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平街五十一号-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食物中抓一把,或者吐口痰,弄脏了的食物,阔气的人不吃,他就狼吞兼虎咽。拳头、棍子雨点般打上头顶,他还是照样吃。心中饱受的冤屈、腹内难忍的饥饿、无穷尽的咒骂、雨点般的拳头、棍棒,反复折磨他,他真的疯了,甚至别人要他吃屎他也吃。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倒过来,有一弊也定有一利。平常人抢食别人东西难免不挨揍,可对于一个疯子,一般人不是躲避,往往就放他一马。黎疾与他都是右派,他们心里有共同的一点灵犀,于是他们成了好伙伴。此后黎疾也装疯,而且青出于蓝远胜于蓝,农场上下,小河口街头,没有一个不知道黎疾是个比那个疯子还疯的“疯子”。可是,不是真金还是怕火烧,自彭芳带着儿子来农场,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西洋景。黎疾觉得在此地以后再无法疯下去,只能高飞远走去他乡。
走到哪里去呢?在这以前,别人毫不经意地说起的一件事,倒使黎疾很受启发。这件事是这样的。昆阳县有个在国务院工作的留苏专家,现已被押解回乡。据说他当年是留苏学生中的佼佼者,留学期间被他的同学,一个的俄罗斯姑娘看中了,不久他们结成了伉俪。毕业后,俄罗斯姑娘要他留苏联,他要俄罗斯姑娘来中国,因为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唇枪舌战,僵持不让,最终只好各自留在自己的国家。每年他们只能利用假日,牛郎织女七夕会鹊桥。可是连这点也好景不长,一九五九年中苏关系破裂后,鹊桥坍塌了,更多的时间,牛郎、织女便只能隔着天河苦苦望。这位不识时务而又书生气十足的专家,没有吴起杀妻勇气,始终眷恋着妻子,他又忍受不了长期的寂寞,就向领导提出定居俄罗斯与妻子团聚的申请。申请未批准,流言蜚语毕至,什么苏修特务、卖国贼、民族败类之类的帽子,已戴上了好几顶。无奈之下,他就决定冲破封锁,逃往俄罗斯。北方边境,双方各陈兵百万,即使插翅也飞不过去,于是他就企图绕道走香港。他以为自己还是国务院的官员,借口去香港出差,妄图闯关过。他哪里知道,自他提出申请的那一天起,他的名字已存入了海关的另册,这下他这只飞蛾就撞上了蜘蛛网。不过他还没有明目张胆地说要逃苏联,领导还认为他是个人才,也许有一天还要用,就不判,不杀,实行“管”,于是他就被押解回曾生他、养他的故乡,交给了生产队。这位书生专家闯关未成,倒给黎疾点燃了思想的火花。他找来了广东的地图仔细想,广东那么长的海岸线对着香港,没有铁丝网,他用比例尺量过精确地度量了海域,偷渡只需泅水那么几千米,为什么硬要去闯关?只要去了香港,鸟飞出牢笼天地宽,他决心拼着条不值钱的命去闯一闯,闯过去了,就获得了自由,闯不过去,被抓回来,判个十年八年,还有个服刑期,也不会如现在画地为牢、遥遥无期,窝窝囊囊地等饿死。此后他就积极往为偷渡做准备,尚文给他领的十五元钱的生活费,除了寄八元给彭芳,剩下的一分也不用。
彭芳暑假来农场后,他觉得自己一刻也不能停留。他原本想拉着“小丑猪”一道去,可后来觉得他疯疯癫癫、又是只旱鸭子,拖着这个包袱定会坏大事。何况“小丑猪”现在神经错乱,他不能拿主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个胆子他担当不起。于是就把他衣物全留给“小丑猪”,衷心祝愿老天保佑他交好运气。之后,自己只带了件棉袄,夤夜匆匆忙忙上了南下的火车。黎疾觉得,大概是“小丑猪”穿上了他的衣服,到湖边抓癞蛤蟆,他饥肠轱辘无力气,不慎失足落水了。尚文捞上的尸体一定是“小丑猪”。暑热天尸首易腐烂,不用几天面目全非难辨识,因此人们才只认衣冠不认人,错认“小丑猪”作黎疾。黎疾说他原想自己成功后,再给他递个信,如果他神智清醒,让他也走自己的路,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说到后来,他猛力捶着自己胸脯,呼天抢地说:
“天哪,我怎么竟丧尽天良,抛下患难朋友,我真的不如猪狗呀。”
世界上竟有这般巧合的事,这事一错二十年,直到今天,黎疾回乡,我才破解了这个谜。一朝我也就还清了曾欠下彭芳的两笔还不清的账。
第六章(。dushuhun。) ; ;夜茶品梦 27报国无门,偷渡愧对文文山;神话棉袄,巧送迁客过大海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1:38 本章(。dushuhun。)字数:3520
“嘻,这倒是奇事一桩,怪事一件,大家亲眼目睹埋进了坟墓的人,竟然钻出来了还活着!这真是老天给说书人特意编撰的惊世骇俗的离奇的故事。黎疾金蝉脱壳的事虽然说清楚了,不过更让人大惑不解的,他去炎热的南方,别的东西都不拿,居然带去一件破棉袄!你说黎疾不疯装疯,我看,我看他倒真的有点疯。”竹海听后,对后事的发展还不甚了了,唏嘘之余,又皱着眉头,倒吸口气,十分惊奇地问。
“不是他有些疯,而是我们有点傻。”尤瑜故作高深莫测地说,“我们的‘鼠目’只有‘寸光’,瞧不透深邃天空里满布的疑云;而他却视通万里,即使是星月上纤尘的变化,他也洞若观火。他早就料到了往后将会发生的人们预想不到的事,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他的那件破棉袄,就是西方童话中的飞毡,孙悟空的筋斗云,确实帮助他飞过了去香港的海域。你说神不神?以前你我总以为自己高明,其实我们的大腿还不如黎疾的脚指头粗。竹海,你若想破解其中的奥秘,你就静下心来耐心听下去。”接下去,尤瑜又说了黎疾偷渡发迹的玄之又玄的际遇来——
就在彭芳到农场后的第五天,黎疾等到八月份的生活费到手后,就把那堆破破烂烂、脏兮兮的衣物都拿到小河口,留给了“小丑猪”,他就走上去省城的路。第六天,他在省城买了衣裤鞋袜,甩掉了身上的那件臭汗衫,第七天,他拎了装着破棉袄的旅行袋,跳上了火车。第八天,他走进了走出深圳火车站,混进黑压压的人群里。他不用发问,就听到人们纷纷讨去香港的路。
人群中有个四十上下的人说,“刘伯温预测后五百年的世事,曾说过这样的话:‘过了千八日,安乐永无忧。’千八日吧,不就是香港的“香”字,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去了香港,就生活无忧了。这年头,没吃没穿活受罪,前次我偷渡未成,被拦截送回去,批判斗争,我受够了气。这次就是打死我,我也要冲过去!”“你以为那么容易冲过去!这里与香港虽然只有一水之隔,可是海关严厉稽查,边防军队设防严密,就是插翅也难飞过去。”有个妇女接过话茬忿忿地说,“前一向,沙头角桥头逃港人员连续两个晚上手拉手、肩并肩地冲向海关,他们每人都拿着一条四尺多长的木棒。他们的总指挥说:‘在冲到边界时,不论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棍与他们搏斗继续冲过去,就是开枪也不要后退掉队。’他们强迫民警开关,还提出不让过香港,就要给饭吃。可是立即来了一大帮荷枪实弹的民兵与驻军部队,配合着海关边防部队,如铜墙铁壁堵在前面,难道你的木棒还能与刺刀拼?以后,大部分人被强行遣送回原籍,批判斗争当然免不了,为首的几个,被打得头破血流,又五花大绑,被抓去问罪,还不知要蹲多少年大狱。现在,我们那里的人靠吃草根树皮度日,还不让人找条活路,哪里还有天良啊!”
“大姐,天无绝人之路,你也不必那么泄气。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还有北方。除了罗湖口岸沙头角,还有那么长的海岸线,我不信他们民兵、军队,能像秦始皇筑万里长城那样,在海边筑一道人墙。听说西头的蛇口,一眼可以清楚地望到香港,泅水过去不过七八里。海岸上没有铁丝网,守卫的人怎么拦得住?身强体壮、水性好的人,夜间从这里偷渡,十有八九能过去。就是淹死了,痛苦只有那么几分钟,也比如千刀万剐的饿死强。只要我们不怕死,一定能泅水冲到香港去!会泅水的跟我来!”一个青年十分激动地说。
“你说得不错,水性好的人泅水七八上十里,本来不算回事。可是西去的路上也有人堵截。你没有关夫子过五关斩六将的本事,你能过得去吗?”一个也还健壮的五十上下的人十分忧虑地说。
“那也有办法。那里不是有个妈祖庙?解放后,破除迷信,谁也不敢去祭妈祖。可如今没有粟米给饥饿的人塞肚肠,政府怕激起民变,发生动乱,这信迷信的事政府也就不管了。现在去给妈祖磕头的人很多,我们也不如买些香烛,他们就会认为我们也是去祭妈祖,不会阻拦。到了那边,我们给妈祖磕过头后,泅水偷渡,谁还能管得了?听说妈祖很灵验,有妈祖的保佑,我们就一定能泅水到香港。”
黎疾听了这些话,心中有了底,他也买了香烛向西行。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奔向边境线。据说有的甚至把自家的房子也卖了,举家孤注一掷奔香港。黎疾走出火车站,也加入了这南下的大军。太阳火辣辣地烧烤着大地,许多田里开了寸多宽的坼,庄稼枯槁了,简直只有划根火柴,空气也会燃烧呢。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脏兮兮的斑驳陆离的衣服,浑身冒着臊臭,几天没有吃食、没有洗澡的一队队流民的队伍,简直汇成了一条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沟。不时有人晕倒路旁,他的亲人呼天抢地,可大家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臭水沟似的流民队伍继续汹涌向前流。
这几年,一相情愿的大跃进,衍变成经济大倒退,地里产量锐减,有的甚至绝收,饥荒遍地,哀鸿遍野。上级说是因为天灾,实则由于人祸,许多地方,村民大量出逃香港。不少边防村庄成了“女儿国”、“老幼院”。当时,宝安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正是这种情况的真是写照。
突然,前面传来了激烈的哭骂声、吵闹声,原来是个饿急了的汉子,抢食了一位母亲给儿子吃的一个鸡蛋,当他们母子去夺时,汉子已带壳将鸡蛋吞进了肚里,任凭你怎么打,他都不走,只捶着自己的胸脯直流泪。像这种发现食物就抢的事,随处可见到。逃港人员还结队强行拦车,让几个人卧在公路上,只等汽车停下来,他们就一哄而上,司机不答应,他们就豁拳出击。在边远的公路沿线,有的村庄、商店由于害怕外流分子捣乱,天未黑就关门睡觉,闭门不做生意,有的甚至不敢单独到田间生产。公路沿线不时有民兵、边防部队拦截,凡是年轻力壮的,他们就怀疑是偷渡人人员,强行带走。
黎疾虽然也买了香烛,虽然身体不够强壮,可他还是青年呀,同时他不通粤语,又乡音太重。要是遇上拦截流民的人员,他肯定会跑不掉。据说农民被遣送回乡,也要关两年,而他的身份不同于常人,一旦被人发现,那就是灭顶之灾。他想无论如何,他不能盲目跟随流民队伍走。何况他一天未进粒米,已饿得走路摇晃眼昏黑,他的提包里虽然还有点饼干,可面对似饿狼的饥民,他怎么敢拿出来吃?于是,他借口方便,走进了路边的山林里。此后,他就躲躲藏藏,眼瞧着马路,脚循着山边走。饥饿时,吃几块饼干;渴极时,下到山边的塘沟里,捧几捧水喝。晚上,看不清林间小道,便在树林里睡,嗡嗡如雷的蚊虫,似千军万马猛攻过来,他只得身穿棉袄,双手捂住面孔,任凭大汗猛流。经过两天两夜,黎疾顺着山边,走到了大南山东麓。他平日不信迷信,可现在他真希望如众人所说的,妈祖灵验。他又翻过南山,加入潮涌般的祭祀妈祖队伍里,如鸡啄米似的虔诚地给妈祖磕头。暮霭笼罩山头的时候,他凭借林莽的掩护,来到了南山半岛的最尖端。
他登上了鹰嘴山,就见到了明代开始始修建的左炮台。赤湾原有左右两炮台,分东、西两侧钳制着赤湾港。左炮台建在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一门十多米的古铁炮,炮口对外,雄视着大海。炮台左前方不远处,有个树木葱郁的小岛,这是内伶仃岛,过此珠江口外,有一喇叭形河口湾,这就是伶仃洋。是大型船只进出珠江口的主要航道,因内外两个孤零独立的伶仃岛而得名。伶仃洋西边海中有外伶仃岛,与内伶仃岛构成珠江的门户。中国历代的英雄人物,为保卫祖国,拓展对外交流通道,曾在这里演绎过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啊!
南宋末年,爱国将领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兵败被俘,被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元将張弘範逼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寫招降書,寫了义正词严的七言律詩《过伶仃洋》,据说现在,外伶仃岛上,一块巨大、黝黑的岩石上面,还庄严地镌刻着这首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代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这里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的一站。一次,他在附近海上遇险,曾得到妈祖的庇佑,后来他还重修了妈祖庙。在明代,这里也曾是抗击倭寇的重要战场。清季,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在伶仃洋上击败英军,其中赤湾炮台就立下汗马功劳。向南望,越过差不多只与长江黄河等宽的深圳湾,遥遥望见的,就是他目前破釜沉舟、拼死拼活要去的香港。
第六章(。dushuhun。) ; ;夜茶品梦 27报国无门,偷渡愧对文文山;神话棉袄,巧送迁客过大海2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1:38 本章(。dushuhun。)字数:3362
目睹这一幅幅历代英雄豪杰与祖国雄伟江山浑然一体的雄伟壮丽的画卷,黎疾的心里涌起了翻江倒海的波澜。早年,他不也曾许下了一腔热血报效祖国的宏愿,不也曾脚踏实地为人民努力工作。可谁又能料到,祖国金瓯一统,山河并未破碎,可自己的一片忠心,竟被人视为驴肝肺,几经别有用心的人的恣意诋毁、恶意打击,他动辄获罪。他的似“雨打萍”的“浮沉”“身世”,如“惶恐滩头”的激流一般的“惶恐”心情,与文天祥当年身处逆境的境况又何其相似。可是,文天祥丹心一片,拼一死坚持民族气节,报国有路,名垂青史。而他却天外飞来横祸,深陷缧绁,报国无门,无处将一颗丹心献给人民。自己除了时时悲叹孤苦零丁,还能有什么作为?自己在历史的巨鼎的面前,在英雄高峰的脚下,连侏儒都不是,只不过是一只卑微的蝼蚁。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可笑可悲,不禁凄然泪下。他想如果这次能冲决罗网,他仍要一如既往,以不同的方式,竭诚地报答祖国母亲,因为不管怎么样,儿子毕竟是儿子,无论如何,都不应以母亲的暴虐恣睢而记恨。
几天来太阳抖尽了余威,强光逐渐暗淡下来;傍晚骤转北风,黑云漫上天顶。黎疾真庆幸自己交了好运,在千钧一发的偷渡关键时刻,竟有乌云掩护,暗示着渡海将会顺畅得多。他偷偷地溜出树林,在左炮台左侧的一片滩涂的沟壑里蜷伏着,等待夜幕的降临。前方一百多米的滩涂的边缘,十米八米,就有一个武装民警堵截,有的还牵着狼狗。前方,内伶仃岛上驻军的巡逻艇已在海上游弋,高悬的白炽灯照得海面通明。对面香港海域,一些渔船并不打渔,而在海上来回穿梭,船头站着的人,在歇斯底里地叫嚷港澳的工资高,生活好。他们手还拿着药材,抖动着旧布,极富诱惑力大声高呼:“谁想去香港就跟我来!”他们是敌特机关或亟需招工的港商,诱惑大陆居民偷渡。原来死一般寂静的深圳湾,顷刻间几乎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黎疾此刻忘记了因穿上棉袄而热极的难受,也忘记了蚊蚋似马蜂般的疯狂叮咬,他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海面,一颗心似紧绷的琴弦。夜幕渐次笼罩住了每个人的头顶,五米之外,看不清民警晃荡的身影。就在此时,不知谁喊了声“我们冲!”,滩涂中一下子竟冒出那么多人,箭一般向海上冲去,简直像古战场上勇往直前决死的勇士。拦截的民警慌忙向天鸣枪示警,“站住”的嚣叫声似虎啸狼嗥。可是死都不怕的饥民,并没有放慢脚步。一个民警一双手只能扭住一个,其余的九个就像久困岸上的鸭子,嗵嗵,纷纷冲入水中,向黑魆魆的深不可测的海里涌去。内伶仃岛驶出的巡逻艇上的灯笼高悬,武装的军人高声喊话,“谁敢泅至边界线,枪口就对准谁!”然后鸣枪示警。巡逻艇不敢越过海中边界线一步,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英的争端。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偷渡人员却视有若无,因为过了这条线,军警就不敢越境追捕。愤怒的击水声,竟然淹没了枪声。
黎疾在听到冲的呼声后,也立即向海上冲去。但这些年残酷的现实、自己的痛苦经历,深刻地教训了他,他不能再做出头鸟,先遭枪打。因此他冲到海面后就慢慢游,他的棉袄鼓着个气包,隆起在水面,好似充气的气球。冲在前面的被迅速追来的巡逻艇上打下来的木棒,打得鬼哭狼嚎,而误认黎疾是一具浮尸。当黎疾靠近边界线浮标的时候,就以极快的速度冲入香港一侧水域。此刻狂风猛刮,雷声大作,闪电似长剑划破长空,大雨倾盆而下,北艇南船,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北艇打够了能打到的人,抓光了他们认为能抓到的人,鸣笛胜利返航了,岸上堵截的军警也牵着警犬,回到了临时搭建的警务棚。南船也捕到几条“鱼”——泅渡的饥民,偃旗息鼓回去了。剩下的,就是在狂风暴雨、汹涌的波涛里挣扎漂浮的垂死偷渡者。又一次闪电的强光照彻海面的一瞬,黎疾就发现浮游的人已少了许多,剩下的也大多奄奄一息。
又是一个如山的浪头打来,他被压入水中,幸亏那似气球的棉袄,又将他抬出水面。经过这么几番折腾,他已精疲力竭,手臂与双腿似乎脱离了他的身躯,根本不听从他的指挥,他的身子只能在海上随风逐浪。唯有脑子却异乎寻常地清晰,他没想到自己过去能在昆江里来回横渡三四趟而不出粗气,如今四公里的水路,折腾了半夜,他才游过大半,剩下的一小半,竟然成了他不可逾越的太平洋!当年刘备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一马跃过他过去不可能逾越的檀溪,得以保全性命,他真没想到,自己竟不如一匹马!他,他的死期真的到了。念及此,古人今人的忧患同时汇集到心头,汹涌的泪水搅和着滂沱大雨一起倾注。他真羡慕文天祥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他能有机会英勇慷慨就义,有幸能吟诵出《过伶仃洋》那样的流传千古的光辉诗篇,“留取”“丹心”,光照“汗青”。其实,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广大人群中,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有人在,可是,阴错阳差,又有几人能真正实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宏愿呢?他想,在当今的人世,他,人皆不齿,活得如此窝囊。不过,他若到了那个世界,如果能有幸遇上文天祥,文天祥一定不会苛责他,而会寄予无限同情,因为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他无时无刻不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他人,献给伟大人民,献给伟大的祖国,当着文天祥的面,他也会觉得问心无愧。又一个浪头打来,黎疾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想不到了。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到了哪里,也不知是人世而是阴司,黎疾察觉身旁有人闹闹嚷嚷:
“真作孽啊,又死了这么多。你们到海边看看,说不定死尸堆里还有奄奄一息的人!”
听到声音,黎疾睁眼一看,风停了,雨住了,自己被两个死人压着,一个被打破头的血水还在向自己身上流。回视茫茫的海域,还飘荡着不少的浮尸。这时,两个工人模样的人弯下腰,用指头在黎疾的鼻孔前探了探,惊叫起来:
“老板,这里还有个活的呢!”
“还有一口气,就把他抬过来。能不能救活,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黎疾转过脸,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着十分考究的长者,在指挥工人将船上的货物,搬运到车上。两个弯腰探黎疾鼻孔的把他从死人下面拖出来,又一次惊叫起来:
“哟!这个人真怪,大热天泅水偷渡,竟然还穿件棉袄,真是个怪人!”听说怪,老板走过来了,他中等身材,月季花图案的衬衣,纳入条形布做成的背带裤中;头发花白且头顶秃了,炯炯的目光里透出善良与睿智。他看了看若有所思地说:
“噢,那么觉得他怪,那是少见多怪哟。这个人很聪明,未雨绸缪,大热天渡海,事先准备了有浮力、能托起身体的棉袄,这棉袄简直是西方童话中的飞毡,东方神话里的哪吒太子的风火轮。昨晚,风狂雨暴,要是没有这件棉袄托着,他,他早就见东海龙王去了。不过,眼下他的生命还如游丝,你们可千万要好好照顾他。”
他说过之后,转身走向装满货物的汽车,随即黎疾就被抬过去,搁在货物上。黎疾死里获救,真想说几句感激的话,可是这时他的生命真的比游丝还脆弱,没有一丝一毫的力气,根本说不出来话来,他眼里不住地流淌着泪水,算是对老板的千恩万谢。
回到老板的工厂里后,黎疾被安排在一间洁净的房间里,给他换了衣服,端来了吃的。在当时,大陆最好的药物就是米饭与肉食,它比人参的功效还神奇,濒死的人只要吞下了它,就会挣脱死亡线,健壮得如牯牛。黎疾狼吞虎咽过后,多年来未曾聚会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和油汪汪的红烧肉,齐刷刷地汇集到他的胃里,他贴住背脊骨的肚皮,顷刻给塞得鼓鼓的。正如武松喝足了透瓶香,就有了胆量,也有了使不完的劲,就是要他上景阳冈去打吊睛白额虎,他也不会皱眉头。当汽车再一次去运货的时候,他立即跳上车去做搬运工。工人们用钦佩的眼光瞧着他,无限羡慕地说:
“我们的老板有眼力,有谋略,有魄力,也很富有同情心,他招的工人大多是从死人堆里拣出来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救了你的命,你怎么会不豁出命来为他做工呢?以前我们碰上了,我们都认为他是我们再生的爹娘。今天你又交了好运,他又救了你,你知恩图报,立刻为他拼命。我们的老板的目光真远大。”
此后,黎疾就随工人到各处搬运货物,唯恐有一丝懈怠,对不住老板,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第六章(。dushuhun。) ; ;夜茶品梦 28栗老板慧眼识英才,娜妹子另眼挑郎君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3…5 10:11:38 本章(。dushuhun。)字数:3619
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老板确实是个品德高尚而又目光远大的人。大概在黎疾工作了两个月以后,一天晚上,老板来找黎疾拉话。他说黎疾是个内地人,有头脑,有文化,是特殊的人才,要特殊对待。问黎疾对工作有什么要求。这些年来,黎疾吃够了有文化的苦,受够了有头脑的罪,就极力说自己没喝过墨水,只能做蛮工。老板神秘地摸了一下秃头,坐下来,又狡黠地拍了拍黎疾的肩膀,嘿嘿地笑起来:
“嘿嘿,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能哄骗傻瓜,又怎么能蒙蔽我?老弟啊,就单凭你大热天,从内地带件棉袄偷渡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你遇事能深谋远虑,这不是一个没有文化、只能做蛮工的平常人所能做到的。我没有养过猪,但我吃过肉,见过猪跑;我没有多少文化,但有文化的人我见得多,不管你怎么变戏法,也逃不过我这双火眼金睛呀。我知道,这些年,大陆疯狂地毁灭文化,打击头脑,弄得文化人成了惊弓之鸟装哑巴,谁也不敢说自己有文化,个个都没头没脑,成了截烧焦的木桩子。可是,这里不是大陆是香港,越有文化越吃香。老弟,你原来是不是当过教师?是不是也会英语?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要是我早碰上你,工厂就不是现在这样子。我叫栗希,早年也是偷渡过来的,先给老板打工,然后自己当老板。只是我肚里的墨水不多,与西欧北美许多生意做不成。如果你愿意帮我,把生意做大了,你也就是这里的老板。你看怎么样?”
黎疾对他说,他这条命都是老板给的。只要有口饭吃,就是干牛马活不发工资他也心甘。黎疾还告诉老板,他叫黎疾,在内地原来教中学,英语也学了一点,只是不精通。老板有什么吩咐,他一定竭尽全力做好。
“你叫栗奇,我叫栗希,我希你奇,我们真的是难得的患难兄弟!今后,你就当我们厂的业务经理,外加一项特殊任务,辅导我那个宝贝女儿学习,保证她考上所好大学。目前我给你定的工资比厂里工人最高的工资高一级,干得好,立即给你再翻番。”老板听说我是教师、通英语,高兴得不得了。他站起来拍着手高声说。
黎疾还想分辨说他没有那样高超的本事,老板却不容分辩,十分斩切地说:
“别叫什么黎疾黎疾好不好!我原来也不姓栗,而是姓李。三十年代偷渡到香港的时候,姓栗的老板年龄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很喜欢我,他对我说,‘我们两个的姓同音,是缘分,我们不如把姓改为一个字,你不愿姓栗,我就改姓李。这样我们才像亲兄弟。’话说到这份上,我就改姓栗,李希就成了栗希。要是你不愿我强人所难,不想改,那么,我就叫黎希,你看怎么样?至于本事还不高超,那就好好学。朱元璋一个叫花子,无师自通,学会了打仗、治国安邦,你是中学教师,起点总比叫花子高,你决不会如我失望的。”
他的这份亲昵的情分、犟牛似的执著,深深打动了黎疾。黎疾想,昨日的黎疾死了,今日栗奇新生了,应该有番新气象、新作为,改个新名字不更好?此后黎疾就人前人后称自己做栗奇。但是,他觉得老板的年龄比他大一截,呼他做哥不妥当。他便委婉地对老板说:
“老板,士为知己者死,您效秦穆公将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提为上大夫,把我这个从死人堆里拣出来的提拔做经理,您说我怎么还能不舍生忘死售知己?只是我爸爸如果还在人世,他也只能做您的弟弟,我怎么能不知尊卑称你做哥哥,我还是呼您伯伯的好。我两个肩膀抬着一张口,肚子塞饱了,全家都无忧。侄儿给伯伯尽力,还要什么工资干什么?”
“好,好,这样也好。以后,我那年龄与你相仿的宝贝女儿就可以与你称兄道妹,不必扭扭捏捏称你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