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漂浮的冰山-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霸占人家老婆,还理直气壮,天下真没有说理的地方。” 

  “霸占这个词太难听了,就凭你借我八个胆也不敢,应该说是偷情。” 

  “你就偷吧,千万别偷出天边外去,天蓬元帅是怎么变成猪八戒的,偷情的男人应该引以为戒。” 

  “花心的男人有句名言,宁在花下死,做鬼也*。变成个猪八戒又当如何?” 

  “好啊,你竟然说出这种话来,说明你骨子里都是多情的种子,你对我的所谓爱情,纯粹是为了*盗柳的甜言蜜语,一旦采到花蜜就弃花而去,我说的没错吧?” 

  “又来劲了不是,我和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得得,我没功夫和你耍贫嘴,好自为之吧。”严彩凤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德先怔怔地看着她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

  
  严彩凤办事,想得十分周密,她特意选在张德先出差的好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六,以党委的名义召开*生活会。严彩凤的开场白更是冠冕堂皇。 

  “各位领导,半年没召开党的*生活会了,今天,把领导从百忙之中请来,就是进行一下思想勾通,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经营管理和工作作风,提点宝贵意见,进而促进班子团结,请领导畅所欲言。” 

  “既然是*生活会,我就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黑龙集团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在市里数数,还排不上座次,可是在华阳,可是屈指可数的龙头老大。企业壮大了,摆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管理问题,招揽人才和留住人才应该列入企业的重点工作,不是我说话不中听,现在的黑龙集团选拔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中层干部都很难。尤其在黑龙煤矿,让富龙煤矿挖的,人才已到了枯竭的地步,现代企业已不是傻大黑粗的管理理念,不要以为煤矿就是挖煤,有力气就行,更不要认为水泥厂的设备,有个人头就能操作,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我们黑龙集团,已显露出一个苗头,近亲繁育,各级领导把七大姑八大姨捣咕进来,连一个小班长都得任人唯亲,这种不管红黑良莠的雇用员工,不仅提不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恐怕影响企业的发展。我这话说的不过分吧?这背靠大树的员工进了企业,总觉得腰里插根棍,工作挑挑拣拣,干活拈轻避重,可脾气不小,谁说和谁横,不知别人,我管生产这些年,体会最深,一个企业要茁壮成长,必须扬长避短,提高整体素质。”伊大用首先发言。 

  “人才是个突出问题,像煤矿和水泥厂所需人才并非什么高尖端人才,求之不难,只要我们敞开大门,广开才路,招贤纳士,不愁人才不至,可我认为黑龙集团目前已陷入可怕的误区,这就是黑龙模式,不管子公司什么情况,都坚决执行一个经营模式,死搬硬套,是不是就像唐僧给孙悟空头上戴了一个紧箍咒,只要孙悟空不按照唐僧旨意,就给你念上几句咒语,让你头疼的满地打滚,抗拒不了,只能屈从。就说煤矿和水泥厂,生产方式差异很大,怎么能放在一个固定的管理模式里呢?其实,模式就是一种僵化,是枷索,肯定束缚管理者的头脑和手脚,就是想把孙悟空变成伏首贴耳的沙僧一样。” 

  “人才能求,管理能变,可是企业技术改造可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建材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形势,火爆即将来临,做为建筑市场的供应商——水泥企业,如何面对大好形势,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搞好技改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次张总提出维持现状的想法,我不敢苟同,应该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

  “各位领导,今天是*生活会,话题是不是太大了,总有技术论证会的感觉,*生活会关键是思想勾通,说白了,就是对张总的领导方法提点宝贵意见。” 

  “党的*生活会,经是好经,可是往往适得其反,都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言过其实,连毛泽东那么伟大的领袖都听不得逆耳忠言,何况凡夫俗子,谁不喜欢拍马屁的人。” 

  “江工,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长宜风物放眼量。’有意见提两句无妨,何况张总是个心胸宽广的人。” 

  “我真想给张总提点建议,可是思来想去,张总完美无缺。那就说说我的心里话,黑龙集团现在三个企业,张总大小重担一肩挑,一根好铁能捻几根钉?一个人干四个人干的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我怕张总累坏了身体,得不偿失。我的想法,老总老总,就是拿总,该放开的应该放开。譬如说,红河水泥厂,伊副厂长满可以为张总多分担一些嘛!” 

  “江工,这是开*生活沟通思想呢,不要拿我当靶子。你若想担纲红河水泥厂的大任,不妨直截了当提出来,何必给我个透心凉。”伊大用一听江成浩毫无原则的话,气不打一处来。

  “伊副厂长,我只不过打个比喻,你何必急不可耐,莫非你真的有这种想法?” 

  “江工,你整邪乎事,早晚我得栽到你手里。严主任,别听江成浩瞎扯淡,我提点实在的建议。这次企业转制,黑龙集团几位老领导退休,咱就别说功劳多大啦,风风雨雨干一辈子,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必竟有他们的苦劳,我们应该多给予慰问,最起码不该让老领导感到寒心。我认为黑龙集团做的很欠缺,尤其工会太不近人情。严主任你管工会,不知你是啥想法,自古有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可这必竟是接力,不是推翻旧朝换新朝,也就是说,这些老领导不是被推下台的,而是他们甘心情愿退隐田园,他们永远是我们尊敬的老领导,无论何时何地,黑龙搞得什么样,都得记住他们。因此,关心他们,就是关心黑龙,就是关心自己。”

  “伊副厂长,你提的意见十分忠恳,工会确实忽略了这么重要的工作,尤其是我太不懂得工作的轻重。” 

  “不是我说的难听些,这次工会到老领导家走访,不知严主任看出来没有,老领导们都是什么态度,话言话语流露出的怨气,弄得我这张脸红一阵子,白一阵子,老领导说出的这些不愿说的话,实在是他们对我们的不满呀。” 

  “唉,伊副厂长,你这是给张总提意见呢,还是*严主任呢?” 

  “*生活会嘛,不管是谁,都可以畅所欲言,我给严主任提点小意见,严主任绝不像你一样小心眼吧。” 

  “没关系,*生活会嘛,谁都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我给张总提点建议。张总是个高明人,工作方法也与众不同,下属有错误从不直接批评,或者单独谈话,沟通思想,而是在大会上含沙射影,言词过激,弄得下属心里不舒服。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级沟通的法宝,但运用不当,却适得其反。人都是有尊严的,有了缺点错误,领导找找谈谈心,甚至严厉批评一顿,思想也能搞通,能够接受,可是通着人多广众,谁也不舒服。我来的时间虽短,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张总认为敲锣边,比直截了当批评,更容易使人警醒,其实,挖苦比骂还难受。”南风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和张总打交道,时间都不长,张总深沉的领导方法,确实让属下感到压抑太大。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抢马勺,没有勺子不碰锅沿的,既然有了磕碰,就应该及时沟通,化解思想疙瘩,这样才能同心同德,干好事业。尤其张总是总舵手,把握方向,不偏不倚,才能团结船员,奋通前进,也只有形成一个战斗集体,才能无往而不胜。”伊大用似乎在打圆场。 

  “江工,你也给张总提点宝贵意见。” 

  “我可没有他们俩的鸡毛掸子,何况张总是我见到的最具备领导素质的领导。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我就领略到张总高瞻远瞩,权术超人,在处理几位领导退休的问题上,更使我佩服的五体投地,领导嘛就是这个样子,必须让下属敬畏,因而,我没什么可说的。”

  “各位领导都说说,有意见提到桌面上来,这也是组织原则。”

  黑龙煤矿和银龙铅锌矿的几位除了歌功颂德,别无半点微词。 

  “既然领导们没什么了,会就到这儿。” 

  走出会议室,江成浩对伊大用和南风说:“《红楼梦》里有句至理名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害了卿卿性命。你俩自以为聪明,却说出了许多傻话,什么*生活会,都是糊弄人的鬼把戏,依我看呀,这是张总在试探动静,这些天,我就琢磨,我们三个人是否走的太近了,如果在朝廷上,这可是为官之大忌。企业也如此,我们走的太近,虽然因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必竟在别人眼里,如芒刺背,尽管我们襟怀坦荡,可别人未必如此看呀。你俩不信,咱们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不至于吧?” 

  “我现在宣布,你们俩以后离我远点,我也劝你们俩尽量少到一块,别等有人恼羞成怒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伊哥,你难道没有觉察到严主任对我们三个的注意力,不要相信领导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鬼话,就忘乎所以,后面的路长着。” 

  “我还真没考虑这么多。” 

  “你俩记住我一句话,到什么时候不能功高盖主,不能恃才傲世,你俩都是个性张扬的人,有时候表现的让人妒忌,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你们这号人。你们难道忘了说书唱戏的,在宫廷中,皇帝有三怕,一是怕人造反,二怕后宫烦扰,三怕大臣聚首。大同小异,一个单位也如此,领导就怕有人夺权,就怕夫人缠身,就怕副职互相走的太近。我们三个人可是犯了大忌了,再不醒悟,必遭灭顶之灾。” 

  “人们都说搞技术的是榆木脑袋,只懂得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没想到你还懂得宫廷秘史,并引申到现实之中,真不愧是学材料工程的,特殊材料造就的,我应该写一部书,金子是怎样发现的。” 

  “不是我市侩,关键几十年社会磨炼,使我懂得迂腐是知识分子吃亏的根由,清高断送了孔融、张衡的性命,杨修死于妒忌,你们俩的下场我不敢妄言,但我劝你们好自为之。” 

  “我总认为,君子坦荡荡,亏心的不做,犯碍的不吃,可以明哲保身。细琢磨江工说的话,十分有道理,管不住这张嘴,不注意处事方法,也会*烧身。”伊大用似乎明白了什么。 

  “江工,你不是说要调走吗?为什么?红河不景气的时候,你硬着头皮挺下来,眼见着红火起来,开始挣大钱的时候,你竟然选择离开,真让人不可思议,是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我这个人没有远大的抱负,但有现实主义的追求。只知道该留下的时候留下来,该走的时候必须走。你们说,范螽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夺回江山,是该留下,还是该走呢?是文种选择的对呢?还是范螽选择的对呢?可能我这话说的大了点。” 

  “这么说,你是去意已决了。” 

  “不瞒你们说,我正在托人。” 

  “到时候你可不能像范螽似的,悄然离去,怎么说,我们也得为你送行吧。” 

  “那当然啦,谁让我们三个是臭味相投的朋友。” 

  “一言为定。”

  
  张德先出差转了一圈儿回来,钱淑惠、杨崇岭和严彩凤都急猴似的等待接见,非特殊情况下,第一个出现在他面前的必然是严彩凤。

  今天,张德先跟往常还不一样,他盼来严彩凤,叙叙相思之苦自不必说,赠送礼物也必不可少,关键想听听*生活会的情况。

  严彩凤的回报,正如江成浩的预言,做蜜不甜做醋就酸。她为了让张德先彻底断了对伊大用等三人所报的贤才可用的幻想,歪曲事实,添油加醋,甚至把伊大用给她这个工会主席提的意见,也成为炮轰张德先的重型炮弹。

  张德先虽然对伊大用等三人心存芥蒂,必定还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古语的鞭策,何况自己有能力控制。可经过这次生活会的考验,应该说是严彩凤煽风点火,使张德先疑心重重,三人成虎的典故,无时不袭扰心头。

  要是别人在他面前无端谗言,他肯定给予赞赏,因为他喜欢耳目,但不会表露自己的态度。可严彩凤则不同,他俩无话不说,甚至可以瞒着自己的老婆,也绝不和严彩凤藏一点心机。严彩凤的回报,张德先不但深信不疑,而且对提意见的人恼羞成怒。

  严彩凤一看火候到了,趁机进言:“既然张总感觉到三人成虎的可怕,那就把三人帮拆开。在红河,伊大用的人气最高,也是他的立身之本,红何人和伊大用犹如鱼水之缘,水不可能排掉,鱼可以钓走。何不把他调离红河一线,给他一个集团党委副书记干干,既使他成为无水之鱼,无本之木,也使虎头断掉,张总不受担惊之苦。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别什么都霸着,三个企业的经理抓着不放,连个副书记也舍不得,难怪江成浩说你太霸权了。”

  “对呀!弄个虚职养起来,这叫明升暗降。”张德先点点头。 

  “不是养起来,而是给人家一个大的名份,让他去抓企业转制宣传,岂不又有麸子又有面。”严彩凤极力想把伊大用赶走,目的是为将来自己做红河当家人,扫清竞争对手。 

  “可是把宣传这么大的事交给他,我可就不放心了。如果他伺机在下边乱捣鼓,那不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吗?” 

  “宣传内容是你定的,让他按照买断国有身份,下岗失业,打破大锅饭,优胜劣汰的思路宣传,造成人心惶惶,然后,你站出来为群众着想,让他们感恩戴德,人心所向,彼失尔得,这么大的好事你难道不想?” 

  “英雄所见略同。我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永远遵循一个浅显的道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从来不逼狗急跳墙,尤其和自己势均力敌的人,时刻牢记前辈总结的经验教训,两虎相斗,两败俱伤,还是相安为妙。因此我在用人上,恩威并用,手段适可而止,即使与我为敌的人,也不一棍子打死,而是想尽办法慢慢调教,最终让他俯首称臣,这就是借鉴了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张德先自吹自擂,引以为自豪。 

  “是啊!青蛙扔到热水里,它会一蹦三个高,可是放到凉水里慢慢煮,它却一动不动的被煮死,张总真不愧是华阳耍政治手腕儿的响当当人物。”

  “在你面前,还不是甘拜下风。你提出的对伊副厂长明升暗降,冠冕堂皇,即使他心里明镜知道怎么回事,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与我的凉水煮青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拿钱养人,我还真羡慕呢,要不你也给我一个闲职,我给你烧三柱高香。” 

  “那不是折杀我吗?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蓠芭三个桩,我这好汉能离开你这内务部长?我这蓠芭能离开你这根桩子?” 

  “现在离不开,将来你身边的妖精通了仙气,你就会砍断我这根桩子。” 

  “得,醋劲又上来了,我有一句说烂……” 

  “好了,好话说三遍,狗不都愿听。” 

  “那我就不学狗叫,以实际行动感动你这活菩萨,等黑龙集团转制成功,你说想干什么,只要不把我晾到一边,你随便挑。” 

  “许大愿,最后使小钱,我已经领教过了,你又拿没边没影的事糊弄我,也就是说黑龙集团转制不成功,我再次成为傻老婆呗?” 

  “不成功便成仁,你说我能不成功吗?我张德先的能力你也不是不知道。”

  “但愿如此。”   。。

13
13

  小煤矿如日中天,红红火火,大都是当地的土地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似乎挖煤天经地义,有点不服天朝管,把张德先搅得心神不宁。小业主高喊着农村包围城市,胜利早晚属于他们泥腿子,仅仅半年时间,看来真不是一句大话。

  张德先面对小煤矿业主们如此张狂,费尽心机思谋对策,可惜束手无策,再这么耗下去,黑龙煤矿必死无疑。张德先无计可施,找政府诉苦也无济于事,可他总觉得,黑龙必定是国营企业,政府好歹是娘家人,咋不能为了发展个体经济,放开小煤矿开采,而看着黑龙垮台。他思来想去,越想越窝囊,这口气总的找个出气筒,张德先窝着一肚子的气,再次来见顶头上司罗副县长。

  罗副县长知道张德先被小煤矿逼得走投无路,无计可施,只好孩子哭报给娘。自他上任以来,张德先从来没有正眼瞧过,现在遇到难堪的事想到了顶头上司,那就让他知道马王爷三只眼。他带着挖苦的口吻问道,像张总这样大忙人,怎么也有时间上赶门找来?肯定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因为张总不会像一个外行讨教什么,一定是遇上了麻烦事,而且是没有权力解决不了的事。

  张德先谦称,确实无事不登三宝殿。可和罗副县长一见面,他老是把外行的话挂在嘴边,看来他曾经说过的话,罗副县长受到了很大刺激。只好顺着说几句,什么是外行?对于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生来说,任何行当都没有三天力巴。何况一夜之间,华阳冒出十几家小煤矿,犹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使得华阳工业产值直线上升,谁敢说这是外行之所为?不知别人怎么评论,张德先嘴上吹捧一番,并给罗副县长戴上采煤专家的高帽,表示佩服的五体投地。

  罗副县长*镜似的,张徳先嘴上恭维有加,心里想的大不一样。个体煤矿的相继诞生,他感到如芒刺背。是啊,没有这些个体煤矿,黑龙煤矿是蝎子巴巴——{毒}独一份。没有竞争,活的安逸,每年给政府上交点利润,政府领导成天挂在嘴边。现在不同了,一个个体煤矿上缴的税款,和黑龙煤矿不相上下,是褒是贬,华阳的经济发展是最好的回答。

  张德先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主观能动性,更离不开客观条件,黑龙有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可是无能力改变外部环境。这么多小煤矿的冲击,而且是政府财政贷款撑腰,优惠之策武装到牙齿,和这样的”土八路“对阵,不败下来才怪呢!他真不理解政府的行为,为发展个体经济,就可以对国营企业弃之不顾,不管死活?

  罗副县长不赞成张德先的狭隘观念,都什么时代了,改革开放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了,还分什么国营私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的总设计师不是说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还抱着国营的优越感,埋怨私有经济的冲击,只能说思想落后。改革开放之前,国营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举步维艰,当国家敞开私有制经济的大门,一股强劲的旋风,掀起强烈的大地震,不仅让国营企业老总们困惑突如其来的热浪冲击,也使政府面临一此严峻考验。这次南方考察,罗副县长亲自目睹了温州的成功实践,同是一个企业,国营管理时,半死不拉活,而到了个人手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即使国营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的厂长负责制,仍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看来不是经营权问题,而是所有权问题,两权分离,只是限于经营的一些权利,主权照样掌握在政府手里,企业照样离不开政府这个拐棍。私有企业则不同,只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政府就不能随便干预企业的经营,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企业领导可以放开手脚,政府把精力放在宏观调控上,干点大事,何乐而不为?

  关于鼓励私有经济,张德先也不是一概的反对。他从农村的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悟出一个道理,私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有其生命力的,应该是中国经济领域里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是,我不赞成舍孩子套狼的办法。私有企业的蓬勃发展,得力于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恰恰是这种偏爱,势必挤垮国营企业。市场经济提倡竞争,而竞争讲究公平,国营和私营,都是政府的心头肉,给予政策要一碗水端平,在扶持私有企业的同时,应该给予国营企业同等的待遇,使国企和私企在公平竞争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不是哄笑了一个,打哭了一个,甚至眼睁睁看着国企垮掉,似乎有“*”不破不立的味道。

  罗副县长明确指出,私企不单单靠着政府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经营自主,自负盈亏,毫无依赖,不可懈怠。国营企业恰恰相反,经营有政府这个婆婆束缚手脚,盈亏无所谓,孩子哭报给娘,毫无竞争意识,不改变这种状况能行吗?就说黑龙集团和富龙公司,凭张德先的能力和自信,破烂王刘得富绝不是对手,可偏偏被逼的焦头烂额,走投无路。为什么?因为国企多年计划经济的潜移默化,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个过程,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私企的激烈竞争束手无策。看来怨天怨地,不如换换自己的脑筋,认真研究好黑龙集团企业改革的试点工作。

  罗副县长这番话,说到张德先心坎儿上了。企业改革就是针对国有企业的弊病辩证施药,通过一步步实践摸索,最终确定国营企业转换经营体制,是国营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张德先深有感触,正想大发议论,被罗副县长的秘书南风的敲门声打断。原来一个准备投资煤化工的老总求见,张德先有很多话要说,也只能咽到肚子里。

  张德先在罗副县长那儿没捞着甜酸,基本也猜出刘县长的态度,他没必要再讨没趣,何况他必须在刘县长面前留一手,起码在没摸清底细的情况下,决不能暴露自己过多的真实想法。可是找王书记诉苦,他还是能敞开心扉的。

  “王书记,我不到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会给您添麻烦。华阳冒出这么多小煤矿,逼得我就差上吊了,再这么放任自由,不光是黑龙面对严峻考验,整个华阳企业界,非得搅的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您亲手培育的九条龙,恐怕都得遭到厄运之灾了。刘县长和罗副县长到处宣传,国营企业必须转型,都得向刘得富学习,这不是明摆着抑公扬私吗?我不反对发展私有经济,但我反对以挤垮国营企业为代价,扶持私有企业。”

  “德先啊,亏你到温州洗过脑,没开窍还是愚钝?企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黑龙集团作为企业改革的试点单位,你难道没认识到,形势逼人啊!企业改革,我们曾经尝试过很多方式方法,譬如两权分离的厂长负责制,企业经营承包制,包括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诸多企业改革的探索,目的是找到激活企业生命力的药方。实践证明,这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股份制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国营企业转换经营体制,也就是走股份制的道路,黑龙集团是企业改革的开路先锋,应该尽快进入角色,可你竟然和个体煤矿纠缠不清,太让我失望了。”

  “王书记,企业改革的形势十分明朗,可是人的思想观念,来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很难控制住惯性。我不是在和小煤矿斤斤计较,主要是对某些人极端思想的抨击。企业改革,就是为国营企业谋求生存出路,而不是置国营企业于死地,然后让私有企业吃掉,这种观点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赞成。说句心理话,华阳小煤矿遍地开花,我心里不是滋味,更不甘心我堂堂的国企,败给土里土气的破烂王。就是拼死拼活,也决不让黑龙落在刘得富手里,既然有人下海弄潮儿,我岂敢落后。请王书记放心,我一定当好企业改革的开路先锋。

  “我很欣赏你的聪明,不!是精明。大丈夫做事,就应该能屈能伸,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缠身。我看这样,你在近日内以最快的速度,提出黑龙集团企业改革方案,胆子要大,思路要清,突出创新,宣传跟上,造成轰动效应。方案必定是屋里讨论的东西,可行动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只要你抢在别人前头行动起来,任何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你对企业改革的微词,也被淹没在一片喝彩声中。在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你的发言已经落后了,再不能输在行动上。”

  “王书记,我跟随你这么多年,就是个榆木脑袋,也被您教化的开窍了。我明白,您的这招先声夺人,高!是在高!说句掏新窝子的话,自从竞选副县长失败那天起,我就开始琢磨我和黑龙何去何从,刘得富联合小煤矿主们,大有击垮黑龙、吞并黑龙之气势,逼得我什么招都得想,无论如何,不能“正规军”败给“土八路”,否则,我还有什么脸面在华阳混下去,更对不住王书记的殷切希望,今天我也跟汪书记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既然王书记让我做企业改革的先锋,我一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打好这一仗。让华阳人看看,王书记麾下的正规军,红旗永远飘扬,为王书记争光,为华阳的企业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先啊,既然你已经成竹在胸,我再嘱咐一句,打仗不不打无准备之仗,必须打出威风,取得辉煌战果。不但要轰动整个华阳,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而且要赢得新闻媒体的瞩目,掀起企业改革试点的轰动效应。”

  “王书记,有您指点迷津,由您这棵大树庇护,我毫无惧色,一马当先。不但要抢到企业改革得先机,而且在和小煤矿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带动九龙腾飞。”

  “德先啊,看来这半年你被破烂王压得好苦,否则,你也不会怨气冲天。撒撒怨气是可以的,但不能结成个人恩怨,一切要以大局为重,破烂王必定是私企的代表人物,是县政府鼓励扶持的对象,你不能把劲头用在内战上。应该在公平的竞争中,共同激励,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为华阳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县政府扶持这么个典型,有损政府形象。刘得富是什么人?地地道道的白眼狼,他只知道那块肉肥,不管是谁的肉,即使是救了他的农夫,也翻脸不认人,为了发财,不管有道无道,甚至国难财都敢发。有的人发了横财,拍拍良心回报社会,可他发了财,是一毛不拔,只管吃喝嫖赌,这样的人能对华阳的经济发展关心吗?”

  “德先啊,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不能吹毛求疵,不管咋说,破烂王靠自己的一双手,拣出一个暴发户,和那种发国难财的投机商不一样。尽管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必定是我们大力提倡的致富典型,你想想,在华阳有几个破烂王?再试想一下,华阳一百万人口,有百分之一这样的暴发户,华阳的经状况是什么样?再者说,破烂王敢涉足矿产业,证明他有头脑,有眼光,有胆识,他所缺少的就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