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场潜规则:对号入座-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待接班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虚幻的问题,因为等待的日子充满了太多的变数,更何况接班也是一个变量,没有兑现的承诺都是尚未签单的支票,再有把握的传说也只是一把开不了保险箱的钥匙。
  希望接班快一点,等待少一点,原来是共同的心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糊涂就是最好的聪明
办公室不是一尘不染的宝地,各种顽固恶习都可能被培育发扬,因而在办公室里的不同是非原则有时就会造就冲突。
  有人喜欢占小便宜,出差多化点公司的钱;有人用公司的快递送自己的私人物品;有人在公司之外开了自己的供应商公司;还有人涂改了公司的报价单。。。。。可以列举的事实其实更多,概括而言有的只是个人品行的问题,有的相关职业道德的问题,还有的可能涉及法律的问题,但面对这一切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对公司的了解,对公司的忠诚,对职业的尊重,所以没有千篇一律的答案。
  但真正的难题不是自己该不该做,或者自己的同事有如此恶习怎么办,而是当你发现你曾经敬仰的上司做了这些你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怎么办。Vernesa最近就非常的痛苦,因为她总是清醒地看到上司的恶习,虽然她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出污泥而不染更好,再说人无完人。但却也常常有所不能释怀,对于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她而言,她更希望办公室是个洁净之地。
  终于有一天她走进了人事部递交了辞职信,对于原因她简单地告诉主管:价值观念有所不同。主管被她的“serious痈搞懵了,特地找她谈心,她也就一吐而快。人事主管没有挽留她,但却像朋友一样告诉她,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每个公司都有,有时糊涂就是最好的聪明。这下轮到Vernesa不明白,难道在职场就没有了是非观念了吗?后来她又转过几份工,等到的岁月的思考像痕迹一样留在她额头时,她才明白办公室里的是非原则是因公司而异,因人而异的,比如只追究价值财富的公司文化是不需要员工的忠诚度,也不提倡合情合理合法的过程,关键只在于结果;再比如上司可以做的事,可以有的特权,可能就是下属坚决不能为的行为和不能逾越的界限。
  Vernesa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居然也为自己立下这样的职场规矩:睁一眼闭一眼。只看光明,只看积极;放弃黑暗和消极。睁开的那只眼是为了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闭着的那只眼是为了给自己养精蓄锐。与其抱怨,不如放弃抱怨的根源。此时,看上去的糊涂就是最好的聪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甲方乙方
签过合同的人都知道,甲方是委托方,乙方是承接方,俗话说甲方是让人伺候的,乙方就是伺候人的。
  Naveei曾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多年,被客户修理得憔悴而又苍老,于是有一天决定不再做广告公司了,因为她不想辛苦地总是一遍一遍求得客户的满意。后来找来找去,有一天真的找到了一家客户公司,做起了发号司令,并随时等待着让广告公司来博得自己的欢心。可是突然有家猎头公司光顾她,想出高价让她担任一家美国广告公司中国经理,而且条件好得让人眼红,本来以为Naveei会动心,不料她眼睛也没眨就发话了:我只做甲方。
  从此和她相熟的人都知道,甲方就是客户,乙方就是代理商。甲方日日威风,乙方夜夜辛苦。原以为和Naveei一样喜欢傲居甲方的人一定比乙方多,因为好处是明摆着的,却也发现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坚守在乙方的大门里,而且乐此不疲。虽然常常熬夜,常常精神委靡,常常被客户批得晕头转向,但因为享受着“战胜”客户磨难的乐趣,也就分外的安心和敬业Sally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喜欢广告公司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随性的公司氛围,她可以不拘小节地工作,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战斗力一次次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代理商那里工作,职位比较高,薪水比较好,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资历同样的经验,代理商给出的“诱饵”是经得起竞争和考验的。
  有人在甲方,也有人在乙方,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平衡。有人爱甲方,有人爱乙方,于是就有了甲方和乙方的相互较量和合作。甲方乙方,孰轻孰重,孰好孰坏,自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生活就好比合同,没有甲方和乙方的存在,就没有了运转的机制。但是有一点却也是共识,甲方乙方的供需关系是在微妙中发生变化的,甲方与乙方的依赖共存的关系是有目共睹的。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同时担任着甲方和乙方的角色,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偶尔甲方就“摧残”乙方,否则下一个沦为乙方境遇的就是自己了。无论做甲方还是乙方,从人性化的相处之道出发,一切困难和碰撞皆迎刃而解。
  做甲方,也想着自己是另一个乙方。做甲做乙不重要,关键做自己应该做的
   。 想看书来

某人在某处
周末与朋友们相约喝咖啡,通常这样的时间难免被抱怨诉苦还有彼此的开解而填充。但是这一天让我们有所醒悟的不是互相的劝慰,而是一个女子的一句话。
  那个女子一个人在高峰时刻占着一个圆桌,让我们这些找不到位子的人好生嫉妒和不满,于是斗大胆上前询问可不可以拼桌,她一点不心虚地对我们说:somebody, somewhere。让我们差点晕到。没办法她有理由等她想等的人,我们只能靠边站。
  还没有申讨那个女子,我们中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吐口水了,A说他花费了大量金钱和人力去国外读了最好的MBA,可回国发现投资与回报不相等同,没有好的学历照样有人做着更高的职位,财富累积得比谁都快。B说辛勤工作还不如有好的人际关系,自己没日没夜的加班却比不了了那个与老板出自同门的副手,而且她占尽了公司所有的福利,自己却为公司累得不像人样。
  我们都是棋子,公司的棋子,老板的棋子,没有被弃已算是十二分的幸运了。我是中庸的人喜欢比较客观地推理。凭什么这样对待我们。自然A和B不服,于是他们又一次列举了自己种种的能力和资本,而我突然眼角里发现了那个占着圆桌的女子,于是打断了他们的抱怨。
  她可以是老板,她也可以是公司,她甚至可以是一个无所能耐的上司,但是现在她就是这个位子的主人,她不是告诉我们了吗?Somebody, somewhere。 中国人那么多,她总能等到她要等的人,你看在这短短几分钟内又有多少人像我们一样主动请求入瓮的?
  我们开始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这个女子,她的一个不经意流露的态度居然让我们对职场有了新的认识,太多人可以选择,太多人可以成为自己的替代品,我们难道真的有资格说自己就是最好的吗?还是识相知趣点做一个别人手中的要棋吧,哪怕做个小兵也要做最好的,这样才有机会做将领。
  分手前,我们彼此调侃,对朋友好一点奥,否则somebody, somewhere。我们哄笑着告别。感谢咖啡馆占位的女子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生真理: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在这个大千世界上不愁找不到比自己更好的人,所以还是努力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线转机
这段日子总有人来电报告好消息:我转工了!声音如春天的阳光那般惬意。或许一个新的工作,一个新的岗位,一份新的收入,一线新的希望,总能让人充满生机和蓬勃。
  May很喜欢原来的工作,可是太忙太多的出差太多的加班,她没有时间与家人分享,没有机会让自己身心放松,每天回家唯一的事情就是睡觉,然而肩负的压力又让她睡得不香,恶梦多多,在一番挣扎要“高收入的体面”还是要“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之后,她决定转工,去自己可以让更加舒心工作的环境,她笑着告诉所有人:我有时间谈一场恋爱了。
  Johnny思谋了很久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离开了工作12年靠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分公司,因为他太熟悉这里的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再调动起他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人羡慕他不用化心血去开拓新的领域,滚滚而来的利润足已让居功自傲而做享其成,但他在无所事事的背后总感觉到危机的存在,因而他决定乘自己年轻给自己再多一点压力,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尝试新的挑战和机遇,当他提出离职时招来了一片哇声,因为太多人无法理解他的动机,放着现有的成就不要,那到底要什么?Johnny反而从那一刻起变得非常轻松,因为他觉得自己开始了新的“革命”旅程。
  Joan要抽身而走,是因为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或者说是诱惑在等着她,
  虽然她并不讨厌现在的工作,也没有完全的准备要跳槽,但机会就这样惠顾了她,新的公司因为急需像她这样岗位的人,所以才不惜用重金和完善的海外培训制度来引诱她,她一夜未眠才找到了给自己一个走的最后理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她决定为自己新的高度而努力。
  转工跳槽是一种流动,总有利弊和好坏,但面对新的未来时,所有人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激情,这总比死气沉沉要来得有意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职场也没有终身制,哪怕只有一线转机,都能勇敢前行,这种态势已令人感动。
  或许不仅仅是春天才带来这股活力,而是这种活力早就埋伏在人的心底。走吧,走向期待中的高地,人生才无缺憾。
   。 想看书来

坐一回贵族
上海波特曼大酒店刚落成的时候,有同学高高兴兴考进了这家五星级的酒店做机场代表,虽然没有资格坐在气派的大堂喝咖啡,但因为乘改革开放的顺风而拿到了数目可观的小费,终于有一天扬眉吐气辞职开了公司做老板,他第一时间就把我们这些老同学请去波特曼大堂咖啡吧喝英式下午茶。我坐在气派的大堂里幻想联翩,觉得这真是一种好生活的象征。
  老同学见多识光介绍说:这是一种贵族生活。啊,第一次我坐了一回贵族,不过是靠老同学三年的机场代表的小费换来的。
  后来在我的心中始终把波特曼的咖啡吧看做是贵族的一部分,因而不敢随便去坐。等到几年之后,又有朋友靠投资媒体发达之后相邀去波特曼,屁股刚落定,傲视群芳的她竟语出惊人:我常常想我前世就是一个贵族。我无言以答,贵族难道就是有钱人,难道就是喝了一顿下午茶吗?
  又一次坐了一回贵族,却突然对贵族产生了浅薄的嘲笑:原来贵族在中国就是一把人人可以臆象的沙发椅。
  再后来见到老同学以及媒体投资人,因生意不那么顺利,因投资回报不那么理想,因种种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的原因,没人再提议去波特曼喝下午茶,感慨和抱怨多于了意气风发,我这个看客突然怀念起他们曾经有的少年不知愁的风范和骄傲如孤燕的做派,原来年轻时能够有胆量去坐一回贵族至少说明还有斗志还有雄心还有幻想。
  现在无论打工的,还是做生意的,或是做自由职业的,又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究竟为了什么,为了钱,为了好生活,还是为了一个自己并不明白的目标?
  这样想来,坐一回贵族倒不失为一个蛮好的动力借口。于是我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吧,这样我就可以自己或者带上至亲去波特曼喝喝英式下午茶。
  

Farewell 不仅仅是告别
在外资公司工作久了,就会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Farewell活动,有时是一次晚餐,有时是一个聚会,有时也会是一次狂欢。一切由当事人的身份和在公司里的人缘而定。阿May在一个月因为连续有三,四次机会被邀请参加Farewell活动,而突然领悟了其中的一些特殊内涵。
  第一个Farewell的是May的同事加战友,他与May同一天进公司,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从不对加班和出差有任何微词,同事们最愿意与他为伴。最近他结交了一个女朋友,因为对方极力想移民加拿大,他为了迁就爱情,于是就决定远走他乡。同事们自发在他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一起享用了一顿午餐作为告别。他还是一副木呐的神情,没有任何移民国外的喜悦神情,倒是同事们有说有笑好象在庆祝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成功,他只在结帐的时候有点激动,抢着为大家买单。在同事们最美好的祝福声中,告别午餐就结束了。阿May觉得没有人为他的离去而可惜,也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得意,好象与他的告别是大家早已预料中的一样,何况他的存在对大家而言没有特别的意义。
  第二个Farewell的是May的部门经理,她在提出辞呈后就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发贴子,同事间开始议论她离去的真实原因,而她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然少了往日的霸气。有一天她邀请大家去她公寓开Farewell派对,May也是其中一份子,可同事们却不那么热心,因为怕
  被认为是她的亲信,日后很难在新经理面前有发展的机会,May也左右为难,不知去还是不去,终于与决定去的时候才发现部门里的同事只有一两个,May想这才叫人走茶凉。
  May参加的第三个Farewell活动,是欢送公司财务总监的,原因是人才本地化的需求才促使公司没有给这个资深的马来西亚人继续签约。为了表示公司的仁义,特地举行了盛大的酒会,整个公司像过节一般。可是谁都发现财务总监很伤心,虽然有美酒佳肴相伴,但依然无法抹去他的无奈。他的告别演说更象是一种抒情,他说他来中国已经十年,他的家人和孩子都已在这里生活和学习,已知天命的他不知离去后的命运会是如何。全场开始伤感。May第一次领教打工者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真正含义。
  May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会离去,一定选择沉默的方式,因为人生就是无数个离开和开始组成的,为每一次送别实在意义不大,因为要么做给自己看,要么做给别人看,Farewell最好在心里。
   。 想看书来

袖子的长和短
那天上海的气温高达摄氏38度,从机场大厅一出来就被一阵热浪袭击。这时候人浑身上下觉得难受,最好立刻跳进大海游泳,否则身上任何的衣服都成了累赘。而此时在机场的出口处,除了几个人西装革履,其余的都穿得最精简的那一种,而不用说穿得如此有涵养的一定是日本人,他们满头大汗站在烈日下等车,让人好生同情,因为那是一种受束缚和受压抑的表现,或许仅仅为了一个体面的职业人身份。
  回到有空调的办公室,心情自然舒坦多了,特别见到满目生辉的夏日服饰,眼睛突然有了被滋养的感觉,从吊带衫,到无袖马甲,从连衣裙,到七分裤,应有尽有简直就是夏花盛开的景象,而男士的服饰就单调多了,顶多是一件短袖衬衣配根领带,一派循规蹈矩的样子。正逢公司里有香港同事来开会,哇塞,女士居然也是长袖西装套裙,男士更是衬衫领带加西装。偷偷问起为何不轻松上阵,他们不解的说,穿短袖那可是蓝领啊!原来他们齐齐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是为了一个有别于蓝领的身份。
  穿长袖的人走后,公司里热闹起来,特别是穿短袖的男士们一脸的愤怒,工地上的民工还穿着长袖呢!女士们更兴奋了大声嘲笑说,那些时尚明星都不穿有袖子的衣服呢,难道他们也是蓝领?没有人愿意对这个话题下结论,自然也就没有了探讨下去的可能,不过袖子的长短居然与身份有关还是颇让人遐思的。
  有朋友是海龟每天穿着没有品牌的全棉衣服去上班,有一天老板在众人面前提醒她该买衣服了,她不解得看着老板,难道没有阿玛尼就不能见人。老板说得更绝:做客户服务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包装得象个人。海龟苦笑道,华尔街也没有说天天要穿阿玛尼!不过当她思绪平静的时候,看到一片繁华的窗外街景,她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原来这里是上海。
  夏天很快会过去,或许袖子的长短不再是争论的焦点,但是身份问题可能还是职场一道坎。
  

拥抱见面礼
初初去外资公司工作,见到老外每次与大家打招呼,又是拥抱又是亲吻双颊,觉得颇不习惯。可后来看着看着,也发现了一些其中的明堂。拥抱见面礼多为职务高的送给职务略低的,男士送给女士,而且一定是结了婚的,或者公开有男朋友的。原来在外资公司,如果有一天能被所有从海外来的人拥抱或亲吻双颊,一定是属于三类人:一是被认为已是差不多level的人,二是被认定是公司受欢迎的人,三是被认准是同类的人。
  Teresa就是这样一个在公司里如鱼得水的人。她深谙拥抱见面礼的内涵,因而总是有意无意地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小小的公司行政主管,却有能量让公司上上下下对她呵护有加,每次大boss们造访,她总是享受女士优先的好处,被上司们当着同伴的面宠爱了一回,Teresa告诉友人,与大boss们拥抱亲吻也是有技巧的,因为都是人吗,亲近或者暧昧只是半步之遥,在享受被重视和呵护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给点小hint,或崇拜,或仰慕,或亲睐,或思念,甚至不忘加点诱料。在如此亲密无间的瞬间里,又能制造多少不可思议的价值?有的人利用了,有的人荒废了。
  有童年好友从美国回来,学着一身的洋气,与每一个大小朋友,男女老友拥抱亲吻,弄得场面甚为感人,那些一辈子从没有拥抱过除老婆之外第二个女人的老实男人们,都不知道如何结束这个热情的见面礼,幸好好友收放自如把场面控制得稳稳贴贴,以至于当她回美国多日之后,还有中国男人在回想那个突如其来的拥抱。
  其实细细想来,中国人还真的缺少这种近距离的异性接触,否则象Teresa之类也无需利用它来强势自己在公司的所谓核心地位,也不至于让那些老实男人们至今还在对那个美国来的拥抱回味无穷呢。
  公司里的拥抱亲吻也不见出了什么有伤风化的大事,生活中也来点即使算是官面堂皇的拥抱礼节,或许也不过如此。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鞋露态度
多年以前曾经见到一个美籍华裔的女老板,临产前几天依然在办公室里战斗,因为下身浮肿的原因,她已没法穿上皮鞋,于是她穿着袜子在办公室里象风一样穿梭。她的敬业精神就在她“赤”脚行走的那一刻表露无异,甚至多年以后她还是我们心中暗自佩服的楷模。
  前两天看到一个故事,讲一个外企白领的爱车经历,车漂亮人更漂亮,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放满后箱的漂亮的鞋,她说车是她自由行走的工具,而我想鞋应该是她可以自由选择态度的工具,比如去逛街可以立马换上舒适的平底鞋,比如去见客户咬咬穿上尖头的高跟鞋,比如去与朋友喝咖啡可以选一双可以引来赞赏目光的“妖气”鞋。女人爱鞋,路人皆知,鞋越多表明生活内容越丰富。而在职场行走,鞋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我认识的Joy在会务公司工作,除了见客户,她通常只选择运动鞋,因为她必须时刻比客户走得快一点,特别有时候要长时间站立,运动鞋给了她很好的支撑。一个花季般的女孩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可是工作让她变得简单:一切以客户利益为重。
  还有一个女伴从来只穿3cm鞋跟的鞋,原来她的老板长得短小精干,她这个助理自然要懂得分寸,不能让老板有心理压力,于是3cm后跟鞋就成了她工作原则之一。而且黑白两色是绝对主流,既不张扬,又很经典,让人无懈可击。
  现在女性的办公桌下,多一双鞋已是公开的秘密,给自己一个灵活的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态度,又不让自己长时间的压抑,鞋这个时候就成了最好的工具。
  

正经主业,正点副业
现在最时髦的职场话题是如何有正业的同时,搞好副业。换句话说,一心一意的人不再吃香了,一棵树上吊死的人连同情都没了。现在真正流行的是两手同时抓:正业和副业。
  几年前,有老友在著名的出版机构做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编辑工作,365天为很多人做嫁衣编辑出版了许多有着很高精神文明价值的读物,而他在同事们眼中完全是一副兢兢业业的小知识分子摸样,可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居然拥有一家实业公司,虽然名义上由其胞姐掌控,可重大决策和联络都由他亲自出马,年营业额高得可以让人惊诧。他在自己公司留有的老板房间,其豪华程度足以超过他的出版社老总的房间。他的高妙之处是正业副业两不误,而且在迅速富裕的同时,夹着尾巴在出版社做个低调,与世无争的大好人。
  原本以为这样的case纯属偶然,可几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已是平常。身在职场的人交谈中无不流露着赞美的神情,正业和副业两不误的人如今成为了被仰慕被钦佩的对象。女性通常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之余,会经营一家小店,出售自己喜欢的饰品,衣服或者装饰物,或者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开个美容院或者美甲院,所有副业的经营范围都离不开美丽两字。也有夫妻档,在工作之余,投资加盟一个连锁经营的店面,雇佣一两个帮手,做一些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情,比如房地产经纪,玩具店,咖啡馆等等。这种夫妻通常有一点小资情调,又性格互补愿意在品尝创业的甘苦中经营爱情。也有人靠副业挖公司现有业务的墙角,当然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是看不惯被剥削得太厉害的行为,于是才给自己留下一块自留地经营。当然自留地是越留越大,因为人的胃口是与日俱增的。
  做副业的,通常不是怀才不遇就是对现状略有不满,或者对收入或者对分工。而有了副业的人,常常把做好正业当作前提,当然也就少了很多抱怨和不安心,反正抱着只要自己的付出已对得起那份收入便可的简单心态。此外,做副业的人通常对未来的职场发展看得比较单泊,可能现在的副业只是作为一种尝试,一有机会就转成自己永久的事业,或许也有可能实验失败还为自己留下一条生路可走。有公司明文规定员工不可在本公司就业期间从事其他工作,但也有公司并没有类似规定,反正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完成指标或者分配的工作量,而成败只看结果。
  无论副业做得如何欢快,还是许多人把守着正业,这是因为人人都知道正业是“bread & butter”,而副业则是圣诞大餐,解决某种饥渴,当然能把正业做好,又把副业做大的人,不管如何他总算是个高手,让人羡慕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经正业,正点副业或许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附加的骄傲
有工作的日子,通常不会意识到工作在赋予责任和使命的同时,也赋予了可以骄傲的借口。
  Frank在公司任职期间每天有车接送上下班,出差可以做B舱,平日里身边总有客户在献媚,而且同事也愿意围着他转,久而久之他已经忘记刚拥有这些的时候曾经有过的不安,他已经把工作给他额外带来的利益都看成是与身带来密不可分的部分,直到有一天因为某种变故他失去这份工作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不知道没车的日子怎么出行,他发现五星级酒店和公务舱与他的生活有多遥远,他也发现身边没有人围着团团转的日子有多冷清。于是最终让Frank明白了一点,工作所带来的骄傲其实是与工作黏附在一起的,而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
  Lisa也有同样的境遇,她在办公室里做一份管理供应商的工作,可能是特殊的供需关系,让她成为了很多人要巴结要亲近的人。由于长期的朝南坐,让Lisa的脾气长了许多,她对供应商不仅傲慢而且甚至无理,但因为无论她有多少的不尊敬,都不会让供应商改变态度,于是她变得越来越离谱,背地里供应商都说:这个Lisa眼睛长到了额头。可是世事难料,一夜之间Lisa就没有这个职位,原先的供应商不再对她必恭必敬,相反许多对她平日里有意见的人,还表现出特别的高兴情绪,她在公司里的威风一下子被吹走了。
  Frank和Lisa都是普通人,都由于工作的关系获得了一些利益和特殊的礼遇,但是这一切都是工作或职位所附加的,而并非Frank或者Lisa本身的缘故,于是当工作或着职位有变动时,这一切并不一定继续会属于他或着她。习惯于被工作的附加骄傲统治的人,一定会在失去工作的同时,不仅失去骄傲而且也会产生特别的心理落差,有时甚至会让自己产生极度的自卑。
  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就是将附加的骄傲转变成对工作的珍惜和努力,并对所有工作上给予过帮助的人表现出感激和尊重。只有如此,当工作再变,反而因为自己对工作驾御的能力还在,才不会因此失去让自己平衡的重心。
  工作是自己找的,权利是别人给的,所以唯一让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不是随时可以给予或者收回的权利,而是自己拥有行天下的真本事。把附加的骄傲转换成附加的动力,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

去留之间
在公司就职,去留并非之只因跳槽引起。这两天好友Sean就处在极度困惑之中,原来他曾经为之服务了六年的公司,因业务中心的转移而决定南迁,作为公司的主要主干Sean也被邀请留用并与公司共进退。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离开自己的亲人朋友,离开自己熟悉的人际网络,对谁而言总会有难舍的情节,但是被留用的高薪和高职也是一种诱惑,Sean有太多的不舍,因而一时难于做出抉择。
  有过同样经历的Steven,也曾在公司把合资工厂迁到偏远小城的时候,他这个生产经理毅然决定暂时放弃对家庭的照顾而与公司同命运,Steven把工厂看作是自己养育的一个Baby,他觉得只有在Baby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才放手,这样不至于让自己的心血白费,当然对于一个有家庭的男人而言,能够颖尘 离乡拥纳 活也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的。当然胸有大志的Steven并没有把一个生产经理当作职场的一个终极目标,因而在他离开上海之前,不仅与公司谈妥了所有薪资条件,更主要他把自己在公司有困难时自己的无私相助和忠诚当作人生的一个砝码:他明白地告诉公司决策层希望公司在两年顺利过度后,自己能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工作。Steven用两年的忠诚蛹灏居,终于换到今天的荣耀:不仅重回上海,而且成了公司决策层重用的对象,事业前途就此一片大好。
  而Apple的故事就显得非常简单。当公司有变故的时候,她学着用最理性的方法,把去和留的好处和坏处用列表做了一番分析,当好处明显少于坏处的时候,她想也没想就离开了公司,她的理由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