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春秋-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增加了航母可能遭受打击的面积。但是,这却提高了航母的甲板面积,能够同时让更多的战机起飞,也能够携带更多的战机。更为重要的是,航母在受到攻击之后,其持续作战能力得到了保障。另外,甲板下的两个机库是分割开来的,中间布置了三道防火,防爆炸的密封门,平时门是开启的,但是在战斗时,这三道门都处于关闭状态。
按照这一设计,航母的排水量达到了15万吨左右,比“黑龙江”级航母整整高出了3万5000吨。因为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而且增加了各部分的亢余度,所以其人员编制数量并没有增加,抗打击能力却大大的提高了!而提高航母甲板面积,以及机库面积,让航母能够携带体积更大的作战飞机,以及更多的战机。按照海军编制,“嘉陵江”级航母在战时可以携带至少120架作战飞机,同时机库是按照新一代战斗机与攻击机设计的,具有很大的升级改进潜力!
当然,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海军,同样的,日本海军在经历过这一场大海战之后,也发现了自己海军中存在着的巨大问题。
首先,是战列舰派的观点遭到了置疑。很明显,在这场海战中,日本的战列舰并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对中国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但是,中国海军的航母却成为了海战的主力,利用战列舰的掩护,成功的对日本舰队进行了打击!而这些,就是日本舰队最大的问题,日本的航母缺乏足够的作战能力!
虽然问题暴露了出来,但是现在日本海军最主要军官几乎都是战列舰派,所以,日本海军中的航母派军官并没有让自己以航母为海军主力的作战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相反的,日本将更大的力量投入到了研制新式战列舰,以及制造新式战列舰主炮的行动中去了!而在日本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日本新一代射程达到了850公里的540毫米口径战列舰主炮也研制成功了,虽然仍然与中国战列舰主炮的射程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随着日本新式炮弹的研制加速,这种差距将迅速缩小。相应的“金刚”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也加速了,并且在2046年初,设计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在横须贺铺下了第一块龙骨,进入了紧张的建造阶段。当然,这种在没有完成设计时就开始建造的做法并不可取,这直接导致第一艘“金刚”号的建造工作延长了半年,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服役时间晚了至少9个月。而第二艘“雾岛”号的建造工作也延迟了3个月,直到第三艘“长明”号时,才解决了设计上的问题,但是此时距离日本战败已经不是很远了!
当然,日本也并不是不重视航母的发展,因为现在的海战中,航母所提供的防空掩护力量,几乎是任何其他力量所无法取代的。但是,日本大部分海军将领对航母的认识都很偏颇,即使是有限的支持航母发展,也有很大原因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而并不是自主自动的发展新式航母!
在知道中国加快了“嘉陵江”级航母的建造进度后,日本迅速的做出了反应,海军部向四大造船船厂发出了通知,必须要尽快拿出新一代航母来,以对抗中国这种“变态”级航母带来的威胁!
在确定了技术要求之后,日本的“凤翔”级航母开工建造了,虽然日本海军强烈要求增加航母的载机能力,这最好是采用中国“嘉陵江”级航母的设计,因为这是最有效的增加载机作战能力的航母设计方法。但是,以当时日本的科技力量,特别是在设计大型航母方面的技术经验,日本根本就拿不出这样的设计图纸来。而即使向欧洲引进这样的技术,恐怕也来不及了。当然,手里有现成技术的美国不一定见得将这么重要的航母技术卖给日本!
“凤翔”级航母仍然采取了以往的斜角甲板设计方案,只是排水量比“赤城”级增加了15000吨,除了改善航母结构,增强航母抗沉与抗打击能力,另外可以多携带2000吨航空燃料,1500吨弹药。但是,以及日本海军对航母作战思想的限制,航母载机数量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还因为要加强航母结构,所以载机数量有所减少,只能够携带84架作战飞机,这远远的低于中国任何一艘航母的载机能力!
当然,中日双方不仅仅在建造新式航母与战列舰这两种主力战舰,同时也开始扩充别的舰种,这其中的重点,自然是潜艇!
通过这场海战,双方都发现自己临时改进的重型潜艇用鱼雷的作战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这还仅仅是做了初步的改进,勉强加大了战雷头的装药量以及战雷头的结构,就能够有效的对付对方的主力战舰了!而且,现代化潜艇在海战中的优势表现得相当明显,特别是在各国水面战舰的速度纷纷提高,而反潜探测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潜艇必然会在海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日几乎同时开始建造新一代潜艇,同时开始加强潜艇的反潜作战能力,道理很简单,在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降低,一时半会又无法出现质的提高;而航空反潜力量又无法为舰队提供全时段的反潜能力,在这一情况之下,只有加强潜艇本身的反潜能力,因为实战已经证明,潜艇就是最好的反潜武器!
在改进现有潜艇,并且加快新式潜艇建造工作的同时,双方都在寻求更为强大的潜艇武器,即更为先进的潜用重型鱼雷!现有的潜用重型鱼雷几乎都是在老实鱼雷上改进而来的,所能提高的作战能力非常有限。最明显的是战斗部破坏能力偏小,无法有效的对付有防鱼雷装甲带的主力装甲,以及鱼雷的速度已经无法跟上水面舰艇的速度了。以中国的35号650毫米鱼雷的速度为例,其最大速度虽然达到了70节,但是正常作战速度只能够达到50节,而日本的主力水面舰艇的速度却达到了55节以上!而日本的533毫米重型鱼雷的速度只能达到50节,根本就追不上任何一种装备了聚变动力系统的水面战舰!
新式鱼雷的研究工作并不是很顺利,毕竟鱼雷无法使用聚变动力系统,大多数鱼雷使用的是蓄电池作为动力源,而比较先进一点的,使用的是大功率封闭式内燃机。而这两种动力系统的功率密度是无法让鱼雷达到100节以上的速度的!所以,必须要开发新的鱼雷动力系统,但是这绝对无法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即使在好多年前,很多国家就已经在开发这方面的技术了,但是遇到的技术难题很难迅速解决!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潜艇虽然具备有强大的威胁能力,但是受到使用武器的限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潜艇的作战模式主要是拦截射击,即在对方战舰的航线前埋伏下来,然后从侧面进行攻击!而这,极大的限制了潜艇战力的发挥,恐怕,这是所有潜艇官兵最为不甘心的事情吧!
除了提高潜艇作战能力之外,加强水面护航舰艇的作战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这场海战可以看出来,出了航母与战列舰之外,别的水面舰艇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首先是防空战舰的作战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海战的要求。其实,中日的主力防空战舰都是巡洋舰,因为受到成本,作战使用的限制,巡洋舰的排水量不可能很大,不然任何一个国家都承受不起这么庞大的海军编制。而正是这种限制,让巡洋舰的防空能力也受到了巨大的限制。拿“黑龙江”级战列舰与“太行山”级巡洋舰做个比较,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问题的所在了。因为“黑龙江”级战列舰装备有2座聚变反应堆,能够提供至少250兆瓦的动力,这足以在保证战列舰的航速不降低的情况下,维持6门粒子炮持续作战。而巡洋舰只有一座聚变反应堆,只能够提供100兆瓦的动力,在保证战舰航速不降低的情况下,只能够维持2门到3门粒子炮持续作战。另外,战列舰能够携带至少120枚射程达到了220公里的区域防空导弹,而巡洋舰只能够携带120枚区域防空导弹,且其火控通道比战列舰少了两个!这些,都是因为巡洋舰的缺点!
最严重的缺点,是巡洋舰的生存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就算只挨上一枚战列舰的重型炮弹,或者是一枚反舰导弹,至少都将失去作战能力,而战沉的比例也非常巨大。所以,在激烈的海战中,巡洋舰几乎成为了摆设。
同时,作为一种主力战舰,巡洋舰在海战中,仅仅承担起了防空任务,这未免让人觉得很浪费。所以,提高巡洋舰在海战中的作用,是中日海军都在考虑的问题。从这次海战之后,中国开始建造新一代的“南迦巴瓦”级巡洋舰了,该级巡洋舰装备的203毫米电磁炮是从新设计的,射程达到了创记录的450公里,这使巡洋舰具备了打击对方主力战舰的能力。同时,该舰的航速提高到了65节左右,显然,这完全是针对日本以发展战列舰为主力的海军发展方针的对抗性行动。当然,这也是为了与日本新一代巡洋舰对抗而设计建造的。正是因为这级巡洋舰其特定目的的设计结果,最终导致该级巡洋舰在战争结束之后,没有服役多少年就退役了,因为这并不适合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
日本人做得更彻底,在“高波”级巡洋舰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新一代的重巡洋舰“黑羽”级。这种巡洋舰的排水量达到了23000吨,比中国的“南迦巴瓦”级巡洋舰的排水量多出了整整6000吨!装备有12门203毫米,射程达到了350公里的电磁炮,同时重点部位都能够抵抗中国以前巡洋舰的炮击,速度达到了65节,成为了战时最强大的重巡洋舰!
另外,日本还准备发展一种战列巡洋舰,即拥有战列舰的火力,但是防御能力比战列舰低一点,速度却更高一些的,能够与战列舰一起作战的大型战舰。日本设计的这种战列巡洋舰的排水量达到了55000吨,装备了9门540毫米主炮,可以说是为了补充战列舰数量不足而建造的一种替代型,成本更低的战舰。
此外,双方在研制水面反潜战舰方面都在2046年中期左右取得了突破,中国第一代以聚变反应堆为动力系统的反潜驱逐舰正式开工建造,并且从2047年初,以每月5艘的速度加入海军服役。从这可以看出来,中国的造船能力有多强大。为了增强其反潜作战能力,该级驱逐舰不但装备了新式的动力系统,同时也是第一种使用非传统推进系统的水面战舰!该战舰使用的是电磁流体推进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苏都在这方面做过努力,但是在研制中存在的技术难度却非常巨大,最终苏联解体,而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不再需要这种技术的支持了。到了2035年左右,这方面的技术都已经逐渐成熟,2040年,中国第一次在一艘核潜艇上实验了这种水中推进装置,本来计划于2048年左右将其用在新一代核潜艇上。现在,战争爆发了,新一代核潜艇提前开始建造,但是该推进系统的研制方面,却没有达到潜艇使用的小型化要求,所以,只有提前使用在驱逐舰上了!
因为采用了磁流体推进技术,所以该级驱逐舰的结构与以前的大多数驱逐舰都不一样,是继欧洲的三体驱逐舰之后,第一种采用了三体船技术的海军战舰。因为采用了三体船技术,所以驱逐舰的载机能力得以提高,可以携带3到4架反潜直升机作战。同时,因为采用了聚变动力系统,也装备了2座粒子炮,解决了驱逐舰防空能力薄弱的问题。可以说,另外,该级驱逐舰装备了两座203毫米单管舰炮,也具备了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
可以说,这是一种设计非常完美的战舰,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绝对主力,正是因为这种驱逐舰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中国海上交通线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正是在战争期间,与上百艘这样的驱逐舰奋战于各海域,为中国海军的行动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战胜纳粹日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日本海军在小型化聚变反应堆方面遇到了巨大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在能量转换设备上出现了问题,无法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所以,日本只能够发展排水量更大的反潜型巡洋舰,当然,这不但增加了日本的造船负担,同时,其反潜作战效能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日本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都没有找到解决潜艇威胁的有效手段,潜艇的威胁,一直是困绕日本的最大问题!
可以说,这场海战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巨大了,不但对中日海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中日双方,甚至是关注这场战争的海军强国都看到了新海军时代正在成为主流,加速了各国海军革命的速度。同时,这场海战,对中日战局的影响也使其成为了中日战争中最负盛名的一场海战!
海战结束之后,因为中国舰队的弹药消耗得都差不多了,而且损失了大量的作战飞机,所以舰队必须回到港口进行补给与休整,而继续打击日本九州岛战略目标的任务交给了空军,由部署在济州岛与朝鲜半岛南部的战术空军执行,同时,中国加强了对日本本土工业生产基地的战略轰炸行动。虽然,中国也计划绕过日本列岛,用战略轰炸机袭击在西太平洋上的日本战略物资生产基地,但是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因为相对来讲,打击工业基地的效果更明显,而且中国的战略轰炸机数量还不足以对日本进行全面的战略轰炸行动!
虽然打击九州岛的行动还在继续,但是中日海军都分别回到了自己的港口内,一边疗养受到的伤害,一面开始策划下一步的行动。
这场海战之后,日本主力舰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海军航空作战能力,所有战列舰也需要维修。所以,至少在3个月之内,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已经无法出海作战了!当然,中国海军的损失要小一点,主力舰队的大部分战舰只需要完成补给以及常规的维护之后,就能够出海作战了!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海军此时已经占了上风,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中国获得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因为,日本已经控制了琉球群岛,将中国海军封锁在了一个狭小的海域之内,除非中国海军有实力与信心突破日本的这道封锁线,而且还不能承受过大的损失,不然中国海军将难以在西太平洋上发挥有效的作战行动!
另外,日本在控制了东南亚群岛之后,已经开始策划在新加坡与马来半岛的进攻行动。如果日本攻占了新加坡与马来半岛的话,将完全控制马六甲海峡,并且切断克拉运河,封锁住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最后一条海上通道。另外,驻扎在菲律宾吕宋岛上的日本空军已经开始对广州以及海南岛,台湾岛南部地区的中国海军基地进行轰炸,驻扎在宫古群岛上的日本空军也开始空袭台湾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了。
现在,中国必须将战争的重点转移到南部战场上来,加强地面防御力量。而最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立即寻找一条更安全的石油通道,让海湾地区的石油能够顺利的输入中国,即使在克拉运河被切断之后,仍然能够保证获得足够的石油供应!如果失去了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通往印度洋的通道被切断的话,不但中国的石油供应将出现危机,同时也将动摇海湾,乃至整个印度洋地区盟国的态度!
另外,中国现在也没有力量一举夺回琉球群岛与东南亚群岛,中国的海军陆战队虽然已经扩充到了10个师的兵力,但是这并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而且,这必须要海军舰队的强大支持,这也是中国海军现在办不到的!
从各种方面来看,日本就差在马来半岛的登陆行动,就能够完全封锁死中国的海上交通线了。而在这条维系着中国战争能力的海上通道上,中日海军的较量一直没有结束过。如果日本能够完成封锁中国的行动,中国的战争能力至少将降低三成!而中国虽然已经在海军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缺乏有效的登陆手段,也缺乏足够的力量发动一次战役反攻行动。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日现在的战略态势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双方的下一个战略重点是在马来半岛上,谁最终控制了马来半岛,基本上就决定了下一阶段战争的进程。但是,从双方的兵力准备上来看,也许双方都难以在马来半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经过了印度洋海战的失利之后,日本军部对南下作战的战略部署已经不再那么信任了。虽然海军部极力主张在马来半岛上登陆,但是陆军主张在朝鲜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计划已经再次引起了注意。此时,日本部署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兵力大概5个师团,其中3个是海军陆战队师团,兵力在14万左右。
同时,中国部署在马来半岛上的兵力只有2个军的兵力,共有12个兵力投送单位,兵力在3。5万左右。另外,还有15万马来西亚国防军。在新加坡,中国部署了两个兵力投送单位,加上新加坡的5万多地面部队。
可以看出来,双方在这个方向上的兵力都差不多,虽然日本的部队占有一定的素质优势,但是正要攻占马来半岛,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四章 血战马来
正文 第四章 血战马来
马来半岛,位于中南半岛最南端,南面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望,而再隔了一道新加坡海峡,就是印度尼西亚的巴淡岛,而这已经在日本的控制之中了。
中日九州海战结束之后,日本军部又为到底是继续巩固南面的资源生产地区,还是向北进攻朝鲜半岛的事情吵开了。在海战失利之后,日本陆军将领们再次提出应该北上进攻朝鲜半岛,尽快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计划来。但是,日本海军将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立场,并且表示,中国在稳固了马来半岛之后,将有能力威胁到苏门答腊岛,甚至威胁到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威胁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资源生产地!所以,现在,必须先稳固南面的资源生产基地,这样才能够保证日本的战争供应!
其实,从日本占领了苏门答腊岛之后,就一直没有放弃过进攻马来群岛的计划。即使是在中日海军印度洋大海战的时候,日本部署在巴淡岛是上的炮兵一直在向新加坡炮击,而且,日本部署在苏门答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的地面兵力达到了15万左右,另外还部署了大量的空中力量。而在实施登陆新加坡与马来半岛之前,就只需要准备充足的登陆器械就可以开展行动了!
当然,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不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够突破周围海洋的限制,所以,日本海军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当年,就是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对方的海军,最终才确立了日本在东亚地区的霸权。但是,同样是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是非常向往大陆的,而在日本邻近的大陆上,都是一些强大的国家,而要想成为一个大陆国家,日本自然需要一支非常强大的陆军,来战胜这些传统大陆强国。当然,日本陆军也一直是对外侵略的急先锋,从19世纪的朝鲜半岛战争,到侵华战争等等,都是日本陆军承担了主要的作战行动。从这点上就能够看出来,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关系不会好到哪里去,就如同二战中的日本一样,即使到了现在,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仍然非常巨大!
日本海陆军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各自的战略方向不同,而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次的矛盾同样是因此产生的。现在,日本军部内,又因为南进与北上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甚至要闹到战时内阁来解决了!
很快,日本战时内阁做出了决定,在保证南面生产基地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向朝鲜半岛进攻的准备!从表面上来看,陆军主张的北上战略已经占了上风,但是以日本的登陆能力,现在还是以海军南进的战略为主,只是,在完成了稳固东南亚生产基地之后,日本肯定将北上进攻朝鲜半岛了!
虽然,在日本在这之前,已经通过一系列的登陆行动攻占了整个东南亚群岛,但是,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不强大,特别是缺乏有效的制海与制空力量,所以,日本的登陆作战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一般都是动用的民用商船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而并非是正规的登陆舰艇!
其实,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日本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并不是很强了。在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海军有3个海军陆战队师团,拥有陆战队10万人左右。但是,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日本海军只有3支两栖登陆舰队,拥有的登陆舰艇只能够一次将一个师团送上海滩,而且这还非常勉强,很多物资与装备需要由民用运输船输送!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造船厂主要是为海军建造新的战舰,而并没有大规模生产登陆舰艇,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战(因为海战发生地点接近菲律宾,因此得名)与印度洋海战之后,日本损失了部分重型战舰之后,必须要得到足够的补充,才能够控制西太平洋到东南亚这么广阔的海域,并且对抗中国海军。因此,现在日本海军的登陆能力并不强大,根本无法满足日本同时在朝鲜半岛与马来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行动!
就从这点判断,日本只能够先登陆马来半岛,然后将登陆力量北调,才能够进行在朝鲜半岛上的登陆行动。毕竟,马来半岛的战争难度要小一点,而当日本陷入了朝鲜半岛的战争中之后,就很难抽身在别的地区进行登陆行动了。而中国就是根据这一点,判断出了日本下一个进攻方向,并且开始了准备工作。
日本为了发动在马来半岛上的登陆行动,必须要将所有的登陆能力都集中起来,为此,日本甚至放弃了在关岛上的登陆作战计划,将分配到这一方向上的一支登陆舰队调到了爪哇海,开始为登陆马来半岛的行动做准备!
11月20日,中国舰队在青岛港完成了补给休整之后,开始南下,准备进入南中国海,为马来半岛上的守军提供侧翼掩护。同时,空军也开始向中南半岛上调遣兵力,加强了在柬埔寨,泰国,缅甸以及越南等四国的空军兵力。当然,中国陆军也在做着紧张的调整部署工作,增加在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上的兵力!
其实,相对来讲,中国的兵力部署的问题更加严重。
首先,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才结束了与日本海军的一场大海战,虽然主力战舰,特别是航母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但是在经历过这次海战之后,很多战舰都需要维护,特别是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时间来维护。另外,战舰上的官兵也需要时间休息。但是,现在日本明显将在南面开展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所以舰队必须要出海,必须要去南海作战。同时,随着日本控制了东南亚地区的岛屿之后,南中国海已经不再安全了,如果出动的舰队规模小了的话,极容易遭到日本空军的打击,因此,中国必须要将主力舰队调往南中国海。这点,也是由马来半岛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了的,如果再丢掉马来半岛,失去了克拉运河的话,中国就将失去进入印度洋的通道,同时也失去最重要的石油来源!
其次,空军的压力也绝对不小,甚至比海军还要大!现在,总参谋部对日本第二轮战略轰炸的计划已经制订了出来,虽然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已经扩充到了220架左右,但是至少要使用近200架战略轰炸机,对日本发动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才能够达到总参谋部制订的,在1年之内,挟制住日本战略生产的目标。另外,战术空军也必须从朝鲜半岛,以及济州岛上出发,对日本西南部地区进行轰炸,才能够控制日本的工业生产速度。同时,战术空军还要负责本土的防空作战任务,负责在中南半岛上的防御作战任务。这些,都需要空军投入巨大的力量来完成,而现在,空军仅仅能够向中南半岛上增派250架作战飞机,这已经是空军出动力量的极限了!
最后,就是陆军兵力上的问题了。虽然确定日本有超过80%的可能将先在马来半岛登陆,因为日本的登陆舰队正在向这个方向集结。但是,日本也有可能利用民间船只,在朝鲜半岛上展开登陆行动的可能性。为此,陆军必须要在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上保留现在的兵力,这这正是中国陆军的主力,5个主力军中,至少有3个部署在了这一地区。另外,就是陆军的动员才开始,在恢复了义务兵役制之后,陆军的扩充是最迅速的,但是陆军部队的素质问题也是最严重的,第一批扩充的50万部队至少还需要训练一个月,才能够达到战争需要的素质水平。而现在,虽然已经分三批扩充了至少200万兵力,但是,这200万兵力至少需要到2046年初,才能够让第一批部队上战场,不然送上去也是送死!所以,陆军只能够从国内二线部队中抽调兵力加强中南半岛上的防御力量,而这,最多只能够提供10万部队,勉强能够达到防御作战的需要!
可以看出来,中国在决定死守马来半岛的时候,困难是非常巨大的,优势并不在中国这一边,但是现实情况,却必须要守住马来半岛,不然,这场战争就将非常危险了!
中国主力舰队离开青岛港之后,日本立即知道中国正在向南方加强兵力,阻止其在马来半岛上的登陆作战行动。而此时,日本军部又为了到底是先登陆朝鲜半岛,还是先登陆马来半岛的行动发生了争执。
以当时日本军部主要将领的思想来看,此时,日本在战场上已经不占多少优势了,如果不是控制了冲绳群岛,恐怕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早已经冲出了东海,进入广袤的西太平洋地区了。而且,日本一直对在陆地上挑战中国存在着忌讳,因为中日之间的几场战争中,日本就从来没有在地面上战胜过中国!所以,当日本发现中国正在向中南半岛上增兵的时候,就显得很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先在中南半岛上登陆呢?
最后,日本做出了决定,还是按照计划在马来半岛上登陆,因为,中国部署在东北与朝鲜半岛上的兵力至少有20万左右,这里的战斗难度更大,而且靠近中国的核心地区,很容易获得支持。当然,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惨败,也在日本人心里留下的阴影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正是日本人犹豫的这几天,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对现代化战争来讲,时间就是一切,谁把握了机会,那么胜利就归于谁!当然,日本这种在大战面前犹豫不决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11月25日,在海南岛的榆林完成了补给的舰队离开了港口,沿着越南沿海向南驶去。同时,中国空军开始了对吕宋岛,巴拉望岛等岛屿上日本空军基地的轰炸行动,以掩护舰队南下。
同日,日本登陆舰队的主力进入了爪哇海,开始接受爪哇岛上的登陆部队,同时,由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组成的支援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