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太宗第四卷:大漠雄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呢?哥。”
薛万均沉吟道:“好吧,我们待何力出发以后,也悄悄拔营,紧随其后。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者,契?部从属我们,他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成绩;二者,那何力桀骜不驯,让其为前驱与伏允硬碰,正好煞一煞他的威风,我待其有危难之时,再挺身相救,正好再嘲笑他一番。”
薛万彻有点不以为然,心想大敌当前,如何还能玩心机?他是一名直性子人,其与兄乃一母同胞,在这一点上却与薛万均很不相同。
契?何力回帐后,在其部落中挑选出千余骁骑,由自己亲自带领为先导,直奔突伦川,并令其他人紧随其后,以为接应。
从柏海到突伦川,其间距离有四百余里,其中的一百余里为茫茫沙碛,其间向无人烟,无水可汲。
契?何力临行前,让从人带足了水、粮,然一路奔驰,尤其入沙碛之后,人喝马饮,将所带水尽数饮完。
前方还有近百里无水源可寻,队伍因人马渴甚,行进速度渐渐缓了下来。
沙面上的热浪一阵阵袭来,使缺水的人马感觉头晕,心中又生出无数烦躁。
契?何力眼望前方,眉头紧皱,决然道:“全体下马。
可将备用马匹斩杀,供人马止渴。”
轻骑突袭时,往往带有备用马匹,人们来回换乘,以使马儿能歇过劲儿,使行军速度不减。
契?何力为了快速通过这段绝地,号令斩杀备用马匹,让人马饮其血以止渴,不失为一条好计。
然契?人素来爱马如命,何况是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坐骑。
契?何力此令一下,部下许多人顿时眼含热泪,不愿下手。
契?何力大怒,他下马拔出刀来,返身刺倒自己的备用马匹,大声喝道:“我们铁血男儿,岂能效妇人之仁?来,先饮尽此马之血!” 他顿了一顿,又道:“伏允那里,有无数的羊马,我们只要能到达突伦川,此战必胜,难道还会缺了马儿?”
众人心中尽管不忍,想想也是这个理儿,遂纷纷刺倒马儿,热饮马血。
如此,他们方才艰难地越过绝地。
后来的薛氏兄弟经过此地,见到这许多被刺倒的马儿,顿时明白契?何力的用意,不禁也佩服他的决断之才。
这日薄暮时分,契?何力的千余骁骑潜行至突伦川。
他们到了吐谷浑的帐篷边,猛然发动,在其营盘中左冲右突。
到了半夜,薛氏兄弟的后续兵马亦至,他们不事休息加入战团。
共斩杀吐谷浑人数千名,俘虏无数。
到了天明,就见营帐旁边,圈有二十余万头牲畜,这些也一股脑成了唐军的战利品。
吐谷浑人经过此役,大伤元气,今后再无本钱与大唐为敌。
伏允在黑夜中遭到唐军的袭击,一时惊慌失措,急忙带着自己的身边人向碛中逃去。
因行色匆匆,他甚至不及叫起自己的妻子儿女。
顾名思义,碛中即是沙碛的中心地方,这里有一小片绿洲,可供数百人汲水。
伏允带领二百余人逃到这里,已是第二日的午时。
想到遭此大败,伏允心中万念俱灰,手下人为其送来肉食,他也无心食用,只是呆呆地望着头顶上的日头发呆。
到了日落之时,伏允叫来天柱王及十数名王。
吐谷浑国官制:伏允之下为天柱王,再其下为三十余个名王,分统各个部落。
经过这几场仗,伏允的二十余个名王或被唐军打死,或被俘虏,身边仅剩下这寥寥十数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太上皇归葬献陵 老狐狸魂归碛中(13)
伏允见众人到齐,说道:“我自隋及唐武德年间,采取了与中土相攻的策略,我这样做的原因,是看到天下大乱,借强硬来逐步扩大我们的地盘。
这几年,我又看到,那唐朝的新皇帝专心于国内之事,不愿意轻易开战,就想借此机会全力拿下陇西地盘。
唉,我想不到李靖如此厉害,对我们如此穷追猛打,将我们赶到此绝地。
看来这一次,是我完全错了。”
天柱王等心里也有同感,暗暗埋怨伏允一味强硬,方招致今日结果。
伏允又叹道:“我今年已岁至七十,这些年数与隋、唐为敌,使其大为头痛。
我能这样,心里也大为满足了。
想外面的唐军,此时最想做的事就是生擒我。
嘿嘿,他们的这份图谋,定是难以实现了。
“天柱王,我国遭此大败,今后再无力与唐为敌。
为今之计,须要设法保证部众完整。
他们中土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我们族人能够长久繁衍生息,则此战未败。
为今之计,唐军若能得到我,就会宽宥我们的族人。
天柱王,这件事,只好由你来做了。”
伏允说完立起身来,侧身抽出佩剑,然后快速在自己的脖项上一拉。
众人惊呼声中,伏允的身子慢慢地倒在地上。
伏允的意思,是让天柱王带着自己的首级去向唐军乞和,以保全族人。
其实伏允若自己向唐军投降,李世民也不会杀他,甚至会授给他一个官职。
只是伏允觉得自己一生努力抗争,竟然得到这样一个全军覆灭的结果,不免万念俱灰,遂一死了之。
他这样一死,倒是成全了一位吐谷浑族人的英雄。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1)
李世民将李渊入葬献陵后,即对群臣说自己要入陵园守孝三年。
群臣听后大惊,纷纷上书谏止。
按照古制,父母丧需守孝三年。
为官者若遇丧期,需停官归家守孝。
若公务确实离不开他,需由皇帝下诏让其停止守孝,谓之奇情。
如今李世民要身入陵园守孝,当然不能自己夺自己的情,只好由百官上书来谏止。
事实上,国家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大至国家大政、征伐外交需由李世民来定夺,小至日常事务也需他来裁定。
李承乾名为太子,毕竟年龄幼小,名义上由其监国,小事由百官处之,大事还要来找李世民。
若李世民真的入陵三年而不问国事,这个国家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其后果群臣不堪设想。
房玄龄等大臣逐个上书,劝说李世民打消此念。
李世民一概不看,斥道:“朕当了皇帝,莫非就不能再为高祖尽孝了?现在国家已经安定,今年天下又大熟,没有什么为难的事,其实不用朕再多操心。
你们辅佐好太子,让朕在陵园与高祖静静相伴三年。
唉,朕自小开始,与高祖聚少离多,为寄哀思,也该是尽孝的时候了。”
房玄龄见李世民意志坚定,遂让萧NB545、陈叔达、颜师古、于志宁等老臣去面见李世民,说道:“皇上心硬如铁,你们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务必劝说皇上回转了心意。”
是时,李世民早已不上朝视事,而是穿丧服居于偏殿里。
萧NB545等人入殿叩拜毕,李世民问道:“你们莫非又想来劝说朕吗?如此的话休要开口。”
萧NB545道:“陛下不让臣等开口,老臣今日宁肯抗命,亦要开口。
陛下说过君王之身关系天下,其一举一动须以天下事为念。
今陛下欲入献陵守孝,臣私下以为,陛下如此做有碍天下大事。”
陈叔达接口道:“是呀,我朝建立以来,先是扑灭四方诸侯,又灭###厥安定北境,更抚民以静,休养生息,终于实现天下大治。
眼下正是巩固成效,将国家引向繁荣昌盛的关键时候,皇上却要入陵守孝,实在有碍大业。
陛下,高祖临崩之前,有遗诰曰不可使丧葬奢费,并嘱皇上不许守陵。
臣猜想,高祖所以立下如此遗诰,是让皇上以天下苍生为念,无须守孝,将全身心投入到治理国事上。
高祖这样想,其实已经告诉皇上:不懈怠于治理国事,即为大孝!” “朕以前也说过,这治理国家一事,须使君臣共同努力。
贞观以来,天下所以有了一些起色,正是我们君臣齐心协力的结果。
目前之势,若百官各司本职,朕在不在京城,其实并无大的分别。”
萧NB545道:“怎么会没有分别呢?陛下主政以来,使忠直之人更加勤勉,使奸佞之人敛其恶性,朝野内外,皆以致力兴国为要。
所以能形成这种局面,盖因陛下开明理政,任贤选才,剖断如流的缘故,大唐今日,一刻都离不开陛下在位。
若陛下去守陵三年,将宏图之志与萧索陵园为伴,实为不值。”
于志宁也接口道:“太子年幼,尚不足以托付大事。
像眼前李靖正在征讨吐谷浑,西域之事错综复杂,皆需要陛下来审时度势,以作取舍。
国内固然安定,然人心难测,难保有人趁陛下守陵之时兴风作浪,陛下若在京城,他们心服皇上之能,不敢轻举妄动。
总而言之,陛下若守陵,是百害而一益,且此益者,仅使世人知闻皇上孝心,与天下之事相较,毕竟为轻。”
陈叔达、颜师古也苦口相劝,并举出古人的例子,力劝李世民不可去守陵。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人若为皇帝之身,看似君临天下,威风无限,其实不如一名凡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2)
朕去守孝,本为一简单之事,却让你们说出这样一番大道理来。
这些天,群臣纷纷上书反对,看来若不加理会,其实难能啊!你们说的这些道理,朕都明白。
朕所以想去守陵,是觉得天下之事已入正路,群臣只要顺势而行,即不用朕再费心,因想去躲几日清静日子,以表孝心。
然按你们的说法,朕若去守陵,即是以天下之事为轻,且违了高祖的遗诰。
看来,朕只好继续呆在京城了。”
萧NB545等人急忙跪伏地上,齐声道:“陛下在京城,一样能对高祖尽孝,且顾及了天下大事,臣等实在感恩。”
李世民于是打消了去守陵的念头。
这日,李靖袭破吐谷浑,追迫慕容伏允自杀的消息传入京城。
李世民闻讯,凭窗西望,喃喃道:“李药师果然不负朕之重托,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完成此役。
老狐狸现在自杀,算是去除了朕的一块心病。”
由于西征将士大多还要在陇西戍边,李世民让长孙无忌携带赏钱,前往陇西犒赏将士,并诏契?何力、拓跋赤辞等番将随长孙无忌入京,他要亲自接见他们,示以勉励之意。
侯君集、李道宗率领南路军经星宿川到了柏海,欲继续深入沙碛追击伏允。
这时,李靖派人至此,让他们领兵北上,与北路会合。
原来伏允自杀后,天柱王与十余个名王一起,携带伏允的尸身到唐军营中乞降。
薛万均不敢做主,即派人护送他们到李靖的中军帐所在地,由李靖定夺。
李靖看到伏允的尸身,心想此人若不是山穷水尽,断不会自杀。
又想此人一生与中土为敌,至死方才明白不是中土的对手,以杀身来保族人周全,不失为一名好汉,心里就有了一些敬佩之意。
他让天柱王依吐谷浑风俗先将伏允葬了,自己又修书一封,让人带着天柱王及伏允的儿子前往京城,请李世民定夺吐谷浑今后的命运。
这边,李靖分头派人,传令侯君集、李道宗、薛万均、李大亮领兵来中军帐会合,以商议班师的事情。
后几日,诸将陆陆续续到齐,李靖排成一宴以犒劳大家。
是时,契?何力与拓跋赤辞带领所部,按照李靖的指令,设法收拢吐谷浑人,并加以安抚,所以需再晚几日才能到。
李靖举酒祝道:“本帅奉皇上旨意来讨吐谷浑,得众将尽力,终于完成此役,实在可喜可贺。
想起此役之困厄局面,超出我的预料。
本帅仔细想来,我们凭着坚强的心力与伏允缠着不放,是为胜利的关键。
若期间稍有懈怠,给了伏允喘息之机,就会功亏一篑。”
贞观以来,大唐不轻易对外用兵。
大的战事除了对###厥一战之外,就数此役的动作最大。
李靖当初荡平###厥,固然出奇兵直捣敌巢,但主要是###厥内部不和,四面楚歌削弱其势,其顺势而为。
其作战时用兵不多,像攻破定襄仅用三千人,袭破碛口仅用一万人,即是例证。
比较而言,此次吐谷浑举国与大唐为敌,使唐朝动用了许多兵力,加上唐军到此,还遇到了恶劣的气候以及艰难的地形,则此战要比平###厥之时惨烈许多。
大军征战之时,每每遇到缺水少食的场面,众将回思刚刚经历之事,不禁唏嘘动容。
李靖接着道:“我们将吐谷浑合围之后,有三场战事最为精彩。
一是侯尚书、任城王领南路军出逻真谷,将伏允逐出乌海;二是李总管占据蜀浑山,挡住了伏允的西逃通路;三是薛氏兄弟、契?何力奇袭突伦川,使伏允落荒而逃,终于自杀。
这里,我要多说说侯尚书的功劳。
那时伏允逃入沙碛,是侯尚书力主坚持穷追不舍,此为关键的转折。”
侯君集将酒盏放下,拱手谦道:“李大都督这样说,实在让君集汗颜。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3)
不管我们众将有什么意见,终归要由大都督来定夺。
世人皆言李大都督用兵如神,此次又被皇上请出山,足证此言。”
李大亮接口道:“大都督明察秋毫,将伏允的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因布下铜墙铁壁使其无处可逃,又多出奇兵使其疲于奔命。
侯尚书说得对,我们所以能取得一些小胜利,皆是大都督调度之功。
要说此役功臣,自然首推大都督。”
李靖摇手道:“罢了。
我现在年老多病,本该在家静静养病,为报皇上圣恩,此次只有披挂上阵,以为皇上分忧。
我以风烛残年,名利之心早已淡泊。
要知我朝对军功赏赐甚厚,你们毕竟年轻,有什么功劳还是要多记给你们才是。
本帅此役多坐在中军帐内,在前方冲锋陷阵的都是你们,要说功劳,还是你们为大。”
侯君集、李大亮多年来行军打仗,耳闻目睹了李靖的本事,心中实在敬佩。
像侯君集这些年官运亨通,自视军机兵法本领挺高,但在李靖面前不敢张狂。
其赞扬李靖之言并非虚饰,实为由衷之言。
座中的薛氏兄弟与李靖接触不多,他们先随李艺,后从李建成,到了李世民主政,二人颇受重用,薛万彻又被招为驸马,愈觉春风得意。
薛万均由于突伦川一战,由此彻底打散吐谷浑,觉得自己是此役的首功。
他始终把契?何力看成是自己的部属,所以现在早将契?何力力主进击突伦川,而自己犹豫不决的事忘得干干净净,将契?何力突袭突伦川的功劳看成是自己所为。
他此时不像侯君集、李大亮那样谦逊,得意洋洋道:“李都督所言不错,像此次突伦川之战,若不是我与万彻一起快速进击,让伏允来不及带领部众逃跑,则此战的结束尚需时日。”
李靖点头道:“不错,我听说你们行军途中因缺水而饮马血,就像侯尚书领兵在逻真谷吃冰雪一样,由此战胜了艰难,赢得了与敌接战的时间。”
李靖此时尚不知道契?何力与薛氏兄弟的争执,还以为突袭突伦川是薛氏兄弟的主意。
薛万均面有得色,说道:“此战终于逼迫伏允在沙碛中自杀,皇上闻此消息,也定是欣喜得很了。”
薛万均将大功揽于一身,引起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心内不满。
此战所以能够取得完胜,与之前合围伏允、各路兵马奋力围追堵截大有干系,岂能是一路兵马之功?他们又想这是薛万均的酒后之言,是当不得真的,也就不加理会。
数日后,契?何力与拓跋赤辞赶来与李靖相会。
此时,京城里来的专使传达了李世民的旨意,旨意中说长孙无忌已带领赏物、赏钱前来犒劳大军,让各部回原地驻守,并让契?何力与拓跋赤辞等番将入京面圣。
契?何力与拓跋赤辞闻讯,即让部众自回原地,自己随李靖一起徐徐向京师赶去。
他们这日走到大斗拔谷,只见谷内旌旗招展,平地上更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绸和耀眼的金银器物。
长孙无忌笑盈盈地立于谷口,对李靖等人说道:“无忌奉旨来迎西征大军东归,昨晚到此,闻听大军离此不远,就候在这里专等你们。
皇上赐有赏物、赏钱,无忌想早日分发给将士,这里条件简陋,也只好将就了。”
李靖等人下马,跪听长孙无忌宣读李世民的旨意。
宣旨完毕,长孙无忌将赏物分发给大家,赏物中包括给兵士每人酒一瓶、牛肉一斤,此时已近中午,兵士们席地而坐,开始喝酒吃肉,一些相熟之人更是围坐在一起,他们行令猜拳,好不热闹。
长孙无忌令人在谷中的阔地上摆好了数案简单的宴席,无非是些随身携来的熟肉、饼等物,当然还有成坛的美酒。
长孙无忌与李靖、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段志玄、薛万彻、薛万均坐在一席,众人推李靖坐在上首;相挨的一席上,史大柰坐在上首,同席的还有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何力、拓跋赤辞等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4)
长孙无忌立起身,举酒祝道:“卫公率领众将来讨吐谷浑,皇上在京日日牵挂,闻听捷报,因派无忌来劳军。
无忌想早日将皇上的旨意传达,就在此野外与大军相遇。
惜菜肴太少,薄酒不多,就请诸位明白皇上的此番心意,不要计较许多。
来,请满饮此盏。”
众将纷纷起身,仰头饮酒。
待酒饮尽,大家又复坐下。
李靖不善饮酒,仅浅斟一口即罢。
他坐下后,举盏对长孙无忌道:“皇上的圣恩,臣等惟存感激。
其实此战能胜,还是皇上事先筹划好的方略,我们只是遵令行之而已。
还有一点,此战前后历时半年有余,大军深入大漠日久,所有粮草惟靠后方源源不断接济。
多亏齐公你与房仆射在京城居中调度,又有段将军竭尽心力按时转运,使大军行到哪儿,粮草也随之而至。”
段志玄接口道:“李大都督过于谦逊了。
想其侯尚书与任城王经过逻真谷时,以及薛将军直捣突伦川时,因为志玄无能,未及时将粮草转运上去,以致让将士饿了数日的肚子。
则此战能胜,皆是前方将士有报国之心,不畏艰难险阻所致。”
长孙无忌说道:“卫公,志玄说得对。
如今天下富足,粮草盈满仓库,为大军转运粮草是很容易的事。
此战能胜,还是多亏了卫公运筹帷幄,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而成。”
其实每次行军打仗,粮草充实为必胜的基础。
至于交战之时,将帅的谋略以及兵士的士气最为重要,这就需要把握好稍纵即逝的战机,给敌手以出人意料的猛烈打击,往往收到奇效。
此战中,侯君集的南路军兵出逻真谷,将伏允逐向西去,而契?何力不给伏允喘息之机,奇兵突袭突伦川,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家酒酣之际,自然多说得意之事。
薛万均这些日子得李靖及众将夸奖,早将奇袭突伦川之功归于己身。
长孙无忌对突伦川之战最感兴趣,毕竟这是逼迫伏允自杀的关键之役,他就向薛万均追问交战详细。
薛万均大为兴奋,绘声绘色说了为早日到达突伦川,将马匹斩杀热饮马血的事。
长孙无忌听到此节,不由得啧啧连声,盛赞薛万均面临紧急关头能够当机立断。
这边正说得热闹,忽听隔席有人“哐啷”一声拔出剑来,其大声喝道:“薛万均,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
你撒下如此弥天大谎,我拼着一死,须由你不得。”
众人愕然而顾,只见契?何力手执明晃晃的长剑离座直奔薛万均。
与契?何力同坐一起的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急忙起身,欲扯住契?何力。
但契?何力的动作太迅疾,二人要比他晚了数步。
契?何力堪堪奔到薛万均的面前,众人眼瞅相救不及,这时只听“当”的一声响,一人飞身离座,同时跃起拔剑,其剑与契?何力之剑相交,将契?何力震退了一步。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薛万彻拔剑相救哥哥。
契?何力奋力前冲,与薛万彻猛斗在一起,二人旗鼓相当,一时分不出高低。
薛万均眼喷怒火,也立起身来,欲拔剑加入战团,相助薛万彻。
身边的李大亮见状,大声喝道:“万均,不可如此。”
他拔剑冲到正在苦苦相斗的二人前,觑准二人之剑就要相碰的一瞬间,伸出自己那柄黑沉沉的重剑猛压过去。
只听一声震响,契?何力与薛万彻只觉自己的虎口一震,只见自己伸出的长剑当腰断折。
李大亮将己剑横伸在二人之间,凝立不动,口中大喝道:“二位各退三步,我有话说。”
契?何力与薛万彻受此巨震,皆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这时候,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上来执住契?何力的双臂,那边的段志玄和侯君集捉住薛万彻的双手。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5)
李大亮收去剑势,说道:“你们有什么解不开的冤仇,缘何要以性命相拼?今日当着皇上钦使齐公和李大都督,须分说明白。”
契?何力气喘吁吁,指住薛氏兄弟,骂道:“你们真是一对狼狈为奸的好兄弟,要想贪冒大功,须将我杀死方能称你们心愿。”
薛万彻回骂道:“你这条桀骜不驯的番狗,此战累累羞辱我们兄弟。
你归了我朝,就不能依你往日的性子为非作歹,你以为还能依你为狗酋长时的光景吗?哼,不说我朝有制度,就说你这份嚣张的样子,我薛万均就先容你不得。”
薛万彻骂契?何力为番狗,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顿时脸上变色,阿史那社尔喝道:“薛将军怎能说出这等言语?我们以前固然是番邦,然现在归了我朝,即是大唐的臣民。
你歧视我等,须到皇上面前剖说明白。”
李靖和长孙无忌一时不明白契?何力拔剑欲刺薛万均的原因,然看到薛万彻开口羞辱来归附之人,若不及时制止,场面就会失控。
李靖走到二席间,面向薛万彻斥道:“薛驸马,此战完胜是诸君共同努力的结果,像契?部与党项部一心向唐,为此战立下不世之功。
你身为朝廷的将军,又是当今驸马,却说出这等不堪的言语,太不应该。
不说执失思力他们心寒,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李大都督不可太偏心番将,我不过回骂于他,可他呢?却要提剑来杀吾兄。”
薛万彻不服气地嚷道。
“此事因何而起?本帅自然要查问清楚,自会秉公办理。
左右,先把此三人押走看管起来,不许他们再起争执。”
李靖与长孙无忌此后找人询问个中原因,李靖还把契?何力叫到跟前详细询问。
契?何力把此次与薛氏兄弟的恩怨说了一遍,最后愤然说道:“我们所以能奇袭突伦川一举成功,是全体将士戮力攻战的结果,更是北路军乃至西征大军的功劳,岂是一人之功?他薛万均若果真设谋攻击也就罢了,可他在阵前退缩,无奈之间才随我身后,怎么就敢把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我久居边鄙,思虑简单,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若与此等人为伍,我不敢入京面圣,宁肯回到族人之间。”
李靖赞道:“好呀,想不到你有如此胸怀!薛万均以前善战,想不到他现在把功劳看得如此之重。
契?何力,当今皇上推行清明政治,是容不得宵小之人兴风作浪的。
像薛万均仅能瞒得一时,终归要败露的,如此,定为我朝所不容。
嗯,本帅自会去诫约薛万均,让他今后如实叙说战情,不可再夸大其功。
今天的事,你也有错。
你若将其中详细说给本帅听,本帅非不明白之人,焉能容薛万均无端夸说?你却擅动刀剑,要取人性命,这就不对了,今后不可这样。”
李靖又叫来薛氏兄弟,疾言厉色将他们斥责一番,嘱他们今后要实事求是,不得妄说。
薛万彻对其兄的作为也很不屑,只是见契?何力要来杀薛万均,其兄弟之情,不免同仇敌忾。
事后,薛万彻想起此事缘起,骂薛万均道:“哥,你今后不可再厚着脸皮胡说,明明是人家的功劳,你要硬揽入自己的怀里,让我都替你脸红。”
经李靖的排解,双方在返京路上各自偃旗息鼓,不再寻衅。
事后,李靖对长孙无忌说道:“薛万均本来是一个好好的人儿,缘何受名利之累,竟然恬不知耻?”
长孙无忌道:“是呀,我初闻此事,也大吃一惊。
想是薛万均以为契?何力为外番之人,将其忽视。
不料想契?何力为如此烈性之人,顿时闹得他灰头土脸。”
李靖不再接腔,心想自己已为致仕之身,此次被皇上点将,终于完成此役,此时再无牵挂。
至于薛万均与契?何力争执一事,只要他们不再以性命相拼,自己也不想再替他们进一步排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薛万均贪功受辱 李药师闭门谢客(6)
大家一路无话,不一日到达京中。
是时,李世民依旧在宫中守丧,不能出宫迎接,就让房玄龄主持,由李承乾出面,在太庙举行了献捷仪式。
至于其他一应宴乐之事,这里也不一一细表。
李世民这日在两仪殿召见契?何力和拓跋赤辞,对契?部和党项部此次协助大军征讨伏允一事大加赞扬。
皇上金口须有赏赐相配,契?何力和拓跋赤辞自然收到无数赏物。
李世民最后话锋一转,说道:“吐谷浑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其新王已立,我让李大亮带领精兵就近驻扎,以为声援。
契?部和党项部与吐谷浑相邻,今后要和睦相处,不得倚势欺凌弱小。
” 那日天柱王带领伏允之子慕容顺到了长安,李世民册慕容顺为吐谷浑王,封其为西平郡王,让其归旧地统领其众。
李世民怕吐谷浑人不服慕容顺,又对李大亮下了一道诏令,让他带领精兵居住在吐谷浑边境,一俟其国内有难,李大亮无须再请旨,即可领兵深入其境,支援慕容顺。
李大亮其时正随李靖一同返回京城,接旨即折头回到凉州,接李世民的旨意布置兵马之事。
其后慕容顺果然难服其众,国人起而叛乱,李大亮来救援不及,慕容顺和天柱王竟然被部下所杀。
李大亮此时已提兵入境,很快平复叛乱,并立慕容顺之子诺曷钵为吐谷浑王。
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