下去!
歧山大师说这是佛祖留下的棋盘,那么必然非常珍贵。
但在这种时刻,莫说是佛祖留下的棋盘,就算是佛祖本人出现在身前,宁缺也会一刀砍将过去。佛挡杀佛,对他来说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宁缺也很清楚,佛祖留下的棋盘,不可能很简单便被摧毁,先前紧张等待的过程中,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他把体内所有的浩然气,全部通过这一刀轰了出去,混着昊天神辉,走的是柳白的大河剑诀。
这是他能砍出的最强的一刀。
烟尘大作,光辉点点。
朴刀被棋盘震回。
棋盘安然无事。
桑桑没有醒来。
宁缺却握着刀……睡着了。
歧山大师的脸色愈发憔悴,叹息说道:“真是一对痴儿。”
……
……
毁灭之前的世界一片混乱,幸存下来的人类终于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驾着自家的马车或是抢了别人的马车,开始逃亡。
他们不知道要逃到哪里去,才能避开从天上落下的洪水,从湖里生出的高峰,度过炽热的夜晚和寒冷的白昼,只是盲目而慌乱地逃着。
在某个路口,逃亡的人群被迫停了下来。
有一辆黑色的马车,横在那个路口前,撞翻了好几辆马车,让本来就极为混乱的路口变得更加混乱,堵得任何人都无法移动。
黑色马车堵在这里,想往南边逃的人无法南去,想往西边逃的人无法西去,在末世里想要寻求最后疯狂的男人,无法抓到街道对面那个衣衫不整的少女,从死尸堆里爬出来的少年,看见自己的初恋却无法拥抱。
末世的人们愤怒地呼喊着,痛骂着,有人拾起泥块向那辆黑色马车砸去,然而黑色马车上那名年轻人,似乎根本听不到这些声音,任由那些泥块砸中自己的身体,然后震成碎片,他依然抬头看着天空发呆。
天上有很多白色的光团,他不知道那些光团代表着什么,但能感觉到里面蕴藏着恐怖的能量,甚至猜到那些光团将要做些什么。
黑色马车上的年轻人是宁缺。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的这个世界,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能够带着大黑马和马车一道来到这里,不过想到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里找到桑桑,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在混乱的末世里寻找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宁缺寻找桑桑已经找了很长时间,却一直没有找到,直到今天他终于抬头看了一眼天。
他对大黑马喊了一声。
大黑马长嘶一声,四蹄奋起,带动着钢铁铸成的车厢,碾压过身前的马车和人群,带着一路碎屑和血肉,在逃亡的人潮中破开一条血路。
黑色马车向着那些光团追去。
几天后,黑色马车来到了桑桑的身下。
宁缺抬头望向空中的桑桑。
无数的光线,正从桑桑透明的身体里穿过。
那些光线没有温度,然而太多太密,以至于光线之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摩擦。
光线的速度很快,相互之间的摩擦很可怕,能够产生恐怖的高温。
桑桑的身体已经开始燃烧,光明无比。
宁缺喊道:“桑桑!”
桑桑仿佛没有听到,没有低头望向地面。
宁缺又喊道:“桑桑!”
桑桑这一次听到了,望向他,哭着说道:“我不知道怎么了。”
宁缺说道:“不要怕,到我这里来。”
桑桑摇了摇头,看着四周的光明,说道:“你会死的。”
宁缺说道:“我说过你死了,我也会死,那不如一起死。”
桑桑心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落了下来。
那些洁白的光团,随着她的身形,向着大地落下。
宁缺取出大黑伞,递给桑桑。
桑桑撑开大黑伞,仿佛撑开了一片夜色。
夜色把她和宁缺,还有黑色马车都罩了进去。
这个世界的规则,再也找不到他们。
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
……
宁缺和桑桑同时醒来。
他们发现自己还在瓦山。
洞庐外,棋盘边。
棋盘上只落了两颗棋子。
一黑,一白。
第七十六章 有求必应
棋盘旁安静无比,歧山大师静静看着桑桑,消瘦的脸上流露出极为复杂的神情,有看到真相后的震惊,甚至还有隐隐的恐惧,最终却尽数变作惘然。
宁缺这时候正在紧张地察看桑桑身体的状况,没有注意到大师异样的神情,不然可能会发现一些什么,然后他听到了大师的一声叹息。
他有些紧张地抬起头来,此时歧山大师脸上的神情已经回复正常,露出慈爱的微笑,似乎从某种大恐怖当中解脱出来,满足所以平静。
“瓦山三局有很多年的历史,但像你们先前所经历的这盘终局,其实只出现过五次,而小姑娘你,则是第二个能够连破三局的人。”
歧山大师看着桑桑神情温和说道。
确认桑桑没有事,先前棋盘里的世界不过是场幻觉,宁缺心神稍定,听着大师的赞叹,问道:“前面能连破三局的人是谁?”
歧山大师说出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很多年,但宁缺却很熟悉的名字,他看着宁缺的眼睛,微笑说道:“是莲生师弟。”
大师的目光很平静,没有什么威势,然而宁缺却觉得他的目光看穿了自己所有的掩饰,看到了自己识海深处的那些意识碎片,有些不安。
他下意识里微微低头,不与大师目光相触,为了掩饰心头的不安,继续问道:“还有三个曾经在这张棋盘上下棋的人是谁?”
歧山大师说道:“夫子,轲先生,观主。”
听见这三个名字,宁缺顿时忘了先前的隐隐不安,吃惊抬头。
在他看来,无论老师还是小师叔或是知守观的观主,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人物,莲生和桑桑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超过他们去。
“老师怎么可能解不开这局棋?”
歧山大师说道:“这局棋根本就困不住他们,他们哪里需要破局?”
宁缺的问话是为了把话题从莲生的身上移走,避免被大师看破自己隐藏的那些东西,既然奏效,自然不会再继续。
他看着大师问道:“桑桑已经破局,能看病吗?”
歧山大师说道:“即便不能破局,病也是要看的,更何况已经破局,那么便更没有任何不看病的道理。”
宁缺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显得有些干涩:“能治好吗?”
不知道是不是主持最后一局棋,消耗了太多心神,本来身体就极为孱弱的歧山大师,此时显得愈发憔悴,听着宁缺关切的问话,他有些痛苦地咳嗽了几声,然后疲惫地低下头去,沉默了很长时间。
迟迟没有听到答案,宁缺越来越紧张。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歧山大师抬起头来,怜爱地看着桑桑,说道:“世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是如果要治好,会很难,而且会很痛苦。”
桑桑看了宁缺一眼,平静而坚定说道:“我不怕苦。”
其实她真的不怎么怕死,但她不想死,因为她知道自己死了,宁缺会很难过很伤心,甚至有可能他会跟着自己一起去死,所以她想要活下来,无论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过程,她都要活下来,所以她的回答是那般的斩钉截铁。
歧山大师看着她微笑起来,斩钉截铁说道:“那我一定能治好你。”
听到这句话,宁缺忽然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再也听不到别的任何声音,身体就像是山崖忽然变成了流云,跌坐到蒲团上,根本说不出话来。
几乎同时,他身体表面紧张而锁闭的毛孔瞬间打开,流出无数冰冷的汗水,瞬间打湿身上黑色的书院院服,看上去就像刚淋了一场大雨。
这些年这些天,他看似神情平静如常,无论与人交谈还是行事,都没有什么异样,但实际上,因为桑桑的病,他早已焦虑恐惧到了极点。
在听到大师肯定的答复后,那些积攒了很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伴着那些冰冷的汗水,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他的身心被极度愉悦的情绪所控制,竟然有了飘然若仙的感觉,但同时这种情绪的急剧变化与宣泄,也让他的身心受到了极为剧烈的冲击,顿时变得虚弱无比,就像是一个重病初愈的病人。
歧山大师看着他的模样,猜到最近这些日子,他肯定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与痛苦,和蔼安慰道:“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桑桑取出手绢轻轻擦拭宁缺脸上雨般淌落的汗水。
宁缺艰难笑着说道:“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歧山大师看着洞庐内外前来拜山的修行者们,说道:“既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那么便应该庆祝一下,我会回答诸君每人一个问题。”
听着这话,宁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精神,坐直身体,盯着大师的眼睛,非常认真地提醒道:“我们先到的,大师你得先治我们。”
歧山大师失笑,说道:“治病哪是这般简单的事情,不然你何必要离开书院来找我这个老和尚,你总得让我有些准备。”
宁缺依然不答应,说道:“多拖一刻便多一刻的危险。”
歧山大师说道:“还没有到那个时刻,便没有危险……你放心吧。”
这句话的前半句似乎隐有深意,那个时刻是指哪个时刻?然而此时宁缺只能听到放心、一定这种肯定的词汇,根本没有留意那些。
听到歧山大师说今日会回答场间所有人的问题,洞庐内外的修行者们顿时大喜过望,唯有观海僧露出震惊的情绪,很是担忧老师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
花痴不知何时从山顶的佛像处回到了庐外,听到了最后这段对话,知道桑桑的病能够治好,她神情依旧漠然,手指却微微用力,再次掐断了那朵小花。
……
……
时已深暮,瓦山后山山麓幽暗得仿佛已经到了深夜,修行者们在庐外默默排着队,等着稍后进入,烂柯寺僧众在庐外点燃火把,昏黄的火焰被山风吹得飘荡不安,照得人们的脸色也变幻不定,就如他们此时复杂的心情。
在世间的传说里,歧山大师有与西陵神殿天谕神座相近甚至更胜一分的预知能力,而且能够解答世间一切疑惑,就如佛祖一般有求必应。
能够得到歧山大师的解惑指点,是每个修行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想到稍后入洞,无论是修道途上的障碍,还是久思不得其解的现世问题,那些困扰他们多年的人或事,都可能因为大师的点化而解决,人们自然激动难安。
能够让修行者们用掉一次发问机会的,必然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或者最大的痛苦。然而人类最大的困惑、最大的痛苦往往便是他们最大的秘密,这也就意味着,稍后他们将不得不面对歧山大师坦诚地讲述这些秘密,所以人们又有些畏惧。
青藤覆盖的崖洞里,不时响起歧山大师痛苦的咳嗽声。
黑色马车不知何时驶进了庐内,车厢内桑桑穿着裘衣,偎在被褥里,不再寒冷,然而听着大师的咳嗽声,她也忍不住痛苦地咳嗽起来,小脸愈发苍白。
坐在车窗旁边的宁缺,掀起青帘看了崖洞一眼,有些恼火地低声抱怨道:“明明知道咳嗽是会传染的,老人家也不说忍忍。”
这又是一句刻意的笑话,桑桑这一次却没有像以往那般给宁缺面子笑出声来,而是忧虑说道:“大师的病好像变重了。”
宁缺默然无语,歧山大师虽然久病缠身,瘦弱憔悴,但刚相见时,确实不像现在这般虚弱,是什么让大师的病忽然变得重了起来?
自然是那盘棋局。
……
……
佛宗讲究众生平等,但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比如盂兰节期间,普通的百姓连进入瓦山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见到歧山大师,又哪里会有与修行者们平等竞争成为有缘人的机会?
便是今日拜山的人们之间也不可能做到平等,歧山大师没有安排进洞的顺序,那么这件事情便由烂柯寺住持决定。
除了西陵神殿和书院,世间绝大多数修行者,依然不敢与皇权抗衡,南晋强盛仅次于唐国,所以南晋太子殿下很理所当然地排在了第一名。
南晋太子在洞庐里呆的时间很短便出来了,人们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问题,与书痴的情缘还是南晋的将来,但看他有些惘然的神情,隐约猜到他得到的答案不怎么好,却也谈不上坏,甚至有可能他现在暂时还无法理解。
曲妮玛娣在修行界里辈份极高,又是月轮国的皇姑,于是她第二个走进了洞庐。
崖洞内很干净,陈设很简单,只有一张蒲团,一张草席,两床棉被,还有一些生活用的家什,歧山大师便坐在那张蒲团上。
曲妮玛娣看着大师,并不像别的修行者那般虔诚恭谨,反而毫不掩饰自己眼睛里的恨意与嘲弄神情。
他看着她静静说道:“那一年你非要上瓦山见我,我本已闭关多年,无奈破例给你写下一封书信,如今看来还真是错了。”
“你本来就错了。”
曲妮玛娣恨恨说道:“整个佛宗,我只有你一个长辈,当年我来求你指点迷津,问腹中的孩子究竟生还是不生,结果你说生,那我便生了,然后才有了数十年骨肉分离之苦,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恸,你当然错了。”
歧山大师叹息一声,说道:“当年那孩子虽然还在你腹中,但已然是个人儿,佛法慈悲,怎能妄动杀心?更何况那孩子大有佛缘。”
曲妮玛娣厉声说道:“你算得出我那孩儿有佛缘,为什么却算不出,他后来会在长安城里被人杀死?既然算不出,当年你就不该留那封信给我!”
歧山大师说道:“已然都是过往之事,多说无益。我所不理解的是,你对我一直抱有如此大的怨意,为何今日却要入洞来见我。”
曲妮玛娣痛苦地喘息两声,渐渐平静下来,盯着大师的眼睛,恨恨说道:“你算错了一次,我便要你再给我算一次。”
歧山大师神情微异说道:“你还想知道什么?”
曲妮玛娣怨毒说道:“我想知道宁缺什么时候死!”
歧山大师摇头说道:“即便佛祖都不能断人生死,更何况是我这个普通人。”
曲妮玛娣愤怒说道:“那你总得告诉我,我怎么才能替我儿子报仇!”
歧山大师忽然抬头望向洞外,想着那方远自悬空寺而来的佛辇,沉默很长时间后说道:“你既然已经做了安排,何必还来问我?”
然后他静静看着曲妮玛娣,说道:“不过我必须提醒你一声,你参佛数十年,却依然脱不得嗔怨之苦,这怨不得别人,怨不得佛辇上那人,怨不得月轮王宫里那人,更怨不得当年你腹中的孩子,你须得问问自己。”
“你如今最恨那事,若不是荒原上你的缘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