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顺治之路-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额很纳闷。做为一个正常的年轻的男孩子,身边又都是早婚的环境,他对女孩子还是有一定的期盼的。但这抵不过他有个强悍的老爹,把他一个人当几个人来用,丝毫不管他能不能胜任,做错了事情一样要挨骂,景额本来该有的中二时期就这么无言的被灭掉了,对女孩子的期待也被往后推移。

所以,这种几乎每时每刻都能看到女孩子在面前晃悠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在偶遇第九个不小心在面前掉了帕子的姑娘后,景额不由得抬头望天,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冒犯了哪路神仙。珊瑚在一旁抿嘴笑:“二哥,明年就该选秀了。”

“这与我何干?”刚刚被高塞灌输了一脑袋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景额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珊瑚人小鬼大的叹气,背着手,道:“大哥的福晋都有孕了,你说,和你有没有关系?”

景额顿时就想笑了,不过还是在妹妹面前保持自己的兄长形象,漫不经心的套话:“最近慈宁宫好像总是有人拜见。”

珊瑚不吃他这一套:“二哥,其实,帮你去打探打探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景额眼睛一亮:“那套从倭国进贡来的刀都是你的!”

珊瑚爽快的一拍手:“成交!”

顺治三十一年三月,选秀出了结果。乌拉那拉家的金蝉在一众小姑娘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二皇子妃的这个宝座。而这个小姑娘有一个远房的曾祖奶奶,叫做乌拉那拉阿巴亥。

只要是阿巴亥的族人,福临就表示放心了。若是金蝉能够得到景额的欢心,并生下继承人,也就说明下下任的皇帝不会翻旧帐,做出去将多尔衮从皇陵里面迁出来,或者去除他的庙号什么的抽风事,如此甚好。至于布木布泰,其实对乌拉那拉家的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但金蝉小姑娘的硬件条件实在是强,美貌聪颖,还博闻强记,和珊瑚也能说得到一起去,看在儿子的面上,她也不会多说些什么。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来。顺治三十一年四月,皇帝下旨,将一等侍卫乌拉那拉加拉里的女儿赐婚二阿哥景额。而在他旨意刚下之后两个月,欧洲的战争终于影响到了中国,沙俄犯边。

作者有话要说:

*抽得一塌糊涂,昨天是怎么都打不开,今天在办公室和在家里换了几个浏览器才能成功,感动得我泪流满面啊。以及,筒子们,今天是我的生日,祝我生日快乐嘛~~

第一百一十七章

这次沙俄的入侵真不能完全怪他们。沙俄地盘是很大的;和欧洲接壤。本来沙俄对自己广大的地盘非常骄傲;可欧洲一打仗,接壤的坏处就体现出来了。

这年头没有什么严格的边境规定;平民百姓肯定是哪里安定哪里去;纷纷往沙俄逃难,弄得沙俄负担骤增。而沙俄的地理位置并没有这么优越;广大的西伯利亚简直是不毛之地,地广人稀是不错;问题是大部分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虽然有丰富的矿产,可当时的科技力水平低下,开矿是个苦活;没人乐意去干。所以,欧洲难民潮水一般的涌入,带来的后果便是当地人民本就不丰富的生存物资被抢夺。

打他丫的!大家都是非常不文明的,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结果,沙俄吃亏了。

其实也很简单。对这些背井离乡的逃难人民来说,这里是最后一片可以落脚的地方,自然会以命相搏,而沙俄百姓却没有这种精神,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地盘被抢了,东西被抢了,怎么办?抢别人的去!

沙俄左看看右看看,欧洲在打仗,还是中国比较好,有钱到就连蒙古各部落都有膘肥体壮的马匹和肥美鲜嫩的羊羔了,看得人太眼馋了,抢吧。反正中俄边境线相当长,宁古塔那里有兵驻扎,不代表到处都有,大家来玩游击战吧。

于是,一个叫做切尔尼戈夫斯基的家伙带着手下的几百个大兵开始沿着乌德河流域开始骚扰蒙古,当地的村民自然会反击,但怎么会是那些武装大兵的对手,被抢夺了一通后,向朝廷求助。

索额图和佟国维自请领兵出征,福临允准,两人带着一千骑兵轻装而行,先是到了根河,驻扎下来,然后和当地的村民们了解情况,对这种游击队也头疼。而当年沙俄曾经吃过败仗的,吃一堑长一智,他们也不敢再大大咧咧的将老巢暴露出来,而是藏在丛林之中,直接去抄家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带笨重的大型火炮。索佟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策略。

正是天气转凉的时候,东北已经开始飘雪。平常这个时节,村里的男人们便会去山上打猎,女人们都是收拾干草和柴火,争取把东西都弄全了,能在屋里猫冬。沙俄人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们偷偷的打听过了,因为之前被抢过,村里人从邻村借了一些青壮年帮忙守护和打猎,防卫严密得多。

切尔尼戈夫斯基捧着肚子笑了一通:“人家都说大清人狡猾,我看也不过如此。我们去抢他们的邻村就是了,那里现在一定都只剩下的美食和美人!”

兵贵神速这个朴实的道理谁都懂,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沙俄人倾巢出动,准备前去迎接一场盛大的胜利——然后,被虐了。

索额图的兵马早就偷偷的埋伏在村子里了。拜兵部严格的训练方式所赐,现在的清兵躲在空房子里一动不动几天完全是小菜一碟。沙俄的探子只以为这个村子的青壮年都去支援邻村了,却没有想到就连草垛子里都藏着清兵呢。

切尔尼戈夫斯基当场被击毙,那几百人是冲着抢东西去的,哪里会是休整几天憋坏了的清军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后,清军甚至还能赶上吃午饭。中国人本来就有一种大国心态,再加上皇帝本身的对洋人就不怎么客气,索额图善于揣摩上意,自然对下面的士兵也灌输一种“使劲杀,别客气,洋人杀多了不犯法”的思想。沙俄大败就算了,还丢下了一路的尸体。

边境的蒙古人对这些沙俄人是恨之入骨,管杀不管埋,直接将他们的尸体堆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佟国维很干脆的将手上的几十个俘虏也宰了,丢在一起烧。

不杀俘虏,这似乎是一个国际惯例。如果单单是打了败仗,沙俄应该也不会多啰嗦什么,问题是,他们杀降了。

沙俄沙皇阿列克塞病重,所有的事务已经被儿子费多尔接手。费多尔立刻派了使臣团进京,就佟国维杀降之事提出抗议,并要求清朝朝廷给予赔偿。

佟国维和索额图两人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弹劾,折子都可以拿筐来装了。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个家伙多事,如果不是他们,哪里还轮到那些老毛子过来指手画脚。沙俄使臣团的胃口还不小,要求中国开放边境,并要求分割尼布楚一带,给这惨死的几十个战俘赔礼。

靠之。

沙俄的使臣尼果赖根本就没有资格直接面见皇帝,负责接见的景额气坏了。他到底年轻,跳起来冲着尼果赖就是一通骂,引经论典,把一旁的通译给惊吓得不轻:太难了,这一套套的,让他怎么去翻啊!景额见他半天不说话,瞪他一眼:“你就说,他们入侵我国,本事过错方,我们反抗之中错手杀了几个人又有什么了不起。若是他们不服,让他们继续来战!”

景额异常有底气。他最近恶补了一番西方各国的历史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这些西方蛮夷非常的鄙视,并综合比较了一下中国和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论富有,中国占优势;但论机动性,无疑是西方占优的。大清太大了,贫富不均,地方发展部均衡,都会导致各个问题,而那些小国家却无所谓,他们一个国家也不过这里的一个府台大小而已。所以,当他看到这些小国家拥有自己国土许多倍的殖民地的时候,景额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对这些国家的好感立刻降到最低点,对沙俄也是一样——当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是因为对那些殖民地眼馋的。

尼果赖气得不行。他听说大清的官员很客气,百姓很友好,怎么到这里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情呢?好吧,你不仁我不义,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当然,打是不敢打的。最近这些年来,沙俄连骚扰边境都不怎么敢了。大清皇帝太过睚眦必报,顺带着住在边境的中国人也学坏了,但凡有一点点沙俄的骚扰,立刻就报官。而官府也很有创意。通常情况下,他们找不到骚扰的沙俄游击人员,于是他们也开始游击,反骚扰回去,被抢了多少就抢双倍回来,完全公平交易,摆明了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嘴脸。

太过分了!尼果赖终于找到了源头:原来大清的皇子就是这么的油盐不进啊!

尼果赖消停了下来,然后暗中去找联盟了。

京城是个兼容并蓄的地方,有清真寺,有佛寺道观,自然也有天主教堂和耶稣教堂。尼果赖找的就是耶稣教堂。

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在京城是对头,互相争夺对方的教众资源。天主教来得早,地盘大一些,基督教奋起直追,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正在他们互相攀比的时候,出现了道士门事件,以及后续的全民反洋事件。两方教会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他们终于意识到,在这片神奇的国度,他们必须要团结一致,不然吃亏的是他们自己。

老百姓是淳朴的。自从道士门事件爆发后,他们记仇了。原本也有一些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毅然决然的退了教,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洋菩萨只保佑洋人,他们是大清子民,还是信奉自己的菩萨比较好。

你们都忘记了如来什么的都是洋菩萨吗?传教士们都快被这些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家伙们弄哭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继续任劳任怨的传教:大清富啊,这里的教徒出手比自己国家的阔气多了啊!

然后,尼果赖来了,带着真金白银和沙皇的承诺来了,并保证,只要传教士们可以煽动所有在京城的洋人闹事,那么他保证,莫斯科的大门永远对他们敞开。同时,他信誓旦旦: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刑不罚众,大家一起闹,这样皇帝也不会大家一起惩罚,反而好处一起拿。这种事情有百利而无一害,干嘛不做呢?

传教士们被说得心痒痒,不过还是保持了该有的冷静,他们都不是傻子,尼果赖怎么可能这么大公无私,便去问沙俄能得到什么好处。尼果赖便装糊涂打哈哈,就是不肯说实话。

两下里来来去去的一扯皮,怎么可能瞒得过皇帝的眼睛,朝中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分别无语了起来。

以岳乐为首,禁海令再次被提上桌面:皇上啊,你对这些洋人够好了,结果他们狼子野心,背后还串通一气想要害你,怎么说你也不能继续被蒙骗下去了,反正我们现在地大物博,富得流油,干脆,禁止洋人出入,将这些不知感恩的人统统赶出国门,岂不是一了百了?

而以廖侠为首的反对派针锋相对:不知感恩的洋人还是少数,不能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我们大清的确是有钱,可很多钱都是从洋人那里赚来的,将他们都赶走,赚钱的路子就少了啊,国门关了,我们就东西往哪里卖高价呢?实在是不合算。不如把这些坏洋人赶走,只留好洋人不就行了?

两方面谁都不能说服谁,自然闹到了皇帝的面前。福临看了看他们,明白了。

——廖侠、明珠、范承谟、索额图等等他身边的近臣,统统是没有后台,草根出身。而岳乐则是代表了广大满清贵族。当贵族们被草根压了一头的时候,自然会提出反抗,这次禁海令不过是朝堂上两方对峙的一个缩影。两方只是在博弈,想看皇帝到底会站在哪里。

禁海是绝对不可以的。闭塞就意味着夜郎自大,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但满清贵族们的不满也是必须要平息下去,八旗的势力依旧残存,一棍子打死什么的完全不可能。

福临脑海中转过好几个解决方法,却对景额道:“此事交由你来处理,最后让朕得知即可。”

景额只觉得肩头一重,心里却很是欢喜:他当然知道自己是太子预备役,表现能力的时候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在此严打之际,某溪还在坚持更文,真是业界良心啊。以及,涉政和改变历史的文都在严打之列,不过据说是时间在民国的,我这里还在1675年,大概可能或许不会有事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

景额自幼是被多尔衮带出来的;虽然后来的成长方式主要是在上书房以及在朝廷上旁听;但他办起事来依旧打下了多尔衮的烙印: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要抚慰满清贵族的情绪;最重要的不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转移话题。这一点上,景额深得其父真传,开始打太极。

满清贵族们要的,说穿了也就是好处。目前最为来钱的职位无疑是海关;偏偏各处海关都被皇帝牢牢把持着,所用的官员三年一换;都是皇帝的心腹。京城内最富有的自然是内务府总管;然后桑吉这个皇帝的发小,同时兼任内务府总管和九门提督两大岗位许多年;皇帝似乎也没有换人的意思。

贵族们当然不同意了。想当年,他们的祖辈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得了大清的一统天下,现在这些功臣还没有死光呢,皇帝就玩兔死狗烹吗?江南的肥肉,海关的肥肉,土耳其商路的肥肉,统统都不知道拿出来分一分,简直就是过分!

对此,景额也有些微词。在他看来,自己的父皇什么都好,就是太小气了一些。贵族们盘根错节,若是团结起来势力不小,不如将一些好处分出去给他们,吊着他们,让他们自己内里斗去。

于是,景额小心翼翼的跟福临提出,将海关内的部门细化,然后分出一部分到贵族们的手上。叙述过程中,他还不时的抬头打量福临的脸色,生怕那句话惹得自家老爸不高兴。

福临很有几分哭笑不得。他的确不大方,不过也要分对谁,对着几个孩子可从来没有小气过,不知景额怎会如此紧张。对于八旗贵族的心思,他当然明白,只是一直没有松开手去,目的就是想要给景额一个施恩的机会。作为皇帝,他太强势了,会给接班人造成一个比较的强的比对效果。或许是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美满的家庭,景额的脾气比他温和许多,这样很好,若是连着强势下去,对国家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经历过他这种皇帝的大臣们对景额又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或许会松一口气,或许会在心里鄙夷,不管那种,都不是福临想要看到的。

“依你所见,朕该当如何?”福临轻松的靠在龙椅上,看着儿子,有一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景额揣摩了一下,道:“福建地势太过紧要,江浙一带是鱼米之乡,都不适合交给他们,倒是有广州和天津两处港口。”

“去拟个折子上来,朝会上议。”虽然有些不全面,至少还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海关的好处分出去,贵族们肯定不会再吵嚷着禁海令。但人心总是不足的,有了一处的海关,他们便会追寻更多的利益,而且,有了海关的收入,会让他们的势力增加,以后的牵制会越来越麻烦。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海关啊,红果果的利益,谁不眼馋?这些年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惊人,朝廷甚至用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都没有办法阻止源源不断的洋人们前来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大家好像选择性遗忘了禁海令一般,谁都没有再提起。

福临却不能饶过他们,忽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沙俄之事。有海关这个胡萝卜在前面吊着,佟国维的杀降事件也被集体选择性遗忘了,纷纷都对沙俄义愤填膺。

皇帝可没有忘。杀降不祥,佟国维功过相抵,打了个胜仗没有任何奖励,还被转了闲职。索额图在杀降事件中起了消极的作用,也要罚,只是小小的升了半级的官。

“你个臭小子,害得老子我跟着你一起落埋怨!”

“还不是你个臭小子时时在老子耳朵边上唠叨,说老毛子怎么怎么可恶,老子也不会一冲动就把他们都宰了!”

索额图和佟国维班师回朝,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欢迎——不就是打赢了几个老毛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年头,百姓们的心肝已经被打磨得硬了起来,国家总是在打仗,世界总是在打仗,打仗根本就不像以前那样听了就怕了,而是成了司空见惯的一件事。

所以,这两个家伙不满了。一帮当兵的在一起,嘴里自然没有遮拦,两人跑到一个茶楼里,包了间屋子,开始互相拆台。

两人扯了一阵后,同时沉默了。佟家还好,佟腊月是博果儿的嫡福晋,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地位牢不可破。博果儿是个出名的闲散王爷,本来还掌管着皇家救济会,后来珊瑚公主强势介入,将救济会的日常工作统统接手过去,博果儿只是挂个名头。所以,他对皇帝没有任何威胁,皇帝也乐意在一些小事上顺着他惯着他,很爽快的给了他一个铁帽子王的称号,并将佟腊月的大儿子封为世子。所以,佟家只要不犯一些大错,中规中矩的,好好教育下一代,说不定会兴起。可索额图家不一样,他老爹索尼是谋反罪,他家就靠他一个人撑着呢,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哪个贵族肯跟赫舍里氏联姻,若是他倒下,一家人都跟着倒霉。

“唉,我当时脑子一糊涂。”想了想,佟国维觉得还是挺对不起兄弟的,连累人家打了胜仗还得不到好处。

“也是老毛子太气人。”索额图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杀了就杀了吧。”

佟国维看看左右,忽然凑了过去,小声道:“想不想将功赎罪?”

“你什么意思?”索额图瞪他。

“太子。”

佟国维轻轻的吐出两个字来,索额图心里一动。

皇帝是从太子登基的,对正宗嫡系看重,和皇后感情也很好。二皇子乃是从小在皇后膝下长大,算半个嫡子,又是钮祜禄氏的瑞妃所生,得到满洲八旗的支持不在话下。现在二皇子在朝堂上人望也挺高的,毕竟他管着书院,就管着天下读书人的笔杆子。所以说,如果向皇帝提出立太子的话。。。。。。

索额图眼睛都亮了,随即又摇了摇头:“时机未到啊。”

佟国维不以为然:“机会什么的,不是可以做的吗?”当年廖侠不就是送上了一头白鹿?

的确,索额图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他总不能跟着送白鹿白龟什么的了,总要有个新的花样吧?

朝堂上依旧在争论着海关易主的事情,福临始终牢牢把握着不肯松手,只是将钮祜禄家的青善派去了天津的港口。就这么点手指头缝里漏出来的好处,已经足够让人见到胜利的曙光了,而索额图也见到了自己的美好未来:钮祜禄青善是瑞妃的亲哥哥!

那么,怎么能制造一个神迹出来呢?正在索额图大人苦思冥想之际,顺治三十二年九月,地震了。

不带这样的!索额图都快哭了。地震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还有皇上你到底是做了些什么事情导致天怒人怨啊,地震扫把星日食金星昼见种种不吉利的事情你都遇到了啊!

这次地震还算挺严重的,不少民房震塌了,还有人因此而受伤。还好是在白天,若是夜晚恐怕伤亡更加惨重。所有人都投入了灾后的防疫以及重建工作,九月的晚上已经挺冷的了,皇家救济会还要忙着发放赈灾用品,珊瑚忙得团团转。

索额图也加入了赈灾的行业,他是冲着南书房的位置而努力的,在皇家救济会也捐了钱,还让家丁们都去帮忙,力争能在珊瑚公主那里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他本人则是第一时间赶去了先帝庙,他知道,那里的成祖皇帝塑像才是最宝贵的,若是出了点损伤,他能及时修补,也是大功一件。

出人意料的是,先帝庙一点事情都没有。这也难怪,当年是用的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工匠来打造的,抗震效果一流。而几尊皇帝的塑像,连个彩泥都没有掉。

大好的立功机会溜走了。索额图不无遗憾的对着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挨个拜了拜,在拜到成祖皇帝多尔衮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

在抗震救灾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后,索额图上书了。他很无耻的宣称,此次地震,先帝庙平安无事,定是因为先帝们在天之灵保佑的缘故。他还在周围做了实地考察,先帝庙旁边的村子收成特别好,小商小贩们生意也比其他地方好上几分,肯定都是先帝们罩着啊!由此可以看出,有先帝们罩住的人都是有福气的,所以,当年被成祖皇帝亲自教导的二皇子景额肯定也是个有福气的人。二皇子自幼在皇后膝下,又得成祖皇帝教导,名正言顺,再加上最近二皇子办事利落,颇有当年成祖皇帝之风。因此,他请求皇帝,封二皇子景额为太子。

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的竖了一根中指,五颜六色各种字体的开骂:什么话都被这个家伙说光了,让他们做什么?难道让他们说,当年天天和成祖皇帝腻在一起的二皇子不合格么?谁敢这么说,谁就是烈士!

佟国维、明珠这些和索额图交好的就不说了,范承谟、廖侠这些汉臣也都觉得不错。太子毕竟名正言顺嘛,于是,大家齐齐符议,请立二皇子景额为太子。

福临心内五感交集:他还不到四十啊,还很年轻啊,怎么臣子们都开始想着自己的接班人了呢?好吧,他是一早就定了让景额即位的,可怎么却有些别扭呢?想到有人会接手这大好江山,代替自己一言九鼎,心里怎么这么不舒服呢?

不管怎么样,加封太子一事还是提上了台面。福临看着面前几个长大了的儿子,叹了一口气:世界终究还是他们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我是准备让福临退位,带着皇后四处旅游什么的,后来想想实在是不合情理,这个家伙做了这么久的皇帝,对权势的着迷已经到了一定的地位,是做不出小言文里面“带着真爱走天下”之类的事情的。好吧,我始终认为小言里面为了一个女子放弃江山的皇帝一种奇妙的生物。

话说,大家有没有注意,文案里的强啥变成了建设国家?那个词据说是会被和谐的。

第一百一十九章

顺治三十二年十二月;皇帝正式下了诏书;立二皇子景额为太子;其嫡福晋那拉氏为太子妃;并嘱礼部办理立太子大典。

礼部傻眼了。好吧,当年是有过册立太子的大典;就是眼前的这位皇帝。可那个时候都在盛京窝着,钱也少;东西也少,礼仪神马的更是个屁,所以,当年的太子册立典礼,并不隆重,连现在的一个过年都不如。

可这就是前例啊,当年的太子现在的皇帝总不能看着儿子的册立大典更加盛大吧?当权者可是皇帝啊!

礼部小心翼翼的将折子递了上去,不出意外的看见皇帝皱起了眉头。

“如此简便?”皇帝的语气里流露出浓浓的“朕的臣子居然跟能干一点都搭不上边吗”的疑惑感。

礼部尚书一脑门子汗,有耐心的开始解释:皇上啊,我们不是对您的太子不敬,可是凡是都要有个先例,总不能超过啊!

原来如此。福临自己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当初自己的册封典礼他还记得,皇太极当天晚上就跑去了关雎宫,冲着海兰珠的牌位嘀咕了半天,表示完全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才会册封小九的云云。由于多年持续不断的在关雎宫卖乖,第二天福临便从留守的平嬷嬷嘴里套出了话,他没有什么,布木布泰却是恨得牙痒痒。

一个不注意,这么多年就过去了。福临淡淡的吩咐下去:“该添就添,该加就加,大清已经入关了,何必再苦守过去的例子呢?”——最好能高端点,豪华点,奢侈点,他的儿子,不需要再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小心翼翼,每日都戴着面具,四处卖萌装傻演戏。

礼部尚书苦着脸退了出去:皇帝让他增加点,可他怎么知道该增加多少才合适呢?要不,去找内务府大总管桑吉商量商量?

这个年头没有心理医生,否则很容易就会诊断出皇帝的问题。人幼年时没有实现的事情很容易就会变成他一生的执念,就如同小时候被家里管得很严没有时间玩游戏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更加沉迷游戏一样,皇帝是在用对儿女的宠爱来填补自己两辈子都没有过父爱的缺憾。桑吉隐隐约约能知道一些,只是说了一句:“既然皇上要增补,那就多多的增补上去,定是没有错的。”随后,转身就进了宫。

他是福临的伴读,两人幼时相交,关系一直都很好,为了福临脱离家庭,隐姓埋名,就算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毫无怨言。现在终于熬出了头,可在他心里,皇帝永远是第一。

国家步入正轨,福临也把一些事情放手给儿子们去做,倒是难得有了些清闲,见到桑吉也很高兴:“朕听说你的小儿子准备参加此次科考,哪天将他带来给朕见见。”

桑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入了兵部做笔贴式,二儿子是个读书的料子,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准备今年下场考进士,能够提前见见皇帝,这是天大的恩典,正常人都会大喜过望,桑吉却拒绝了:“犬子资质驽钝,能够中举已经是天大的福气,现在他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考进士,奴才拗不过他,只能随他去,他哪里有资格得见天颜?”

“你啊,就是一贯的谨慎。”福临笑笑。桑吉就算是身居高位也没有一丝半点的傲气,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一点让他非常欣赏。

两人在御花园慢慢走着,福临忽然长叹一声:“桑吉,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初入宫的模样?又瘦又小,躲在一堆人后面,毫不起眼,腰却是挺直的。一转眼,我们都为人父了,福全的福晋前两天诊出了身孕,朕都要做玛法了。”

桑吉笑道:“皇上忘了吗,奴才早就是玛法了。”前年他的儿子就给他添了一个宝贝孙女。

“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福临缓缓抚摸着手上的扳指。工部研发新产品的步伐似乎遇到了瓶颈,停滞不前;贪腐只能抑制,无法根除;贸易带来了无穷好处,上层建筑普遍开始躺在功劳簿上,生活越发的奢侈,贸易和战争换来的黄金白银,变成了他们屋里的摆设,女人身上的首饰。

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景额明显还嫩了些,有着年轻人的冲动很好,却还需要磨练。难怪许多皇帝到最后都想要长命百岁,福临发现,现在的自己也很希望能够健康的活下去。

桑吉看着福临发辫中的丝丝银光,忽然间有些心酸。他还记得,当年那个白白的嫩嫩的团子小手一指,将自己从人群中指了出来,也从此让他的日子好过了起来。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跟着这个孩子,从一开始的隐在暗处,到现在的股肱大臣,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而现在,他也老了。

“皇上,请恕奴才多嘴。太子聪颖,行事颇有皇上之风,只是国家大事还是要依靠皇上拿主意,皇上还请保重御体为上啊。”想了想,桑吉到了嘴边的话还是变成了这样。其实,他很想劝皇帝想开些,别总是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烦恼,可主奴有别,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福临拍拍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