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从中看出了埃伊坦属于那种他愿意合作的伙伴。没过多久,巴菲特就对这家公司投入了40亿美元资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并没有去这家工厂实地考察,甚至没有派律师进行客户尽职调查。这就有些让人奇怪了!40亿美元的投资决策竟是如此“轻率”做出的?
对此,巴菲特2008年5月20日在做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时谈到,他个人认为,商学院教材中反复强调的尽职调查,其实并非必不可少;相反,对合作者的信任感是最重要的,而且是“100%的重要”。
巴菲特说,收购上市公司时他们并不核对每一份合同,而是把重点放在以合适的价格购买合适的商业、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设想该企业在5年、10年、20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如果由于一个小小的错误多付或少付了1%的费用,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巴菲特说,他个人资产的99%都在伯克希尔公司,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关心所收购的企业是否具有长久竞争优势、是否拥有令巴菲特信任的出色管理层。而这样重大的事情,他认为无法通过律师或其他任何团队去评估,必须由自己把关。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总部一共只有19个人,其中有10~12个人是管理财务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处理一些诸如回复邮件之类的工作,所以根本没有力量去从事尽职调查。
以伊斯卡刀具公司为例,巴菲特收购该企业并没有派任何人员去进行所谓“检查”、“验收”,他需要的是信任。至于巴菲特本人,也仅仅是在收购该企业几年后才去过一次。
巴菲特收购伊斯卡刀具公司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次与巴菲特共喝咖啡的机会,但这时候基本上不谈论下一年的发展目标,而只是每月提供一份财务报告。
对于巴菲特来说,有些公司管理层喜欢向他汇报,有些则不喜欢,他对此都满意,因为他从来不召开什么例会。有些公司管理层三四年没有和巴菲特联系了,巴菲特不但不生气,而且觉得很正常。
不过,巴菲特通常会每隔两年就给他们寄一封长达2页的信,提醒他们一些事,主要内容是要求他们热爱自己的企业、不允许给公司造成丝毫名誉损失,而且其中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一是公布退休金计划,二是遇到任何不正常的高额资本支出,一定要与巴菲特取得联系。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巴菲特的这种行为确实有违常理,因为在商学院的课程中一直都在强调尽职调查是如何如何重要。但是巴菲特认为,这没什么奇怪的。能够把伯克希尔公司旗下76个企业融合在一起的只能是伯克希尔公司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巴菲特说,开始时文化是由个体逐渐强大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便建立了自身要素,人们便会自发地选择来加入这一文化。
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公司旗下这些企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公司管理层中大多数是MBA毕业,也有几个只读完高中,还有少数没有任何学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有着不同风格,对自己的企业有着无比热情,具有让其他人愿意跟他一起上刀山、下火海的潜质。【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说:“我爱共同合作的人。如果我认为企业主管人会搅乱我的胃口,那么我就会放弃交易。”巴菲特收购企业是这样,投资者购买股票也应该同样如此。只有公司管理层让你信任,这种投资才放心可靠。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理智的市场有利用价值
投资者必须了解,在各种金融机构当中,快速成长通常蕴藏着天大的问题,有时甚至是重大舞弊。要真正测试衍生性业务的获利能力,必须是在无成长的状态下,只有等浪退了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不理智的,但这种不理智对投资者是有利用价值的。他在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就说,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过快,表明这时候的市场是不理智的。以金融机构为例,衍生产品快速发展背景下通常蕴藏着“天大的问题”,只有在这股浪潮退去以后,你才能知道是谁在裸泳。
显然,正是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并直接导致这股浪潮完全退去,这时候的巴菲特却异常兴奋,因为究竟是谁在裸泳一看一个准。高盛集团、通用电气公司、美联银行等股票,就可以看作是市场不理智时的裸泳者,它们被巴菲特看到了“*”,进而被收入囊中。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次金融海啸,上述公司不会面临现在的困难,巴菲特也不一定会投资这些股票;或者说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这些股票的最佳时机还没有出现。从巴菲特的投资实践看,利用自律和市场的愚蠢来抄底股市的案例比比皆是。
然而,在中国股市中,短期投机行为非常普遍,这股力量正是主导股票价格涨跌的主力军。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可以利用市场不理智趁机抄底的好机会。
股市中就经常有这种不理智行为。例如1901年的美国股市崩盘,就既不是因为经济萧条或经济周期循环因素的影响,也不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好或总体形势发生逆转,更不是有什么对企业发展不利的信息传出来,而纯粹是因为投资者在做空市场。
一些投资机构做空市场,进而带动其他投资机构也担心类似的事情会波及到其他公司,于是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像滚雪球一般愈演愈烈,投资者纷纷加入疯狂抛售的行列,结果推动整个股市价格不断下跌。
而这时候的理性投资者,恰好可以像巴菲特那样,对暂时的股价下跌视而不见,趁机买入自己原来看好的股票,进行长期投资。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必定会有巨大回报。
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的愚蠢和贪心永远存在,所以这样的不理智行为会一再发生,这就给了理性投资者一次次以低价买入股票的好机会。相反,对于那些不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无论市场处于狂躁或安定阶段,他们都会因为贪心不足而疲于奔命、自相残杀,这一点很像旅鼠。
旅鼠是一种非常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圈,春天时会从冬天居住的干燥地区移向夏天居住的潮湿地区。
旅鼠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对旅鼠仅仅半年就可以繁殖到第八代,总数达164万只。尤其是在特定年头,旅鼠的数量更是大增。一般三四年为一个周期,这时候的数量可以达到巅峰状态。
由于数量太多、缺少食物,焦躁不安的它们原来很胆小(请不要忘了“胆小如鼠”这个词,它们本来就是鼠),现在却即使面对天敌也敢挑衅甚至主动进攻。实际上它们这是以卵击石,目的是降低“鼠口密度”。但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靠天敌来消灭实在无济于事,于是它们商量后只留下很小一部分传宗接代,其余的全部向大海迁徙,直至跳海身亡。
在巴菲特看来,那些不理智的投资者就像这些旅鼠一样自作自受。如果是理智的投资者,就应当充分利用市场的不理智,以静制动,当股票价格大大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在大大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像这样坐收渔利,当然轻松而自在。【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培养一种性情,以便在股市剧烈波动时避免做出不理智举动。市场先生越是狂躁不安,投资者从中抄底的可能性越大。要想乱中取胜,首先你自己不能乱了阵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以所有者眼光来看待投资
下表列示了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市价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投资。看过这张表的人或许会以为这些股票是根据线型图、营业员的建议或是公司近期的获利预估来进行买卖的,其实查理和我本人根本就不理会这些,而是以企业所有权人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是非常大的区别。事实上,这正是我几十年来投资行为的精髓所在,从我19岁时读到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之后,我便茅塞顿开。在此之前,虽然我早已投入股市,但实际上对投资根本就没有一点概念。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不理智的,所以投资者要以所有者的眼光来看待投资,不必急功近利。有谁因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就抛弃孩子的吗?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和查理·芒格几十年来一直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考察投资行为,这才是他的投资精髓所在。这和根据线型图、别人的建议或者该股票近期的获利预估来进行买卖,有很大的不同。
他说,截至2004年,伯克希尔公司当初在四大投资项目美国运通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富国银行方面的总投资为亿美元,购买日期位于1988年至2003年之间,平均买入时间是1992年7月,截至2004年末平均持股时间年。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累计从这4个投资项目中得到的股利为亿美元,占当初总投资的1/3。从投资者角度看,这个数字是比较合理的,更不用说除此以外还有亿美元的现金股利。
更为可喜的是,从历年情况看,伯克希尔公司从这些投资项目中分得的股利每年都稳定增长。因此总的来说,这样的回报还算满意。
即使从股票价格的表现看,也是如此。自从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上述股票后,总的来看这些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高于收益增长幅度。当然就具体年份而言,有的时候股价涨幅远远超过内在价值,有的时候则恰恰相反,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不过巴菲特认为,就某个具体年份来衡量投资业绩,并没有任何意义,虽然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上拥有大量的未实现资本所得,但他绝对不会为了账面数字好看就卖掉这些股票,把它变成账面利润。
他说,当时他手上拥有430亿美元现金,只要有合适的投资对象就会买入,最好是买入整家公司,当然首先是价格要合理。
在巴菲特看来,全面收购一家公司和只是购买该公司的一部分股票,本质上没有多少差别,都必须遵守同样的权益投资策略。所以,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普通投资者照样可以参考、运用。而巴菲特之所以要收购整家公司,主观上是可以直接参与像资本分配这样的重大决策;客观上伯克希尔公司拥有强大的财务实力,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56年至2002年间许洛斯掌管着一个十分成功的投资合伙企业,他对投资者的承诺是,投资者一定要赚钱,否则他不收一毛钱费用。当然,巴菲特对他的信任和尊崇,并不仅仅限于某个方面,更不是事后诸葛亮。
巴菲特说,早在50多年前,当时有个圣路易家族希望巴菲特为他们介绍几个既诚实又能干的职业经理人,巴菲特唯一的推荐就是许洛斯。
许洛斯并没有上过大学商学院,甚至没有读过专门的商业学校,1956年时他的办公室里只有1个档案柜,到2002年他退休时已经增加到4个。他在工作中从来没有请过秘书、会计或其他员工,唯一的搭档就是他的儿子,一位大学毕业的艺术硕士研究生。
许洛斯和儿子两人从来不听股评,不相信什么内幕消息,即使是公开报道也很少采用。他们完全是利用自己的一些特定统计方法,而这些方法是他当年和本杰明·格雷厄姆一起共事时学到的,说穿了就是“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在他们看来,什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技术分析、总体经济学派以及其他许多复杂的运算方法都是多余的。
显然,一方面,“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需要掌握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看股价高低,这是他从本杰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投资精髓;另一方面,“努力地买便宜的股票”的最好时机是每次股市暴跌后,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遵循这一不具备实际投资风险的投资原则,许洛斯在他47年的合伙企业中所创造的投资回报率,戏剧性地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同期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许洛斯投资的大约1000只股票大多是冷门股,而他的投资业绩超过同期其他所有投资者,绝不是用“运气”就可以解释的。
巴菲特说,如果投资者拥有像许洛斯这样兢兢业业、负责任的经营管理者,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应该庆幸的是,许洛斯没有读过商学院。【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以企业所有者的眼光来看待投资,以比较长的时期来看待投资收益,不要被股票市场的不理智行为左右。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四大天王”的业绩,就说明了这一点。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好股票值得长久持有
坎德勒家族花2000块钱买了可口可乐公司,除此之外,就不要再做其他的事情了。事情的关键是无为而治,即使在1919年也不要卖(坎德勒家族在这一年卖掉了可乐公司)。所以,你所找寻的出路就是,想出一个好方法,然后持之以恒,尽最大可能,直到把梦想变成现实。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不理智的,所以投资者要长久地持有好股票。他说,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长期持有好股票,不受股价波动影响。
巴菲特有一次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1888年阿沙·格里格斯·坎德勒看到可口可乐饮料的巨大市场前景,投资2000美元购买了其股份,掌握了该饮料的全部生产、销售权。1892年他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因此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1919年,坎德勒家族以250万美元出售了可口可乐公司。
巴菲特不无惋惜地说,这样一家好公司最终还是被坎德勒家族卖掉了,虽然他持有这只股票长达30年,可是要知道,如果该家族拥有了可口可乐公司,就不要再做其他事情,无为而治就行了。
不过巴菲特也承认,别人就在你的眼皮底下报价,每隔5分钟就互相叫价一个来回,在这种环境下要做到不为所动是很难的。
巴菲特对听演讲的人说,在美国华尔街上,证券公司靠的就是投资者不断买进、卖出来赚钱,而投资者要赚钱靠的是尽量少买进、卖出。这是一对矛盾,但这个矛盾不难解决。就好像这间屋子里的人一样,如果每个人每天都买进、卖出你们所拥有的股票,到最后你们所有人都要破产,赚钱的只能是证券公司,因为你们的钱都被当作交易费用被它收去了。
相反,如果每一位投资者都像一家企业那样,50年岿然不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你赚钱赚得不亦乐乎,可是证券公司只好破产,因为它收不到你一分钱的交易费用。
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医药行业。医生要从病人身上赚钱,就要频繁变更所用药品,如果一种药能够包治百病,那么他就只能开一次处方、做一笔交易,医生所赚的钱就到此为止了。可是如果医生能够说服病人每天更换处方才是一条通往健康的道路,那么病人就会很乐意接受他更换的处方,同时也很乐意烧光自己的钱,结果往往不但不会更健康,甚至处境会更差。
对此,巴菲特的经验是把伯克希尔公司的总部放在家乡奥玛哈,远离华尔街,远离那些促使他作出仓促决定的氛围。他说,每6个月他都要根据一张长长的单子上所列的清单去做事情,考察一大批上市公司,然后离开华尔街回到奥玛哈,认真考虑投资项目。
至此,投资者应该看出,为什么巴菲特要把伯克希尔公司总部放在奥玛哈的良苦用心了吧?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虽然没有什么总部不总部的,但平时远离股市、远离股评则是有必要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值得长期投资的应该是好股票,而不是任何股票都值得长期拥有。因为只有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才能源源不断地给投资者以稳定的、超额的回报,为此可以忽略平时股价波动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能够成为值得长期投资的好股票呢?归纳起来它们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①行业龙头。行业龙头公司所独有的垄断地位,能够创造出超出平均水平的高利润来,而这正是所有投资者希望得到的。
②非周期性公司。周期性行业上得快,跌得也快,而要想长期保持稳定的增长率,这些股票就一定要是非周期性公司。
③净资产增长率要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净资产增长率(而不是每股净利润增长率)是衡量股票是否稳定增长的最重要指标。净资产增长率的变化是判断公司是否健康的直接标准,因而也是投资者能否继续持有该股票的重要依据。
④年末分红不能低于三年期国债水平。年末分红是投资者的期待,最能体现某股票的素质。所以不但要有分红,而且还不能过低。
⑤充足的现金流。这不但能让上市公司“血脉旺盛”,更能在市场低迷时抄底价廉物美的原材料和材料,获得超额利润。
⑥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真正把投资者当作上帝来看待,体现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热情解答来电来访、尽心尽力经营公司等方面。
一个比较典型例子是,1963年巴菲特成功收购伯克希尔公司后,家乡奥玛哈的人都把他看作偶像和英雄,在短短的两年里,那个小镇上的几千人都购买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现在40多年过去了,其中大多数人都依然拥有这只股票。要知道,当时的股价只有10美元左右,而现在最高时超过10万美元,股价上涨了1万倍。
每年参加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后,都有记者顺道采访这些少则拥有几百股、多则上万股的投资者,问他们将来年老时是否会考虑卖掉手中的伯克希尔股票,他们的回答全都是“No”。
这些亿万富翁的平常心态,令在场所有的人感动和震撼。与其说巴菲特缔造了这个美国最富有的小镇,还不如说是这些真正懂得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创造了伯克希尔公司这样一家全球股价最高的优秀企业。【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好股票值得长期拥有,所以投资者根本不用过于关心它们的市场短期波动和不理智行为。不过要注意的是,前提条件应该是好股票,而好股票的标准至少包括上述六点。
从财务年报中发现投资机会
真正需要的资料,不管是一般公认、非一般公认还是一般公认以外,都可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三个问题:这家公司大概价值多少?它达到未来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在现有条件下,经理人的工作表现如何?大部分情况下,简单的财务数字并不能回答以上问题,商业界实在很难用一套简单的规则来有效解释企业的经济实质状况,尤其是像伯克希尔这种由许多种不同产业组成的集团。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每当股市暴跌时,投资者更容易发现过去曾经失去的投资良机。他认为,这时候老老实实地读一读各家公司的财务年报,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无论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准则、非一般会计公认准则或是其他什么制度编制的财务年报,都会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三个问题:一是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多少?二是该公司今后能否实现投资者的获利回报要求?三是与其他同行相比,公司管理层的表现究竟是不是算得上优秀?
巴菲特认为,虽然投资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从简单的财务数据中找到上述答案,但无论如何,阅读财务年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投资者很可能会从中找到投资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巴菲特曾通过《太阳周报》帮他找到的财务年报,决定投资儿童城基金会。
1969年巴菲特完成了自己平生第一次报业收购,收购对象是他家乡奥玛哈附近的一家《太阳周报》。作为一份周刊,这家报纸没有条件随时报道各种突发性新闻事件,可是怎样才能办出特色来呢?愁眉之际,巴菲特出了一个好主意。
据1977年3月31日的《华尔街日报》报导,1972年的一天,当时的美国议会刚刚通过国家国税管理局的“990PF报表”规则,要求慈善性质的基金会公开披露资产总额。
巴菲特一边在家中老老实实地为巴菲特基金会的非盈利性组织填报表,一边联想到自己作为儿童城基金会的股东,这家基金会是不是也有公开的报表呢?因为在当时,他经常听到有关这家基金会的各种传言。于是他要求《太阳周刊》记者,想方设法帮他去弄一张这家基金会的财务年报来看看。
儿童城基金会最早诞生于1917年。当时有一位瘦弱的爱尔兰天主教神甫在奥玛哈出资90美元,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屋,收养了5名无家可归的儿童。随着收养规模越来越大,1938年美国拍摄了一部以他们为原型的热门电影,这样一来儿童城的影响力更大了,机构也慢慢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不仅资助无家可归的儿童,而且还对基金会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大规模证券组合投资。
后来,巴菲特花50美元得到了一份儿童城财务报告。他从这份长达100页的报告中了解到,原来这家收养了近700名孤儿、到处哭穷的慈善会机构居然积累了亿美元财富,巴菲特大惊失色。
接下来不用说该怎么做了,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投资该基金会。后来的儿童城基金会成为一家著名慈善机构,收养几千名孤儿,在美国17个城市拥有保育护理机构,1998年信托基金总额高达亿美元。
另外一个例子是1990年初,美国西海岸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银行因为贷款资金被住宅抵押所占用,造成了周转困难。在这些银行中,商业不动产拥有量最大的银行是威尔斯法哥银行,它在所有银行股中走势最弱,从每股86美元开始急剧下跌,并且出现了恐慌性抛盘。
这时候的巴菲特又捡起了他的老传统,马上翻出威尔斯法哥银行的报表来看。这一看不要紧,他立即得出了与其他投资者相反的结论。
原来,巴菲特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经购买了伊利诺伊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大量股票,所以对银行股并不陌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拥有上述股票期间,巴菲特从这家银行总裁那里听到一条秘诀说,判断一家银行经营得是否好,主要看这家银行发放的贷款是不是有风险,而这可以从银行运营成本增减、是否经常贷错款、是否有坏账损失上看出来。
巴菲特通过对威尔斯法哥银行财务报表的研究,发现该银行自从卡尔·理查特1983年担任总裁以来,经营业绩一直不错,不但收益增长率、资产回报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而且运营效率在整个美国是最高的,放款业务非常结实,毫无风险。
巴菲特由此得出结论说,虽然这家银行的商业不动产比率在同行中最高,可是这些不动产贷款造成损失的风险微乎其微,与整个银行业存在金融恐慌性风险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
巴菲特是这样算账的:该银行当时的税前年收益即使扣除贷款损失3亿美元,余额仍然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即使按照最坏的结果估算,即包括商业不动产在内的所有480亿美元贷款全部损失10%,也只相当于银行本金的30%,仍然可以不亏损!
所以,当威尔斯法哥银行股票价格暴跌了50%后,巴菲特于1990年10月投资亿美元购买该银行10%的股份,成为这家银行的最大股东。事实证明,巴菲特的这项投资决策完全正确。【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读一读财务年报会有助于发现投资机会。当然,读年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掌握会计知识,还必须了解行业特殊情况,更要善于识别会计舞弊行为,才不至于上当受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准备足够的资金打短差
市场的下跌给价值低估的形势造就了很好的时机,所以总的来说,和去年相比,我们的投资组合在价值低估的形势下相对于实业投资来讲比例失衡。可能对于“实业投资”一词的解释是状况良好,“实业投资”就是一项依赖于具体公司的盈利行为,而不是像证券投资那样通过购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从而获利的行为……1956年年底,我们总的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之间的比率为70∶30,现在的比率为85∶15。
——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认为,每当股市暴跌时,投资者更容易发现过去曾经错失的投资良机。这时,如果手中有足够的现金,就可以随时打短差。打短差也是一种投资策略,并不违背长期投资理念。长短期投资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
巴菲特在1958年2月6日写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详细分析了1957年股票市场的综合行情以及巴菲特有限公司的经营行为、经营成果,并对这种经营成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他认为,当时的美国股市行情总的来说,股票市场价格已经高于内在价值了,由此判断,今后无论什么样的股票价格都会大幅度下跌,为此必须调整投资组合。
巴菲特的对策是,利用股市下跌形势调整持股比例。例如1956年末,巴菲特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的比例为70∶30,而到1957年末这个比例就变成了85∶15。很明显,实业投资的比率下降了、证券投资比率上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这表明巴菲特把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股票市场上打短差去了。
他举例说,巴菲特有限公司1956年成立了3家合伙公司,当年末3家公司的净值分别增长了、、25%。容易看出,前两家公司的增长率差不多,后一家公司的增长率却特别高,这是为什么呢?
巴菲特分析说,实际上这表明在短期投资中运气的重要性。第三家合伙公司1956年做了一笔投资,而当时正处于股票市场最低谷,有好几只非常值得投资的股票可供选择,于是他从中精心挑选了一只股票重仓持有,饱餐了一顿利润。
而前面两家合伙公司成立较早,它们早就在其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这时候虽然它们也知道有很多股票非常值得投资,可是苦于手中没有富裕资金,所以只能望股兴叹。
巴菲特由此总结道,一般来说,所有的合伙公司都会在同一种证券上进行投资,并且投资数量也大致相同。可是这些公司在投资业绩方面的差异却很大,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在股票市场上的不同层次、不同时间都能赚到钱,关键是看股市下跌、股票内在价值相对高昂时的投资比重大小而已。
懂得了这一点,读者就容易发现,每当股市下跌时,巴菲特的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