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大王牌军-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向前总指挥和王树声确定把青龙观作为全军大反攻的突破口。
  青龙观亦名青龙山,位于万源城西南70华里处,东西走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正面只有一条石阶小路,刘湘派有重兵把守,两侧全是峭壁悬崖,连猴子都难以攀登,飞鸟难飞过,就像刀砍斧削的一扇巨大屏风。人站在山脚,抬头往上看,帽子掉了还看不见顶。而这里正好是刘湘第5路左翼第4师与右翼三个师的结合部,如果突破了青龙观,就能将第5路敌军拦腰斩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突破口选定之后,徐向前问王树声:“把这个任务交给谁呢?”
  “由274团来作战吧!”王树声回答。
  31军92师274团团长叫秦基伟。任务传达之后,秦基伟又决定由副营长陈康率2营来打头阵。
  陈康才22岁,外号叫“小大胆”。他平时笑嘻嘻,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打起仗来有谋有勇,不仅战士们佩服他,王树声对他也很宠爱。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2营在荆棘丛生的山上穿行了三个多小时,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青龙山脚,然后从西侧向青龙观攀登。这是一个号称“天鹅抱蛋”的地方,山势陡峭,险石林立,表面长满了青苔,脚上去就打滑,峡谷口的“风洞”呼呼作响,吹得人站立不稳。可是,2营硬是靠攀藤附葛、搭人梯和用红缨枪、带铁钩的竹竿、绳索,艰难地攀登。
  营长陈金钰随尖刀排前进,刚爬到半截,就一脚蹬空失去平衡,和两个战士一起摔了下来。幸好落在一根树叉上。陈金钰身上脸上划出了不少血口子,他顾不得这些,立即爬起来继续上。等到仗打完之后,他们站在青龙山上往下看:悬崖绝壁高达几十丈!不由得一吐舌头,真险啊!5连1排是先遣队尖刀排。他们一上去就干脆利落地摸了敌人一个岗哨,抓了两个“舌头”。
  接着,又没放一枪,俘虏了草棚子里一个排。然后,一转身,又干掉了敌连部和另一个排。并从敌人口里证实,东边两华里处的青龙观庙是旅部,并驻有一个营的兵力。
  为了在拂晓前拿下大庙,迎接主力部队上来,陈金钰迅速调整了部署,由6连l排看守俘虏,2排从正面佯攻,牵制敌人,3排担任预备队,4连、5连分别从两翼向青龙山大庙突击。
  当大家摸到大庙跟前时,敌哨兵听到动静放了一枪,朝4连方向高喊:“什么人?口令?”
  4连连长刘英才不慌不忙回答完从俘虏那里得到的口令:“猫崽!”然后,大模大样一边继续朝前走,嘴里一边训斥说:
  “混蛋!怎么连自己人都听不出来啦,这还能防止红军夜袭吗?”
  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敌哨兵弄清是谁,他一个箭步上去就将敌哨兵干掉了。
  接着,他带领两个排,迅速消灭了庙外草棚子里的敌人。另一个排冲进配殿,堵住庙门,敌人正在穿衣,还没顾得拿枪,就当了俘虏。
  这时,大庙正殿里的川军听到枪响,正懵懵懂懂,不知怎么回事,5连冲进去,甩出一排手榴弹,打了他个措手不及。川军乱作一团,互相拥挤,抱头鼠窜,有的跳崖,有的把枪一扔,跪在地上大喊“饶命”。

5。青龙观一战,2营为全团每人(2)
敌旅长周建辰听到枪声,感到情况不妙,只身溜出大庙,抄小路仓皇逃走了。敌旅参谋长带着卫兵从窗户爬出来,企图组织反抗。可他的卫兵脚刚落地就被一个战士一枪击毙,吓得他马上跪地求饶:“红军长官不要开枪,我投降,我投降!”
  其他人一见参谋长都跪地投降了,“扑通通”一起下跪。
  先遣队仅40分钟就解决了大庙的战斗。
  第二日拂晓,川军一个多营向2营发起了反扑。
  谁知,他们一冲上来,2营利用有利地形,就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刚爬到半山腰就溃退下去,留下了30多具尸体。
  过了片刻,川军又以两个多营的兵力,分两路发起进攻。
  双方打得很激烈,6连一个排的阵地被敌人突破了,排长赵怀喜身负重伤,趴在地上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战士们与川军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有的用刺刀、大刀与敌人拼杀,有的用枪托、石头砸,有的死抱住敌人不放互相扭打在一起。6连长王冬生见一排阵地吃紧,亲自带上3排前去支援,将赵排长送下火线,令1班长代理排长指挥战斗。经过几次争夺,终于把敌人打下去了,守住了阵地。
  川军两次反扑不成,就加大赌注,用一个多团的兵力向2营阵地发起更疯狂的进攻。
  这个陈康打仗是敌人越多,他就越有劲。此刻,大喊:“我们一定要守住。人在阵地在!”
  他这一喊,2营干劲倍增,虽然已经夜战通宵,相当疲劳,但士气很高。他们一看川军嚎叫着漫山遍野地爬上来,全红了眼,恨不得一枪打死两个敌人,一手甩出10个手榴弹。但是,川军由于人太多,就像打不死似的,倒下一批,又涌上一大批,一批比一批多,但是,2营并不怕,当敌人逼近阵地前面时,大家突然开火,步枪子弹和手榴弹一起向敌群倾泻过去,打得敌人一片一片地倒下。
  川军团长仗着人多势众,组织了一个督战队,驱赶着敢死队上去,他们拼命地跳着向上扑来。5连在与他们反复争夺中伤亡较大,阵地出现了一个缺口,有几个敌人跳了进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陈康猛地向他们投出一颗手榴弹,突然,一把跃起来,像一只猛狮,不顾枪林弹雨扑向川军的机枪手,一手抓住打得发红的枪管,硬是把机枪夺过来了,与此同时,他的另一只手还击毙了一名对他亮刺刀的川兵,然后,他调转枪口向敌群扫去。敢死队全吓懵了,督战队也被这一幕吓呆了,等他们清醒过来,没死的大喊着逃命了。
  这时候,1排长李进机智地带领全排迂回到敌人侧后,一排手榴弹炸了个“中心开花”,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川军第三次冲锋又完了。
  正当敌人蠢蠢欲动,准备第四次反扑时,秦基伟率领团主力上来了,大部队迅速插入敌人侧后,断敌退路,青龙观阵地得到了巩固。随后,2营又奉命配合1、3营的兄弟部队进行反击和追歼逃敌。
  这时,青龙山上火光冲天,喊声震地,红军各路健儿全线出击,势如破竹。敌人败如山崩,溃不成军,刘湘的“死命令”和“三万银元奖赏”一点也不起作用了。
  青龙观一战,红军全歼敌周建辰一个旅和刘育英旅一部,共毙、伤敌人千余名,俘虏近4000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战斗结束后,徐向前总指挥与接任王树声的31军孙玉清军长陪同亲临274团慰问,红四方面军总部给274团颁发了“夜摸常胜军”奖旗。
  陈康见到徐向前,笑嘻嘻地说:“总指挥,刘湘说抓获了红军一个团长奖大洋三万,你是不是也学学他?”
  徐向前一笑:“全团每人发一套新衣服。”
  当大家笑嘻嘻穿上新军装时,纷纷说:“刘湘尽吹牛皮,还不如徐总指挥奖衣服实用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6。剑门关之战(1)
自秦王伐蜀以来,剑门关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剑门天下雄”。山势北高南低,72峰峰峦绵亘,像72头雄狮面北而卧,山山都是高耸入云的峭壁,犹如刀切斧砍一般不可逾越,日夜警惕地守护着四川的大门。但是,天然屏障中有1个隘口,悬在几丈深的绝壁中,古称“鸟道天险”。即便是插翅也难飞过去。这就是剑门关。关口有座三层门楼,楼上设置瞭望哨,底楼装置有两扇大铁门,在刀矛剑戟时代,若有敌寇闯关,守关兵卒紧闭铁门,便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但关口一破,就一泻千里,直下成都。因为它地形险要,又是战略要地,所以自秦王伐蜀以来,剑门关就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春,剑门关前再腾血色烟云,一场战斗在即。
  (1)
  剑门关山高路险,号称“鬼门关”。剑门关在嘉陵江以西。红四方面军过了嘉陵江往西发展,就非过剑门关不可。但是,要过剑门关就得先渡过嘉陵江,嘉陵江也是一道天然的“鬼门关”。
  嘉陵江是四川的四大河流之一,它发源于群山峡谷,江阔水深,奔流湍急,漩涡多。31军274团2营4连打先锋,他们乘着自制的木筏和小船,在湍急江上冲向西岸,冲到江心,被对岸的守敌发现,轻重机枪一齐扫来,船在漩涡中打了几个转,就顺水漂走了,4连几乎全连覆灭。渡江失利,蒋介石的“围剿”总指挥胡宗南发觉了红军要从剑门关渡江的意图,高兴得呵呵大笑:
  “徐向前呀徐向前,每次我都打不赢你,这一次,我要把你徐向前变成徐向后!”
  胡宗南身高不过1米60,因与蒋介石是同乡,成为国民党中有名的“福将”,他打仗不会,升官却是最快的,一个小小的小学教员竟然做上了堂堂国民党第1军的军长。自“围剿”红军以来,总是打败仗,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对不起”恩人老蒋了。这一次,他决心“露一手真本事”!
  第一次渡江失败,并没有动摇徐向前突破剑门关的决心。王树声副总指挥亲自率领31军先头部队渡江。
  3月29日拂晓,2营战士们乘坐的竹筏小船,像离了弦的箭。在炮火掩护下,直发对岸。红军第一次偷渡失利后,胡宗南料想,红军不太可能再从水深流急的南面渡江向北攻关,只有从江宽流缓的北面渡江;于是,让川军向北防御,把守“无足轻重”的剑门关,自己则“守重点”,在剑门关北70里外的广元一线面向南设防,准备对红军实施两面夹击。不料,这次2营出其不意地又从南面二次渡江,胡宗南苦心设计的防御体系一下子被打乱了。2营在陈康率领下一举突破嘉陵江,全歼火烧守敌,尔后火速直插剑门关。
  这一下“福将”胡宗南急得直拍大腿,气得几乎晕倒过去!
  (2)
  既然嘉陵江这道“鬼门关”没成徐向前的“鬼门关”,胡宗南没有把徐向前变成“徐向后”,胡宗南只好凭借第二道“鬼门关”——剑门关天险,准备展开恶战。
  4月1日下午,王树声副总指挥亲自带领274团2营逼近剑门关前。2营是由王树生亲自指挥的直属营。
  红军从东、西、南三面包围敌人,打响了攻关战。4月2日拂晓,剑门关外围守军的据点全被扫清。守敌被逼上最后一个主峰阵地,在军团长杨倬云率领下紧闭大铁门,据险守关口。红军把他们围了起来。为了不给敌人喘息之机,攻打剑门关的各部队,不顾几天来的奔袭、苦战和饥饿,立即向主峰发起攻击。
  上午,天空乌云由淡变浓,毛毛细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顺着山沟往下淌。攻击部队一次又一次向敌人主峰阵地发起猛攻,守军居高临下,不歇气地向红军倾泻炮弹。红军在山下,炮火压制不住上面敌人的火力,攻击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冲上去又退下来。
  尽管战斗打得十分的激烈,陈康和他的2营却一直跟在王树声身后,闲着无事,闷的慌,又着急得要死。
  突然,山谷中传来喊杀声。原来,关口的守军军团长杨倬云见红军久攻不上,竟然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冲下来了,要“夺回”失掉的阵地。这一着正是王树声求之不得的,他马上转过脸对陈康说:
  “陈五和(陈康当时的名字),你们2营向主峰阵地发起冲锋!”

6。剑门关之战(2)
陈康早就等得心急火燎,恨不得一步跨上主峰,几乎是在王树声下达命令的同时,就掏出了手枪,大喊了声:“跟我来!”5连、6连紧紧跟在他的身后,冒着毛毛细雨,像猛虎扑食一般向上冲;4连改作营预备队跟进。守敌立即集中火力向2营射击。突然,陈康觉得左背热辣竦的,用手一摸,粘糊糊的一片血。
  “营长,你负伤了!”卫生员跑过来为陈康包扎,还怕他昏倒,赶忙用手扶他。
  “我没事,快去冲!”正说话间,前面几个战士倒下了,接着,又有几个倒下了,2营被压在一个土坎下抬不起头来。
  正在这时,一发又一发的炮弹,咚咚咚地落在敌人主峰上的工事里。
  原来王树声命令炮兵开火了!“冲啊!”陈康一声喊,带头硬冲,战士们端着刺刀,紧随着他直冲敌阵。顿时,漫山遍野响起冲杀声,军号齐鸣,战马长嘶,夹杂着惊心动魄的枪声,犹如山倾海翻,寂静的剑门关前鬼哭狼嚎,震天动地。2营继续往前冲,营指导员也跃起身冲在最前面。突然,一梭子弹打来,他胸部连中数弹,身子晃了几晃,但他在倒下去之前,又撑着身子,把手中的一颗手榴弹扔向敌人阵地里。然后,他倒下了。
  2营指导员姓鲍,才十七八岁,长得矮胖、敦实,很精悍,干起活来从不知道累,大家诙谐地管他叫“包谷米”。陈康会打仗,他却很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两人是一对很好的搭档。
  陈康一看指导员牺牲了,心中怒火燃烧,含着泪大喊:“指导员死了!指导员死了!报仇呀!”不顾一切地向山顶冲去。2营听说指导员牺牲了,发起狠,全营以泰山压顶之势攻打,手榴弹在敌人阵地上到处响,溃退的敌人一群一群放羊似地乱跑乱蹿。谁知敌人越跑越多,东一群,西一群,像蚂蚁倾巢一样,陈康被这意外的情况弄愣了。
  “怎么搞的,敌人越跑越多!”一个念头从陈康脑海中闪过,“该不是情况有变化了吧?”
  但是,他并不管这些,只是率领全营穷追猛打,只是拼命往上冲,等他冲到敌人阵地一看,才发现主峰上是一个营的工事,另一个营隐蔽在松树林里作预备队。由于2营攻击又猛又快,守军来不及使用预备队反扑,两个营就一齐溃退,因此漫山遍野尽是逃兵。
  战前,杨倬云曾向守关人员下达了一道“死命令”:“凡见溃兵就枪毙。”
  当败兵往上逃回关时,上面的守关队喊着:“临阵脱逃,枪毙!”
  开枪射击,残敌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结果被压在一个不到300米长的槽沟里,被逼成挨打的“缩头乌龟”。2营居高临下,几百颗手榴弹一齐往下扔,山沟里人山人海,浓烟滚滚,像熬了一锅烂稀粥似的。
  混在逃兵中的杨倬云见势不妙,赶紧对营长廖五章说:“快,快拿出银元。”
  廖五章负责守军的银赏管理,不知军团长是何意,杨倬云急了,踢了他一脚,说:“快,快给每人发3块‘拼命奖’。”
  这时,廖五章才明白过来,赶紧取钱“发奖金”,可是,他没发几个人,就腰部中弹,由两个士兵挟持着,走了几步就倒地毙命了。
  杨倬云见阵地已丢,营长中弹身死,就策马往关上逃,可是,走几步,猛抬头一看,见关上已红旗招展,大风吹得它在“呼啦啦”的飘着,这唬得他不知所措。原来就在2营血战时,274团另一个连迅速猛从西侧插入,夺了关口。这一下退路被堵死了,杨倬云急得汗水流得把军装都浸湿了,带着几名心腹随从逃往营盘嘴。但是,后面陈康率领2营紧追不舍,杨倬云前面又是数十丈深的悬崖峭壁,结果陷入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最后,他无可奈何地一咬牙,纵身跳下了险崖,竟一命呜呼了!
  4月2日黄昏,剑门关之战结束,守敌四个团被全歼。
  剑门关战斗结束不久,陈康就被调任为副团长。2营仍然经常作为王树声副总指挥直接掌握的预备队,出雄关,奔江海,翻山渡水,斩关夺隘……这一仗,胡宗南又没有“大展宏图”成功。
   。 想看书来

7。胜利会师后的苦难历程(1)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胜利会师。红军两大主力胜利会师后,党中央在毛儿盖会议上确定集中主力向东向北发展,在川陕甘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但是,张国焘野心勃勃,阴谋分裂党和红军,结果使得胜利会师的红军又陷入了一场苦难之中。
  (1)
  自从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会师,一直是红四方面军将士艰难苦战的执著目标。
  在两军会师前,红四方面军10万多将士上上下下都以为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央红军兵强马壮,人多势众。
  为了迎接胜利会师,在讨论会师口号时,政委陈昌浩提出说:“就用‘欢迎30万中央红军!’,简简单单,也把我们的心情表达至尽。”
  “恐怕中央红军没有那么多,还是留点余地吧。”
  总指挥徐向前认为毛泽东和朱德受到蒋介石的万里“围剿”,难有30万的大军,于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他的意见却遭到了张国焘的反对:
  “不要灭自己的威风,长蒋介石的威风嘛。就用这鼓舞士气!”
  这时,除徐向前外,红四方面军将士大多数是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土生土长的,没有出过苏区,因此个个都相信中央红军有30万兵马。对此,张国焘也不断进行“宣传”。
  一次,他告诉王树声说:“中央红军不仅有飞机、大炮还有坦克。”
  王树声听罢这话,说:“我们在鄂豫皖根据地时还有过‘列宁号’飞机,中央红军有飞机大炮有什么奇怪?”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王树声都对红一方面军的实力没有怀疑,更别说其他将士了。结果,在这次会议上,陈昌浩提出来的口号没有因徐向前的异议而修改。
  会后,红四方面军把“欢迎30万中央红军”的口号刷得到处都是。
  在两军即将会师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战士们兴高采烈,相互开着玩笑说:“中央红军30万兵马,飞机、大炮、坦克什么都有!哪像我们呀!”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胜利会师了。
  可是,当红四方面军将士见到红一方面军时,发现经过长征来的中央红军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人马哪有什么30万?连三万都没有,两万人马都不到!相反,红四方面军的人马是中央红军的5倍多。眼前的现实和原来张国焘他们的宣传相距甚远,四方面军的将士们不禁大失所望。
  而张国焘听说红一方面军人少马瘦,一反原来的态度,张狂起来。在与毛泽东和朱德等见面时,他飞马奔来,马跑起的泥水都溅到了毛泽东等人身上。随后,在与毛泽东等人交谈中,他说话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连四方面军有多少人马都不肯说出来。
  最后,张国焘暗中起了歪主意,野心勃勃,开始分裂党和红军。他对红四方面军将士说:
  “中央红军在江西苏区时,有30万大军,现在还剩下多少?才一万多人,而且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缺兵少弹!”
  他把中央红军2万多人又减了一半。接着,他又煽动不知情的战士们说:“我们从鄂豫皖苏区出来时,只有两万人马,而现在呢?10万雄师,兵强马壮。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他们执行的路线是错误的,把红军搞垮了!”
  许多红四方面军的战士都被张国焘搞迷糊了。张国焘见阴谋得逞,不执行中央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决议,拉起队伍南下,要去“建立”天(全)芦(山)雅(安)根据地。
  (2)
  9月中旬,张国焘在阿坝召开川康省委扩大会议。
  会议在一个喇嘛庙里举行,会场上,张国焘挂起了一条横幅:
  “反对毛周张博北上逃跑!”
  在会上,张国焘大谈特谈毛儿盖会议是错误的,说北上行不通,要南下建立根据地。张国焘打仗不行,搞小动作,玩阴谋却有一套。在他的花言巧语下,会议通过了“决议”,诬蔑党中央北上是“右倾逃跑”、“机会主义”,南下是“进攻路线”。当张国焘挑起红四方面军和党中央的矛盾,大肆进行分裂活动时,红四方面军大多数将士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关系到红军前途命运的“路线斗争”,相反却被张国焘蒙骗了,连王树声等高级干部也被他蒙蔽了,都以为党中央真的“路线错了”。红四方面军将士都是些硬汉子,对于“错误路线”自然敢于进行斗争。

7。胜利会师后的苦难历程(2)
一天,王树声见到红一方面军第9军团长罗炳辉。
  此时,罗炳辉手下只有一个营的兵力,王树声当面奚落他说:“你当什么军团长?要是我,干脆当个营长算了。”
  罗炳辉是红一方面军的一员有名战将,闻听此言,面红耳赤,没有回答他就走了。
  事后,红15军军团长徐海东听说此事都觉得不好,说王树声:“你当年在木兰山时,31人叫91团。你31人叫一个团,人家一个营不正好是一个军团吗?”
  王树声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3)
  为了达到南下分裂的目的,张国焘又提出了一个口号:“打到成都吃大米,打下成都过新年!”这个动员口号对于以四川兵居多的红四方面军将士来说,很有诱惑力和号召力,于是,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率领下背弃中央的决议,直向川西平原而去。
  在一派混乱之中,红四方面军31军军长余天云出事。
  在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几乎是不搞思想教育的。他有个特点,奖罚都是以他个人的名义进行,他要奖励哪个干部,把他叫到他那里去,陪他住几天,住在警卫班,出来以后就是提拔;对犯错误的干部,他也是照这个办法,叫他到他的警卫班住几天,若是态度好就从轻处理,若是不好就送保卫局。红四方面军干部多数文化水平很低,张国焘这样做的结果是,部下打仗很勇敢,但作风较粗鲁。这次许多人听信张国焘“中央路线错了”,其实,也是与红四方面军一些人政治素质不高有较大关系。
  31军军长余天云就是这样一位打仗勇敢而素质不高的红军青年将领。
  余天云是湖北黄安人,参加过黄麻暴动,1928年入党。在鄂豫皖时,他从班长做到排长、连长、营长,由于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又担任过红4军36团团长,后升为红11师师长,1933年提任为30军军长。余天云年纪轻,文化太浅,阅历又有限,性格刚烈,争强好胜,受张国焘的影响,因此有军阀作风,打仗不怕死,也不讲究战术,喜欢硬拼,他参加过多次战斗,几次负伤。
  1934年年底,21岁的余天云调任31军军长。张国焘南下后,因为31军93师274团前任团长周时源在两军会师时,出于对朱德总司令的热爱,把自己在川北千佛山阻击战中缴获的一个红毛骡子送给了他。在阿坝时,余天云听说此事大骂周时源,并派人揍了他一顿。然而,张国焘南下,政令与中央不一致,致使各军师下面的许多工作都不好做,余天云于是有时发泄几句不满。这一下引起了张国焘的注意,他以为余天云反对自己南下,借他派人打周时源之事说余天云打骂干部战士,也不请他到自己的警卫班“住几天”,就撤了他的军长职务,然后,把余天云调到了红军大学“学习”。
  余天云来到了红军大学后,任高级指挥科科长。
  这时,党中央派到红四方面军的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因为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也被他罢职,“发配”到红军大学任总教官。在学员中,余天云年龄小,职务高,由于以前深得张国焘的信任,染上骄横霸道作风,因此在学校里对被张国焘认为政治上“不可靠”的刘伯承,自然也不放在眼里。一次上课时,他竟与刘伯承当面顶撞起来,在刘伯承面前口出狂言,大喊大叫,惹得刘伯承大怒。红军大学政委何畏也是张国焘的亲信,碍于军规校纪,出面制止,并且上告了张国焘。
  何畏原来是四方面军第9军军长,平时何余两人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疙疙瘩瘩有一些矛盾。余天云来到红军大学早就对自己当学员、何畏当政委不服气,这次受了何畏的气,当晚就把自己手下的几个亲信师、团长请来喝酒。几个人凑在一起越说越气,仗着酒劲,嚷着要打何畏。
  何畏听说此事后,吓得到处躲。他们都是有枪有警卫员的干部学员,一时弄得红军大学里气氛十分紧张。
  张国焘闻讯后赶到学校,对余天云这种目无上级、狂妄自大的行为不便公开袒护,便来了个“挥泪斩马谡”,将他声色俱厉地训斥了一通,除命他当众向刘伯承道歉外,还当众命令警卫员缴了他的械,把余天云关进禁闭室反省。
  余被关后更不服了,暴跳如雷。行军时,让他走他不走,让他骑马他也不骑,一路上叫嚷:“何畏当政委,凭什么我就当学员?”最后,战士们没办法,只好用担架强行抬着他走。过大金川时,有一个铁索桥,战士们抬他走到桥心。突然,余天云说了一声“去他娘的”,一翻身赌气跳到河里,一下就被江水淹死了。

7。胜利会师后的苦难历程(3)
余天云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打仗很勇敢,也不怕死,但是恶习不少。身为一个军长,政治觉悟却如此低。他自杀后,在红四方面军引起巨大反响。对于此,连一向偏爱余天云的张国焘也不得不说:“他心理太脆弱,举动太轻率,是不足取的。”
  其实,余天云之死,就是张国焘军事教条主义害的。
  毛泽东听到这件事情后,并未多说什么,淡淡“唔”了一声,道:“余天云还是个娃娃嘛,想不开,寻了短见,怪不得谁。”
  余天云离开31军后,王树声遂兼任31军军长。
  王树声一上任,就率领中纵队,直逼天芦城。经过十几天的激战,王树声指挥红军连克宝兴、天全、芦山等三座县城,击溃了刘湘、杨森等四川军阀数万人的堵截,共歼敌5000余人,击落飞机一架,控制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大地区。
  红军攻下芦山城的当晚,张国焘就迫不及待地致电陕北,向毛泽东、周恩来炫耀他南下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并且还说:“这是进攻路线的胜利。”
  (4)
  就在张国焘向毛泽东等人“证明向南不利是胡说”时,他却没有想到,红四方面军南下,进入川西,立即造成了直掠成都的战略态势,四川的各路军阀见自己的地盘马上要成为红军的天下,立即也不管平时勾心斗角的恩恩怨怨了,马上抱成一团,要和红四方面军拼命。这时,尾追中央红军的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也因为红四方面军的南下转而追杀过来了。
  一场恶战血战,迫在眉睫,而张国焘却并不知道,照样“南下”。
  1935年10月19日,天还没有亮,国民党军十几个旅,从东、北、南三面向红四方面军发起了进攻。这一次蒋介石是下定了决心要张国焘往死里整,飞机、大炮等重武器全用上了,投入兵力超过了10万。
  战斗一打响,蒋军强大炮火就把红四方面军炸得一片混乱,仓促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