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拿什么吸引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荐序一 最易赚钱和最难赚钱的市场(1)
推荐序一 最易赚钱和最难赚钱的市场
  “要么接受采访,要么写序。”面对《你拿什么吸引我》一书作者卢爱芳不可拒绝的“邀请”,我选择了后者。我向来不太喜欢媒体将风险投资人当做明星一样追捧,不过卢爱芳一再强调,这本书不是为VC们树碑立传,而是为创业者而写,因为这个喧嚣的市场误区太多。《21世纪经济报道》这种媒体的使命感、责任感令我感动,我就勉为其难了。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指用非公众资本市场筹措的资金来投资创业型早期公司的基金,又称创投基金。VC在中国火起来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我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我和周全、熊晓鸽这伙人在中国开始折腾做VC时,很多人把我们当成“皮包公司”。整个20世纪9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在中国做风投其实举步维艰。中国的法律、财会和税收政策在风险投资方面几乎一片空白,无论官员还是学者对风险投资都知之甚少。由于政策的限制,比如中国的企业法不承认合伙制企业、对海外资金的投资领域限入等,从1995年到2003年,进入中国的海外VC很少,资金量也非常小,拿到风投资金的创业者更是少之又少。而中国本土的VC又尚未起步,实力弱小得根本不足以扶持企业的发展。
  2004~2006年,中国的VC市场获得了爆发性的增长。2004年以来,盛大、百度、分众、空中、携程、前程无忧等互联网公司纷纷上市,投资他们的VC都获得了数十倍的回报。在这种财富示范效应的拉动下,国外VC纷纷涌入中国,包括红杉、NEA、KPCB等,美国前十大VC都争先恐后地来了。
  中国政府也开始重视风险投资,并且不断地改善政策,比如修订《合伙企业法》,开始设立人民币基金,地方政府还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比如减免风险投资的税收等,以吸引风险投资的进入。到2006年,中国市场的风险基金投资总量达到近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这一年,美国的VC投资是266亿美元,就连600万人口的以色列都达到了亿美元,相比之下,VC在中国不过刚刚起步。
  现在国内对VC的趋之若鹜,更多是因为看到VC赚钱的一面,能看到VC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的人实在寥若晨星。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新技术和新发明、80%左右的新商业模式都是在美国创造出来的,其中,美国发达的VC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研究证明,风险投资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中国这些年来的技术创新总是转变不成生产力,恐怕与缺乏风险投资有直接的关系。
  我还时常在想一个问题:中国可能是世界上交易费用最高的地方,因为几乎一切交易都是在吃喝中完成的,可为什么这几年国外VC和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在中国的投资回报比发达国家却高出很多?许多人认为,中国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但依我的经验,中国的市场并不如人们想象中大。中国人多是事实,但中国人购买的价格却是世界价格的几分之一。因此市场快速饱和是我们投资的公司中所碰到的一个普遍现象。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无效性有关。目前中国的银行大约有超过30万亿的存款,占中国资金市场总量的90%以上,而创业者却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中国的银行基本不对创业者贷款,几年前甚至对民营企业都不贷款。因此,创业者的唯一资金来源就是PE和VC的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可能是世界上资本市场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而这为VC创造了最为适宜的市场,所以VC们便能获得超常的回报。
  事实上,VC能赚钱,但它更能赔钱。大家看到百度、分众等公司上市,VC们赚得盆满钵满,却看不到很多VC的钱血本无归。一个基金投十个案子,平均说来只有一两个能成功IPO(首次公开募股),还有一两个可能卖掉,更多的只能等待,看着它们是否有一天能够长大,其中有很多可能是颗粒无收,全部赔掉。
   。。

推荐序一 最易赚钱和最难赚钱的市场(2)
中国干什么都喜欢“运动”式的。一个行业或者商业模式一旦被看好,大家就一定会一哄而上,尤其一些新成立的基金为了早点把钱投出去,或者在投资人面前展现出良好的业绩,难免去争抢一些热门的项目,这往往导致项目的价格被高估,抬高了投资成本。
  此外,中国的退出机制太单一。现在VC投的企业大多到纳斯达克上市,国内的创业板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加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创业者都不甘心把辛辛苦苦做起来的公司卖给别人,VC战略转售的机会很少。所以,现在中国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难赚钱的地方之一。
  不过VC的确火起来了,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时下的中国,VC已成为校园和街头热议的话题,创业者言必称VC。作为投资人,我每天都在和创业者打交道,特别是担任CCTV《赢在中国》第一期节目的评委时接触了很多创业者,我发现了解VC运作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你拿什么吸引我》一书的作者将风险投资过程拆解成一个一个的环节,并且网罗了国内一批最优秀的风险投资人,让他们将理论结合实际娓娓道来,既通俗易懂,又有足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失为一本普及风险投资游戏规则的好书。
  VC在中国还处在婴儿期,一定会有人,并且是不少的人在其中赔钱、折戟,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可能阻挡VC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我尤其看好并期待着中国本土VC的发展。当中国本土VC成为中国VC界的主导力量时,中国的金融市场就会变得更有效率,中国的经济也会变得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那时我就会改行,去干我自己想干而一直没有顾得上干的那些事情。
  是为序。
  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
  2007年8月26日,于香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推荐序二 创新才能长治久安(1)
推荐序二
  创新才能长治久安
  这是一个充满创业机遇的年代,越来越多有理想、有创意、有激情的年轻人为实现梦想而奔忙。创造理想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的,所幸的是,有了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专业投资群体,今天的创业者并不孤独。
  有人说融资就像走向婚姻殿堂的过程,创业者和资本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投资人青睐什么样的创业者?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投资人?本书别出心裁地将融资过程拆解成八个环节,并且邀请了几十位知名的风险投资家逐一解析,对于想利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朋友来说不失为一本生动的融资教材。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我也曾走过一条艰涩的创业和融资之路。在业界人士对腾讯的今天津津乐道之际,我们不曾忘记来自各方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之初的艰难时期,对我们最重要的支持可能就是来自投资商了——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应该把他们称为投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要在前景并不明朗的时候,通过对创业企业家的信任,和企业并肩战斗在最前线。
  1999年,QQ迎来了第一次注册用户剧增的浪潮,我们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压力。但在当时,我们还难以描绘出动听的创业故事;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甚至曾经考虑低价出售公司。所幸的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并且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现在一些业界的朋友评论说,当时风险投资严重低估了腾讯的投资价值,然而在当时,就是这笔风险投资使腾讯能够撑下去买足够的服务器,继续为广大网友提供服务,也才会有今天的腾讯。
  当然,如同婚姻一样,创业企业家与投资方的合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并不总能保持一致。在这期间有旧的投资人的退出,也会有新资本的加入。2001年,新投资合作伙伴的介入为腾讯带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并且和我们一起走到今天。
  在腾讯的成长过程中,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是,创业者寻找投资伙伴时应该考虑的并不仅是资本。实际上,投资方能帮到创业者的绝不仅仅是钱。尤其是有经验的投资商,他们对行业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同时也拥有深厚的行业资源,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投资人对创业企业整个团队和经营模式的信任、鼓励以及对未来风险共担的责任。这些对于创业者来说才是真正弥足珍贵的元素。
  相反,如果投资商不能理解行业的前景,对创业团队缺乏信心,那么其所持有的股份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业务纵深拓展的障碍。不少创业企业都是在最紧要的关头被风投抛弃,功亏一篑。因此,在投资方考察企业发展前景的同时,创业者也应该对投资方进行考察,了解其行业背景,是否能够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向创业企业投入资金固然是为了获利,但“退出”只是兑现投资收益的方式之一,并非唯一途径。如同大家看到的一样,在2001年进入腾讯的投资合作伙伴和我们结成战略投资关系,经历风风雨雨,至今仍然和我们在一起并肩战斗。就这一点来说,我认为,投资商未必只是创业企业发展里程中的过客,如果企业有良好的赢利模式和成长空间,他们会乐于与之长期合作。毕竟,与一个已经证明有效的商业模式合作共赢,较之重新评估、考察一个新的创业企业风险要小得多。所以这类风投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逐渐变成战略投资者,并且能与企业家一起打造百年老店。
  在明确了创业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关系之后,我想一个决定要创业的人最应该明确的就是选择创业的方向以及要进入的行业。当然,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资源,这些可能是你的专利技术,也可能是你多年积累的经验或者行业关系。除此之外,一个创业企业家还应该考虑什么呢?是应该在红海中杀出一片血路还是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蓝海中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推荐序二 创新才能长治久安(2)
资本对中国的青睐给创业者带来了很多梦想,但也造成了很多盲目的冲动。从门户到SP再到Web20,风险投资在缔造一个个财富神话的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对创业本身太多的反思:很多人说中国的创业者缺乏创意,大多效仿美国,为了制造纳斯达克喜欢看的故事,出现大量“拷贝美国”的公司。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也是腾讯能够分享给各位创业者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创新。在我看来,创新不但是一个企业创立初期克敌制胜的法宝,更应该贯穿整个企业运营的始末。企业家不但要有创新的意识,更要逐步形成创新的文化,这样既能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更能给企业找到一条长治久安之路。
  今天世界在看中国,随着中国经济快速腾飞,国际资本也在积极挖掘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目前很多创业企业家把眼光聚焦在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互联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风险投资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功不可没。那互联网之外呢?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资本更加关注传统产业的发展,更加关注环保在未来能带来的附加价值。而中国如何能在互联网产业之外,走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如何能在纳斯达克、在国际资本市场甚至全球更多的股票交易市场打造成功的中国神话?更多的中国企业如何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掌控能力?这些可能是每个创业企业家要面对的新的思考方向。
  风险投资是一个成长中的行业,这个行业曾有过躁动,但现在正走向成熟;对创业者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加完善的融资体制与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好的发展机遇。相信今后我们会看到更多投资者与创业家的完美联姻。
  腾讯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2007年夏,于深圳
  

自序 你追钱,还是钱追你(1)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将其MSN签名改成了“据说找风投像泡妞,要屡败屡战”,每天看到他的名字,我就督促自己早点把书做出来。
  这是一个“捧着跨国公司金饭碗的兼职创业者”,不能专心致志这一条就犯了VC的大忌。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回报的VC恨不得要求创业者把最后一条底裤都押进去,这是本书采访几十个风险投资商后总结出来的风投规则之一。
  近两三年,中国公司接二连三地赴纳斯达克上市,一次次眩目的IPO,富豪排行榜一次次地被刷新,已经令大江南北的创业者们血脉贲张。而海外VC们手握大把美元蜂拥而入,声称要找到下一个盛大、百度,更令创业者们意乱情迷——人人都梦想被大牌VC相中,成为下一个陈天桥、李彦宏。
  2006年,“非常男女”式的创业秀开始风行京城,这是财富效应下VC和创业者们的疯狂聚会。百度、盛大的成功融资故事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榜样是那些创立几个月就拿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公司,他们的成功故事在创业者口中传颂,加上VC们不断刷新进入中国的风险资金总量,一并将中国的创业和融资热情推至沸点。
  “你拿到风投了吗?”这成了创业者之间的标准问候语。然而现实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钱多、人傻、速来”,在少数创业者幸运地融资成功后,更多的痴男怨女仍在寻寻觅觅、屡败屡战。
  一个做免费的朋友跟我大倒融资的苦水,他们为了融资几乎找遍了中国的知名VC,还曾上过一些假VC的当,可谓血泪斑斑。
  一个做电子支付的创业者半年内见了40家VC,一无所获,他得出一个哀怨的结论:“草根创业者在中国根本不可能找到风投。”
  一个业务模式还搞不清的广东创业者不远万里来京参加一个创业秀。5万元一张的门票,换来了10分钟的上台演示时间,然后在主办方的引导下,跟某知名VC的合伙人握了一次手。之后,项目无人问津,只好打道回府。
  还有一个创业者竟然向我打听风险投资机构如何培训基层员工,以了解投资经理的思维方式——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合伙人,而投资经理往往在试探性地接触一下后,就杳无音信了。
  大多数创业者在被VC拒绝后,对问题出在哪儿浑然不知,就如我那位泡妞心态的仁兄。 “VC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他们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如何才能让他们看我的商业计划书?”“他们会不会有意压低我们的价格?”“拿了VC的钱是不是以后就得听他们的?”初试融资的创业者们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年,总也捉摸不透喜欢的姑娘心里头是怎么想的。
  创业者在融资上的稚嫩心态与中国创投市场的疯狂成长极不匹配。据国外一些权威机构的统计,中国的创业人口比例已经达到,超过了美国,而中国吸引的风险投资总额已达14亿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风险投资目的地。
  如何才能降低创业者和VC之间的沟通成本,推动这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培育出更多的百度、盛大,成就更多的首富,这是关注资本、关注创新企业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一直思考的问题。“干脆做一本书吧!”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的提议下,我们决定以一本书来揭示风险投资的规律,帮助创业者解答融资的种种困惑。
  从2006年9月到2007年8月,包括我在内的13名《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和编辑,采访了几十位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有成功投资经历的风险投资公司及其合伙人,我们试图从创业者的角度,寻找出风险投资的规律和哲学。
  为了把枯燥而复杂的投资过程解析清楚,我们将风险投资的流程拆成了八个环节:天使投资—如何选择项目—评估定价—尽职调查—帮助创业者成长—二次融资—退出—寻找中介机构,每个VC讲一节,串起来就是完整的风险投资全过程,再配合10个公司从创业到融资至上市全过程的还原,进一步印证和解读风险投资的规则。
  

自序 你追钱,还是钱追你(2)
在采访每一个VC合伙人时,我们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你们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你们只喜欢海归吗?投资一家公司后一定要换掉它的CFO吗?钱怎么用,你们会管得多严?当你们和创业者发生分歧,究竟谁听谁的?……
  在采访成功案例时,在每一个关键环节,我们努力追问创业者和VC: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我们努力给后来者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我发现,大部分VC都用恋爱或者婚姻来比喻风险投资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创业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忠告,比如:“他挑你,你也要挑他。” “如果他看上你的项目了,一定会追着来投你。”“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人,创业的路上有风有雨,他是否能陪着你一起走下去。”
  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凡成功的投资都有三个共同特征:一个好的团队、一个可以做大的产品或服务、一个足够成长的市场。这也是几十位合伙人一再强调的投资基本原则之一。
  不过VC们也一再强调,风险投资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投资是个人化的,各花入各眼。所以本书有意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尽量保持合伙人原汁原味的叙述,读者可在字里行间体味其性格和喜好。
  风险投资商们还给创业者一个重要的忠告:不应该为找风投而去做一个项目,要看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如果它能改变一个产业,风险投资自然会追着来投你。与其去追钱,不如让钱来追你,或许这是想融资的创业者们最该记住的VC法则。
  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风险基金、投行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空中飞人,马不停蹄地在全球各地穿行,进行投资谈判,参加所投公司的董事会并帮助它们寻找各类资源,解决它们成长的烦恼等。他们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慷慨地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替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并且一丝不苟地帮助我们核对书稿,在此深表感谢。
  还要感谢10多位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还要感谢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先生,他们对风险投资市场、对创业的深刻理解为本书画龙点睛。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书未能采访更多的中国本土VC。而事实上,中国本土VC也有不少成功的投资案例,对中国企业的成长贡献良多,他们的运作模式和投资理念跟国外VC有诸多不同,未能把他们写进来,这是本书的一个缺憾。
  卢爱芳
  2007年9月,于北京
  

德丰杰:投资令我吃惊的公司
第一部分 VC箴言
  1、德丰杰全球创始人兼董事长Tim Draper——投资令我吃惊的公司
  投资了他的棺材本,离开了青梅竹马的她,攒够了离婚的赡养费,朋友说他还挺逗;
  要当全球顶尖的CEO,只不过是天方夜谭,给他点真正的现金流,让所有的苦累换点钱;
  15年来他快废了,银行追讨贷款,公司奄奄一息, 连隔壁阿三也不理他;
  他是一个冒险王,来得快也去得快,在灾难之间游走,他是一个冒险王。
  他有个任务,企业的远景,一个艺术家的雄心壮志,天生的直觉,无畏并且免费的员工,不保障逃兵;
  他是一个冒险王,来得快也去得快,在灾难之间游走,他是一个冒险王。
  大家一起渡过难关,最好的手足也不得不割舍,战略撤退令人如此沮丧,故事是否从此完结?
  有个销售突然叫喊:“我们赢了!”公司快有利润了。报纸曾经说他是堂吉诃德,如今天空宇宙般宽广。
  他站在世界的顶端,最后他们看到了,他的梦想实现了,现金流再也不是问题,现在每个人都想要他的庇护。
  法院想要拘留他,媒体想把他炸了:无论谁这么有钱一定是骗来的!
  他是一个冒险王,来得快也去得快,在灾难之间游走,他是一个冒险王。
  这是我自己写的一首歌,讲述的是有关创业者和风险投资的故事。我投的第一个项目PMTC(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是这首歌的真实写照,它是全球第一家电脑半自动程序设计公司。那时我刚出道,筹集了600万美元,但三年过去了,公司没有太大起色,濒临破产边缘,并被列入了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的监控名单。就如我歌中所唱“银行追讨贷款,公司奄奄一息”,我恳求美国联邦小企业署再给我一年时间。一年后,PMTC成功上市,收回了所有投资,成为美国当年最成功的IPO案例。
  作为一个创业投资家,我一生都在帮创业者寻找机会,并在风险中游走。
  

我欣赏颠覆性的公司
经常有人问我,德丰杰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们的投资标准是什么?我想告诉他,首先,德丰杰投资的团队必须要有激情和能量,要有英雄式的人物以及领导力。我每次都会问创业者:“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这个问题能让我了解创业者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他们对事业是否满怀激情。因为激情是成功的根本。
  其次,我们投资的公司要与众不同,它必须是独特唯一的,要能使我吃惊和震撼,我欣赏拥有颠覆性理念并立志于改变世界的创业企业。
  当前全球的三大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就业问题,包括能源、安全、医疗、交通、污染、战争、贫穷和教育等,而这些问题的每一项都可以用商业方法解决。
  比如能源,有很多机构都在投资这一领域,如EnerNoc、GreenFuel、弥亚微电子(Miartech)、无锡尚德(SunTech)。我们知道石油等能源的存储量越来越少,而且在运输的时候有很多问题,企业家都在寻求各种方法来提供更多的、安全的关于能源替代的解决方案。
  比如通讯,所有的通讯公司都在寻求更简捷的通讯方案,比如Skype。通讯消除了地理边界,使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有效率。
  再比如安全方面。全球关注安全问题的公司有Lumena、SafeView等,医疗安全方面有Thenahealth等。归根结底,所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全球性的问题,都可以用商业的方式解决。
  人生苦短,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并有所建树。我欣赏革命性的变革,我很希望能给止步不前的产业带来革新。我们看得比较长远,会考虑5~10年后公司对整个产业链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早期电脑的市场非常大,但现在越变越小;然而电脑市场缩小时,普及性又会创造新的需求。所以我们看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我们会从长远的角度来做决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中国复制硅谷
为什么我们要来中国投资呢?因为欧洲已经复制了硅谷模式,我们想看看是否可以在中国复制。
  在美国投资一个公司,建立一项技术,之后在中国投资有同样技术的公司,这是以前的投资模式。但现在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先在中国进行投资,然后在美国进行投资。技术的中心转移到了中国,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现象。
  目前中国已经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而且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不管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Google每天要支付给每个工程师150美元,百度则只需支付30美元,而他们工作得一样努力。
  中国无疑是一块投资的热土,GDP每年保持着10%的增速,而且大部分由中小商业企业贡献,半导体和生物制药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这都是风险投资热衷的领域。尤其是半导体行业、消费电子等在美国已经没有机会的领域,在中国正保持快速增长,而且投资规模还较小。
  有人问我,你既然强调投资的企业要独特,但中国很多公司是拷贝美国的模式,比如百度,你为什么还投它?我们当时投资百度时,李彦宏已经在加州对美国搜索市场做了充分的了解,然后把搜索引擎模式带到中国,之后又花了很长的时间,跟市场和消费者慢慢磨合,最后创造出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就是现在的百度。它目前做的东西,可能比美国的搜索引擎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创业者不能仅仅把美国的模式搬过来,而一定要针对当地的市场做修改。德丰杰龙脉基金(由德丰杰和华人风险投资基金龙脉共同创建)投资的联龙科技、YeePay以及通卡这几家公司有着不同的概念,非常有潜力,将是下一个百度、空中网及分众。因为这些公司都是把一个很好的美国模式搬到中国来,而这些模式都是很成功的。
  不要以为百度是神话,下一个百度不再可能出现。1904年,美国专利所宣称,该发明的东西已经差不多都发明了,以后也不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再出现了。100年过去后,事实却证明,现在的发明不仅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前,而且速度更快了。另外,要建立一个大公司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当年惠普花了40年,甲骨文花了15年,微软花了9年,雅虎花了2年,而Skype只花了6个月。
  中国还大有希望,我认为中国的挑战在于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包括微生物、媒体、软件等,还有环境以及流通、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而移民间的迁徙和流动、没有萨班斯法案的中国A股和H股市场、4%的宽带渗透能力以及中华民族的自信则都是中国的机遇。
  

启动第一轮的高潮
现在来中国,仿佛回到了美国的20世纪80年代,那么多人来中国活动,来中国投资。美国的自由市场、破产保护、无跨境交易关税等政策对于投资都是好事,但萨班斯法案、众多的律师事务所以及其他监管方面的问题,使得很多的投资流到了中国。对于中国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对于风险投资商来说,中国的投资成本比较低,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潜在价值。
  风险投资要本地化,而企业家要全球化。德丰杰在全球有30多个办公室,管理和运作着一个由许多关联基金组成的风险投资网,这些关联基金都有对特定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本土化的优势,比如中国的龙脉。各个关联基金之间的沟通、联合投资以及知识共享十分便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才、信息、资本和人脉网络,并且给创业者带来运气。
  我们的市场反应速度非常快,在中国我们有30多项投资,比如百度、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