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什家族的战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布什持有的俱乐部股份尽管最少,却表现得象是俱乐部真正的主人。他参与各项俱乐部赛事,并在电视上对赛事进行评论。不久之后,小布什又到处签名,并印发一些印有他本人照片的棒球卡片。小布什一下成为全德克萨斯州的知名人物,而在俱乐部内部,那些大股东们乐滋滋地听之任之。
小布什所走的道路与罗纳德·里根的经历日益相似。
1967年1月2日零点16分,罗纳德·里根宣誓就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面对32家电视台的摄像镜头说道:“瞧,我们现在又好像在制作电视节目。”
国内当时持怀疑论的人看来,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人竟占据了美国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州的最高职位,这简直是开玩笑。对里根而言,这可是他8年来身为通用电气的巡回演讲员,走遍全美后取得的第一个政治胜利。里根曾不无幽默的说到,“在好莱坞,若一个人不会唱歌跳舞,就只能当宴会主持人,所以我就只能靠嘴吃饭。”
通用电气公司委任里根为巡回演讲员,是出于公关的考虑,公司希望在离心倾向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保持公司员工的士气。里根领受这项任务后,巡回访问了135个工厂,站在麦克风后面对超过30万的听众讲话25万分钟。里根出色的表现使一些有钱有势的保守派人士把他视为理想的总统候选人。13年后,里根成为美国第40任总统。
小布什的成长道路与里根类似,但却比里根多一张王牌,一张决定性的王牌:德克萨斯州已经是其父亲的属地,而且其父亲日后又当上了美国总统。凭借这两张王牌,德克萨斯突击队棒球俱乐部成为了小布什理想的公关公司,同时也成为一项回报率远超预期值的投资项目。
小布什决定修建一座新的体育场,阿灵顿市政府为此不仅提供了可修建一个容纳49000名观众的体育场的场地,并为这个估价为亿美元的工程项目承担高达亿美元的支出。体育场工程的其他费用甚至不需要棒球俱乐部的股东们再额外掏钱,因为俱乐部门票涨价后的费用已足够支付。另外,棒球俱乐部一年在电视转播权和售票上获得的收入就多达1亿美元。棒球俱乐部的活动尽管如此声势浩大,但支付给阿灵顿市的费用却不足500万美元。
更恶劣的是,拒绝为修建体育场而出卖土地的一户人家居然被剥夺土地所有权,其13英亩的土地被俱乐部据为己有。
1993年11月8日,小布什宣布参与德州州长竞选,挑战布什家族的劲敌,比尔·克林顿的朋友,民主党人安·理查德。1994年,小布什出人意料地以52%的得票率获得胜利,而其对手仅为46%。小布什的竞选纲领铿锵有力:个人责任优先,自力更生,不依赖政府。德克萨斯选民是坚决的个人主义者,他们蔑视华盛顿方面的任何决议,因此他们对这一纲领热烈欢迎,但令人惊异的是布什本人与他提出的标准相差如此之远。
小布什当选德州州长不久,德州首富之一便主动与他交好。此人名叫托马斯·D·汉克斯。他总是足蹬牛仔靴,衣饰华丽。他的投资遍及广播、电视台、食品饮料和房地产业。汉克斯为小布什竞选州长出资25000美元,同时,他也给予前州长、民主党候选人安·理查德相同的数目,但后者不幸落败。
小布什对此一清二楚。尽管小布什以前坚决反对接受资助,这次却接受了汉克斯的钱,因为他会使布什发财。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紧密。
托马斯·D·汉克斯拥有一支冰球队,名叫达拉斯明星队。他效仿小布什,也希望为自己的球队修建一个新的体育场。1997年6月,布什州长签署一项新法令,为筹资兴建新体育场的各项设施而征税。几个月后,一个投资亿美元的工程在达拉斯破土动工。该项目实质上使托马斯·D·汉克斯的冰球队身价大增,同时也让小布什的另一合伙人亿万富翁兰沃特获益,此人在体育场建成后将得到一笔1000万美元的佣金。
一年以后,1998年,托马斯·D·汉克斯宣布收购小布什的“德克萨斯突击队”棒球俱乐部,出价亿美元,是布什及其伙伴1989年所出价格的3倍。收购协议签署后,布什喜不自禁,声称,“我现在拥有的钱比我以前梦想的还多。”的确,与最初的投资相比,未来总统得到的1500万美元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同情”和“理解”
 在政治上,小布什想表现为一个坚定但又富有同情心的保守者。可是,在小布什的两届任期内,德克萨斯州成为美国应用死刑最多的州。在一份著名的调查中,乔·康纳森提到,小布什所宣称的这种“同情”,用到他的朋友或合伙人身上就变成了“理解”。小布什任州长的几年当中,一个隐匿的利益交错的复杂的网络在他的身边构建起来。
小布什就任德州州长时,按照法律规定和道义原则,他应当将其在棒球俱乐部的股份交付保密委托(Blind Trust),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照理,任何当选公职者都应当将其股份存入某一账户,本人任内不得动用也不得参与管理。
小布什并不为此感到担心。尽管倒卖俱乐部获取的1500万美元中有一部分被置于保密委托,但委托人是他的合伙人兰沃特。不受法规的约束对他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早在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前近两个月,小布什就以天价售出他在哈金公司的股份,获取巨额利润。一些专家称此为知情投机罪,他们怀疑小布什事先已从父亲处得到内幕消息。但当时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督证券交易的机构)的主席是老布什总统的铁杆拥护者,此案被下令结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布什在其德州州长的第一个任期内,曾下令将各精神病院私有化。《休斯敦记事》评价,该举措使兰沃特的“麦哲伦健康服务有限公司”从中获益。
小布什任命汉克斯为“德克萨斯大学投资管理公司”的主席,该公司是一家私立机构,是根据小布什签署的一道法令而特别设置的,专司管理德克萨斯大学的全部基金和投资——一笔高达13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
投资管理公司将900万美元投资于兰沃特名下的集团——新月公平(Crescent Equities)集团。另外,汉克斯领导的委员会决定将大学基金中的17亿美元投资于一些回报率更高的私人企业。理由相当堂皇,但实际结果是,三分之一的资金又被投到了他的朋友或合伙人的基金中。这些获益人者都是共和党的拥护者,并在1994年布什州长竞选之际,慷慨解囊。
即便在德克萨斯州这样一个公共利益和私有财产紧密相连的地方(其紧密程度全国其它地方的人并不知情,也难以想像),下列行为也令人震惊。1999年3月,《达拉斯清晨邮报》发表文章披露:一些官员指责汉克斯领导的委员会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批评汉克斯的投资决策,并指明委员会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之争。另一报告显示托马斯·D·汉克斯鼓吹的积极投资政策获利率仅为16%,远低于道琼斯股指收益,也远少于其他投资者创造的利润。
还有一件事,虽然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也暴露出了布什家族所编织的复杂、暧昧的金融网络。在一种神秘的第二权力的推动下,各种令人惊异的联盟组建起来了。
1995年3月1日,小布什任德州州长几周后,汉克斯及其委员会做出决议,将德克萨斯大学的100亿美元投资于凯雷(凯雷)集团。该集团是设立于华盛顿的一个投资基金,其网站这样描述自己:游走于政府与商界之间的投资战略。
凯雷集团的首次收购始于1989年,对象是凯特空(Caterair)公司。该公司是全美最大的航空供餐企业之一。1989年,小布什进入该公司董事会,并任职至1994年。在此其间,小布什从该公司获得收入,他从未向德州伦理事务委员申报。 
                  
 深藏不露
 凯雷集团远非一个投资基金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一张由顶级权贵结成的网络,这些权贵们结交了所有政治界、经济界、金融界的决策者们,并能够对他们施加影响。
其华盛顿总部就是一个象征:坐落于宾夕法尼亚大道的凯雷集团恰巧位于白宫和国会大厦之间,与一些主要的联邦机构相毗邻。
凯雷集团素来深藏不露(据一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实力强大,却处处小心谨慎)。它是美国最重要的私人投资集团,现有资产160亿美元,所持股份遍及全世界164多家企业,职工总数7万人。超过450家银行和退休基金在凯雷集团有投资。例如美国加州公职人员退休计划(Calpers)基金,该基金是美国最大的退休基金,管理着加利福尼亚公共事业机构全部雇员的退休金。
1989年,弗兰克·卡鲁奇担任凯雷集团的新一任领导。在他的领导下,这个创建于1987年的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弗兰克·卡鲁奇,曾任罗纳德·里根总统的国防部长,在此之前,他一直稳坐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第二把交椅。他身边助手云集,都是原五角大楼和情报机构的人员。
美国国防部是一个与所有商界巨头关系密切的庞大的集团,因此绰号又为“五角大楼公司”。卡鲁奇本人便与各个商业巨子有私交,并在国防领域从事个人投资。凭着敏锐的嗅觉,凯雷集团用12年的时间实现年投资收益率34%。直至今日,凯雷集团投资或持有股份的公司中有三分之二仍集中于国防、通信领域,并被视为全美第11大军用设备制造商,其主要产品包括坦克,机翼,导弹和多种其他设备。
卡鲁奇在一次采访中曾透露:“我很了解拉姆斯菲尔德,我们多年来关系亲密,我们是大学校友。”近期卡鲁奇与拉姆斯菲尔德及副总统迪克·切尼还频频碰面。共同商讨“军事计划”。非盈利性机构“公共整合中心”的执行官查尔斯·勒维斯评价说:“凯雷集团与当局关系之密切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下面仅举一例,来说明二者之间这种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1997年,凯雷集团以亿美元的价格购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军火公司——联邦国防公司。
2001年9月,凯雷集团在经过小布什书面批准后与五角大楼签订了一项120亿美元的合同,旨在发展一项名为“十字军战士“(Crusader)的尖端火炮系统。然而,近三年来,五角大楼所有被征询意见的专家都坚决反对该计划,认为该系统完全不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谈判在凯雷投资基金的负责人和国防部长间进行,令人称奇的是该国防部长所效力的总统曾是凯雷基金的一名员工,然而更令人称绝的是,现任总统的父亲及其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同为凯雷集团的大股东。
詹姆斯·贝克是凯雷集团的18位股东之一(各股东分持资金亿美元),也是一个对外投资者;而老布什则是凯雷亚洲基金的专职顾问,管辖包括朝鲜半岛及沙特阿拉伯在内的区域。
老布什凭借其在海湾战争中的胜利,成为最受沙特领导层欢迎的美国领导人。公共整合中心的皮特·埃斯纳曾说:当政治和私人事务混淆时,就会出现问题。是老布什在会见沙特王储阿卜杜拉时告诉他不必为美国的中东政策担心;当佛罗里达州的大选计票工作受到质疑时,是詹姆斯·贝克出面干预,帮了小布什一把。在类似的时刻,布什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总统职务的呢?但确切的说,正是这类行为和操作才成就了凯雷集团的辉煌。 
                  
 “赤裸裸的利益之争”
 非官方的法律机构“司法观察”(Judicial Watch)的主席莱里·克莱门认为,老布什在凯雷领导层的职务引发了明显的利益之争。任何希望得到小布什政府优惠的外国政府和投资者都会与凯雷集团建立商业关系。许多政府和个人在向老布什总统保证增加对凯雷基金的外国投资之时,正是混淆了凯雷集团的利益和美国政府的利益,当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种利益之争愈演愈烈,正如查尔斯·勒维斯所特别指出的,“小布什任总统期间,老布什从一些与外国政府有贸易往来的私人企业中赚钱。未来某天,小布什可以凭借其父亲的投资从自己领导下的美国政府的某些决策中获得好处。美国普通民众对此一无所知。”
伊拉克战争尚在筹划,凯雷集团已准备收获其投资的硕果了:“联合国防公司”制造的布拉德利坦克已开赴伊拉克边境的沙漠地带,在波斯湾巡游的美国军舰上也已经装备了该公司制造的对空导弹。
此外,老布什在一些精心挑选的观众面前所作的演讲还得到了凯雷公司10万美元的报酬。
老布什在沙特阿拉伯逗留期间,适逢一个经济论坛在当地举行。在凯雷集团的另一负责人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的陪同下,老布什游览了沙特,受到国王法赫德,特别是王储阿卜杜拉的接见。老布什还乘坐皇家游艇巡游,并出席了在沙特首府利雅得一座宫殿内为他举办的欢迎宴会。
沙特领导们纷纷表示愿意将沙特国内的电讯系统私有化,并欢迎国外投资。许多国家的企业都对沙特这一计划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唯有一家公司似乎最得沙特人的青睐,这就是德克萨斯的SBC公司。该公司有两个特点,其一它与沙特政府的财政顾问凯雷集团有业务合作关系,其二是它的领导层在布什竞选州长期间曾出资达5万美元之巨。
再举最后一例来说明布什家族和凯雷集团的这种暧昧关系:小布什任德州州长期间,曾任命多人进入德州教师退休基金管理层。数年之后,这些人决定该公共基金的1亿美元投资于凯雷集团。 
                  
 老布什与本·拉登家族
 事实上,自事件以来,凯雷集团最担心的就是暴露以老布什为顾问的这笔基金的合伙人之一正是本·拉登家族。本·拉登家族在1995年对该基金的公开投资就达200万美元,其投资回报是130万美元,回报率为40%。“伙伴二号”基金的业务涉及29个投资和并购项目,控股了多家航空公司。一位与本·拉登家族有业务往来的财务专家声称,这200万美元只是先期投资,本·拉登家族在凯雷集团的实际投资数目远高于此。在伦敦,凯雷集团和本·拉登家族共用一名律师,此人还替英国皇室服务。
弗兰克·卡鲁奇和詹姆斯·贝克曾多次造访位于吉达的本·拉登集团总部,与乌萨姆兄弟碰面。本·拉登集团的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雇员4万人,经营业务日趋多元化。该集团与美国企业界的一些头面人物关系密切。
美国商界巨头通用电气公司持有吉达的一家配电公司的股份,而该公司的管理人正是本·拉登集团。通用电气为该配电公司的几家工厂提供设备,摩托罗拉公司也承认曾向本·拉登集团出售过无线网络设备和移动电话,并与拉登集团共同持有一家卫星电话公司的股份,这家名叫“铱星”的公司现已破产。本·拉登集团与著名的加拿大北方电讯网络集团也有业务伙伴关系,而弗兰克·卡鲁奇正是该集团的前任总裁之一。另外,位于伊利诺斯的泰乐(Tellabs)公司和位于马萨诸塞的影像公司(Picture Corps。)也是本·拉登集团的业务伙伴。
长久以来,拉登集团和拉登家族都是外国企业首选的合作伙伴。海湾战争以后,拉登集团主持修建了一座机场和可以保证美军常驻沙特的全部基础设施。拉登集团与美国的关系愈来愈亲密。然而,正是这项由法赫德国王及其亲信决定,由拉登家族负责实施的工程引起了乌萨姆·本·拉登的不满,导致了乌萨姆与沙特政权关系的破裂。乌萨姆指责沙特政权允许不信真主的美国人驻军是玷污了沙特神圣的领土。
拉登家族其他成员长期以来否认与他们的兄弟或者说异母兄弟——乌萨姆之间有任何关系。乌萨姆1994年就被剥夺了沙特国籍,自此拉登家族与他再无瓜葛。但这一声明却受到一些调查者的怀疑,他们说:“乌萨姆与拉登家族是一伙的,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拉登家族中的一些人与乌萨姆有着思想上的或纯家庭式的某种联系。“乌萨姆可能从家族中继承了价值5000万至3亿美元的财产,不可能不对集团的决策和发展产生影响。
另外一些事件同样使人吃惊。1996年,达朗城的一次卡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19名美军死亡。调查显示,这起爆炸案是由基地组织的拥护者出钱资助的,而基地组织多年来一直是一支规模庞大的反美的恐怖力量。但是,爆炸案发生后不久,拉登集团就被受命为美军修建一条机场跑道和临时营房:出于安全考虑,这些美军已转移到沙漠地带……
拉登家族通过凯雷集团等渠道与美国共和党的头面人物过从甚密,詹姆斯·贝克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与老布什的关系。
1998年,老布什在詹姆斯·贝克的陪同下,在沙特旅行,并曾定期造访拉登家族。而詹姆斯·贝克本人在一年以后,又独自一人重返沙特,并乘坐拉登家族的私人飞机在沙特旅行。令人惊奇的是,也许是因为后遗症吧,老布什突然忘记了,他承认于2000年1月在吉达与拉登家族再次碰面。而前美国总统的助手琼·贝克却明确地说:“布什总统与拉登家族只见过两次面,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的关系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998年5月29日,拉登家族的负责人,萨利姆·本·拉登的座机在从德州的圣·安东尼奥起飞后不久失事,飞机撞上了几条高压线,随后坠毁,萨利姆身亡。萨利姆·本·拉登是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飞行员,飞行时间超过15000小时,目击者声称这次事故出人意料,无法理解。
萨利姆·本·拉登有一亲信名叫吉姆·巴思。吉姆·巴思是小布什的朋友,曾向中情局购买过飞机,并从70年代起就投资于小布什创建的第一家石油公司“阿尔布斯托”。巴思的一位合伙人称巴思没钱进行这笔投资,可能是萨利姆·本·拉登给他提供的资金。萨利姆·本·拉登在德州从事过一系列投资,其中包括并购休斯敦海湾机场。萨利姆死后,他在这个机场的股份归他的合伙人和朋友哈里德·本·马福兹所有。哈里德本人拥有沙特最大的银行,并且持有BCCI 2%的股份。众所周,BCCI是一家虚报利润、编织犯罪网络的集团。哈里德在业务上也曾帮助过小布什。现在哈里德被怀疑通过他自己的银行将800万美元汇给基地组织。但本·拉登家族显然对这些问题无动于衷。哈里德的“国家商业银行”现在仍是他与基地组织业务往来最常用的银行。
其他联系:从1994年到1997年,拉登集团与达拉斯一家专营中东油管铺设业务的HC price公司合作密切。该公司后来与拉登集团成立合资企业,改名为兄弟邵氏公司(Brothers Shaw Inc。)。该公司以优厚得令人怀疑的条件收购了特莱斯勒实业公司后,成为世界石油工程与设备界第一大公司哈利博顿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哈利博顿是德州的一家公司。直到2001年1月,副总统迪克·切尼一直担任该公司总经理。特莱斯勒实业公司也设在德州,该公司是第一家邀请老布什加盟的公司,那是在1948年。 
                  
 “利益之争引发丑闻”
 前文提到的法律组织“司法观察”(Judicial Watch)对政府内部的浪费和腐败进行了调查,指责老布什和凯雷集团之间的关系,并断言:“这场利益之争现已变成丑闻。作为现任总统之父,同时自身也曾是总统的老布什与本·拉登集团有贸易往来,并在事件之后一直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这是骇人听闻的。现任总统小布什应当命令(而不仅是要求)他父亲辞去凯雷集团的职务。”
直到2001年10月,即惨案发生一个月之后,凯雷公司才在一个简短的公报中宣布本·拉登集团已从该公司撤资。但这一声明却遭到许多专家的质疑,以2001年9月28日《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为例:“如果美国为制止乌萨姆·本·拉登的恐怖活动而强化和加大军用开支,一个人们意料不到的集团将会受益,这就是本·拉登家族。”这时,伊拉克战争尚未开始……
2001年9月24日,小布什总统在白宫玫瑰园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以丘吉尔式的口吻发表讲话,宣布将打击恐怖主义及支持恐怖主义的资金网络。原话如下:“美国各银行应冻结旗下属于这些组织和个人的财产,美国公民或商界人士应拒绝与这些组织和个人进行贸易”。评论家韦恩·马德森这样评价布什的言行:“总统并没有照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做,布什家族自己的产业便与沙特阿拉伯的一些金融界人士有关,而这些人正是本·拉登的支持者。”
韦恩·马德森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拉登财产大追踪:直达米德兰》(米德兰是休斯敦市的一个地区,小布什住在那里)。 
                  
 美国与沙特的关系
 美国与沙特之间的关系复杂、暧昧,还有些同谋的味道,邦达·本·苏勒坦就是这种复杂关系的典型体现。引用一位专家的说法: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和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沙特之间的关系更像一场包办婚姻,而非浪漫的自由结合,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公开标榜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另一个则为神权君主制统治下的既无言论自由又无政治选举的国家,连接两国的主要纽带是石油。关于这一点,《华盛顿邮报》的罗伯特·凯瑟和大卫·沃太维的描述准确而形象:“若这两个合作伙伴中的一方想向对方强加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另一方定会惊恐不已。
邦达·本·苏勒坦是沙特自1983年起驻华盛顿的大使,他的父亲是法赫德国王的兄弟,国防部长苏勒坦亲王。由于母亲是女佣,邦达·本·苏勒坦直到少年时期才得到父亲的承认。
多年以后,邦达成为王室家庭中十分有影响的一个人物,并经常出入华盛顿。许多人甚至认为邦达是以非官方身份出现的沙特外交政策的真正领导人。整个华盛顿都会谈论邦达的奢华宴会和他的乡间别墅。这间别墅位于科罗拉多的阿斯平,富丽堂皇拥有25个房间和16间浴室,邦达曾下令重新装修。另外,邦达本人自命不凡,他对沙特的国家作用也看得很重。邦达与白宫交往甚密,尤以里根和布什时代为代表。邦达与中情局也走的很近,对情报活动兴趣浓厚。当中情局支持阿富汗穆贾赫迪圣战组织反对苏联时,中情局每支出100万美元,沙特人同时也支付100万美元。沙特就这样在外交官邦达的倡议下支出了超过3000万美元。
里根时代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中校奥里弗·诺斯,尽管遭到国会的反对,仍寻找机会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反对莫斯科支持的桑地诺政权。邦达暗中调拨近2000万美元以沙特皇室的名义相赠。
1990年第一次海湾危机期间,邦达乘坐他的波音707飞机频繁往返于沙特和华盛顿之间。
邦达帮助美国人扫除了沙特的障碍,使沙特人接受外国军队在沙特领土驻军的协议,尽管该协议一度遭到沙特人的反对。沙特人是###教圣地的守护者,他们反对任何西方国家出现在其领土上。
1990年8月3日,萨达姆刚刚入侵科威特不久,事态发生重大的转折。邦达接到来自总统布什的邀请,要他下午做客五角大楼。迎接邦达的是国防部长迪克·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宾主三方关在一间有装甲保护绰号“坦克”的房间中密谈。这间房子常年戒备森严,并装有电子干扰系统,谈话内容不可能被窃听到。
国防部长谈到伊拉克向科威特边境进发的一些行动,并以一些卫星照片为证,说明萨达姆·侯赛因可能会将其行动的触角延伸到沙特王国东部的油井。
沙特大使认为,尽管伊拉克的威胁是事实,沙特首脑们怀疑的是美国是否有诚意制止伊拉克。他特别提到,两伊战争时,当沙特地区战火熊熊,美国总统吉姆·卡特的建议却只是派遣12架未配备武器的F…15战斗机保卫沙特王国。大使说:“只有疯子才会接受这样的礼物。”他更明确表示,沙特法赫德国王及其臣子们一再重申要求美国进行军事援助,他们希望美国方面的行动不只是简单的武力展示。
切尼将一份文件推到沙特大使面前,说道:“阁下,烦您废心看过这份文件,您就会明白我们的决心。”
一位与会者回忆说:“沙特亲王边看文件,脸色边发生变化,先是怀疑,后是满意。”这是一份36小时前刚刚起草的沙特防卫计划,该计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派遣军舰和一支战术空军部队;二,派遣地面部队。总计700架飞机,几十艘战舰和14万士兵。
邦达看完这份计划,向切尼和鲍威尔展颜一笑,说道:“先生们,这份计划的规模之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一切表明了你们帮助我们的诚意。现在,你们想必也会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拒绝卡特总统仅派遣几架飞机的提议了吧。因为那样只会给我们惹麻烦,而且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邦达表示,他将立刻打电话给他的叔叔沙特法赫德国王,向他详细讲述美国的计划。次日,倒是老乔治·布什给法赫德打了电话,他说道:“国王陛下,您要知道萨达姆·侯赛因不会只占领科威特,我们是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数月之后,老布什访问沙特并检阅了美军部队。当老布什利抵达利雅得见到邦达时,他拥抱了邦达,并称赞邦达:“您是个好人”。邦达说:“总统说这话时,眼里噙着泪。”
海湾战争之后,邦达作为布什家族的贵宾,被邀请到布什在缅因州肯尼邦克港的避暑别墅做客。邦达曾被家人称作邦达·布什。作为回请,他邀请布什到他在英国的宅第打野鸡。此时美国与沙特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亲密无间。 
                  
 沙特“相距甚远”
 沙特王国诞生时的条件是极其严峻的。1936年,沙特创始人伊本·色库德曾说自己贫困至极,“穷的甚至连一块枕头的石块都没有”。两年以后,伊本创立的沙特王国统一了贝都因诸部落。这时的沙特,除了朝圣者为到麦加和麦地那朝圣所交的钱以外,没有任何财政收入。几年以后,这笔收入愈发显得微薄,国家几近于崩溃的边缘。伊本向英国为主的大石油公司发出绝望的求助信号,希望他们来开采沙特的石油。
伊本甚至宣布:为换取100万美元,我可以授予一个英国商人所有他想得到的特许权。
沙特的开价奇低,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因为当时可用的石油数量巨大,主要由伊拉克石油公司生产,为不使石油产量过剩,沙特的石油应永远待在沙漠地下,不应开采,这一点大企业们已达成基本共识。阿拉伯半岛没有任何商业和政治上的吸引力。
伊本于1953年11月9日在麦加东部的塔尔夫宫殿逝世。著名的苏联间谍吉姆·菲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