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人帮"兴亡-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架是王洪文的专机,他的身边坐着秘书廖祖康。上一次偷偷摸摸飞往长沙时,他连秘书廖祖康也未敢带去。   

  另一架则是周恩来的专机。周恩来清癯瘦弱,忍受着病痛,踏上旅途。癌症正在剧烈地折磨着他。从年初起,周恩来每天出血量达一百多毫升,每隔两三天,他就得输一次血。中国正处于关键的时刻,他无法在病榻上安卧。在病魔猖獗的这一年,他工作时间超过十八小时的有三十八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工作的有六天!   

  为着完成四届人大的最后准备工作,周恩来决定抱病前往长沙,向毛泽东请示。周恩来要王洪文同行,为的是王洪文主持日常工作,应当参加这次中国政治核心的会谈。   

  毛泽东住在湖南省委接待处已经两个多月了。在北京担任公安部部长的华国锋每隔几天,便给湖南省委挂一次电话,精心安排毛泽东在湖南的生活。华国锋长期担任湖南省委领导,关照湖南省委把接待毛泽东作为头等大事。听说毛泽东喜欢看电视,华国锋从北京为毛泽东专门调来了电视车……喜欢游泳的毛泽东,五次到湖南省游泳馆游泳,还冒着寒风跃入湘江,到中流击水。         

※虹※桥※书※吧※BOOK。※  

第47节:与邓小平对着干(7)         

  自从7月17日周恩来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与毛泽东见过面之后,两位老战友已经五个多月没有见面了。对于周恩来的到来,毛泽东显得很高兴。两位老人互相询问彼此的健康状况。   

  毛泽东见了王洪文,头一句话便说:〃不要搞四人帮!团结起来,四个人搞在一起   

  不好!〃   

  王洪文不好意思地赶紧说道:〃以后不搞了。〃   

  大抵考虑到〃上海帮〃这一概念过分强调了地域性,容易产生副作用,这一回毛泽   

  东明确地用〃四人帮〃这一准确的概念,含义即他早先说过的〃四人小宗派〃。   

  毛泽东谈起了邓小平。毛泽东指着王洪文,对周恩来说:〃邓小平Politics比他   

  强。〃   

  〃Politics〃,即政治。   

  毛泽东视力不好,仍用笔在纸上写着,写了〃人材难〃三个字。   

  〃人材难得!〃周恩来立即明白。   

  毛泽东点了点头。   

  周恩来重疴在身,原本计划在长沙逗留三天,于25日返回北京。   

  25日,当周恩来前往毛泽东住处辞行时,毛泽东却劝他再小住几日。   

  翌日清晨,毛泽东的客厅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气氛:桌子上放着一盘湘潭灯芯糕,一盘交切,一盘寸金糖,一盘麻花条,桌子正中的花瓶里插着飘着清香的腊梅和纯白茶花。   

  毛泽东步入客厅,见到招待所工作人员如此布置,微微一笑,不说什么。他拿起一条灯芯糕,高高兴兴地当早餐。   

  哦,12月26日……毛泽东八十一寿辰!   

  这天,王洪文被毛泽东打发到韶山参观去了。   

  中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面条,喝下一杯深红色的芙蓉酒。   

  晚上,周恩来在自己住处请湖南省委负责人和湖南方面接待毛泽东的工作人员一起吃面。   

  入夜,毛泽东邀周恩来到他的卧室,两位老人长谈到夜深。就在这个历史性的夜晚,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对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作了最后的决定。   

  这样,毛泽东在12月23日、24日、25日、27日跟周恩来、王洪文两人进行了四次谈话。26日那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单独长谈。   

  毛泽东的谈话中一些意见在1975年2月18日由中共中央转发各地,并在1975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如下的话:   

  〃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都知道。〃   

  〃还是安定团结为好。〃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后来,毛泽东的这些话,被奉为〃三项指示〃,以至被奉为〃以三项指示为纲〃。且不论毛泽东的第一项指示如何,他的第二项指示和第三项指示对于克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毕竟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周恩来在长沙的心境是愉快的。王洪文呢,受到了毛泽东的冷落。   

  根据有案可查的记录,12月23日,王洪文刚到长沙,毛泽东就对他说:〃江青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有。〃   

  12月24日,借汇报工作的机会,王洪文支支吾吾,还是说出了江青要他说的话。   

  毛泽东极度不悦,他把〃上海帮〃称之为〃四人帮〃。毛泽东当着周恩来的面,批评王洪文道:〃你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   

  毛泽东还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   

  王洪文不由得一震,因为江青说过,周恩来病重,已不适宜再当总理,四届人大要另外任命新总理。毛泽东的话,坚持周恩来仍为总理,而第一副总理已确定为邓小平,这么一来,张春桥充其量只能当上副总理。   

  毛泽东动肝火了,对王洪文说:〃我几次劝你,不要几个人搞在一起,你总是听不进去!这一次,你既然来了,就多住三天,好好想一想,写个书面检查给我!〃   

  王洪文像触电似的,吃了一惊。回到住所,廖祖康跟他打招呼,他也不理睬。他闷闷不乐,往床上一躺,一句话也没说。   

  灯下,王洪文提起了笔,又放了下来。直到第三天,王洪文才写出一份检查。   

  现把王洪文的检查原文照录于下:   

  主席:   

  这次来长沙向主席汇报工作,又一次聆听了主席的教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特别是主席对我的批评〃你不要搞四人帮〃。主席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我诚肯(恳)的接受主席的批评教育。这次主席批准在这里住三天,我应借这个机会来回忆,总结自己犯错误的经验和教训。   

  两天来我认真的回忆了自己所犯的主要错误。   

  主席发现以后曾多次指示,〃你们不要几个人搞在一起〃,〃你们不要搞上海帮〃。我没有坚决的按主席的指示办事。当工作中遇有问题时不是和政治局多数同志商量,研究解决问题,而是只找少数几个同志。虽经主席多次指示,我仍然不觉悟,脱离不开小圈子。主席在离京前的政治局会议上又指示〃你们不要(搞)上海帮〃。以后有同志来找议事我仍然顶不住。因此就继续犯错误。10月17日来长沙向主席汇报关于江青同志和小平同志为〃风雷(庆)号〃批示发生争吵一事我是犯了严重错误的。因为当时在提名总参谋长人选问题上小平同志有不同意见,这本是党内生活中允许的。但我不是依靠政治局多数同志正确的解决定问题,而是只听了少数同志意见。错误的把提总参谋长人选问题和江青同志批示〃风庆轮〃问题同小平同志争吵联系在一起,并且乱加猜测,因而就得出结论说可能有别的什么问题。因此我就提意(议)向主席报告。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48节:与邓小平对着干(8)         

  在这个问题上的是(事)实是:小平同志并不错,而是我犯了严重错误,因为总理身体不好要我主持工作,而我不是全面的听取各方不同意见,而是只听少数同志意见,又不加分析就错误的向主席报告。干扰了主席。我的错误是严重的。   

  12月27日,两架专机离开长沙,飞回北京。   

  王洪文的心境是复杂、沉重的。他已经成了那个从庐山败退的林彪,他的〃接班人〃的地位已经完全动摇。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王洪文〃接班〃告吹   

  王洪文的地位急转直下。   

  〃四人帮〃的地位急转直下。   

  周恩来和王洪文回京不久,中共中央便于1975年1月5日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任命张春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5年1月8日至10日,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依旧在长沙休养,没有出席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   

  按照十多天前在长沙与毛泽东商定的意见,周恩来把有关四届人大的文件,提供全会讨论。这些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成员的候选人名单。   

  就在这次会议上,进行了重大人事变动:会议追认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关于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   

  在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刚刚结束,1月13日,四届人大终于揭开大幕。毛泽东仍然在长沙,但四届人大完全照毛泽东的指示进行。大会由朱德主持,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周恩来病体虚弱,这次政府报告是历届人大中最为简短的。《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则由张春桥上台来念。   

  四届人大按毛泽东意见,不设国家主席。开会时,虽然王洪文坐在主席台中央,但是,候选人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   

  选举结果,〃四人帮〃大败,四人之中唯有张春桥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这一名单,是由毛泽东与周恩来在长沙商定的:   

  人大委员长……朱德。   

  人大副委员长……董必武、宋庆龄、康生、刘伯承、吴德、韦国清、赛福鼎、徐向前、聂荣臻、陈云、谭震林、李井泉、张鼎丞、蔡畅、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许德珩、胡厥文、李素文、姚连蔚。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   

  在国务院副总理的候选人名单上,原本还有李富春。不巧,他在1月9日去世……正值四届人大召开前夕。   

  选举结果一公布,江青气歪了鼻子。   

  她曾提议〃王洪文任副委员长,排在朱德、董必武之后,宋庆龄之前〃,被毛泽东一口否决。   

  她曾提议〃张春桥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排在邓小平之前〃,也被毛泽东拒绝。   

  王洪文忍气吞声,人大副委员长达二十一人的名单上也没有他的份儿,他自知是毛泽东对他的冷淡。   

  江青则不然,她要叽里呱啦地发怒、发狠。她叫嚷说四届人大是〃大复辟〃,不重视〃新生力量〃,连〃二月逆流〃的〃干将〃谭震林都当上副委员长。   

  江青当着唐闻生、王海容的面骂骂咧咧,要她们在陪外宾去长沙时转告毛泽东。   

  唐闻生、王海容只得遵命传达。   

  毛泽东听罢,生气地说道:〃她看得起的人没有几个,只有一个,她自己。〃   

  〃你呢?〃王海容追问毛泽东。   

  〃不在她眼里!〃毛泽东忿忿然答道。说罢,沉默许久,又意味深长地说:〃将来她会跟所有的人闹翻。现在人家也是敷衍她。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   

  在四届人大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托邓小平主持党政日常工作。虽然王洪文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党内排名次序为毛、周、王、叶(剑英)、邓、张,不过,第三号人物实际上已是邓小平,而不是他了。   

  王洪文毕竟不像江青那样有恃无恐,他不得不收敛了些。1975年2月20日,王洪文给江青写信,表明了他当时的心态:   

  江青同志:   

  这份材料我已批了个意见,但我想了一下,这种材料发的范围这样广,传出去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另外这份材料仅仅是我们四个人的意见,主席已经多次教育我们了,〃不要搞上海帮〃,并且批评我〃不要搞四人帮〃,我想我们还是谨慎一些好,如果江青同志觉得发好,也可以。请参考。   

  洪文         

虹桥书吧。  

第49节:与邓小平对着干(9)         

  2,20   

  就连王洪文都提醒江青〃不要搞上海帮〃了!这倒并不表明王洪文不愿再搞〃上海帮〃、〃四人帮〃,而是觉得大事不妙,要注意隐蔽了。   

  确实,〃四人帮〃的日子越来越难过。1975年2月3日,春节前夕,毛泽东结束了在湖南的一百一十四天羁旅生活,回到北京。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主持工作,大大削弱了〃四人帮〃的势力。   

  1975年5月3日,是〃四人帮〃最难熬的一天。   

  这天,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病情日重、已经做了多次手术的周恩来,知道这是一次不寻常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抱病出席。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对于〃四人帮〃的批评,比一年前要严厉得多!   

  毛泽东对〃四人帮〃发出了严重警告:   

  〃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的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毛泽东提出了要解决〃四人帮〃问题。毛泽东说:   

  〃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   

  不过,毛泽东一方面提出了解决〃四人帮〃问题,一方面又并不很着急,以至〃后年解决〃也可以。他说道:   

  〃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作,但有问题要讲明白。〃   

  这表明毛泽东既揭露、批判了〃四人帮〃,但又以为〃问题不大〃。他只是要求〃四人帮〃不要搞党内小宗派,并没有把〃四人帮〃当成一个反革命集团。   

  不管怎么样,毛泽东终究是当时中共的无与伦比的最高领袖。他的每一句话,都对中央政治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这一席话,给了〃四人帮〃以很大的政治压力。   

  骄横的江青不得不写下书面检讨。   

  刁滑的张春桥也不得不写下书面检讨。   

  王洪文呢?他也作检讨。   

  以下是王洪文1975年5月检讨提纲的一部分: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的错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初期我对批林批孔同贯彻十大的精神对立起来,因此我对批(林)批孔是不理解的,特别是关于广州召开十万人大会问题,当时查清楚是对的,但由于我自己不理解,也说过一些错话,在政治局也进行过争论。   

  当主席批示了北大、清华那份批林批孔的材料以后,特别是74年1月24、25两次大会(指1974年1月24日的〃在京军队单位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和1月25日的〃中央直属机关和国家机关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是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在未经政治局讨论、未报告毛泽东的情况下召开的……引者注)。虽然我对于两次大会的召开未经政治局讨论,未报告过主席,关于反对走后门有些提法不妥,如混淆两类矛盾的提法,扩大了打击面等,也同个别同志交换过意见,(我也是赞成反对走后门的)但我没有及时向毛主席报告。这是我原则性不强,组织观念不强的表现。   

  张春桥在检查中写道:   

  〃主席关于不搞四人帮的指示,一定坚决照办,并尽可能地作好团结工作。至少不给主席增加负担。〃   

  江青在检查中写道:   

  〃当我认识到四人帮是个客观存在,我才认识到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我才认识到为什么主席从去年讲到今年,达三四次之多?原来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主席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   

  虽说这些检查都是被迫写的,但起码〃四人帮〃自己承认了搞〃四人帮〃是错误的。   

  就在1975年5月3日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明确指示,中央日常工作改由邓小平主持。邓小平取代了王洪文。王洪文的〃接班人〃地位,从此告吹。   

  王洪文从北京消失了。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毛泽东告诫江青〃不要由你组阁〃   

  一计未成,江青再生一计。   

  10月18日夜,在钓鱼台十七号楼,江青又约见了王海容、唐闻生,张春桥、姚文元以及刚从长沙回来的王洪文在侧。   

  江青知道,丹麦首相后天飞往长沙时,将由王海容、唐闻生陪同。她要王海容、唐闻生作为〃直线电话〃,再为她向毛泽东传话。   

  1980年11月26日上午,特别法庭审问王洪文的记录中有这么一段:   

  问:〃你从长沙回到北京以后,都向谁传达了去长沙的情况?〃   

  答:〃回来后即向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讲了去长沙的情况。在传达过程中,江青又通知了王海容和唐闻生来参加。〃   

  王洪文还说,他去长沙,〃实际上是阻挠邓小平出来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虹▲桥▲书▲吧▲。  

第50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0)         

  江青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毛泽东:〃国务院的领导经常借谈工作搞串联,周恩来在医院并不真正养病,邓小平和周恩来、叶剑英他们都是一起的,周是后台。……〃   

  王海容、唐闻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翌日……19日,便向周恩来原原本本作了汇报。   

  20日,丹麦首相哈特林夫妇从北京飞往长沙,王海容、唐闻生同行。   

  接待外宾毕,王海容、唐闻生留了下来。王海容、唐闻生向毛泽东转达了周恩来的意见,也转告了江青的话。   

  毛泽东要王海容、唐闻生回北京转告周恩来、王洪文:   

  〃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问题要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建议邓小平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还要王海容、唐闻生转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叫他们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东西。   

  江青在17日发起挑战,在18日、20日连遭失败……不论是王洪文回来,还是王海容、唐闻生回来,都传达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坚决支持。   

  就在这时候,江青又遭到一次打击:   

  钓鱼台十八号楼是接待外国元首的国宾楼。1972年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从各地选来了一些丹青大师的国画,悬挂在楼里,单调的墙面有了清新高雅的点缀,显得生动活泼多了。江青经常出入十八号楼,那些大幅山水画和精致的花鸟小品,江青不会视而不见,也决不会轻易赏心悦目,不挑毛病的。不久前她还为江苏老画家陈大羽画的一只公鸡大动肝火,这幅画成了她大批黑画的导火线。江青的举动搞得悬挂国画的几家大宾馆惶惶不可终日,画家们如大祸临头。   

  终于,厄运降临到十八号楼的国画上。   

  10月间,江青突然要摄影记者杜修贤为她放大摄影作品。摄影师按照影展的规格,放大了七十八张不同尺寸的照片,并且根据以前的规定收取了江青一千零五元的制作费。因为影展除了有一笔门票收入外,各报刊都要选用照片,还要支付作者稿费,所以江青完全可以用这几笔收入支付照片制作费。可是摄影师将照片送给江青才知道,放大照片是为了取而代之十八号楼的国画。这种别出心裁的展览欲,令人啼笑皆非。   

  江青见照片,兴奋地说:〃将这些牡丹、月季、海棠……还有这个石榴,换上去!11月5日有两个国家总统要来访问中国,要抓紧时间换上去。外面都在批黑画,我们这里是国家级宾馆还能再挂这些资产阶级情调的画?我最讨厌一成不变,老一套!〃   

  这席话符合江青的个性。她就是借反对墨守成规,使得文艺界百花雕零,文艺家纷纷倒台。如今她又反对国家级宾馆的〃墨守成规〃。   

  她的十三张二十英寸花卉照片很快取代了国画,挂在主厅里。   

  照片只挂了三天,就神出鬼没地不见了。等人们发现时,十三张国画已经原封不动地回到了老地方。   

  原以为江青要气得发疯,负责警卫的人心惊胆颤找到江青时,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江青正在十号楼用自己的照片招待政治局的委员们,大照片摊了一长桌,见警卫处来人,笑眯眯地说:〃这些照片是我为委员们准备的,他们喜欢我照的照片。这次随他们挑,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江青这番话,令人惊奇,好像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国际影展〃已经宣告破产!   

  其实她在掩饰自己的愤怒和难堪,勉强保持表面的镇静,以显示她大度、不与人计较的风度。   

  江青不是一个能够容忍反对她的人,这次怎么变了?大家议论纷纷,这事情变化得太蹊跷,除非毛泽东才能制止江青。果然,这个反对她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也只有毛泽东才能有效阻止江青无限扩大的欲望。毛泽东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可是江青在北京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当他知道江青又在〃照片搭台,政治唱戏〃,气得训她:你有什么权利可以随便换下国宾馆的画,挂上自己的作品?夜郎自大,这样要不得!统统取下来!   

  江青毕竟是江青,没有几天,她发疯般地从楼里抱出剩余的照片,奔到院子里,将憋了许久的委屈、痛苦、失意和愤怒统统发泄了出来,化为熊熊烈火。那价值一千多元的照片终于成了一堆焦黑的废纸,随风纷纷扬扬在钓鱼台的草地上翻滚、飘动。等警卫人员发现,冲过来抢救照片,照片已经化为灰烬。(注:顾保孜:《样板戏出台内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   

  尽管这只是小事一桩,却也深刻反映出毛泽东对于江青那膨胀的权欲的强烈反感。   

  此后不久,江青再遭惨败。   

  那是11月12日,邓小平飞抵长沙。同行的有王海容、唐闻生。   

  毛泽东一见邓小平,就幽默地说:〃你开了一个钢铁公司!〃         

◇欢◇迎访◇问◇。◇  

第51节:与邓小平对着干(11)         

  邓小平笑道:〃主席也知道了。〃邓小平所指的,是10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   

  毛泽东赞扬道:〃好!〃   

  邓小平说:〃我实在忍不住了!不止一次了!〃   

  毛泽东又道:〃我赞成你!〃   

  邓小平说:〃她在政治局搞了七八次了。〃   

  〃强加于人哪,我也是不高兴的,她们都不高兴。〃毛泽东所说〃她们〃,指的是在座的王海容、唐闻生。   

  邓小平说:〃我主要是感觉政治局生活不正常,最后我到她那里去了一下,钢铁公司对钢铁公司。〃   

  毛泽东道:〃这个好。〃   

  邓小平谈及了自己:〃最近关于我的工作决定,主席已经讲了,不应再提什么意见了,但是看来责任是太重了点。〃   

  邓小平说的是毛泽东提议他担任党的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毛泽东说:〃没办法呢,只好担起来啰。〃   

  也就在这一天,江青托王海容、唐闻生带了一封信给毛泽东。江青在信中提出,谢静宜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迟群当教育部长,乔冠华当副总理,毛远新、迟群、谢静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她依然在〃组阁〃。   

  毛泽东在江青的信上,写下了那著名的〃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的批示。   

  据汪东兴回忆,毛泽东在写这一批示时,正值他在侧。毛泽东写到〃至嘱〃之后,搁笔问汪东兴,对江青还有什么意见?   

  汪东兴答道:〃她没有自知之明。〃   

  于是,毛泽东又提笔,加上那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毛泽东的批示,给江青泼了一盆冷水。   

  11月19日,江青又给毛泽东写了那表面上是〃检讨〃、实际上是要官的那封信。翌日,毛泽东在长沙复江青一短函,话说得直截了当:   

  江青:   

  可读李固给黄琼书。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了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此嘱。   

  毛泽东   

  1974年11月20日   

  李固、黄琼都是东汉人,李固曾任荆州刺史、泰山太守,黄琼则曾任尚书令、太尉、司空,李固《遗黄琼书》是中国古文名篇。〃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出于此文。黄琼曾称病不愿入朝做官,后来由于公卿推荐才前往京城。李固素来敬慕黄琼,写了与黄琼书。信中既批评了名士的孤傲,也指出名士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毛泽东劝江青读李固给黄琼书,意在告诫她要谦虚谨慎,力戒孤傲,而且在〃盛名〃之下要意识到〃其实难副〃。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张春桥思想〃   

  1975年2月3日,毛泽东的专列驶出了长沙。他结束了一百一十四天在长沙的生活,回北京去了。   

  毛泽东决定回京,因为四届人大已经召开,北京的政治局势变得稳定了。再说,2月11日是乙卯年正月初一,考虑到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家过春节,毛泽东告别了长沙。   

  毛泽东的眼白内障越来越严重。向来是亲自阅读文件的他,只好由张玉凤代读。本来,这是机要秘书徐业夫的工作,可是徐业夫患癌症,不得不住院治疗。   

  徐业夫是安徽人,戴一副金丝眼镜,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也擅长写文章。他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革命,深得毛泽东信任。他跟毛泽东有一共同嗜好……抽烟。毛泽东晚年患支气管炎,一抽烟,咳嗽很厉害。徐业夫让毛泽东试着抽他的四川雪茄。毛泽东看着这又粗又长的雪茄笑道:〃说不定是个纸老虎!〃一抽,果真咳嗽减轻,此后,毛泽东便改抽四川雪茄……徐业夫病重,使毛泽东失去了一位倚重的机要秘书。   

  经毛泽东提议,中央同意,从1975年初起,任命张玉凤为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姚文元是个〃写家〃,往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