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漂浮的冰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视。但是对刘奇峰的任用,黄书记认为不能局限于处级这个定位,要有培养人才的长远目光,这样才能尽到举荐人才的责任。刘奇峰有培养前途,放在交通口,必定事务管理面窄,县长不一样,他是一个县的行政长官,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更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黄书记从全局考虑,宣告了刘奇峰的任用。
汤市长任用干部的观点也很明确,不仅注重文凭,要注重能力。虽然对刘奇峰不甚了解,但从常委们的口碑得知,刘奇峰堪当此任,没有异议。
汤市长认可,各位常委的选择变得很简单,黄书记宣布调刘奇峰任华阳县县长,什么时间下发调令,等他和汤市长找刘奇峰谈话以后再做决定。
常委扩大会议程,转入研究全市企业改革主题。根据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根据省委尽快行动起来的指示,阳城市企业改革指日可待,与会领导各抒己见,达成共识,这就是响应中央提出了大政方针,国退民进,抓大放小,闯出一条具有阳城特色的企业改革之路。
汤市长不愧为企业中人,对企业改革的分析十分精辟。他认为企业改革,关键是领导解放思想,彻底破除旧观念,树立新时代创新精神,才能带领群众迈开大步,奔向企业改革之路。在谈到如何部署阳城市企业改革行动上,他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把企业改革的号角吹响,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组织宣传队下到基层讲演,真正把国营企业的职工发动起来,搞好企业改革。其次,不要急于求成,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要号召各县搞好企业改革试点工作,不提倡人人一把号,各吹个的调。这次企业改革的试点,不由市政府来搞,不搞框框,不搞模式化,而是由各县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部署。第三,把握政治方向,平稳过渡国营企业转制,保障大局稳定。汤市长是国营企业走出来的人,不敢说对企业了如指掌,但敢说略知一二。他知道国营企业改革难度在那儿?主要看干部职工思想解放的程度。这次企业改革的大方向很明确,一些国有企业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由于建国以来国企文化的潜移默化,长期的国有职工身份优越感的沉淀,一个很难让国有职工接受的所有制的转变,自己身份的转变,手里的铁饭碗打碎了,多年习惯的依靠不复存在,突然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没有思想准备,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很难接受这些残酷事实。这就需要政府把握企业转制的大局,把握稳定职工思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企业改革健康的发展。
汤市长显然认真研究了企业改革,黄书记更善于总结,提出放开企业改革思路,稳定大局为要的指导性建议。这次企业改革,改变的是国有企业所有制,国家痛下决心,很容易做到手到病除,可是国有职工呢?国家采取社会保障制度,相应的解决这一大难题。可是我们都清楚,国有职工买断身份的钱,能否解决养老问题?这是个未知数,再者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刚刚起步,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想达到职工原有的依靠和愿望,实事求是的说,国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社会保障更说不成一句话,这个棘手问题只能由当地政府妥善解决。可是政府也不能红口白牙说空话,唯一的办法是引导各县企业改革软着路,因势利导,尽量采取内部消化,即国退民进。绝对不允许因为政府宏观控制的疏忽,导致大多数职工的不满情绪,出现上访事件。黄书记关心群访事件这个敏感问题是有道理的,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权大于法的现象,老百姓不是不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是徇私枉法的官员,影响了群众对法治的信任,因此把朴素的感情投向领导,也恰恰是领导的一句话,解决了群众跑断腿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形成一个怪圈:权大于法。
主管工业的鞠副市长一些想法和汤市长不谋而合,无需倒粪似的重复,可不亮明自己的观点,又觉得碌碌无为,于是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企业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营企业的转制方向,所倡导的股份制形式,以及相关政策等。
鞠副市长提到的企业改革纲要,汤市长表示赞同。在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如何制定华阳企业改革纲要?考虑到几个重要问题,其一,企业转制的形式,从大趋势上看很明朗,国家就是在抓大放小大政方针指导下,放开所有能放开的企业,实行国退民进,归根结底就是国家放开之列的国有企业退出历史的舞台,换上股份制这个新角色,这不容置疑;其二,国有职工的安置,涉及大局稳定问题,此乃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其三,国有资产转换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也涉及职工工龄补偿问题,这项工作很复杂,需要政府周密的考虑,完善保障措施,做到平稳过渡。企业改革是对政府的一次严峻考验,领导要具备大胆创新精神,经得起国企嬗变的阵痛,哪怕舍得一些血本也在所不辞,只有这样,企业改革才不至于落入俗套。
黄书记站在总揽全局的角度,对大家的讨论意见作了纪要性总结,同时提出纲要的制定不能闭门造车,应该组织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到南方转转,开开眼界,换换脑筋,必定内地企业改革先行了一步,虽然不提倡拿来主义,但借鉴经验教训无偿不可。为此,黄书记决定汤市长带领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南下取经,学习南方人的先进思想,金钱意识和超前意识,边学边筹划阳城企业改革思路,制定实施纲要。黄书记则亲自挂帅,组织宣传,发动群众,打好企业改革思想基础。就这样,阳城市企业改革的部署,双管齐下,为全市将掀起企业改革的高潮,做好了战前充分准备。
刘奇峰是黄书记家的常客。黄书记把市委的决定提前告诉了他,刘奇峰虽有重任在肩的感觉,却表现出大惑不解的样子。他精明的脑袋瓜,立刻转了三百六十五个圈。难道自己在黄书记心目中的位置偏移了?也许黄书记另有安排?刘奇峰虽然满脑海的问号,必竟久居官场,遇事处变不惊,漫不经心探询黄书记的意图。
黄书记向来说话讲究分寸,尽管刘奇峰跟随自己几年时间,两人交谈也从不随便,何况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只是告诉他,谁的建议并不重要,关键是县委推荐的人,能够拿得起来放得下。不过,有些话还是要点明的,不仅要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平级调动,应该明白仕途又上了个台阶,而且让他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幸运的大学生,从学校门一出来,就扎进县委大院,不出三年,又荣任交通局长,可谓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殊不知,无限风光在险峰。交通局长的位子,固然炙手可热,人们眼里的肥差嘛!可这个令众人目光集中的地方,也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刘奇峰心里十分清楚,如果没有黄书记知人善用,哪有今天的风光。就凭自己无钱无势的条件求官入仕,不知要走多少弯路,甚至奋斗一生,也不一定出人头地。这次机会难得,何况黄书记已经暗示,不经大风大浪,难成好舵手,不经出生入死,难为大将军,不到基层去锻炼,以后怎堪重任?他之所以不情愿离开交通战线,因为他的施政规划尚未完成,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承诺,还没有全部实现,就这么一走了之,岂不成了老百姓最痛恨的、说话不算数的官僚。为了做一个百姓信任的好官,他宁愿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想落一个大忽悠的坏名声。
刘奇峰思想的流露,黄书记很会做工作,他从全局观念,远大目光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提高刘奇峰的认识,并例举了自古至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人物,作为他学习的榜样。同时还指出,这是组织调动,并非是你不负责任,更不是你调走了,全市交通工作就得瘫痪。甚至很严肃的告诫,如果他就这点出息,他的举荐毫无意义,也没必要非得下去。刘奇峰闻听此言,哪敢推辞。
刘奇峰知道自己官身不得自由,去留问题在于黄书记一句话,而不在于自己强词夺理,任何借口都无济于事。既然一定去华阳,也知道华阳的县官难当,连着两任县长不知不觉得栽了跟头,虽然脚上的泡自己走的,可也不排除不别人使了绊子,他下意识提到县委王书记,也有一个疑问脱口而出,王书记是神还是人?
黄书记听到这样无原则、为官之大忌的话,毫不客气的提出了批评,切切不可胡思乱想,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郑重其事告诫他,牢记毛主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并永远作为领导工作的指导思想。
刘奇峰一看黄书记面带愠色,赶紧把话头打住,然后信誓旦旦,只要黄书记一声令下,冲锋陷阵毫不含糊,哪怕是龙潭虎穴,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辞。
黄书记那张变化莫测的脸,立刻由阴转晴。他作为市委书记,对即将上任的县长,嘱托必不可少。他向来推崇焦裕禄,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最后活活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刘奇峰也不乏感慨:焦裕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尽到了为党工作的责任,作为县委书记,成为百姓拥护的好官。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焦裕禄,自己立志成为其中一员。他虽然对华阳不甚了解,但多多少少知道些情况,华阳刚刚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可谓百业待兴,肩上的担子不轻啊!同时他也在琢磨,华阳县的工作是否搞上去,关键在于他和王书记的精诚团结,同心同德。黄书记也是如此嘱托,并告诉他,全市经济工作表彰暨企业改革动员大会马上召开,华阳县委王书记一到,他安排个时间,互相见个面,有些事他也要当面锣鼓敲个响。
……
华阳县长刘奇峰走马上任,正巧赶上全市经济工作表彰暨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他和王书记的见面,变得简单了,市委黄书记把二人叫到到办公室,宣布市委的决定,彼此认识之后,携手来到会场。
大会的第一个主题是企业改革,黄书记和汤市长的精彩讲演,振奋人心,给与会者留下诸多思考。企业改革动员宣传结束,接下来的全市经济工作表彰开始,全市十九个县,在会上逐一抖搂家底,为在排名榜上争个好名次。这是唯一露脸的事,各县竭尽所能,恨不得刮地三尺,甚至浮夸虚报,也要名列前茅,谁也不愿落后打狼。华阳县曾是阳城市老疙瘩,自从黄书记亲自抓点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摘掉建国以来贫困县的帽子,而且获得名列前茅的骄人业绩,真让兄弟县刮目相看。
华阳县经济发展之快,市委黄书记脸焕异彩不说,县委王书记也是风光八面,会上少不了介绍经验。王书记红光满面站在讲台上,打开话匣,津津乐道,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王书记一番过分粉饰,可谓天花乱坠,尽管遭到同僚的鄙夷,却引起未来同事的几分敬意。新任华阳县长刘奇峰,仔细端详台上的未来搭档:魁梧的身材,站似铁塔;四方大脸,白白净净,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只笑眯眯的大眼睛,无疑为和蔼可亲的面孔增添几分魅力;两扇圆润的贴骨耳,似乎藏着难以捉摸的灵犀;格外惹人眼球的鼻梁,耸入云山;如果一言而概之,官架十足。刘县长光顾识相,忽略了王书记的侃侃而谈,反正与会者都感觉听天书一样,既佩服其口才,又嫉妒其风头。当王书记大谈“工业九条龙腾飞,农业六朵花怒放”时,连刘县长都觉得,比天方夜谭的故事还精彩。华阳县他没少去,大都顺着公路跑,即使是走马观花,也可略见一斑,真不像王书记的夸夸其谈。当然,各方父母官聚到一起,哪个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似乎是老辈子沿袭下来的,见怪不怪,自己也曾提着胆子编瞎话,可现在看来,自己真是小巫见大巫。
王书记在会上出尽风头,别人服不服不说,必定得到黄书记的赞许。会议一散,黄书记的秘书就通知,黄书记要和华阳县的代表共进晚餐,这可是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的脸。当然,黄书记主要是为刘县长践行,顺便和王书记沟通一下思想,并嘱咐二人精诚团结,同心同德,把华阳的经济建设搞上去。
酒桌上大都礼节性寒暄,散席之后,三人来到黄书记的办公室,进行官方语言的交谈。
黄书记从市委选派干部的原则性,讲到班子搭配合理性,称赞王书记和刘县长的二人组合,一个经验丰富,工作老练,一个知识渊博,年轻有为,可谓优势互补,绝对是一个精明强悍的组合。
王书记和刘奇峰虽然接触不多,但彼此还是有些了解。自从刘奇峰调到市交通局之后,阳城市的公路建设,有口皆碑,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王书记盼来了这样能力极强的搭档,喜忧参半。喜的是华阳需要这样的县长,忧的是能力强的人很难控制,这种矛盾确实存在。他仔细打量自己的搭档,北方人长个南方人的模样,个子不大不小,身体不胖不瘦,面孔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眉毛不稀不疏,鼻子不高不低,说话不温不火,这可是上了讲究的相貌。王书记甭看党龄颇长,可是封建思想严重,尤其对骨骼面相颇为迷信,他认真研究了刘县长,似有相生相克之虞。
王书记听了黄书记的一番话,也明白了深刻意义,更懂得事不过三,一个县长在华阳出了问题,实属偶然现象,二个县长在华阳出现问题,当书记的难辞其咎,如果再和第三个县长相处维艰,岂不向领导和社会宣布当书记有问题,常言道,打鼓听声,听话听音,黄书记虽然没有明着指出,可话言话语无不在暗示自己好自为之,看来今后的工作要收敛些了。
刘县长的思想也很复杂,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也有瞻前顾后的顾虑,听了黄书记的谈话,面对眼前眉笑颜开的搭档,心里充满激情,眼里流露诚恳,一番决心表示,不但让黄书记点头赞赏,而且让王书记为之感动,大有寻他千百度的感慨。
黄书记看到二人思想的默契,观点的共识,暗自为自己的知人善用窃窃自喜,看来刘奇峰走马上任,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王书记和刘县长带着黄书记的衷心希望回到华阳。接风洗尘必不可少,大会小会频频不断,各方面的应酬也不能等闲视之,刘县长忙的后脚跟直打后脑勺。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县长并没有这么做,他一再告诫自己,不要下车伊始,呜哩哇啦,做事非得大刀阔斧,文明点说是城府不深,俗话说是狗肚子盛不了四两油。而是要稳住身架,脚踏实地,一旦想踢出头三脚,必须马到成功。因此,刘县长处处是紧睁眼,少说话,勤跑腿,多干事。除了应付例会之外,总是带上秘书下到基层,按照他的想法,就是为了发言权、决策权,必须搞好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华阳经济发展动态,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
刘县长首先走访了闻名全市的工业九条龙,留给他的印象,名副其实的只有两条龙,其余的说是硬凑也不为过,好在企业改革即将开始,这些企业前途并不暗淡,随着企业改革的推动,必将焕发新的活力,他蛮有信心。紧接着,他考察了农村六朵花,特别是最感兴趣的小康之花,与那些例行公事似的领导视察不同,他只带秘书,轻车简行,微服私访,不顺着当地乡村领导的指引的路线,也不听像小学生背书一样的汇报,专门走村串户,细心听老百姓的意见,结果发现小康村干部浮夸,老百姓把鼓吹的小康村,比喻成第二个大跃进,本来对名不副实的六朵花颇有疑问,听到百姓怨声载道,心中更加忧虑重重,他扪心自问,农村改革三十年了,建国初期的浮夸之风却依然存在,怎不令人担忧。他决定带领全县乡村领导拉练,在小康村召开全乡干部现场工作会,肯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但不赞成小康村干部的浮夸之风,并号召干部群众,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搞好联产承包,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养殖业,崇尚科学,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并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大多数乡村干部深受鼓舞,唯有繁荣乡周乡长和小康村的村官们如芒刺背,刘县长临走时好言安慰一番,要求实事求是创建小康村,言外之意否定了繁荣乡政府虚夸的做法。
刘县长还在回县里的路上,周乡长就拨通了王书记的电话,汇报了刘县长颇有微词的情况,王书记闻听,大发雷霆,把周乡长骂的狗血喷头。可是,当刘县长出现在王书记面前,他却装作若无其事问刘县长,下乡走了一遭,有何感想?
王书记此问,刘县长感慨颇多,有些不便说出来,不得不拿了一通官腔。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王书记提到的工业九条龙,农业六朵花,确实为华阳描绘了宏伟蓝图,真让他羡慕之至。特别是工业九条龙中的黑龙集团和石龙公司,已经具备了舞动之势,必将带动华阳经济的腾飞。还有农业六朵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艳芳香,使得刘县长更加佩服王书记的创新思路。
刘县长的赞誉,王书记也客套一番。实事求是的说,他提出的工业九条龙,只具备个雏形,农业六朵花,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必定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候,不闯闯怎能行?不探索怎能行?他的主观愿望是想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搞出些名堂来,可下面的干部素质太低,有时候曲解他的意图。
刘县长对王书记精心培养的农村六朵花,工业九条龙,不光为了欣赏,他表示不做叶公,愿做护花使者。尽管下到基层时间很短,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儿,感慨也是管中窥豹之见,可他足以感到,王书记的思路不错,只是需要正确引导,如果真正实现农业六朵花绽放,工业九条龙呼风唤雨,华阳的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刘县长实事求是肯定了王书记的功绩,王书记谦虚的声称,自己搞的那点玩意儿,不值得刘县长津津乐道,更无法和刘县长搞的乡乡通油路的大手笔相媲美。如果阳城市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在全省的公路建设上也是名列前茅。
王书记这么一提,刘县长感到惭愧。阳城市的公路建设,简直是一张没有文字、没有图画的白纸,他只不过在上面画了几个符号,庆幸没有人抨击他信笔涂鸦,大都赞美耳目一新。只可惜因为工作的调动,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每当有人谈及此事,他都有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的感觉。
王书记和刘县长互捧之后,终于进入实质*谈。王书记表面上坚持刘县长扛起华阳县改革开放这面大旗,他来保驾护航,可心里始终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党指挥枪。在华阳这个舞台上,他永远是主角儿,别人只能当个配角儿,跑跑龙套。他常常自诩自己是一个唱黑头大花脸的,需要一个文戏小生搭档,这回上面正好派来了,文武双全才有好戏看嘛!只是不知道这位刘县长喜欢什么戏路,唱腔是西皮流板,还是高山流水?不过,他通过和刘县长交谈之后,已经感觉到后生可畏,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感慨。
这些官方语言,冠冕堂皇,刘县长听得太多了。华阳改革开放的确是台好戏,他和王书记这对搭档必须进入角色,至于谁当主角儿,谁当配角儿不重要,关键如何把华阳经济这台戏唱好,让华阳老百姓喜欢看。
王书记和刘县长心照不宣,共同登上了华阳经济建设的舞台。 txt小说上传分享
3
罗副县长上任半年多时间,工作成效不尽人意,社会舆论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使他倍感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实现华阳经济的腾飞,才是唯一实现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华阳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上,把招商引资,开发煤矿资源作为重中之重,始终是雷声大雨点稀,他上任之后,相机提出了“放开开采,全面开花“的建议,得到了王书记大力支持,可是,正当他准备实施自己设计的构想的时候,新上任的刘县长的施政纲领,是在原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路,尤其在煤矿资源开发形式上,和自己提出的策略,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这些天他和刘县长一起下基层,稍有空暇,无不设法说服刘县长,却难以改变原则性。他知道,刘县长的施政纲领,不但要经过常委会通过,而且要先经过下面的充分酝酿讨论,集思广益,因此企业界老总们的建议尤为重要,特别黑龙煤矿老总张德先,更是举足轻重,他必须礼贤下士,进行一次思想沟通。
罗副县长知道,这位昔日竞争对手,至今因为官场上的失意,始终耿耿于怀,前几次到黑龙煤矿视察,明明在家的张总,却谎称在外地,竟然让一名副总陪同。一次这样有情可原,可每当他下来,张德先都推说在外地,怎不令人恼火。这次罗副县长搞了个突然袭击,谎称到黑龙煤矿看看,却带领全县企业界老总们来到银龙铅锌矿,把张德先堵个正着,弄得他挺尴尬,不得不陪同视察。
银龙铅锌矿属于国营矿,是华阳九龙之一的银龙,前几年中国的工业不发达,进出口又是闭关自锁,铅锌的价格低,生产成本高,该矿的经济效益一直不好,排在九龙之末。张德先在一次工业会议上获得信息,有色金属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因而对银龙惦记在心。恰巧政府换届,张德先和畜牧局局长罗扬,为竞争副县长几经交手,本来靠着王书记这棵大树,也舍出了血本,满有把握入主县政府大院,结果名落孙山。王书记为了安慰张德先,把银龙铅锌矿划归黑龙,成立了矿业集团,作为补偿,张德先略感心理平衡,抑制了情绪波动,但心里总是疙疙瘩瘩,别别扭扭。当罗副县长把张德先堵在银龙铅锌矿,张德先内心里不服气,表面上不得不装出恭恭敬敬,甚至在罗副县长视察黑龙煤矿井下之后,在黑龙煤矿精心安排了一次筵会,为罗副县长接风洗尘。
张德先的表现,令罗副县长十分感动,本不该在企业吃吃喝喝的,只因想借此机会拉近感情,破例参加了张德先准备的盛大宴会。
当罗副县长走进宴会厅,立刻被眼前的阵式惊呆了,且不说宴席上山珍海味丰富,玉液琼浆飘香,就是几位县文工团的歌唱演员的光临,足以看出排场之大。罗副县长见此情景,真是如芒刺背,如嚼芥味,坐下来吧心里难受,走又走不得,只好硬着头皮应付。
盛宴开始,张德先把罗副县长介绍给大家,然后简短致词:“诸位,罗副县长和企业界的精英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黑龙视察,是对我们的莫大鼓舞和鞭策,诸都知道大名鼎鼎罗副县长,在农业战线可是响当当的头牌,尤其大力发展养猪的经验,在华阳首屈一指,并在全县大力推广。这次罗副县长把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养猪的先进经验带到企业界,必将使工业九条龙插上腾飞的翅膀。做为华阳九龙之一的黑龙带头人,为华阳企业界有一位好领导,倍感欣慰。今天,罗副县长亲临视察,下到六百多米深的巷道进行现场调研,真让人感动。罗副县长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执着的探索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此我代表黑龙集团,欢迎罗副县长的光临,并对罗副县长对黑龙企业的厚爱表示诚挚的感谢。请大家举起酒杯,敬罗副县长一杯。”张德先一扬脖喝个底朝天,罗副县长在一片吹捧声中喝下了这杯难咽的苦酒。
“这第二杯呢……”张德先刚要接下来表示,罗副县长打断了他:“张总,你已经尽到了地主之谊,既然把我当作娘家人,就该让我说两句,我这个粪堆里长出来的蒿子,本该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可是组织偏偏把我推到企业的地界生根开花,现在整个华阳都在议论纷纷,拿镰刀的如何领导拿锤头的,养猪的怎能舞龙?我这个人不像报上吹得那么好,但也不像有的人说的一无是处,最起码我在大学里锻炼了四年,对新生事物还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最重要的是我的自信心和为人处事原则,使我清醒的坚信,外行没有三天力巴头,不会就学嘛,所谓的内行也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关键是有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只要有信心和毅志,相信自己能做好,何况有张总这样企业界精英的鼎力相助,何愁事业不成,为此,我提议一杯酒,华阳的企业界精英们,一切要以事业为重,精诚团结,为华阳企业的发展,为华阳九条龙的腾飞而努力奋斗!干杯!”罗副县长也借酒回应张德先的刻薄挖苦。
罗副县长第二杯酒下肚,早已看出这宴会的阵式,就想封口,可是张德先早有准备,不等罗副县长说出来,马上抢过话头:“诸位都听到了,有罗副县长的信心和才能,华阳九龙哪有不飞的道理。罗副县长驾驭企业这艘大船是企业之幸,是企业同行们的福气,为此,我敬罗副县长一杯,表示坚决拥护,大力支持,罗副县长如果看得起我,就干了这一杯。”
“张总,这看上看不上不在酒,在我眼里,谁是华阳纳税大户,谁就是上帝,否则,就是搁酒泡上也白搭。至于张总的感情,我不能不当回事,来,干!”罗副县长毫不示弱。
张德先的举动鼓舞人心,酒杯还没沾地,所有陪同的人都争先恐后向罗副县长敬酒,而且人人都有说道,盛情难却,弄得罗副县长难以招架,可劝酒人执着的热情,使罗副县长无法推辞,只好硬着头皮豁出去。好在心里有个老主意,不能因酒出丑,让别有用心的人看笑话。当罗副县长一圈应酬下来,虽然觉得力不从心,仍没到酒力攻心的地步,连张德先都惊得目瞪口呆。他看见罗副县长腿脚显得不利索,思维语言却不失分寸,似乎很失望。
罗副县长看见张德先不解的目光,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张总,今天我献丑,你见笑了, 没有失望吧?酒呢都喝到了,感情也都交流了,该唱的唱了,宴会是不是也该收场了。”
“罗副县长,没想到你这么赏光,更没想到你大人大量,张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总诚心设宴,我怎么不识好歹呢。张总不就是怕我喝不好吗?这么多陪酒的我一个不落,张总应该满意啦。”
“罗副县长,不要小看这喝酒,喝酒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作风,诸葛亮在识人的招术上就有醉其酒识其性嘛。”
“这么说,张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喽!”
“罗县长,这话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