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夜-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性情,你应该不会来才是,难道是想请歧山长老替你指点迷津?但你现在已经是知天命的神符师,当知命途由己,哪里需要别人替你解惑?”
话一出口,他马上知道自己又犯了大错,书痴自然不需要歧山长老替自己解答修行或符道方面的疑惑,甚至连人生都不需要询问,那么问的自然是……
莫山山再如何了不起,依然是位姑娘家,连续听着宁缺这样两个问题,终是忍不住微羞而恼,看着他问道:“那你又来做什么?想抢烂柯寺的佛经?”
宁缺知道自己犯错,哪里敢反嘲回去,老实说道:“修行界的盛会,书院总需要来人表示尊重,我代表书院入世,不得不走这一遭。”
然后他神情有些黯然,说道:“更关键的是,我家桑桑的病又犯了,这一次连老师都没有办法,但老师说烂柯寺能治,所以我便带着她来了。”
在荒原的旅途中,尤其是在继续北上的那段时间里,莫山山和宁缺一直相伴而行,自然说了很多彼此身边的人或事,她讲的是墨池苑的同门,宁缺讲的是书院的同门,渭城的同袍,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讲他家里的那名小侍女,自然也提到了小时候相依为命的往事,还有小侍女身上的旧疾。
我家桑桑这四个字,莫山山从宁缺口中听了无数遍,而且她看过鸡汤帖,所以她甚至比宁缺自己都更早知道桑桑对他的重要性,所以她虽然和桑桑只见过两面,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但她其实对桑桑真的很熟悉,甚至除却某个人和某些事情,她对桑桑竟生出了一种亲近的感觉。
听说桑桑身有重病,她望向不远处的黑色马车,很是担忧,但没有说什么。
宁缺能够看明白她的担忧是真挚的,心头一暖,复又生出愧疚之意,自己有能无德,却能让如此美好善良的女子喜爱,真是件谬事。
……
……
“那边是怎么回事?”
他看着大青树下的人群,指着人群中那方石枰和正在落子的黄衣老僧问道。
莫山山没想到他已经进了瓦山,却不知道修行界流传多年的规矩,解释说道:“能够得到歧山大师解惑的机会,是修行者最盼望的事情,所以每次大师出庐之时,很多修行者尤其是那些野修,都会涌入瓦山。这里毕竟是佛门清静地,总不能变得嘈闹有如菜场,而且大师挑选有缘人,也不可能在千万人中挑选,所以从很多年前开始,烂柯寺便定下规矩,只有通过三道棋局的修行者,才能最终抵达洞庐之前,获得被歧山大师亲自挑选的资格。”
宁缺看着大青树下,皱眉问道:“比如这关,便是要下赢那位老僧才能过桥?”
莫山山点点头,说道:“瓦山坐谈是修行界很出名的雅事,据说三盘棋里有一道残局,有一局对弈,还有一局则是临时设置。”
宁缺问道:“非要连胜三局才能到庐前?”
莫山山说道:“上一次歧山大师开庐择有缘之人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太过具体的过程,不过大师乃是佛宗高僧,想来也不会纯以胜负之事定夺,若拜山者能在对弈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或是别的有意味的素质,想来也会被大师选中,不过三盘棋是必须要下的。”
宁缺问道:“为什么?”
莫山山不解说道:“因为这是规矩啊。”
宁缺摇头说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说得严肃,莫山山却笑了起来,说道:“你下棋不行?”
宁缺有些尴尬,说道:“我愿意在刀剑上觅胜负,不喜欢在棋枰上熬精神。”
莫山山微微担忧说道:“那你怎么办?”
宁缺笑着说道:“还能怎么办?驾长车踏破虎跃山缺,谁还敢拦我,不过……如果这些和尚真的愚痴到敢和书院作对,你可得帮我。”
莫山山看着他嬉笑的模样,这一次终于看出了隐藏在里面的坚毅与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狠劲儿,不由心头微酸,然后微软。
她知道,这件事情既然关系到桑桑的性命,那么不管前面有什么艰难险阻,哪怕是昊天在前,宁缺也会一刀劈将过去。
这真的令她很嫉妒。
这真的令她很喜欢。
第六十一章 两次强硬的发言
大青树下的修行者们一直在注意涧旁的那对年轻男女,他们很清楚书痴虽然性情温婉,但极少对男子予以丝毫颜色,此时看着她竟与那年轻男子相谈甚欢,不由窃窃私语起来,猜测那名年轻男子的身份与来历。
先前便隐约猜到宁缺身份的某些人,通过眼前这幕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心中的震惊化为敬惧,不知此时自己是该过去向传说中的书院高人行礼问安,还是应该保持沉默,以免让对方不喜。
那名南晋贵公子察觉到场间气氛的变化,围在身旁讨好自己的几名散修显得有些神思不宁,余光一瞥见到涧边那两个身影,脸色顿时阴沉起来。
他身份尊贵,此次却亲自前来烂柯寺参加盂兰节大会,除了代表南晋皇室向对南晋有大恩的歧山大师表示尊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知道书痴会来,他想通过此举向对方表示自己的诚意,甚至还隐隐盼望着,如果能够得到歧山大师的承诺解惑,说不定会在瓦山里与那女子成就美事。
南晋皇室曾经私下试探过书痴的心意,却遭到了婉拒,这位贵公子几番书信石沉大海,始知莫山山这姑娘并不是普通的女子,今日进入瓦山后,为了不让她觉得自己是在纠缠而心生不喜,始终在压抑自己亲近她的渴望,扮演出风轻云淡的模样,就是想让她能够对自己留下一个好印象。
正在这位贵公子轻摇折肩,矜持而温和地与那些修行者闲谈,有些紧张地猜测莫山山会不会在一旁静静看着自己,眼中流露出欣赏神色,自以为得计之时,却忽然发现,自己倾慕的女子竟是根本没有在意自己,而是和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男人去了涧边窃窃私语,而且还笑得那么开心!
……
……
青树下那些修行者的惊疑目光和轻声猜测,引起了宁缺的注意,便再难瞒过他敏锐的感知,尤其是那名昨日清晨在烂柯寺里遇见过的南晋贵公子阴沉的脸色,更是没能逃过他的眼睛,他不由微微皱眉。
想到某些事情,他也必须承认,如果不去理会性格品德之类的东西,单从身份家世上来论,那名南晋贵公子大概是世上最适合书痴的对象。如果要说性格品德,自己也没有那些东西,一念及此,竟生出些莫名的不悦。
宁缺看着青树下那名南晋贵公子,问道:“你是和那人一道来的?”
莫山山摇了摇头。
不知为何,确认她不是随那名南晋贵公子一道来的烂柯寺,宁缺心中的不悦情绪顿时烟消云散,笑着说道:“但他肯定是跟着你来的。”
莫山山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有微寒的秋风自涧底生起,顺着石坪吹拂,大青树里发出哗哗的响声,然而树冠里的枝叶,因为太过浓密,没有被风拂开任何缝隙,树下那名南晋贵公子的衣襟也被风掀起了瞬间,明黄色的腰带骤现骤隐。
“我知道他是南晋太子。”宁缺说道。
莫山山微感诧异。
宁缺笑着说道:“昨天在烂柯寺里遇见过,有些小争执,不过你知道的,我现在性情比较温和,所以就算他问我算什么东西,我也没有告诉他,在我眼里,他连东西都不算,因为更早的时候我和他就打过交道,他曾经想买我的鸡汤帖来讨好你,那一次我真把他的脸抽得红肿不堪,现在真没有什么再抽他的兴趣。”
莫山山看着崖下的山涧,低头微笑不语。
宁缺以为她不知道那次老笔斋被窃文物拍卖大会上发生的故事,便讲了一遍,眉飞色舞说道:“十三先生不赏你家南晋太子脸,要赏便是这记响亮的耳光。”
莫山山抬起头来,微笑问道:“很得意吗?”
宁缺想了想,说道:“当时的感觉确实很得意,这时候想起来也还有些得意。”
“那便是真得意了。”
莫山山点点头,然后说道:“其实我知道这件事情。”
宁缺心想既然你知道,我还眉飞色舞说了一遍,真的是很尴尬。
莫山山看着他的眼睛,似笑非笑说道:“帮我赶走一个我的追求者,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你?还是说你只是得意于让我苦苦念着你一人而孤老终生?”
宁缺身体微显僵硬,更不知该如何接这话。
“最麻烦的事情是,世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那么你说,世人会怎么看待我,又会怎么看待你看待我的方式?”
莫山山有些羞恚地说道:“既然事不可行,你这样便不合适。”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当时就不该那样……”
宁缺侧身对她长揖,道歉道:“从以前到今天我一直在犯错,希望你能原谅。”
他的道歉很有诚意,有难得的真诚。
莫山山却喜悦不起来,明湖般的眼眸微微荡漾,有些失望微酸,勉强笑道:“道痴说得没错,你就是世间第一等无耻之人,认错认得比谁都快,诚恳得总让人觉得好像错的都是别人,你才是无辜的那个。”
宁缺沉默无语,这才发现再如何清雅脱俗的女子,一旦被某事所困,和世间所有女子都没有任何差异,总会找到无数嗔怒的理由。
当然他知道自己只能老实受着,因为他确实错了,稍一思忖后,他认真说道:“为了让你觉得我的道歉更有诚意,我决定做一件事情。”
莫山山问道:“什么事?”
宁缺笑着说道:“待桑桑病好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长安城,然后去王大学士府上把那幅鸡汤帖抢回来,到时候寄给你。”
莫山山微笑说道:“墨池旁的书房里已经有你很多书帖。”
宁缺有些无奈,问道:“那怎么才能让你高兴起来?”
莫山山看着他的眼睛,说道:“墨池旁的书房里还没有你写给我的便笺。”
这是已经重复过很多次的要求,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自轻自贱,羞愧难当脸颊渐渐生出红晕,却依然勇敢而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
宁缺不敢直视她的眼神,望向身前的山涧,沉默不语。
莫山山在心中叹息一声,不再多说什么,望向山涧,平静不语。
秋日山色极美,山涧清幽隐有水声,涧畔没有语声。
……
……
大青树下的修行者的猜测,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对象。
这道谜题确实很简单,书痴出道数年时间,在世间留下的故事里,能够与她并肩而站观山景默契无语的男子,从来就只有那个人。
随着已经猜到宁缺身份的那个人的发声,猜测便成为了现实,人们确定站在书痴身旁的那个男人,便是传说中的书院十三先生宁缺!震惊的轻呼声在人群中响起,即便人们再如何强自压抑,依然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反应。
看着涧旁二人的身影,南晋太子脸色铁青,露在袖外的双手因为愤怒和嫉妒而颤抖起来,即便他再如何想保持风度,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片刻沉默后,终于有人忍不住向着涧畔走了过去,有人领头,自然便有更多的人跟随,极短的时间内,大青树下便变得空无一人。
先前还显得拥挤的那方石枰,顿时变得清静无比,坐在棋盘一面的那位南晋国手正在冥思苦想,没有注意到,而负责主持残局判定的那位烂柯寺黄衣老僧,却感觉到了,有些意外地抬起头来,向涧旁望了一眼。
当青树下那名修行者踏出第一步时,宁缺便感觉到了,他转过身来,看着那数十名修行者朝着自己而来,不由怔住,以最快的速度计算出,待这些人冲过来时,自己和莫山山应该用什么手段应对,才能不被挤下山涧,然后他看了黑色马车一眼,确认大黑马正在警惕,才放下心来。
那些修行者没有真的把宁缺挤下山涧,而是极有分寸,甚至可以说带着某种天然的敬畏,在距离涧边还有数丈距离的时候,便极有默契地同时停下。
“宋国李道人拜见十三先生。”
“晚生林若羽见过书院前辈。”
“在下华隐代家师向宁大家请安。”
众人恭谨地向宁缺行礼请安,或神态拘谨,或兴奋难抑,有的人声音微颤,有的人声音甚至兴奋得都有些变调,能感觉到所有人都很激动。
……
……
这是昊天的世间,道门自然在修行界里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地位,今日来到烂柯寺后瓦山的修行者,大多数也是修道之人。
只不过道门与书院的隐隐对抗,都是发生的黑暗的历史阴影之中,发生在那些呼风唤雨的真正强者之间,与这些普通修行者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只知道书院后山是传说中的不可知之地。
书院后山那些夫子亲传弟子,便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
对世间的修行者而言,所谓世外高人总是在云端行走,偶现红尘却难觅踪影,绝大多数修行者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与这些真正的世外高人相遇。
即便在所有的不可知之地里,书院是唯一与俗世相通的地方,但唐国之外的修行者,也基本上没有机会见到书院后山的弟子。
今天他们终于见到了,而且并不是远远看着那些世外高人御剑自天空飞过,而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甚至能够与对方说几句话,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兴奋?
且不论这等机缘会不会给他们的漫漫修行路带来什么好处,但至少将来年老体衰将要回归昊天光辉之前,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后辈弟子们回忆某一年在瓦山烂柯寺的故事,骄傲而满足地说道当时的书院十三先生是如何的平易近人。
……
……
宁缺从来都没有世外高人的自觉,在他终于成功登顶进入书院二层楼后,他依然会去红袖招喝酒,和临四十七巷的邻居寒暄聊天,带着前院学生北出边塞,不知与世间多少人接触过,虽然这些年他清晰地察觉到,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渐有不同,但依然没有怎么在意,因为他依然生存在世间并没有去世外隐居。
这与他是书院入世之人有关,更是因为他本人的经历性情,真要出世便要与世间断离关系,然而在复仇成功之前,他根本无法撕扯开自己与俗世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杀死夏侯,似乎这种局面也没有大的改变。
所以看着这些异国修行者恭谨甚至敬畏的神情,看着人们眼中的激动与兴奋,宁缺怔了怔才醒过神来,露出温和的笑容,与这些修行者平静回礼。
他的神情虽然平静从容,心情却并不平静。
他一直都很清楚书院在修行界里的地位,只是过往入世之时,他打交道的对象不是疯子便是强得恐怖的前辈变态,所以直至此时此刻,他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师门的强大,感受到修行者对书院的尊重或者说敬畏。
无论是尊重还是敬畏,都是很美好的感觉。
……
……
虽然是昊天的世界,修道者居多,但毕竟大唐乃是世间第一强国,自然也有深受唐国影响,自认与书院亲近的修行宗派,一名来自大河国的剑师,便是毫不犹豫地以同门晚辈弟子自居,跪在宁缺身前行了一个大礼,然后站起身来很自觉地站在了莫山山身侧最近的位置,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这等作派自然有些可笑,大多数修行者却没有笑,而是觉得理所当然,如果他们也是大河国的修行者,只怕要比那人跪得更快,书痴虽然风姿绰约,但能抱她的大腿谁不愿意?更何况还能以娘家人的身份和书院高人亲近。
然而终究还是有人看不下去,发出一声嗤笑,顿时打破了山涧旁的气氛,依然在乱糟糟行礼的修行者们愕然回首,心想是谁如此大胆?
此时敢于发出嘲笑声的人,自然并不怎么畏惧书院,今日西陵神殿没有派人前来,烂柯寺诸僧不知何故还在山下,场间唯一能够有资格与书院对峙,或者说自认为有资格与书院对峙的便是南晋剑阁弟子。
自剑圣柳白横空出世,被修行界公认为世间第一强者之后,自认天下第二强国的南晋便变得愈发骄傲,甚至有时候连唐国都不怎么放在眼里,而师承柳白的剑阁弟子们,行走在修行界时也常常以骄横著称。
然而人们猜错了,即便是剑阁弟子,也不敢对书院中人有丝毫不敬,哪怕因为柳亦青惨盲之硌,他们对书院心存恨意,但那恨也必然是尊敬的恨。
发出嘲笑声的确实是个南晋人。
但他不是剑阁弟子,而是南晋太子。
……
……
从确认宁缺身份后,南晋太子便开始愤怒,因为嫉妒而眼露怨毒,虽然他知道书院对唐国意味着什么,即便是他也不应该轻启纷衅,然而看着那些修行者在宁缺身前奴颜媚骨的模样,他再也忍不住了。
人群渐分,南晋太子走了出来。
看着莫山山的身影,他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沉声说道:“似这等薄幸之人,哪里有资格站在山主你的身边?我带来的那位棋道大师乃是宫廷国手,马上便要解开那道残局,稍后你与我们一同上山便是。”
山涧旁鸦雀无声,修行者们脸上的神情很复杂,很多人都想笑,然而却不敢笑,以至于面容非常古怪,很是精彩。
数年来,世间最出名的男女情事,早已不再是月轮国花痴和隆庆皇子那段小清新的青梅竹马故事,而是书院宁缺和大河国书痴还有那位小侍女桑桑之间的狗血三角恋故事,这段故事早已传遍诸国,深入人心。
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故事中桑桑的形象非常淡,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个小侍女是谁,更无法理解,宁缺为什么会坚持选择她,而不顾书痴伤心失望,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替书痴不值,替她愤愤不平。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秘密不再成为秘密,修行界终于知道,原来那个小侍女桑桑竟是前任光明大神官在世间唯一的传人,尤其是当西陵神殿数月前正式传出光明之女的封号后,情况顿时得到了改变。
至少在人们的眼中,小侍女桑桑终于拥有了在这个故事里与书痴平等的地位,于是这个故事也就变得愈发精彩了。
随着南晋太子的沉声指责,场间的修行者们想起了这段著名的情事,自然也就想起了传闻中光明之女永远在宁缺身边的说法。
人们这才想起在石坪旁,还有一辆黑色的马车。
众人转身望向那辆黑色马车,眼神变得不一样,甚至比先前看宁缺时更加拘谨,敬畏之中畏惧的成分明显要浓郁很多。
有人最先醒过神来,匆匆走到黑色马车前跪下。
正如先前所说,修道之人都以西陵神殿为尊,山涧旁同样如此,修行者们匆匆走到黑色马车前,竟是黑压压跪了一地。
众人虔诚拜道:“恭迎光明之女降临人间之国。”
桑桑平静的声音从车厢里传出来:“都起来吧。”
宁缺微微一笑,没有想到这丫头的声音竟能有这般矜持威严的感觉。
修行者们如释重负,纷纷起身,依然保持着恭谨的姿式,即便是膝上沾着草屑和灰尘,也没有人敢去拍打。
看着这幕画面,南晋太子的脸色愈发难看,他这才发现,宁缺哪怕是身边人的身份都不比自己低,若让马车里那个小侍女将来继任了光明大神官,那岂不是比父皇的身份更加尊贵?
他没有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一件更令他恼怒却又无奈的事情。
马车里再次传出桑桑的声音:“书痴姑娘,可愿陪我一道上山?”
南晋皇子神情骤变。
修行者们神情骤然变得精彩至极。
宁缺的心情骤然一紧。
他很了解桑桑,他很清楚,桑桑先前称莫山山为山主,此时称她为书痴姑娘,这中间的分别有何含意,虽然没有恶意,却不知会不会令另一位姑娘不悦。
莫山山没有什么不悦,只是笑容有些微涩。
她隐约猜到桑桑为什么喊自己上马车一道走。
大概便是南晋太子先前那番话。
南晋太子说宁缺是薄幸之人。
桑桑便要证明,这与宁缺无关。
这是她们的事情。
南晋太子邀请书痴一道上山。
桑桑便也邀请书痴一道上山。
同时也是邀请书痴一道打那名南晋太子的脸。
为了替自家少爷出气,让他在世间修行者面前保持气势与风光,桑桑愿意做很多事情,包括并不见得合她心意的这次邀请。
莫山山轻叹一声,心想像桑桑这样无时无刻都想着宁缺,哪怕浑然无我也要让宁缺开心,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换成自己自己能做到吗?
思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桑桑为了给宁缺面子,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莫山山心想,自己主动往黑色马车动一步又算得了什么?
……
……
人们看着书痴进入黑色马车,再望向宁缺的目光便又有不同,敬畏之余,多了很多羡慕。宁缺知道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如此,二女同乘马车什么都不代表,但他自然不会辩解什么,走到车前轻拍大黑马示意出发。
黑色马车缓缓启动。
宁缺坐在车前的软垫上,看着不远处南晋太子那张阴沉而难看的脸,忽然生出一丝快意,只不过那份快意依然不足够。
因为此行的目的是要替桑桑治病,他不想多生事端,所以无论是昨日清晨在烂柯寺里相遇时的言语冲突,还是先前这位太子殿下的嘲笑与指责,他都无动于衷,完全不符往日性情地低调沉默。
然而终究还是会不爽的。
黑色马车驶过南晋太子身边时,忽然停了下来。
宁缺看着脸色难看的南晋太子,感叹说道:“吹皱一池春水。”
话音甫落,便有人笑出声来。
即便那些畏于南晋国势的修行者忍着没笑,但也在挤眉弄眼。
终究是别人家的情事,光明之女都让书痴进了马车,你即便是身份尊贵的南晋太子,又凭什么干涉指责?你喜欢书痴,可书痴不喜欢你啊,你想挑弄书痴和书院十三先生的关系,但光明之女都没有说什么,轮得着你吗?
这真真是吹皱一池春水,关卿底事。
南晋太子的随从和剑阁弟子们自然不会笑,却也没有动怒,反而羞愧地低下头,在他们看来,今日的羞辱都是太子殿下自找的。
黑色马车再次启动,从南晋太子身边缓缓驶过,然后才响起宁缺先前还没有说完的下半句话:“干你娘屁事。”
南晋太子本就气得浑身颤抖,此时听着这句粗话,竟是眼前一黑,险些昏了过去。
……
……
宁缺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发现桑桑的气色确实不错,便不怎么担心,只是看着她和山山相对而坐沉默无言,却又是担心到了极底。
还是先上山找着歧山大师再说,他这样安慰自己,轻踢大黑马的翘臀,示意它快一些,然而黑色马车还没有上桥,便被拦在了虎跃涧前。
拦住马车的不是那位南晋太子,而是一句很冷淡的话语。
“即便是书院弟子,也不能不讲规矩,难道夫子就是这么教学生的?”
大青树下石枰旁,那位黄衣老僧缓缓抬起头来,缓声说道。
黑色马车停在了桥前。
宁缺沉默片刻。
他最不喜欢听到这种老气横秋的话语,尤其是这种用老师来压自己的语气,然而因为桑桑的病有求于烂柯寺,所以他没有流露出自己的反感。
他望着那名老僧问道:“什么规矩?”
黄衣老僧缓缓站起身来,说道:“破了残局,才能过桥。”
宁缺摇头说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先前他便对书痴说过这句话。
黄衣老僧却道:“只有死守规矩,人才是活的。”
这句话隐含某种哲理,宁缺却不知道这名老僧是不是知道自己带着桑桑进山的真实目的是治病,所以用这句话来威胁自己。
他微微皱眉说道:“难道家师来此,你也要他破此残局才能见歧山大师?”
黄衣老僧神情不变说道:“若夫子亲自来此,歧山师兄只怕早已倒履相迎而至,只是夫子可以无视世间一切规矩,你是他的弟子却没有这种资格。”
宁缺看着老僧的眼睛,忽然说道:“佛宗讲求众生平等,人与猪狗皆是一般,即便我与老师的差距就像是愚笨的猪狗和人一样,但我与老师依然是平等的,那么老师能够不守规矩,我凭什么就一定要守?”
黄衣老僧漠然说道:“书院弟子果然妙辩无碍,只是我不想听时便不听。”
宁缺说道:“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谁的拳头更强的道理,贵寺的规矩终究只能拦住那些没有能力破坏规矩的人。”
黄衣老僧微微皱眉,说道:“莫非十三先生以为自己有能力超越世间规矩?”
=》文》=宁缺说道:“我想试一下。”
=》人》=说完这句话,他把手伸进马车里。
=》书》=桑桑早已打开箭匣,把铁弓组装完毕。
=》屋》=宁缺接过铁弓,搭箭弯弓,直指石枰旁的黄衣老僧。
然后他说道:“你想不想试一下?”
第六十二章 雀跃
宁缺接过铁弓的动作很自然,搭箭的动作也很自然,神情很平静,看上去就像拿筷子吃饭一样,只是当他拉弯铁弓,用黝黑寒冷的箭簇瞄准青树下石桌旁的黄衣老僧时,幽静的山涧顿时被一道极凛冽的杀意笼罩。
看着这幕画面,黄衣老僧满是皱纹的脸,变得苍白起来,不是恐惧,而是极端强烈的愤怒与不解,以至于他身上的僧衣都颤抖了起来。
老僧自然知道书院宁缺声震修行界的元十三箭,曾经那般强大完美的隆庆皇子,便是被此子一箭射得人不似人鬼不似鬼。
身为烂柯寺隐居高僧,老僧哪里想过,自己维护瓦山的规矩,只不过试图拦下宁缺,对方便会生出如此强大的杀意,准备动用最强大的手段。
更令老僧感到愤怒和惘然的是,看着马车上宁缺弯弓搭箭时的平静神情,若自己真的要阻拦对方,只怕他真会一箭射过来!他凭什么敢这样做!
修行者们正在恭敬目送黑色马车离开,自然看到了这幕画面,他们如黄衣老僧一般,震惊无语,完全不明白宁缺为什么会这样做。
拜山参见歧山大师便必须遵守烂柯寺的规矩,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任何例外的情况发生,哪怕是当年莲生神座也是如此。即便你是夫子亲传弟子,觉得接受这种考验有损书院威名,想要硬闯那也可以,但何至于出手便要杀人!
有年长的修行者,忽然想起修行界里的一些陈年往事,想到当年在世间掀起无数血雨腥风的轲先生,又想起宁缺和当年的轲先生一样,都是书院入世之人,不由心生极大恐惧,竟是不敢再往黑色马车望上一眼。
锋利的铁箭簇泛着幽幽的寒光,却没有一丝晃闪,仿佛所有的光线都被蕴在箭簇的区域里,这只能说明这枝铁箭没有哪怕最细微的一丝颤动,说明握着箭尾的那只手稳定得令人恐惧,说明准备射箭的那人漠然到了极点。
黄衣老僧看着那只铁箭,知道下一刻自己便会血溅当场,因为自己已经老了,而且这枝箭太近,根本无法避开,苍老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微惧,然后化为微怒,又变作微痛,那是经年之痛,然后尽数归为平静和决然。
“不愧是当代书院入世之人。”
黄衣老僧看着宁缺,淡然说道:“行事作派果然有轲浩然霸道冷血的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