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漂浮的冰山-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
阳城市晚报记者何静来到华阳县,采访黑龙集团老总张德先。当何静出现在张德先面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的眼睛过目无数美女,可眼前这位别具风韵,不同凡响,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所以他瞧得更加仔细。论相貌,多少文人墨客描绘美女的陈词滥调,都不足以刻画她天生质丽;论气质,高贵的金枝玉叶,高雅的怀才淑女,高明的女中豪杰等等男人赞美优秀女性的字眼,奉献给她都不为过。尽管张徳先目色眩晕,但老总的架子端得不低,他从后靠的老板椅稍稍直直身,轻轻点点头,让见惯多少大官的何静有点尴尬。
何静毕竟是见过大世面、城府颇深的女人,喜怒不形于色。如果不是为了心中酝酿下海弄潮儿的计划,不是多年经得多见得广的习惯,她有很多话让张德先难堪。她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主要考虑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在这次企业改革大潮即将到来之际,她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以一个记者敏锐的感知,拥有资源就是拥有资本,而资源企业在阳城市屈指可数,目前看好的私营企业,多少头头脑脑已经隐身其中,哪有她奢望的份儿,所以她把希望寄托于国营企业的改革。为了实现自己精心策划制定的投笔从企,镀金从政的远大目标,何静选择了华阳县黑龙煤矿,作为投机钻营的跳板。这位不甘寂寞的文人,在谋划自己未来的时候,不但选择看好的企业,更看重企业老总,黑龙集团大名鼎鼎的张德先无疑吸引了她,并决定把自己的命运全部压在这位老知青身上。可是,当她仔细一打量眼前这位名人,仿佛脑海里虚拟的一个英雄形象,变得惨不忍睹。何静根据他突出的特点,心中立刻涌现出一首刻画人物的诗:蒜头鼻子铃铛眼,扇风耳朵厚嘴唇,稀疏长发掩秃顶,西装革履富态身。
何静面对张德先的傲慢,厚着脸皮不予计较,并且满不在乎,大大方方开口说道:“张总,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何静,阳城市晚报记者,您可能对我很陌生,可我对您相当的熟悉,您的经历和创业事迹,早已深深打动一个记者,这也是我慕名而来采访的原因所在。”
“是吗?不知何记者都知道我什么情况?”
“张总上学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始终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可惜命运不济,赶上*,高中刚读半年,就被撵到农村插队,要不一个名牌大学生不在话下。几年的知青生活,不尽人意,后来返城,你选择了黑龙煤矿,从矿工熬到矿长,颇有企业家的风度和智慧。自从张总接管黑龙煤矿以后,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尤其创建了黑龙集团,一跃成为华阳企业界九龙之首,可谓春风得意,事业有成,我说的不错吧?”
“何记者,看来你对我了如指掌,甚至连我的祖宗三代都摸的一清二楚。不知道你为什么对我这么感兴趣?不会想从我身上抖落出点花边新闻来,哗众取宠吧?”
“张总也许不知道,我是采访高端、名人的记者,没有严谨的政治观念,恐怕我也做不好这个事业,恰恰我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从现在开始,我希望您不要对一个弱女子高高在上,更不要把着门缝看人,这样的傲慢有失绅士风度。说句张总不愿意听的话,您看上去是华阳企业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头上的光环光彩照人,令人羡慕。恕我直言,您的心里其实很空虚,这种空虚体现在企业放不开手脚,政界不能出人头地,纵是鲲鹏无法展翅高飞,满怀抱负却得不到实现,想得到的却得不到,只能用一种自负和骄傲,来掩盖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何静说道紧要关头,故弄玄虚,打住话头。
张德先正听得出神,何静忽然停住话头,不觉一怔。可仔细琢磨何静三八两句话,句句落在自己的心坎上,高傲的张德先不得不对眼前这位美女刮目相看。
何静说的一点都不错,前段时间,张德先在竞选主管工业副县长时,大意失荆州,输给了一个畜牧专业的大学生,完全出乎意料。从各方面条件分析,上至领导,下至群众,他的呼声颇高,满以为非他莫属,甚至对几位竞争对手都不屑一顾,结果名落孙山,惭愧的无地自容。何静轻描淡写一句话,无疑戳到张德先的疼处,他强压住满腹牢骚,不温不火的说道:“难怪人们说,时代不同了,蒜苗当葱了,连受人尊敬的无冕之王,都变成了算卦先生,前知别人的生活阅历,后知别人的前途命运,难道不怕别人说你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
“张总,这不是算卦,这是为一个企业老总策划前途的准备。大言不惭地说,我在做一个企业智囊团应该做的事,可惜张总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才,我只好毛遂自荐了。战国末期,楚汉相争,刘邦何以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追根到底,刘邦身边有一群智囊人物,萧何、张良、陈平、韩信等等,正是他们出谋划策,才有了刘汉王朝的诞生,项羽呢?身边一个范曾都容不下,哪有不失败之理。凭心而论,华阳主管工业副县长,张总是最佳人选,因为知名企业家管工业,轻车熟路,所以上至领导,下至群众,众望所归,可结果为什么败给一个外行?张总不是没有靠山,不是没有金钱,更不是名气不旺,从张总的能力,所具备的势力,华阳能有几人可比?关键张总只注重了战术而忽略了战略,说到底,还是张总身边没有出谋划策的人才。”何静不愧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使她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尤其她敏锐的洞察力,入情入理的逻辑思维,妙语连珠的谈笑风生,无不深深打动张德先。
“引经据典,阿谀奉承,如果为了毛遂自荐,我明确表态,我可不学图弄虚名的平原君。”
“张总请放心,我也不做鸡鸣狗盗之徒。不过,我对张总的前途命运很感兴趣,倒想做一回胆识不凡的毛遂。”
“自诩毛遂,必有高见,我愿洗耳恭听。”
“高见谈不上,但我敢说,张总这次政界失意,应该用致命打击来形容。因为岁月不饶人,唯一涉足政界的机会,是你们这些老知青踏上仕途的末班车,失去了追悔莫及,只能步行另寻目的地,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自当吃一堑长一智。可话又说回来,凭张总的风度和能力,区区副县长,何足挂齿,即使当选华阳县长也是绰绰有余。”
“何记者,看来我纳入你的视线,不是一天半天了。且不说我的经历了如指掌,就是我萌动仕途的一念之差,你都分析的十分透彻。我想,何记者此番采访,不单单作可惜之叹吧?不知有何见教?”张德先站起身,亲自为客人泡了一壶上好的云南普洱茶。
“见教不敢当,只是劝劝张总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一个企业界的领军人物,眼睛不能只盯在九龙之首的虚衔上,应该高瞻远瞩,瞄准更高的权力,追无止境,只要有机会,绝不放过,也只有拥有实现抱负的信心和定力,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通过这次竞选副县长失败的惨重教训,张总应该知道输在哪里?”何静端起茶杯,有滋有味品了一口普洱茶,冲着张德先微微一笑。
“电影《南征北战》有句经典台词:失败往往在于轻敌。当然,正如人们议论的那样,罗副县长年青,文凭比我高。”
“张总,您可是位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虽然没有涉足政坛,但在官场常打交道也不是一年半年了,官场上的潜规则你还不清楚?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蒙住眼睛。在官场上,单凭惯性和印象办事,装出一副大伯子的样子,还按照五十年代的正规套路出牌,输了都不知道输在哪里,殊不知对手走的是旁门左道。就说打败您的这位罗副县长,管工业的能力远不及张总,结果呢?内行拒之门外,外行青云直上,说明官场上风云变化莫测。当罗副县长打败了张总,我敢断定他的背景很深,于是,我的好奇心促使我进行调查,果然不出我之所料,他有一个副省长的姐夫,张总就是有天大的能力,也得甘败下风,这就是深根才能长成大树的道理。不过,罗副县长不会扎根华阳,而是过客匆匆,一旦镀金成功,自会另寻高就,只可惜张总没有机会步其后尘。”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厨房有人好吃饭,这话千真万确。不管哪朝哪代,都改变不了老祖宗十分推崇的世袭制,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百姓有句顺口溜说的好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挖洞,这是遗传基因,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说起官场,我的感慨颇多,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喊了多少年了,刚解放的时候,李鼎明先生提出精兵简政,至今越简越臃肿;*搞了个工农兵三结合,有意抑制官僚主义,却闹出老农民当国务院副总理的笑话,简直把当官当儿戏;现在推崇文凭,全国上下人人赶时髦,本来小学水平都不具备,上了几天函授大学,竟然拿到硕士学位,真是名不副实啊!其实这种虚假行为并不可恶,最可恨的是步入官场的门槛,仍然属于近水楼台,什么举贤荐能,莫若说举钱看势,连厚黑学都成了为官之道的必修课,让人难以理解。”
“张总,竞争副县长,留下这么多无奈感慨,经验之谈,可是不要忘记毛主席的教导:‘牢骚太盛防肠断’。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一所大学讲演,曾经以身说法,提出做人十大至理名言,其中一条是这样说的,社会充满不公平现象,你不要考虑改变它,应该考虑怎么适应它,因为你根本改变不了,所以没必要牢骚太盛。”
“你说得对,有些话不是随便乱说的,尤其我们这些官身不得自由的人,说话必须讲究原则,刚才我的话其实有些过头,不该操心的事,瞎说也没用。”
“我真不知道张总这次经历之后,有什么打算?”
“老守田园。”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张总的风格?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并非体现在他的官职,而是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世界瞩目,甭说一个七品芝麻官,就是封疆大吏,也无法相提并论。张总不要忘记一句话:条条大路通北京。何况政界,张总并未前途渺茫,挂个副处的虚职还是小菜一碟,我都能帮你策划一个行动纲领,我想说的是,张总不要因政界失落而不思进取。从邓公南巡讲话中看出,中国改革开放将进入高潮,企业改革的号角马上吹响,弄潮儿千载难逢,张总何不抓住机会,做一个属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大地主,不!做一个属于自己企业的大资本家。我说这番话,就是重复告诉张总,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不能眼睛直盯着企业,要用广阔的视野审视社会,才算的上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战国时期,秦朝有位商人叫吕不韦,家趁万贯,富甲一方,但他不甘寂寞,用黄金铺平仕途,用智谋贵为丞相,留下千古功名,这话扯得有点远,有点大,可恰恰后人借鉴了历史经验,走上成功之路。”何静引经据典,更具说服力,既可大吊张德先的胃口,又可达到自己的目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我身边真的缺乏你这样的人才,尤其是一位有智慧、有眼光、有胆识的女中豪杰。说句心里话,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搞文字游戏太屈才了,尽管无冕之王的桂冠令人羡慕,但必定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何不干点大事业?”
“我能干什么大事业?命里注定为别人作嫁衣裳喽。”
“如果你愿意涉足企业界,黑龙集团的大门愿意为你敞开。”
“张总,调到黑龙集团,你虽然说了不算,但能办到。可我干什么呀?戴上安全帽下井,还是坐办公室巴拉算盘?我都不感兴趣,我想要的职位,你又无法承诺,何必多此一举。如果张总真心实意为我敞开黑龙集团的大门,我倒觉得机会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只是到那时候,张总千万别忘了似曾相识的我。”
“这么漂亮的才女,而且是一位智慧型才女,谁要是失之交臂,那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傻瓜。”
“我一定记住张总的话。不过,刚才我们的对话,只是采访的闲聊,我准备写一篇关于张总的报告文学,张总不会拒之门外吧?”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那就请张总安排办公室提供一些资料。”
“不要着急。何记者专程为我而来,我岂能不尽地主之谊,还望何记者赏光。”
“我听人说,喝酒才能增强朋友间的记忆,恭敬不如遵命。”
“啊哦对了,华阳县长出事之后,至今由王书记一肩挑,不知道新县长什么时间走马上任?你们当记者的都是灵通人士,不妨透*消息,我也落个早知道。”
“这事都赶巧了,汤市长也是刚刚到任,估计华阳县长人选很快就要落实。”
“汤市长什么来头,能不能透*内部参考?”
“汤市长?张总可要好好认识认识。任前曾是怀化市著名企业家,八大家矿业集团的老总,在企业界出尽了风头,钱也挣足了,觉得不过比别人阔气一些,如此而以。有时候面对主管部门的小科长,不得不低声下气,仍然有钱大气粗误不了窝囊的感叹,于是他把眼光瞄准了政坛。经过深谋远虑的仕途策划,结果如愿以偿。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不罕见,现在很多大官的子女,都是先发财后当官,人家确实有这个优势,一说当了几年银监会的老总,莫名其妙的当上了副省长,这就是改革开放时代值得人羡慕的时尚。”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何必如此悲观呢?尽管张总已失去从政的政治资本,但是捞取一个虚衔,应该尽在情理之中,千万不能灰心。挣足了钱,然后涉足政坛,当然春风得意,即使如意算盘破灭,挣钱的买卖舍不得,涉足政界的念头也不可丢。红顶商人胡雪岩,我想张总不会不崇拜,为什么不像他学习呢?尽管政府给了个虚衔,必定顶子是红的,那道光环一样耀人眼目。是的,一个企业家兜里不缺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可谓耀武扬威,可是在社会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个有钱的地主而已,如果跻身政界,红顶商人的经商顺利且不必说,有钱的权贵才让人羡慕。其实我想的正是张总蓄谋做了的,虽然失败了,别忘了哲人的话,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不管实职还是虚衔,有机会不想那是撒谎,想了做不成,强求也没用,我心里这么想的,实际也这么做的。”
“张总能不能谈谈弃商从政的想法,是不是赞同我的观点?这不属于官场忌讳吧?”
“最现实的想法,还是老百姓的顺口溜,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喝穿。”
“像汤市长和你这样的企业老总,吃穿根本不愁,没必要费尽心机去做官,这好像于情于理说不通。”
“很简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也不例外。”
“应该说名利对于任何人都有诱惑力。一个人有钱,这是人们所追求的利,社会地位的高低,才体现人们所追求的名,而社会地位的取得,当官最直接。张总直接参政失利,可间接叱诧政坛的信念必须坚持下去,我再次奉劝张总,一个雄才大略的企业家,一定不失时机的取得社会地位。”
“不愧和高端经常接触的人,深谙官场之道。这我就不明白了,凭着你的条件,凭借你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不走仕途这条路呢?你应该知道,国家对女干部的培养十分重视,你如果有此信念,不说轻而易举,也是手到擒来。”
“第一,女的当官太招风,我曾采访过几位女领导,她们的经历我无法承受,特别是来自各方面的流言蜚语,我真不敢想象落到我的头上会是什么样子,肯定会精神崩溃的。第二,女人的付出太多,家庭,孩子,这些重担是上帝赋予女人的,男人根本不用操心,好像男人天生主外,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女人甘愿做扶花绿叶,可是女人一旦走出主内的圈子,男人是不愿做绿叶的,这是家庭压力,也是最大的压力。在几千年父系社会残渣的影响下,女人想主宰男人主宰的世界,不知付出多少女人的尊严和牺牲,付出比男人多的汗水和能力,才能取得和男人同等的地位。我这个人思想比较脆弱,有过梦想一直没有追求,孰不知做一名记者,同样非议不断。现在我彻底的醒悟了,女人不管是当官,还是做职业,只要走出三尺锅台边,就是人们眼中的焦点,谁让上帝把美丽赋予了女人,所以,我开始有理想和信念,并为此不懈努力。张总不知你同意不同意我的观点,有能力的女人得不到发挥,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我百分之百同意你的观点。像何记者这样的女中豪杰,没有走向领导岗位,实在是党的一大损失。我不是恭维你,如果你是华阳县主管文教旅游事业的副县长,华阳旅游这一块,肯定不像现在这么死气沉沉,有好看好玩地方的没人来,有好吃的土特产没人要,旅游资源白白浪费。你可知道凤城县的凤凰山庄,那里的景色不及华阳,就因为人家闹腾起来了,每年的旅游收入相当可观。这说明什么?正如老百姓的议论,不是地方不好,没遇上好的领导。你看看,我这嘴真是没个把门的,逮着什么说什么,牢骚太盛。”
“张总不也屈才了。实事求是的说,你来主管华阳县的工业,华阳经济腾飞指日可待,偏偏失之交臂,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既然你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想法,说明你已经开始筹谋行动,我拭目以待,不久的将来,阳城市会出现一位了不起的女领导,最好到我们华阳来,我提前表示欢迎。”
“如果我只想挣钱,远离政界,张总意下如何?”
“多此一举。傻子都知道,当官就有钱。何大记者应该知道,当官的第一本钱是青春,老一辈革命家,很多人二十几岁就是高级将领了,像姜太公八十二拜相,一步登天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记者何不趁着年轻尽早入仕,才有向上爬的资本。”
“我觉得张总比我明白,如今想当官,关系和钞票,两样东西缺一不可,有关系没钞票,只能跑龙套,有钞票没关系,拜了山神拜土地,我这个人自知之明,既不具备关系,又不具备钞票,只能到到张总这镀镀金。”
“选择错误。想在我这当官不是没可能,可惜不是你的理想和追求,到国营企业想挣钱,天方夜谭。”
“如果黑龙集团姓张呢?我不就可以挣到钱了。”
“那我得回去睡个好觉,看能不能梦见天上掉馅饼。”
“张总,要说怎么赚钱,我肯定不如你,关于政治动向的敏觉,你当然不如记者,国营企业改革的号角即将吹响,这个好梦很快为你带来好运。”
“猴年马月?你也知道,改革开放从南方开始,等我们这些落后地区觉悟了,好事都让人家占尽了。国有企业改革,也应该这样,等着吃人家吃过的馍吧。”
“张总,牢骚归牢骚,思想准备不可没有。”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榆木疙瘩脑袋也该开窍了,即使思想解放不彻底,起码从农村改革悟出很多道理。简单的说吧,农村实行分田到户,联产承包,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国营企业之所以不景气,也是因为存在大锅饭问题,这两年政府一直在探讨,实行两权分离的厂长负责制,虽有成效,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看早晚走农村改革的路子。”
“中国的企业改革,就是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根据我的判断,不久的将来,股份制企业形式将风行全国,张总多留心这方面的信息吧。”
“不愧关注政治的无冕之王,看问题透彻,解决问题有见地,佩服!”
“从张总嘴里说出佩服两个字,真使我受宠若惊。怎么?我刚进来时那个头不抬眼不争的张总,突然恭维起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了,简直判若俩人。”
“这很好解释,男人在不相识的女人面前,往往装出大丈夫的样子,就是想让女人感到一种威慑力,一旦熟悉起来,自然竭尽能事讨女人喜欢。我不是神仙,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当然在美女面前尽心的表现啦。”
“这么说,张总佩服小女子,只不过是讨好女人的过誉之词了?”
“NO!肺腑之言。”
“这样的话,今天我一定和张总喝几杯知音酒。”
“一言为定。”
2
华阳县县长的人选,正如张德先和何记者背后议论的那样,虽然不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可连续二届,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站住脚的,时下这届县长更糟糕,竟然犯了不可救药的错误,停职查办,甭说市委组织部长纳闷,就是市委一班人也难解谜团。尽管华阳县官难当,却有一位根深蒂固,遇风不摇的大树,这就是华阳县委书记――王石磬。
王石磬何许人也?市委黄书记心里清楚,在华阳县东头一跺脚,西边直颤悠,那不可一世的土皇帝作风,让黄书记都感到触目惊心。只因为是自己手下一员猛将,一个死心塌地追随自己的人,真舍不得动一根手指头,更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是,当改革开放大潮涌来,黄书记不得不考虑遏制其膨胀的权欲,如果不给他敲敲警钟,恐怕会捅出大漏子,甚至*烧身,必定华阳县是自己树立的一面旗帜。因此,趁此换人之机,重新摆布华阳的政坛格局,迫在眉睫。
几天来,黄书记为华阳县的组阁,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专门召开了研究企业改革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把华阳县县长的人选提到日程上来,*推荐。与会的常委心里明镜似的,华阳县是黄书记亲自抓的点,谁不晓得人选问题,他早已胸有成竹,只要他提出来,不说板上钉钉,也有相当的权威性。
汤市长对华阳前两任县长的命运特别关注,有人曾为他献谋,采取掺沙子、挖墙角的策略,培植自己的党羽,他认为违背组织原则,切不可取。因此,他对华阳县长的人选,自有一定之规,这就是选一个机智有胆识的精明人,改变华阳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会议开得很严肃。黄书记在人事问题上从来不谦虚,首先提到交通局长刘奇峰,虽然没有一锤定音的语气,却也给人不容置疑的印象。他考虑汤市长不太熟悉,特意介绍一番:刘奇峰是北京交大毕业生,在校曾任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精明强干,本该留校任职,也有许多单位看重,可他毅然回到故乡阳城,立志为改变阳城贫穷落后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恰巧儿黄书记的秘书升职,市人才办推荐了他,黄书记一见如故,有说不出的喜欢。刘奇峰鞍前马后跟了黄书记三年,后来升任市交通局长,在任期间,阳城市的交通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黄书记一口气说出刘奇峰很多政绩,然后假装顾虑重重,觉得举荐曾经在自己身边呆过的人,恐有任人唯亲之嫌,不过他提到了古代桑弘羊的故事,人家举贤不避亲,荐才不避仇,自愧连曾在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敢举荐,可见没有一个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胸怀,俨然官腔十足,有粉扑在自己的脸上。不过,王书记没有忘记号召常委们集思广益,大胆举荐。常委们大多数顺风到,其余的则盯着新来的汤市长,缄口莫言。
汤市长也不是等闲之辈,自然看出黄书记抢先发话,而且引经据典,无外乎表现自己荐贤的公心。汤市长虽然来自企业界,可深谙为官之道,尽管初来乍到,一无势力可言,二无举荐主张,但不能没有胆识和主见,来赢得同事的尊重。因此,他不失时机的提出常委们讳言的疑问:选一个华阳县长,不是伯乐难当的问题,而是前两任捅了漏子,摘掉了乌纱帽,伯乐也心有余悸。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倒了两个县长,这很不正常,应该换位思考。从组织原则上讲,市委决定的人选,历来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都是响当当的人才,为什么到了华阳不长时间就*变质了呢?难道华阳是一个大染缸不成?这么推理也不通,你说下去的人弄得一屁股糨子,可王书记在华阳连任几届,却一尘不染。都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王书记做到了,这样的干部,如果真的坐怀不乱,应该树立全市的典型,大力宣传。
汤市长的疑问和反思,黄书记自有合理的解释。首先王书记是市级先进典型,在他的领导下,华阳县的经济发展成为全市的后起之秀,其次王书记洁身自好,全县闻名。至于华阳是不是大染缸?黄书记认为,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哪也不是佛门净土。上两届县长的堕落,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王书记承担的失察之责也够分量了。要说王书记,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能力较强,作风雷厉风行,就是说话尖刻,和他一块共事的副职,都感到很压抑,黄书记也曾直言不讳的批评过,可是青山一改,秉性难移,有时气得黄书记都想调动他的工作。可是静下心来三思,怎能因一个人的秉性难以控制,痛失一员会打仗的猛将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也是用人之道嘛!说句心里话,黄书记曾经考虑王书记在华阳县的时间太长了,可能织成一张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关系网,影响一个地方的工作,何况领导干部坐地不动,这样容易局限视野,熟视无睹,单凭惯性经验办事。如果是换届,黄书记真得建议调换一下,可这次是临时调整班子,只能为他选一个好搭档。
汤市长没有主张举荐,常委们自然看好黄书记的提议,尤其主管工交的唐副市长评价很高。刘奇峰是他的属下,比其他领导接触得多些,印象颇深:名牌大学生,才华横溢,年青不失沉稳,既有市委工作的经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特别在黄书记培养历练下,已经具备挑起重担的能力,由他担当华阳县长之职,保证拿得起来放的下去。
唐副市长誉美之词,引来其他常委夸夸其谈,唯有人大主任见解独到。在他印象中,刘奇峰是一名文质彬彬的儒将,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是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他认为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如果调离交通战线实属可惜。一个县长固然重要,负责全市的交通事业的局长同样不可忽视,专业对口才是正确的选择。
从专业人才专用的角度考虑,常委们频频点头,无不认可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可现实当中,国家付出很大代价培养的专业人才,所学无所用的现象相当普遍,确实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但是对刘奇峰的任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