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顺治之路-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什么出嫁的,一个个都等着选秀。
福临却是没有太大的期盼。说实话,若不是太后日日在他耳边唠叨子嗣之类的话,他根本就忘了还有选秀这回子事。
“皇帝啊,看,玄烨多可爱。”
又来了!福临最近很怕进慈宁宫,无它,混血玄烨实在是太受宠了。大大的眼睛,雪白的圆鼓鼓的小脸蛋,特别是他拍着小手嘀嘀咕咕的说些外星语的时候,简直是可爱到爆,绝对能俘获从八岁到八十岁所有女人的欢心。贵太妃恨不得每天都把他到处带着炫耀,慈宁宫就是个主要的秀场。不说布木布泰、仁娜和他的一众嫔妃了,就连珊瑚和雅莉齐都喜欢得不得了。
玄烨正是爬行动物一枚,丝毫不怕生,很快就蹬蹬蹬的爬到福临身边,抓住他衣服的下摆,抬起小脑袋卖萌。福临摸摸他有些自然卷的头发,在心里默数三个数。
“皇帝,你看看,宫里的孩子都长大了。最小的雅莉齐都成了个大姑娘,皇家的子嗣重要啊,若是再多几个像玄烨这么乖巧的孩子,哀家就是眼睛闭了都满足了。”
布木布泰的声音适时响起,福临几乎都能背了,果然,接下来就是长篇大论的劝他选秀扩大后宫的话语,福临都不用抬头都能知道,仁娜此时的笑一定是苦的。
福临随便扯了个理由离开,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们。福全虚岁十六,景额十三,珊瑚十二,永干九岁,雅莉齐八岁。
他不缺孩子嘛。福临发现自己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已经有得够多的了,更何况福全和景额年岁渐长,已经学着在朝堂上旁听了,他不觉得有再生几个孩子的必要。更何况,他已经有六个女人了,足够了。
于是,皇帝答应了选秀,却一个都没有给自己的后宫留,反而一头扑在了海军的建设上。由于台湾收复得早,福临又放了陈近南回到厦门和台湾一带。陈近南是个人才,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恢复了台湾的生产,又敏锐的发现了台湾有利的地理位置,经营起了商队,带领台湾老百姓集体致富,得到了众人的爱戴。
福临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一道诏书将陈近南召回京城,同时带回的,还有陈近南手中的海军将领。
有了商队,自然会有军队护卫,台湾的军队便是海军了。福临控制了火器的生产技术,台湾也要向朝廷购买火炮之类,就算再有钱,也不敢真的和朝廷对抗,更何况,朝廷也是不缺钱的,真的打起来,分分钟能灭了这个海岛。因此,就算再不舍,陈永华还是泪别台湾军民,带着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几个将领,一齐奉诏到了北京。
皇帝对他们很是客气,赏赐了官位和宅子,并破格将陈永华提拔为大学士,专管教育,兼职管管对外商贸。至于他带来的几个人,统统被安排在海军中,协助训练。
福临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现在海运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许多副产品也增长了,例如说海盗。
顺治十一年的时候,海盗数量还不是很多,约莫几百人,也就有三五拨比较重要的窝点,而现在,海盗大大小小的有了两百来窝,人数飙升至上万,其中大部分是外来的。有日本、朝鲜、暹罗等等地方,甚至还有偏远的欧洲人,偏偏他们语言不通,然后很有默契的选择了官话来作为他们的官方语言,让福临又好气又好笑。
海盗做的是无本生意,风险大收益大,再加上他们可以高价走私军火,有些做大了的海盗船上都配备了先进的火炮,而商船也都情愿出高价请海军来护卫,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大清的官方商船海盗们是不敢惹的,纷纷跑去劫一些小点的商船,或者是其他国家的民间商队,也有被俘虏的,便很自豪的宣称自己是大清人士。大清皇帝的护短天下人皆知,闹得葡萄牙荷兰这种国家也不敢随便杀,统统往福临跟前送。
大清人……高塞看着这帮肤色各异甚至连眼珠都有着不同颜色的海盗们深深的郁卒了:大清目前为止只有一个混血儿好不好?你们要不要这么明目张胆的冒充大清人士?你们的籍册呢?你们的身份文书呢?统统都没有,还好意思自称大清人!
可是,有容乃大,对外来人口要客气,这是儒家思想的良好传统。高塞还是上了折子,让皇帝来做最后决定。福临倒是很爽快:他们想做大清人士,行啊,大清随时欢迎大家。不过,既然做了大清子民,那就要遵守大清的法律,海盗是要砍头滴。
这帮海盗最终还是丢了性命,这让其他做海盗的不满了。大清的官话很难学的,他们辛辛苦苦的学来,还不就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这棵大树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是靠不住的,还亲手杀了这么多兄弟,反了丫的!
顺治二十五年六月,东海海盗头领苏阿豹带领手下一千五百人攻打琉球,琉球吃紧,向大清求助。福临派海军将领李海领兵出征,解救琉球,如果能顺便将苏阿豹的老窝端掉最好。
李海就是陈永华带来的一个将领,本名叫做李二狗,陈永华以海为名,给了他一个能上得了台面的名字。他母亲是怀着孕的时候被海盗掳走的,他出生在海盗窝里,一直被呼来喝去,直到一次海盗内讧的时候,他才趁乱带着母亲逃到台湾,做了一名普通的水兵。之后他凭借着自身的本领,又遇到了知人善用的陈永华,才一步步的爬到现在的地位。
李海对海盗有一种天然的痛恨,驾驶着最先进的战船,从金门出发,迎击苏阿豹的海盗军团。而皇帝的这次行为却得到了大力赞同,保护从属国不受海盗侵扰,这才是泱泱大国该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吴三桂在缅甸称帝了,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定都仰光,并将仰光改名为应天府,耿精忠和尚可喜都被封为一字齐肩王。他特地派了使臣,向福临表示愿意世代作为大清的从属国,大家当一辈子的好朋友。
朝廷分为两派。一方表示支持吴三桂,这不就是变相的让大清“万国来朝”么?再说,吴三桂占领了其他的地方,这也是弘扬大清国威嘛。另一方认为,吴三桂的行为实在太不道德,侵略了其他国家,还大大咧咧的称帝,皇帝应该予以唾弃,不能这么纵容下去。
两方开始拉锯战,谁都说不赢谁。福临只是说了几句话,就把这场争端给压了下去。
“缅甸心挂前明,吴三桂征讨又有何错?缅甸王后代体弱,吴三桂替他主持大局,又有何错?如今缅甸永为大清从属,年年进贡代代称臣,又有何错?”
皇帝是站在吴三桂那一边的。这个事实让反对派们都傻了眼,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潜移默化的将皇帝给影响回来。至于现在,福临派了专人去缅甸,庆贺吴三桂称帝,还同意了他的从属国请求。
理藩院已经忙不过来了。现在的对外事务越来越多,原本的理藩院只是对着蒙古各部落以及周围的一些从属国,现在要面对远在欧洲的诸国,还有奥斯曼帝国,沙俄等,人手捉襟见拙。福临很干脆的成立了外交部,让高塞全权负责,顺便还把景额塞了进去,让他跟着学习。
景额每天被各种不同的语言搞得头昏脑胀。现在欧洲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和法语,英语也有了一席之地,当然,更多的是土耳其语,这些弯弯曲曲像蚯蚓一样的字母,让景额恨不得重新躲到娘胎里去。仁娜心疼儿子,不停的给他送点心送汤水,珊瑚很自然的跑过去蹭吃蹭喝,然后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天分。
教导景额法语的是一名传教士,他惊讶的发现了一个天才公主。珊瑚和景额不同,她只是顺便旁听,很快就能用法语说一些日常交流和对话,偏偏一个字都不会写。就这种速度已经让传教士很是高兴了,当即跑去向皇帝请示,想要将珊瑚公主也收做徒弟。
福临根本没有什么女孩子要养在深闺的看法,问过珊瑚的看法后,答应了她一起学语言的要求,顺便答应她,如果她能学好了,就可以去外交部工作,专门接待使臣的家眷。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泱泱大国的皇帝变了,绝对会影响到世界局势的。吴三桂在这里得到了心心念念的皇位,会善终的。
第一百零九章
顺治二十五年秋;李海大获全胜;将苏阿豹的海盗窝点给剿了以外;还顺手端了几个小团伙,将海盗多年的积蓄统统搬了回来,抢了个盆满钵满。
福临是个手松的;当即赏赐了不少给李海以及他的海军们;让人看着格外眼红。李海更是发了财,他们本身就抢了许多好东西了;再加上皇帝赏的;一个个都成了高富帅。皇帝还允许他们衣锦还乡;虽然他们中许多都没有父母了,可家乡还在啊,父老还在啊,以前的穷小子因为做了海军,这么光鲜亮丽的一炫耀,顿时改变了老百姓“好男不当兵”的看法。
不得不说,福临当政的时候,军饷还是挺高的,其实也就是因为国家富有。海路也好,陆路也好,都需要不少人来护卫,镖局生意空前好了起来,自然也有了许多纠纷。福临便在兵部下面设立了一个部门,专门管理镖局的,全国的正规镖局都要经过考试,拿到证件才能行走。而镖局的镖师每年都要集中培训一段时间,锻炼他们的拳脚,免得辜负了客户的托付。
这自然又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朝臣们对皇帝层出不穷的赚钱法子已经麻木了,不管怎么说,能弄出钱来是好事,更何况皇帝并没有与民争利,也没有不停的去修建行宫之类的,更没有说是让哪个宠妃的亲戚占着高位耀武扬威,最多就是对多尔博更偏爱一些,对一个皇帝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福临的提议只要不那么过分,通常情况下朝臣们都表示赞同。提高军饷,严打军队,也是这么贯彻下来的。
军队一直是个苦地方。当年在福临的影响下,多尔衮也是用的强硬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那个时候的八旗也是能打能抗的,吃苦耐劳。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的战斗力渐渐减弱,反而是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军以及火器营显露了出来。
火器的控制非常严格,毕竟这玩意儿的杀伤力太大,体积又小,藏在靴筒里谁也看不见。满人是少数民族,刚刚出了火器这种东西的时候,宗室联名上书,不允许汉人沾上一星半点。在这种事情上福临很少和宗室作对,也就答应了下来。可八旗中的孩子有不少腰间别一把火枪,然后到外面去耀武扬威,甚至还有用火枪打死人的事件发生。福临大怒,想要下手整治,偏偏这些人又都是沾亲带故的,没有办法要他们的命。福临干脆试运行了后世的征兵行为,并出台了一个严格的火器管理制度,凡是私用火器打架斗殴的一律严格处理。一开始,宗室们还不乐意,福临直接将商路的股份分了一些给他们,还分得不均匀,他们的注意力顿时被商路拉了过去,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管火器的事情。
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火器的管理也好,征兵也好,一切都似乎慢慢走上正轨,但军队的问题又出现了。
以前的军队,都是用吃空饷之类的法子来捞钱,现在也有,花招却多了许多。皇帝重视军队建设,武官的地位高了不少,来钱的路子也多。福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将刀子动到军队上,无疑又是一件难度巨大的事情。
“表哥,你都好几天没有好好的休息了。”仁娜缓步走到他身后,轻轻的给他按着太阳穴,“朝廷的事情忙不完的,你的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福临拍拍她的手,叹道:“事情太多而已。放心,我有分寸。”
仁娜看着丈夫发辫中的丝丝白色,心里一酸,眼圈便红了,又怕被发现,偷偷的拭去了泪珠。夫妻这么久,福临不用转身就能知道自家皇后的小动作,无奈的笑了笑:“你啊,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个孩子。”
仁娜瘪了瘪嘴:“在别人面前,我可是一国之后,很有威严呢。”
福临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抱了抱她,笑道:“朕听你的,陪朕出去转转。”
秋天的御花园到处都是金黄的颜色,衬着碧蓝的天,倒是让人心旷神怡。福临慢慢的走着,仁娜在一旁絮絮叨叨:“科尔沁这个时候都该下雪了。其实这种天气,若是出去打猎倒是极好的,多尔博和大阿哥就出去跑了好几次马了。大阿哥尤其看中了多尔博的那头叫做飞雷的猎鹰,想着法子的问他要,甚至闹到二阿哥那里去了,现在他们兄弟两个合起伙来捉弄多尔博,那孩子每次见到我都要抱怨,偏偏他还是长辈。”
那一头猎鹰,是多尔衮的。福临记得非常清楚。那时候多尔衮猫冬,他为了哄他出门,便命人四处寻了上好的猎鹰,野性未驯便拿来献宝。多尔衮最是喜欢这种东西,精神立刻就来了,要亲自将猎鹰驯服,还不小心被撩了一翅膀,半边脸都是青的。他当时很生气,就想把这头鹰拔毛炖了,多尔衮却在一旁哈哈大笑,说他越大越像小孩子了。
现在,叔父不在了。福临只觉得心底一阵酸痛,满目的美景也失去了颜色。他长长的叹出一口气:“去慈宁宫吧,把几个孩子都叫上,今天就陪额娘用饭。”
福临口中的“孩子们”,除了自己的几个以外,还包括了多尔博,尽管在大清人眼里,多尔博已经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福临并没有什么“食无言”的规矩,布木布泰又慈爱,在他们面前孩子们都还挺轻松,多尔博当即向皇帝告状,说福全总是抢他的东西,福全又忙着反驳,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挺热闹,说来说去,便聊到景额的差事上了。
景额立刻开始抱怨。本来他倒做得挺好,只是身边有个对照体。珊瑚是学语言的天才,不管是法语还是土耳其语,都学得飞快,现在已经能和外来的使臣简单对话了,这么一来,景额顿时被比成了渣渣,他无论如何都不能面对自己比不上妹妹的事实,经常自顾自的郁闷。
福临哈哈大笑:“朕的女儿就是厉害。你若是愿意,朕便在外交部给你留个位置,让你也可以为国效力。”
珊瑚的眼睛顿时亮了,立刻扑到福临身边:“阿玛,君无戏言啊!”
“不错,君无戏言!”
布木布泰嗔怪道:“皇帝,休要胡闹。珊瑚都十二了,是个大姑娘,没两年也该出嫁了。这些年你纵着她去学这学那,却偏偏不学女工,这么大了连个荷包都做不好。很应该磨磨她的性子,让她好好的学学女孩子该做的。”
听到“嫁人”的话,珊瑚先是红了脸,等听下去之后,连害臊都忘记了,小声道:“阿玛答应了我的,阿玛君无戏言。。。。。。”
福临最不能见宝贝女儿露出这种委屈的模样了,立刻开始护短:“珊瑚还小呢,朕哪里舍得将她这么早嫁人。再说了,许多外国使臣是带着内眷过来的,都不会官话,总不能让官员接待吧?珊瑚身份又高,还能干,正好她出面。”
布木布泰叹气:“行,都听皇帝的。你啊,就是惯她吧,看能惯出个什么来!”
珊瑚开心了,几个男孩子心里却不爽起来。虽然永干和雅莉齐也长大了,可在福全和景额的心里,只有珊瑚才是他们的小妹妹。现在,这个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玩耍的小尾巴居然长大了,还能干了,皇阿玛还要给她在朝廷中留位置,太过分了,太不把我们兄弟放在眼里了!
几个孩子商量商量,很想做一番大事业出来。正好此时李海的军队衣锦还乡归来,民间和朝廷都对海军充满了好奇。正好有一个商队要从天津卫出海,请了海军护卫,多尔博脑子一热,拉着福临决定要一起偷偷的投军。
两个孩子计划很是周全。先是说出去玩,然后甩开了护卫,换了衣服,将钱贴身藏了,然后把脸擦黑,跑去商队说要打下手。他们营养好,个子高,力气也大,商队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两个孩子成功的混了进去。
这下捅了天了。
亲王和皇子失踪,京城都快翻过来了,什么消息都没有。直到七天后,福全的贴身小太监才战战兢兢的交出去一封信,说是福全失踪那天特意嘱咐他,必须要在此时才能拿出来的。
福临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小太监,顺便再派兵去把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崽子拉回来关禁闭。大海是这么好玩的吗?还说要去体验民情,微服私访!
福临立刻派军去追赶商船,务必将孩子们全头全尾的带回来,同时又将侍卫们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将他们贴身伺候的人统统下了大牢。
事情总是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的。由于顺风,商船航行得极快,兵船一路追赶,却又遇到了几拨为苏阿豹报仇的海盗。一直到马六甲附近,兵船才将商船给追上,不料,却惊动了当地驻扎的葡萄牙军队。
葡萄牙人吓坏了,以为大清来砸场子呢,立刻摆上阵势准备开打。而领兵的李海又是个粗人,看到这个样子,以为皇子落入葡萄牙人手里了,派了人过去就骂。葡萄牙人莫名其妙,不过他们并不敢和大清的军队随便开战,而是直接控制了当地补给的大清商船,准备以此作为条件,和大清谈判——非常不幸的,福全和多尔博,也一起被控制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熊孩子,乃古往今来,一大杀器也!
第一百一十章
两个熊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闯了多大的祸;听人说外面要打仗了;还很是兴奋;摩拳擦掌的;跑去找船老大;表示他们可以出去打仗。
船老大一手提着一个熊孩子的领子,往外一丢:“爱干嘛干嘛去;别在老子这里添乱!”
多尔博和福全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这种行家眼里看来是多么的稚嫩。大清没有强令剃发;就连许多满人都偷偷的扩大那老鼠尾巴的范围,甚至有些大胆的还偷着留起了头发。福全和多尔博却不一样,虽然弄脏了脸弄坏了衣服,那发型还是不变的,一看就是正宗的满人家出身。
本来他以为这就是两个满人家的奴仆出来找活做;也没有在意;毕竟有不少满人还是要求自家奴仆都剃头的,可时间长了,船老大发现有问题了。
这两个孩子太有派头了,举手投足间都是范儿,说话也文绉绉的,时不时还能掉点书袋子。劳动人民认字的很少,水手们对这种能识字会算术的人是有一种天性上的崇拜的,两个孩子都聪明着呢,很快就摸清楚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帮船员们写家书啦记记账啦,倒是在船上混了个如鱼得水。
而船老大的人也看紧了他们,不着痕迹的将两个孩子引着远离一些核心的东西,然后随便他们胡闹。船老大现在也看清了,这两个娃能文能武的,绝对不会是奴仆了,又细皮嫩肉,喝水吃饭说不出的讲究,看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偷跑出来的。这种人家他们惹不起,只能装不知道,然后好好照顾,等回航了把俩孩子送回家,就没他们什么事了。所以,俩熊孩子在船上过得还挺不错。跟着商队老大混吃混喝,粗活重活也不要他们干,只要帮忙写书信算账就可以。
问题是,这俩娃是来找虐的。舒舒服服的日子他们过着不乐意了,总是缠着船老大或者商队老板要活干。这次的商队是皇商,带队的崔老板被两个家伙烦得不行,干脆让他们去甲板上帮忙。扛货物、搬绳子、升桅杆、擦甲板,一系列活干下来,两孩子直接累成狗,也没有心思去想东想西了,更没有心思去找人麻烦了。崔老板也不敢太过分,拿捏着度,商路烦闷,两孩子就当是个玩意儿罢。
这次被困在马六甲,崔老板有些着急了。每年朝廷都会指派皇商,而且在皇帝的干预下,能够成为皇商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有钱行贿就行,反而很是麻烦。经验、账目、交货期等等都被列入考核范畴。如果这次迟缓了交货期,明年的皇商说不定崔家就榜上无名了,崔老板急得不行,几次派人去找葡萄牙人商量,葡萄牙人给的回应很明确:大清的海军来了,绝对有异常,在异常弄清之前,不放。
崔老板嘴巴都快起泡了,又送礼给当地的葡萄牙总督,说可以去大清那里斡旋,葡萄牙人看在重礼的份上,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海也着急着呢。丢了的不是别人,是皇子和亲王!而且,他们还极其有可能在葡萄牙人的掌握中!崔老板的到来犹如及时雨一般,李海热情得把崔老板都给吓到了,两人这么一商议,崔老板顿时一身的汗。
那两个小崽子居然是皇子和亲王!你妹啊,他居然见到了*的皇子和亲王,还对这两人呼来喝去,拍过他们的光头,捏过他们的脸,心情不好时还踹过他们的屁/股!
李海一看他的神色就明白过来了:“崔老板,难道大阿哥和睿亲王在你的船上?”
崔老板无奈的点点头:“应该是*不离十了。”
李海嘎嘣一下跳了起来:“那还等什么,快把他两个带过来啊!”
崔老板叹一口气:“谈何容易。”
葡萄牙人将他的商队把得死死的,完全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就连采买的也要经过严密的监视。他这次过来,还是好说歹说并送了重礼的,带的人都有登记在册,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两个半大小子弄出来,谈何容易!
两人面面相觑,然后一起咬牙。皇子和亲王他们是没有办法去痛恨了,便齐齐将怨念都转移到葡萄牙人身上:都是这些洋人不好,没事做不在家里呆着,跑这么远来占一个海峡做什么?接着,对地理还比较熟悉的崔老板更是迁怒到吴三桂身上:不是占了缅甸吗?马六甲离缅甸又不是太远,就不知道过来把洋人给赶走吗?
崔老板回去后,想了又想,还是决定继续装作不知道多尔博和福全的身份,反而给这两个孩子添了一个新任务:采购。他们住在船上,只有采买才能自由的到处走动,崔老板就是想让葡萄牙人放松警惕,然后将两个孩子偷渡到李海那里去。
多尔博和福全都不是当年紫禁城里不知世事的孩子了。这么久的生活,早就将两个孩子给晒得黑黑的,力气也大了。苦活做多了,他们也曾后悔过也想着要回去过,可是骨子里那种倔强让他们咬牙忍住了,熬了过去,反而头脑清晰了许多。
被葡萄牙人拦住,一开始他们是兴奋的,可时间久了,他们也发现出不同来。崔老板出去一趟回来后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他们自然也能觉出味道来,两个孩子一商议,都觉得事情大了。
“叔叔,若是我们回京,阿玛会不会狠狠的罚我们?”福全很认真的担心了。
多尔博迟迟疑疑的:“应该不会吧。以前我淘气闯祸,阿玛就会揍我。后来我每次一闯祸就躲起来,躲个一整天再出来,阿玛就会着急了,不再计较我的祸事了。这次我们出来这么久,皇帝哥哥应该急坏了吧,见我们平安也就没事了。再不成,我们便往太后和皇后那里躲,有她们护着,再拉上珊瑚,皇帝哥哥顶多骂几句吧?”
“是这样吗?”从小就是个乖孩子的福全听他说的有道理,忽然又想起一事,“还有景额呢。这次我们没有带他出来,他非生气不可。对了,还有性德,我们也是瞒着他的。”
多尔博啪的一下拍在他脑门上:“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他们,你想想我们怎么回去才是真的。”
两个孩子商量了一下,也打算借着采买的机会逃跑。无奈,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叛徒。
船员们也不都是笨蛋。崔老板对两个孩子的态度不一样,总有人能看出来。再看两个孩子得了采买的好差使,便猜他们是不是有后台。葡萄牙人不敢对大清的商队怎么样,但高价卖清水粮食是能做到的,有的船员开始囊中羞涩了。
他们出海都是为了挣钱回家,不是为了花钱的。时间长了,便有人跑去葡萄牙人那里告密,说自己船上那两个负责采买的孩子不简单,说不定是奸细。
正好多尔博和福全踩点差不多了,想要逃跑,被葡萄牙人抓了个正着。葡萄牙人气坏了——马六甲是他们的聚宝盆啊,大清居然还想染指,还派了奸细过来,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李海也气坏了:我是来找我们的皇子和亲王的,你们居然把人给扣着不放,太不讲理了!
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有一个字:打!
李海的队伍来得匆忙,自然不是葡萄牙人的对手。大清的海军纵横海上多年,鲜少吃败仗,可以说是有些狂妄了,这下打了败仗,可以说是奇耻大辱,这下梁子结大了。
福临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本来就对马六甲觊觎已久,再加上现在葡萄牙的江湖地位早就不复以前,马六甲距离大清近一些,怎么能让葡萄牙人占了便宜去。这下好了,葡萄牙人擅自扣押了他的堂弟和儿子,他为了救人,派兵了。
顺治二十六年九月,福临派庄亲王硕塞以及镇海大将军施琅领军,浩浩荡荡的从金门出发,直奔马六甲。同时,他又联系了英格兰和荷兰,让他们在欧洲本土动动手脚,拖拖葡萄牙的后腿。并承诺,如果大清得到马六甲,英格兰和荷兰的商船过往免费。接着,还派使臣前往缅甸,让吴三桂提供本土支持。
葡萄牙人头都晕了。玩文字功夫,十个葡萄牙拴在一起都比不上一个大清。廖探花随军,一手檄文写得漂亮非常,将责任完全推到了葡萄牙人身上。檄文说得清楚,大清的睿亲王和大阿哥微服私访,想要体察民情,才跟着商船出海,但他们身份尊贵,李海等人就是负责在后面保护的。结果,葡萄牙人私自将亲王和皇子扣押,就是红果果的和大清为敌。这么久以来,大清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大清为敌就是和整个世界为敌,所以,大清决定给葡萄牙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世界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是多么的重要。
明明是你们派间谍过来,怎么变成我们的错了?在大清的义正词严下,葡萄牙人的反驳有些无力。谁脑子长毛了派自己的堂弟和亲儿子过来当间谍啊,还是两个不到二十的少年,大清皇帝不是傻子!
放眼当前的世界,火器和战船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大清的,再加上英格兰和荷兰的捣乱,大清的报仇之战正式打响。
作者有话要说:
侵略是不正义的。福临作为皇帝,一心想要为国家争夺更大的利益,且占据着有钱有科学技术的高度,很有些狂妄。但我还是要强调一句:侵略是不正义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说打就打;一点准备工作都没有;葡萄牙人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傻眼了:不带这么玩的!就算要打;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仗着你们有钱,炮弹跟白送的一般使劲轰;简直是过分!
施琅玩的就是这一手震慑。他本身就是个能打仗又有些贪心的人。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他远远不如陈永华;此事让他很丢面子,顺便还在降了好几级。之后;朝廷还培养出海军将领来了;他的地位岌岌可危。这次李海打败仗,施琅很是高兴,李海是陈永华培养出来的,还剿灭了海盗,在施琅看来就是他的对手。所以,施琅好不容易有了个翻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