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州流民为之一清,这让下官的工作轻松很多啊。全赖大人去年的宣传之功,几波先去东夷岛开荒的农户一回家乡就展开炫耀工作,一身的新棉布印花衣料,流水席大鱼大肉吃的红光满面众多穷亲戚自然没有不移民的理由。那些海上捕获的鲸肉甚是美味,就连下官都买了数十条制好的上等熏腊肉干赠送亲朋故旧。宣传中有房子有土地的条件都实现了,由不得那些先去亲友回乡炫耀被震动的贫民不信嘛。一边是签完合同就到手的安家费和贷款,一边是过不下去的穷困生活,谁会说不呢?
至于大人投资兴建的福州造船厂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三个五千吨级的干船坞已经建好,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下旬二月初就可举行开工庆典,届时还望大人亲临剪彩啊!”
虽然文泉是正六品的朝廷命官,但是在有对大宋开疆拓土万里的天大功劳傍身的四品开国伯身份的穿越众面前还是要严格遵守封建礼仪不得僭越,在书院这么多长时间,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穿越众们的特殊习惯和爱好,比如剪彩和参加各种庆典,他自己也慢慢爱上这一类活动了。
“你也用不着拍马屁了,我最不喜欢奉承的人了,不管怎么说十年之内你还是不能离开福建路,你就不要总是想着调离或者入京当京官了。我们需要你呆在这里继续发挥你的作用,所以你还是安安心心的老老实实的呆在这为民请命吧。听说你委托你的远房堂兄还是表兄来着入股了移民公司和东夷岛开发公司?入股花了多少钱,你的俸禄难道不够吗?”
“知道了,一定老老实实的待在福建路继续干下去。至于入股之事并非下官授意,去年除夕之前,下官与堂兄文澜在家中聊天时说漏了嘴,谈及两个公司开办和公开对民众发售股份的消息。结果没想到堂兄一回家就呼朋唤友动员亲戚凑了两万贯,分别买了这两家公司的股份各十万股,平均一股100文。下官直到前几rì才从堂兄那里知道这事,下官绝对没有以权谋私啊!”文泉一脸冤枉的表情,让李基觉得十分搞笑。
“说谎都不会,还有什么用,简直就是个废物。股东名录上面怎么有你的名字,那五千股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蠢材,不会用你儿子老婆的名字买吗?”李基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要说你也跟了我不短的时间,不知道我们公开招股的规矩吗?东夷岛开发公司规模巨大,总股数1000万股,采用的是议价法定价,在最新开设的上海务证券交易所公开出售的消息还没有传到福州,你的堂兄就去买了10万股,虽然是不到1。2%的股权进不了董事会,但是也占了很大便宜。这样做很不地道,会留下不好的影响,虽然还没有到让你身败名裂的地步,但是和我们的jīng神是违背的,下不为例。”
“下官一定没有下次了,大人明察秋毫,下官一定做好本职工作,但是……”
“你不用担心,你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已经处理好了相关的手续,等到我们参加造船厂的开工仪式之后你就可以拿到文件。不过你买的移民公司股票可以卖了,因为这个移民公司将拆分为数家公司来负责数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业务,因此股票将会成为数家公司的股票,其中有三家负责专门像移民贷款的无息贷款公司肯定是要亏本的,他们的资金来源都是我们提供的补贴。这种股票还会脱累其他的相关的移民公司股票下跌,你一定会亏损的,赚不了钱的股票你要了干嘛?我们要这些股票是为了方便以后清算和拆分重组。”
“下官想问一个问题,这个东夷岛开发计划一共要花多少预算啊!一百万贯的股本还不够吗?”
“这只是一家公司的投资,那些相关的公司你不知道吗?东夷岛农业垦殖公司,东夷岛糖业、东夷岛米业、东夷岛贸易、东夷岛纺织、东夷岛造船、东夷岛建筑、东夷岛医药、东夷岛盐业、东夷岛矿业等等数十家公司,投入资金起码五千万贯的一期投入,五年后的投入更高,但是部分将由这些公司自己承担,而不是继续依赖大宋帝国的民间输血。这是绝密信息,你是知道保密条例的,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看着办。”李基示意文泉可以出去了,自己还要看报表。
第五十三章 吃人的制度(上)
李基视察完船厂后回到下榻的辰基集团名下四星级福来顺大酒店四品套房休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客户这个词的真实意义啊!老李,你这次和我一起来福州真是对了,实地调研深入群众在一线了解的才是真正的实情。那些花得起钱读书的二代级学生和有家族推荐的幸运儿是不可能告诉我们真实情况的。就算他们是福建路的地主也少有中户和下户出身的。我们这次来沿海收获巨大啊,原本印象中富庶繁荣的沿海地区竟然如此贫穷,除了少数种植经济作物的富裕地主和商人,农村基本没有几个土地超过百顷大地主。
在我们来之前有一点心理准备,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果然是农业社会到达土地饱和后的灾难xìng规律。再大的地主的家产也会因为生育子女过多而分家败落。你说人均不到三亩土地是怎么生存的。再怎么jīng耕细作也不可能产出养活一个人的粮食或产值啊。没有化肥、农药、良种、深加工技术和销售市场,贫瘠才土地出产的东西无法把人养胖,所以个个都是瘦的皮包骨头。有肌肉的jīng装男子无一不是地主家的子弟。客户和下户的穷困家庭基本都处于温饱线,不,是死亡线上。
如果出现旱灾和台风等严重灾害,光减产导致的粮价飞涨就会让至少五分之一的穷人饿死。没有土地就开山,耗费无数人力建设梯田,山地少水,地力贫瘠,竟然打出数百口深达数十米的深井来提水灌溉,用一切办法运土上山加厚土层。这种在把人力当成免费资源的环境就是人力资源畸形的堆积在农业上造成的价格扭曲。
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辛苦劳作竟然赚不到50斗余粮,劳动供养率只有0。9到1。05。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能养活0。9个人,10个人的一年辛苦劳作只能养活9个人,至于那个剩下人则需要面临饿死、被国家或富户救济、逃荒、出海谋生路等艰难的选择。怪不得福建人有迁移海外的传统和习惯啊。想必就是人口密度首次达到环境承载上限的本朝形成的习惯吧。”
李飞拿出文泉整理的人口资料说道“整个福建路和两浙路都有很严重的人口下降,和我们看到的人口多的养不活自己完全相反的数据就是有鬼在吃人啊!”
李飞将一份福建路的户籍数和人口数总表交给李基对比。
李基花了数分钟看完了,眉头紧锁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就是觉得两浙路和福建路的税收总数对不上我们的销售额比例,太低了。一户人口只有两个不到三个人,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自西汉编户齐民以后,历朝历代的数据就没有低于四个的。平均都在五到六口之间。户口统计中,口数与户数极不相称。这就是传说中的诡名子户,这种躲猫猫游戏漏掉了大量人口,自然也漏掉了无数人头税。”
“不单单是诡名子户吧?虽然两浙路数据显示平均十户才十五口人,但是成都府路的数据显示一户三口不是诡名子户导致的吧。诡名子户是普遍现象,但是东南地区的变态数据肯定不单单只是诡名子户导致的。我看不计算女子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因。诡名子户只是大地主庇护不愿意承担繁重赋役的小户人家而做的一些避税手续。一个大户下面平均十几个小户很正常。但是这种花招解释不了户均人口这么低的问题。况且大地主所占的户籍数量极低,还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就算一户庇护三十户小户也不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在籍人口只有实际人口一半的奇观出现。”
“大地主家的人口肯定比小户人家要多,他们一户顶小户五六户的人口,但是在籍的可能从比例上要比小户低十倍。假如大地主家有一百人,十个小户家也有一百人。那么十个小户要承担差科劳役的有20个成年男丁,而大地主家可能只有两个人承担。”李飞争辩道。
“你的这个说法也没错,反面来说那些为了保证自己经济地位的中小地主,在土地兼并rì益剧烈的情况下,不能给到中上层大地主的行列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就只有采取节育的办法维护其小地主的经济地位。如果不加限制地生儿育女,继承的财产越来越少,就会从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上跌落下来。这样看来,封建制度对中小地主家庭的人口有所影响,但是影响显然是不大的。
拿占总人口35%以上的客户来说,他们在承担缴纳给地主的的地租重压的同时,还要负担国家的劳役和人头税,自耕农还需要承担土地税。在这样沉重的压力下,他们为了找一条活路,不得不依附于大地主豪强之家,向他们交纳租税。”
第五十四章 吃人的制度(下)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到山上去看那些梯田的时候,有很多成年男子穿的还是儿童服装。我看到还有几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头发样式还是跟小孩子一样。还见到很多三四十岁的妇人光着脚走路,很多而三十岁的壮年男子还没有包头巾。
这种情况显然是为了减少自己和家庭承担的税负。即使是到了这一步,跟我们一起下乡考察的内些衙门小吏和衙役们也不说真话。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那些男女装小孩子是为了孝顺父母,卖萌是为了哄老人开心。这简直就是侮辱我的智商,我后来让文泉扣了他们三个月的俸禄,让他们在家闭门思过三个月。
更刺激我的是进入那些贫民家中才知道的悲剧”
“什么,是不是看到吃树皮,啃草根的老人?”李飞问道。
“那算什么,在溺婴面前,一切悲剧都是喜剧!我当时就吐了。一直到现在还有yīn影。每当我想起问那个男人为什么要溺死自己的儿子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傻瓜。溺死女婴我知道是为什么,我还去问他为什么溺死男婴,去他伤口上撒盐让我的形象毁于一旦。要是以后有人知道我这么反应迟钝,我一定不惜一切代价灭口。”
李飞想起过去看过的悲剧“就像小说里面写的一样,眼泪有时候对于穷人都是奢侈品。悲剧总是不断循环重演,我们只能做的就是加快移民速度,争取早rì解放这些生产力来终结这类悲剧了。你知道比杀婴更可怕的是什么吗?是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然后再煮了吃,饥荒会导致贫民丧失人xìng。比煮食骨肉的更可怕的是选择这种方法来逃避饿死的环境和传统。没有活路的客户和贫民只有出海博得活命的机会,这是唯一的一线生机。”
李基问到“你认为这种环境才是我们移民工作顺利的主要原因吗?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加强这种压迫才能更顺利的移民咯?”
李飞一抖手中的资料“环境永远是外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推动力永远是内因啊!内因是什么?就是那些贫民的内心对生活的绝望和逃避心态,他们以为杀婴就能避免更穷,穷到自杀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只要给条出路,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他们就能甩掉绝望和逃避的心态,用尽办法到移民码头和营地登记的。反正他们不再版籍上,官府不会管他们,至少有文泉等人在,不会主动管这些外墙角的行为。”
“大宋帝国的上层什么时候把这些贫民当成墙角了,在官员们眼中他们这些贫民根本就不存在,看到了也当没看到。我们这不叫挖墙脚,应该叫合法、合情、合理、合乎道德的转移大宋帝国的负担和多余劳动力。我们对大宋帝国是支付了费用的有效契约购买,那些安家费和贷款,以及大笔的移民物资采购开支,绝大部分不都花在大宋帝国境内了吗?相关产业增加的营业额导致的税收增加就是支付给赵宋朝廷的费用嘛!”李基底气十足的表示没有亏待宋廷。
“我们暂时改变不了整个大宋的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但是起码多开辟几条给贫民混饭吃的活路还是没问题的,分工的发展就是粉碎这个吃人的制度最强的工具。只要分工发展的足够快,我就能吸纳足够的人口来推动整个计划。”李基准备到造船厂上游的木料和布料加工厂看看有没有扩大产能的空间。
“一个月产五千平方米帆布的制帆车间可以容纳数百名男女工人,他们的薪资足以养活数倍于自身的家人,我起码可以保证他们能生的孩子不会被主动溺杀。一个流水线生产加工船用木料的工厂可以容纳一千个工人,运输、装卸、切割、整形、烘干、上胶、打孔、加工曲面等等,每个工艺都需要很多熟练工,我估计全力生产可以达到rì产五百吨板材的产能。我保证,只要他们离开土地,就能活的足够的技能和机会,在一百年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家族人口扩大十五倍以上。”李基信心十足的拍起了胸脯。
“等等,你说十五倍?我算算,那不是每年的人口增长率要达到2。75%?这是封建社会的增长率吗?不可能啊?新中国建国道我们来之前,六十年的增长也才平均每年1。1%增长率。你疯了吗?你当人口是GDP吗,可以凭空出现吗?”
“你不相信?那就先看看二十年。你看看我们东夷岛移民完成后,二十年的时间内,人口能达到多少!”
“女人又不是流水线,可以不停的生孩子,苏联式的英雄母亲在中国没有地位啊!”
“你又保守了,中国女人就是生育机器,只要没有其他的负担,专心在家带孩子的脱产妇女,起码一个可以生七到八个。多的可以达到十五六个,要不然黄飞鸿的十三姨怎么来的?”
“你的意思是在东夷岛建立一套和大宋帝国相反的制度,把吃人的属xìng变成流水线生产人口的制度?”
“繁荣的基础就是高素质的人口带来的红利,我要这些人有个蛋用,不会做工的纯农民能对经济做出多少贡献?我还要推广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一个工程师对经济的贡献顶的上一万个苦工。”李基看着泉州即将揭牌的海洋学院规划图纸说道。
第五十五章 思想阵地攻坚战(上)
“我是一个没有良心的机械,没有怜悯和爱惜弱者的本能,我只是为了我的事业而努力,为了达成我改变民族和世界命运的目标,我可以不择手段,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但同时,我是一个穿越众,拥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来以最小的代价,最高的效率,最短的时间来实现我的目标。”李基对赵守忠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为了降低实现目标的成本,提高过程中运作资本的效率,我们需要掌握舆论和思想阵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我们在过程中的jīng神层面的成本,以最高端的手段来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和飞跃。我和你们其他人不一样,你们总是和上层人物打交道,李飞、孙昌、刘欣、周立坚、钱进、高竞等人多是到富裕地区和高官显贵打交道老油条,你也一样。除了吴祈因为经常下乡巡诊和组织药农种药而大量接触贫民和山野粗人之外,没有人主动去接触下层民众。这是一种穿越前形成的习惯,我们来之前的都是城市人,没有吃过苦,没有体会过没有马桶的rì子,没有体会过饥饿和死亡。因此我们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的习惯。这很不利于我们处理事务和进行理论创新。我们不能实现三个代表啊!”李基批判和自我批判到。
“本来屁股就没有坐正,自然不会有足够的格局和境界去运作这个世界嘛!吴祈只是一个医生,能治病救人就不错了。但是他想的是建立药库和现代医药体系来满足他天下无病的yù望,这一点让我很惭愧。出发点不正,就不能实现最高效率。虽然建立亳州基地是为了垄断医药产业,但是效率和动力就是大不一样。为了赚钱肯定比不上为了建立医药体系有激情。自我鞭策的动力不就来自于yù望的力量吗?低级的yù望怎么可能发出超过高级yù望的动力呢?”赵守忠也反思出自己的缺点。
“办一份非主流的杂志吧,就以鼓吹我们强大思想体系。我们的祖辈学习的是马列主义,父辈学习的是毛邓的思想理论,我们学习的是江胡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手中掌握着最庞大的理论资源,那些无数资源和心血铸就的的jīng神武器就是我们的装备。我们和理学、关学等思想争夺意识形态的阵地很有必要,掌握思想比掌握资本更有影响力。树立能被历史证明的正确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方法论和实践出真知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的把持所有合作伙伴和员工以及他们亲友等群体的思想。这才是管理和人脉的最高境界。”
“杂志是月刊还是周刊?还有其他的要点吗?”“月刊吧!名字就叫科学。要不细分成三本杂志,分别叫‘科学’、‘社会’、‘自然’怎么样?‘科学’只要发表工业技术和发现,‘社会’发表制度历史研究成果,‘自然’就发表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文章。这三本月刊要成为最高级别的内部刊物,保密制度就按内参来吧。我们每个穿越众都要保证每个月在这三本杂志其中之一发表一篇文章或论文,你就辛苦一下,担起这三本杂志总编的职务,股份按出资额,你多算一点,我们也好放心啊!不然捅出了篓子又要费劲摆平。好歹你也是经历过关键字洗礼的**幸存者之一嘛!”
“你又挖坑给我跳!你的良心早就卖给了穿越前的老板了,节cāo、情cāo、贞cāo都找不到了,身心内外连一个贴了三cāo标签的灰尘都没有啊!不过说实话,这份工作我接了,我还是拒绝不了这个诱惑。你的每次挖坑都让人无法抗拒啊!”赵守忠面只有通过无表情来表示自己抗议和窃喜的心情。
“有很多人早就对理学和关学不满了,自从董仲舒那个学术投机分子卖身投靠汉武帝之后,排他xìng越来越强的儒家早就不能适应越来越向世界帝国发展汉族帝国实际需要了。可能我们还要花时间讨论一下是否摧毁旧式入学,完全利用我们手中的科学武器推翻儒学的君臣纲常理论基础,还是利用我们强大舆论控制力来渗透儒学,通过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断句和解释经典和大量覆盖式轰炸,来建立一套为我所用的新儒学。
本来满口提倡仁义礼法的旧式思想只是先贤们希望引导当时统治者教化百姓的思想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的传统自然会被历史淘汰。在程朱理学统一之前,我们必须抢先占领这个绝对制高点,否则我们的一切成果都会被封闭的程朱理学抹去。到我们死后,我们的一切物质成果都会被吃人的礼教所摧毁。”
第五十七章 思想阵地攻坚战(下)
万寿无疆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为了占领这块阵地,赵守忠不得不像李基一样丢掉所有节cāo去坑蒙拐骗偷。赵守忠在杂志社第一次编辑会议上对李基说起了自己吐血收集文章的辛苦。
“之前我们伟大的孙昌孙院长无耻抄袭农政全书的jīng神已经被我们鄙视了一小下,可是我现在也没有鄙视他的理由了,要想出彩就要抄袭啊,这简直就是穿越众的座右铭啊!”赵守忠苦着脸对李基感叹着。
“你又有什么底气鄙视其他人抄袭,你自己抄袭的比谁都多,那些后世的诗词、文集、小说、话本、巨作不知道已经被你抄袭了多少。不然你这和苏轼齐名的文坛宗师的地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你一个人,身兼一百五十多个职务,都快赶上老蒋了。文艺圈子里面的影响力绝对是天下文采独占八分的曹植级别的老牛鼻子级别了,还在那里装样子?三个杂志的稿子审完了没有?审完了就拿来看看。”李基摆过头斜视着赵守忠嘲讽,伸手要初版。
“算了,反正大家彼此彼此,我也习惯了,这是科学的首刊,你先看看发刊词。”
李基看完之后倒吸一口凉气“你真是要我老命啊!你说实话,这不是你写的吧!完全不是你的文风啊!这么激进!这句‘不知格物,即为蠢物’是不是打击了所有士大夫啊?有几个读书人知道科学,懂一点天文地理就算是天人了,你这打击面是不是太过于大了?这里面犹如实质的**宣言的味道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你这是要一竿子捅死孔老二啊。开会,马上开会,马上把你手底下研究理论的那些吃干饭的考据党集中起来开会。你不把科学披上一件先圣思想的外衣就不用吃饭了。把这个激进的枪手带过来,我要看看是谁写的,这个水镜到底是谁。”
“算了,这个水镜就是你最喜欢的哲学系教授,首个评上高级职称的司马尚,据说他是司马光很远房的亲戚,都出了五服的远亲。自从他评上高级职称之后通过了忠诚实验,你不就让他进入我们的绝密书库翻看那些马列著作和哲学库的那些西方哲学经典书籍吗?要是让他看了尼采的那些‘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论’还指不定写出什么文章呢!你不是要他替你教授你最爱的哲学专业课吗?从来不假人手的核心课程你都让他代课了,干嘛这么大火气?”赵守忠马上说出实情。
“不是我生气,这太不合时宜了。太超前的理论只会树敌,不会让人有认同感啊!你让连资本主义都没进入的社会接受社会主义甚至**的理论是不是太异想天开啊!这句‘葬送旧时代的束缚,迎接新时代的光辉’是什么意思?你当我几十年的新闻联播白看了?葬送这词时能随便用的吗?我们不是说好不搞革命派路线吗?改良就要慢慢来来嘛。你这是给我上眼药啊!”
“攻坚战就是要先声夺人,从气势上压到一切敌人嘛!”赵守忠不在乎的辩解道。
“先声夺人不是要你拉仇恨,开群嘲。庞大的中间派和酱油众都被推到保守派那边,就连激进的变法派都要敌视你的自杀xìng言论了,你这不是打仗,你这是要搞自杀式人肉炸弹去炸毁旧的儒家思想体系啊。什么叫螳臂当车,就凭我们数千人的铁杆学生能和数百万旧思想武装的士大夫阶层抗衡吗?要知道,就连我们的排字工和印刷社员工都是读十三经的读书人,你不能这样做啊!”
“阵地要一个个夺取嘛,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马上就开会修改。你要先攻取那块阵地啊?”赵守忠表示明白李基的意思了。
“那就先攻取最容易的宇宙观、世界观吧。用数学和观测数据证实rì心说和地球是球体,简易的让读者相信和了解椭圆形行星轨道和地月系统。至于南半球人会不会掉下去那就要搬出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体系了。我建议还是由自己人担任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相关人士。你觉得让刘欣来抢牛顿饭碗还是钱进来更好?”
“钱进吧!我不希望听到流星三大定律,钱进三大定律更好听,况且刘欣是审计、统计、财务方面的专家,天体和宏观物理学是不是太不挨着了。搞不好会让人拆穿啊!微积分就让给刘欣吧,好歹让每个人分点穿越福利嘛!”李基听完赵守忠的理由后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
“那你的意思就是科学的首刊主要放在数学和天文学方向了?数据来源不权威啊。你是不是要拉几个钦天监的技术官员来凑个数?苏颂大人应该会大力支持啊!”李基问到。
“老滑头,你不是知道我在广州府城建立了万国图书馆和万国文献档案馆吗,高价求购的海外图书文献总要发挥一些作用嘛!那些收容的海外学者又不是吃干饭的,让他们组建的翻译局总要出一些成绩啊,不然每年十万贯的经费不久浪费了?”
“谁知道你私人赞助的机构有什么人才和成果,自从你上次受到我打劫皇家典藏的刺激之后就把主意打到海外文献和古玩上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你吃独食也不过如此而已啊!我告诉你,大食和天竺早就被灭亡了,你手下的那些所谓的学者不过是一些骗钱的流浪者和jiān商。到手的文献都是假的废纸。真正的古代文献和文物早就被被官方机构收藏了,那里轮得到你?”
李基敲着桌子看着老赵说道“抄袭后人的成果我没压力,但是老赵,你要抄袭古人的成果就要做好遗臭万年的准备。要是后人翻译西方文献,发现你照抄包括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欧几里得、普罗提诺、盖伦、苏胥如塔、沙落迦、阿耶波多、苏格拉底及婆罗摩笈多的著作,那你可就英明尽毁,之前你抄袭的后人诗词、话本、小说、剧本、都会被怀疑是枪手代写的,甚至会连累到我们的文章和作品也会被怀疑。这会极大的打击我们的威信和形象。学生们的偶像崇拜也会消失。这种后果你担当的起吗?”
第五十七章 不如放卫星
三天之后,科学首刊在朝野关注中发行了,投稿的钦天监官员和苏颂等技术型官员都拿到了jīng美的铜版纸首刊,一看定价就心口咯噔一下。一百元一本的定价让众多读者顿觉昂贵。一本不过五十页的杂志竟然要价十石粮食,这相当于三四亩良田一年的产值了。但是一翻开杂志看过内容之后马上震惊了,发刊词里面的那句‘以有穷之物力,求无涯之至理,吾辈之宏愿。为光大科学jīng神广开民智,以扩求真志学之辈,实现登天揽月朝夕万里亦不倦悔。’后面还有‘发现明悟万物之道得一毫毛之于九牛,便可用之于民生,聚亿万金钱与己身,资志励志。流民万川志改良炼钢配方售予辰基商行,立得千万钱。’
无数看过这本鼓励创新,不惜重金收购专业秘方和技术的广告之后才明白辰基谋取暴利的要素之一就是垄断技术。
内部发行的制度和高昂的定价,让这本杂志首刊只发行了五千份,另外,早有预见xìng的穿越众将其中的一千五百份未来升值空间巨大的文献锁进自家的资料库封存,所以面世的仅仅三千五百份。其中三千分被辰基集团和合作伙伴的高级管理层和大股东瓜分,所以能让基层技术员和圈子外的人接触到的只有五百份。
首刊中前五篇文章都是关于rì心说和地月系统的文章,中间十篇是观测数据来源和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后十篇是关于解释相关的数学原理的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