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顺治之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痫咀佣私ァU庖蔡蜓哿耍偈币⒘怂腥说墓刈ⅲ渲幸灿胁环ǚ肿印K羌喽┖透H┐鞑环玻每⌒憧砂肀哂置挥写笕烁牛闫鹆嘶敌摹�
多尔博比福全多吃了那么几年的饭,忙着教育这个皇侄儿:打赏是要看人的,金锞子可不能随便在大街上拿出来炫,没看见吗,别人都是用的铜板。福全崇拜的点着小脑袋:这个小叔叔知道的事情真多。两个孩子谁都没有注意,那几个不法分子悄悄的围了过来,准备劫持。
他们没有发现,侍卫们不是吃素的。这几个人刚出手,就被侍卫们逮了个正着:主子和主子娘娘在后面坐着呢,还有个恐怖的摄政王坐镇,你们居然敢对他们的宝贝孩子下手?自己不要命也别害我们啊!兄弟们,揍!
就这样,三个人贩子被打得鼻青脸肿,瘫倒在衙门大堂,听说他们打算劫持的是皇子,吓得都快失禁了。案件太清楚了,麻勒吉对他们审问之后,顺藤摸瓜出一个人贩子团伙来,福临直接下令,问出他们拐卖过多少妇女儿童,看能不能找回来。至于这些人贩子,菜市口,宰了,家产充公,家人集体被发卖为奴。
这样的刑罚似乎重了些,刘余祐和党崇雅等人都上书,表示盛世不用重刑。福临强烈反对。贩卖人口一本万利,特别是战争时刻,人命如草芥,现在好不容易国家恢复了一些,却不能保护百姓的妻儿,那简直太说不过去了,必须要管。
关于此事,朝廷吵吵嚷嚷了许久。有的认为皇帝是公报私仇,毕竟这次差点被拐走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有的认为皇帝做的对,拐卖人口就是大罪,还有的觉得皇帝小题大做,人口本来就是可以买卖的,何苦闹得这么大事。
闹腾了许久,终于达成了一致。刑法关于人口买卖一事重新界定:人牙子必须要官府登记在案,只有他们才能做人口买卖的生意。若是其他人拐卖人口,都当依律处置,家产充公,全家发配为奴,世代不许科举。若是有人拐卖良家妇女或者幼童,一律处斩,遇赦不赦。
这件事闹得很大,不过影响局限在国内,国外也开始闹了,主要是被那堆海盗折腾的,趁着过年的时候,朝鲜、琉球、日本、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统统派了使臣来京城,表示要和皇帝谈谈。
“朕忙得很,岂是他们想见就见,想谈就谈的?”福临听说这个消息,吩咐理藩院,“这些人的食宿全部收费,不能让他们太舒服了。”对他们太客气,会让他们觉得此地人傻钱多的。
其实,这些使臣们早就惊呆了。朝鲜使臣是第三次来,荷兰使臣是第二次,都还好一些,其他的那些都被古老神秘的东方给吸引住了。理藩院的茶叶居然是这么这么的芳香,铺子里的绸缎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天啊,居然盛饭的碗都是用的瓷器,瓷器!
太有钱了,太富有了,若是能和这种国家达成双边贸易谈判,共同富裕指日可待啊!几个使臣一边感叹京城的繁华,一边决定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顺便再看看能不能多带点东西回去,这里瓷器铺子里随便一个瓶子回国后都是国宝啊!来这一趟太值了,发财了!
于是,使臣们在理藩院列出食宿清单后,迅速的愤怒了:你们都这么有钱,干嘛还收我们的?让我们吃吃大户不可以吗?你们之前不是从来不收钱的吗,怎么现在开始收了?
理藩院官员的回复是这样滴:你们人太多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而且,我们的使臣到你们那里去,你们是收钱的,朝鲜那个,不要笑,说的就是你!所以,礼尚往来嘛,我们是跟着你们的规矩走的哦,是尊重你们的国情的哦!不交钱?不交钱也可以啊,理藩院就不要住了,住到外面的客栈里去吧。友情提醒一下,外面的客栈有大通铺,比较便宜,三十个人睡一张床,想要达到理藩院的标准,客栈收钱还贵得多。
使臣们纷纷闹翻了,表示要见皇帝。理藩院官员回复:要见皇帝也行,把我国的规矩好好学一学再说,跪拜大礼是必须的。
使臣们和理藩院的纠缠暂且不去管,宫里的瑞格格生产了。或许是对这个孩子太过重视,瑞格格保养得极好,平时补品什么的也没有少吃,孩子太大了,从而难产。
布木布泰很是生气:“哀家跟她说过多少次,孩子太大不利于生产,她却不听,难道哀家还会害自己的孙儿吗?”
同样等在产房外的皇后和几个格格,都觉得如果现在躺在里面的是自己,难产也是心甘情愿的。
瑞格格足足痛了一天一夜,孩子还是没有生下来,接生嬷嬷和太医都汗流浃背,问太后:保孩子还是保大人。这个问题,同样摆在了福临面前。
福临正在议事,一时有些怔忪,几个大臣齐齐的拱手:“皇上,子嗣重要。”福临看着他们,想起瑞格格年轻的脸庞,“保孩子”三个字在嘴边打了几个转,就是说不出口。
“皇上,子嗣为重啊!”遏必隆正好在现场,重重的跪下,“奴才的侄女没有这个福分,万不能为了她耽误了皇家的子嗣!”就算瑞格格是他的侄女,他也不得不选择保孩子。若是让皇帝保了大人,皇帝便会落下一个好色的名头,而他的侄女更是引诱皇帝堕落的源头,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受宠,也不可能有第二个孩子。
“保孩子。”终于,福临淡淡的吐出了这三个字。他明白,一条如花的生命,就因为他的这三个字而消逝了。
顺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五,皇二子诞生,生母逝世,追封为瑞妃,皇二子交由皇后抚养。
作者有话要说:
老二出生了,这个排行总让我觉得很囧。
第六十四章
… …
“看我们二阿哥;多乖啊。”皇后抱着孩子;几乎都不舍得放手。
瑞格格养胎是花了大力气的;二阿哥生得饱满,过了几天褪了胎里的红色后,更是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
多尔衮给他起名叫景额,廉洁仁和的意思,洗三的时候,福临公布了这个名字。小景额哭声特别大;双腿蹬得也有力。福全在一旁好奇的看着;惊讶的问:“弟弟好小啊;什么时候才能陪我玩呢?”
“很快他就长大了。大阿哥小时候,比弟弟还小呢。”皇后有子万事足,笑嘻嘻的。
福全不高兴了,撅着小嘴巴:“福全是哥哥,哥哥就是要比弟弟大的,怎么能比他小呢?我什么都比弟弟大!”
“好,好,我们大阿哥是最大的,以后的弟弟妹妹们都比你小。”布木布泰将大孙子搂在怀里,一起去看小孙子,“看,小弟弟多好玩,以后大阿哥要有哥哥的样子,带好弟弟,知道吗?”
福全大力的点头:“嗯,我要给弟弟吃好吃的饽饽,还要带弟弟出去玩。”
“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布木布泰有了两个孙子,终于觉得孩子的数量说得过去了,心满意足,神情更是舒缓起来。福临也松了一口气,看自家额娘这个样子,最近应该不打算给自己塞女人了。
现在,福临忙着接见那些海外来的使臣。不得不说,中国自古以来都很喜欢站在“泱泱大国”的位置上,对海外来的使臣都特别客气,有一种“不和你这种蛮夷计较”的大度在里面。而大清刚入关没有太久,更是需要海外的认可,使臣来访,很是让官员们兴奋了一把,而福临却兴致缺缺。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是靠其他国家的几个人来决定的,只要国家富强了,谁还敢指手画脚?福临的外交策略是闷声发大财,抬头望天,低头使坏。
在京城过了一个年,使臣们的眼睛都直了。不说别的,就那五颜六色纷繁的烟花,就足够让他们看傻了眼,而各种美食也让他们吃得满嘴流油,只恨爹妈没有给自己多生两个胃出来。
虽然呆得极为舒适,也很想一辈子不回去,可那些使臣都是有任务的,皇帝久久不接见,他们也很着急,和理藩院打了半天交道,最终理藩院同意他们不用叩拜,只是行跪礼。福临也找了几天黄道吉日,和他们分别见面。
终于能见到皇帝了,使臣们都很高兴。朝鲜和琉球都是从属国,无非是进贡和问安,之后还要打探一下新的一年中大清的对外政策,见没有什么变化,也都放心的退下了,麻烦的是其他几个国家。
日本使臣上来就指责大清纵容海盗抢劫,弄得他们沿海一带民不聊生。福临懒懒的撩了下眼皮:“若是让朕对那些海盗加强管理也行,你们日本也做从属国吧,朕自然要保证从属国的利益。”
日本使臣囧了一下,他们想过很多种应对方法,就是没有想到这个皇帝居然这么直截了当的想要他们做属国,当即骄傲的挺起胸膛:“我们是盛唐汉学的传人,是正派嫡系。据我所知,贵朝廷是满族当道,如何能让我们做从属国?”
“那海盗一事,朕也无能为力。”福临丝毫不相让。使臣道:“既然贵国没有诚意,那我们国家民不聊生,也只好到贵国来找些出路了。”
福临笑了,对身后的华孟安一点头,他立刻进了内室,不多久便捧着一艘战船的模型出来。福临漫不经心的玩着,道:“朝廷有雄兵百万,何惧你小小的弹丸之地?”
使臣看到那模型,瞪圆了眼睛,可惜离得远,看不分明,只是能看出那战船很是高大,比他们国内的强了不知多少倍。他身后的一个随从扯了扯他的衣服,用本国语说了几句,使臣点点头,转身对福临道:“大清皇上乃天子,我国皇帝一直想要见到您的真颜,不如让下官靠近一些,看得仔细一些,回国后可以向我们皇帝交代。”
福临笑道:“好啊,朕也不是那种不通情理之人。”说着,他挥挥手,华孟安很自觉的上来,将战船模型给捧走了。
使臣愣了一下,他本来就是想凑近一些,看清楚战船的模样,想不到这个皇帝年纪不大,心眼却不少。没有办法,他也只能靠近几步,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又夸赞了几句,愤愤的退下。
福临哼了一声:“吩咐理藩院,给日本使臣的账单,可以略微重一些。”
接着过来的是荷兰人。他们的要求也很直接,想要澳门一半的管理权,并要求能在广州口岸做生意。作为回报,他们会帮忙把郑成功的人头送来。
福临望天,同样是中国人,他自然会向着郑成功,为毛荷兰人会认为他会向着他们呢?
“口说无凭,还请你们将所要的东西和条件写国书于朕。”福临决定,拿到国书后,便派人送去给郑成功。听说现在郑家人和荷兰人是结盟的,把水搅浑什么的,最好玩了。至于荷兰人的条件嘛,他是一个都没有答应,澳门本来就是大清的,至于广州口岸做生意,他不会阻拦,不过,要设一个规矩才行。
至于葡萄牙人,他们的胃口就更大了,他们不单单要澳门,他们还要台湾。同样是要做生意,交换的条件也一样是郑成功。
郑成功名不副实,做人也太不成功了,是个人都想借他的脑袋。对这个致力于和洋人们闹腾,没有精力闹事的造反分子,福临还是很有好感的。同样,他要求葡萄牙人下国书,另外,言辞拒绝了他们占领台湾的念头,并告知:如果他们敢在台湾或者澳门闹事,朝廷不怕,正好朝廷养着一帮海盗呢,正好可以练练兵。你们葡萄牙势力再大,离这里也是十万八千里,来一拨我便打一拨,顺便再把周边的国家都给收归囊下,让你们在东亚再也发展不起来。
几拨使臣又灰溜溜的走了,和以前不一样,福临并没有赐什么珍贵的宝物给他们,这点还被不少朝臣反对,认为失礼,就连多尔衮也觉得他做得不妥,有失大国风范。福临冷笑道:“大国风范?说不定这些人拿了我们的赏赐,回去还说我们是傻子呢。何苦将赏赐给这些不知感恩之人,还不如留着发还百姓。”
多尔衮苦口婆心:“皇上之前从来没有处置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很清楚。汉人有句话叫做仁者无敌,仁厚者自然会得到众人的帮助。国与国之间,也就如同几个大家族之间一样,满洲贵族之间相互联姻,来往密切,才能抱成一团,共同抵御外敌。皇上若是将这些国家都得罪了,他们很容易抱成一团来对抗我大清,岂不是得不偿失?”
福临道:“所以,朕才一直不相信联姻。远的不说,当年朕处置鳌拜的时候,他的岳家可有为他说过半句话?在绝对的强权和优势面前,联姻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只要有好处,谁还管什么来往密切亲厚?”
“饶是如此,皇上也要学会缓缓行事!”多尔衮不知为什么自己的侄儿对国际问题这么随心所欲,“事急从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些道理皇上比我清楚。”
的确,自己着急了些。福临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朕听叔父的。在大清的海军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先跟他们打打太极,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荷兰和葡萄牙的国书打了个转,送到了郑成功的书案上。郑成功气得狠狠的一拍桌子,身边的大儿子郑经连忙上前扶住了他,拿起国书一目十行的看完,脸色也沉了下来:“父亲,这些洋人欺人太甚!父亲,千万不能与他们善罢甘休!”说着,扭头就往外走,想去集结军队。
郑成功叫住他,看着面前尚为稚嫩的大儿子,叹道:“皇上比你大不了多少,却处事沉稳计谋百出,你这个样子,冲动易怒,为父百年之后,如何放心把郑家交给你啊。”
郑经不服:“父亲,孩儿哪里不如那个蛮夷之君了?”
“哪里?地方多了。”郑成功指了指那两份国书,“这是皇帝派人给我送来的。当年,他料准了为父为人,用百姓之情和一个‘国之英雄’的虚名套住了为父,让为父不得不与倭寇对抗,之后,又陷入了澳门。若是为父当年不去理会他,现在恐怕都攻下台州了。如今,却是骑虎难下啊!”
郑经道:“我们的军队占据地利人和,洋人自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不如我们将洋人赶出澳门,自立为王,岂不爽快!”
“若能这么做,为父早就做了!”郑成功瞪他一眼。的确,他们人手众多,可荷兰和葡萄牙的火器不是吃素的,不过,皇帝的书信中提到了台湾,台湾,这倒是个好地方。
郑成功又看了眼儿子。大儿子才十四岁,下面的孩子们年纪则更小,而自己却因为长年的征战,身体大不如以前。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几个孩子们该如何自保?或者,他该考虑考虑皇帝的意见了,归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他又一直是以明朝将领自居的,若是归降,又与他鄙视的吴三桂之流有什么区别?
可是,皇帝开出的招降的条件又十分优厚,并能帮他处理掉那些讨厌的洋人,怎么看自己都是赚的。到底是降还是不降?郑成功皱紧眉头,开始失眠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JJ怎么了,我换了三个浏览器,电脑重启两遍,现在才更新成功,折腾死我了
第六十五章
小孩子长得就是快;没有多久;景额便满百天了。和不怎么接触的大儿子不一样;福临时常去坤宁宫,便时常能看到这个儿子。亲眼看到一个小孩子成长起来,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福临看着景额从一个软绵绵的只会睡的小婴儿;慢慢长大,会笑了,会流口水了,会抬头了,还会抓住他的手指头摇啊摇,每当这时,福临的心里都是一片柔软。
“表哥;小点声,二阿哥刚睡着。”
宫里,能光明正大的让皇帝小点声的,除了太后就只有皇后了。仁娜对景额可以说是疼爱得一塌糊涂,除了喂奶以外,其他的事情几乎都要亲力亲为,甚至连帮孩子换尿布洗澡这种事,都要亲手来做,一点都不怕麻烦。
福临轻手轻脚的走近,看到景额两只小手握成拳头举在脑袋边睡得很香,不由得伸手戳了戳他软绵绵的小脸,景额吧砸吧砸嘴巴,小手在脸上蹭了蹭,继续睡。
好有趣,福临继续戳戳他肥嘟嘟的下巴,然后戳戳他嫩嫩的小胳膊小腿,戳得景额不舒服的扭来扭去,却始终不醒,依旧睡得呼呼的。
仁娜嗔怪的过来:“表哥,你到我这里来,是要弄醒阿哥的?”
福临这才讪讪的缩回了手,道:“景额闹腾不?”
“他乖得很,一逗就笑,还不认生,谁来抱都要。”谈到孩子,仁娜便有说不完的话,“额娘还教他做大头娃娃呢,可乖巧了。”
福临嘴角抽了抽。大头娃娃啊,对手指啊,这些都是自己小时候学过的。他家额娘也是如同仁娜一般,对他的一切都亲手照顾。深宫日子长,她还教了小福临许多简单的动作。例如,双手抱脑袋摇来摇去就是大头娃娃;两只小手抱在一起上下拜拜,就是恭喜恭喜;两只小手指头对来对去,便是斗虫虫……
总之,布木布泰不知从哪里来的许多幼童做的动作。如果真的小婴儿这么做,还的确是可爱得不行,问题是,他是个假婴儿。当时,福临一边忍受着这种折磨,一边做着这些幼稚的动作。偏偏他一学就会,布木布泰觉得儿子太聪明了,于是又发明出更多的新鲜招数来教他。
那是他童年的黑暗回忆,现在终于有孩子蹈上了他的覆辙,福临忽然有一种老怀甚慰的感觉,甚至想现在就把儿子弄醒了,让儿子表演大头娃娃给自己看。
仁娜继续道:“福全也很乖的,天天都来看弟弟。还问我,弟弟怎么老是睡觉,都不和他说话,什么时候可以陪他玩呢。”
福临笑道:“这孩子,自己才丁点大,还有个哥哥样子了。”
仁娜想了想,开口道:“宁格格这些日子很是老实,闭门不出,还将大阿哥一直放在慈宁宫。或者,可以把她的位分再提上去?”
“是额娘让你说的?”福临看了看她的神色,笑了,“还是你觉得妃位上没有人,说出去不好看?”
皇后低下头。按照她的想法,后宫最好除了自己以外一个人都没有才好呢。可是,她也不能这么任性,人总是要长大的。
“宁格格就不要动了,朕现在不想封妃。”后宫除了皇后之外共有四人,瑞格格去了之后,满族贵女只有宁格格一人了,剩下的两个都是蒙古的。宁格格心大,自然不能封妃,若是两个蒙古的格格封了妃,皇后妃子都是蒙古人,八旗铁定不干,又要往宫里塞女人了,他嫌烦,还不如保持现状的好。
“对了,博果尔家的那个小格格也可以抱进宫来玩一玩了,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乖巧。”佟腊月头胎生了个女儿,她自己不满意,博果尔却爱得跟什么似的,还特地跑来打劫了一番皇帝的私库,美其名曰“给女儿备嫁妆”。而贵太妃一开始有些惋惜,后来看孙女玉雪可爱,也就打心眼里疼了起来。博果尔更是经常跑到福临这里来炫耀,把自家的女儿说得天上有地上无的,然后恨不得立逼着福临给女儿挑一个好额驸,从小开始培养。
遇到这样的弟弟,还是自己纵容出来的,福临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还好他的其他几个兄弟都很靠谱。五哥硕塞练兵,已经小有成效,至少从军营里出来的小伙子们个个忠君爱国敬老爱幼,名声传了出来,就连满洲贵族们也考虑着要不要把自家不成器的子孙给丢进去锻炼锻炼了。
六哥高塞好文,顺便还是个语言天才,满蒙汉语就不说了,和那些大胡子蓝眼睛的洋人接触后,居然学会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福临立刻将这个哥哥放到理藩院,人才嘛,就要放对地方才行。
七哥常舒倒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但他心思精明,算账本事一流。福临将他扔去了户部锻炼着,希望有一天能够将他派去统领皇商。
现在只有十弟韬塞和十一弟博果尔是赋闲在家的。韬塞和常舒关系极好,整天跟在常舒后面,有时候还打打下手,处理一些店铺的事情,以后总是有用处,而博果尔则是完全无所事事,原本还喜欢到街上逛逛,打打抱不平,现在整天围着女儿转,一副蠢爸爸的模样。贵太妃自然是不乐意的。几个兄弟里,硕塞的亲王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其他的人爵位都比博果尔低,可是他们都有活干啊,自己的儿子这么鲁莽下去,这可如何是好?
因此,贵太妃这些天没有少往慈宁宫跑,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我家博果尔已经是孩子他爹了,也该有个正经的活干干了,否则整天游手好闲的,会被人笑话。博果尔被笑话不打紧,但连累了皇上和太后的颜面,这就糟糕了。
布木布泰很清楚福临为什么这样养着博果尔,只是以后宫不能干政为由,不肯松口。于是,来撞木钟的换成了博果尔。不知贵太妃是怎么跟他说的,他以“日后不能让女儿笑话阿玛没用”为名,过来要活干了。
福临笑嘻嘻的:“十一弟,朕手上正有一件麻烦事,不知让谁去做。此事事关重大,做事的人要胆大心细,又要对朕忠心。朕思来想去,都不知道谁比较合适。”
博果尔眼睛都亮了:“皇上,若是不嫌弃,弟弟愿效犬马之劳!”
“也不用这么严重,只是,你的性子要忍一忍,而且要离家出京,你愿意不?”小白兔已经上钩,大灰狼继续笑眯眯的引诱,将此事说得危险万分,严重无比。
博果尔哪里是他皇帝哥哥的对手,听到危险,立刻血脉贲张,就差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要抛头颅洒热血了,最后,领着张圣旨屁颠屁颠的回去了。贵太妃知道了之后,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御赐巡察,说得好听,还不是让你出去吃苦受罪?”圣旨上写得清楚,要求博果尔领巡察一职,微服去往山西视察灾情——前不久,太原刚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地震。
“那种地方,吃不好住不好,还有灾民,有什么好看的?”贵太妃继续唠唠叨叨,“只有你个实心眼的傻小子,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钱。”
博果尔却毫不在意,将自己的小闺女举得高高的:“皇上不是这样的人,无非是想历练我罢了。额娘也知道,我从来没有领过差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额娘该为我高兴才是。”
佟腊月一直陪在身边,此时柔柔的开口:“额娘,依媳妇看,这倒是件好事。爷一直都深受皇恩,此时便是报答的时机。只是,爷,你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可要记住小心为上,额娘、闺女和妾身都在京城等你回来。”
博果尔带着两个老管家以及一个侍卫出了京,暗中跟随的还有贵太妃安排的其他一些侍卫。福临看着手上的名单:“确定就是这些人吗?”
桑吉道:“和他们有联络的一些人奴才正在查,目前确定的就是这些人了。”
看来,这是林丹汗手下最后一支隐藏的力量了。福临只是让博果尔去山西,却没有给他派一兵一卒,事关儿子,贵太妃不得不将手上藏起来的人重新启用,正好让一直盯着他们的桑吉捉了个正着。
这可是他们自己求来的差使,和朕一点关系都没有。福临毫不愧疚自己算计了弟弟手上残存的势力,去到坤宁宫看儿子。
景额正好醒着,看见这个穿着黄衣服的男人进来,立刻伸手要抱抱。福临一把将他举了起来,景额开心得直笑,胖胖的小胳膊不停的挥舞着,看上去很想再来这么一次。
仁娜笑着过来接过了孩子,帮福临解下外套,道:“二阿哥很想和你玩呢,每次你一来,他都好开心。”
那当然,父爱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福临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抱着他举高高的,将他顶在脖子上四处玩的,都是多尔衮,在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中,皇太极一点父亲的作用都没有。
仁娜絮絮叨叨的讲一些孩子的趣事,福临一边逗儿子一边听着,却见自家皇后说着说着,眼神迷离起来,然后话越来越少,往后一歪,睡着了。
花束子赶紧给她盖上薄被,又向福临请罪:“皇后这两日总是嗜睡,可能是累到了。”
“有没有请太医?”福临有些担心。
花束子摇摇头:“皇后说,只是休息一下就好,便没有叫太医。”
福临皱眉:“这怎么成,去宣太医过来,给皇后把把脉。”
太医院宋院首颠颠的过来,花束子叫醒皇后,让她把脉。宋院首按了一只手后,又换了一只手,这么一来,皇后都有些心慌了,生怕自己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病。却见宋院首一捋胡子,满脸笑意:“恭喜皇上,皇后这是喜脉!”
喜脉?仁娜欢喜得傻了,倒是花束子最先反应过来,给太医赏钱,又冲帝后二人再度恭喜。福临看到自家皇后忽然都亮起来的小脸,也笑了起来,只是笑容有些淡。而坤宁宫上下都喜气洋洋,除了宋院首,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脸色。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感冒引发了发烧,每次换季我都必感冒,烦死了,上班还很忙,结果下班的时候,办公室小妞问我晚上有什么安排,我才知道今天是平安夜啊。我已经老了,不过平安夜很多年了,望天。
妹子们平安夜快乐!
第六十六章
皇后是不应该有身孕的;宋院首知道得清清楚楚。他亲手配的汤药,有皇上在;皇后定然是每次都喝了的。
“说吧,怎么回事?”福临淡淡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宋院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回皇上的话,那些汤药定然不会有问题,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皇上曾经吩咐过微臣,汤药不可伤了皇后的身子,所以;剂量比较的温和……”宋院首只觉得后背汗津津的。皇帝的确是让他配不孕的汤药;可是又心疼皇后的身子;他也跟皇帝说过,是药三分毒,皇帝便要他尽量弄一些不伤身的,又问他要吃了后不易怀孕的有冲突的食材。这样下来,怎么可能万无一失,更何况帝后感情这么好。
宋院首脑袋都快垂到地上了,他怎么能直说:皇上啊,效果好的绝育药是相当霸道的,你又不舍得给皇后吃,你还经常留宿坤宁宫,皇后有孕是难免的,跟太医院一点关系都没有。
福临也清楚,就算是现代,也不会有百分百的避孕方法。他无声的叹了口气,道:“你起来吧。”
宋院首知道过关了,战战兢兢的起来,也不敢说话。福临想了想,问:“大概多大能看出男女来?”
“总要五个月以后,稳妥一点,就要六个月。”
“你下去吧,朕再想想。”福临挥挥手,让宋院首退下,自己呆呆的发愣。
皇后怀孕,是在他的意料之外的。现在的后宫,蒙古的女人已经占了上风,满族贵族们都有些不乐意。清军已经入关,蒙古的帮助也逐渐转变了味道,不单单是盟友,更是需要防范的。毕竟,蒙古骑兵一向彪悍。
皇后出身科尔沁,当年是草原上最尊贵的格格。如果她生下了皇子,蒙古定会为一心支持,而满洲贵族们又会一心反对,在这种力量的撕扯下,那个孩子可能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福临想起历史上的九龙夺嫡,废太子的两废两立来。说起来,这是太子和皇帝之间的事,其实,还不就是八旗间相互较劲的结果。同样是满妃所生的孩子,都会被这么推到明面上打擂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