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顺治之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福宫内,福临靠在床上,布木布泰一小勺一小勺的喂他吃着鸡茸粥:“一病就是这么久,瘦了这么多,可要好好补补。”

福临有些不好意思。他自己知道生病的原因,无非是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紧的缘故。他年纪还小,却被自己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每天学很多的东西,忙着去讨好宸妃,还要在其他人面前扮可爱,心力耗费,再加上夏秋交汇之际吹了些凉风,风寒入体,思虑过剩。顶着一个三岁的小身板,生病是难免的。

布木布泰见他乖巧的一口一口的咽下粥,心疼不已。她本身是学过一些医的,自然知道自家儿子的病因,柔声道:“你还小,何必要想这么多,一切有额娘在,不管什么事情,都有额娘给你做主。”

“嗯,我知道了。”福临乖巧的点头,“额娘,我想吃奶酪。”

“好,额娘让人给你做。”布木布泰连忙吩咐下去,很快就有人端上了一碗奶酪,布木布泰亲自舀了喂他,眼里都是担忧和慈爱。

听说福临好转的消息,当晚皇太极便来了永福宫,倒是很难得的温和,大手摸上福临的脑袋狠狠的揉了两把:“没有想到小九这么知恩图报,对海兰珠也没有忘记。”

“姨妈最漂亮最温柔,我最喜欢了!”福临驾轻就熟的装着小孩子,“姨妈还经常夸我很乖呢!”

“哈哈!”皇太极开心的笑了两声之后,情绪又低落了下来,“可惜,她已经与朕天人两隔了。”

福临仰起小脸,看起来无比天真:“额娘说,姨妈是天上的仙女下凡,现在是回到天上去了,如果我们想她,她就会到我们的梦里来的。”

“你额娘真的这么说的吗?”皇太极转头看向布木布泰,眼里难得闪过一丝柔情,“玉儿,你把孩子教得很好。”

布木布泰娇羞的低下头:“这是我应该做的。”

接下来应该是少儿不宜的场景了,奶娘及时将福临抱离现场,福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这是不是说明他任务完成呢?

就这样,在福临不懈的努力下,布木布泰日益受宠。不过,她并不是皇太极喜欢的类型,比起做活塞运动,皇帝更喜欢跟她一起坐着纯聊天,顺便一起怀念怀念海兰珠,至于生理需求,布木布泰也会主动要求皇太极去找那些比较合眼缘的嫔妃。一时间后宫雨露均沾,比起宸妃独宠之时好了许多,庄妃娘娘的人缘也日益好了起来。投桃报李,福临发现,同父异母的那些哥哥姐姐们对自己也热情了许多。

这天,福临正在御花园里溜达,正好遇到大阿哥豪格。由于年岁相差太大,豪格对下面的这些弟弟们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只是前一阵他早就容颜不在的生母乌拉那拉氏告诉他,因为庄妃的推荐,让皇太极还能去她那里坐坐,心里有些感激,便走上前来:“小九,一个人干嘛呢。”

福临有些莫名的看了看身边跟着的这么多伺候的嬷嬷宫女太监,不知道为什么豪格给他定位为“一个人”,不过还是很乖巧的见了礼,答道:“额娘说,不能整日在屋子里闷着,要多出来走走。”

豪格笑道:“小家伙,话说得很溜嘛。”又想起自己家里的儿子都五岁了,说话水平也不过如此,便一把将面前的小福临抱起来:“走,大哥带你骑马去!”

他才三岁半好不好,这么小骑马会得罗圈腿的!小福临用控诉的眼光默默的看着这个不靠谱的大哥。豪格哈哈大笑:“我们草原的孩子,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你看看你,像个小少爷,可不能这样。”

好吧,骑马什么的,他也很向往,而且众目睽睽之下,豪格也不可能做什么手脚。福临决定跟着大哥走,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大哥可要抱稳了我,我还是小孩子呢。”

“哈哈,知道,知道!”

就这样?跟随福临的众人惊呆了,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小主子被劫持,又没有胆量上前阻止。福临的奶嬷嬷乌嬷嬷首先镇定下来,指挥两个人回永福宫报信,自己带着剩下的人跟着豪格的步伐,一路冲到跑马场。

豪格命人牵出一匹高头大马,潇洒的骑了上去,顺手将福临放在了前面,一抖缰绳便小跑起来。这还是福临第一次骑马,一开始还有些害怕,只是豪格骑得并不快,风吹过福临的耳畔,让他觉得还是满舒服的,慢慢的也就适应了,坐直了身体,开始得意洋洋了。

豪格只是临时起意带着这个弟弟来骑马的,现在看他这分外可爱的样子,倒也有了几分喜欢,高声笑道:“可要扶稳了,我要加快了。”

“嗯!”福临点点头,有些兴奋。

“豪格,你在干什么!”正在两人高兴之际,传来了一个不悦的声音,一个高高的人影大踏步走了过来,一把将福临从马上抱下来,“九阿哥还小,怎么能让他过来骑马,万一惊了马,岂不是把他吓到了?”

豪格从马背上跳下,也不行礼,高声道:“这是我们兄弟的事情,睿郡王就不要管这么多了吧。”

来人正是睿郡王多尔衮,他皱着眉头,摸了摸福临的脑门,训斥道:“真是胡闹,九阿哥的病才刚好,若是再吓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豪格撇撇嘴,没说什么。福临趴在多尔衮肩头,看见他的额角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明白定然是额娘吩咐他将自己带回去的,又想起生病时那只粗糙温暖的大手,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了。

——多尔衮自己是没有孩子的,不想着生孩子,却对别人的孩子这么好。果然,对这些男人来说,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是谁生的吗?前世今生的父亲,还有多尔衮,都是这样。那么,等他长大了,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第七章

豪格和多尔衮明显不和,两人站在一起,福临几乎都能看出之间噼啪作响的火花。他轻轻拉了拉多尔衮的衣领:“叔父,大哥好棒,会骑这么高的大马呢!”说着,还两只手比划了一下,用力拉到最大的距离,表示真的是好大好大。

多尔衮和豪格都笑了。多尔衮拍拍他的脑袋:“等福临长大了以后,一定会骑更高更壮的大马的,到时候叔父来教你。”

“嗯,说定了哦!”福临扬起小脸,笑得天真无邪,多尔衮几乎想在他脸上亲一下,忍了忍,笑道:“现在我先送你回去,要不然跟着你的这些人可会担心坏了。”

其实是怕我的额娘担心坏了吧。福临故作深沉的叹了口气,却被豪格扭了一下脸颊:“小孩子叹什么气。先回去吧,有空来找我玩,大哥也能教你骑马。”

布木布泰看到宝贝儿子终于回来了,也不舍得责怪,只是假装板着脸。福临一点都不怕她,兴奋道:“额娘,豪格大哥带我骑马呢。等我长大了也要学,也要骑得这么好!”

“好,都依你。不过你可得好好的吃饭,长得好高。”布木布泰摸摸他的脑袋,“去洗了手换了衣服吧,一会儿吃点心。”

苏茉儿牵着福临的手,笑道:“今天小厨房做了好吃的奶皮子,姑姑带你去吃好不好?”

“嗯。”福临很乖的点点头,跟着苏茉儿离开,给额娘和多尔衮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

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福临完全不知道,不过布木布泰强作镇定的脸以及针线筐里少了的那个绣着雄鹰的荷包都在告诉着他某些真相。

日子一天天过去,麟趾宫的贵妃生了十一皇子,抓周宴上皇太极给他起名叫做博穆博果尔,福临嘴角一抽。对这个传说中绿油油的孩子,福临抱有真切的关心,只可惜贵妃娜木钟和布木布泰关系只是一般般,福临也不可能经常去麟趾宫找冷淡。

到他五岁的时候,终于正式上学了,同时还有骑射课。说实话,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功课实在是辛苦了一些,再加上他又是一定要做到最好的那种性格,甚至每天晚上都要点灯熬夜的学,很快,原本圆滚滚的脸颊瘪了下去,布木布泰心疼不已,特意向师傅们请了一天假,让儿子好好歇一歇。

福临有些不满,皱眉道:“额娘,上学可是一天都不能停的,不然我都不知道今天先生讲了些什么。”

布木布泰正襟危坐:“福临,你告诉我,这么认真的读书所为何事?”

福临一愣。在他看来,自己是未来的皇帝,自然是要好好读书的,不然怎么治理国家。可这种话完全没有办法跟额娘提起,他只好装傻:“额娘不想我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吗?”

“想。不过,有些事情我必须让你明白。”布木布泰正色道,“不管是做什么,都必须正正当当,光明正大的,你这样白天嬉戏,夜里却读书到很晚,不是大丈夫所为。”

福临一脑门的汗。皇太极的儿子很多,和他一起读书的还有六皇子高塞和七皇子常舒,五皇子硕塞在没有差事的时候,也会到御书房去转悠转悠。福临自觉自己是成年人的芯子,和一帮正太在一起,一定要比他们学得好才对。可高塞和常舒都是正宗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极尽捣蛋之能事,还喜欢拉着他一起。福临是最小的,也不好违背两个哥哥的意思,只好陪着他们胡闹,然后晚上再温习功课,自然吃力了一些。

“那个,额娘,你不是时常教我与人为善的吗?”

布木布泰叹了一口气:“你日常只是与我永福宫的人相处,生长于妇人之手,难免有些失了气度。我的确是教过你与人为善,只是,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我且问你,你白天玩闹,晚上用功,除了伤到自己的身体以及博得一个天才的名头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福临有些不解:“天才没有好处吗?”前世的时候,不管是谁家出了个天才都是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像他,因为成绩好,很是为母亲长脸,很久一段时间都是让其他小孩痛恨的“别人家的孩子”。

布木布泰摇摇头:“若是在一般的人家,甚至是公侯之家,有个聪颖的孩子,自然是全家之喜。可在宫里,这就是灾难。你以为,后宫的妃嫔,包括你的兄弟们,会让一个天生聪颖的孩子存活吗?”

“可是,我也不是这么容易被算计到的……”

“当然,而且有我这个额娘在,也不会让你轻易被人算计到。不过,额娘听过汉人的一句话,叫做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愿意每天都生活在被人算计的提心吊胆之中吗?”

福临一时语塞,半响才开口道:“所以,额娘曾经劝过我,让我中庸?”

布木布泰招招手,福临靠到她怀里,闷闷的说道:“那就是说,我没有必要学这么好,要稍微收敛一些吗?”

“傻孩子。”布木布泰摸摸他的头,“我问你,你觉得中宫皇后为人处事如何?”

“大方宽厚,公正温和。”福临想了想,忽然福至心灵,“额娘可是说,让我学习皇后娘娘的宽和待人?”

“没错。后宫也好,前朝也好,提起皇后,谁都要夸她贤惠大方,母仪天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皇后嫁给皇上之后,除了科尔沁的女人以外,便没有高位的妃子生下儿子。贵妃娜木钟除外,她手握林丹汗遗留的权力和兵马,是皇上与草原其他部落之间融洽相处的招牌,必须要让她有个孩子。”

“额娘的意思……”福临只觉得毛骨悚然。

布木布泰笑一笑:“这个世上,有很多种方法来对付别人。有的人使用的是阴谋诡计,有的人却是用的阳谋。同样能达到目的,前一种人会成为小人,被人防备,而后一种则是光明正大,谁都称赞他一声光风霁月。你想成为哪一种?”

福临沉默片刻,道:“就像额娘一样吗?宫里所有的人都说额娘很好。”

布木布泰笑道:“你现在还小,我教你这些也是过早了些。不过你要记得,不要为了他人的喜好来委屈自己。就像读书,白天你便认真的读,晚上便好生休息,你是阿哥,便要有阿哥的样子。”

“可是,六哥和七哥……”

“你要记住,后宫之中,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他们两个的母妃只是庶妃,而你是我的孩子,身份自然比他们尊贵,你不需要去应和他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

“嗯,我知道了!”福临恍然大悟。经过多年的人人平等的教育,他到现在都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对他来说,皇太极的其他孩子无非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而已,他没有想过和他们亲如手足,也没有想过和他们之间有地位的差距。

从那以后,福临也端正了态度。在上书房的时候一改之前胡闹的作风,认真听讲,连带着也劝高塞和常舒好生听课,先生对他倒是多了几分偏爱。高塞和常舒见先生经常夸奖福临,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联合起来挤兑了他好几次,往他墨盒里放小虫子啊,在他背后贴画着小乌龟的纸条之类。福临哪里把这些小孩子的把戏看在眼里,根本就无动于衷。上书房的先生和伴读们都看在眼里,时间一长,九阿哥福临宽厚沉稳的名声便盖住了天资聪颖的说法,渐渐传了出去。福临听了后很无所谓的笑笑,比起正宗的小孩,他再不沉稳简直就说不过去了。

皇太极自然也听说了这个传言。在他心里,福临只不过是个爱撒娇的孩子,比较讨海兰珠的喜欢而已,其他的印象一概都没有。皇太极摸着下巴想想,似乎,长久没有去永福宫,他连这个儿子的模样都记不清了。

皇太极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揉了揉太阳穴:干脆去阿哥所看一看儿子吧,转眼间,小六小七小九都长这么大了,要是八阿哥还在的话该多好,他一定会亲自培养这个儿子,让他登上皇帝的宝座,到时候,他便能和海兰珠恩恩爱爱,过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想起海兰珠,皇太极不由得又伤心起来,本来想去阿哥所的,脚步却不由自主的将他带到了关雎宫门口。海兰珠去世后,关雎宫便被封了起来,里面的摆设都如同以前一般,除了皇太极以外很少有人进去,成了宫里的禁地。

皇太极信步往里走,就见院子里繁花似锦,到处都是一丛丛的海棠。他想起曾经海兰珠和自己携手站在花丛中,笑得人比花娇,心底大恸,差点站不稳。身旁的太监德顺连忙将他扶住,低声劝道:“皇上,请节哀。”

皇太极拂开他的手,不忍心再看院子的风景,大踏步的往里走,却在内殿门口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搓着手,一脸的焦急。看见皇太极过来,那小男孩忙忙的上前行礼:“奴才桑吉见过皇上。”

“你是谁家的,在这里干什么?”皇太极无名火起,只觉得这个地方被这个熊孩子玷污了。那孩子倒是聪明,立刻回道:“奴才是九阿哥的伴读,九阿哥说要祭拜元妃娘娘,让奴才在外面候着。”

“哦,小九来了么?”皇太极有些意外。难怪没有看到关雎宫留下伺候的几个人,原来都去了内殿。他来了些兴趣,对自己的手下挥了挥手,悄悄的往里走去。

内殿里供奉着海兰珠以及早逝的八阿哥的灵位,皇太极看见福临跪在蒲团上小小的身影,心头一暖:原来,除了他以外,这个宫里还是有人记得海兰珠的。

海兰珠身边的平嬷嬷劝道:“九阿哥,你有这份心,娘娘在天之灵定然会欣慰的。”

“姨妈最疼我了,我怎么可能不记得她。平嬷嬷,你是姨妈身边的老人了,等我长大了也会孝顺你的。”

“好,好,老奴就等着那一天了。”

“嗯,”福临大大的点了一个头,“等我长大了,还要生好多好多儿子,过继一个到八哥的名下,你说,这样好不好?”

平嬷嬷被他的小模样给逗乐了,笑道:“九阿哥还知道生儿子呀,这么厉害。”

“我当然知道了,我就是额娘生的。额娘说,阿玛放了一颗种子到她身上,长了十个月,我便长出来了。只是,我也像花生一样是从壳里剥出来的吗?剥下来的壳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呢?姐姐们的种子也是阿玛放的吗?阿玛从哪里找来的这么多种子呀?他又怎么知道哪颗种子里是我,哪颗是姐姐呢?”福临歪着脑袋,一连串的发问。

平嬷嬷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这些呀,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皇太极悄悄的退了出来,站在院子里,看着碧蓝的天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问道:“小九经常来关雎宫吗?”

德顺低低的应一句:“是。每逢初一十五,九阿哥就必来关雎宫上香,平时也经常来坐坐。有时庄妃娘娘会与他一同过来。”

他的贴身大太监说话自然不会骗他,皇太极沉默片刻,道:“今天的事,谁都不许说出去。桑吉,你也一样。”

第八章

桑吉出身并不高,父亲济格是笔帖式。当年选伴读的时候,布木布泰让福临亲自挑选,桑吉本来是排在后面,却被福临一眼看中,得以选上。

事后,布木布泰问起原因,福临道:“我的伴读不需要太过勤奋太过上进,只要安稳忠心,知道分寸,不给我惹事就好。我看这个孩子进退有度,排在最末,也没有丝毫的羞愧,反而满脸平静。他们每个人的案卷我都看过,这个桑吉虽然是嫡长子,可生母不受宠,家里还有许多受宠的庶弟,生母的日子过得并不好。若此人当选,济格看在他伴读的身份上,应该会对嫡妻好一些,这样的人可以一用。”

布木布泰甚是欣慰,便依从了儿子,并放下话去,这些伴读都要福临自己去慢慢的调/教。福临也兴致勃勃,桑吉没有辜负他,很快变成了他最喜欢的伴读之一。别看桑吉长得憨厚,其实心里鬼精鬼精的,这次皇太极在关雎宫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透露给福临听。

福临得知后,只是拍了拍桑吉的肩。海兰珠活着的时候,枕头风便相当管用了,而人死了后,所有的缺点都会消失不见,优点便会无限放大。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几乎是一个男人可以给一个女人的极致,这种让后宫所有女人都恨得牙痒痒的感情,对福临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海兰珠去世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风雨无阻的来上香,一方面,海兰珠对他确实很好,另一方面,他相信,自己的付出总会收到回报。

崇德七年十月,皇太极下旨意,册封九阿哥福临为太子,由他亲自教导。

举朝哗然。不过,众人细细思考后,也都慢慢的想通了。九阿哥的生母庄妃,是所有生子的妃嫔中身份最高的,不但本人为五大福晋之一,姑妈更是皇后,姐姐又是影响极大的元妃。当年元妃之子一出世,就得到了皇嗣般的待遇,大赦天下,而元妃活着的时候对九阿哥也宠爱有加。那么说,现在立九阿哥也是理所当然。何况在他们母子的身后还有科尔沁草原的支持,立九阿哥为太子,相当正常。

这件事就连贵妃娜木钟都没有异议。虽然她也是姓博尔济吉特的,地位也高于庄妃,但她原本是林丹汗的福晋,严格来说只是战俘。战俘的儿子自然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在听到立太子的消息后,娜木钟只是将儿子博果尔抱过来,叮嘱道:“你的太子哥哥似乎很是喜欢你,你以后也要好好的跟太子玩,知道吗?”小小的博果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对这件事情反应最大的反而是永福宫。雅图已经嫁去了科尔沁,专门派人送了贺礼和信回来,福临命人抬了进来,满满的摆了一屋子。他将箱子都打开,从中挑选着,一会儿拿出一件玩物,一会儿又拿出一件皮子,堆在身边,形成一座高高的小山,说是要给二姐阿图添妆。

“行了,我是要嫁去蒙古的,这些都是蒙古来的,难道还要我带回去吗?”阿图在一旁,捂着嘴笑着。

福临坚持道:“大姐出嫁的时候我没有给她多弄些好东西,见她时时刻刻都记得我,心里可难受了。你就让我多备一些吧。”

阿娅则是偷笑:“二姐,等姐夫看到你的嫁妆一定吓一跳,怎么全是蒙古来的东西啊,还以为你为了他特意备下的呢!”

阿图跑去拧她的嘴:“口口声声姐夫姐夫的,你是不是想嫁了啊?”

福临凑热闹:“三姐不要担心,等你出嫁的时候我也会给你备嫁妆的。”

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说笑,福临心底却是如同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二姐阿图才刚刚虚岁十一岁啊,也就是说,虚岁十二岁就要出嫁,周岁只有十一,还是小学生有没有!还没有长开有没有!正常男人对着这个小萝莉都无法硬起来吧?难道说姐夫是个萝莉控?

想起雅图出嫁时仅仅十三岁,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也是十三岁,福临觉得自己有必要深深的郁卒一下:这里的男人们简直太禽兽了,对着这种小姑娘也能下得去手。再想起自己也是这群禽兽中的一员,福临的心里只剩下蛋蛋的忧伤了。

布木布泰看着幼子开开心心的给姐姐们分嫁妆,合上手里雅图的信件,道:“福临,你跟我来。”

“我知道,你一直都盼着那个位置,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太子不是那么好当的?”布木布泰开门见山,“皇上正值壮年,皇子也不只你一个,你何苦将自己竖起来当靶子?要知道,科尔沁只出了你这一个皇子,不管怎么说都会支持你的。你这样早早的站出去,岂不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你也喜欢读史书,你告诉我,汉人史上的太子可有好结果的?”

福临默了一下。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认为皇太极还能活许多年。他想了想,认真的答道:“额娘,这些天,皇阿玛带我熟悉政务,我有一点不是很明白。莽古尔泰谋逆后,大哥掌了正蓝旗,而镶白旗和正白旗相当于在叔父掌心,皇阿玛的直系是镶黄旗和正黄旗。为什么皇阿玛不将八旗统统收到自己手中,而任军权分散呢?”

布木布泰一愣,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还不满六岁的儿子,长久才道:“这种事情我不清楚,想来皇上有他自己的主张。”

“不,额娘,你很清楚,不过不愿意说出而已。”福临看着她的眼睛,“你知道,叔父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再加上镶黄正黄两旗,还有科尔沁的支持,那个位子早晚会是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点定下来,名正言顺,也能让我跟着皇阿玛身边多学点东西?”

“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张了。”布木布泰叹了一口气,直起腰来,“八旗归一,你皇祖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你居然想要做到。罢了,额娘也不能拖你的后腿,这个后宫,交给我了。”

福临眨眨眼:“有额娘给我坐镇,我便放心了。”

母子两个对视一眼,会心而笑。

皇太极带了几天儿子后,意外的发现自己的这个九阿哥是个非常好玩的孩子。对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来说,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帮助他开辟疆土的将士,而是心灵的栖息地。

通俗点讲,也就是这个中年男人寂寞了孤独了高处不胜寒了,时时刻刻需要心灵鸡汤的抚慰,想要感受普通家庭的温暖。之前充当这一角色的是真爱海兰珠,现在他似乎找到了另一个,他的九阿哥福临。

“皇阿玛,这是额娘给我做的点心,我特意留给你的。”福临送上点心一碟,甜甜的笑。

皇太极拈起一块送进嘴里,很甜,他并不喜欢吃甜食,可看到儿子那忽闪忽闪期待的小眼神,他也不忍心扫兴,点了点头:“味道不错。”

“我就知道阿玛喜欢!”福临似乎很高兴的样子,又可怜兮兮的看着碟子,“我就好喜欢的。”

皇太极被他的馋样逗乐了,将糕点递回去:“给你吧,没人跟你抢。”

“谢皇阿玛赏赐!”福临干脆利落的打了个千,接过盘子,安心的大吃起来。皇太极道:“你可要少吃些,别蛀了牙齿。”

福临调皮的笑:“额娘也是这么说,每天只许我吃两块。所以我就带到皇阿玛这里来,皇阿玛疼我,必是许我多吃的。”

皇太极大笑:“你个小滑头,我便偏不许你吃了。”

福临苦起脸:“不是吧,皇阿玛,你就可怜可怜儿子吧……”

皇太极笑得越发开心,就听外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皇上怎么这么高兴,遇到什么好事了吗?”只见多尔衮大踏步的走进。

福临连忙站起来,笑嘻嘻的行礼,刚弯下身子,便觉得一轻,整个人被多尔衮抱了起来:“太子也在啊,是不是又调皮捣蛋了?”

“哪有,我最乖了。”福临伸手去拿多尔衮辫子上的金坠脚,“这个好漂亮,送我好不好?”

“皇上,你看看,当着你的面这小子就这么讹我的东西。”多尔衮笑道,“再多来这么几次,我可不敢进宫了。”

皇太极一点都不认为儿子做错了:“反正你好东西多得很,给他一点又怎么了。”

多尔衮故做夸张的叹一口气:“原来我的那点子东西皇上也看中了,看来我要将它们都藏起来了。”

皇太极拍拍他的肩膀:“你我兄弟,我还不知道你,说得这么小气。要是传出去,不知道的人该说我们大清的睿亲王一毛不拔了。”

七月的时候,多尔衮和豪格双双被晋为和硕亲王,在那之后又掌管了朝政庶务,入宫的次数越发的多起来。

多尔衮一笑:“皇上,我倒是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吴三桂已经流露出配合我们的意思,南边又有左良玉,明朝很快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哦?”皇太极眼睛一亮,“他还有什么条件?”

多尔衮道:“他还在犹豫。想来没有多久会有书信过来,到时候皇上还需要再次降敕。”

一旁的福临在心里算着,祖大寿前一阵给吴三桂写了书信,如果有回信的话应该快了。多尔衮消息来得这么早,估计在吴三桂身边也安插了人吧?那还真是个艰难的工程。只是他还没有想到许多,多尔衮便道:“皇上,我带太子去骑马了。”

皇太极心情大好,也不在乎这些,只是随意挥了挥手。多尔衮一路将福临抱到跑马场,将他放到自己身前,小声道:“明朝的那些文人也太想当然了,居然有人提出要印三千万两的会子,哈,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么多银子!”

通货膨胀!福临顿时惊了,也小声问道:“叔父,南边的稻米价钱几何?”

多尔衮满意的拍拍他的脑袋:“你像你额娘,就是聪明。南方大灾,米价三千钱。”

天文数字呀,福临咋舌:“那百姓生活岂不是很苦?”

多尔衮点头:“其实,崇祯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虚功冒进,文官贪赃坏法,天下怎么可能还保得住?”

第九章

长城是非常坚固的。当时为了对抗蒙古,也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明朝的皇帝越来越重视长城的修缮,对清军来说,长城也是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按多尔衮的话来说,张居正推行的“互市”,有好处也有不好。好处是换来了边境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平安,不好的则是让草原上的人富有起来,反而去攻打明朝。

福临听得很是认真。他已经是太子了,多尔衮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没有避讳,每次只是趁着教他骑马的时候念叨一些。

“没有多久就该过年了。蒙古,朝鲜,都会派人过来,你是太子,自然会出席这种场面。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