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春秋-第8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让集团军群内的将军们也很不满,特别是齐飞那几个刺头,多次向杨怀光发牢骚,要他加快进军速度,因为此时,第3集团军群与第《集团军群全都跑到他们前面去了,如果还不加速的话,那么他们这王牌部队的头衔还保得住吗?而且,这肯定是最后的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了,大家都盼望着多立点功劳呢,而杨怀光就是隐忍不发,这不把齐飞他们气得冒烟才是怪事!
杨怀光可没有去管这些人的抱怨,仍然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的前进。到达了圣路易斯之后,他先让部队包围了这座城市,但是却没有急于进攻,而是让炮兵与空军先进行了轰炸,随后,他就使上了另外一招,开始在前线战场上大规模的进行心理战!数百个高音大喇叭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向着美军阵地播放着中国军队对待俘虏的政策,以及最新的战地新闻。而为了加强效果,42军与40军的低空运输机都装上了播音设备,在城市上空盘旋或者来回穿梭,似乎这些广播就能够迫使美军放下武器,走出战壕一样!
空军也开始向圣路易斯市空投传单,甚至是一些收音机,好让美军官兵能够收听到中国军队的广播!当然,这些努力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如果美军要投降的话,那么他们早就投降了,还需要坚持到现在吗?很多军长都反对这么做,这简直是在拖延时间,他们最多只有4个月的进攻时间,而且最好还要控制在3个月之内,如果打圣路易斯都要花上十多天的话,那么后面的那么多城市一共要花多少时间?
杨怀光这次是极为有耐心的,用火力打击配合宣传,他的目的不是摧毁美军的身体,而是摧毁他们的意志!部队在圣路易斯拖了十一天,最后他的努力收到了效果,美军在弹尽粮绝,而且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最终宣布投降了!而这次,杨怀光没有损失一名士兵,一台装备就成功的占领了圣路易斯,虽然消耗的时间是太长了一点,但是这至少证明,用心理战,也能够打击美军,而且还能够获得胜利!
扫荡伊利诺伊州南部的战斗就简单得多了,当时第:集团军群已经扫荡了伊利诺伊州其他的地区,而这里的美军已经成为了孤军,虽然第:集团军群也想吃掉这部分美军,但是这里毕竟是划给第3集团军群的战区,所以他们还是忍住了。而这部分美军本来就没有多少物资,而且在斯普林菲尔德被第:集团军群占领之后,他们不但无法南下逃跑,而且连北上的道路都被封死了,那么出了战死之外,他们就只能选择投降了!
到这个时候,其实就能够明白杨怀光的目的了,第2集团军群那么积极,他当然要好好的利用起来,第2集团军群就是他的开路部队,只要第:集团军群打垮了美军的战斗意志,那么他就跟在后面收容战俘就行了,这不但不需要耗费作战物资,而且部队还能够得到非常充分的休息,好把精力留到后面的战斗里去!
为此,第3集团军群选择的进攻路线是沿着他们的战区范围的北面进攻,与第2集团军群向东突击的线路之间只有50到100公里的间隔地带,而且,第3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一直比第2集团军群慢三天到一周左右!这样,他们就能够随时在第2集团军群的“支援”下作战,第2集团军群就是他们的开路先锋!
叶以说,杨怀光是相当聪明的,他知道自己开出的支援条件太低了,如果强打硬拼的话,那到最后肯定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而无法继续进攻,那么剩下的好处还不都落到别人的手里了?而现在,他这么做,无疑就让部队保存了实力,几乎没有用什么力就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战果。而这样的话,在完成了第一阶段进攻之后,他们还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其他的美军,最后完成作战任务!
最初,大部分官兵对杨怀光的这一决策都不太理解,特别是对高级军官来说,这不是跟在第:集团军群的屁股后面拣别人的残羹剩饭吗?但是没有过多久,大部分人都醒悟了过来,他们的司令官是很聪明的,第2集团军群在前面拼死拼活的,那不是给他们当免费的开路先锋吗?当然,只要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还管那么多做什么呢?
部队一路稳进到了辛辛那提附近,这才再次遭遇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当时,正有一支美军准备从这里去救援印第安纳波利斯,但是他们还没有出发,印第安纳波利斯就被第2集团军群占领了,后来这支部队又要准备去救援哥伦布市,但是也没有等到他们做好准备,哥伦布市也被占领了。虽然,这里处与第2集团军群与第3集团军群的战区之间,但是这次杨怀光没有想那么多,部队在到达了辛辛那提之后就发动了进攻!
进攻打得很激烈,但是打了三天之后,美军的状态开始急剧下降的时候,杨怀光就让部队停止了进攻,然后围而不打,让36军在辛辛那提市外的几条道路上设施防御阵地,同时派遣了42军的一部分在城市外围机动巡逻,只要发现美军突围就把美军打回去。显然,杨怀光不想在这里多花时间了,虽然美军还有一些储备,但是这里可不是他的主要进攻目标,通过围困,美军的战斗力就将迅速的下降,等到把别的地方打下来之后,再来收拾这里的美军也不迟!
确定了这个计划之后,另外几支部队迅速的扫荡了肯塔基州内的美军据点,随后进入了西弗吉利亚州西部地区,接着推进到了弗吉利亚州西部地区,很快就占领了里士满。就在大家都认为第3集团军群要向华盛顿进军的时候,杨怀光却再吃使出了怪招,部队迅速南下,在一周之内就扫荡了从里士满到罗利之间的美国东海岸地区,然后部队转而向西进攻!这次,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杨怀光不对近在 尺的华盛顿进军了!
其实,这不是杨怀光的本意,他也知道占领华盛顿的重要性,但是在部队出发之前,魏明涛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要他在最后阶段才占领华盛顿,而且在进攻开始的两个月之内不得去占领华盛顿!其实,但是华盛顿基本上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在遭到了大西洋舰队的轰炸之后,美国政府已经撤离了华盛顿,被炸成了废墟的城市被美国人遗弃了,所以占领华盛顿的军事意义并不大,同时这也不符合中国政府的要求,所以杨怀光就只能让部队向南转向,先把华盛顿凉在一边,去收拾别的地方的美军了!
部队向西转向之后,就已经与第6集团军群形成了对进的局势。当时,第6集团军群在发动进攻的时候虽然打得很猛,而且推进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后期第6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前期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部队精力,而且没有考虑到后期战斗对弹药物资的要求更高,所以没有做好长远打算,这只能说明,第6集团军群的指挥官的实战经验还太少了,对战场上的问题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第6集团军群在进攻的方式上也有一些问题,原本他们的兵力是最充足的,就算是把13军分给了第2集团军群,但是当时他们也有8个军,至少25万的作战部队,而这比另外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都多出了不少,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一个正确的进攻方法的话,那么在弹药物资上的欠缺其实可以通过兵力来弥补的。但是,第6集团军群在制订进攻计划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兵力多,而且他们所在的战场相对来说较为狭小,所以他们的进攻正面很宽,这就让他们无法在美军防线上进行突破,而是在压缩美军的防区,只能一点点的吃掉美军,而最后必然导致美军防御密度增大,进攻难度也就随之增大!
反正,当时第6集团军群虽然有实力在南线打一次漂亮仗出来,但是在采取的进攻方式上出了问题之后,他们这边反而不被人看好了。而现在,杨怀光指挥的部队开始向西突击之后,就如同一把尖刀从美军的背后插了进去一样,而第6集团军群则成为了下面的砧板,毫无疑问的,杨怀光又把这边的战况给利用了起来!
如果再有人说杨怀光的头脑不够用的话,那么就大错他错了,他之前只是太骄傲了,所以被王进龙给摆了一道,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并且总结了自己部队的特点,了解了战场上的情况之后,毫无疑问的,他在北面与南面的两条进攻线路上选择的战术都是最恰当的,而且都非常有效的利用起了其他一条线路的进攻行动,把所有人都认为难度最大的中间进攻线路给盘活了!从这一点上就完全看得出来,杨怀光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指挥官。这次,他没有得到魏明涛的任何指点,完全是由他自己单独指挥部队进攻的,而这也让很多人肯定,杨怀光是唯一得到了魏明涛真传的将军,如果在同样的战场上,由魏明涛来指挥部队进攻作战的话,他也会毫无疑问的采取同样的战术安排!
在俄罗斯战场上,魏明涛率领第3集团军群,在第2集团军群与第6集团军群之间进攻,而且他的进攻速度是最快的,当时魏明涛就非常巧妙的利用了两翼部队给他创造的战场环境!而这次,杨怀光也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将军,特别是陆军将领,在当上了集团军群司令,晋升为上将之后就很难以取得突破了,要想再上一层楼的话,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战术思想,战术特点!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在军长的位置上,可以听从上级的指挥,对其独立指挥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坐上了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没有特点,不要说继续向上爬,恐怕连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都坐不稳!所以说,集团军群司令这个位置本来就是用来培养军队领袖人物的,而杨怀光在这场战役中发生的蜕变,也为他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恐怕,今后再也没有人会认为杨怀光只是那种会在魏明涛的指挥下打仗的人了。即使没有魏明涛的指挥,他也可以在战场上打得相当的漂亮,其能力不但能够胜任集团军群司令官,而且要继续向上提升也不是问题!
当然,杨怀光当时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而促使他决定分兵的理由还有一个,即他本人也是从54军军长位置上提拔起来的。虽然,这是魏明涛的决定,当时第2集团军群内的军长们都不敢反对。
但是,现在杨怀光手下的军长基本上都是与他同一时期加入军队的,而且在战场上立的战功不比他少多少。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杨怀光在部队里的威信不够,以往可以依靠魏明涛的支持,而现在魏明涛明显要摆脱他这个影子集团军群司令的身份了,那就得依靠他杨怀光自己的能力来带部队!所以,他更需要得到下面那些与他同辈的军长的支持,而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让大家都尝到甜头,让军长们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是他一个人占了所有的功劳,而分兵前进就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等于将战场上的功劳分给了这些军长,而他杨怀光不参于进去了!
当然,当时战场上的局势也决定了这一点,第2集团军群已经完成了作战任务,正在哥伦布市集结,随时有可能南下参与他们这边的战斗。而他们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的方式进攻的话,那么要扫荡战区内的残余美军至少还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第2集团军群肯定会南下,即使魏明涛此时站在杨怀光一边,也不可能闲这一支主力部队两个月不用,而让另外的两支部队累得半死吧?所以,杨怀光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加快进攻速度,尽快肃清自己战区内的美军,不给第2集团军群留下插手的机会,这也只有分兵才能够做到,因为当所有的部队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自然会浪费力量,达不到快速战胜敌人的目的!
杨怀光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心,至少魏明涛就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做,毕竟当时在第3集团军群的战区范围之内还有近200万美军没有投降,如果把部队分散开来的话,那就会导致每支进攻路线上的兵力都非常紧张,很容易在与美军的大规模战斗中出现重大损失与伤亡!但是,魏明涛没有去干预杨怀光的行动,毕竟指挥作战的是杨怀光,而不是他,当然,杨怀 在 面的表现也让魏明涛比较放心,即使是实验,也要先看看结果吧!
第二十八章 三箭齐发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三箭齐发
第3集团军群分兵之后,魏明涛就非常关注他们这边的行动,当然,他并没有去干预前线的战斗,他只是想知道,杨怀光这一招到底灵不灵!而且,这也是证明杨怀光能力的机会,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要看他这一战术安排到底能不能收到效果了。当然,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也是证明杨怀光对第:集团军群到底有多了解,只有了解自己部队的人才能够做出这么大胆的决定!而不久之后,魏明涛的疑虑就被打消了,他自己都决定,早就应该放手让杨怀光这些年轻的将领去展现他们的才能了!
54军负责北面进攻,他们的任务是扫荡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地区内的美军,最后一直要推进到阿肯色州的小石城,整条进攻路线长度为2100公里,而美军在这一范围内部署的军队多达50万左右,其总兵力是54军的20倍!但是,这些美军基本上分散部署的,很多大城市的防御部队数量都不多,所以54军可以分批的消灭掉这些美国军队!而当时,美军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激动能力,只要他们一离开城市就会受到中国空军以及40军,42军的打击。这样,54军的每一次战斗难度都不是很大。只是在纳什维尔遭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但是在40军赶来支援之后,这里的美军也很快就宣布投降了。而美国总统与政府高官则早一步坐飞机逃到了南面的巴吞鲁日,随后就飞到了塔拉哈西去,显然,美国总统也快要被逼到绝境了!
54军在他们的进攻方向上一共消耗了41天的时间,第一个到达了小石城,而在这41天之中,他们大大小小与美军打了37仗,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规模战斗,美军在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之后就宣布投降了。而他们总共歼灭美军51万,其中俘虏的官兵就达到了42万!大部分美军都投降了,这也给54军带来了新的麻烦,当时配属给他们的二线部队根本就来不及收容这么多的战俘!无奈之下,很多战俘都只能暂时留在战场上由很少的部队看管。比如在查塔努加,一个排的士兵就看押着至少一个师的美军俘虏!这显然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当时战场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如果这些战俘暴动的话,那么产生的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还好,这些战俘都没有想过要暴动,大概当战俘也让他们彻底的摆脱了战争吧!而且魏明涛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调动运输机将这些战俘都运到了后方的战俘营去,他可不想做冒险的事情!
38军负责中路进攻,他们的任务是在54军有39军之间制造出一道隔离带来,虽然整个进攻战场不是很宽,而且有难度的 方只有孟菲斯城,而且他们的进攻线路只有1800公里左右,是三条进攻线路中最短的,但是这条线路上的战斗难度却并不小!特别是在孟菲斯的战斗,这绝对是对38军的一大考验!
当时,美军在孟菲斯至少还有近40万的防御部队,这里是他们在附近地区最后一个还有实力的防御城市了!同样的,孟菲斯也关系着北面数十万美军的安危,如果丢掉了孟菲斯的话,那么北面的所有美军都将失去逃生的通道,结果可想而知!至少,在54军完成了扫荡任务之前,28军在孟菲斯要遭到非常顽强的抵抗,虽然这种抵抗多半是绝望的,但是绝望的部队更为让对手头痛!
一落上,38军只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杀到了孟菲斯城下,他们虽然也消灭了几万美军,但是自己的消耗与损失都不大,当孟菲斯的战斗打响之后,38军的官兵才醒悟了过来,美军已经全部集中到这里来了!以38军不到3万人的部队要攻占一座有近40万美军把守的,而且还有完善的防御设施的大城市,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当时40军在北面支援54军作战,而42军则在南面协助39军行动,38军是得不到地面部队支援的,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远程炮兵与空军了!
杨怀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手上的远程炮兵与空军都投入到了这个方向上来,全力支持38军行动。孟菲斯的战斗是美国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城市战,也是相对来讲最为惨烈的城市战之一。一个战术航空队的空军攻击机部队连续对孟菲斯轰炸了半个月,而远程炮兵也从来没有停止向孟菲斯进行炮击!在半个月之内,这些火力打击部队就消耗掉了近10万吨弹药!如果按照当时美军的防区面积来计算的话,平均每平方公里之内落下的炸弹与炮弹就有近50吨!
这么猛烈的炮击与轰炸并没有摧毁美军的意志与士气,当时他们虽然绝望了,但是只要北面的美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他们就不能放弃抵抗,虽然在中国军队的远程打击之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而部队拉出城去与38军打的话,他们更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孟菲斯,没有逃跑,没有投降,一直在中国军队的炮火中坚持着,守着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
可以说,38军在孟菲斯的战斗与54军在北面的战斗有很大的关系,只要54军肃清了北面的美军之后,那么孟菲斯的美军就没有防御下去的心理基础了!正是这一点,所以直到54军的部队快要到达小石城的是时候,孟菲斯的美军才停止了抵抗,宣布投降!此时,40多万美军能够走出孟菲斯的大经小到爪万人了,随后中国军队在打扫孟菲斯的废墟时还发现了几千名幸存下来的美军伤员。一周之后,中国军队还在一堆废墟里面找到了两名美军伤员,他们可是没水没有食物,连空气都很稀缺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不得不惊叹这两名美国士兵顽强的生命力!但是,这只是绝对的少数,在这场耗时35天的战斗中,美军阵亡官兵30万人,平均每天阵亡官兵近一万人,这个消耗速度,恐怕任何军队都承受不住!
战斗打得最艰难的还是39军这边,他们的任务是在南面,向美军聚集的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娜州进攻。这条线路极为靠近第《集团军群的推进线路,所以美军在这个方向上的密度相当大!而39军本来也是一支重装甲部队,在得到了42军的全力支持之后,他们这条线路上的进攻反而还比较轻松!
39军的任务就是在美军背后施加压力,把美军引出来打。当然,战斗是残酷的,美军此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目标了。西面是20多万中国主力军队,而东面则是他们闻之胆寒的39军以及42军这对超强组合,而在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情况下,恐怕美军能够做的就只是怎么快的向中国军队投降,好尽快结束他们的困难吧!
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战的因素,当时杨怀光找了很多名美国战俘中的高级军官,让他们到前线去向美军喊话,让美军投降,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而且39军的大炮已经架到了美军的面前,可以供美军选择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在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下,美军崩溃的速度连杨怀光都没有想到!
部队从夏洛特出发之后,基本上一路就在收拾美军的战俘,这连39军的官兵都有点厌烦了,毕竟他们是来打仗的,而不是来收容战俘的,而收容战俘的工作应该是由后面的二线部队负责!所以39军的官并后来干脆没有理会那些在道路两边准备投降的美军,而是一路狂奔,把这些美军全都交给了后面的二线部队负责,他们的庄务只是抢在其他两路部队之前到达小石城!
一支重装甲部队能够在一天之内突击350公里,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虽然这对轻型部队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39军是一支彻底的重装甲部队,快速突击并不是他们的强项!而这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大量原本是用来维持后勤补给的二线部队跑去抓战俘了,而39军狂奔了三天之后终于因为物资跟不上而不得不停了下来。这一停就足足停了十天!此时,他们已经到达了亚拉巴马州北面的伯明翰,而被他们甩在身后的美军部队足足有35万之多,大量的二线部队根本就无法及时赶上来。不处理这些美军战俘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就只能减缓对39军的物资供应速度了!
后勤补给迟迟上不来,这下把39军的官兵都急坏了,他们甚至准备去周围抢劫美军的物资了(弹药消耗得并不多,缺的就是部队的给养),但是即使他们去抢,也不可能抢到的,因为美军也缺乏物资!当然,杨怀光是不会容许他们这么做的,即使美军是敌人,但是战场上是有纪律的,如果坏了纪律,那么谁还敢来指挥这支部队!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39军苦苦的等待了10天的时间,第一支负责为他们提供补给的二线部队才到达了伯明翰,为已经快要绝望的39军送来了他们急需的给养物资!而此时,54军已经在北面包围了纳什维尔,而38军也打到了孟菲斯去,显然,39军已经落后得太多了!
重新开始进攻之后,39军打得更加的勇猛,他们要把时间抢回来,而且此时39军的弹药已经太充足了,他们所缺乏的给养也跟了上来,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进攻呢?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却并没有让39军官兵感到轻松!
美军被压缩在密西西比州的军队达到了150万左右,而在一块面积不到2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内集中了这么多的军队,其密度之大可想而知。虽然此时美军的防御力量都集中在了西面,但是当39军在伯明翰停顿的10天中,他们已经加强了东北防线上的防御,结果是39军一头撞上了美军的防御阵地的时候,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美军都会主动投降的!
发生在默里迪恩的战斗非常的激烈,虽然这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两万的小镇,但是美军在这里集结了至少45万军队,而且在十天之内修建了完善的防御阵地,而且还东拼西凑的搞了一些炮兵过来!显然,39军要想突破美军的防线是不会很轻松的!虽然此时39军已经把一只脚伸进了第6集团军群的战区内,但是第6集团军群并没有因此而抗议,因为39军在默里迪恩吸引住了美军主力之后,他们在进攻战线上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这也算是第3集团军群反过来帮了第6集团军群一把吧!
39军猛攻了两天两夜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劲,以往他们可很少遇到美军进行过这么顽强的抵抗,部队 失了不说,还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这让39军的官兵们心里凉了半截,显然,他什“遇块难啃的硬骨头了!
其实,默里迪恩虽然是座小镇,但这里是密西西比州通往东部地区的交通要道,美国南部的唯一一条高速公路就要从这里通过,而且这里是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如果这里被中国军队占领了的话,那么在西面的所有美军都将被切断向东撤退的通道!而当时,美军已经认识到,他们在密西西比州与路易斯安娜州的防御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义,所以准备向东撤退,去亚拉巴马州南部与佛罗里达州进行防御,因此就只能死守默里迪恩镇。在这种情况之下,39军要想轻松的占领默里迪恩,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战斗打到第三天,39军的进攻还没有多大的起色,42军赶上来助阵了,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42军已经完成了扫荡周围地区的任务,但是就算加上42军,在面对美军坚固的防御阵地的时候,他们的进攻效率也相当的低下!
一周之内,两个军只推进了不到5公里,而且弹药消耗速度相当惊人,连杨怀光都不得不多次想他们提供多余的弹药物资,但是这仍然不能改变局面,原因只有一个,两个军的进攻战术错误了!
即使美军的战斗力已经很微弱了,但是他们凭借兵力上的优势,进行密集防御,而且依靠阵地拖延中国军队的进攻速度,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更主要的是,当时杨怀光手里的炮兵与空军都投入到了孟菲斯城那边的战斗中去了,而39军与42军只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战!其实,在这种阵地战中,除非在火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不然一点点火力支援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毕竟这不是城市战!
战斗拖了十天,杨怀光都有点不耐烦了,现在别的两路进攻部队都打开了局面,就只有39军卡在了默里迪恩难以再继续前进一步。后来,54军在完成了攻占纳什维尔的行动之后,40军也被调了过去,用两个轻型军来支援39军,这是杨怀光能够投入的最大力量了。但是,这显然也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最终,给战场带来改变的还是另外一股部队!
美军在削弱了密西西比州西部地区的防御力量之后,第6集团军群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3军在撕开了美军的防线之后,直接朝杰克逊城杀了过来。而此时,第6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也认识到了他们在战术上的错误,所以开始集中精锐力量进行突击,而不是拉开了正面与美军打!
43军对杰克逊的突击作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杰克逊是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同时也是美军在该地区的中心城市,西部防线被中国军队突破之后,杰克逊已经朝不保夕,而美军在默里迪恩的防线就是依靠杰克逊支持的。如果杰克逊完蛋了的话,那么默里迪恩的美军得不到物资援助,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那么也肯定是守不住的了!
这时候,美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全面放弃密西西比州的防御,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亚拉巴马州撤退。这个决定立即改变了战场上的局面。当杨怀光收到这一情报之后,就立即让39军在默里迪恩盯死美军,同时让40军迅速南下,去占领莫尔比,阻止美军从沿海地区逃入亚拉巴马州!
这表面上看来是削弱了39军的支援力量,实际上却是把战场给盘活了,如果三个军集中在一个地方的话,反而无法把他们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而现在部队一分散,反而更有威力,特别是把40军这类轻型部队的突击能力与打击能力给发挥了出来!
第6集团军群此时也心领神会,他们哪还有心情去管第3集团群军抢了他们的任务呢,如果没有部队在莫尔比挡住美军的话,那么在包围圈里的上百万美就要全部溜掉了。而第6集团军群的轻型部队是无法独立承担起这个任务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