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漂浮的冰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我被逼的已无退路,背水一战,在所难免。”

  “就凭张总的智慧和手段,尤其善于玩老鼠戏猫的游戏,何必硬拉硬呢?我始终记住这么个理儿,打死人偿命,没听说哄死人偿命的,哄死了,他不但不记仇,而且会感恩不尽。张总,企业改革,东风吹,战鼓擂,山雨欲来风满楼,你不觉得大任降于斯人。在推行新政的时候,党的一贯政策是先搞试点,以点带面,深圳之窗就是例子。所以,张总目前的竞争,应该抢到试点这块肥肉,成为南门檄木的勇敢者,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淘到第一桶金的人。要做到极致完美,不但靠住王书记,讨好刘县长,更应该哄死顶头上司罗副县长。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敌人少堵墙,聪明的张总,还用我这头发长的女人指点迷津吗?”

  “我的何大记者,你可不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应该说站得高看得远。不过,你对我还是不够了解,我这人能屈能伸,常引以自豪的。不是通着美女吹大话,哄死罗副县长,我不费吹灰之力。”

  “不知张总有什么高招,使罗副县长为你所用?”

  “对付男人无外乎金钱和美女,只要用上功夫下好套,能过这道关的只有神仙。”

  “我寻思张总有什么高招?竟然是老祖宗用过的下三滥手段。”

  “这手段虽然古老,可自古至今屡试不衰,十分奏效。即使是千古英雄,也过不了这两道关。纣王死于妲姬,夫差死于西施,帝王将相尚且如此,何况一个七品芝麻官了。”

  “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能体现事情的过程,结果才是目的。不过我可提醒张总,偶尔玩一把黑道手段无偿不可,千万不可染指黑道,自古以来走上这条道的人,大都没有好下场。虽然中国的法制不健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制社会。因此,有头脑,有胸怀,有抱负的人,提前历练自己的法制观念,法律知识,适应法制治国的形势。张总,你说我的思想是不是很前卫?”

  “你的思想不但很前卫,而且就是个百事通,说什么都是通天大道理,我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我真想知道,你的知识为什么如此渊博?”

  “念书念得多呗。”

  “书读多了,往往变成了书呆子,说话办事迂腐得很。你能活学活用,足以证明你不同凡响。我也喜欢读书,也把一些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总觉得有些生搬硬套,不能得心应手,为什么?”

  “因为谁也不能把书本知识都付诸于实践。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本,见多识广才是真谛。一个没有书本知识的人,不能成为大学教授,但可以成为常胜将军,商界泰斗,这就是见识。”

  “你年纪轻轻,阅历很浅,为何见多识广?”

  “见多识广不敢当,有点见识还是大言不惭的。我今天跟张总说句心里话,我在大学毕业之前,就想当一名记者,而且采访对象定位高端名人,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确实与我的想象那样,获益匪浅。”

  “因为见了那么多高明的人,耳熏目染,言传身教,比起那些空洞的书本知识,丰富得多,实用得多。所以,天长日久,你博采众家所长,因而高人一筹。这么聪明的女人,如果跻身政界,肯定大有可为。”

  “开什么玩笑,我这两下子充其量为别人作嫁衣裳。得得,我们不说这些没用的,我想听听张总今后的打算。”

  “靠住王书记,贴近刘县长,哄死顶头上司,争取企业改革的试点单位。怎么样?鹦鹉学舌,学得不错吧?”

  “这是大政方针,具体方案呢?”

  “我正准备召开班子会,高层先议论议论,然后成立企改领导小组,指定专人搞方案,然后打通政府环节,争取试点单位。”

  “这可是关系张总命运的大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企业改革方案写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成败。常言道,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在官场上,张总也是知道的,往往说的比做得更重要。现在的领导,最欣赏企业改革方案的新创意,你不要管是否行得通,只管领导是否满意,就像高级酒店的大餐,让人看着舒服,至于是否好吃另当别论,因为领导成天肥吃肥喝,对口味早已麻木不仁,只要见到别出心裁的东西,一定喜欢。”

  “这个方案的设计者,非何大记者莫属。你千万不要推辞,我会付稿酬的。”

  “张总的却霸道惯了。你不要搞错了,我是记者,不是黑龙张总的秘书。”

  “我相信何大记者,秘书这个职称对你太不公平,不过你记住我的话,人有付出必有厚报,我可是早已把你纳入娘嫁人了,至于今后你是否把黑龙当做自己的家,我等待你的选择。”

  “有张总这句话,我心满意足。”

  “如果有一天,能和美女加才女在企业的大舞台上,策划、导演、演出精彩剧目,那才是不胜荣幸。”

  “如果我现在就想和张总策划一个精彩节目,不知张总意下如何。”

  “这么说,你一定有好消息要告诉,而且这个消息会给我带来好运,我洗耳恭听。”

  “张总把我当做报信的小喜鹊,而不是讨厌的大老鸹,我感到十分欣慰。”

  “你确实是给我带来好运的小喜鹊。说吧,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张总,是否听到红河郝总脑中风住院的消息?”

  “脑中风?我只听说郝总病了,真不知道病得这么厉害,也难怪我这里是世外桃源,消息闭塞得很,一点都不知道。”

  “郝总病重的消息,本来就封锁的很严,连红河职工都是扑朔迷离,何况张总这么不上心的人,不过现在知道了,不知张总有何感想?”

  “人真的很脆弱。老郝风风火火一辈子啦,说病倒就病倒了,可惜啊!”

  “仅此感想?”

  “这还不够凄惨的。脑中风,重者半身不遂,轻者也落下手脚不利索,能不能重返工作岗位,恐怕很难说,这对于一个视工作如生命的老革命来说,可以说生不如死,无疑太残酷了。”

  “张总除了感叹之外,难道就没有想想红河的未来?”

  “那是罗副县长的事,我何必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呢。”

  “如果等到罗副县长掌握红河的命运,你不感到后悔莫及吗?”

  “红河必定在人家手心攥着,我想什么都是白想。既然自知之明,何必自寻烦恼。”

  “张总对红何不感兴趣,可我偏爱有加。凭我多年的社会调查研究,凭我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直觉,我敢断定,红河兴旺发达的日子不会太远。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建材行业必然红火起来。现在看红河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一旦时运好转,恐怕抢掉孝帽子,也求之不得。我的话说到这,张总对一个前程似锦的企业再不感兴趣,我只能冒昧的说一句,张总不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说得再难听一点,鼠目寸光。”

  “不是我目光短浅,而是我自知之明,不愿去做心有余而力不能及的事情。红河就是有天大的红,不可求不能强求,这就是我对红何不感兴趣的原因。”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总根本没去争取,何谈不可为?天下是打下来的,不是等来的。仔细想想,黑龙吃掉红河,大有可能。现在企业改革迫在眉睫,政府正为拯救红河绞尽脑汁,突遇钟总病倒,巴不得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替政府排忧解难,张总如果主动请缨,从黑龙的实力和张总的能力,岂不正中领导的心怀。一个亏损企业,那么多退休职工,谁愿意扛起这个沉重的包袱?谁有能力扛得动?没有战略眼光的人,不会领养这个弱智孩子,殊不知这个孩子将来会继承万贯家产,而你这时候兼并红河,无可懈击,张总您说呢?”

  “何记者果然聪明绝顶。”张德先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总说错了,聪明是女人的专利,而绝顶是男人引以为自豪的资本。男人不是总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吗?您看我满头秀发,可对红河的见识,证明我的目光绝非短浅。”

  “我相信你的判断,也大言不惭的说,华阳唯有黑龙具备兼并红河的实力。我担心的是罗副县长从中作梗,刘县长偏听偏信,我呢,抓不住狐狸惹一身骚。”

  “您对刘县长和罗副县长不要失去信心,不要忘记,华阳一把手是王书记。我知道您和王书记的关系,一拍即合,只要张总饿皮虱子叮住了,甚至采取非常手段,志在必得。”

  “既然八面玲珑的何大记者看中了红河,我还犹豫什么?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太悲壮了吧?自从我和张总相遇、相知、相见恨晚,就知道张总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黑龙不用说,资源企业好日子在后头,如果红河拿过来,张总立刻身价百倍,到时候可别忘了我这个无名小记者。”

  “我说过,黑龙的大门时刻为你敞开,你认为什么时候时机成熟,应该说,什么时候我能给你一个满意的职位,你千万不要推辞,我时刻在等待。”

  “张总,我们的约定不会太远。这么说吧,国营企业,我不会涉足,只有张总真正掌握黑龙集团,我不请自到。”

  “一言为定。”。 最好的txt下载网

7
红河水泥厂经营不善,举步维艰,已经资不抵债。红河水泥厂老总郝凤鸣从温州考察回来,基本有了扭转乾坤的思路,可是天公不作美,他突发脑中风,经医院竭力抢救,生命保住,可当家的位子保不住了,真可谓壮志未酬,卧榻饮恨。

  在县政府未决定走马换将之前,伊大用的呼声,在红河上上下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只有迂腐的伊大用无动于衷。县文化馆馆长陶毓秀在关键时刻,抛弃多年的恩恩怨怨,打来电话提个醒,官是跑来的,不是等来的,可是,伊大用只当作耳旁风。同时,知青战友的黑龙集团老总张徳先,也试探性的打来电话,主要看看伊大用的态度和动作。

  听说红河郝总病重,张德先不亚于病人家属着急。他急得不是病人如何,而是红河花落谁家,因为他最不愿看到伊大用垂手可得,这不仅是嫉妒,也有多年恩恩怨怨的小肚鸡肠,更重要的是,他不愿看见这匹令他望而生畏的黑马脱颖而出,成为他争霸企业界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多么的可怕!张德先平心而论,红河的老总早就应该是伊大用,只因国企体制无法改变的命运,一匹千里马,只能在矮矮的屋檐下,推碾子拉磨。他最了解伊大用的能力,远在自己之上,只不过为人处世迂腐,所以在官场上混,恰恰是最致命的缺点。现在红河职工对伊大用呼声很高,尽管伊大用毫无跑官的迹象,可他不会忘记上次县委召开的工业企业座谈会上,伊大用的一番高论,征服了新上任的刘县长,更何况刘县长急需网络人才,急需扩大自己的势力,说不定伊大用早已被列入网络之中,张德先急得抓耳挠腮。

  正在张德先连连叫苦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出来,令张德先狂喜不已。自从郝总卧榻,为解决燃眉之急,刘县长和罗副县长亲自坐镇红河,为企业出谋划策。

  常言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当务之急,必须落实红河当家人的人选。刘县长在向县委政府提名之前,通过谈话,走访职工,不为郝总重用的副厂长兼红光预制件厂厂长伊大用,渐渐成为他心目中的候选人,并且进行了一次长谈。没想到固执的伊大用拒绝过渡的想法,执意提出红河破产,公开拍卖,要么清产核资,国退民进,由他带头,全厂职工共同出资购买,否则,国企老总的位子,他不会取而代之,哪怕是一个过渡。伊大用的狂妄,不仅让刘县长长叹一声,而且给县委和县政府领导留下了狂徒不可重用的共识。

  其实,伊大用并没有被好事冲昏了头,他何尝不知道,红河这个烂摊子,并非有识之士力挽狂澜,必须由具备经济实力的人起死回生,他有心当家,却无回天之术,尽管怀着一腔抱负,只能发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感叹。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伊大用的无可奈何,张德先怎不欣喜若狂,一向精明的他,岂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定趁热打铁,一口吞掉红河。

  张德先注意已定,下步的操作,正如何静的指点,打通两个关节,王书记的点头,他心中有数,只是刘县长他心里没底,好在伊大用不识抬举,红河剩下的班底,一筐木头砍不出一个楔子。最有利的是,红河起死回生,不是人定胜天,而是钱能救命,现在华*备实力没几家,其中唯有黑龙和红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起码红河每年消耗几万吨的原煤,不像他逼得郝总抹脖子上吊似的,怎么说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兼并红河非他莫属。张德先明知刘县长的分量,但更明白王书记的作用,首先悄无声息来见王书记,然后再会刘县长。   

  张德先的举动,岂能逃过王书记的眼睛,说句难听的话,他一厥尾巴,就知道他拉几个粪蛋儿。诙谐称之为属狼狗的,鼻子灵的不得了,既然闻到了肥肉的香味,就不要掖着藏着装腔作势,更不要耍贫嘴,有什么话快说,没功夫和他磨牙。

  张德先一看自己的弯弯绕,已经被王书记识破,没必要转弯抹角,只好北京的胡同——直来直去,据他获悉,红河钟总重病离岗,政府正在讨论接班人问题,不知王书记有何高见?表示学习学习。

  王书记寻思,好你个张德先,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跟我抖落花花肠子耍心眼,无非想当红河水泥厂的救世主。嘴上不说心中之话,我正想找你考虑此事,你竟然自动找上门来,立刻四平架子端起来,就像小孩玩儿的胶皮劲儿——慢慢抻着。

  张德先一看王书记打起官腔,知道上赶门不是买卖,可是既来之则安之。

  王书记一番惯用领导的思维分析,张德先不甚赞成也是频频点头,稍有问题需要回答,他也不失时机感慨一番:在华阳企业界,谁都知道,红河水泥厂是政府领导最头疼的烂摊子,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仍然是不死不活的病秧子,看郝总的架势,大有力挽狂澜的雄心壮志,可惜出师未捷病缠身,真是人不能和命争。其实,就是郝总无此不幸,也未必力挽狂澜,领导心里最清楚,要想拯救红河,并非具有企业管理能力的人解决问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经济实力。这就好比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他不希望见到一个有智慧的人,而是迫切见到一个有面包的人。红河水泥厂所面临的困境,说白了缺钱而不是缺人,你就是范蠡重生,商鞅在世,没有银子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张德先关于红河水泥厂的一片话,王书记自然听出弦外之音。拯救红河,确实如张德先所说,不但需要能人,更需要资金,纵观华阳上上下下,谁能挑起这个重担,不言而喻,非黑龙集团莫属。王书记看出张德先的心思,明知故问,张德先干脆直言不讳,毛遂自荐。黑龙集团不但具备使红河走出困境的经济实力,而且具备企业经营的管理能力,关键在于两个企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优势互补。红河水泥厂启动生产,需要资金最大的地方是原材料,一是石灰石,自己的矿山,发开工资不愁没人干;二是原煤的需求,足可以让别人望而生畏,而黑龙集团有煤矿资源,不用为此发愁。至于流动资金,黑龙集团不需东借西凑,自己的兜里的钱也是绰绰有余。仅凭此两点,王书记毋庸置疑。

  王书记在张德先未来之前,已经深思熟虑,把拯救红河水泥厂的的重任落在张德先的肩上。现在张德先不请自到,抻着点是为了抑制他向政府要条件,因此,一方面高度赞扬了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并确信黑龙集团的经济实力不容置疑,张德先的能力无可挑剔;一方面故作疑问,拿外行领导内行做说辞,以示领导的多方面考虑。

  张德先甭看瞧不起破烂王刘得富这个外行开煤矿,他这个外行对接管红河水泥厂却是十分的自信,奉劝王书记没必要瞻前顾后,忧心忡忡,并且提到罗副县长能挑的动全县工业的重担,他难道连个红河也拿不起来吗?张德先副县长没竞争上,至今耿耿于怀,逮理不让人。

  王书记容不得属下阴阳怪气,很严肃的批评了张德先。张德先立刻自打圆场,既然木已成舟,岂能刻舟求剑,只不过用一个现实比喻,说明他提出的问题。谎称自己因为表达急切心情,唯恐王书记听不明白,所以不加思考,信口开河,拿罗副县长作比喻,确实不讲组织原则,敬请王书记批评指正。一番冠冕堂皇的解释,一番入情入理的恭维,说的王书记心花怒放,眉笑颜开。

  张德先说话,可以口无遮拦,王书记不说金口玉言,必定领导的原则性很强,在县常委会未研究决定之前,他不会违背组织原则瞎放炮。

  张德先既然自愿请缨,总得想办法撬开王书记的嘴。他试探的请求非官方交谈,从个人认识角度,为其指点迷津。

  王书记太了解张德先了,给一缕阳光他就灿烂,给一块云彩他就下雨。因此明确告诉他,若想征求个人意见,就等自己解甲归田的时候再来。不过,王书记并非一点面子不给,起码答应会认真考虑他的想法,也会把他的想法提到常委会上讨论,这可是一张白纸画个鼻子,真给张德先好大的脸。

  其实,王书记把他的想法提到县常委会讨论,这话也说到家了,虽说不上破天荒,也是格外的宠幸,张德先再不知趣,那就是得寸进尺。张德先聪明过人,岂能办糊涂事,当然见好就收。他再三感谢王书记,也在三表示忠心,眼含着热泪,就此告辞。

  
  在张德先窥视红河并且有所动作的时候,罗副县长正在火烧眉毛心着急。红河水泥厂面临企业改革,面临生产启动,郝总却病倒了,犹如大战之际,失去指挥员,阵脚一片大乱,必须尽快选择一位拿得起来放得下的能人,临危受命,支撑红河这个烂摊子。但是他不得不考虑,如果去了个柳木,换了个朽木,自己举贤不利不说,企业遭殃可不是小事。尤其自己刚刚上任,头皮没有脸皮厚,脚跟也站得不稳,一招失算,满盘皆输,不能因小失大,影响一生仕途,罗副县长瞻前思后,决定放弃举贤这个权利。

  刘县长在选择红河当家人的时候,也伤透了脑筋,始终在犹豫不决。因为红河每况愈下,必须选择一个力挽狂澜的能人主持大局。他和罗副县长到红河摸底,曾经看中红河副厂长兼红光预制件厂厂长伊大用,此人具备一个企业家的素质,尤其踏实的工作作风,又为现代企业家所少有。可是找他谈话,不但对领导的信任麻木不仁,反而和领导讨价还价,给刘县长留下狂徒不可重用的印象。当他静下心来想想,伊大用的考虑无不有道理,红河确实面临重重经济困难的特殊性,恐怕他有心干事,却无力回天,因为要想拯救红河,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更多的是借助经济实力改变红河,伊大用自知有企业管理的能力,却无起死回生的经济实力,所以,他提出红河破产转制的条件,刘县长和罗副县长也认为这是唯一出路,只是破产关系重大,必须经过常委会研究决定。红河水泥厂破产重组,对于刘县长来说,本应该借此对红河东一次大手术的机会,推动华阳的企业改革的发展,同时也有重新布置华阳企业界的格局的想法,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能及。

  王书记面对红河的窘境,既不像罗副县长心急火燎,又不像刘县长犹豫不决,反而泰然自若。张德先的主动请缨,不但让他吃了颗定心丸,而且又多了一把制衡刘县长的杀手锏。刘县长不是处心积虑想打破目前华阳的政治格局吗?不是想捅破王书记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吗?王书记岂能错过机会,定然见缝插针。当刘县长和罗副县长征求意见,王书记抢先提出黑龙兼并红河的想法,刘县长和罗副县长大为震惊。

  “红河郝总重病在身,不能主持工作,企业不能一日无主,没有中意的人选,看来我们领导没有当好伯乐。领导嘛,就是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我们没有做到,恰巧有人毛遂自荐,愿意勇挑这副重担,这可是对我们的工作的促进啊!我想,不能发现人才,领导失职,如果发现了人才弃之不用,不是失职,而是渎职。黑龙集团张总听说郝总得了中风不能工作,找我谈了想法,有意接过红河这个让人头疼的烂摊子,为政府排忧解难,精神难得。我们心里清楚,目前政府财政捉襟见肘,面对红河的困境,只能望洋兴叹,几十名退休职工,还有几个病号工伤大把的花钱,在岗职工工资只能逢年过节发点救急,来源还是靠借债,现在面临启动生产,资金毫无着落,这样的企业有人接,只能用责任重于泰山来形容。我觉得黑龙接管红河最合适。首先,黑龙具备经济实力,这是拯救红河的首要条件。其次,黑龙张总有能力扛起这副重担。第三,双方优势互补。红河吃掉一部分黑龙的煤,红河的水泥黑龙也用一部分,肥水不流外人田,庄稼肯定长势喜人。企业解困,光靠政府无能为力,光靠救济不能自强,必须闯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新路,这就是企业改革之路,张总这一举动,正是为华阳吹响了企业改革的号角。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红河因黑龙拯救而崛起,黑龙是不是因红河而强大?是不是从独立团变成集团军,是不是能打大仗打硬仗?这就是媒体津津乐道的大集团公司发展的思路,罗副县长,你主管工业,你说呢?”

  “红河郝总因病不能主持工作,谁来接力,继续走下去,当家人至关重要。目前华阳不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红河就有这样的能人,而且是内行当家,为什么不能重用呢?正如王书记的分析,目前拯救红河,最现实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政府不具备这个能力,黑龙绰绰有余,而且两家产品经济互补,这种连襟关系求之不得。但是,如果从企业改革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倒在想,红河已经资不抵债,能不能先破产,然后内部转制,或者公开拍卖,招商引资,说不定红河这个烂摊子,招来会念经的外来和尚。”

  “罗副县长的想法,我认为是大胆创新,而且有一举两得之妙。其一,抛砖引玉,以红河破产转制,迅速拉开华阳企业改革的序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二,红河就像一个多年沉疴卧榻的重症病人,汤头药只能维持生命,只有动一次大手术,方能彻底治愈顽症,获得新生。”

  “红河破产转制,如果从一个战役的角度考虑,无疑是一个漂亮战术,可从华阳企业改革战略部署考虑,还欠大局意识。首先说创建华阳九条龙,大方向正确,也顺应了时代潮流,更符合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虽然存在着许多弊病,譬如有的企业不具备集团能力而牵强附会,有的企业骨架很大可是身上没肉,但是,架子搭起来,有了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平台,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唱好这台戏,而不是拆这个戏台。我说这话,你们不要以为九龙是我的苦心经营,有护短之嫌,其实九龙不是我一个人的创造,而是大家辛辛苦苦多年努力的结果,我们都有责任壮大它,而不是一个个拆的七零八落,使我们的心血付之东流。”

  “王书记,我和罗副县长的想法,目的不是把九龙拆散了,而是想借企业改革之机,使身处浅滩的蛟龙,沐浴企业改革春风春雨,冲出困境,获得新生。”

  “可是救治一个重症病人,救命救急,不是非得死了再做大手术,应该先把奄奄一息的病人,从死亡一线救活了,再想治疗康复的办法。红河目前只要投入资金,启动生产,开拓市场,就能起死回生,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难道只为拉开企业改革的序幕吗?这种做法显然得不偿失。”

  “王书记说的有道理。企业破产,那是无奈之举,红河能够救活,采取破产岂不多余。既然黑龙集团张总主动请缨,政府只要考虑黑龙有没有经济实力,张德先有没有经营管理能力,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应该毫不犹豫的交给黑龙集团,何必困扰领导的精力。”

  “罗副县长主管工业,也同意把红河交给黑龙集团,少数服从多数。”

  “既然我们三人达成共识,接管工作立刻进行,至于和郝总的交接,视郝总的病情待定吧。”

  “接管的具体工作由罗副县长安排。”

  政府决定黑龙集团接管红河水泥厂,张德先比谁都着急,当罗副县长告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紧急调动了精干的接管队伍,只要一声号令,立刻开往红河水泥厂。这些人不仅仅为了交接而去,张德先安排的目的是怕走漏了消息,引起红何的混乱,导致财产转移和流失。

  张德先的到来,随后跟进一大群人,他们不由分说接管了财务,物资供应储备库房,成品储存库房,车间也增派了人手看管。

  红河职工面对着突然变故,心里如打破了五味瓶,感觉不是滋味,他们真不明白,这事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刚刚上班,企业竟然被人接管了,虽然身份谁也无法改变,总有一种和企业一样的命运,羞愤难当。他们原来把红河的希望寄托于伊大用,谁知道来的却是黑龙集团张德先,因而产生一种低落和敌触情绪。

  罗副县长偕张德先来到红河水泥厂,暂时主持工作的陈书记大为震惊,心里十分恼火,却不得不承认无法改变的实事,只好忍气吞声,配合接管工作,并按照罗副县长的指示,召集全厂职工大会。

  罗副县长在大会上宣布了政府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随后,张德先发表了接管宣言,没有慷慨陈词,没有无谓的许诺,平平淡淡几句话,让罗副县长都感到不满意,必定是接管大会,怎么也得鼓舞一下士气,可张德先自有分寸,就像一个将军指挥一个战役,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知彼知己。其次是瞄准目标,一矢中的,切忌放空炮。因此,他只表明不走马换将,以红河人管理红河,暂不改变红河管理制度,暂不进行工作岗位调整,各部门按部就班,安心上岗,并告诉大家,黑龙集团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启动生产,补发所欠职工工资,一切都为了稳定红河局势而言。

  张德先俨然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红河人看不惯,对他的大道理也充耳不闻,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可是当张德先提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组织生产,补发职工所欠工资,立刻引起全厂职工议论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