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大王牌军-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次倒不是10连在用计,而是徐海东率115师689团在这危难关头及时赶来了,他们的参战打了个日军猝不及防。
日军拼命反扑,反复冲锋,双方在长乐村附近和戴家垴战得天昏地暗,突然,日军又一联队赶到了长乐村附近,用迫击炮从背后猛烈地向386旅反击。386旅伤亡很大。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部向日军射击,突然一发子弹飞来,从他的左额钻入头部,叶成焕身子一歪,把枪里的子弹向敌人打完,栽了下来,光荣牺牲了。
叶成焕才25岁,是129师向敌开战以后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团长!团长!”周围的战士不禁痛哭失声,王近山再也忍不住了,擦了一把眼泪,端起一挺机枪就向日军阵地冲去。
一人奋勇,众人争先。386旅的官兵排山倒海似地冲入敌群,用刺刀向敌人讨还血债,白刃搏斗。旅长陈赓一听鬼子杀了叶成焕,从不上阵拼刺刀的他也红了眼,端着刺刀,杀入了敌阵。下午5时,日军的增援部队又即将开到。但是,386旅像是打疯了,仍没有撤出战斗的意思。
在激战中,772团“疯子”王近山也负伤了。为了避免过大牺牲,巩固胜利成果,刘伯承果断地命令陈赓:“撤出战场。”
军令如山,将士们只好撤了,一场恶战始告结束。
这次长乐村地区的战斗,共歼日军2200余人,缴获100多支步枪、3挺机关枪,还有战马100多匹。后来,陈赓在日记中回忆这次战斗情景时写道:“炮轰如雨,战斗之激烈实为抗战来所罕见。”而经历此战的日军“游击专家”苫米地也是吓得要死,逃走后,逢人便说:
“刘伯承用兵如神,###的游击战术第一流,陈赓打仗简直是‘押宝’,这样的战斗,谁都没有办法!”
“那你的拖刀计呢?”有人问。
这回吃过大亏的苫米地老实地说:“拖刀计也打不过他们。”
(3)
对于刘伯承的伏击战,日军东京参谋本部专门组织了一个由300名军事专家组成的班子,专门研究“破解”之法。
最后,他们“成功”地研究出了一个“破解”方法,就是一发现八路军就追,特别是受袭后更是穷追不舍。但是,日军参谋本部规定这个方法只限于在平原,并且部队一定要在带了小钢炮、机枪和汽车的条件才能开战,否则就可能不灵。
1939年12月,日军集中了11个师团的兵力到华北,准备运用东京参谋本部的“破刘之策”对付平原上的晋冀鲁豫根据地。陈赓和新任的副旅长许世友到129师部参加研究反“扫荡”行动,听到日军的这个“破解之策”,陈赓忍不住笑起来,说:“这个方法只限于光秃秃的平原上,还不是等于白说!”
刘伯承说:“日军大本营不是要他们奋勇出击,穷追而消灭我们吗?这次我们是不是再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呢?”
“那当然要啊!”许世友是巴不得去打仗,问道:“师长,这次我们用什么方法呢?”
“我们还是用老办法,伏击他一下,给他个冷不防。”刘伯承说。
陈赓打伏击战打厌了,说:“师长,你怎么总是用一个老办法呀?不换换新的吗?”
刘伯承哈哈大笑,说:“对付小日本呀,不用多想,这一个办法就足够了。”
回去后,陈赓和许世友只好用这个“老办法”与386旅其他干部研究伏击敌人之法,最后,他们决定在威县以南的香城固给敌人一个伏击。
香城固确是设伏的好地形。一条干涸的河道从香城固穿过,河道两边是茂盛的巨大的灌木草丛,公路就修在河道之中。而香城固西侧更有一道高10米、长近2里的沙岗。整个地形为两边高,中间低,日军一旦进入这死亡之地,就很难逃脱。很快,陈赓率部进驻了香城固。
这次战斗,由接任陈再道的副旅长许世友负责指挥。十几年的浴血奋战,许世友从战士到班长,再到排长、连长,以后还担任过红军的师长、军长,现在已是八路军中一位有名的虎将了。
既然刘伯承师长说了用这个老办法就足够了,许世友也就因陋就简,说:“我们还是用老办法,先诱敌深入到伏击地,然后再进行歼灭。”
随后,接连两日,688团对威县进行突袭,可是,他们并不深入城内,城内的日本鬼子不出城却又“咬”不到八路军,而八路军打了就跑,他们被激得暴跳如雷,恨得牙痒痒,最后,终于忍不住出城“追击”,一个加强中队在大队长率领下分乘8辆汽车出城追击,跑着跑着,386旅的攻城步兵眼看就要追上了,可是,他的骑兵连又出来接应了,几下厮杀,步兵全跑没了,只剩下骑兵,没打几下,他们也跑了起来,日军开着汽车追赶,于是,日军的汽车与386旅的军马展开了角力赛,当汽车就要追上军马,日兵叫嚣“活捉八路军”时,骑兵连主力突然从路旁杀出,用手榴弹,机枪猛烈袭击,日军大队长被击伤,翻译官被击毙。但是,他们记得“破解”八路军的办法是“受袭后更是穷追不舍”,于是,日军中队长安田接替大队长继续指挥,带着车辆猛追骑兵连。
骑兵连且战且退。
下午2点,安田一行终于被骑兵连引进了771团和772团埋伏的香城固伏击圈。
战斗还没打响,安田进到香城固,就感到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他马上清醒过来了,大喊着:
“这个地形大大的不妙。让部队停止前进!”
可是,他已经迟了。许世友一声令下,战斗就打响了。
伏击圈内的安田见四周无任何遮掩地形,忙让车队调转车头向外突围。但是,这时,八路军已经冲上公路来了,他的火炮、机枪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得硬着头皮与八路军肉搏。几个小时的疲劳作战,日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八路军先是一对一拼刺刀,再是二对一、三对一,日军“拼”得鬼哭狼嚎,最后,200多人除了只有8人被俘外,全部被击毙。
刘伯承欣闻香城固战斗胜利,说:“这次战斗敌我伤亡比例为4比1,我们做了个赚钱的买卖,许世友打了个模范的诱伏战呀。”
许世友说:“什么模范不模范,我就是一招,用师长的老办法,让鬼子进来就没办法出去。”
日军200多人马在香城固被386旅全歼,激怒了华北日军总部,第二天,日军纠集70辆汽车,载着2000余人,还出动5架飞机,配合坦克、重炮,向386旅猛扑,进行报复;他们的先头装甲车上贴着“专打386旅、专打陈赓”的标语。
沿途,日本兵遇到小股阻击,就探询:“是不是386旅旅部?”
打听不是,汽车就一溜烟开走,纵然当地另有“八路”部队也全然不顾,发誓要搜寻到386旅复仇。
可是,这时候陈赓已经把部队拉了出来,转移到了百里之外的冠县。
陈赓听到日军“专打386旅、专打陈赓”时,情不自禁地击掌大笑三声:
“来吧。我们只用刘师长一个办法可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0。王近山自作主张设伏,(1)
“战地观战团”被歼
王近山是386旅一位有名的悍将,被人叫做“王疯子”。他这绰号就是因为他打仗不怕死而获得的,一上战场,他简直就像疯子似的兴奋起来,舞刀挥拳,打枪放炮,样样都来。刘伯承伏击战叫日军胆战心惊,几次参战伏击后,王疯子却对他的伏击战术心领神会。终于,他自演自导了一场精彩的伏击战。结果,这场伏击战连“师傅”刘伯承和陈赓都惊讶不已!
(1)
1940年10月1日,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茨发明了一个所谓“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向日本东京参谋总部夸下海口说:“铁滚‘扫荡’可以将八路扫到黄河边,不战而亡。”
其实,他的这个新“战法”并没什么特别,说到底,就是以雄厚的兵力进行“扫荡”。但是,东京日军参谋总部一听十分兴奋,大感兴趣,忙催着冈村实施。
冈村受宠若惊,立即把华北日军3个师团和2个伪军师,共5万多兵马集合起来,由太岳区的岳南、岳北和中条山分三个方向各以三层兵力进行“扫荡”,准备“全歼”陈赓的八路军部队。为了让部下在现场体会他这“铁滚扫法”的魔力,冈村不顾各地战事紧急,又下决心从各个战区抽调了200名中队长以上的军官,由他的亲信旅团长服部直臣少将率领,来太岳区进行实战观摩。
这时,王近山已经是太岳2分区司令员兼386旅旅长了。由于蒋介石的胡宗南部队对陕甘宁边区虎视眈眈,他受命正准备带领由772团改编的16团奉命开往延安,去保卫党中央。
冈村宁茨兵马一出动,5万日军日夜奔波,太岳山上枪炮连天,闹得四处不得安宁。
一天夜里,就在长治的日军留守部队放心睡觉时,太岳2分区副司令员兼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指挥772团和20团包围过去,半个晚上就全歼了日军一个大队。周希汉的这次胜利,对王近山这员战将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刺激。
此时,王近山正率部刚刚到达临汾城外。侦察员白庆魁前来报告说:“日军服部直臣少将率领一个什么战地参观团也到了临汾城内。”
“什么战地参观团呀?”王近山对那些“虚”的玩意儿,并不感兴趣,没好气地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他们全都住在日军69师团司令部里,每日乘汽车外出参观,哪里打仗就去哪里。”
“哦,有这事?他们多少人呀?”王近山一听全是住在“司令部的人”马上来了兴趣。
“他们人数不多,但是个个都是正牌的日军野战部队中队长以上的军官,其中有联队长6人,大佐3人,单兵作战的话,这些人据说都是以一当十的人物呀!个个都是军官,参观时每到一地,一前一后,两辆长车的卫兵护驾。”
“好啊!都是大官呀!”
王近山猛然激起了要全歼这个“战地参观团”的强烈欲望。谁知他自作主张决定要打这只“大老虎”时,问题又来了,“参观团”是在日伪5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进行“参观”,“老虎”的虎头——服部直臣少将为人狡猾,尽管四处都是“皇军”,他却从来不肯把“参观团”的行程提前一天告人,而且总是出没无常。王近山派出内线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弄到“战地参观团”出发参观的准确情报。
但是怎样才能使这只老虎上钩、乖乖听自己调遣呢?王近山虽然是一员虎将,但是粗中有细,他决定学“刘师长”和“陈旅长”引狼入室的办法。
(2)
三日后,黄昏时分,平安无事好长一段时间的洪洞县东西的日军据点——韩略村突然热闹起来。
一群其貌不扬的“土八路”用榆木炮加机关枪、手榴弹的混合火力向装备精良的“大日本皇军”发起了攻击。枪声、炮声震天动地,好不热闹。虽说土八路的土枪土炮对日军钢筋水泥构筑的明碉暗堡没有什么致命威胁,但是,光这气势却也使驻守的日军和伪军慌乱了一阵。据守韩略村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中队长中村。他透过望远镜,看到围攻的八路人马倒不少,有千把人。但是,他们队形不整,服装杂乱,军械混杂。他很快就镇静下来了。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进攻的是几个县的游击队,最多加上了八路军太岳2分区的独立团而已!中村马上意识到:立功的机会来了!这次“皇军”几万人马大“扫荡”,用尽种种办法,却收获甚微,而眼前这上千的“八路”送上门来,不是肥肉又是什么?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0。王近山自作主张设伏,(2)
他冷笑一声,马上命令部下:“接上火,不要放八路溜掉。”
接着,他暗中电请69师团司令官清水中将火速派兵来援,以形成包围。与此同时,他还没有忘记一件事,就是赶快向服部直臣少将通报这一为“战地参观团”创设的最佳战例,电话中,他还特别嘱咐对方说:“叫战地参观团快点来,不然就赶不上观看了!”
在临汾城内的服部直臣少将接到中村的报告,也看中了这次机会。因为这次“参观团”组建以来还没有一次成功的“观战”。参观团日日辛苦,成天坐着汽车在太岳山里东游西转,却总看不到“皇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动人场面。这一次不同,成百上千的八路,更重要的是一群半洋半土的“八路”,以“皇军”的力量,不要两个联队的兵力就足以把他们“聚而歼之”。此役合击成功,当然是这次“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的最重要成果!这样,他这个“带队的”也不枉“带了一场队”。尤其是让“团员”们目睹一下这样鼓舞人心的战斗胜利,回去指挥作战“价值”就更大了。但是,服部直臣不愧是少将,他想了想,又对部下说:“参观团出发的时间一定要晚于巷战部队,但又不能晚的时间太久。”
“为什么?”部下不懂就问。
“前者,保证团员的安全,后者,保证参观战斗盛况和战斗成果之时机。”
原来,服部直臣作为参观团团长,肩负重任,他既要对团员们参观学习的成果负责,更要对这200多军官的安全负责。此刻,他的这一安排不可谓不周全了。
第二天一大早,日军69师团司令官清水中将早早就带兵出发,赶去韩略村了,因为中村已经把这些土八路完全“拖”住了!在行军路上,清水中将搓着手连声说:“遗憾的是临汾城内守军已被冈村将军调得差不多,不然可以立个奇功了!”
原来,前往太岳山区“清剿”的大军一时半会难以回转,他手头只有的一个联队机动兵力。所以,他不敢倾巢而出,因为万一“皇军”空城而去,八路却趁虚而入呢?一夜的思考,他一方面电令中村以小股出击“吸引八路不使溜掉”,一方面向洪洞、赵城、安泽的日军发出命令,令他们各火速抽调一个大队兵力,于第二日10时前到达韩略村据点集合。然后,在临汾仅留一个大队配备伪军坚守城池,自己一大早就亲率另外两个大队乘汽车奔袭韩略村去了。
(3)
在韩略村以西20里有一个无名高地。
这块无名高地在多山多岭的太岳山上算不上什么“名气”,但它由一南一北两块小高地组成,高不过百十米,也不大,乘汽车从两座高地之间的公路上经过,既不会感到那种峡谷穿行的压抑与森然,也不会使人提心吊胆。可是,一踏上两座高地,它那天设地造的种种“工事”就令人叫绝。这里不仅覆盖一人高的茂盛荆棘,而且随处可见巨大如牛的红沙石——这是打仗时最好的掩蔽物。因此,这是一个极佳的设伏阵地。
王近山率领16团就埋伏在这块无名高地的荆棘丛中。
早晨,侵入肌骨的霜冻和习习西吹的冷风,使趴在地上的战士们冻得止不住发抖。但是,经历了神头岭、响堂铺等伏击战考验的战士们,早已知道此中三味,静静地等候着敌人。
上午8时左右,大路上烟尘突起。清水中将带着他的两个大队的日本兵用装甲车开道,一溜20多辆汽车,经过无名高地,踏着烟尘向韩略村方向急速驰去。
不一会,远处就传来阵阵沉闷的枪声。这是25团和分区独立团正在表演“攻城戏”,并且和清水带去的大队鬼子接上了火。
王近山轻轻地说:“下面的‘主角’就要接着登场了。”
果然,大约20多分钟过后,又是一阵烟尘。前后5辆汽车,打着太阳旗,耀武扬威地进入了两座高地之间的公路上。这就是服部直臣少将率领的“战地参观团”,他们正急急地赶去观战。
王近山一声喊:“打!”
刹时,平静的小高地上骤然枪声大作,掷弹筒、手榴弹,机关枪、步枪犹如天降狂风呼啸地发作,狭窄的公路上转眼间就变成了火海。毫无思想准备的服部直臣少将在浑然不觉之间便成了枪下之鬼,彻底完成了他的“参观使命”。
但是,“参观团”的其他成员毕竟都是历经沙场的老杀手,尽管最高指挥官战场阵亡,大家事先又无战斗准备,但是,此时枪声一响,他们马上就百分之百的进入战斗状态。这时,一辆汽车着火了,接着又一辆汽车爆炸,本来保护“参观团”的两车卫兵还未进入实战就已报销殆尽。“参观团”的“团员”们疾跑过去,从那些死去的和尚未死去的士兵手里夺过机关枪、步枪,以汽车为依托展开殊死的抵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0。王近山自作主张设伏,(3)
“在20分钟以内解决战斗!”王近山大声命令。
1营长带领组织突击队,冲入敌群,与“团员”们进行白刃格斗。
这时,在韩略村的清水中将苦心运作,调兵遣将,眼看他的各路大军即将四面包围这些“土八路”,“头功”就要垂手可得了。突然,刚才走过的路上传来一阵激烈的枪炮声。清水中将先是一愣,接着,心中一闪:“不对!”
如此密集的火力,很显然,绝非“土八路”所为。他再一看手表,不禁失声喊道:“糟糕!糟糕!”
因为从时间上推算,此刻正好是“战地参观团”那一坨子人马路过无名高地的时间。莫非那里有八路的埋伏?!是先拿下眼前的这些土八路,还是回师驰援服部直臣呢?清水中将稍一犹豫,一位参谋边跑,边喊着来了:“太君太君,围攻韩略村的系陈赓主力16团和25团的老八路,不是什么土八路!”
“什么?你说什么啊?”
“太君你看,那些土八路都穿上了老八路的服装了。”
清水中将赶忙端起望远镜仔细一瞧,可不是,方才还好像杂乱无章的土八路,怎么一眨眼之间就变成了清一色灰布衣装、战斗阵形森然有序的老八路了呢?就在此时,两颗迫击炮弹不偏不倚落在清水部队的集结地。清水马上清醒过来:“土八路没有这玩意儿的,我又上了陈赓的圈套了!”
这时候,又一位参谋飞跑着来报告:“报告太君,服部少将阵亡,参观团受到八路伏击!”
清水中将再不犹豫了,服部少将可以死,但是“参观团”是绝对不可以被歼的,不然,他没法向冈村司令官交代!想到这,他十万火急地嘶着嗓子大喊:“快撤!快撤啊!火速回援无名高地!”
于是,已经疲于奔命的日军撒腿飞奔,蹬上汽车回援“参观团”。可是,刚才还一路平安的20里公路线,现在一下子却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雷场、射击场。
清水的大军回返不过5里路,2辆开路的汽车先就报销了。
“不顾一切干扰,攻击前进。”此时清水的头脑比谁都清醒了。
可是,无名高地的“参观团”是一秒钟也等不得的。1个少将旅长、6个联队长、180名大队长和中队长在猛烈的炮火和刺刀下悉数毙命。当清水带着人马风驰电掣赶到无名高地时,几分钟前还热闹非常的无名高地此时除了几团升腾的烈火和零星的爆炸声外,连个八路的影子都找不到了,最后,他只在火堆里找到受伤装死才逃下活命的3名中队长。
虎口拔牙,王近山打了一个漂亮至极的伏击仗,太岳兵团司令员陈赓听到这个消息时,笑哈哈地说:“这个王疯子擅做主张作战,这一仗还打得不错!”
刘伯承听到捷报后,高兴地说:“王疯子的伏击战可以出师了。”
王近山在无名高地这一仗不仅打掉了清水中将的威风,而且在整个华北侵华日军中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身处太岳山腹地的冈村宁茨得知这一噩耗后,大发雷霆,可怜的中村中队长因“谎报韩略村军情”而被军法处死,清水从中将连降了两级,成了一名中佐。韩略村伏击战后的第三天,冈村宁茨终于架不往一而再、再而三的神经刺激,忍痛发布命令:
鉴于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已在八路之腹心地带取得重大战果,太岳区之陈赓主力已被基本扫清。各部可于11月10日前依原路撤回出发地。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活捉军长,逼死总指挥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八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可是,没过几天,躲在重庆的蒋介石就电令“山西王”阎锡山向原129师的根据地上党地区发动进攻,并且夺取了长治。9月20日,八路军开始合围长治。过了十几天后,长治守军国民党19军军长史泽波“扛”不住了,弃城西逃。
772团马上急行军三昼夜,抢在敌军之前到达沁河西岸的马壁村,堵死了19军的退路。接着,386旅的20团、21团等部队也长途追击到达马壁村附近,又形成了一次新的合围。包围圈合拢后,各团马上发起总攻,战斗天亮,除敌少数先头部队逃跑外,其余迅速就歼。
在这次战斗中,57团7连副教导员阎守庆带领7连俘敌600多人,缴获武器弹药多得数不清。在清点俘虏时,他们突然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
在俘虏中,有人指着200米远的一个小山头说:“军长在那里!军长在那里!”
7连连长宋忠贤一听,当即对一位排长说:“你带两个战士继续清点俘虏和枪支弹药,我去抓俘虏。”
他带领5班和通信员共7个人,直朝俘虏所指的那个小山头扑去。山头上,果然有10多个蒋军像一群丧家之犬龟缩在那里。宋忠贤大吼一声:
“不许动。缴枪不杀!”
这伙蒋军便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宋忠贤走上去,喝问道:“谁是史泽波?”
他话音未落,立即有个年近五十、河北口音的黑瘦军官回答:“老弟,史泽波是我,史泽波是我!”
宋忠贤又指着一个年过四十、又高又胖的家伙问道:“你是什么人?”
他回答说:“我是68师师长,叫郭天兴。”
宋忠贤向他们宣传了一番俘虏政策后,警告他们:“要不老实,这小河溪就是你们葬身之地!”
史泽波可能是怕宋忠贤真的会毙了他,连连点头说:“老弟不敢,老弟不敢!”
宋忠贤让5班长阎安贵将史泽波的随从人员带到正在站队集合的俘虏队,他和通信员押着史泽波、郭天兴朝着两间茅屋的小山庄走去。途中,他们又拾到一件崭新的大衣和四匹蓝布,于是,宋忠贤就命令他们两人扛上。结果,堂堂的国民党军长和师长却成了他的“扛夫”,宋忠贤颇有些得意洋洋。
恰好这时,几位3分区首长赶来了。宋忠贤向他们报告了情况。
谁知史泽波深知八路军的俘虏政策,听到宋忠贤喊“首长”,态度马上变化,将大衣和布匹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上面,大喊大叫起来:
“我就是史泽波,史泽波就是我。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宋忠贤上前一把扯出大衣,大声喝道:“你不老实,我就枪毙了你!”
这时,史泽波死活不起来,耍起赖来了。此时阎守庆副教导员也来了,说道:“你带小分队押送史泽波、郭天兴和600多名俘虏到团部去上交吧。”
可是,史泽波和郭天兴就是赖在地上,一步也不肯走。宋忠贤弄了好半天,也没法叫他们起来。无奈之中,宋忠贤只好对小分队说:“找两块门板来。”
然后,他们叫上八名俘虏兵用门板抬着史泽波和他的师长郭天兴。
就这样,国民党堂堂的军长和师长躺在门板上,滑稽地被抬到了到57团团部。
路上,一些部队看到这一滑稽的样子,问道:“你们抬的是什么呀?”
宋忠贤和小分队大声地回答说:“国民党的军长史泽波和他的师长郭天兴!”
史泽波和他的师长郭天兴听了也不觉得丑,仍然躺在门板上装睡。
结果,此事传出去后,战士们到处忍不住说:“这两个家伙打仗不行,打败了还这么出丑。老蒋的军官真是不要脸的,难怪他们打不了胜仗啊!”
上党战役历时30多天,蒋介石3个军13个师全完蛋了,副总指挥胡三余以下将官27人,其中包括副总指挥1名、军长1名、师长5名或死或捉。经此一战,阎锡山数年来在晋西培植起来的所谓“精锐”部队,折损大半。玩火自焚的阎锡山充当###急先锋出了一场大丑。
谁知,战斗一结束,又有一个消息传来。这次上党战役的国民党总指挥、第7军团副总司令彭毓斌受重伤逃回沁县后,自知坐在重庆谈判桌上的蒋介石不会饶恕他,于是,在深夜一枪自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上党一战,活捉史泽波,逼死了彭毓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桌上的锐气顿时就失了一半。
12。歼灭“天下第一旅”(1)
1946年7月初,胡宗南一部6个旅7万多兵马向晋南大举进攻,企图一个月内回攻上党。
胡宗南凭着与蒋介石的同乡关系,自封他的整编第1师第1旅为“天下第一旅”。这支部队也确实来头不小,它不仅武器装备精良,而且技术比一般军队都高,士兵大都是七八年的老兵。这个王牌军十分骄横,在行军路上,其他国民党部队遇上它,都要赶快让路,否则,他们就用机枪扫。
但是,胡宗南一与陈赓较量,他的“天下第一旅”王牌便走到了末日。
(1)
1946年9月,胡宗南亲率包括整编第1师第1旅在内的10个旅与阎锡山的34军一南一北夹击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的第4纵队。
陈赓把主力悄悄隐蔽在洪洞东南。结果,胡宗南的兵马找了20多天,都没有找到陈赓的主力,于是,他命令他的“天下第一军”暂编第1师师长罗列率27旅和167旅贸然进至浮山,这正好落入了陈赓宠将10旅旅长陈康设下的“网袋”。
这一下第1师两个旅就麻烦了,死活“突”不出围。“天下第一旅”此时正屯兵在临汾,于是杀气腾腾前去援救,它的前卫2团一到官雀村,又落入了陈赓预设的另一“口袋”。
胡宗南的2团团长,叫王亚武,在胡军中是有名的“闯将”,打仗凶猛,号称“猛张飞”。但是,这一次他碰上了陈赓手下一位猛将,他叫李成芳,是陈赓4纵队的11旅旅长,也号称“猛张飞”。于是,两位“猛张飞”就在官雀村附近,王牌对王牌,“猛张飞”对“猛张飞”了。
“王猛张飞”的兵马是胡宗南“天下第一旅”的第2团,与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对阵,激起了“李猛张飞”的雄心,他对政委刘有光说:“要打就比一比,打出点意思来!”
两个“猛张飞”对打,连刘有光都觉得很有趣,笑着问:“如何打出点意思来呀?”
“我们也只出一个团,叫31团对他‘王张飞’的2团,下面1营对1营,2营对2营,看看到底谁强。”
“好呀!”
本来的一场生死博弈,结果被李成芳和刘有光一弄,竟然就成了小儿的游戏一般了。他们把方案上报陈赓,谁知陈赓竟然也点头同意了,但是,他说:“我只做了一个变动:叫32团的2营对王亚武的2营。31团3营做预备队。其他你们就看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