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遇见未知的自己-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德芬
自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有个男子一天下班的时候,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暗巷,看到一名女子在仅有的路灯下找东西。她非常慌张、着急地在找,让这个男子不禁停下脚步,想助她一臂之力。
“请问你在找什么?”男子问。
“我的车钥匙,没有它我就回不了家了!”女子焦虑地说。
“你大概在哪个位置,怎么掉的?”
女子指向另一个暗处,说:“在那儿掏钱包出来的时候掉的。”
男子诧异道:“那你怎么不在那里找?”
女子理直气壮地回答:“哪里没有灯阿,怎么找得到?”
或许你觉得上面这女子愚昧得可笑,但我们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的快乐时,常常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女子一般,找错了方向。因为我们寻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的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求解答和快乐,结果却都是徒劳无功。原因就是:我们找错了地方!
这就是我想写这个故事的最大动机:以一位都会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在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所以,难怪我们无法获得我们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我想要的生活?”书中带着你一步步从理想科学的角度看到大多数人困惑的成因,且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研究主宰着我们人生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地在操控我们的身心。当然,书中也提供了如何解除这些模式的实际有效方法,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随着书中女主角生活上的欺负和冲击,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也随之展开。书中一些重要的配角人物(其中有些名人,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呀!)本身的经历和成长,为我们见证了这些人生智慧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女主角最后能够在智者的指点之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落泪。我多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够活出他们想要的人生,找回真实的自己呀!
因此,我真诚地希望阅读本书的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一些适用、灵性的生活指南。我建议读者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着急一口气读完,最好能够读完几章之后,好好地咀嚼、反思一下,再继续下面的章节。
若是能够和好朋友或家人一起看、一起分享心得,效果会更好。如果只是浮光摄影地把它当作一般小说来看,那可能会错失一些可以帮助你改变人生的机会。因为书中这些人生哲理是需要去体会、去时间的,而头脑的了解并不能造成任何改变。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看了书以后,会连接到自己实际生活上的某些问题,如果本书带给你一点点心灵的触动,今儿让你有些体悟和洞见,甚至解除了生活上的纷争或是情绪上的烦恼,希望不要吝惜与我们分享。
我的博客://blog。sina。/tiffanychang
我的e…mail:innerspace@gmail。
张德芬
2007年春于北京
推荐序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庄淑芬
从一个光鲜亮丽的电视新闻主播,到一位为追求自我真相不辞艰辛爬山涉水的心灵修行者,张德芬融会贯通了理论与实际,以深入浅出的说故事技巧,透过一个栩栩如生的寓言,传达她起心动念后,如今为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强大意念。
似曾相识的故事,只要你静心观察,就在我们生活周遭日复一日机械化的演出。人生旅途看起来繁杂纷沓,置身其中才知那是独来独往的终身体验——沿途的浮光摄影,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我们或丰饶或贫瘠的内在?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也呼应了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试炼来无影去无踪,无法预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因力争上游而积极莹莹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都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这是一本好读、好用也好学的“现代修心书”。口齿伶俐、聪颖慧捷达张前主播,无情岁月并未褪除她才貌双全的一丝一毫,读其文如见其人(我可以从北京就近作证——她依然貌美如花不减当年),一路修行的用心良苦,就在一股脑无私奉献的字里行间,与众生交流。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潜心向上不断突破的张德芬,再度以坚如盘石的信念,对外在世界释放了无穷的行善张力(本文作者为奥美行销传播集团中国区副董事长)
推荐序
一滴眼泪的旅程
王尚智
那是一个在中亚第五传颂许久的神话寓言。
天上的女神在凝视人间的干旱苦难之际,流下了一滴眼泪。
这滴眼泪随着雨水落在人间,经历着人间所有最卑劣的时刻,承受着一切遂唾脓血的侵染。即使连干涸的大地都瞧不起眼泪的污浊,而拒绝让它仅剩的能力来滋润万物。但眼泪仍不放弃希望;在太阳最后将它蒸发之际,眼泪誓愿化作一阵凉风,吹拂苦热点人们一丝清凉。
这滴经历沧桑的眼泪,非但没有灰飞烟灭,最后的结局是:它回到女神的头间,成为一颗最闪耀的珍珠。
多年来我一直把这篇故事,放在心中属于“觉悟”的抽屉里。绝大部分的人会面对现实人生的种种磨难,或者堕落放弃、或者随波逐流。即使那些相对有物质享受、有福报能力的人,最终也会有属于他们精神价值上的冲击考验。我们都在人间中流转,而一份追求觉悟的旅程,不知是来自一滴眼泪的寓言,其实在我们每天的生活感受中屡屡发生。
女性,基于在心灵上的相对纤细,使得女性自觉的轨迹似乎更较为浑然天成。但纤细敏感的心,往往招致更多“苦的觉受”。如何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找出一条属于自我觉悟的路径?觉“悟”,需要先觉“苦”,才能开始“离苦得乐”。我在德芬的这本书里,看到了属于德芬自己的足迹。
天蝎座的德芬,想来是个知足但不知满足的女人。从小美貌与天蝎座的德芬,向来是个知足但不知满足的女人。从小美貌与才华堪称光芒耀眼的她,对围绕在她人生周遭的幸福固然算得上很知足,但基于一种自我学习与突破的本能,却总让她屢屢非要继续尝试与探索更深的难题。
一旦踏上探索觉悟的路,日子就再不相同了!但与很多流于空谈心灵觉醒的人不同,德芬发挥她新闻人的特质,非得要”亲验滋味”不可。从最早我介绍她參加”内观”课程开始,如今我已经算不清她到全世界參加过多少各式各样的心灵课程了。而属于德芬自我觉悟的最独特之处,从身为好友的我看来,是一种”行动力的实践”。对于觉悟与空谈之间的区别,这应该是最大的关键所在。
以一种流行语汇来说,我不知道如今的德芬,算不算得上是属于”療愈系”的女人。在她參加过那么多国际大师级的课程后,我形容她虽不是大师能给药,却也已经是满手”药方”了!过去的她始终因为美貌与聪慧的显露,而成为一种锋芒。这些年看着她以更深的智慧,磨钝自己的锋芒,其间的辛苦必然不为外人所道。当她要进一步透过小说去分享或雕琢一段抽象的心灵历程,毫无疑问更是吃力不讨好的;那是得在张罗家庭万般琐事的空档缝隙,犹要专注思维才能字字刻镂的作品。
每回寄居在北京德芬家,晚上我与德芬夫妻两人围坐三角共同打坐时,我总要提前睁开眼,凝望这对难得能在人生旅途上身心相伴,在心灵上相互成就的佳偶。人生如何在挚爱真情中依旧无染,在福报环境中犹能精进不懈?这种幸福遭遇与默契培养,或许才是让这本书顺利完成的幕后动力呢!
在人生的历程中无染与不懈!读完德芬这一本属于女性独有的心灵觉醒的小书之际,让我想起我曾读到的这段中亚神话寓言。我不知道德芬在她自身探索生命觉醒的历程中,究竟流过多少眼泪?但我相信,无论是悲从中来、悲欣交集或者喜极而泣,觉悟的眼裂,相信必然是生命最美丽且永恒不灭的凝聚!
(本文作者为人间卫视总经理)
目录
自 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推荐序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庄淑芬
推荐序 一滴眼泪的旅程 王尚智
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第2章 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第3章 做爱像去迪斯尼乐园?──我们到底要什么?
第4章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第5章 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面具
第6章 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第7章 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
第8章 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第9章 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第10章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第11章 命好不怕运来磨──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第12章 遇見难得的知音──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第13章 回溯童年的记忆──我们身体的障碍
第14章 重新和身体連结──瑜伽与呼吸
第15章 激励大师的体验分享──饮食与健康
第16章 卸下光环后的人生──健走真好!
第17章 “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第18章 一场”ego boosting”秀──同学会的启示
第19章 被负面情绪套牢──情绪的障碍
第20章 在谷底惊见阳光──情绪的体验
第21章 摆荡于背叛、欺骗之间──情绪的爆发
第22章 是谁在伤口上撒盐──情绪的疗愈
第23章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臣服的体验
第24章 梦的秘密──当下的臣服
第25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检视思想
第26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
第27章 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瘾头
第28章 我是个婚姻失败者?!──思想的搅扰
第29章 什么让我感到喜悦?──认同的解離
第30章 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身分认同的探索
第31章 战胜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第32章 未实现前就先感恩──最后的试炼
第33章 开始,就是未来──迎风飞扬
后 记 给读者的一封信
感 谢
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冬夜,下着小雨。
一辆马自达跑车在阳明山的山坡路上疾驰着,加速、急转、超車,熟练的车技不输赛车选手。
雨天这样的开車方式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赶路,或者逃命。
若菱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但若是后一种情形,她却又似乎并不在乎命。
“万一对面来车怎么办?”若菱想:”那正好!死个痛快!”
念头一出,自己都吓一跳!为什么最近老有想死的念头?
其实这种”自我毁灭”式的思想和行为,对若菱来说已经是经年累月的习惯了。
“活着好累!”
这感觉一直是若菱人生的一个背景音樂,伴随着她从小到大,每一个场景都不曾缺席。
而今晚和老公大吵一架,仍旧是重复过不知多少次的模式,把她推入哀怨的心理氛围,像又一次凭空跌落在一个未经修葺的亂岗。
心在亂岗,身却又一次地夺门而出,想都没想要去哪儿。
等回神过来,車子已经在上山的路上爬坡了。
突然,車子呛了兩声,居然熄了火。
引擎怎么点也点不着了,仔细一看,汽油早已告罄。
“该死!”若菱咒骂着,伸手在身上找手机。摸了半天,还打开了車内灯,就是不見手机踪影。”这下好了,手机也没带!”
若菱环顾窗外,一片漆黑。
在冬天的雨夜,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女人。
●
“每次这种事都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
若菱又忍不住自怨自艾起来。
眼角的余光,这时扫到了一线灯光,来自于路边不远处的一间小屋。
若菱想:”也许天无绝人之路,试试看吧!”
她提心吊胆地走到小屋前,找了半天看不到门鈴,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吧!”一个苍老的声音。
“居然没锁门?”若菱起了疑心,”到底要不要进去?嗯……先推开门看看再说吧!”
门嘎的一声被推开,眼前是一间温暖的小屋,居然还有壁爐在生着柴火。一位面目慈祥的白袍老人,正兴味盎然地看着她。
“进来吧,孩子。”
若菱像是被催眠一样,随着召唤进了小屋。
“坐吧!”老人招呼若菱在壁爐边的椅子坐下,若菱却只站着,戒备地看着老人,随时准备情况不对就夺门而逃。
老人坐在爐边,向她示意:”桌上有为你备好的热茶。”
她嘴裡说着谢谢,脚可没有移动半步。
老人一点也不在意若菱的防备,笑着问:”你是谁?”
“我……我車没油了,手机没带,需要跟您借个电话……”若菱嚅嗫着。
“电话可以借给你,不过你没回答我的问题,”老人摇着头说,”你是谁?”
“我叫李若菱……”
“李若菱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老人微笑着坚持:”我问的是『你是谁?』。”
“我……”若菱困惑了──他到底想问什么?
“我在一家外商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行销经理。”若菱试着解释。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老人再度摇头,”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跟一个奇怪的人,进行这样一场奇怪的对话?
若菱这个时候感受到了屋子裡的一种神秘气氛,以及老人身上散发的祥和寧静气质。这种神秘和安详总让人有所震慑。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
“我是谁?” 她的心终于在亂岗上听到这个问题,像山谷回音一般地在那裡回响着……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在那一瞬间,禁不住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潸然淚下。
“我是个苦命的人,从小父母離異,只見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都由外祖父母抚养,继父对我一向不好,冷酷疏離。为了脱離家庭,我早早结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連老公也不表示同情。工作上老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
若菱陷入了悲伤自憐的情绪裡,迷蒙中,一生的种种不幸、不公,好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
她自己都惊讶,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面前,居然把酿了很久的辛酸苦水全倒出来,一点也不吝啬。
老人的目光现出同情。
“这是你的一个身分认同,”他缓缓说,”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你认同你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你的故事很让人同情,不过,这却也不是真正的你。”
“等一等!”她的心念突然一动:”我天生聪明伶俐、才华洋溢、相貌清秀、追求者众!我是台湾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三十多岁月薪就十几万,我老公……”
张嘴就提起了老公,却又嘎然而止。
“是、是,我知道,你很优秀!”老人理解地点头,”但这又是你另外一种的身分认同,也不是真正的你。”
若菱刚刚被激起的信心又告瓦解,低头沉思。
“到底老人想得到什么答案?”
若菱一贯的好胜心此时蠢蠢欲动,她想,老人显然不是要找一般世俗的答案,我就朝哲学、宗教的方向试试看!
于是她答道:”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说完,她有些得意地看着老人,心想,”这回,总算答对了吧!”
第2章
老人的讀心术
──我不是谁?
“那也不全对。”
老人带着笑意的眼神虽然让若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但脱口而出的话还是令人泄气。
“你是你的身体吗?”
“应该是啊!为什么不是?”若菱拿出大学辩論队的功夫,用反证法来反问。
“你从小到大,身体是否一直在改变?”
当然,那还用说,自己小的时候,真是一个大胖妹,可是小学窜高了以后就一直瘦瘦的;三十岁以后,小腹和臀部的赘肉又逐渐增加,唉!人生真是无常‥‥
况且,其实她看过报导,我们的细胞每隔一段时间(大约七年)就会全部换新。
诚然,我”有”一个身体,而我并不”是”我的身体。
“而你所谓的心,又是什么呢?”老人打断了若菱的思绪,其实她已经开始想减肥的事了。
“就是我们的头脑呀,包括知识、思想、情感这些吧!”若菱含糊地回答。
“那我们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吧。”老人转了个语气:”你看得到你的思想吗?你感觉到你的情感、情绪吗?”他好像又在设陷阱了。
“这……这是什么意思?”若菱不解。
“你自己来检查你的回答是否正确,我来教你,”老人说,”现在,闭上你的眼睛。”
老人的话带有磁力和一份威严,若菱照做了。
“什么都不要想,让你的头脑暂停几分钟……”老人说完,就也定静不动了。
●
过了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老人指示:”好,可以张开眼睛了。”
若菱皱着眉头打开眼睛。
“怎么啦?”老人明知故问。
“根本不可能停止头脑什么都不想呀!”若菱抗议。
“是的,”老人微笑着点头,”那你都在想什么呢?”
若菱红了脸,不好意思说,她在想老人是不是邪魔歪道,还是什么怪人,自己在被他指使做些莫名其妙的事,也不知道反抗。
“你看到你的思想了吗?”老人理解地不再逼问她想什么了。
“是的。”若菱承认。
“那你的感觉又是什么呢?”
“有点古怪,有点不安。”若菱老实地回答。
“是的,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感觉。”老人点头,然后意有所指地看着若菱。
“嗯……我能觉知到我的思想,我也可以感知到我的情绪,所以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呀!”若菱说得自己都觉得很有道理。
“你的意思是说,主体和客体是一回事啰?”老人狡黠地问道。
若菱知道犯了邏辑上的错误了,如果主体的我能感受到作为客体的思想、情感,那么兩者不应该同为一物的。尴尬之余,若菱只好退却,答非所问地说:”其实,我只想来跟你借个电话用用……”
老人不放过她:”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正面是很难回答的,我们目前用的都是否定法──以上皆非。”
若菱突然福至心灵地发现:”咦,你怎么没说灵魂呢?我们就是灵魂吧!”她有中了彩票的感觉!
而老人只是意味深长地一笑。
●
“灵魂可以说是比较贴近答案的一种说法,但是这个词被很多宗教、哲学濫用了,贴了太多的色彩和标签,没有办法贴切地表达我们真正是谁。”
“孩子”,他说,”我们是在用言语来表达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这也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我说用『以上皆非』来表达,还比较容易懂一些。”
“那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
“以后我会慢慢告诉你。”
说着,老人伸出了食指:”你看到我的手指了吗?”
“废话!”若菱心裡想,不过还是顺从地点点头。
“如果月亮是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个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
若菱疑惑地歪着头,不知道该怎么接腔。
“就好比说,从来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你对他再怎么样描述冰淇淋都没有用的,是不是?”老人耐心地解释,”如果他真正地尝了一口,那么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若菱有点困了,真的不知道老人为什么拉着她说这么多令人困惑的话。
她瞥了一下四周,要命了,老人像是个隐居的高士,家裡居然看不到一具电话!
“我告诉你这些是要帮助你认清楚一些事实,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你自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不是吗?”老人似乎有讀心术,猜得出来若菱心裡的想法。
言罢,他伸手从一个柜子裡面拉出一具老式电话,”用吧!”
第3章
做爱像去迪斯尼樂园?
──我们到底要什么?
吵架之后通常是冷战,若菱可以連续兩、三天对老公志明不理不睬,当他透明。
不过这次,居然第二天就雨过天晴,若菱的脸色好得像朵花。
可是志明总觉得哪裡有点不对劲。她似乎有心事。連续好几天,若菱都有一点心不在焉,恍恍惚惚。兩人之间本来话就不多,现在就更没有交集了。
若菱和志明的故事可以用才子佳人来形容。
他们是大学时的班对。在理工科系裡,女生──尤其是像若菱这样漂亮的女生简直奇货可居,而志明高大英俊,兩人走在一起顺理成章。志明大学毕业服完兵役,兩人结婚、出国留学。若菱念的是企业管理MBA,志明念的是电机的博士学位。
回到台湾,若菱顺利地以高学歷和在美国工作过的背景,进入一家外商公司工作,志明则回到母校从副教授干起,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
总之,兩人从戀爱到结婚,都是相当平稳而顺遂。
只是有一个问题。
婚后若菱一直没能怀孕;志明本人倒还无所谓,就是志明的传统家庭似乎有点无法接受。
一晃眼结婚十多年了,兩人的感情已经淡漠得像路人。
就是所谓的老夫老妻了,但欠缺了夫妻间的亲密与交流。
开始,他说,她说。后来,他们一起说。再后来,她说,他不说。最后,她也不说了。
若菱想法比较偏激,负面情绪很多,志明每次开口想聊聊自己的事情,就被若菱連珠炮似的负面评语搞得不想再说。
问她办公室的事,就更麻烦了。她开口就会把公司说得没有前途,老板和同事都糟糕至极,每天在办公室过得都是牛马不如的生活。
久而久之,志明烦了,不愿多问多说了,兩人心灵上渐行渐远。
那一夜,志明加班回家晚,若菱也刚到家。兩人都疲惫不堪,回到沉闷的家中谁也没好气。
假如家裡有孩子或者宠物,可以让回到家中的人一下子能量、兴致都高涨起来。但是他们兩人的家裡,就只有静滞的空气。
志明肚子饿,看到空空如也的厨房和冰箱,实在一肚子火。兩人短兵相接,唇枪舌战。多年下来,双方都已是爐火纯青,根本不必多言,战事立决。
高手就是高手。
志明一句:”不会生孩子,饭总会做吧!”就触痛了若菱的要害,她勃然大怒,夺门而出。
而那天雨夜的奇遇之后,若菱就经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了。
她开始思索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些事情。
我们到底是谁?大学、研究所都没有教过,从小到大也没有听人说过这件事。
那夜最后分手的时候,老人还留了一个功课给若菱思考。这个功课是:”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
“李经理,从你们行销的观点来看,我们这个产品升级以后,用这个角度切入市场怎么样?”业务部门的老总陈达打断了若菱的思绪,冷不防地问。
“嗯,依我的观点来看……”还好若菱反应快,可以立刻从思想中抽身,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否则在这个重要的干部会议上肯定出糗。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若菱看着随后侃侃发言的老板,私下揣度着。
她的老板王力是公司的行销总经理,才四十出头,在爬升公司阶梯的过程当中,无所不用其极,企图心超强。想必他要钱──当然,谁不想要?
若菱的公司并购另外一间小公司的时候,王力是那间小公司的老总。小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大概头脑阿达还是对老板不满,居然把全公司的薪水资料e…mail给所有的人,员工因而知道他们老板年薪加红利居然有千万之多。一般公司并购之后,子公司的老总难免会淪为”黑五類”,然后悄然隐退,但是这个王力反而扶摇直上,愈来愈旺!
“他肯定很有钱了,”若菱想,”但是企图心还是这么强,显然权力也是他想要的。”
“我不赞同你的看法,”另一个业务部门的经理李逵直言无讳地反驳王力,”对老客户我们可以这么做,但是对新客户而言,我们必须有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诉求点,才能让他们愿意转用我们的产品。”
李逵前兩年肝病入院,修养了一年才回到工作岗位上。从此戒烟戒酒戒色,可見惜命如金。
这提醒了若菱:”啊,我们还要健康。”
当然,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在追求爱和快樂。
若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老人交代的功课,她对于自己感到很满意。就是嘛!财富、权力、健康、爱和快樂!这不就是人人都在追求的?若菱志得意满地笑起来。
“李经理,这么高兴,昨天晚上跟老公很愉快哦?”另一个产品部门的行销经理黄玉魁带着一贯色迷迷的笑容问若菱。
“咦,已经散会啦?”若菱痛恨他的话中有话,每次借机就来吃口头的豆腐。”我还有事,再見!”
回到自己座位上,若菱想着这个讨人厌的色鬼,他要的是什么?性吗?当然他不是要爱!这家伙的下属也很不屑他们的老板。出去和客户应酬的时候,黄玉魁带着下属去,用自己部门的行销经费付喝花酒的钱,而且公然就带着小姐上樓”办事”,让下属看傻了眼。
那么性是否可以归入”快樂”这个范畴?
应该可以吧,若菱想。这种人是在追求什么样的快樂呢?就那么几秒钟的高潮?这真像去迪斯尼樂园排队玩一样,费了半天功夫,只为了爽那么几下,真是不划算。这些追求性刺激的男人,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动机吧?
无論如何,追根究柢快樂是大家都在追求的,但是为什么真正快樂的人那么少呢?若菱百思不解,下次一定要好好问问老人!
第4章
我为什么常常不快樂?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胸有成竹的若菱,带着准备好的答案和满腹的疑问再度拜访老人。轻敲门后,还是那句”进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