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荒仙魔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景文化 洪荒时代
太极之初,未分二仪,天地的形状就似一个巨大的“鸡蛋”,漂浮在浩瀚、漆黑、寒冷的苍穹。鸡蛋里面,混沌玄黄,并无甚么物体,只有漂浮在空间的清气和浊气,清气和浊气之中,却孕育了一株混沌青莲。青莲生有莲叶五片,开花二十四瓣,结成—颗莲蓬。

  围绕青莲,缥渺游移一些为数不多的先天混沌元灵,那些元灵无影无形,处於懵懂状态之中,并无神识。只在幽深、玄黄、寒冷的清气和浊气中,泛着幽深的鳞光,时隐时现。

  经历亿万年,那些先天混沌元灵,却被青莲当作精元逐渐吸收,生长孕育在莲蓬的果实莲子当中。混沌元灵,得青莲孕育之助,俨然之中,灵窍初开,渐具神识。这些混沌元灵籍此青莲,提供精元灵性,在莲蓬的果实,莲子中悟道修炼。

  经过万万年修炼,果实成熟,功德圆满,造化得成,混沌元灵,初具人形。其中一孕育在莲子中,修炼成人形的混沌元灵,自口中拔出一颗牙齿,幻化成斧头。

  正值莲蓬成熟,莲子裂开,混沌元灵手执开天斧出世,后人尊其为元阳上帝,或盘古圣皇。盘古圣皇因不满混沌玄黄中,那无穷无尽的压抑,遂用开天斧将天地劈开。

  天地初开后,清气上升,浊气下沉,天地低矮,飘移不定。盘古大神便手撑蓝天,脚踩大地,天每日也增高一丈,地每日也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定型。

  盘古圣皇有感于天地间万物皆无,便身化洪荒: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

  盘古圣皇倒下时,头与四肢化成了五岳,而脊梁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脊......肚济却化成了一片血海。

  那血海方圆几万里,里面血浪滚滚,鱼虾不兴、鸟虫不至,天地戾气全都聚在了此处,洪荒众人将此处唤做“幽冥血海”。

  盘古圣皇的斧头承受了开天劈地沉重的阻力,幻化成太极图、盘古幡。斧刃化成了诛仙四剑,斧柄化成了混沌钟。合称四大先天至宝!而混沌青莲亦因天地开裂而毁损。二十四瓣莲花幻化成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上面记载着大道三千。

  唯其盘古圣皇一灵不昧,逍遥自在,邀游太空。

  在盘古圣皇倒下的瞬间,身上逸出三道清气和十二道浊气。三道清气上升化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

  十二道浊气下降,幻化成洪荒十二祖巫,分别为:蓐收:金之祖巫。句芒:木之祖巫。共工:水之祖巫。祝融:火之祖巫。后土:土之祖巫。天昊:风之祖巫。玄冥:雨之祖巫。强良:雷之祖巫。翕兹:电之祖巫。帝江:空间速度之祖巫。烛九阴:时间之祖巫。奢比尸:天气之祖巫。

  混沌青莲的五片叶子幻化成了十大先天灵宝;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北方玄元控水旗)、乾坤鼎、十二品莲台、山河社稷图、河图洛书、七宝妙树、天书、地书、冥书、红绣球;只有那莲茎不知所终。

  盘古圣皇之灵又历数劫,偶有一日,遇见同在莲蓬内出世的创世混沌元灵,开启神识幻化的圣女太元,遂喜其圣洁,即化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怀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间,创世圣灵重生出世,自号鸿钧。

  同在莲蓬果实莲子中出世的还有鲲鹏、女娲、陆压。还有未同时获得先天灵识的先天混沌元灵,他们也在不停的修炼。

  鸿钧得转生修炼,得二十四瓣莲花所化的“造化玉牒”, 籍此悟道修炼。又得“鸿蒙紫气”,先天大道之机的掌握,道法远比其他几位强捍。又收藏了多件先天至宝;“玄黄玲珑宝塔”、“盘古幡”、“诛仙四剑”及剑阵、“乾坤鼎”、“山河社稷图”等。

  鸿钧又运用造化神器,催生了其它数个混沌元灵神识的开启,并传授他们修炼法门。鸿钧自行修炼“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炼“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炼“玄空气”,老四陆压修炼“玄明气”。后人分别尊其四人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君。

  因为鸿钧老祖系元阳上帝之灵,化生於圣女太元背膂之间重生出世,所以陆压道君自称“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今年才活十八岁,一个混沌是一年”之说。故而鸿钧老祖先成圣,年龄却比其他三人小。

  漫漫玄黄的混沌宇宙,那些已具神识的混沌元灵,最难忍受的是孤独与寂寞。创世圣灵运用造化神器,“造化玉牒”将太极分成二仪,。

  四位精灵各有造化,各有建树。其中唯有陆压道君,乃是离火之精,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圣君,下不理天君。不在三教中,也不在极乐地,无甚作为,潇洒自在邀太空。

  鸿钧老祖,经过万年修炼,得人形真身,厉鸿蒙疾苦,修炼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上玄清气”,青出於蓝胜於蓝,遂将“三清”传法与其它陆续神识开启的几位元灵。

  鸿钧讲道三次,合一万六千年。然后分封七圣位,三清为盘古正宗,有开天功德在身,得三圣位。女娲日后有大功德要做,得一圣位。四人收位弟子。准提,接引日后立教,得二圣位,收为记名弟子。最后的圣位给了红云,却没说理由。

  七人各得鸿蒙紫气一道,也就是大道之机。鸿钧留下七人在“分宝崖”上分宝,老子得“玄黄玲珑宝塔”,原始得“盘古幡”,通天得“诛仙四剑及剑阵”,女娲得“乾坤鼎”和“山河社稷图”,准提,接引,红云未得宝。鸿钧合道。

  其他几位实和鸿钧同一时期元灵,鸿钧传法给他们,并不作弟子看待,皆以平辈论称,是以称之为三道友。有“三清”道友曰: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各得—清。后又传接引道人(菩提祖师)、准提道人(释迦牟尼)。

  自此后二仪化分四象,天地徒具四方,东、西、南、北,又具日月,便有了白天和夜晚,又生成天地,便有了万物生长的空间。

  老子立人教,原始立阐教,通天立截教。三清成圣。于西昆仑开宫讲课收徒。

  接引,准提见东方已有四圣,而自己成圣渺茫,于是发大宏愿,立西方教。

  再说元始天尊居浩天中心之上,得一紫气和“盘古幡”,“河图洛书”。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元始天尊与混沌元灵,太元*通气结精,乃生育天皇西王母,掌管天界日月星辰,北斗星座等等。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生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历世神仙体道通鉴》

  自此,鸿钧乃为开辟世界之人,与太太圣母居玄都玉京三十六重天,乃最上层“大罗天”玉清境中。元始乃为主持天界之祖,与太元*,居玄都三十三重天。玉清境内,有紫云之阁,碧霞为城。

  因鸿钧老祖,开天辟地,创立世界,后来产生之众神,亦上玉清境朝拜,尊鸿钧为老祖,尊元始为天尊。后来原始取半截不周山,制成“翻天印”。

  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天度劫度人。所度之人,所教导之弟子无数,无不都为神格之人。那些创世元灵也差不多全部开启了神识,成为了以后颇具神格之神。自此以后,天界繁荣昌盛,后继之神频频出世。

  再说老三女娲,修炼“玄空气”,修炼一万年,修成无上人形,得祖师爷的“鸿蒙紫气”,“乾坤鼎和山河社稷图”,“九天息壤”, 女娲以“九天息壤”和天河水在乾坤鼎中祭练,而后造人,成就大功德,成圣。

  女娲造人,分了妖族气运,然而因为妖族有了圣人,也十分兴盛。度洪荒时代,历劫无数。补苍天,立四极,济冀洲,止*,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创造人类,创造地界生灵。为创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鸿钧老祖的创世教导发挥得淋漓尽致。

  伏羲转生人皇。三皇五帝诞生,人族兴盛,成为洪荒主角。

  至此时地界人族已诞生几千年,早已是繁衍生息,永不断绝,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话说那创世元灵鸿钧老祖,运用创世玉牒将太极幻化成两仪,元始又将幻化成四象,天下均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五行五帝;中央黃帝含樞紐;枺角嗟垤‘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 。

  轩辕黄帝与尤帝争天下,於涿鹿怒斩蚩尤,又於阪泉大败炎帝。炎帝不服黄帝管束,隐居荆楚偏远之地,完善《百草注》和《五行谱》,教化庶民,百草为药制病。

  轩辕黄帝再於北方征战水族黑帝汁光纪,於武隧败黑帝,水族损失巨大,黑帝汁光纪为留下父亲葛天氏创下的百年基业,终於臣服轩辕黄帝,拥为共主。不过口服心不服,此后族内日常事情交由烛龙打理。

  烛龙乃玄水真神,大荒魔神之首,可兽化变身为黑龙,设计诱惑黑帝汁光纪放弃统制权后掌握了水族实际统领权力。神帝隐居荆楚偏远之地以后,野心勃勃的烛龙欲一统大荒。至此黑帝汁光纪隐身太和,收徒授业,自号玄武真君。

  黄帝又占领太昊伏羲的战略咽喉之城襄平,准备进攻太昊伏羲的族城,太昊伏羲为了保存实力,为了自己的子民免遭生灵涂炭,忍气吞声,不战而和,臣服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四方征战,基本上消除了战争隐患。尔后“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统一中原在即。轩辕黄帝再与榆罔争共主,—统大荒城。

  榆罔乃神农帝之后,统领长江以南三十六方国,黄帝以雕、鹗、鹰、为旗帜,以熊、罴、貔、貅、虎为前躯,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

  帝又北逐荤粥、严狁、征战大漠、草原,诸侯有不从者,帝皆率而征之,凡五十二战,天下大定,轩辕黄帝建立大荒元年。

  自此以后,天下太平,黄帝於涿鹿的广平建立都邑,赤帝榆罔退隐,却不知魔星再世,地界人族还会再争共主,重起风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悠悠大荒曲》
《悠悠大荒曲》

  (一)

  “悠悠鸿唳,袅袅狐泣,

  莫道是九曲黄河宵汉远,谁人与诉,此生何苦?

  千年腥风血雨,一夕荣辱,幻与飞烟灭。

  曾经鸳鸯伴侣,问柔情几缕,谁人夺万般缠绵?

  唉!洒落尘埃血枫!

  金瓯社稷,

  尽幻渺茫,

  不若朝花饮露, 

  斟银汉潺流,

  咫尺天涯

  唯卷恋万载豁达魔妖!”

  (二)

  “悠悠鸿唳,袅袅孤泣。

  岂叙几度瑶池蟠桃会,吾谁与共,此生何求?

  千年试问苍天,一朝柔情,尽付东流水。

  昨夜巫山云雨,恋鸳鸯伴侣,谁人夺梦里柔情?

  唉!天涯沧海邀谁,

  蛮荒霸业,

  尽成幻影,

  不若苍天问情,

  斟九天银汉,

  俱醉穹空

  唯卷恋万载魔妖眷侣!
  作者题外话:《悠悠大荒曲》

  (一)

  “悠悠鸿唳,袅袅狐泣,

  莫道是九曲黄河宵汉远,谁人与诉,此生何苦?

  千年腥风血雨,一夕荣辱,幻与飞烟灭。

  曾经鸳鸯伴侣,问柔情几缕,谁人夺万般缠绵?

  唉!洒落尘埃血枫!

  金瓯社稷,

  尽幻渺茫,

  不若朝花饮露, 

  斟银汉潺流,

  咫尺天涯

  唯卷恋万载豁达魔妖!”。 最好的txt下载网

楔子一 都广之野
话说峨嵋山北麓山下,一条若水大江,自青城山经峨嵋直奔乐山,急流汹涌,奔腾澎湃。司彘之国西陵氏族城,若水城就在若水江中游峨嵋山下,若水城东门外若水江上,有一座姑宁桥。是榄竹混合粗麻制成的缆绳,架成的索桥。

  架在两崖对峙的若水江上,长有二三十丈。自青城山而出的江水,一路往东南,波涛电射,宛如轰雷喧腾。姑宁桥上,摇摇欲坠。由不得你不心惊肉跳,目眩神晕。

  过了索桥至对岸往下游,顺流而下,便是沃野千里,茂草萋萋,修竹干霄,青林蔽日。其间溪流环绕,碧波潺潺,更加显得水木清华,风景幽雅。若水江畔,西陵氏族,乃是蛇的传人,这里是他们世世代代的栖居之地。

  姑宁桥下游,乃是都广之野,后稷之葬所,山水环之,故曰西陵。若水江边,有一村庄,名曰栅栏村;西陵氏就出生在这个村庄。西陵氏生女乌丝兰玛,从小聪明伶俐。西陵氏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西陵氏仙去以后,乌丝兰玛就继承了西陵氏司彘之国国主之位。乌丝兰玛娶配偶有熊少典之子,公孙轩辕为夫。后迁移居住地姬水,改姓姬。生育两儿子,小儿子曰远玄,远玄姓姬;长子曰昌意,昌意姓原姓,姓公孙。

  公孙昌意娶妻乌丝若水,乃西陵氏族女。再娶幺房;乌丝淖子,乳名曰阿女。

  乌丝若水乃*之女,生了个半人半猪的儿子曰韩流。长了个僵直的长脖子,一对葫芦瓢似的大耳朵,虽然长着有点像人一样的面孔,却生着一张猪嘴,身体长着鱼鳞,腹股沟却异常深陷,还有一双形若猪蹄的双脚,若是不直立起来走路,与猪的形状却没有什么差别。

  我说的并非奇闻迭事,信不信由您,昔日有《大荒经》经书为证: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

  乌丝若水从事养猪,乌丝淖子从事的却是养蚕。公孙昌意跟爹常年征战在外,较少回到若水江畔栅栏村。

  有族中那些多嘴咀嚼舌根子的女人荚尼,和栅栏村的村姑村婆们,一起坐在村坊中,最老的那棵若木树下,石墩儿上面,和栅栏村的村姑村婆们纷纷议论聊天。

  荚尼说道:“哈!哈!你们看哪!她奶奶的鸟鸟!乌丝若水那骚货儿生了个“猪人”!她奶奶的!昌意那鸟鸟,乍不回来多跟她媾和媾和啊,出了这么大个荤腥儿鸟事,出尽了我栅栏村姑奶奶的洋相,我都跟着羞死了!”说完挤兑着那双滴溜溜的淫眼儿媚笑。

  那若木树下顿时传来一阵哄堂大笑。

  另一肥婆接着说道:“呸!这一下我看他怎么做人!这回西陵若水城的面子儿都丢若水江去了。”说完话面容一收缩,一股酸相喷然而出,又传来众妇女们一阵哄堂大笑。

  细长个儿的卓玛拍拍她的肩膀说道:“我说肥肥儿!那猪鸟儿就那么管用噢,细细长长的,真不知道她是乍弄的呵?唉!也真是的。”那昌意既然开垦了这片萋草蛮荒之地,也不来耕耘,以至生出个杂种东东来,真乃天意哦!

  荚尼听了卓玛说的话,一脸淫笑,对卓玛说道:“我说卓玛啊!你倒说说看,那鸟儿多长多大就适合你呵?”卓尼听了,猛一巴掌往荚尼背上拍去,嘴中说道:“你!你个死荚尼,看我乍么收拾你!”说完又“哈!哈!哈!”大笑,直向荚尼背影儿追去。

  时近黄昏,暮色将近,黛色山峦,绵延迤丽。若水江面,急流奔腾,落日的余辉,在江水源流的天际,映红的满天晚霞,绚烂似火。那—轮光芒柔软的夕阳,挂在若水江岸郁郁葱葱的树梢之上,暖暖的夏风吹来,枝摇叶曳,登时将满天晚霞摇得缤纷细碎。

  若水江畔,西陵氏族人,以养植为生,他们训养野猪为家兽,训化飞禽为家禽。繁衍发展,再易手五谷、葛衫麻衩,丰衣足食。后来又发明蚕桑,继而发展蚕桑养植,成为蚕桑专业氏族。

  在若水江畔这片都广之野,草木繁多的地方,这个山川丛林中的部落,这个群山环抱的山川里,方圆几百里,却有千千万万人,居住在这峨嵋山下,山明水秀的茫茫群山中。

  他们依山傍水,构筑山塞,构建禾晾、和木屋,重重叠叠有如宫殿和古堡,隐藏在若木密林的深处。他们创立了古蜀之国,还创立了古蜀千秋万代的文明。

  他们留下平川和河滩,用作耕地,种植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他们放牧猪群和羊群,饲养家禽。他们一起上山打鸟、下河摸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给他们带来丰收,也带来快乐。他们每逢祭日,月圆之夜,在山寨的场中,在若木树下。

  西陵的族人,围着篝火,围着后稷的陵寝,围着后稷的西陵,唱着古老的苗裔之歌。族中的男孩、女孩,弹起匏琴,吹起芦笙和洞箫,歌颂后稷曾经的神绩。

  男孩和女孩翩跹起舞,他们热烈的相恋,疯狂的相爱,他们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月亮为他们作媒,星星为他们主婚,族中有古老的祭祀和巫师为他们祈福。

  这里乃是都广之野,后稷之葬所,山水环之。故曰:西陵。后稷生而灵智,及其死后,亦幻化於此处为神。这后稷之葬所,西陵之地,方圆数百里的族民,都要上这里来祭祀。

  祭祀后稷曾经教导人们耕耘,教导人们播种,教导人们种植粮食,使人们过上了幸福的,不愁吃穿的日子。昔日有经为证: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一一《海内经》

  在若水江畔,栅栏村的一偶,这里就是昌意施行配偶制的家。这里有圈养家畜家禽的栅栏,还有数间蚕房。木屋雕楼数间,雕楼下面是蚕房,蚕娘正在吐丝作茧。栅栏中圈养的是一群经过人工训养的野猪,正在憨睡。

  这里就是专业饲养家畜和蚕娘的饲养坊,雕楼里住着的是鸟丝淖子一家。鸟丝淖子生育一男一女俩个孩子,大的这年快五岁了,是个男孩。小的也将近三岁,是个女孩。

  那隔壁一处的邻居便是乌丝若水的一家。乌丝若水和淖子共同拥有的配偶,公孙昌意长年征战在外,很少时间回家。此时还是女系氏族配偶制家庭,男人走婚到女家。这栅栏村有几百户族民,分布在方圆数十里地的大山川中。

  这一日,是黄历305年七月某日。暮色早已降临,天空灰蒙蒙的,月亮被一重月晕圈住,星星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西蜀多雨季,常年雨后雾雨朦胧。乌丝淖子带着俩孩子在雕楼中吃晚饭,还有几位家人和长工,俱在楼下堂屋里,围着火塘谈天说地。

  房舍的周围,生长着参差错落的若木树,这里的族人就喜欢将房舍建在树林里。

  窗外月黑风高,天空黑蒙蒙的,大地一片黑暗。忽然,五岁的儿子悄悄走到淖子身旁,拉着淖子的衣衫小声说道:“妈!我看到窗外树枝上有人,是蒙着脸的。”

  淖子听了心中一惊,忙将儿子拉在怀中,一口将火油灯吹灭,心中早已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忙伸手将窗门关上。突听一破空之音传来,淖子手一挥,一道劲风袭在掌上,掌上却多了一枝飞镖。

  原来淖子在关窗门的时候,飞镖在木板窗门欲关未关之际,瞬间夺门而入。好在淖子眼明手快,将飞镖抓在手上。飞镖是青铜锻就,五寸来长,其中一段系把手,刃口虽短,却异常锋利,倒象一枝匕首。

  儿子从妈妈手中拿过飞镖,对妈妈坚定的说道:“妈妈!谁要是抱我走,我就用这个刺他。”妈妈听了点了点头,低声说道:“玉儿!你是妈的好孩子!不到紧要关头切记不能用的啊!”

  淖子忙将女儿背在背上,用背兜背好,又将背带绑扎在背上,自腰上取出很少使用的兵器:“天蚕混天绫”.......

  淖子将女儿绑好以后,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拿着混天绫,往楼梯口走去。在楼梯口居高临下,看到三个蒙面人正在对家中五名长工下手,蒙面人手段及其歹毒和利索,一看便知道是职业夜行人,个个身手了得,他们手上的短兵器,是精巧灵活的圆月弯刀,刀片菲薄,刀叶稍窄。

楔子二 乌丝淖子
淖子的天蚕混天绫遇上这样短小精湛的兵器,便是遇到了克星。这些职业夜行人肯定深知淖子使用的兵刃,这里平安生活的西陵之地,很少有敌人来犯,淖子虽然经常修习这种兵刃,外人当中,知道淖子使用什么兵刃,却是少之又少,这些夜行人来访肯定早有预谋。

  这些职业夜行人肯定是受人雇佣才过来的?这雇佣之人对己却是非常了解,故而雇了这些职业的夜行人来对付我淖子,却不知道后台乃是谁。也不知来了多少人,淖子心中恐俩个孩子有失,自己势单力薄,无以为助,也不知来了多少人,情势危急,禁不住心中有些发毛。

  乌丝淖子知道自己的房子东边有个晒楼,晒楼前面有一根立杆,表面光滑,那是喜庆日子挂旗幡,平常的日子挂个基么飘带看风向的。

  带俩个孩子,若是从那旗杆滑下去,不一定会摔坏。但是不知是否有人把守,下楼的通道全被堵死,若是去硬碰硬,只怕是三娘崽去送命; 那全完蛋了。

  黑暗中,淖子见蒙面人在楼下杀人,一时半会还不会上楼来。便牵着儿子转到前面晒楼,那立杆相距晒楼也有几尺远,正在大厅正门前面。淖子藏在房内晒楼楼门往外一看,立杆下面没有人,却见立杆下面禾坪对面树丛里有人向自己招手,朦胧中不知甚么人。

  淖子心道:“向自己招手之人在朦胧中没有戴面罩,不像是坏人。”淖子曾经学过几手民间武功,就一般的对打还是比较可以,遇上五行五族武林高手,却是很难取胜的。不过那天蚕混天绫却是西陵人独有的兵器,只因功夫还不到家,要胜出这些蒙面人却是心中有些发毛。

  淖子听得后面木地板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已有一个蒙面人上楼来,急忙之中一手将儿子抱在怀中,一手将天蚕混天绫掷向立杆,那混天绫前端有细小鹰勾爪,那混天凌掷在立杆上绕了两圈,淖子将混天绫一带,混天绫便牢牢的缚住了立杆。

  淖子一手抱个孩子,背上背个孩子,一手将混天绫用力一拉,双脚腾身一起,电光石火间,三人便往立杆上扑去,双脚稳稳的夹住立杆,一手将缚在立杆上的混天凌解开,顺势往地面滑去。只见对面树丛中那人跑过来,接过抱在怀中的儿子就走。

  淖子一看,正是村中邻居卓玛,淖子喜出望外,跟着卓玛就往树丛中钻去。那蒙面人摸上楼正好看到淖子带着俩孩子要从立杆上滑下。一个箭步冲入晒楼,伸手一抓,抓了个空。赶忙自晒楼中腾身一个鹞子扑食,在二丈多高的晒楼上,腾身直向淖子扑来。

  淖子刚回头,正好看到蒙面人狠狠的直向自己飞身扑过来,淖子忙用天蚕混天绫,直向蒙面人击去。那蒙面人人在空中,躲也无法躲,被淖子一混天绫击在面目上。淖子将混天绫一拉,那蒙面的黑巾轻飘飘的掉在地下,面容尽行暴露出来。

  淖子心中一惊,那不就是昌意之母,乌丝兰玛的跟班腊木错吗?乌丝兰玛系淖子的家娘,也是自己本族的长辈,为何这暗杀自己的人竟是自己孩子祖母的手下呢?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淖子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仿佛徘徊。那刺客倒在地下,淖子将他的头抓起来一看,已奄奄一息。

  淖子沉声吼道:“腊木错!是谁让你来的?是谁指使你来杀我的?快告诉我!”原来那天蚕混天绫击在腊本错的面部,被淖子将混天绫往后一拉,混天绫早将腊木错的喉管割断了,奄奄一息的腊木错哪还有命在。此时在屋子里面杀人的蒙面人一窝蜂的涌了出来。

  卓玛拉着淖子的大儿子站在树丛中,害怕房子中杀人的蒙面人发现淖子娘儿三人在这里,等得异常心焦。正低声唤淖子快走。朦胧夜色中,早腾起了夜雾。这若水河畔,古蜀之地,群山环绕的盆地,每年六月至十月是盆地的雨季。此时正是黄历305年七月某日。

  雨季中也会偶然天空晴朗,天公也会给人们赠与收割所需的好日子。不过,这好日子好是好,白天艳阳高照,一到晚上就雾满蜀川。这古蜀的盆地山川,若水江畔便大雾弥漫,这一日正好雾满栅栏村,天公作美,救了淖子一家三 人。

  淖子背着背上的小女儿,走进卓玛抱着自己的儿子藏身的树丛,和卓玛一道,绕行在树丛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消失在茫茫雾海中。黄昏过后见到的那轮天际的晕月,仿佛也害怕见到狰狞可畏、凶残歹毒的蒙面人,也不知甚么时候,悄悄的躲藏得无影无踪。

  淖子带着俩孩子来到卓玛家,卓玛家在若水江边。卓玛是一般自给自足的农妇,心地善良,勤劳纯朴无华,朝耕晚息,一生别无他求,和家人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卓玛家一栋吊脚楼的小小木屋,飘摇在江边的悬崖上,吊脚楼的木桩打在岩石中,吊脚楼在风雨中,发出“吱嘎!吱嘎!”的江风雾雨摇曳声。小小木屋面对着若水咆哮、怒吼、奔腾的江水,年年都在唱着古老而忧伤的歌。

  卓玛颤抖着着嗓门对淖子说道:“淖子啊!我吃过晚饭,孩子睡着了,孩子他爹又不在家,我一个人有些无聊,便上你家找你说说话,谁知还没进你家大门,就看见了那些蒙面人往你家里走去,我躲在你家前面的矮树丛中,我想你肯定在家中,那些蒙面人绝对是来找你麻烦的。”

  淖子惊诧未定,回头看看来路,还未发现有人追来,便对卓玛说道:“我也不知道这是些什么人,我从没得罪过甚么人,那天打雷劈的干吗找我的麻烦。”说完便嘤嘤哭泣起来。

  卓玛安慰着说道:“淖子啊!别伤心,也许你那公孙昌意在外面征伐杀敌,结下了梁子,仇家来伤害他的家人,这种事是常有的,你不必放在心上。”

  淖子忧虑的说道:“我家昌意在军营中从来不说有家人的,昌意的敌人决不知道他有家人在蜀中的,况且这西陵司彘之国相隔中原又是那么远,我家昌意征战在中原,中原的仇家上这里找到我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有内奸接应他们。”

  卓玛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那些刺客很快就会找到这里的,栅栏村也只有这么大,现在关健就是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他们找到你还是会要杀死你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