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王子得到基督圣殿骑士团的财力支持,该教团是一个骑士组织,主要职责是与非基督徒、摩尔人进行斗争。
堂·恩里克王子去世之后,葡萄牙王室就成为了海外扩张的推进者。尽管在海外扩张的过程当中,一些葡萄牙商人也参与其中,比如当佩德罗王子到达巴西时,其中的一些船只就是私人的商船。但是整个扩张的举措和计划仍然是由葡萄牙国家控制的,也就是由国王控制。国王在里斯本设立了“印度之家”,所有来自东方或者大西洋的船只都必须到“印度之家”交纳关税,收入都归国家所有。后来国家还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商站出售来自北欧的商品,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葡萄牙帝国”最开始是建立在非洲的,随后扩展到亚洲,18世纪后又扩大到大西洋,占领了巴西和非洲若干土地。他们从非洲将“劳动力”——黑奴运送到巴西的金矿,并使其从事农业劳作,促使了巴西农业尤其是棉花的迅猛发展。
但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扩张可以说有点“过度”,分散到了许多地方,葡萄牙并没有相应的人口来承受如此多的“领地”。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博克萨说,葡萄牙人是“肚饱眼饥”,什么都想要“吃”,可是又“消化”不了。我们知道,一个机构极有可能因为没有能力做出改变而“死亡”,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葡萄牙也曾做过很多努力,比如说国家适当的从贸易中分离出来,交给一些公司去经营。在荷兰,“东印度公司”运作得非常成功。在英国,“印度公司”也非常成功,一些法国公司,甚至是丹麦和瑞典公司的经营状况也相对比较理想。而在葡萄牙,这类公司却运作得很不成功。也许是因为葡萄牙的商人不是特别善于经营管理,也许是因为国家过分控制和集权。总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组织管理上的问题。
结果,荷兰人成为了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一大竞争对手,逐渐替代了葡萄牙人成为了在东方最大的殖民者。英国人来得则晚一些,大概是在17世纪末期。
安东尼奥·曼努埃尔·埃斯帕尼亚·欧西门
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
和西班牙一样,葡萄牙一方面和欧洲世界相连,一方面也和穆斯林世界有密切联系。除了欧洲以外,他们也知道了一些到达非洲北部甚至亚洲的贸易航线。这些因素为葡萄牙人的航海大发现提供了条件,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与其他文明的接触,尤其是能够接触到阿拉伯的科学,而阿拉伯的科学尤其在天文学、数学等领域的成就在当时都比欧洲先进。因此与阿拉伯世界的联系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极其重要,这些都有助于这两个国家后来走出欧洲,走向世界。
葡萄牙位于欧洲大陆的尽头,朝向大海,远离欧洲中心。这一地理位置使得葡萄牙很早就开始从事贸易,而不是去“发现”。他们最初是单纯的和来自欧洲其他地方的人做沿海贸易,范围从欧洲北部延伸到地中海世界,直到非洲。所以葡萄牙人的海上航行远比欧洲其他民族要早。这样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无比开阔的海域进行贸易的习俗,培养了葡萄牙人进行大航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15世纪末,西班牙还有很多国内问题亟待解决。当时的西班牙还不是一个统一的王国,在西班牙境内,甚至还有一些小的阿拉伯王国。而在葡萄牙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它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境内也没有其他的王国存在,处于完全和平的状态,并且还与非洲、北欧保持着和平的贸易关系。葡萄牙已经做好准备向海外扩张,因为它别无选择,无法向欧洲内部扩张。当时的欧洲人知道香料来自亚洲,但是无法直接得到。来自葡萄牙各个港口的个体商人,习惯于航海生活,掌握着航行技术,知道如何在大海中为船只定位,正是航行保证了他们的生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2)
航海大发现后的海上航线与航海大发现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海上航线是从地中海出发经由埃及到达印度洋,再到达南中国海。这些航线主要被威尼斯人、埃及人和土耳其人控制。葡萄牙人开辟的是完全不同的航线,是一条经由大西洋,比原有航线更漫长的航线,完成航行也极其艰难,因为必须完全在外海航行。在航行的过程中,必须远离海岸线,在海里绕了一个大弯之后才可以穿过好望角,然后还要在印度洋里穿过马达加斯加群岛才能到达东方。这是个非常艰难的航程,因为它太漫长了,从里斯本到印度大概需要1年的时间。还要根据星辰计算航船的位置,来保证不盲目航行,因此数学计算显得十分重要。所以,不论是从技术、航程的长度,还是从控制海上航线的国家的更替来看,航行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葡萄牙人开辟了一条供自己专用的航道,并在数年内垄断了这条航线。但是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航线,会发生很多海难,容易迷失方向。优势就在于它可以被葡萄牙完全垄断,并且这比以往的航线更加开阔。
葡萄牙认为要到达马来西亚,就必须掌握从印度洋到中国海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马六甲海峡。他们占领了马六甲,建起了坚固的要塞,为到达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葡萄牙人曾经多次尝试在中国海登陆,最终他们选择了南部的澳门。澳门是中国皇帝让给葡萄牙人的一个小城市,可能是作为葡萄牙人帮助中国抵抗海盗的报酬,也可能是租借给葡萄牙人的,因为当时葡萄牙人根据法令要向中国当局缴纳一定的赋税。从澳门开始,这条航线继续延伸到了日本。他们一直和日本人有贸易往来,直到1649年日本关闭了所有的港口。
这样,葡萄牙开辟的航线就和西班牙连接菲律宾和墨西哥的航线交汇起来,世界也联成一体。一方面,葡萄牙人到达了日本、澳门和菲律宾,西班牙人则从菲律宾出发到了墨西哥。货物从陆路穿过墨西哥,在加勒比海改为船运,从加勒比海经由葡萄牙阿尔加维南部或亚速尔群岛到达塞维利亚,大海就像被绕了一圈。所以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王室联合起来时,据说菲利普王国的太阳从来不降落,因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的版图到达了整个世界,从墨西哥到菲律宾、中国、印度以及非洲。
J·H·萨拉依瓦
葡萄牙历史学家
葡萄牙不是为了香料才进行航海大发现的。航海大发现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堂·恩里克王子时期的大发现是对大西洋的发现,他到达了佛得角,也发现了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还到达了几内亚海湾。所有这些都和香料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仅仅是为了发现“未知世界”,期望知道他们当时还不知道的。后来在若昂二世时期制定了一个计划,他决定穿过印度洋,因为当时的人们知道印度有香料。这是航海大发现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若昂二世陆续派遣探险队进行海上探险,他们穿过好望角,穿过印度洋。直到1498年,达·迦马才真正到达了印度。他们将香料从印度直接运到欧洲,垄断了香料贸易。因此香料在若昂二世时期才开始成为航海大发现的动机。
路易斯·亚当·达·丰塞卡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副校长
1415年葡萄牙人对休达的占领,对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葡萄牙人进行领土占领迈出的第一步,并且占领的这座城市位于欧洲版图之外。但是这也是会带来深刻矛盾的一步。休达的地理位置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端,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汇处。所以,对休达的占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一个摩洛哥城市的占领,而是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里可以控制所有过往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船队。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3)
葡萄牙国王占领摩洛哥地区沿海大片领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15世纪、16世纪在那里形成一个较大的军事训练基地,为以后向东方扩张奠定重要基础。同时,还有一个政治方面的考虑,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摩洛哥港口的控制,从贸易、经济活动中获取利润。葡萄牙人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也就是能够运用相关的外交手段、军事手段、航海手段等等,这些手段能够帮助他们控制海上航线、控制海域,并且通过占领战略要地,建立沿海过渡领地,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保证了他们可以顺利到达东方。
当葡萄牙人在1498年第一次到达东方的时候,会难以理解东方世界,因为东方是一个与他们所熟知的大西洋国家有太多不同的地方。印度洋世界因为在很久以前就通过航海被发现,并且与大西洋沿海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往来,所以印度洋世界在经济上已经相当发达,这个世界里活跃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及人类文明,葡萄牙人初来乍到对这些都不是很了解。通过最初的直接接触,他们开始重新构建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也推翻了原先形成的与实际不符的错误观点。
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看葡萄牙是个小国。据估计,葡萄牙在进行第一次海外扩张时,人口总数不超过125万。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一个如此小的国家却能够组织如此规模的海外扩张?它覆盖的领域是如此宽广,从美洲一直到达日本。当时葡萄牙的权力得到极大发展,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小王国本身具备的权力,成为了可以掌控一个交通网络的权力。我们不能说葡萄牙从美洲的巴西一直“占领”到日本,一直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行使“主权”,而是说所有这些国家都属于一张巨大的海上交通网络,无论是从军事、政治,还是人口方面来看,葡萄牙当时并不具备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力,但可以控制海上交通。
在中世纪末期,人们知道的大西洋仅仅局限于欧洲大陆沿海海域,从斯堪的纳维亚北部海域一直到摩洛哥以南地区,是一条狭长的海洋。有很大一部分对于欧洲人来说是未知的,他们不知道大西洋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
葡萄牙人以及所有其他南欧人,针对什么是大西洋持有两种观点。其中一种看法与商船有关,因为这些商船开辟了连接北部海域与地中海的商业航线。于是他们将大西洋看成一条商业航线,在这条航线中最重要的目的是认识沿线的海港,以及一些可以到达的沿海海岸。另一方面,对于葡萄牙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大西洋上有很多的海盗,他们与商船截然不同,因为海盗是为了在海上建立自己的战略要点,达到控制海域进而抢掠过往船只的目的。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这两种观点的汇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葡萄牙海外扩张的第一阶段与此有紧密联系。我们常说的“海外扩张第一阶段”,很多时候在史料中会出现“第一批发现者”,这些其实是在未知海岸从事海上扩张的舰队,这一时期海上扩张是在基督教和穆斯林之间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因为非洲北部对于葡萄牙人来说是穆斯林地区,这里存在一个文明和文化的边界。在不同文明和文化的碰撞中,第一阶段的海外扩张才得以进行。很多文章把这一历史时间描述为摩洛哥海岸的军事登陆活动,以及具有伊比利亚特性的行动。
随着海外扩张的继续进行,人们到了更多的海域,对大西洋的认识也开始从一个狭长的海域逐渐向南面和西面延伸。这一进程大约持续了70年的时间,人们认识到大西洋的海域极其宽广,并且南北半球是连接在一起的。当然,这要归因于葡萄牙船队和西班牙船队不断地向西进行海外扩张。在这一初始阶段,哥伦布的舰队尤为重要,后来葡萄牙舰队也在南大西洋的探险中,发现并且占领了巴西。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4)
安东尼奥·德·帕布洛·坎特罗
西班牙军事史学家
伊萨贝尔女王实际上是西班牙进行地理大发现的诸多活动的总赞助人。在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得到统一,并且攻陷了格拉纳达之后,西班牙有了对外扩张的实力。
天主教双王所开始的扩张事业,被他们的继承者一直进行着,并逐渐形成了西班牙王国后来的规模。他们的孙子查理五世从他的外祖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那里继承了欧洲的很多领土,形成了统一的大帝国。同时西班牙还在美洲进行活动,相继发现了墨西哥、秘鲁、智利等许多国家,在亚洲发现了菲律宾、关岛等地。西班牙不仅在上述地方进行殖民扩张,还强化了他们在地中海的势力。在一场被伊萨贝尔女王称为继续反击的运动中,西班牙控制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西撒哈拉等地,防止阿拉伯人的入侵,西班牙还和欧洲另一强国法国进行竞争,为了限制法国在欧洲的势力,西班牙干预了意大利的事务,控制了那波利、西利亚及米兰周边地区。
后来菲利普二世通过继承葡萄牙进而继承了葡萄牙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使得西班牙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20倍。能够有效管理如此大的领土,要得益于西班牙发达的航海。当时有一条从巴伦西亚到马尼拉的固定航线,几乎联结了西班牙帝国的全境。马尼拉成为欧洲和上海、澳门进行贸易的中转站。
胡利奥·佩尼亚兰达·阿尔瓦尔
西班牙军事史学家
8世纪以前的西班牙是一个统一的王国,当时名叫西哥特王国。但是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后,这个王国就消失了。西班牙王国的重建,要归功于持续了近8个世纪的收复失地的战争。
到了15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3个王国,分别是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和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的格拉纳达王国。前两个王国由于联姻得到统一,婚姻的双方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萨贝尔和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德。15世纪末格拉纳达王国被统一的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王国攻陷。从此以后伊比利亚半岛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王国,就是后世所称的西班牙帝国。统一后的西班牙帝国开始向美洲扩张,正是在伊萨贝尔女王的鼓励下哥伦布开始进行航海活动。
卡洛斯·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
伊萨贝尔女王作为天主教双王之一,她的贡献是促成了西班牙的统一,并领导军队打败了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但是统一后仍面临严重的问题,她要重建整个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以及设立一整套的机构。她所建立的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包括从前被摩尔人占据的西班牙南部的卡斯蒂利亚、坎塔布里亚、阿斯图里亚斯和北部的巴斯克地区。
女王还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用铁腕驱逐了半岛上不肯改信天主教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资助了发现美洲的航队,并建立了著名的宗教裁判所。在宗教上采取强硬态度并非她的专利,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驱逐犹太人的活动在欧洲其他国家,比如法国和英国都有发生,但是,这个恶名却落在了西班牙身上,驱逐犹太人,设立宗教裁判所还与奴役印第安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索尼亚·阿尔达·梅西亚斯
西班牙古铁雷斯·梅利亚多
学院教授
15世纪欧洲航海领域产生了重大的技术变革,这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开拓欲望。哥伦布也是如此,他希望能够周游世界,认识更多的东西。但是没有国王的支持,哥伦布也无法成行。因此哥伦布主动面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王,要求进行航海活动,最终他取得了成功。这一举动,是同时代的其他人没有做到的事情。
。。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5)
哥伦布这次成功航行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当然这包括了对阿拉伯人的驱逐和原来的两个天主教国家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统一。统一是因天主教双王伊萨贝尔和费尔南德的婚姻而促成,也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资助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
哥伦布本想到达印度西面,但是却发现了新大陆,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一点。当然,对于大陆上的土著居民来说,这并非新大陆。
费尔南德·阿梅利戈·阿兰戈
西班牙古铁雷斯·梅利亚多学院副院长
哥伦布第一个到达美洲大陆,但他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人。哥伦布进行航海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而且是为了扩展贸易。但是要想开展这一活动,必须得到某一个国王的支持。
哥伦布曾经希望面见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寻求对穿越大西洋到达印度这一行动的资助。但是若昂二世没有接受他的提议,因为葡萄牙的航海政策主要是越过好望角,经由非洲寻求新航路到达亚洲,与印度进行贸易。
因此哥伦布转向了天主教双王,之前他也曾向他们寻求过帮助,但是当时格拉纳达还没有被攻陷,双王没有力量帮助他。拿下格拉纳达后,西班牙就有能力资助哥伦布的航海计划了。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几个世纪前,有一些航海者,比如维京人,曾经偶然到达过美洲。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美洲,只是偶然漂流到那里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哥伦布是第一个为了发现美洲而到达美洲的航海者。
哥伦布是一个很好的航海者,他对海上的风向了如指掌。在当时靠帆船从西班牙行驶到美洲,是一次极其艰难的行动。
卡洛斯·马丁内斯·萧
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大学
主讲教授
西班牙的统一是通过伊萨贝尔和费尔南德之间的联姻来完成的。这次联姻不仅使半岛上两个最强大的王国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合二为一,还为攻取半岛上最后一个穆斯林王国格拉纳达打下了基础。不过尽管天主教双王所建立的联盟实力强大,他们还是花了10年的时间才最终攻占了格拉纳达。10年后,完成了统一的天主教双王便开始追求半岛宗教上的统一,为此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宗教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在建立之初是为了监视那些宣誓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这一机构于1478年开始运行,但是到了后来,凡是被认定不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犹太人都要被强制逐出西班牙。
卡洛斯·萨莫拉诺·加西亚
西班牙军事史学家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活动要归功于哥伦布。但哥伦布并不是西班牙人,他甚至并没有首先去向西班牙王室寻求帮助,而是先去了葡萄牙和英国。
他到达西班牙的时候,西班牙还没有收复格拉纳达。伊萨贝尔女王在格拉纳达城外接见了他。在与女王会面时,他没有简单地提出要去殖民,而是提出要把天主教信仰传播到新大陆,这对于虔诚的伊萨贝尔女王是一个很好的提议。并且他仅向女王要求资助3艘船。这3艘船也并非出自王室财产,而是西班牙劫获的葡萄牙开往非洲的船。因此,女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那时的哥伦布还不是一个为人所知的名人,他仅仅因为娶了一个大官的女儿才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女王许给了他新大陆的土地和官位,尽管这些都只是未知的和不存在的,但也足以使他有动力率领船队驶向美洲去寻求财富和荣誉。
当时葡萄牙在海上仍占有优势,他们有更好的船只、更好的技术和水手,认识更多的航路。但哥伦布选择了一条没有人去过的横穿大西洋的航线。和他同行的水手们发现,在航行了很多天之后,眼前仍然是茫茫的大海,而他们的船依然是顺风航行,这样下去就难以回航了。哥伦布坚持认为只要他们继续航行就能够到达印度,进行贸易并获得财富。但船员们认为他们航行没有尽头,因此都要求掉头驶回西班牙。哥伦布坚持己见,他凭借当时简陋的测量仪器估算出剩下的路程不会远了。为了缓解船员们的不安,哥伦布编造了很多说法来安慰他们。其中包括那个著名的怎样让鸡蛋立在桌子的故事,其他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办法很简单,他拿一个熟鸡蛋,狠狠的往桌子上一砸,鸡蛋就立在了桌子上。这个故事的启示就是一定要坚持继续向前,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得到财富和荣誉。他坚信能够到达印度,一直到死,他都坚持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是印度附近的一些小岛,将来贸易的前途就在这里。哥伦布还在墨西哥湾里转了几圈,抓了一些土著人带回西班牙作为此行的证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6)
卡洛斯·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4世纪欧洲开始扩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地中海存在土耳其的势力。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的地中海是一个可怕的海,一个封闭的海。因为土耳其人而中断的贸易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北非进口黄金、白银、奴隶和象牙,另一条是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丝绸之路。因此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愿望格外强烈,他们希望能够越过非洲到达亚洲,主要的方向是沿非洲向南通过好望角继续向亚洲探测。
当时进行航海探索的大国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进行探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掠取非洲的奴隶和黄金、象牙,另一方面是寻找亚洲的香料。因为在14世纪、15世纪,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洲人做梦都想开辟前往传说中的香料群岛的航路,进一步巩固和探索到非洲的航路,以及到美洲的航路,使许多以前没有的贸易兴盛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欧洲许多财团,比如意大利的财团愿意出资赞助哥伦布航行的原因,他们期望能够迅速得到利益,收回成本。
卡洛斯·马丁内斯·萧
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大学主讲教授
哥伦布的航行主要有两个基础,其一是他竭尽全力说服了当时所有的人,包括国王,让他们相信他所选择的航路是到达亚洲最好的航路,远比葡萄牙人当时绕过非洲的那条航路快捷得多。双王针对哥伦布的计划召集了很多专家进行探讨,但是结果都对哥伦布不利。专家们并不相信哥伦布所做的计算,来自撒拉曼卡大学的专家则坚决反对他的计划。但是1492年攻陷格拉纳达之后,天主教双王认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资助这次远航,开始对海外进行探索。这是哥伦布得以远航的第二个基础,对哥伦布的成功远航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提供给了哥伦布政治、经济方面的许多帮助,包括许给他总督的封号,授予他代表王室进行探索的权利。天主教双王与哥伦布之间通过签署合同来对彼此的义务进行规范。这是因为在西班牙的传统里有着依靠合同并依据法律来规范签署合同双方行为的做法。因此,对殖民地的占领虽然是由探险者完成,但是基础在于同王室签订的合同、条约,得到的殖民地由探险者进行殖民,但主权属于王室。王室始终牢牢把握着海外征服活动的主动权。
在经济上,双王还授意当时的一些财团给哥伦布以资金上的帮助,让他有实力组建舰队。此外还给他提供当时最先进的船只和一批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带着这些航海老手,哥伦布的舰队开始向大西洋深处航行。在航行的最初阶段,舰队里的气氛是十分紧张的,每一个船员都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在驶向一片未知的海洋。但是哥伦布战胜了这种悲观情绪,并且否决了船员们返回到加那利群岛的建议。他这么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在平息一次叛乱的3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哥伦布的航行以及后来葡萄牙人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 因此,哥伦布的航行便有了深远的意义。这次航行,使得世界上各大洲之间开始逐渐相互认识,各个国家开始有了更多的交往贸易和文化交流。因此在今天这个全球交流达到新高度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促成这一交流的哥伦布远航的意义。
若尔金·麦哲伦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教授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六部分(7)
葡萄牙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葡萄牙是一个农业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渔业国家,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长度几乎等同于和西班牙毗邻的边境线。因此国家鼓励广大渔民到更宽广的海域去捕捞更多的鱼,寻求更多的海上贸易。而在开始进行海外扩张之前,葡萄牙已经与北欧、地中海的一些国家有贸易往来。
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以1414年对北非城市休达的军事占领为标志。紧随其后又重新发现大西洋中的众多岛屿,像马德拉、桑托港,以及后来的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这样,从占领马德拉和亚速尔群岛开始,逐渐形成了我们常说的“葡属岛屿”。在此期间,就加那利群岛的归属问题,他们一直与卡斯蒂利亚人存在分歧,但是最后这些岛屿还是归卡斯蒂利亚人所有。葡萄牙人在短短的几年内陆续发现了佛得角等岛屿,以及西非的其他一些土地。再后来就是几内亚海湾,还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接着就到了非洲南海岸的安哥拉。在公元15世纪末,迪亚士绕过非洲南部到达印度洋,在亚洲开始了“探险”。公元1500年,佩德罗卡布来尔到达了巴西。这样,葡萄牙的海外扩张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网络,而在16世纪初期葡萄牙还只是一个仅仅拥有大约120万人口的王国。如果说在最初葡萄牙人进行海外扩张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领土,那么到了后来,则是贸易促使其继续进行扩张。他们到达印度是为了购买胡椒、香料,到达中国是为了购买丝绸和黄金,而到达日本则是为了银。总之,这些物资、产品刺激葡萄牙人不断进行扩张,所有这些产品将后来的整个“葡萄牙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索尼亚·阿尔达·梅西亚斯
西班牙古铁雷斯·梅利亚多学院
西班牙在美洲进行的殖民统治,肩负着天主教廷传播教义的伟大使命,他们要在新大陆建立新的天主教国家,要在新大陆革除本国存在的种种弊端,建立一个全新的美好的社会。在殖民过程中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制度,一直是西班牙坚持做的。这也给美洲带去了文明。在这一点上,教会和封建君主之间完全没有分歧,因为西班牙的君主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愿望是不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