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春秋-第6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是相当严重的,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中国就只有把之前的警告变为实际的行动,在舰队受到打击之后,对美国舰队进行坚决彻底的反击!

当然,促使柯敏明向美国宣战的因素还有一个,即鲁毅的病情。虽然这与战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也是因为战争而带来的,从柯敏明的角度来讲,鲁毅在此之前的众多预言其实都已经发生了,而他也就相信,鲁毅所提出的晚打不如早打的道理。而在现在的情况下,中美开战,对中国的好处明显要多得多,从战争初期的发展来看,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而只要中国掌握有战争的主动权,自然能够迅速的将这种主动转化为胜利,并且达到最终的目的!

柯敏明向美宣战的事情没有受到多大的阻挠,在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几乎所有代表都同意立即向美宣战,特别是军队的代表,更是高度支持这一行动。政府的工作人员在确认了形势之后,也表示了赞成意见。接着,在中美相互宣布处于战争状态之下后,人民代表大会以85%的高票数通过了柯敏明提出的《国内战争动员法》,这为中国的战争行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接着,全国性的战争动员展开了,而作为中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柯敏明一方面要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开始担负起了指挥战争的重任。当然,大部分的事情还是由总参谋部来负责的,柯敏明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而实际的军事行动并不由他负责!

从战前的准备工作来看,中国也要比美国充分很多。早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就开始改组国家经济,虽然并没有按照战时的条件进行改造,但是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已经更能够承担战争的压力了,而且经过改造之后,中国的经济能够迅速的转为战时制度,以配合国家的战争行动!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准备就要比美国充分多了。在战争爆发之前,虽然美国也借助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做了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可以说,美国的领导人其实也早就遇见到了未来的发展,也认识到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性。但是,因为美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即使美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却也无法做出相应的行动来。即使是这点经济调整,仍然是非常艰难的,最终导致美国前任总统下台,并且在国内抛起了一股反共高潮。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美国输在了自己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上。虽然美国的民主政治能够充分的保证自由,民主,并且对政府进行监督,以杜绝贪污,腐败等。而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这也能够让美国各地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发展计划,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增强经济的适应能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政治制度本身却有着巨大的缺陷。过度的民主自由,导致的是政府威信下降,而且政府过于注重国内的情况,而忽视了对外交方面的建设,导致美国政府在制订对外政策时,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失误,最终导致美国建立起来的世界体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从国内情况来讲,联邦制最终仍然是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而地方权力的增加,自然会让中央政府的政策处处受到限制。比如在经济调整时,中央政府制订的政策,因为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其执行力度并不大,而这对美国本身就比较脆弱的国家经济来讲,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正如同前面提到过的,一个帝国的崩溃,最终是从帝国内部开始,而不是外部开始的。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个道理,不管是哪个帝国,如果没有内部问题的话,那么外界的压力,只能够让帝国本身更为团结,帝国的力量也就更为强大,来抵御外界的压力。但是,帝国内部只要出现了问题,在外界的压力下,帝国内部矛盾必然爆发,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管是多强大的帝国,最终都避免不了崩溃的下场!

这次,美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美国的历史并不长,是所有新生国家中最年轻的一个。美国能够在短短200年的时间中建立起一个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前者的庞大帝国,那已经证明了美国顽强的生命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是左右战争胜利的主要力量,而且正是因为美国的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以反纳粹国家获胜结束。可见,美国绝对是一个能够顶得住外界压力的国家。但是,此时的美国,却已经不是以前的美国了,而中国对抗美国采取的措施也与以前的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并不是主要从外界着手,而是先抓住美国国内的矛盾不放,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激化美国的内部矛盾,削弱美国的团结,并且打击美国的心脏。最后才是从外界施加压力,迫使美国国内矛盾爆发,最终瓦解这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前前后后努力了上百年的时间,通过战争,经济,外交,不断的打击着美国,并且让美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当然,少了时间的话,这种努力是无法成功的,也无法取得任何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容忍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然后耐心的解除了美国的抵抗力量,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其实只要稍微懂得点这个道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就直接向美国权威挑战的话,美国的所有力量肯定都会团结起来,中国就又将如同以前的苏联一样,倒在美国的脚下!

躺在病床上的鲁毅对此时的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其眼光也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虽然在北大西洋的战斗中,鲁毅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判断力,特别是在战略层面上的判断力。对这名老军人来讲,躺在病床上的这几天,正好让他有机会再次思考这几十年来中美之间的对抗与发展,并且找出获得战争胜利的办法!

“该吃药了,还在想什么?”妻子仍然显得那么温柔,这是鲁毅最高兴的事情,岁月的摧残,并没有改变两人之间的感情。

“好了,我吃药!”鲁毅笑着坐了起来,看到在脚对着的那张桌子上,又放着很多鲜花,还有一些时鲜水果,“这又是谁送来的?”

“两名少将吧,说是你当年的手下,我没有具体问!”

鲁毅点了点头,这几天,光是他收到的花,给医院里的每一个人送上一束都还多了,而送花的大部分都是鲁毅当年的部下,或者是学生。其中很多人都没有身在国内,而是托人带来的,因此连鲁毅都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给他送花。之前几天,他还询问了一下,但是问不出个什么名堂来之后,也就懒得问了。

“医生说过了,你这病要养,急是急不来的,所以,你也就别担心太多了,好好的养病吧!”妻子看到丈夫喝下了药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我先回去了,晚上再来,你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了,下午天气好,就出去转一下,我已经通知警卫员了,他吃了午饭就来……”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这些小事还要你操心吗?”鲁毅摇了摇头。

“那我先走了!”

看到妻子出门之后,鲁毅立即拿起了电话,把一名值班护士叫了进来。

“鲁老,你有什么事吗?”这名护士只有20出头,显得很年轻,大概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人物吧。

“没什么大事,帮我把这几天的报纸都拿来好吗?”鲁毅笑得很和蔼,但是护士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这……”

“怎么了?”鲁毅惊讶的问到。

“医生说过了,您老的病要休息,不要劳累,这……”

“这与休息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不是在休息吗?”鲁毅摊了下手,“好了,快去帮我拿来吧,我不会说是你的,我这人啊,要是没有点事情,就浑身不舒服,现在又不准我出院,我当然只有看看报纸打发时间了,如果连这都不准的话,那叫我做什么?总不能让我看着窗户外的世界发呆吧!”

护士差点笑了起来,赶紧点了点头,很快就把报纸拿了回来,走时,还不忘记叮嘱鲁毅不要告诉是她把报纸送来的。

看到这几天报纸上报道的新闻,鲁毅才对整个战局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报纸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比较落后了,比起现在发达的电视新闻,以及网络媒体,报纸确实显得很落后,但是报纸却更方便,而且还有一些评论可以加强阅读者对事件的了解。当然,鲁毅并不怎么在乎上面的评论,而是更重视事态的本身,对老军人来讲,他有足够的能力发表评论,而且比这些报纸上的评论家更有权威。

“鲁老,我就知道你闲不住!”

鲁毅抬起头来,才看到是总参谋长亲自来了,赶紧放下报纸,挪开了床边的被子。“坐吧,你看我这,连张椅子都没有!”

“小王,你在外面等着吧,不要让别人来打搅!”总参谋长杨利威坐到了鲁毅的床沿上,这才说到,“鲁老,前几天忙着处理作战计划的事情,所以没有能够来看你,今天好不容易忙完了,抽了点时间过来看往你老,这几天,身体恢复得还好吧?”

“哎,小杨啊,不怕跟你说,我这又不是什么大病,医生检查来,检查去,都没有查出个什么问题来,现在却好了,让我必须卧床静养三个月,这不是要让我没病憋出病来吗?”

杨利威笑着摇了摇头:“鲁老啊,你的这病可是惊动了中央的,你老的身体,可是关系到国家大事,所以,医生的吩咐是没错的,等鲁老身体养好了,自然有机会再度为国效力!”

“呵呵,小杨啊,看来你也学会这一套了,好了,我们现在不说这个,看什么时候,我可以骗到张出院证明!”鲁毅岔开了话题,“现在,战况发展得怎么样了?”

“一切还很顺利!”杨利威将军帽放在了旁边的被子上。“昨天,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在关岛海域与美国海军第7舰队爆发了一场海战,结果是双方互有损失,战况不算激烈,但是我们取得了优势,确立了在中太平洋的控制权,而现在,战线已经开始向中途岛防向推进了,我们正在计划登陆作战,如果能够成功拿下中途岛的话,就可以方便的向东继续推进!”

鲁毅点了点头,虽然杨利威的话轻描淡写,但是其中的艰辛与艰险是可见而知的。关岛是处于中国控制之下的,美国能够在关岛海域发动进攻,其目的自然是要夺取这一重要的海上据点,好向西太平洋进军。而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第7舰队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表明美国方面的准备并不充分。而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准备其实也不充分,所以双方之间的海战其实四场遭遇战。而遭遇战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即使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对中国海军来讲,这一战的损失肯定不小!

“鲁老,这次我是代表总参谋部来请求你的意见的,你认为,我们此时进攻中途岛时机成熟吗?”

鲁毅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才睁开眼睛,问到:“现在,大西洋战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战况如何?”

“美国已经在大西洋战区上展开反击行动了,虽然我们仍然控制着亚速尔群岛,但是美军已经逼近了该地区,英国守备部队的防御力量是和足以支撑起在亚速尔群岛方向上的防御作战的。所以,现在我们已经计划放弃亚速尔群岛,退守加那利与马德拉群岛,大西洋舰队准备撤回阿森松岛了!”杨利威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到,“印度洋战区比较平静,登陆迪戈加西亚的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虽然现在印度洋舰队还部署在马德拉群岛附近,但是以我们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打下迪戈加西亚岛的难度并不大,而且登陆作战的准备非常充分,相信一周之内,就可以夺下这座岛屿,完成我们控制印度洋的行动,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该地区的力量集中到非洲南部地区,以将印度洋战区与大西洋战区联系起来!”

“有考虑到美国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第3舰队的威胁吗?”鲁毅皱了下眉毛。

“这点已经考虑到了,现在我们正有支舰队活动在南海地区,随时可以通过班加海,进入卑斯麦群岛海域,威胁到珊瑚海,这样一来,美国第3舰队不可能放澳大利亚的安全于不顾,而前出印度洋,威胁到我们在迪戈加西亚岛的登陆作战行动!”

“很好,我们是应该放弃一部分地区了!”鲁毅点了点头,“这几天,我看了部队的兵力状况方面的文件,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支撑起一个主要战场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而且,我们还要留下一支力量防御北方可能爆发的战争。而从国家的战争承受能力来看,为了保证本土的安全,我们基本上只能够将主要的力量集中到太平洋上来,而在大西洋上采取战略防御。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应该忽略掉,那就是国家的承受能力,已经俄罗斯可能的挑战!”

“大西洋战区的态势是得到肯定的,大部分将领都支持在大西洋上采取防御,消耗美国的力量,毕竟美国的重点在东部海岸地区,而他们必然重视大西洋上的战略安全,但是,对于俄罗斯的态度,我们却没有多大的把握!”

“为什么?”鲁毅看着参谋长。

“俄罗斯现在的态度很模糊,虽然美国已经开始积极与俄罗斯接触,希望俄罗斯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加入到美国一边来,但是很显然,俄罗斯并没有这么想!”参谋长尴尬的笑了一下,“上次,我们确实是把俄罗斯打怕了。而现在俄罗斯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如果再次与我们爆发地面战争的话,俄罗斯就有被消灭的危险。所以,俄罗斯是不会贸然与我们交战的,俄罗斯也相当清楚,如果本土受到威胁的话,我们肯定会优先考虑地面威胁,而俄罗斯绝不愿意为美国火中去粟,这对他们没有多少好处!”

“那么,俄罗斯最近有什么动向吗?”鲁毅似乎很不担心这边的情况一样。

“暂时没有大的动向,其部队仍然驻扎在边防地区,没有集结的迹象,也没有加强部队作战的迹象,其训练强度也没有变化。只不过……”杨利威顿了下,“最近有名谍报人员发来情报,声称俄罗斯正在欧洲地区集结兵力,似乎要对欧洲大陆的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动手了!”

“什么时候收到这条情报的?”鲁毅惊了一下,他一直不相信俄罗斯已经甘心承认自己二流国家的地位,所以俄罗斯趁这次中美之战寻找崛起的机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天之前,但是军情局并不大确认该情报的正确性。该谍报人员之前并不出名,也没有搜集到什么有用的情报,而且从别的线索也无法证实该情报的可靠性,所以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

鲁毅摇了摇头,看了参谋长一眼,然后说到:“设想一下,如果在我们与美国激战正酣的时候,俄罗斯向欧洲方向发动进攻的话,会是一个什么后果?”

“这……”杨利威愣了一下,然后说到,“现在欧洲大陆分崩离析,虽然法德西意罗等国家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这些力量没有统一起来,如果各自为战的话,那么根本就无法抵挡俄罗斯的钢铁洪流。20多年了,俄罗斯的武装力量又发展了起来,以俄罗斯现在的情况,他肯定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打下欧洲大陆,到时候,我们的处境就相当艰难了!”

“是啊,俄罗斯要是攻下了欧洲大陆,并且把欧洲重新统一起来的话,那么俄罗斯就将多出数亿人口,以及大批的资源,到时候俄罗斯再倒向美国,那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鲁老,你这话的意思是,俄罗斯正在等待着一个机会,好在我们背后搞点鬼出来,然后让我们背腹受敌?”

“对,美国不是没有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而是早就谈好了,现在俄罗斯做出来的动作,不过是给我们使障眼法,让我们不去注意俄罗斯的动向。如果此时俄罗斯在我们的边境线上大摆兵力,做出一副要进攻的样子来,我还不感到奇怪,至少这表明俄罗斯的兵力无法调往欧洲战区,而现在,他们摆出这么一副态度来,这就太可疑了!”

“鲁老,那我们就必须要提防着俄罗斯了,甚至不惜先下手,不然的话,那我们就要吃大亏了!”

鲁毅摇了摇手:“这事不用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整合欧洲本身的力量,如果欧洲国家的武装力量能够联合起来的话,那也不在俄罗斯之下。当然,这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首先是要拿到足够有说服力的情报。其次,外交部门要做出努力,说服各个欧洲国家。第三,就是我们要向欧洲提供一定的援助,并且延迟在中途岛的进攻作战行动,等到欧洲方面做好了准备,再进攻中途岛也不迟!”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美国就获得时间加强他们在中太平洋上的防御力量了,到时候,我们还怎么打中途岛?即使能够拿下中途岛,肯定也损失不小!”

“呵呵,其实美国要的也就是这个目的,他们不会考虑不到我们已经识破了俄罗斯的那点诡计,所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对中途岛的进攻,争取时间稳固他们在中途岛方向上的防御,可以说,关岛一战,更加坚固了美国的这一想法!”

“那我们更不能耽搁时间了,趁美国现在还没有加强中途岛的防御,我们完全可以一举拿下的!”

“小杨啊,你又分不清那是重点了!”鲁毅摇了摇头,“好了,话说白了,就算我们现在攻占了中途岛的话,会有一个什么结果?从局势上来看,中太平洋虽然非常重要,但是要想以此进攻美国本土,这本身就有着很大的难度。而从安全角度考虑,俄罗斯方向更为重要。其次,我们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澳大利亚,而不是中途岛,明白吗?”

“澳大利亚?”杨利威皱了下眉毛,“我们也确实非常重视澳大利亚方向上的进攻行动,但是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我们要想在澳大利亚登陆作战,至少还需要半年的准备时间。而且,拿下中途岛,也足够威胁到美国的夏威夷群岛,迫使美国放弃在澳大利亚方向上的防御作战,这为进攻澳大利亚也就着很大的好处啊!”

“话虽这么说,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鲁毅顿了下,“美国为什么到现在还足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如果单单从美国国内的情况来看,美国早就应该衰落了,但是为什么美国却没有衰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建立起来的联盟体制。在上次的经济危机中,美国挺了过来,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量的盟国消化美圆,让美国的损失并不惨重。而从美国的防御体制上来讲,澳大利亚等盟国的作用也非同小可。正是因为美国有着这么多的盟国的支持,所以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白这个道理吗?”

杨利威沉默了下,点了点头:“鲁老,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在打击美国的第一阶段,应该是削弱其盟国,让美国丧失所有的支援力量,最终,美国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这就对了,很简单,打垮美国,就要先打垮他的盟国!”鲁毅看着杨利威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才笑了起来,“好了,相关的计划,你应该很清楚了,现在也差不多该吃午饭了,要不留下来,陪我偿偿这医院的伙食!”

“这……好吧,既然鲁老今天有这个兴致,我自然奉陪了!”

杨利威正要叫人送来午饭,他的警卫员走了进来,在他的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就站在一旁没有出去。

“鲁老,真是不巧,军情局才送来消息,说他们有新的收获了,让我赶紧过去!”

“好吧,你先去,下次有机会再来陪我好了!”鲁毅笑着点了点头,把才到的小张叫了进来,让他送参谋长出去了。

这时候,医生也来了,在吃饭之前,先让鲁毅喝下了两碗中药,这才让人监督着鲁毅吃下了午饭,这还没有结束,然后又是一通西药,鲁毅简直快成了个药罐子了。

下午,小张陪着鲁毅在外面的花园逛了一圈,然后又开始了一天的治疗。鲁毅的病并不大,但是却很麻烦,其最大的问题是器官移植手术带来的,因为以前很多技术不成熟,所以爆发了后遗症。对已经近百岁的老人来讲,这种病他是承受不起的。当然,也没有任何人告诉鲁毅这一情况。

晚上,妻子在鲁毅睡觉之前赶到了,陪着鲁毅看了一会电视新闻之后,这才如同哄孩子一样让鲁毅上床睡觉去了。对她来讲,丈夫就是一切,而丈夫现在的健康,让她根本无法放心!

第五章 大陆政策

正文 第五章 大陆政策

在大战初期,由中国发起,以欧洲大陆几个主要国家为主导者的“大陆政策”是最为有名的一项战争政策,这是中国稳固欧洲大陆局势,减少战争压力的一个重要举动,同时,这也是中国扩大战争范围的一次行动。而从战争的发展来看,“大陆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比之后所出现的别的战争策略低,可以说,这是大战期间,第一条直接影响到了战争结局的策略!

大陆政策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欧洲的分裂,如果没有分裂的欧洲,那么就绝对不会出现大陆政策。而直接原因则是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暧昧的态度,对整个战局所造成的影响。如果俄罗斯西进,横扫欧洲大陆的话,必然会打破中国现在所拥有的战略优势,而为了保证这一优势地位,中国出台大陆政策,以对抗俄罗斯的扩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所以,大陆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对抗性的政策,其针对的直接目标即使俄罗斯!

欧洲分裂的结果,是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众多的地区性大国,虽然德法英西意罗等国的战争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其经济实力仍然十分的脆弱,但是从军事力量上来看,这些国家在得到了中国的援助之后,已经是非常的强大了。其实,这些国家的发展都有点畸形,造成这一原因的是两次大规模的战争连续爆发,并没有给这些新生国家一点喘息的机会。欧洲内战结束之后,按照一般的战争与和平的规则,欧洲国家都将进入一段休眠时期,以修养战争造成的创伤,恢复国家的发展。但是,现在却没有任何时间给欧洲国家休养生息,紧接着,以中美为首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初期,欧洲并没有卷入战争,而是置身战争之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美的缓冲区,欧洲是无法避免战争的。就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欧洲大陆与北欧地区国家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彰显了出来。特别是英法意西四国与北欧三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这种内部的压力,最终改变了欧洲大陆的战略平衡。

在欧洲理事会上,英法意西四国提出的中立法案被迅速的通过。在英国与美国停战之后,该中立法案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欧洲大陆的中立地位,不过早的卷入战争,为欧洲赢得和平建设的机会。而背后,却是欧洲加强军备,积极备战的行动。也就是说,这些亲华的,或者是有野心的欧洲国家借着中立的名声,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战争准备。而该中立法案针对的正是北欧三国。正因为该法案获得了通过,欧洲的中立地位得到了确立,所以北欧三国的亲美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从北欧三国的经济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大战爆发之前,北欧三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而正是这种密切的贸易关系,让这三个没有受到多少内战冲击的北欧国家能够迅速的恢复元气,弥补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并且发展壮大了。到战争爆发之前,北欧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地区,而这三个国家通过向美国出售原料,以及代替美国加工一些产品,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而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是与战争有关的!而中立法案中明确规定,欧洲任何国家不得向交战国提供一切有助于战争的物资,也就是断绝了北欧三国与美国绝大部分的贸易往来。这无疑是要切断北欧三国的财源,削弱这三个亲美国家!很显然,这一法案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中立法案的通过,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欧洲当时的情况。在才经历了内战的摧残之后,欧洲大陆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再进行另外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了。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了欧洲当时的情况,即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其实是站在中国一边的。虽然中立法案中限制了军事物资的出口,但是这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主要的原料来源是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地区。这些地区都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而且贸易进口路线也在中国的控制之中。相反,中国不但很少从欧洲进口战争原料,反而在向欧洲输出大量的建设物资。因此,中立法案对中国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美国来讲,情况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战前,美国主要的资源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与中美洲地区。其中,澳大利亚主要向美国提供铁矿石,而中美洲与南美洲北部地区则主要向美国提供石油资源。而战争爆发之后,澳大利亚通往美国的海上交通线已经受到了威胁,中国海军随时可以封锁这些海上通道,让占美国进口铁矿石的60%无法到达美国。而南美洲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委内瑞拉也在中国的威胁之下,石油来源非常的不稳定。因此,美国的主要资源进口地已经转移到了加拿大,但是加拿大的资源是无法满足美国战争机器的需要的。在这一情况之下,美国自然将目光放到了资源丰富的北欧地区。因此,拓展海外资源产地,是美国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虽然北欧向美国输出的战争资源只占到了美国战争总消耗的15%左右,但是这仍然足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结果。而中立法案却一刀切断了美国从北欧地区进口战争资源的通道。因此,这一法案其实本身就是以针对美国而设立的!

正是因为欧洲大陆国家的这一态度,迫使美国在战争爆发之后,就开始寻求解决欧洲大陆的办法了。当然,美国是不会直接出兵征战欧洲地区的,这对美国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美国的主要战场在太平洋与南大西洋上。如果征战欧洲大陆的话,必然会消耗掉美国大量的战争力量,也许这正是中国所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美国想到了借刀杀人这一招。在摸透了俄罗斯的心理之后,美国开始与俄罗斯合作,让俄罗斯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为美国冲锋陷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俄战争之后的美俄关系了。

俄罗斯原本是世界四个超级大国之一,但是在中俄战争之后,因为大量的割地赔款,以及因为这场战争而彻底崩溃的俄罗斯经济,最终,这个超级大国被剥夺了1/3的领土,1/4的人口,以及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