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年轮(最新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克一时忍无可忍,突然将标本狠狠摔在地上。
父亲一惊:“你!”
父子俩互相咄咄地对视着……
父亲猛转身,走入了另一卧室,卧室里摆放着徐克母亲的遗像。父亲注视着,感伤地说:“这地方是他花钱买的,是他的家。在他家,我这当老子的,说一万句也不顶一句。他妈,跟我走,咱有点儿志气,咱回从前的老街老院儿老房子去。”
父亲将遗像揣在怀里,跨出房间,指着徐克说:“儿子,我有养老金,我不用你养活!就是你妈活着,我也养得起她!我们走,眼不见心不烦,省得我看你不顺眼,你瞅着我也别扭。”
父亲走了。他走出去,重重地把门关上。
徐克狠狠地跺踏着标本,将它跺踏扁了。
他往床上一躺,熄了灯。
忽然他又挺身坐起,四处找烟吸。
在打火机火苗的光耀之下,他脸上淌着一行泪。
他又仰躺下,继续吸烟。
他确实伤心起来,在泪光中,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甚至想起了临去北大荒那一年,他亲口对瘫在床上的母亲说的话:“妈,咱家的小偏厦子就要盖好了,阳光可充足了!我再给你盘个小火炕,过些日子你就可以住过去了,就可以见到阳光了。”
甚至他还想起了自己下乡以后写的家信:“爸,冬天快到了,咱家的那小偏厦子,还得上一遍墙泥,要不我妈住着会冷。”
徐克按灭烟,拉亮灯,又坐了起来,呆呆瞅着立在床边的黑色的维纳斯……
他一把抓起烟灰缸,似要朝维纳斯狠狠砸过去——那烟灰缸是头卧牛,牛背上骑着个吹笛子的牧童,玉石的,晶晶莹莹,看去价钱也不便宜。
他瞧瞧烟灰缸,没舍得朝维纳斯砸,举起的手臂又垂下了。
他看看表——十一点多了……
《年轮 第四章》3(7)
他离开卧室,来到了客厅里,坐立不安。
他又奔到过厅里,打开冰箱,取出一听饮料,仰脖子喝了一大口,拿着饮料回到客厅。
他发现了自己带回来的两卷画,在沙发上,已被坐扁了。
他拿起一卷画,展开来看。
他拿起另一卷画,展开来看。
他将两卷画都撕了,投入了纸篓,想了想,又将纸篓拿入厕所。
客厅中,暂时空无一人了,这里有一排书橱,橱中一册册精装的各方面的书,仿佛在无言地证明,主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知识者。
还有报架子——一般办公室里常见的“官报”,应有尽有。
厕所里传出冲水声……
徐克走出厕所,抬头看看墙上的“伟大的女奴”。
他踩着椅子,将“她”摘了下来,捧到卧室里,塞到床底下。
他离开了家,缓慢地走下了楼梯……
他发现他的父亲并没有走,他坐在楼外的台阶上,正在吸烟,身子一动不动。
他默默地望着父亲。
他走到父亲身旁,缓缓地,也挨着父亲坐下了。
父亲当然明知是他,但不看他一眼,仍一动不动。
徐克说:“爸……”
父亲不响,不动。
徐克又说:“爸,你气管不好,干吗非吸那么冲的烟呢?求求你吸我给你买的这种吧,这种烟是清凉型的。”
他从兜里掏出烟盒,弹出了一支。
父亲仍无动于衷。
他从父亲手指间轻轻抽出那半截烟,丢在地上,踩灭。
父亲倒也没有生气。
他将他弹出那支烟,塞到父亲手中。
父亲虽然仍一动不动,那只手,倒也接过了烟。
他注视着父亲,按着打火机,护着火苗,向父亲凑去。
父亲犹豫了一下,也凑向火苗,吸着了烟。
一滴老泪落在徐克手上。
徐克说:“爸,都是我不好,今后我再也不做惹你生气的事了。”
父亲有些哽咽地说:“我……也有不对的时候……自从你妈死后,我这心,一阵一阵的总发躁……我也清楚,我这脾气,是变得越来越不好了……这大概是祖传的,你爷爷的脾气就不好……你的脾气也越来越像我,比我强不到哪儿去……可你心里得明白,有些事,爸是为你才发那么大脾气的呀!这年月,富了,也要偷着富。好日子非得像你似的,明面儿上显摆着过?引得些个人眼红不可!如今的政策,一时一个变,今天初一,可能明天就十五!爸为啥非让你订那么多份报纸?那是希望你要经常看的呀!爸为啥天天看电视新闻,听广播新闻?那是在为你看,为你听啊!爸整天都在为你操这份儿心,怕你哪一天栽在政策下,你怎么就总把你爸的话当耳旁风似的呐?”
父亲抱着头,无声地哭了,烟头在黑夜中抖,证明父亲的手也在抖。
徐克也哽咽地说:“爸,我不是成心把你的话当耳旁风,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我,有时心里也空落落的,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过一种什么日子,才能又在世面上混得开,又让人从心里瞧得起。”
他伏在父亲肩上,也哭了。
第二天早晨。
徐克刚走出楼,听到路对面有人叫他的名字:“徐克!”
路对面站着一个扶着自行车的人——一个公安人员。
徐克跨过马路,那人对他说着什么。
父亲在家里伏在窗口,朝下望着这一幕……
公安人员抓住徐克的一只手腕,徐克很不情愿地被他拽着走。
徐克终于挣脱了手腕。
那公安人员似乎很生气,指斥他什么……
有几个拎着菜篮子的男女驻足观望。
公安人员自己推着车走了。
徐克呆立片刻,又追上公安人员,一边跟着走,一边不停地解释。
父亲离开窗口,不安地沉思。
父亲打开电视——屏幕上出现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年轮 第四章》3(8)
父亲又探身望窗口——早已没了徐克和那公安人员的影子。
父亲又拿起半导体听,不停地调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年轮 第四章》4(1)
带走徐克的公安人员,原来是韩德宝,他要拉上徐克去找吴振庆。现在,吴振庆是一建筑施工队的头儿,每天十分忙碌。这时,他和工人们正在施工盖大楼,都攀在脚手架上,一个工人居高临下发现了什么,仰起脸喊:“头儿,来了一个雷子,还有一个便衣!”
吴振庆也早看见了他们,从脚手架上下来。
脚手架上和工地上干其他活儿的工人,都是些年龄和吴振庆差不多的人;他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似乎都有些不安地望着。
三人走到一块儿,吴振庆说:“是你们两个小子啊!有话快说,我可没闲工夫跟你们叙旧!”
徐克说:“嵩子回来了。”
“哪个嵩子?”
韩德宝说:“王小嵩啊!别的嵩子,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唔,你怎么知道?”
“他弟弟打电话告诉我的,一晃十几年没见了,哥几个怎么也得聚聚是不?”
“今天?”
“我就今天有空儿,明天出差!”
徐克说:“我也是今天有空儿,好几笔买卖做得不顺,弄不好赔惨了。”
吴振庆说:“就你们他妈的忙,我不忙啊?工期催得紧着呐!”说着,从头上摘下安全帽,扔给就近一个没戴安全帽的工人,“你那脑袋比别人长得特殊哇?下次再不戴我扣你的工资!”又环望着他们的工人,“都看什么?没见过穿警服的?没见过穿西服的?”
众人干起活来。
他转身向临时施工办公室走去。
徐克和韩德宝不禁对视。
韩德宝说:“纯粹一工头儿!下次文化大革命,就该轮到他了。”
徐克嘟哝着:“他倒是去不去啊?”
韩德宝说:“我问谁啊?”抬腕看着手表,“等三分钟,三分钟后他不出来咱们就走!”
吴振庆换下破损的工作服,穿上了一件夹克衫,一边扎腰带一边走出临时施工办公室。
韩德宝见了笑道:“好青春啊!地摊上买的吧?”
吴振庆说:“地摊上买的掉工人阶级的价啊?”
韩德宝笑了:“你怎么一开口,就好像代表水深火热中的一群似的?”
吴振庆也终于露出了笑脸。
徐克问:“多少钱?”
“便宜,才二十八元多!”
徐克上前摸布料,细看做工,连说:“贵了,贵了,只值十八元左右!你要是上我那儿买,我十五元就卖给你!你买十件以上,我更优惠你,可以按批发价。”
吴振庆拨开他手:“买卖做到我头上来啦?你怎么就不想着送我几件穿?”
徐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韩德宝说:“在商言商嘛。”
三个人都笑了。
吴振庆说:“小嵩变化大不?”
“我们都还没见着他呐。”
王小嵩家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但是现在住的也不大,只有一间半。这时里面东西堆得哪里都是,乱七八糟。
王小嵩穿着工作服——工作服上还标有“一团”字样。正在替母亲规整房子,可是似乎无处下手,怎么规整也规整不出个样来。
屋里地中央放着一只破旧的积满灰尘的箱子,一只装满了破烂东西的麻袋。母亲正从麻袋里往外挑拣着旧东西。
王小嵩说:“妈,别挑了!那都是些早该扔的东西了,你还舍不得啊?”
母亲转过脸来,她苍老了,成了一个老太婆了,满头灰白头发。
她手里拿着些布角什么的,温和地说:“破家值万贯啊,儿子。这些,兴许今后过日子还能用上。”
“还能用什么?”——他从母亲手中夺下那些布角,又塞入麻袋里。
母亲想说什么,可是忍住了没说,转身欲离去。
王小嵩踢踢箱子问:“妈,这箱子里装的什么?”
“我……也想不起来了。”
“妈,你那儿有钥匙吧?”
母亲撩起衣襟,一边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递给王小嵩,一边说:“谁知道是哪一把,你试试看。”
《年轮 第四章》4(2)
王小嵩接过钥匙,蹲下依次开锁。锁已锈,打不开。
他用半块砖头几下砸落了锁,打开箱盖儿,但见一箱子书,箱子分明被水泡过,书全霉烂了。最上面一册,封面隐约可见《复活》二字。他想取出它。可是一拿,书页已粘住,只拿起几页。
母亲从外边进来了,问:“儿啊,那箱子里到底是什么?”
“妈,没什么。”
“怎么会没什么呢?”
“没什么有用的东西。”
母亲不信:“没什么有用的东西上锁?”
母亲欲打开箱子盖儿亲自过目。
王小嵩双手按住了箱盖说:“妈,别看了,是我下乡前放在里边的小人书,就是当年广义哥给我的那些。”
“噢,我想起来了??你下乡前让我替你好好保管着??妈这记性不行了??眼看就要成为你们的累赘了??活的心劲儿也就不大了。”
王小嵩站起来说:“妈您别说这种话,等搬入楼房住,弟弟妹妹肯定会孝敬您的,我也会经常回来看您,您也该享几天清福了。”
他将母亲扶至床边,让母亲坐下,又说:“妈您就坐这儿别动,我一会就规整完。”
一小女孩儿跑进屋说:“舅,舅,有客人来看你啦!”
吴振庆等出现在门口,他们见屋里没他们的落脚之地,只好站在外边。
吴振庆高喊:“小嵩,都不认识了吧?”
王小嵩惊喜地说:“振庆!德宝!徐克!”
吴振庆说:“还行,都认出来了。”
“再隔十年,也能认出你们啊!”王小嵩说着从家里跨出去。
他和他们互相打量着。
他和吴振庆不由得拥抱在一起。
他接着和徐克、韩德宝拥抱。
母亲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迅速从麻袋中重新挑选出那些布角,匆忙间掖在被垛里。
这一切其实已被王小嵩和吴振庆他们看在眼中,他谅解而又无可奈何地对他们摇着头笑了笑。
吴振庆说:“你这是在干什么?”
王小嵩说:“我想帮我妈把屋子规整规整,你们看,来个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吴振庆冲屋里说:“大娘,你们家将来要搬进去住的那幢楼,就是我那建筑队在承建着。今年冬天以前,我们怎么也保证您老住进去。”
王小嵩说:“怎么,不叫干妈了?”
徐克说:“他早就背叛他小时候那点真实感情了!”
母亲走过来说:“没有没有,徐克你可别这么说人家振庆。过年过节的,他总忘不了来看我。”
王小嵩说:“妈,倒是徐克没来过吧?”
“他也来过。每次来还都拎不少东西呐!知道他已经是好几万元户了,我也就不客气,吃的穿的,带来了一概留下。”
吴振庆说:“这就对了。不吃白不吃,不穿白不穿。认干儿子,我这样的已经过时了,所以我挺自觉的,不好意思再叫您干妈了。”拍拍徐克的肩,“现在您得认这样的啊!”
徐克倒也不无得意地笑着。
母亲拉起吴振庆一只手,亲热地说着:“振庆啊,那楼,你们可得给大娘盖得像个楼样儿!大娘这辈子,可再也不能有往别的楼里搬迁的机会了。”
昊振庆说:“大娘,您放心!盖成什么样儿,那咱说了不算。图纸上怎么设计的,咱就得怎么盖。改一点儿也不行,可为咱们老百姓盖的居民楼,我跟我那帮工友说了,谁干得不细致谁给我返工!”
“那就好,那就好,那大娘就放心啦!??不过,五层六层大娘这腿脚也不灵便了,一层二层阳光又少。小春他弟弟妹妹们说三层四层好,大娘能托上你这个后门不?”
“这??〃
王小嵩说:“妈,你别让振庆为难。”
徐克说:“为难叫什么话啊?为难,也是他应该的嘛!大娘您就别再多说什么了,您这后门算托着了!那不过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替您办成的事儿!小时候那么多年的干妈口口声声叫着,你以为白叫了啊!”
。 想看书来
《年轮 第四章》4(3)
吴振庆瞪了徐克一眼。
母亲说:“振庆啊,那大娘这点儿愿望可就全靠你了!”
吴振庆说:“大娘,我说句让您心里落实的话吧——包在我身上行不行?”
母亲从内心高兴地笑了,放开了吴振庆的手。
韩德宝仿佛觉得被冷落了,有些讪讪地说:“大娘,您不认识我啦?一句话都不跟我说,光跟他俩近乎起来没个完?今天可是我一个个找他俩一块儿来的,他俩还都有些不情愿呢!”
母亲不禁拍了下手,大笑起来,说:“哟,让德宝挑着理了!”转身对王小嵩说,“德宝是负责这一片儿治安的片警,没少来。你们啊,可都是些有情义的孩子。大娘拿你们都不当外人,真遇着什么事儿,求你们心里也仗义。”
韩德宝说:“大娘,小嵩刚回家,我明天又出差,想和他到外边找地方聚聚,您不见怪吧?”
“你们从小的好同学、好朋友,多少年了难得聚齐,我替你们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
韩德宝望着王小嵩说:“大娘已经准假了,走吧?”
王小嵩说:“你们看我把屋里搞的,不能就这么走,得容我收拾齐整啊!”
吴振庆说:“小嵩说得也对。怎么收拾,你发话吧,我们和你一齐动手。”
王小嵩看看徐克和韩德宝身上的衣服说:“免了吧,你们只帮我把这麻袋和箱子抬到垃圾站去就行。”
他说着进了屋,背转身脱衣服,换衣服。
母亲跟进屋,趁机打开箱子盖儿,随手在其中抓了几把,没拿起一本完整的,轻轻盖上箱子盖后,又迅速从麻袋里挑拣出了些什么,东掖西藏的。
韩德宝靠着门框说:“大娘,有代沟了吧?”
“什么?什么沟?”
吴振庆说:“刚学了几句现代词儿,跟大娘这儿卖弄什么啊!进来,抬箱子。”
四个当年的伙伴,俩俩抬着麻袋、箱子,离开了王小嵩家。
母亲跟了几步,望着他们的背影。
那女孩是王小嵩妹妹的女儿,这时,她跟来扯着母亲的衣襟问:“姥姥,穿警服的叔叔,也是你干儿子么?”
母亲说:“差不多吧。”
女孩儿又指着几个男孩儿:“你们再欺负我,我让我姥姥当警察的干儿子把你们统统抓起来!”
男孩儿们果然受了威慑,互相望望,一时全跑了。
母亲抱起女孩儿,责备她:“以后再不许这样对待小朋友们,他们并没有真的欺负过你嘛!”她抱着女孩往家走。
女孩儿说:“那个穿西服的叔叔,是不是最有钱啊?”
“嗯,他有些钱。”
“姥姥,那他下次来看你,你让他给买个大丑娃娃吧,要跟我一般大的。”
“让你妈妈给你买。”
“我妈不给我买,嫌贵!”
“那你就别要。记住,不许让那叔叔买这买那的。”
女孩儿噘起了嘴说:“那,叔叔给你买的点心罐头,你怎么就都要了呢?”
“我是我,你是你。”
女孩儿更不高兴了,似乎要哭的样子。
王小嵩等人把箱子和麻袋扔到垃圾站后,来到一家饭店。四人坐定,服务员小姐送来了点菜单,侍立一旁。
吴振庆拿起菜单。
王小嵩说:“先说好,我付钱,别到时候争来争去的。”
徐克说:“我付。”
韩德宝说:“我付。我明天就出差了,你们还有第二次聚在一起的机会嘛!”
吴振庆说:“这个问题先不民主!”——示意服务员小姐,开始点菜。
王小嵩说:“少点几样,意思意思就是了。”
吴振庆说:“这个问题也不民主,由我集中了。”
徐克说:“瞧,老大的架势又摆出来了!”
菜齐了,四只手举起了四只啤酒杯。
韩德宝说:“是不是谁说句什么?”
徐克说:“振庆,你吧!”
《年轮 第四章》4(4)
“我?”
韩德宝说:“总得代表咱们三个,对小嵩表示点什么感情吧?”
吴振庆注视着王小嵩。
他脑子里不禁浮现出在北大荒时几个人送王小嵩上大学的情形,将近十年了……
当年他是在连部接的王小嵩的电话,他拿着听筒喊:“什么?大声说,听不清楚……噢……哪一天?后天?好!我们一定去送你!一、定、去、送、你!”
那时,四个人在四个地方,相距百八十公里,要送朋友,就得在寒冷的冬天,连夜赶路。韩德宝拄着一根大木棍,顶着西北风在雪地上走。
狼嚎声……
他站住,握着木棍警惕四顾。
徐克虽然骑着自行车,但却是在雪地上骑;他一次次摔倒在雪地上,只好推着自行车。
吴振庆骑着马走的,骑在一匹无鞍的马上。
他们走了一夜,到天亮的时分,三个人才相会在一座山头,山下不远处可见公路,他们眉眼皆霜,互相对火吸烟。
吴振庆说:“咱们几个之中,总算熬出去一个了。”
徐克说:“这种幸运,我是不敢指望。”
韩德宝指着山下说:“来了来了!”
一辆长途汽车远远出现在山下公路上。
吴振庆扔掉烟说:“快!晚一步就白来送了!”
三人跟头把式地滑下山。
公共汽车停住,立刻被许多上车的和送人的包围。
三人无法靠前。
徐克大喊:“小嵩!小嵩!”
所有的车窗都结满了霜——韩德宝急得绕着车转。
吴振庆跑到车前拉开了驾驶室的门说:“师傅,让我从这儿上车和一个人说几句话行不行?”
“开玩笑!”司机将他推下去,关上了车门。
吴振庆站在车前方,双手拢在嘴边,喊:“小嵩!我是振庆!我们送你来了!我们三个都来了!”
车内传出王小嵩的声音:“我听到了!我没法儿看见你们!振庆,再见了!徐克,再见了!德宝,再见了!”
司机打开车门,对吴振庆吼:“滚开!你要干什么你!”
车开动了——吴振庆只好闪开。
王小嵩在车里高喊:“你们都要各自保重啊!我回去看你们三个的爸爸妈妈!”
汽车将后半句话载远了。
三人跟在车后跑了几步,站住。
汽车渐渐消失。
将近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四个人终于又聚在一起了。
吴振庆拿着酒杯说:“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是不是?这第一杯,干了吧!”
四人一饮而尽。
吴振庆问:“咱们和小嵩都多少年没见了?”
徐克说:“我这可是第一次见着他。当年被分开,只通过几次信。”
王小嵩说:“我给你写得多,你回得少。”
徐克歉意地笑了笑:“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就是不爱写信。”
王小嵩说:“你们去送我那一次如果也算上,可以说是两次。”
徐克更正说:“那一次不能算。没见上面,只听到声音,哪能算?”
韩德宝说:“要不算,我俩也只见过一次。”
徐克说:“想想好像一场梦,咱们今天才算聚齐在一块儿。”他腰间的BP机响了,他取下看看,说:“有人呼我,我去去就来。”
吴振庆说:“倒是我和小嵩这九年多见了一面,那次我探家,正巧你也从大学探家,记得吗?”
“记得,因为我母亲病了,三年大学期间,我只探了那一次家。”
吴振庆:“我那一次探家,成了勤务员,先是帮小嵩把他母亲送进医院,紧接着又帮徐克他父亲,把徐克母亲送进了医院。”
韩德宝问:“徐克母亲就是那次去世的吧?”
吴振庆点点头。
徐克回来,落座说:“吃啊,吃啊,别光说不动筷子啊!”
BP机又响。
徐克取看,嘟哝一声:“他妈的。”又欲起身离去。
《年轮 第四章》4(5)
吴振庆将他扯坐了下去:“你不理它,它能咬你一口不?”
徐克只好乖乖坐下了。
BP机响个不停。
吴振庆将筷子往桌上轻轻一拍,不悦地:“你能不能让你那玩艺儿不出动静啊?”
徐克说:“你不让我去打电话,它可不就还响呗,要不我买它佩在身上干什么?”
吴振庆笑了,像小时候那样,在徐克头上摩挲了一下:“去吧去吧,别误了你什么大事。”
三人笑望徐克离去。
韩德宝说:“小嵩,你父亲怎么去世的?几次去看大婶,我想问,都没敢深问。怎么原来按烈士对待,现在又不按了?如果真处理得不合理,我可以帮你找找有关政府部门,去封信问问。”
王小嵩说:“那时他在四川,单位分成两大派,有一派拦了一辆车,全副武装地去攻打另一派,可司机恰恰是另一派的,按当年看,表现得相当英勇壮烈,把车直冲着山崖开下去,还喊了一句令人崇敬的口号。结果和全车人同归于尽,我父亲也在车上……”
韩德宝问:“你父亲是哪一派的?”
“哪一派也不是。他衣兜里揣着火车票,他是接到家里的电报,着急回家看我母亲,搭上了一辆不该搭的车……两派当年争着把他算成烈士……要不上大学哪能轮到我呢?”
吴振庆说:“一提起文化大革命,都光说红卫兵如何如何,仿佛天翻地覆慨而慷,全是红卫兵在发狂。大中小学生当年全加起来有多少?不过就几千万么,可全中国当年有八亿人。”
徐克回来落座。
吴振庆又摩挲了他的头一下说:“从现在开始,你老老实实坐下说会儿话。你那玩艺再闹动静,我可给你摔了!”
徐克说:“再不会响了,我把电池拿出来了……你看,我一离开,你们又光说,吃啊!服务员,啤酒杯别都让我们空着啊!”
女服务员斟酒时,吴振庆问王小嵩:“这次回来,公事私事?”
“私事……”
吴振庆又问:“纯粹私事?”
王小嵩点头:“我当年那个小姨你们都还记得吧?她病了,癌症,自从她当年离开我家,我就再没见过她。可也一直忘不了我有过这么一个小姨,所以我无论如何得去看看她。”
徐克说:“可惜我这一阵子生意太忙,要不我一定陪你一块儿去。”
吴振庆说:“没用的话你还说它干什么!”
徐克说:“小嵩,你这次往返的一切路费,我承担了,包括你去看你小姨的路费。”
韩德宝说:“这话有用!这话有用!”
吴振庆说:“来来来,咱们为徐克这句话干一杯。”
四杯相撞,各自饮了一口。
王小嵩继续说:“另外,我还要找到一个人,一个女孩儿,当年是女孩儿,现在也不能说是女孩儿了,也该二十几岁了。”
吴振庆等三人望着他。他说:“我后来调去的那个连队,才有三十几个知青,排长是老高三的。对我们每个知青都很好。他看过很多书,记忆力也好,我们那时都感到生活太寂寞了,有人抱了一只小鹰养在大宿舍里,我们常常把老乡家里的小猫小狗抱到宿舍,看着鹰和它们斗,寻求点儿刺激。结果鹰把老乡最喜欢的一只小狗眼睛啄瞎了。晚上我们还打着手电,四处扒老乡的房檐儿,掏麻雀喂鹰。后来,犯了众怒,老乡就联合起来,告到连部。说连里要是不严厉处分,他们就要教训我们知青。排长把我们全保下来了,每晚八点以后,除了上夜班的,不许我们离开宿舍。从那一天开始,他就给我们讲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年冬天,还有许多故事要讲。他简直就成了我们的‘一千零一夜’。我们炸山采石修公路的时候,他亲自排除哑炮,被炸死了。那年我又混为班长了。他临咽气,拉住我的手,嘱咐我:他箱子里有一个白桦树皮做的灯,叫我一定要替他交给他妹妹……”
吴振庆等肃然……
“这么多年了,我把那白桦树皮灯罩,从北大荒带到上海大学里,又从上海带到北京。这次,从北京带回来了……不找到他妹妹,我就不回北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年轮 第四章》4(6)
吴振庆指着韩德宝说:“这事儿得他帮你。”
韩德宝问:“你有他家的地址吗?”
王小嵩摇头说:“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下乡前父亲去世了。他母亲带着他妹妹改嫁了。嫁给什么人了,搬哪儿住去了,连他自己活着的时候也不知道。别人写家信,他也写,写了却不知往哪儿寄,都是写给他妹妹林冬冬的,一共四十六封,都压在他箱子里。现在都一捆儿一捆儿保存在我这儿。”
韩德宝说:“这就有点儿难找了。我明天又出差。这样吧,我一会儿给你写个条儿,你先找我的一个同事,也是咱们兵团的,他肯定会帮你。”
“最后一件事。”王小嵩慢慢地说,“我得去看一眼郝梅的骨灰盒。”
吴振庆等面面相觑。
吴振庆问:“这么多年了,你心里还有她?”
王小嵩无言胜有言。
吴振庆又问:“那你毕业后为什么要跟别人结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