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方报业战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1)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
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
——与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的对话
《南方周末》发展了20多年,经历了很多变革、很多危机。它挺过来了,现在在调整中稳健发展。2004年4月我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的专访时就提到:《南方周末》确实面临着一场考验,但是周末能办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目前在中国的周末类报纸中,你不看《南方周末》能不能找到一个比它更好的周末报呢?也不容易找到。毕竟它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在,它的深度、它的高度还在,它还是比别人有独到的地方。
向熹代表南方周末编委会给集团交了一份报告,讲了周末的一些想法。他们提出“周末事业基础不牢与报纸转型发展的矛盾、新闻拳头产品不足与综合品质提高之间的矛盾、人才机制落后与人才新需求之间的矛盾、管理机制落后与企业规模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经营徘徊、突破乏力与影响力、潜在资源巨大之间的矛盾”等困扰南方周末的五大矛盾,并谈及解决的思路。2005年6月28日集团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我提出了集团的发展战略,随后也和几个报系的执行总编辑相继作了深谈,探讨新的发展思路。集团提出的成长战略,需要每一个媒体的竞争战略的支撑。
领军人物要清楚竞争态势、制定战略、把握方向
向熹:2005年,是南方周末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新一轮竞争上岗中上任的第一年。细梳周末的问题和机遇,我们认为,南方周末目前所处的大小环境虽还存在诸多困难,但形势已较前数年有明显改善,呈现出一个较好的势头。在这种态势面前,要推动南方周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编委会需要以创造性的思路与劲头,抓住重点,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定了从报纸转型到战略转型的思路,今年的核心工作是解决五大矛盾,以冲破发展的瓶颈。解决就是突破,突破就有新局面,请集团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范以锦:南方周末的新发展首先要实施转型,集团相信周末的班子能够在推进转型中求得发展。有的人听到南方周末要转型,就认为是倒退。其实南方周末确实是面临衰退的问题,我们从不回避。正因为出现衰退现象,发生困难,我们才提出转型。这不是倒退,而是进步。作为中国周末类报纸的第一品牌,周末过去20多年有过几次转型,每一次都可以从容地在探索中一步步推进,那是因为市场的领先优势弥补了我们探索调整的成本。时至今日的媒体竞争,特别是全国性周报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容许我们支付过大的探索调整成本,包括时间成本。
我们首先要有竞争态势分析,全国的周报、时政类周报都有哪些,谁对我们压力最大?都市类报纸、互联网怎样蚕食我们的市场,什么是他们肯定取代我们的,什么是不可取代的?整个周报市场的机会和挑战是些什么?南方周末具体要如何把握机会、应对挑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在哪里?在赢得竞争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始新的发展,在这个新的成长周期,我们的成长路径和价值实现模式可能是怎样的?报系不仅仅是“尖刀”,报系是报业集团的支柱和利润中心。一个报系或者一个品牌媒体的领军人物,要多点思考这些问题。
向熹:社长谈得很深刻。南方周末在1999年提出“报纸转型”的概念,这6年的发展中,经历了2/3个“W”的轨迹,从影响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出现了两个高点,一个是2000年,一个是2003年;出现了两个低点,一个是2001年底至2002年4月,一个是2004年中到现在。目前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从这一个低点往上走,迎接下一个高点,完成整个“W”。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站得高、看得远、理念清晰、市场把握准确时,就是南方周末发展的好时期,反之,一定会陷入低潮。
办《南方周末》,是在解一道“三元方程”,这三个“元”:是否符合政策环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符合新闻人的理想且对得起大历史。可能有一些报纸解出两个“元”,就能活得很好,有的特殊媒体,解出一个“元”也能活得很好。而南方周末这道题,必须同时解出三个“元”,才得正解。
下一个高点的实现,必须是报纸转型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光是产品的革新,还不足以赢得最终的成功,必须从管理、经营机制,甚至体制上,进行全面创新,这就是所谓的“战略转型”。
经济发展和市场成熟要求办报理念更新
向熹:周末的生存与发展,不但取决于操作层面的微观因素,同时也取决于包括政治资源、指导思想在内的宏观因素。周末事业的发展需要这两方面的基础。就微观而言,题材、操作、立场等对媒体的生存与影响力的形成相当重要:“题材”是先天性的决定因素,“操作”与“立场”是后天性的决定因素,而“题材”的核心是“线索”。若“线索”来源不畅、种类不丰富,将严重制约报道空间,进而影响媒体发展。而从宏观而言,政治环境、办报指导思想等因素对周末生存发展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又来得更为深刻、深远。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2)
南方周末已踏入22个年头,考察其各方面的历史变化对于今后发展方向的考虑与选择具有独特的参考作用。从新闻线索来源和报道内容看,在以文化娱乐为特征的时期,线索主要靠作者;在以舆论监督为特征的时期,线索主要来源于读者来信来电,同时同行在当地不能发的新闻也是重要的线索来源。这种状况与周末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有关,同时这又注定周末的先天不足: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获得较为宽松的办报地域氛围,但与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缺乏天然的体制联系。这种生存条件促使周末进行新闻改革的探索,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中国社会存在“体制外”、“体制内”的分野,这已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一方面我们希望这种心态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存在,另一方面,身处这个时期,做一份报纸,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否则,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随着形势的推移,客观上很多“猛料”类的线索用不上,互联网的发达及各地都市报的兴起,使得独家线索越来越少,而真正各地都发不了的题材,南方周末也同样用不了。于是从别的媒体上观察到的二手线索成为付诸新闻操作的主要线索来源,这既缺乏一手的社会线索,也缺乏来自中央部委办和各省市的权威信息,这种状况使得《南方周末》面对其他媒体的优势越来越小。而在这个优势缩小的过程中,《南方周末》却在进行着时政新闻的培育,进行着从“斗士”向“智者”的转型,进行着将核心竞争力从“新、锐”到“视野、见识、情怀”的调整,进行着影响主流人群、推动中国进步的努力。很显然,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这已经不是优势缩小的问题,而根本就是劣势。
因此,南方周末绝不让自己被打上“体制外”的标签,它有超越性,它属于所有关心中国发展的读者,它见证了,也将继续见证一段中国历史上艰难而伟大的时期,它将扮演这一时期思潮及大事件的记录者、观察者和时代进程的参与者。这是一个严肃媒体的本分。
范以锦:《南方周末》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一份报纸,一定要将其经营好,保护好。要从国情出发,要与维护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决策相适应。周末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思维、新成果的反映,是南方报人奉献给全国读者的文化大餐。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先行一步的尝试能够得到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持,那是因为全国有部分地区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我们广东大胆的尝试是在推动体制的创新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南方周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我们一纸风行高歌猛进,实际上也是在履行着推动体制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完善、市场的成熟,先行一步的广东在很多新兴领域已经和兄弟省市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作为广东新思维在全国反映的《南方周末》,也和很多专业报、都市报以及周刊、周报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个时候我们再以体制外的线索、内容乃至理念去报道、点评、监督已经发展成熟的体制内的对象,肯定不可能再赢得过去某一特定时期的喝彩和支持!用习惯性的方法和理念去反映已经成熟发展的社会,是非常被动的。我们要为过去的辉煌而骄傲,但我们决不可能被习惯性的方法和理念所束缚。过去中国的改革需要批评现实来推动创新发展,现在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南方周末》这样的品牌媒体做什么?有一些东西现在报出来,会引起社会震荡的,我们不能报。我们要顺应历史的潮流,理念上的与时俱进非常重要!
要在游戏规则内把国内外重大事件做得更好
向熹:周末生存发展的状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影响的同时,却屡屡出现危机,并遭遇边缘化的危险。只有坚持既走市场又把握好政策这两点,周末的生存与发展才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反之,不仅可能会毁掉周末为改善环境所做出的艰苦努力和良好势头,也会对周末长期的生存发展、推进战略目标造成严重的乃至毁灭性的影响。
走入新世纪,《南方周末》的转型从自发到自觉,从探索到有思路有计划地展开。
范以锦:总结南方周末的历史经验教训,我感觉是要办得更为稳健一点,要根据新的情况,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中国办报的基本规矩必须遵守。我们办报要注意新闻规律,也要注意国情。如果不注意国情,盲目地乱冲乱撞,那么是无法生存的;同时,如果不讲新闻规律,该报道的不及时报道,该告诉老百姓的不告诉老百姓,不能做到“三贴近”,那么报纸也同样会走向死亡。
《南方周末》应该干什么呢?我认为,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要关注;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一定要关注;奇特的社会现象,也要关注。《南方周末》是高品位的报纸,是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高度责任感的主流媒体,理所当然要关注。
向熹: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南方周末》作为一份全国性的周报,处于两个不利中:一个不利是以周为刊期,在日报类报纸、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现实之下,很少有经历数日仍然有独家操作可能性的题材;另一个不利是《南方周末》没有一个覆盖根据地,在全国发行量巨大,而在各地的发行量有相当部分处于地方性媒体之下,因而在广告的竞争中先天就存在劣势。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3)
在此形势之下,客观上要求《南方周末》要全面提高品质,拿出区隔性的、领先性的新闻拳头产品,而且要求期期新,永远不同、永远领先,才能保住市场。就《南方周末》而言,经历过文化报道优势、舆论监督报道优势、时政报道优势之后,特别是异地监督成为壁垒的情况下,应如何培养《南方周末》有特色的拳头产品,继续保持优势,我们随时随地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范以锦:这几年网上骂《南方周末》的挺多,好像是观众对体育运动员的期望一样,没有拿到冠军就骂!但是,如果是运动员的父母,谁又舍得骂呢?周末是我们的,无论如何现阶段一定要依据国情在游戏规则的范围内运行,有几点我们是可以做的:第一,《南方周末》要有超前的意识。有一些问题,它会比别人看得更尖锐一些,更长远一点。如在中国报业上来说,《南方周末》比较早就开始高举批判伪科学的旗帜。如反对“###功”,《南方周末》是较早把“###功”定为邪教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她总是想得更长远一些。第二,做同样的题材,大家都做,《南方周末》具有独特的视点和独到的表现手法。这个独特的视点,不是另类,不是唱反调,只是涉及点、切入点、表述方法与众不同而已。第三,《南方周末》有一批素质比较高的记者,有自己独特的高度和深度。
有这三方面独特的优势,按照中国的国情,按照中国的办报规矩去做是可以做得很好的。这在实践中我们也有例可循,例如,十六大还没有开,《南方周末》就说“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虽然是有风险,但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有超前意识,有高度有深度;还有如《苏共亡党十年祭》,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分析了苏共灭亡的原因,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的主流新闻,也是老百姓感兴趣的新闻。
有人说《南方周末》的特点就是敢讲话,我认为不能这么简单去概括。要经营《南方周末》持久的影响力,也不是靠一两件轰动事件能做好的,要把主流的新闻做好,社会上出现一些热点问题,我们要做引导,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要在游戏规则内,把它做得更好。要与时俱进,按照新的历史时期新情况做出特色的新闻,比如说过去的《南方周末》登了许多的案件,但现在中国的报纸,哪家不登案件?如果《南方周末》现在还是重点登案件,你登得过人家日报吗?此外,报纸老是登一些揭露性的东西,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也是行不通的。
找到我们的突破口让南方周末激情回归
向熹:为适应转型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南方周末》需要以积极、真实、全面反映中国社会转型图景为目标,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中国的视野、中国的声音”,积极发展国际题材的报道。这包含两个方向:一是以中国人眼光看待国际性事件,将世界的事情拉近,帮助中国读者清晰地、贴近地了解世界性大事;二是在世界性大事面前发出中国的声音,借中国近年发展的如虹气势,将《南方周末》培养成一份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性大报。
其二,宏观性、趋势性报道尤其是热点首报。《南方周末》的价值不仅在于报道,更在于发现,所以发现独家新闻、发现别人所没有看见的趋势、方向、潜流是周末做新闻的首务。《南方周末》的社会、时政、经济、文化都需要发现独家新闻,而且要有意识地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发现最有价值的新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按新闻手段进行操作,培育其为热点,让其他媒体跟进,形成合唱。
其三,操作好策划性的报道。要善于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与读者关心的问题上、从读者的角度做文章,努力达到双赢乃至多赢。《南方周末》有一些特殊时期的报道,如三个长假以前都是以“填空”的方式进行操作,今后要按照读者的需要来考虑,将其做好看,做出品牌来,进而创造经营收益。再如,“3·15”等特殊时期的报纸,也要做新闻专题,通过策划实现效益。
其四,经营好人物报道。人物报道以其人物性格的多层次性、丰富的故事性、与读者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等,在读者当中有广泛的市场。应将其作为周末的一个重头内容经营好,特别是要深入挖掘反映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流价值的人物题材。
其五,每月热点的逐步培养与报纸新期待。除年末特刊之外,形成多个报纸亮点,初步想法是,每月形成一个热点。例如,每年一月,要集中精力打造一篇“一月评论”,梳理展示《南方周末》对中国发展的一些认识,同时,借年度采编人员的采编假,鼓励调研,或专题组织,形成一组“一月报告”,以新闻实证的方式,报道国家若干趋势。
范以锦:经济领域的探索,始终引领着文化产业的进步。让我们认真回顾一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先行一步”的“窗口”优势日渐缩小时,推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思路,或者可以给我们《南方周末》的转型发展更多的启示。我们在大力推动粤港澳的CEPA合作,我们试图成为“9+2”泛珠三角与东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广东在大力推进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广州的汽车制造业……显然,广东还在强化部分的或区域的领先优势。广东从过去政策优势的处处领先,到今天市场驱动的局部不可替代,就是我们转型发展的一个思路:过去《南方周末》独领中国报刊媒体潮流,现在细分市场的竞争要求我们考虑在某些领域、某些区域实现不可替代。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4)
每一个产品、每一个企业都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南方周末》也不例外。从初创到成长,进而成熟,迈上巅峰,然后是出现衰退现象;在衰退的过程中有的彻底退出市场,有的因为强大的再生能力开始了新的发展周期。《南方周末》就是要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并确定新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开始我们新的发展周期。了解并正视现实我们就不会失落,有了突破口和新的目标我们就能激情回归。
《南方周末》的品牌影响和核心价值
向熹:这几年《南方周末》尽管碰到困难,但其品牌的影响力仍在,品牌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觉得《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品牌有三层含义:其一,这是一份以记录13亿人口的大国转型历程的严肃大报;其二,这是一份以追求新闻人职业荣光而上下求索的严肃大报;其三,这是一份以中国知识分子千年不易的先忧后乐情怀为内在动力的严肃大报。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这样的品牌内涵讲得不够,或有顾虑,不去讲。我个人认为,这些内涵是可以讲,应该讲的。历史总是保存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些都是真善美的范畴,如果它们忤逆了什么,那么只能是被忤逆者存在问题。而且,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能够走过风雨走到今天,正是民族精英群体能够葆有这样的精魂。
范以锦:《南方周末》的品牌影响强大,不单单是看她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实际上她是改革开放后一大批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方式、一份寄托。现在30岁到50多岁的读书人,很多都曾经是她的读者,受她的影响,特别是40多、50岁左右的成熟的知识分子,对《南方周末》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南方周末》应该是积极、和谐、向善的,概括得很好。回顾过去20多年的发展,我总觉得还有一点值得总结:和其他媒体比较,《南方周末》显得特别睿智。睿智是英明而有远见,或者说是卓越明智而有远见。《南方周末》是一份卓越的报纸,是一份有思想、有灵魂、有远见的报纸。睿智要求我们以最佳的方式、最佳的时机表达我们的远见;睿智也要求我们更有远见地增强读者的活力,把读者的平均年龄降低10岁甚至更多。
整合报系资源获取协同效应加快发展
向熹:2002年底,周末编委会提出“两报两刊”的思路,欲通过媒体品种增加的方式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争取将总经营额大幅度扩大。这个思路今天来看仍然是正确的。《名牌》和《南方人物周刊》的创办与发展确已部分实现了当时的预期。不过,报系的发展与南方周末的发展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报系的发展仍然不能代替南方周末自身的发展。那么《南方周末》自身发展应是什么形态的呢?一方面,要求经营机制要有历史性的突破,充分运用管理杠杆,正确应对变化的市场,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要有所调整和创新;同时目标的实现又依赖经营团队激情的回归,团队的成熟和团队的能力提高。需对现有广告产品(32版的广告版面)进行细致分析,以市场调研的数据确立《南方周末》新闻产品各版块的定位与设置,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确定特性和卖点,然后按步骤实施新的品牌宣传方式,并按各版块锁定的主要读者及其特色采用不同的宣传、不同销售政策和卖给目标所指的广告客户。另外,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套装,以特别的方法吸纳利润丰厚的跨国企业、垄断企业的广告,更优质地服务客户,抢吃“甘蔗最甜的部分”。
第二方面是针对目前地域性广告发达,《南方周末》在一些地域有较强优势的现实,有意识地开发一些地域专属产品,求得地域广告增量;针对一些领域有较大广告增量的现实,有计划地开发一些领域专属产品,求得行业广告增量;针对一些时段是广告集中的时间,而《南方周末》本身容量有限的现实,有准备地设计一些时间专属产品,求得时间区间上的广告增量。
范以锦:新的发展需要更多更新的资源,可以看得出来,周末的班子为她的发展思考了很多,也在实际操作中付出了很多心血。这里首先要强调报系整体的观念,报系内部要形成资源调配的机制,《名牌》、《南方人物周刊》的资源要与周末共享。周末的新闻系统应该是整体的资源系统,线索、采编互动、资料检索到采编合成,再到发行、广告等等要整合起来,根据媒体价值实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价值链分析,实现媒体价值的最大化。第二个要强调的是我们是一个报业集团,是能够支持各报系各子报创新发展的母体。周末的发展需要的资源首先要从集团和集团内部考虑,比如21世纪报系虽然脱胎于南方周末独立运行,但细分市场各有侧重;21世纪报系和南方周末在北京、上海的资源就可以交流互通。对于集团外部的资源,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获取并推动发展。
在获取资源的同时要考虑保护资源!《南方周末》的影响力很大,很多人都很关注。但是我们现在把很多内容都放到了网上,我们原创的作品成了一些网站提高点击率赚钱的重要内容。高端网民和我们《南方周末》的读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在一些发行相对不是特别快捷的地方,一部分读者可能转到了网上阅读。以后要考虑集团新闻信息资源的控制,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给网站提供标题、提要,用他们的浏览功能来刺激购买阅读,原创的内容第一时间要买报纸才能看到,或者在网上付费阅读。这样,我们被互联网替代的威胁才有可能降低一点;当然,我们自己拥有强大的新闻网站才是硬道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南方周末报系:培育全球(5)
成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
向熹:在《南方周末》求得世界报道突破的同时,将考虑以有效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做成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华文报纸、中国报纸。首先可启动海外分印与发行,考虑在北美、欧洲、澳洲建设分印点,在当地华人社区形成影响。海外分印与发行,可按出让版权形式、与当地主流报刊捆绑或以广告版面经营权抵消印刷发行成本的方式进行。主旨是扩大覆盖、扩大影响,但低成本甚至零成本。
范以锦:集团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际文化传播集团,要面向国际的传媒竞争。我想,这里有集团与集团的竞争,肯定也有媒体与媒体的竞争。现在人家的电视台已经进来了,我们的报纸一定要想办法走出去。
《南方周末》拥有“中国视野、中国声音”的基础,具备一些成为世界一流华文报纸的先天因素。我们要认真研究世界知名百年大报的成长历程,要研究他们生存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要研究它们读者需求的变化,要研究它们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不断变化的今天不要简单模仿、重复别人的老路。百年大报能够基业常青,肯定有它们独特的盈利模式;我们走出去要特别明确实力、特色和与华人读者的感情,这是我们长期生存、发展、盈利的基础。另外,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不能为走出去而在国外搭花架子。国内赚钱到国外花、撑门面不是我们的初衷,不盈利就没有生命力,就得不到海外同行的尊重;也得不到海外华人的支持,甚至会伤害他们的感情。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南方都市报报系:办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报纸(1)
南方都市报报系:办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报纸
——与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的对话
1995年《南方都市报》筹办的时候,我是领导小组组长,当时就对他们提出了“建一流的队伍、办一流的报纸、创一流的效益”的办报要求。因为有这样一种渊源,因为有对多年老部下老同事的赏识和感情,产生了我的《南方都市报》情结:总是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小孩那样,希望它茁壮成长。在我看来,《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报业面对市场主动出击的产品,它饱含着南方报人对报业竞争的自信把握和对细分市场的独到理解;《南方都市报》是全面覆盖珠江三角洲的大型综合类日报,它体现着南方报人对党的新闻事业的责任和追求;《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报纸,是在完全竞争的广州、珠江三角洲报业市场中成长的报纸。
有人说因为南都是南方报业集团的利润中心,所以集团总是帮这些人扛着。这看法太过肤浅。我想:中国目前完全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能够从容面对持久竞争的报纸并不多,《南方都市报》可能是其中比较全面的一个,为什么我们不让它好好成长呢?如果《南都》这类市场成长力强的报纸都夭折了,我们以后拿什么和国际传媒集团竞争?我提出要办中国最有生命力的传媒集团,这种生命力的永续需要媒体和媒体品牌的支撑。我非常希望,《南方都市报》能把握好方向,成为中国最有生命力的报纸,不但有“最好”品质的生命力,有市场竞争战胜对手的生命力,还有包括导向管理在内的管理能力、运营机制和抵御风险等方方面面的持久生命力。
产品和市场运作都是第一流的
范以锦:我曾经说过,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变得更加红红火火,《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个都市类报纸,是办得相当成功的。这主要是你们都非常努力,是因为“南都”有一个很有生命力、战斗力的创新团队,一个经得起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锤炼团队。如今,不管是报纸的形态、对新闻的经营,还是对一些重大事件所表达的意见,都让人感觉到这张报纸在走向成熟。这不是衰老,而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