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春秋-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中国陆军的装备基本上都能由国内的军火工业支持,出了在防空系统方面从俄罗斯采购了部分装备之外,都是自行开发研制的,而且采购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学技术,而并不是用来大规模装备解放军陆军。所以,在陆军装备采购方面,并无法与印度做比较。但是,从前面的海空军装备采购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中印对待武器采购有着截然的不同!
首先从装备上来看,中国进口的基本上都是俄罗斯自己的主要装备,是非常成熟的,已经得到了多次检验,有着很高使用价值的武器装备,当然,这些装备也都具备有一定的改造升级的潜力。而印度购买的多是俄罗斯还没有装备,甚至还没有结束开发研制的武器装备。而印度购买的这些武器装备本身就具备有一定的超迁性,所以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并不用担心升级改造的问题。
再从对武器装备的使用上来讲。中国在购买了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之后,立即就装备到了第一线部队,并且努力提高国产能力,力求具备独自的开发与制造能力。这也能够从中国这几年战斗机的非战斗损失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在进口了Su…27之后,中国在短短5年之内,就损失了12架!而当时一共进口的Su…27才72架!这么高的事故率,恐怕就算是放到世界各国的空军中来看,也不算小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空军飞行员的素质不高,也不是说中国空军的地勤人员素质不够。而在在进口Su…27之前,中国空军的主要装备是F…7与F…8这类的战斗机,而一下跨越这么大,自然会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在经过了这些年的艰苦训练之后,空军的非战斗损失率已经降低了很多,而且空军在掌握了新式战斗机的使用方法之后,战斗机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印度空军在购买了新式的战机之后,并没有马上装备到一线部队,而是花了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这些新式战斗机。当然,印度空军的非战斗损失率更高,在上个世纪90年代,10年之中,印度空军摔掉的战斗机数量就达到了127架!而这样的损失率更是居世界之首!而且在购买了先进武器装备之后,印度并没有能够做到国产,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印度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先不说他的工业占了国家生产比重的多少,光是看印度的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的规模与水平,恐怕就很难消化与吸收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了!而相比之下,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是世界第一大船舶生产国,更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航天国,很显然,中国是有能力迅速吸收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的!
最后,从中印两国对这些武器装备的改进上来看。中国在购买了俄罗斯的军火之后,立即就开始了改进与升级的工作。虽然主要的技术细节还是掌握在了俄罗斯的手中,在没有得到原设计图纸以及软件的原代码之前,中国的改进工作是不可能彻底的。但是,这种拿到武器就改进,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一直是我军的优良风格。而且,在这方面,解放军的经验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要丰富。所以,改进也是富有成果的,特别是在对电子设备等方面的改进,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在欧洲解除对华武器技术禁运之后,中国已经能够获得俄罗斯之外的武器装备技术,自然大大的增强了中国自身的武器开发能力,所以在改进那些俄罗斯的装备时,就更显得得心应手了。而与中国一比较,印度在武器装备的开发与改进方面,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不说别的,一个“阿琼”坦克搞了十几二十年,搞是搞出来了,可最后连印度陆军自己都不要,还转而向俄罗斯进口了300辆T…90来装备他们的坦克师。而LCA搞了20多年,也搞出来了,但是等到印度空军准备采购的时候,却发现这种还没有装备的战斗机已经落后了!很显然,印度自己的开发能力极为有限,那又怎么谈得上改进升级呢?当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印度尽量采购更前卫一点的武器装备,来省掉改进升级的必要性了。
从这也能够看出,印度虽然有着更多的先进装备,但是真要说到战斗力,恐怕印度比中国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的问题了。而在自身国力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印度就算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其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可能高到什么地方去吧!虽然人永远是军队战斗力的第一因素,但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却能够更好的发挥军人的素质,所以中国也在极力的提高着解放军的装备水平,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已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而现在,中国空军改装的重点就是F…13战斗机。
说到Su…30,不得不承认这种由Su…27重型制空战斗机发展而来的多用途战斗机绝对算得上是一款经典的战斗机,其改进余地非常大。而作为解放军的主要对地攻击机,F…13在解放军空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至少在F…15列装之前,F…13是解放军空军最优秀的对地攻击机。虽然,从法国引进“阵风”战斗机后,解放军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攻击机了,但是解放军空军的研制机构并没有放弃对老机种的改进工作,而是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最新一轮的改进计划。
在进口Su…30MKK的时候,解放军空军就发现这种被俄罗斯故意降低了配置的战斗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同时也有着很大的改进余地。所以,当时就根据中国的技术基础制订了三道改进计划。其中第一、二次改进计划都以及实施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台湾解放战争中,F…13的第二批改进型发挥出了巨大的打击力,根本就不比F…15差,而且在作战半径,武器的携带量,以至对空作战力上,甚至比F…15有过之而无不及。很显然,因为有着良好的平台,所以F…13的改进潜力极为优秀,也难怪俄罗斯在这上面都能发展出比F/A…22差不了多少的Su…37战斗机了!而在得到法德等国的技术之后,对F…13的改进工作马上做了改变,而第三次改进的进度也推迟了半年才开始。
当赵隼鹰他们到达成都空军基地之后,第一批完成改进的F…13刚好驶下成都飞机厂的生产线,所以立即送到了这里来,准备由这个尖子大队来检验新改进的F…13的性能。所来也巧,赵隼鹰他们大队的F…15正好要送回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接受法国专家的升级改进,又“阵风”第一批次型改进为第三批次型。所以,这些F…13就成为了赵隼鹰他们的主力装备了。
虽然大家对新的战斗机多少有点不熟悉,但是怨言归怨言,训练还是要进行的,而且是紧张的进行。
2个月的紧张训练结束之后,赵隼鹰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些飞机公司的同志实在是太可爱了。虽然这种从制空战斗机改进而来的对地攻击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经过了第三次改进升级的F…13已经成为了一型非常优秀的对地攻击机了。
在飞机的翼根处增加了2具保型副油箱之后,F…13携带的燃料增加了9000升,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保型油箱还可以换成电子设备舱,携带电子对抗设备。而在携带燃料的时候,F…13即使采用低…低…低的剖面进行对地打击的话,其作战半径都将达到1200公里,比大多数的重型对地攻击机都要远!而在改进了发动机之后,虽然推力并没有提高多少,但是安全使用时间却延长到了1500小时,按照最严格的要求计算,如果有空中加油机支持的话,F…13可以长途奔袭数千公里,打击敌方的重要目标。而为了适应长途打击的需要,这批F…13都是双坐型,而且在战机上首次装上了小冰箱,并且改进了坐椅,减少了飞行员长途奔袭时的疲劳。当然,自动驾驶仪也得到了巨大的改进,间接的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量。
在战机的电子设备上,雷达换成了才研制成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中国与法国合作的产物。其先进之处是,不但能够适应空战的需要,而且可以在不经过重大改变的情况下,用于对地攻击,而且其对地攻击模式有15种,能够满足任何一种条件下打击需要。在空对空的模式下,雷达能够发现250公里外,雷达反射面只有1平方米的目标。当然,在公布的数据中,这个距离被缩短到了150公里,这显然是为了某些需要而故意降低的。雷达能够在150公里的距离上,同时跟踪24架敌机,并且选择其中最具有威胁性的12架进行攻击,也就是说,火控系统有12条通道,可以同时引导12枚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进行攻击!
F…13主要是一种攻击机,只有在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放弃对地攻击,转为制空战斗机。而在空战能力都得到了如此巨大的进步的时候,其对地攻击能力自然会增加不少!由于雷达在开发时的主要着重点就是增强对地攻击能力,所以F…13在进攻第三次改进之后,其对地打击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有15种对地攻击模式,F…13几乎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雷达能够引导几乎空军所有的对地打击武器,从远程巡航导弹,到制导炸弹,几乎都可以使用。而在增加了“北斗Ⅱ”双向导航数据链之后,F…13也可以使用中国的JDAM,其打击精度达到了米一级。而在使用了对地攻击吊舱之后,F…13可以在距离地面不到20米的高度,以高亚音速飞行,并且避免各类防空系统的打击,完成打击任务。而最为经典的是,在加装了红外攻击引导吊舱之后,F…13不但可以进行低空渗透,进行远程劈断任务,还可以充当一般的战场攻击机角色,进行近距离的对地打击,直接支援前线部队战斗。只是,这类高损失性的任务,用昂贵的重型攻击机来执行的话,这个成本确实是太高了,所以很多指挥员都会避免使用这类作战模式!
2个月的适应性训练结束之后,当成飞的工程师与研究人员到部队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时,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种F…13的性能已经超过了以前的F…15。特别适合进行远程劈断打击,对敌后进行点穴式的攻击行动,其能力远超过了中国空军的任何一种战斗机!
当那些工程师满心欢喜的离开之后,赵隼鹰他们就投入到了新的战备训练中来了。虽然熟悉了战机的性能,但是还需要在新的战机上发展出新的对地打击方法。而这根本就难不倒这些经历过几场恶战的这批飞行员,只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完全摸清了这类攻击机的脾气,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的使用心得,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而那些飞机厂的工程师也带着设备直接到了基地来,现场就按照飞行员的要求对战机进行小的改动,然后马上试飞,如果有问题,再改,再飞,直到所有飞行员都满意!而这一来,几乎每架F…13都有所差别,似乎成了专门为每位飞行员定做的一样。虽然这些飞行员是满心高兴,但是看得那些地勤人员却是眉头锁得老紧,这一来,又要增加不少的维护难度啊!
有了好事,当然没人不高兴,但是赵隼鹰知道这些好处不是白得的,既然军队肯花这么大的力气来为他们改进装备,那肯定有着异常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他们去完成。而就在今天,当赵隼鹰刚与宋世平完成双机编队飞行训练之后,就收到了上级的最新命令,让他们在12小时内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坐在飞行员单独的休息室内,看着外面的地勤人员正在镁光灯之下忙碌的检查着战机,并且将一枚枚昂贵的导弹与炸弹挂在战机的挂架上,赵隼鹰有种大事来临时的特殊感觉。现在他们大队的这些F…13的外貌已经与以前的不一样了,涂的是印度空军那种深灰色的迷彩涂装,就连飞机上的标志都换成了印度空军的那个靶环一样的东西,根本就不像是解放军空军的战机,如果谁不留意,还以为是印度空军的战机停在这里呢。
在他们大队的停机坪外,至少有2个大队的宪兵在负责安全工作,不但连平民无法走进5公里的安全警戒范围,就连普通部队的官兵都被限制在了2公里之外,没人能够接近这块禁区。
赵隼鹰丢下了烟头,其实他以前并不抽烟,就是上次受了重伤之后,腿上的伤一到了下雨之前就隐隐着痛,而为了减轻痛楚,赵隼鹰也爱上了尼古丁,只是他的烟瘾并不大,抽得也不并不多。正当他准备上厕所去解决下内急的时候,休息室内的红灯亮了起来,出发的信号到了!
不到15分钟,48架F…13就在夜色中升上了天空,很快,就连尾焰都消失在了远方的天际之处,基地又恢复了安宁与平静。
此时,南中国海上,一支特殊的舰队正在慢腾腾的前进着。
江骏站在“共和国”号的航空舰桥上,看着不远处,夜色中反射这一点点波光的曾母暗砂,那是中国最南端的国土,也曾经是牵动着十数亿中华儿女的一处小小的暗礁。
与别的战舰不一样,航母的舰桥都设在了甲板之上。虽然也存在着受到打击后失去指挥能力的问题。但是航母本身几受到了众多的护航战舰的保护,如果航母都受到了打击,那么舰队也就没有必要再指挥了!而航空舰桥一般是在航母右舷靠中间处。而“共和国”号为了增强航母的甲板的平稳性,将舰桥设置在了靠近舰尾的地方,只是现在就算在仔细看,都看不出这里是一座岛式建筑了,因为在周围,是数万个用螺栓固定,包着铁皮的木质集装箱。
如果从外面来看,现在的“共和国”号根本就不是一艘航母,而像是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因为在航母的甲板上,堆着上万个集装箱。这就是“共和国”号在高雄进行的改装工作。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共和国”号必须要瞒过太空中的侦察卫星,还要瞒过美国的侦察机。所以,这番改装可以说是费了大量工作人员的心血。
为了让航母看起来更像是货轮,航母的飞行甲板被去掉了左面最突出的那块,并且将不规则的外型改成了规则的货轮甲板。而在舰体上,由于航母是外抛型船型,所以在舰体外面,还用数万块钢板做了一道伪装,如果不接近看的话,那还真像是货轮那臃肿的船体一样。当然,在航母的尾甲板上,还搭建出了一个上层舰桥。因为所有的伪装材料用的都是制造货轮的钢板,所以不管是目视,还是用雷达红外线探测,看到的结果都差不多!
当然,要改装的并不只航母,几艘护航舰艇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当然是按照大小,做的适当的改造,只是要伪装这些护航战舰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驱逐舰都穿上了一件宽大的“外套”,看上去像是中型货轮,而护卫舰就只能改小点,能够冒充远洋渔船当然好,不能的话,就只有改成散装货轮了。而在舰队中,大概就只有潜艇不需要特殊改装了吧!
“老江,美国的直升机又来了!”武文俊从雷达屏幕边走了过来,指了西面的天空,已经能够隐约的看到美国直升机上的航行指示灯了。
由于要伪装成商船队,所以这支威武的舰队不但要伪装起来,还得停止使用所有的先进电子设备,只能用商船上才使用的航海雷达来探测前方的目标,所以美国的直升机到了几公里的地方,才被发现。
“就让他们来吧!”江骏苦笑着摇了摇头。那些美国的直升机已经是第三次光临他们上空了。
为了做得像样,他们是按照一支同样在高雄港停泊的商船队进行改造的,而那支商船队现在正在北上,当然,是装扮成了航母舰队在北上。要让航母变成商船,虽然困难,但是也能做到,只是不知道,那些商船要伪装成航母,又怎么做得到呢?
舰队的速度并不快,只维持在15节左右,这是一般商船队的速度,虽然现在他们还可以开得更快点,但是却不可以再快了。而想着印度海军即将在前方的印度洋入口处构成一道防线,而“中华”号将单独迎战印度海军的挑战时,江骏心里就是一阵急。但是再急,他也不可能推着航母前进吧!摇了摇头,江骏把工作交给武文俊之后,就先去休息了。
美国的直升机在商船队上转了一圈,看到是挂中国国旗的商船队之后,在空中拐了几拐,就飞走了。上个世纪末的“银河”号事件让中美双方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外交冲突,所以现在美国海军即使再大胆,也不敢冒险来登船检查了。不要说现在中国的商船队都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而且这里还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将中国人惹急了,那吃亏的绝对是那架如同苍蝇般的直升机了!
当“共和国”号编队正在努力的向马六甲海峡前进的时候,“中华”号航母编队已经到达了巴达斯群岛附近。
这是一个在加里曼丹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小群岛,一般的地图上甚至找不到这个群岛。说它小,确实很小,一共只有几个小岛礁,而且没人居住,涨潮的时候,岛屿的大部分都会被海谁淹没,而在这,唯一的人工物品就是那座导航灯塔了。
“将军,我们已经到了预定地点!”黄伯涛也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了航空舰桥上,一名参谋汇报了情况之后,就在旁边等着舰队司令官的命令。
“前面的情况没有什么变化吧?”黄伯涛皱了下眉头。
6个小时之前,前出的一艘093在林加群岛东面40多公里与一艘美国的核潜艇遭遇了。而现在093还没有将情报发回来,显然还在与美国潜艇继续对抗中。而潜艇对抗不是以小时来计算的,特别是核潜艇之间的对抗,都是以天来计算,如果遇到两位特别有耐心的艇长的话,甚至要以月来计算了!
“西面并没有别的意外情况!”那名参谋翻了下日志,“另外,两艘南下的潜艇也才发回消息,南面并没有发现美国潜艇!”
黄伯涛点了点头,出了口气:“好吧,全体转向,我们南下!”
舰队安静的开始转向了,因为在舰内,他们确实听不到舰体与海浪摩擦的声音,确实很安静。虽然南面的情况要好点,但是黄伯涛仍然有点担心,如果遇上美国潜艇的话,那舰队的反潜力量又要受到牵制了!
美国虽然拥有56艘攻击型核潜艇,但是其中12艘要为其战略核潜艇护航,另外还有至少24艘核潜艇要执行寻找与跟踪别国战略核潜艇的任务。所以,每个美国航母舰队最多只能分到2艘攻击型核潜艇。而现在一艘已经在马六甲的入口处等着了,那另外一艘在哪呢?
为了保证“中华”号编队有足够的反潜力量,总参这次也是大说笔,直接分了5艘攻击性核潜艇给黄伯涛使用,而且都是最先进的093改进型。毕竟,印度的海军确实不怎么样,也没有核潜艇,但是他那几十艘常规潜艇却并不是好解决的对手!
航母完成转向之后,正好顶风航行,两架执行远程防空巡逻任务的F…15降落在了甲板上。当战机被送进了机库进行维护之后,两架直升机也从甲板上腾空而起。很快,航母甲板再次恢复了安静,出了呼呼刮来的海风之外,灰色的天空下,这头海中巨兽向着南方的那道海峡悄悄的摸了过去。
第二章 印巴再战
正文 第二章 印巴再战
2009年12月24日,就当基督教的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南亚燃起的战火彻底的破坏了这个圣诞节的气氛,硝烟弥漫之中,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凌晨2点,在这个几乎所有偷袭者都会选择的时刻,印度第一批25万重型部队在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由空中的战场支援攻击机护通,越过了印巴边界线,发动了第四次印巴战争!
冲在最前面的印度军队并不是北线战场上的,而是在南线。一个由400辆T…90为主力的坦克师在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协同下,从德诺德南部的突出部出发,越过印巴边界线,一路向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这支印度军队开始进攻之前,印度炮兵的猛烈火力打击持续了25分钟,虽然无法具体的统计印度人发射的炮弹有多少枚,但是在此次火力打击之后,印度人在三天之内都没有能够在这个方向上再组织起有效的火力突击。从这,也能够看出,印度人这一次的火力打击有多猛。具一位战地记者的记叙,当时很多印度炮兵的重型火炮在25分钟之内都打得炮管发烫了,而不得不停止了射击!
短段25分钟之内,印度人的炮火摧毁了巴基斯坦脆弱的第一到防线。而能够从印度炮火中逃脱的巴基斯坦第一线防御部队不超过20%!所以,当印度人的坦克隆隆的越过边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南方的战场是最先开始的,也是最特殊的一个战场。印度进攻部队并没有像别的方向一样,向西北进攻,而是向西南进攻。在摧毁了巴基斯坦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印度的三个师只损失了不到5%的兵力,而且大部分受到损失的坦克与装甲车都能够迅速修复,再度投入战斗。而在突击了120公里只后,印度人的步伐第一次短暂的停了下来。这些T…90大部分都出了点问题。不是燃料不够,也不是受到了打击,而是因为其空调系统受不了南亚炎热的气候,特别是在实战之中,根本就无法完全达到演习时的条件,大部分的坦克的空调系统都出了问题,不得不停下来等待修理。当然,这只是小问题,而且还可以借用这段时间补充燃料与弹药,并且让士兵恢复体力。
在南部地区的进攻开始5分钟不到,中线的印度军队也出动了。从比卡内尔北部50公里出发的印度部队由2支装备有M1A2主战坦克的坦克师,以及3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而这也是印度中线第一波突击力量的核心。
作为主要的进攻方向,印度人在这里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而且投入的兵力更多,也更为强大。火力准备足足持续了30分钟,具后来一份印度的战争资料,当时印度152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2万枚炮弹,105毫米中型火炮一共发射了15万枚炮弹。如果将这些炮弹首尾连接起来的话,可以在保克海峡(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海峡)间连成一条线了!而炮弹的总吨位达到了5000吨以上!这还仅仅是身管火炮发射的弹药,如果算上火箭炮与空军攻击机使用的弹药的话,这些数字还要增加不少!
虽然,巴基斯坦也知道中部战区的重要性,在这里配置了较多的兵力,但是在印度人猛烈的打击下,巴基斯坦的防线几乎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就崩溃了,而且是迅速的崩溃!当印度人的坦克越过国界线的时候,巴基斯坦国防军甚至连组织防御都办不到,防御部队各自为战,而这根本就无法阻挡印度人进攻的步伐。直到战争爆发4个小时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才组织起了营级以上规模的抵抗力量,而此时,印度人的第一道攻击锋线已经冲了过去,他们面对的是潮水般的印度军人。而且身处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大部分巴基斯坦军队在发现抵抗无望的时候,都选择放下武器,只有少数的巴基斯坦军人脱下了军装,以平民的装扮,开始与印度军队打起了游击战来!
印度中线进攻部队在完成了第一波进攻任务,建立起了前进进攻阵地之后,在距离巴哈瓦尔布尔市约100公里处停了下来。到此时,他们已经前进了大约250公里,突入巴基斯坦境内约80公里。而这已经达到了M1A2的最大战斗行程。因为M1A2使用的是燃气轮机,虽然部分出口型改用了德国的MUT柴油机,也就是欧洲联合动力,但是装备美国自己军队的使用的都是燃气轮机,而现在印度装备的这些M1A2都是从美国军队退役下来的坦克,自然也是使用的燃气轮机了。虽然美国标称M1A2的最大行程能够达到450公里。但是,这只是在公路上,以理想状态前进时能够达到的指标。而在战斗状态下,恐怕这个数据就要大大的缩水了。早在海湾战争时,M1A1几乎每前进120公里就需要停下来等待后方的燃料补给。即使到了伊拉克战争时,M1A2的行程也只有150公里左右。而现在印度人给这些坦克加挂了不小的副油箱,即使勉强跑了250公里,现在也不得不停下来了!
虽然印度军队是停了下来,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放弃进攻的步伐,其两支前进侦察部队已经突进到了距离巴基斯坦中部交通重镇巴哈瓦尔布尔仅20公里的地方,只是在遇到了巴基斯坦的猛烈抵抗之后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北部战线是最后发动进攻的。直到南部战线进攻开始8分钟之后,北部战线的部队才从集结地出发。而在这之前,火力准备足足准备了35分钟!可以说,北部战线上的火力准备是最为猛烈的,而且这也是印度最重视的进攻方向。但是,碍于中国在背后的威胁,以及为了保持进攻的持久性,印度人并没有在第一波攻击中出动太多的部队。
参加北部战线进攻的印度军队只有1个装备有M1A2的坦克师以及2个装甲师。虽然第一波进攻力量并不多,但是印度采取了减少进攻正面宽度,并且预留足够的后备部队,以拓宽战场。所以,这一路的印度军队,对巴基斯坦的威胁更大。
印度军队从阿姆利则出发之后,只花了2个小时,就突击到了拉合尔东面12公里处。而那支印度坦克师在这打了个折,立马将进攻拉合尔的行动交给了后面跟进的部队,然后挥师北上,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很显然,印度的目的就是要尽快拿下伊斯兰堡,锁定胜局,让巴基斯坦全国上下受到沉重的士气打击,削弱其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与信心。
出了这三条主进攻轴线之外,还有一个方向需要介绍,那就是克什米尔战区。
虽然印度在积极的准备着进攻巴基斯坦,但是在克什米尔战区却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很显然,在战前,这是为了要让巴基斯坦放松警惕,只是个低级的障眼法。而做为另外一方,巴基斯坦知道印度的全面进攻只是迟早的事,这从印度从美国购买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之后就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巴基斯坦绝对不想看着印度做好准备,再发动进攻。所以在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是大展手脚,准备在这里牵制住印度前进的脚步。几个月来,巴基斯坦不但大力支持克什米尔游击队的行动,甚至还让自己的特种兵穿上了游击队的军服,加入了对印度的骚扰行动之中,而且收到的情况还不错,在很多地方,都让印度人感受到了与战场不一样的威胁。
当印度人的全面进攻开始之后,巴基斯坦国防军几乎全线崩溃,唯有克什米尔地区稳住了战局!而且,在巴基斯坦组织的一次反击中,一个连的巴基斯坦国防军突击队,甚至前进到了斯利那加附近,并且与一支印度的巡逻部队发生了战斗!其实,这也不能怪印度军队的进攻乏力,而是克什米尔特殊的地形,决定这里的战斗是不可能如同其他战场一样,大规模使用装甲突击力量的。
克什米尔与中国的帕米尔高原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