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发皇妃 手打全番外1234全-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一曲美妙的琴音,真的可以化作催命之符,如此可怕!
  萧可木木的走出来,站到漫夭身边,看着漫夭飞舞着纤细而灵动的手指,再看看旁边的曲谱,她面色渐渐发白。这首“摄魂曲”是她师父“雪孤圣女”所创,曾经想传与她,奈何她天生不喜欢练武。而这首曲子,必须有内力的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内力越强,杀伤力越大。
  萧可只知道这曲子很厉害,能杀人,却不知,它还可以将人变成魇鬼。从来没见过这样盛大的屠杀场面,看着混乱的战场上翻滚的头颅,被劈开两半的身体里流出的五脏六腑,鲜血蜿蜒成河。她心里一时难以接受,胃里剧烈翻涌,她急忙跑到一边,弯腰呕吐不止。
  漫夭听着下面传来的厮杀之声,目光只望着曲谱,什么都不敢想,什么也不愿想。若不是逼不得已,她绝不愿用这样的方式,去残杀她这具身躯的同胞子民。她缓缓闭上眼睛,空气中的血腥气慢慢浸入她的心底,耳边回荡着那些人死亡之前所发出的惨烈无比的哀嚎。
  心一下下颤抖着,窒息的难受。她多想停止这一场残酷的杀戮,如果她可以的话。
  就在这时,一直利箭破空而出,从远处石台上的轿辇之中,朝她疾射而来。
  “嗖”的一声,迅猛的速度,决然的姿态,无人能挡的气势。
  向戊惊叫道:“娘娘,小心!”
  她睁开眼睛,便看到了那支迎面而来的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白芒。她没有反应,因为这首曲子,一旦开始,便由不得她中途停止。
  她以为她要就这么死了!然而,那支箭对准的,却不是她,而是她面前的琴。
  “铮!”
  弦断,琴毁,音绝。
  她惊愕抬头,那百丈之外的石台上,轿辇之中步出一名男子,那人头戴金冠,身着明黄色龙袍,远远朝她望过来。她看不清那人的表情,甚至连他的脸也看不清。
  轿中有人不在她意料之外,让她意外的是,这样远的距离,他竟还能如此精准的射毁她面前的琴,而不是她这个人。
  望着那被箭力劈开的琴与琴案,她才知道,原来他的箭术,也这么好!
  城下的敌军遽然清醒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死在自己剑下的战友,望着周围满地残缺不全的尸体,一股滔天的愤怒陡然而起,剩余的几万人齐齐瞪目望向城墙上的白衣女子,刚才还觉得她像仙女一样美,此刻再看,只觉得这女子如魔鬼一般可怕,且让人憎恨。
  荣韬抬头望着她,怒目中充满了浓浓的恨意。他举起剑,似是恨不能立刻将她剁碎般的神情。他不能相信,这个有着仙子般的气质和外貌的女子,是他们皇上最宠爱的公主,怎忍心用这般残酷的手段对待他们?
  他沉痛的看了她最后一眼,转过身,面对剩下的将士,声音交杂着痛苦和仇恨:“将士们,这个女人竟然用诡计让我们变成了残害自己战士的凶手,我们不用再对她客气。这样的人,不配再做我们的公主。兄弟们,冲上去,杀了她!”
  “杀了她!杀了她!”仇恨的力量,果然是无穷大。冲天的杀喊,几乎要将这座城震塌。
  漫夭被琴弦割破的手指缓缓握紧,望着那些被仇恨的怒火淹没的将士们,她心头窒闷,头也不回,对身后的人吩咐道:“姚副将,立刻送萧可离开。”
  向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娘娘,您也走吧。这里交给臣,臣会竭尽全力,即使拼尽最后一口气,也会力战到底,誓保乌城。”
  姚副将与另一名副将也跪地拜道:“是爱,娘娘,您快走吧!”
  漫夭望了眼仍在呕吐不止似要昏倒的萧可,看姚副将的目光沉下,冷声道:“这是本宫的命令。你敢违抗?”
  姚副将一愣,还想再劝,而向戊见她面色不可动摇的坚决,只好叹一口气,示意姚副将照吩咐做。
  萧可微微停了停,回头抗议道:“我不走,我要陪着公主姐姐……”
  漫夭眉头一皱,上前就点了她穴道,吩咐姚副将:“快走。”说罢对城下挥手,几十人应她手势,拎着油桶上了城墙,这时,敌军梯子已经搭上来了,漫夭命那些士兵往城下蜂拥过来的敌军泼油,点上火把扔过去,冲天大火噌的一下燃起来,势头猛烈之极。
  那些被泼了油的士兵在大火中痛得滚地尖叫,撕心裂肺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震刺着人们的耳膜。
  大火并未完全阻隔住那些愤怒到疯狂的战士,有些人踩着大火中的尸体往前冲,不顾一切的想爬上城墙杀了她。
  向戊和那名副将挥剑砍杀爬上城墙的敌人,但奈何他们人毕竟太少,上到城墙的敌人却越来越多,都冲着漫夭而去。
  漫夭拿起玄魄,目光如鹜,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深吸一口气,毫不留情的将剑刺入敌人的身体。
  她的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也不在乎再多杀一些。
  不知道过来多久,她觉得她的手就要失去知觉,眼前到处都是猩红一片,身上像是被人兜头泼了一盆血,一身白衣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了,她和向戊,还在拼杀。向戊和她一样,整一个血人,已经分不清哪些是敌人的血,哪些是自己的血。
  向戊眼看城墙上的敌人越来越多,焦急叫道:“娘娘,您走吧!乌城可以失,但您和您腹中尚未出世的小皇子却是万万不能有事。求求您,快走吧!”
  漫夭苦笑道:“走不了了。”也许这城里的任何人都有机会离开,唯独她,走不了。也不知道东、西二门战况如何?
  她正想着,城内有人来报:“启禀娘娘,西城门敌军已退,我军两万多将士死伤过半,剩余将士们正往这边赶,请娘娘一定要坚持住啊!”
  漫夭还来不及生出一丝欣慰,又有人来报:“启禀娘娘,东城门……东城门快保不住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结局(二)
  宗政无忧和九皇子带领七千玄衣铁骑,马不停蹄赶了数日,先大军赶到乌城。一进城,到处都在说退敌之事。
  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奇迹,与其说是五万人战胜三十万人的奇迹,不如说是一个女人用她的生命来捍卫一座城池乃至整个江山的奇迹。然而,城池是保住了,女子却失踪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启禀皇上,臣当日看着娘娘进的屋,不到半个时辰,臣领了大夫进屋为娘娘诊脉时,娘娘人就不见了!臣命人戒严全城,四处都搜遍了,仍然找不到娘娘。”
  宗政无忧怔怔立在她住过的屋子里,看着门口地上一滩鲜红刺目的血迹,恍惚感觉到自己体内的血液在迅速凝固。他将这里的东西统统都翻了一遍,没有找到她留下的只字片语。
  向戊在他身后跪着,将这些天发生的有关于娘娘的事情一一禀告。
  宗政无忧不发一语。他眼底盛满焦虑,神情暗藏慌乱,人却又像失了心魂般一动不动。他宁愿她在遇到危险时,抛弃一切,只有保护好她自己,平安无事来到他身边就好。可惜她什么都会,唯独不会逃。
  九皇子震住,以一力单挑几十万大军,从古至今,是闻所未闻,可她一个女子,却做到了!但是,对七哥来说,她费尽心机所保住的,都不及她本身来得重要。他叹口气,安慰道:“七哥,你别担心,七嫂一定会没事的。也许她只是太累,想找个地方休息几天。”
  宗政无忧没说话,过了一会儿,突然问了一句:“启云帝当真死了?”
  向戊愣了一愣,微微思索道:“这……臣不确定,离得太远,臣只见他穿着龙袍,是启云帝的装扮,而且他摔下石台之后,启云帝的将士慌乱成一团,不似有假。”
  宗政无忧双眉皱得更紧,此事恐没那么简单。启云帝是什么人,相隔百丈,他怎么如此轻易的被射中,毫不闪避?莫非,攻城只是手段,她才是他的目的?想到此,宗政无忧浑身一震,眸光陡然阴鹜,回身吩咐道:“立刻张榜,十万两黄金,寻皇妃下落。另派人去启云国境内秘密查探,看启云帝到底死没死。”
  向戊领旨,正准备推出去,九皇子问道:“那个……萧可那丫头呢?”
  向戊道;“娘娘让她副将松萧姑娘回宫了,怎么,萧姑娘没回去吗?”
  九皇子脸色遽变,“没收到她回宫的消息。”
  向戊惊道:“姚副将也没有回城,难道……他们也出事了?”
  九皇子神色一慌,对宗政无忧道:“七哥,我马上去通知楼里消息阁,查探七嫂和萧可的下落。”说罢也不等回应,飞快的跑了出去。
  向戊退下,屋里只剩下宗政无忧一人。他望着那早已没有温度的床榻,心像是被掏空了一般。走近床边,抬手抚摸着她曾躺过的单子,双手紧紧攒住,从心里叫了声“阿漫”。悔不该放她离开,不管她愿意不愿意,将她困在身边,才最安全。
  初夏的太阳还不够毒辣,但这片大地已然透出夏日的浮躁。
  一辆不大且普通之极的马车内,漫夭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心头微窒。
  “容儿,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身边的人见她黛眉轻皱,突然抬手按住胸口,忙询问。他的声音无比温柔,且略带紧张。他手伸过来,一触碰到她,她便如避毒蛇猛兽般的躲开。冷声道:“和你没关系。你到底要带我去哪里?”
  这已是她被带离乌城的第六天,身边的男人自然是她以为已经被她一箭射死的启云帝。想不到他如此狡诈,找了一个替身卸下她的防备,而他早已趁乱混入城内,躲进她的房间,只等她心力交瘁后的“胜利”归来。
  内力被封,她眼睛让一块细长的黑布蒙住,什么都看不见,她也懒得揭开,因为她此刻不想看到身边的这个男人。
  启云帝眸光一暗,手垂了下来,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怅然轻叹,“容儿,你就这样讨厌我吗?”
  “是,很讨厌。”她十分肯定的给他答案,面容冷漠,神色与语气中的厌恶之色异常明显。
  启云帝面色蓦地一白,冰灰色的眸子里透出一片死寂,猛地咳嗽起来。那咳嗽之声,一阵比一阵急剧,带着沉重的喘息,听在她耳中,仿佛一个将死之人要将心肺都一并咳出来的感觉。这几日,这是她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马车停了,小荀子撩起车帘,快速进来递给启云帝一颗黑漆漆的药丸,“皇上,您快含着这个。”说罢转眼看漫夭,目光复杂,语气似是恳求又似埋怨,“公主,奴才求您别再气皇上了,您这么做,迟早会后悔的。皇上不像您想象的那样,他从来没有对不起您,如果没有皇上,您以为您能活到今天吗?”
  “住口!咳、咳、咳……谁准你多嘴,出去。”启云帝不悦,极少有的动怒。小荀子不甘的叫了声:“皇上……”
  “朕叫你出去。咳咳……”见皇帝动怒,又是一阵咳嗽不止,小荀子忙住了口,叹着气退出。
  漫夭转过头,她看不见启云帝,只能听到他如同撕裂心肺般的咳嗽和喘息,她微微皱眉,不知怎么了,心中不自觉的多了一丝隐隐的不安。小荀子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她会后悔?他说没有启云帝,她活不到今天,可是,若不是启云帝,她又怎么会受了那样多的罪?即便从前启云帝对真正的容乐公主有大恩,那与她又有何干系?她不是容乐,她只是漫夭。她这样想着。心中便安定了。
  咳嗽声渐停,启云帝没有再开口,只是靠在车厢,目光温柔而又复杂,一直看着她的脸。她感觉到他的视线,别过脸去,有些不自在。总觉得这样的相处,诡异得让人心里发颤。
  马车走的是偏僻的小道,可能是考虑到她身怀有孕,马车行驶速度不快,且每过一座城,都会在客栈住上一晚,让人为她煎上一碗安胎药。
  她有些弄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可以对待同一个人,狠心的时候那般冷酷残忍,体贴之时又这般细心周到?他的心思,像一潭深水,让人琢磨不透。她不知道他何时又会给她狠狠的一击,是害她的孩子?还是利用她做筹码要挟她心爱的男人?无论是哪一种,对她来说,都是她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即便他对她再好,她也不会感激他。
  边城之夜,一家普通客栈上房,她终于抵不住多日来的疲乏困意,沉沉睡去。
  推门而入的男子缓缓靠近,在床边轻轻坐下,小心翼翼揭下她眼前的黑布。望着那张每日出现在睡梦里的容颜,他面上一贯的温和儒雅退去,目光痴然如醉,眼中一片哀伤。只有等她睡熟了,他才敢取下这块黑布。他害怕她清醒时看他的眼神,那么浓烈的憎恨和厌恶,像是一把钢刀,穿肠剖腹,直扎心底深处,更胜过那一日城墙之上,他亲眼目睹她朝那个穿着他衣裳的男子毫不留情射出的利箭。本在他意料之中,然而,他的心,仍在那个时候,随着那支箭,支离破碎。
  容儿,你为他,可以付出一切在所不惜,可为何独独对我……总是这般残忍?
  他在心里无声的问她。
  “皇上。”一身夜行衣的小荀子轻步而入,拉下面上的黑布,小声唤道。
  启云帝头也不抬,随口问了句:“情况如何?”
  小荀子压低声音回道:“皇上所料一点不差,幸好我们去的及时,早他们一步。现在太后娘娘正四处派人寻您呢。南、北朝也派出很多人查探消息,各处关口都有人盘查,如果您不想让太后娘娘找到我们,那我们的令牌就不能用了。”
  启云帝点点头,这些都在意料之中,他淡淡吩咐道:“照原定计划,去准备几套粗布衣裳,乔装上路。”
  小荀子应了,又道:“可是皇上,您的药……不多了。”
  启云帝眸光顿了一顿,问道:“还剩多少量?”
  小荀子忧心忡忡道:“照正常的服用量,怕是撑不过两个月。”
  启云帝清眉微蹙,沉吟片刻后方道:“以后煎药时材料减半,再由三日一次改为五日一次。”
  小荀子惊道:“这如何使得?您的身体……唉!皇上,您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启云帝冰灰色的眸子里一片死灰般的寂然,他凝望着静静躺在床上睡梦安详的女子,苦笑道:“已是半个入土的人了,还计较这些做什么?你去安排吧。”
  小荀子无奈,只得退出去,为他关好门。
  启云帝坐回床边,想握握她的手,却又怕吵醒她,最后还是放弃了。他看着那双手,几近和他一样的苍白的颜色,他突然不知道,当初救她,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他们就在那个时候一起死了,是否就能避免这后来所发生的不幸?
  第二日一早,漫夭醒来时,天光大亮。
  她睁开眼,看到床前站着一个女子,她只扫了一眼,也没细看,便皱眉问道:“你是何人?”
  那女子温柔一笑,将一套粗布衣裳随手放到她面前,说道:“容儿,起来换衣服,我们该走了。”
  漫夭撑着起床的手顿时僵住,诧异地转头,瞪着他看,这“女子”……竟然是启云帝?!她怔了怔,想不到他堂堂一个皇帝,扮起女人,竟似模似样,倒是极美的。
  “你……你怎么打扮成这样?”她困惑的眼神中掠过一丝嘲弄。
  启云帝仿若不见,只温雅笑道:“权宜之计。”
  漫夭脑海中突然蹦出一句玩笑话:“原来齐哥哥是个大美人!”
  她一愣,皱眉,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难道又是容乐的记忆?她再凝眸望他,虽是一身粗布衣衫,但身材高挑,面容秀雅中透着一股子英帅之气。忽有一种模糊的熟悉感觉从心底升起,仿佛这样的他,她曾经真的在哪里见过。
  “你以前是不是这样穿过?”不知怎么就问出了这句话,不在她意识之内。
  启云帝微微一震,眸光忽然亮了起来,忽忽上前抓住她肩膀,“你记起了什么了?”
  漫夭猛地回身,对于自己奇怪的心情和言语有些懊恼,她这是怎么了?他以前的事和她有什么关系?!低下头,神情冷淡道:“没有。你出去,我换衣服。”
  启云帝止住动作,神色因那冷漠的口气而黯然,他收回手,直起身子后退两步,缓缓转过身去,胸膛微微起伏,眼睛盯着地面,轻声说道:“我,不看你。”
  漫夭抓起衣裳的手又放下,他的意思是不出去?她郁闷地扭过头去,朝相反的方向,不看他,也没有任何动作,无声的表示抗议。
  启云帝似是料到她会这边般,他敛去方才的失落之色,回头温和的笑了笑,面带宠溺道:“如果容儿没力气换衣裳,那我来帮你。”说着人已经过来了,漫夭气极,拿衣裳拍开他的手,用眼光狠狠剜着他,闷声道:“转过去!”
  启云帝住了手,笑看她,听话的转身。漫夭迅速的换好衣裳,那衣裳的尺寸竟刚刚好,像是照着她的比例量身定做一般的合身。
  穿好衣裳,启云帝将她按到椅子上坐了,她不知道他想做些什么,便挣扎反抗。
  启云帝大手捏住她的肩膀,语气依旧柔和,却带着隐隐的警告,“容儿,乖乖坐着别动,我不想伤着你和孩子。”
  漫夭因这温柔的警告立刻停止挣扎的动作,她相信,这个人绝对能说到做到。愤怒的盯了眼铜镜里那一脸温和仿佛无害的男子,她气恼的别过头去。
  启云帝不在意的笑了笑,嘴角噙着一抹苦涩,用双手拢了她的头发,银白的发丝泛着柔软的光泽在他指间流淌,像极了他们那曾经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他用修长的手指轻轻梳理着发丝,然后将其绾起,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却认真而仔细。绾好头发,他拿起一块蓝色的布,将其整个给包住,在侧面系上一个结,两角垂下,别有一番风韵。
  他又拿过一个小盒子,盒子里分很多个小格,里面盛满不同颜色的凝膏和脂粉,他用指间沾了些在她脸上涂涂抹抹。
  他弯着腰,脸离她很近,两人的鼻息清晰可闻。
  漫夭身躯微微僵硬,总想躲开他迎面扑来的灼热气息,但下巴被他紧紧扣住,动弹不得,只得任他动作。不能挣扎,她又不愿看他,索性闭上眼睛。
  足足半刻钟他才停下动作,满意的看了一眼他的杰作。
  漫夭睁开眼睛,看着镜子里完全陌生的脸孔愣住,那是一张完全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脸,却也不丑,只是平凡,平凡到让人看了十次也不易记住。原来没有人皮面具的易容术,也可以这样完美。她抬手在脸上尝试着擦了一把,竟什么也擦不掉。
  启云帝看着她的动作,笑着将东西收起,拉着她走出去,小荀子已经等在外头。
  这一次路过繁华街市,他没再点她穴道,也许是因为依乐容,不担心别人认出她,又或者是有警告在先,了解她有多在意她腹中的孩子。
  街道行人很多,马车行得慢,漫夭听到外头有人议论,说宗政无忧重金悬赏,寻找她的下落,并疯狂般的带人四处找她,她心中顿起波澜,想象着无忧为她寝食不安的模样,便心急如焚。她现在这个模样,就算说她是南朝皇妃,恐怕也是没人相信。她曾尝试着用各种方法递出消息,结果,不论她递出去的是什么,最终都被启云帝亲手送回到她手上,而被她选择的递信之人,无一例外的让他灭了口。
  她就这样被他死死囚在身边,像如来佛祖手中的孙悟空,怎样翻也翻不出他的五指山。她不禁丧气极了,本就是有身子的人,如此折腾,愈发的疲惫不堪,走几步路都想睡过去。
  “容齐,你究竟想怎样?”马车里,她极度疲倦的靠在车厢板上,愤怒而绝望的瞪着他,第一次直呼其名,质问出声。
  启云帝以相同的姿势靠着,他的眼中有着同样的倦息,定定的望着她,他没做声,只偶尔发出一阵咳嗽。
  停停走走,二十多天,他们还在路上,不知道在小心的避着谁?她真的是太累了,这样日夜不安的猜疑防备,永无止尽的斗心斗智,她累,他也疲惫。
  不如,摊牌。
  她说:“皇兄,我现在还叫你一声皇兄,我想问问你,我的利用价值真有那么高吗?高到让你不惜用三十万大军做饵?你抓住我,到底想做什么?!不妨说出来吧,不要再浪费彼此的时间。你我到底是兄妹,如果是我能做到的,看在你这些天尽心尽力照顾我和我肚子里的孩子的份上,我考虑考虑。如果触犯了我的底线,是我所办不到的,那你即便是杀了我,我也不会成全你。”
  启云帝看着她倔强的双眼,眼睫垂了一下又扬起,他冰灰色的眸子动了动,柔声问道:“那容儿告诉我,你的底线在哪里?”
  她气恨道:“你知道。”
  启云帝皱了一下眉又挑起,“宗政无忧?你害怕我利用你威胁他?”
  “是。”她无比坚定的回答。
  他瞳孔一缩,双唇微颤,只觉气血上涌。总是这样,明知不可能,却总想听到否认的答案。他转过头,手握成拳抵着苍白的唇,咳了几声,再开口,声音如同寒风掠过破陋的埙,垂下的眸子晦暗难明,“他在你心里,竟已经如此重要了吗?你宁愿自己死也不愿他受到伤害?为什么?”那句为什么,问得艰难。
  漫夭道:“因为他是我的丈夫,是我腹中孩子的父亲,也是我这一生中唯一爱的男人。我可以为他生,亦可为他死。”
  唯一爱?她说:唯一爱!
  他心中遽然一痛,眼底涌现一种情绪——悲哀,一种从灵魂深处透出的仿佛被全世界抛弃和背叛后的悲哀。可他依旧微笑着,似是三月的春水,温柔在表,冰凉彻骨。他垂着头,张了张口,许久都发不出声音。最后,在咳嗽中,模糊的吐出一句:“你确定吗?”
  “是。”又是一个肯定的答案,毫不犹豫。
  而那个“是”字的尾音淹没在他一阵陡然激烈的咳嗽声中。
  漫夭看着他弯着腰,低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帕子捂着嘴唇,似是想极力抑制住咳音,但却无济于事。
  他的头发垂下,遮住一侧脸庞。瘦削的肩膀因隐忍的咳而不停的颤抖,那后背明显的骨架轮廓清晰异常,她这才发现,他似乎比三年前瘦了许多。忽然,一滴艳红的血滴在车板上,在他脚边溅开,漫夭一愣,疑惑的蹙眉,她似乎并没有说什么过分刺激他的话,他至于如此激动到吐血?抿了抿嘴唇,对于这个男人,她真的不想心软,她甚至恶毒的想,如果他就这么死了,她是否就自由了,就可以立刻去见她的无忧了?
  心中做此想,但不知为何,嘴上却说了一句:“我去叫小荀子。”说完,她叹气。
  “不用。”她刚起身,手被他一把拽住,他的力气依旧很大,手指苍白,映着她同样苍白的肌肤,她怔住,她的手是从何时开始,竟也同他的一样,苍白似鬼。怔愣之际,他微微抬头,吃力问道:“容儿,原来你还会担心我。”
  漫夭一听,立刻甩开他的手,想说:“谁会担心你。”但话还未出口,一抬眼,便对上他眼角殷红的印迹,她身躯一震,吓得一屁股坐在铺有席子的软榻上。那血……竟然不是从他口中流出,而是……而是从他眼睛里流出来的!
  好诡异!她怔怔的望着那张消瘦的脸颊,苍白的面部肌肤,衬着眼角垂下的两道血痕,他冰灰色的眸子也笼上一层淡淡的血雾,让人看了心惊胆颤。
  她见过的血腥场面已经太多了,但这种眼睛里流下血泪的情景却是第一次见,顿时面色一白,心中盈满了恐惧感,分不清究竟是在害怕什么?
  启云帝见她用如此神色看着他的脸,不禁用手摸了把眼角,对着手上的残红,眸光变了几变,却对她笑了笑,仿若无事般的说道:“吓到你了。”
  漫夭双唇紧抿,没有吱声。
  启云帝平稳了喘息,重又坐直,目光投在地板上的殷红血迹,没有焦距。过了半晌,他突然问道:“容儿,你确定……他真是你这一生想要的幸福?”
  漫夭用眼神告诉他,确定。
  启云帝靠回身后的车厢板,缓缓的闭上眼睛,他的手垂在身边,一点一点的捏紧。
  漫夭看着他疲惫到极致的容颜,不再说话。他也会累吗?她觉得好像不管她什么时候睁开眼,他都是醒着的,她几乎怀疑这么多天,他到底有没有睡过觉?还是他警觉性太强,哪怕是她睁开眼睛也能吵醒他?
  见他闭着眼睛许久不动,她以为他要睡着了,以为这次的谈话就这样无疾而终。正当她也准备合眼休息之时,启云帝再次没有预兆的开口:“好,我成全你。但我有一个请求,你助我达成一个心愿,我此生唯一的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心愿,然后,我便放你离开。”
  漫夭问道:“什么心愿?”
  启云帝张开眼帘,眼中一片朦胧而隐晦的光,看不出神色,“陪我去一个地方,隐姓埋名,过一段普通人的生活。”
  她眉头微蹙,稍稍犹豫,她可以不答应吗?她似乎没有选择吧!
  “什么地方?需要多久?”
  他说:“你去了就会知道。至于时间,也许五个月,也许半年。”
  “不行。半年太久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她的身体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半年一过,她是否能见无忧最后一面都不一定。而她的孩子,她要亲手交给他,嘱咐他一定要很疼很疼他们的孩子。
  启云帝似是看穿她的心思,“你害怕见不到宗政无忧?不用担心,你的时间,我会还你。”
  “还?怎么还?”她没听说过时间也可以还,除非,他能解她身上的毒。这“天命”之毒,或许是他下的也说不定。她心里忽然燃起一丝希望,定定望着他清隽温和的面庞。
  启云帝却再不开口,重又闭上眼睛。
  “你……”漫夭想问,但她一个字还没说完,启云帝温柔的打断她的话:“容儿,我累了,想睡一会儿,别吵。”
  他的声音似是从肺腑里艰难刺出,虚弱无力,却堵得她不得不住了口。
  马车入了启云国,四处都在讨论一件事:皇帝薨,一直潜心礼佛从未踏出慈悉宫半步的太后娘娘突然站出来,持国玺,以皇帝没留下子嗣之名独揽朝政。而更令人奇怪的是,朝中几名举足轻重的大臣竟站出来表示支持。太后掌政,发出的第一道旨意,以藩王之位为悬赏,活捉皇室不孝子孙——容乐,为皇帝报仇。
  因此,漫夭再不敢轻举妄动。而她的肚子,也一天天的更沉了。
  马车又走了十日,这天傍晚,停在了一个小村子里。
  那是一个美丽的村子,紧邻启云国皇城汇都的边缘,村子不大,约有十几户人家。村里有一条大河,河上修建了错综复杂的长木桥,桥边锁链上挂着各种颜色的莲花灯,一到晚上,整个河桥莲灯亮起,五颜六色,斑斓多彩。
  这里的村民朴实憨厚,靠打渔为生。白天坐在桥上垂钓,晚上乘船游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