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坐了我的位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on)从事图书销售代理和图书包装,三年前她离开了任职16年的出版公司开始独自在家工作,但这样的情形只持续了一年,因为她发现自己是那种一天见不到别人心里就发慌的人。近两年来,她一直在外租房办公,事实证明,在办公室里上班才是最适合她的工作形式。 以下是可供选择的独自在家工作和非传统(非独自)工作的各种具体形式: ● 在私人小企业云集的写字楼里租一间办公室,与其他私人企 ● 业共用秘书、影印机和邮递服务。 ● 与你的配偶一起工作。 ● 如果你从事采购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你可以考虑与别人 ● 共用一间办公室。 ● 每天在当地或学校的图书馆里工作数小时。 ● 像星巴克这样的咖啡馆不仅会为你提供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场 ● 所,还会为你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插座。 ● 你可以向你的客户打听一下,他的公司是否有空闲的办公室 ● 提供给你使用。如果他答应了你,你就可以偶尔到那里上班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4)
● 了。 ● 很多职业性的协会,比如Membership Perk,允许它的成员在协 ● 会公用的办公室里工作、开会或会见客户。 ● 加入当地的商界俱乐部,在每年交会员费的时候,你会与来 ● 自商界的其他成员共进三餐、交流信息,你还可以借用他们 ● 的地方会见客户和举办研讨会。而且,并依照俱乐部规定, ● 他们将为你的活动免费提供饮料和水果。 ● 加入当地的健康协会,在那里你同样有机会与老同事老朋友 ● 相遇,接下来你们既可以在那里聚会,也可以一起到外面去。 ● 不要完全依赖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处理生意上的事务,尽 ● 可能多安排一些面对面的商业会晤。 ● 创立一个网络组,这是一位已婚的40岁女士因为觉得“独自 ● 在家工作太孤单”而想出来的新点子。她解释说:“在我紧 ● 张的工作之余,我非常看重友谊的价值,这也正是我之所以 ● 创建了这个网络组的原因。在这里,我可以结识很多与我相 ● 似的新朋友。” 因为一些公司为了开源节流而大量裁员,也因为很多人喜欢独自在家工作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独自在家工作,而这股潮流已然成为了人们认可的一种工作方式。正如职业顾问内拉·巴克利所指出的:“工作形式的增加,给管理层强加了重大而与以前完全的不同的职责,而这些是现任高级经理人们从未承担过的。” 你必须主动与同事和商业伙伴定期联络,“不要等着你的老板或其他人占了你的先,”巴克利警告人们说,“此外,你还应该与那些你认为值得交往下去的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请记住,虽然电子邮件是一种与同事和朋友交流的非常便捷的工具,但即便你是IT业人士,它也绝不能成为你与他人联系的唯一渠道。我们还应该经常给好友旧交打个电话,听听对方的声音。或是约他们出去面对面地交谈,那样,大家就可以相互微笑、握手、拥抱、亲吻脸颊,甚至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了。 。 想看书来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1)
在我的部门的困难时期,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向我提出了辞职。我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某学校教师,36岁,13岁时其父亲离家出走 当你在工作中认识了某人,此人对你的工作有怎样的影响,及你们私人关系将如何发展,与你们两个从小形成的个性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类似的,家庭对个人在工作中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人父母的6种类型 为什么说每个人当前的人际关系情况与他的个性形成阶段息息相关呢?在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Michael Thompson)博士、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Catherine O扤eill Grace)和劳伦斯·科恩(Lawrence J。 Cohen)博士合著的《最好的朋友,最坏的敌人》(Best Friends,Worst Enemies)一书中,有这样一句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话:“是孩子们最初得到的父母之爱,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他人交朋友。” 精神治疗医师卡罗琳·希尔曼(Carolynn Hillman)在《找回自尊》(Recovery of Your Self…Esteem)一书中指出:“正如你是你父母的孩子一样,你也是你自己的父母。”在这儿,我还要加一句:你同样是别人的父母(或朋友)。在《我们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章中,希尔曼列出了为人父母的6种类型,他认为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所从属的类型,以及此类型的家庭教育产生的结果,直接决定了你当前的人际关系状况。 ● 足够好的妈妈—这个概念由英国心理分析学者D·W·温尼 ● 可()首次提出,指的是那种竭尽全力满足孩 ● 子需求的母亲,她们使孩子的成长按照适度的方向发展。 ● 管得过宽的父母—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这种父母依然把 ● 孩子握在手心里。从而,当孩子从懵懂少年长成了独立的成 ● 年人时,他们并不感到骄傲,而是觉得羞愧和内疚。 ● 远离孩子的父母—希尔曼把这类父母称作“管得过少的父 ● 母”。在孩子的成长期,如果父母一直不在身边,当孩子长 ● 大之后,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渴望接近,却害怕被伤 ● 害”的尴尬结果。 ● 自恋的父母—按照希尔曼的观点,自恋的父母培养的孩子 ● “很难对他人付出感情”,因为他们“不可能付出自己尚未得 ● 到的东西”。 ● 没把握的父母—没有把握的父母培养出没有把握的孩子, ● 就像希尔曼所说的那样。他们“渴望得到肯定,被告知自己 ● 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有竞争力的以及有爱心的;但是,他 ● 们却无法自我肯定”。 ● 爱批评人的父母—经常受到父母指责和批评的孩子,久而 ● 久之,在他们的心里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父母永远是对 ● 的,自己永远是错的。 你是否判断出你的父母属于以上哪个类型了呢?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如何?如果将上面的“父母”替换为“兄弟姐妹”,怎样把他们也归入各类呢? 问问自己,然后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父母对你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你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不甚融洽,你生命之初的生活模式对你如今的交友和人际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所幸的是,重新审视自己童年受到的教育并不算晚。现在,你完全可以把童年时被灌输的并非正确的处世之道抛在一边,按照自己对世界的所知所感,按照自己现在的模样,重新编写与人交往的各项准则。 正是通过观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方式,你的内心建立起了相应的关于爱与友谊的概念。 那么,你的家里人是如何处理争执、怒气和批评的呢?你是在他们的鼓励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还是永远地把秘密埋在心底?你的父母教给你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是事事靠别人?你是否曾因过于依赖别人,而把身边的朋友都给吓跑了?你是否受到过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体罚、虐待和辱骂? 正如我在《若遇友情伤人时》所提到的,“家给了我们一切”。幼年时受到的伤害对我们长大成人后的私人交往和伙伴关系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40岁的琳达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她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在琳达的童年记忆中,从11岁到16岁她一直遭受着继父的虐待。那段记忆长时间地影响着琳达与他人的交往:“不论在家里、在办公室还是跟朋友在一起时,我总是处于对异性的恐慌之中。” 自我测试: 童年经历对你的职场交际会有哪些影响 回答以下问题,你将了解到,影响自己与同事或商业伙伴建立并保持友谊的关键性因素: ● 你和你的父亲相处得如何? ● 你和你的母亲相处得如何? ● 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如何? ● 你第一次与别人交朋友的经历是怎样的?那是一段美好的回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2)
● 忆,还是痛苦的往事? ● 在你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你是怎么处理 ● 的? ● 你怎么看待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和羡慕? ● 你是否总爱和别人一争高低? ●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的反应是斗志昂扬、尽力争取还是垂头 ● 丧气呢? ● 从家人对你态度中,你是否使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 你们家是否视正直为珍宝? ●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是否拥有朋友?他们的关系看 ● 上去怎么样? 对于每一个你在工作中认识的朋友或潜在的朋友,你可能需要将上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重新编排,而你得到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据交情的深浅和当时的情境,你既可以向朋友就全部或某些问题进行直接提问,也可以静静倾听他向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你的童年经历和作为成年人的你之间,并不是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性格各不相同的人,同样的经历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我们的祖父母及亲戚,还有教过我们的老师、教区的牧师和球队教练,他们都有可能帮助我们摆脱长期生活在不和谐、不融洽而且充斥着暴力的家庭中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同时,无论你受到的伤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只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和自我治疗,你就可以拨开心头的阴霾。当然,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一个人童年记忆中的感情伤痕可能会对他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也很难使他与自己的朋友感受到互相拥有的满足感。 28岁的梅雷迪思(Meredith)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居住在美国南部。她向姐姐说出了自己小时候遭受的一次性侵犯。当时梅雷迪思只有6岁,施暴的是她的年龄在11岁到15岁之间的两个堂兄。从童年到成年,这次伤害一直影响着她的友谊。因为总是离群索居,她有时会感到特别孤单。过去在军队工作时,她曾结交过一个好朋友,但她们的友谊最终还是不幸地结束了。现在的她只有两个普通朋友,但她们都算不上是她的闺中密友。 我没有朋友,仅仅是与一些人相熟而已。从小我就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人们只会用鞋踢我,或是拿我取笑。我家住在偏远的农村,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家就是我的世界。 我在军队工作的时候有过一个朋友。她曾为了一些事情而向上级告发了某人,于是其他女孩准备以此要挟她。我得知后马上把情况告诉了她,可她却指责我站在别人的一边。我竭力使她相信我没有那么做,可是已于事无补。在此之后的那个礼拜,我被派遣外出执行一项任务。我离开之后,她把我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箱子里的东西散落在四处,墙上被涂得乱七八糟。等我回来时,她已经被开除,而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 作为一个遭受了性侵犯却挺了过来的人,我总是感到特别孤独,也很难相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我。我觉得,如果我让别人了解了我的过去,是没有人会愿意为我做任何事的。我承认,那次伤害已经使我无法判断什么人才是值得我信赖的。当每个人都已伤害过你时,你还会真的愿意继续冒险吗?有时我想自己太胆小了,以至于只要有人试图接近我,我就会马上逃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不喜欢我的。 梅雷迪思在工厂里负责物资输送,在工作中她与两个人成了普通的朋友:“其中一个是年龄跟我妈妈差不多的老妇,她把我当作自己的女儿,我想我们都已经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的朋友。” 另一位朋友是她的医生,但是:“说她是我的朋友其实并不恰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你常打电话跟她说‘嗨,我们一起去逛街购物或看场电影’的那个人。” 20岁的芭芭拉(Barbara)是美国中西部某大学的大学生,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她眼中的友谊与梅雷迪思是截然不同的。芭芭拉的朋友很多,包括两个至交、5个密友和12个普通朋友。在成长中,她与爸爸妈妈互相支持,相亲相爱,与两个哥哥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住在加拿大的苏西(Suzie),是一位44岁的已婚女士,为了抚养3个孩子,她辞去了工作。她说:“非常感谢自己优秀的朋友们。”苏西与丈夫是亲密的一对儿,他们常常一起出去玩,“而且我们常会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并与他们保持长期的友谊”。苏西还有老同事格洛里亚(Gloria)拥有一份长达20年的友谊,虽然她们住在距离几千英里的不同国家,但她们的联系却从未中断过。在《若遇友情伤人时》一书中,格洛里亚为我们描述了她的朋友苏西,并解释了苏西之所以是她最理想的朋友的原因。 苏西说:“友谊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十分忠诚于我的朋友。”苏西拥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包括女友间的闺中情、丈夫和女儿的爱、兄弟姐妹的手足情以及与朋友的丈夫的融洽相处。还有,在成长阶段老祖母对她产生的影响,这甚至曾帮助苏西面对父母陷入僵局的婚姻。 我的祖母对我影响非常大,可以说为我的人生打下了无可比拟的基础。她教给我如何爱与被爱,如何关心别人。每一次当我的爸爸妈妈之间出了问题,嚷着要离婚的时候,我们就会跑到祖母家里去。虽然,我们后来只能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然后他们的关系便破裂了。但祖父母一直是我们最坚固的基石,我们一定会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孩子。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3)
以下这些发生在成长阶段的主要问题,会直接影响你长大成人后所拥有的伙伴关系: ● 信任; ● 嫉妒和羡慕; ● 不切实际的感情需求; ●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 ● 应对权威的能力; ● 正确对待冲突。 信 任 工作伙伴原本是可以共享信息,并相互信任的朋友。然而,在这个信任严重缺失的时代里,人们的工作也总是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中。因此,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姑且可以信任,很少有人会向办公室的同事打开心扉,即使是付出极小的信任也会被视作无谓的冒险。 与此相反地,一些人可能曾被家人背叛,而当他们初涉职场结交工作伙伴时,就会在潜意识中需要重现这种背叛。而当背叛成为了事实,他们又会表现得惊慌而沮丧。然而,只要研究一下情境动力学,便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这种背叛是被外力驱动所致。它属于心理学中的强迫性重复行为,是指人们在潜意识中需要重复童年时受过的伤害,而只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种重复才会停止。 传播顾问马乔里(Marjorie)是一位50岁的离异女士,住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她回忆说:“我很小的时候,爸爸曾警告我不要跟朋友们打交道,而现在我总算知道了他为什么那么说。” 马乔里曾在一位好友开公司时对她慷慨资助,没想到她却将这笔钱挪作他用。马乔里为朋友的做法大为伤心,她觉得朋友根本没有珍视这份友谊:“她要为这份友谊的结束负责,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她的自私与浅陋。” 然而,这种背叛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马乔里身上,她说:“我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生意伙伴的背叛,我总是被他们背后中伤。不过,这种情形只发生在生意场上,我生活中的朋友从不会这样对我。”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的结交朋友,可是每当有这样的机会时却总是止步不前,那么,请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否出现过信任问题。同时,你也可能因为曾亲眼目睹过的背叛工作伙伴的事情,而对伙伴关系失去了信心。 当然,这些失败的例子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它们不过是童年和青春期信任事件的重复。如果你有能力经营一份不会因欺骗、失信和背叛而告终的成功的伙伴关系,那么,这将是你开始信任别人的转折点。尤其在对待工作和爱情这样的重大人生问题上,信任显得更为重要。 花点时间考察一下,某人想尽办法与你成为朋友的行为是否可信,然而再决定是否接受这份新的伙伴关系。这样一来,你拥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提高,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同事则会被你拒绝在心门之外。如前所述,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新成员,那你更应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分析那个人是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不要仓促地开始一份友谊,在观察对方的同时,还要看看自己内心的愿望是否也源自真诚。 嫉妒和羡慕 小时候,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女孩子嫉妒爸爸对妈妈的爱,男孩子跟爸爸向妈妈争宠,以及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抢父母的重视和关心,而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容忍伙伴关系的存在。 “无助的婴儿会嫉妒一切可能转移妈妈注意力的东西,”芭芭拉·朗·斯特恩(Barbara Long Stern)在她发表于《时尚》(Vogue)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那么,嫉妒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吗?”让我们迅速将视线转向办公室:有的同事深受老板的赏识,有的同事从你的下属一跃成为你上司,有的同事得到的赞扬总比你得到的多。面对这一切,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们仅仅是同事,而非工作中的朋友,你也许很容易消除这种同事间的嫉妒。而如果被嫉妒的是你,你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内疚,因为那些同事对于你来说无关紧要,你根本不必在意他们的想法。 在第5章里我曾提到过的52岁的健身教练杰拉尔丁(Geraldine),就曾深受她的好友兼同事的嫉妒之害,并为此付出了失去工作的代价: 我最好的女朋友很嫉妒我的才干,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暗中搞破坏。对我来说,这份友情已经不再健康有益。因为嫉妒,她还诬陷我总是引起利益之争,而公司也因相信了她的话而把我除名。 无独有偶,伯尼斯(Bernis)的好朋友也是在嫉妒心的驱使下,陷害伯尼斯丢了工作,而她们的友谊也随之灰飞烟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轻微的嫉妒心其实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心理;尚不会导致伤害的。而当它走向了极端时,你就有必要问问你的朋友(或你自己):你们对彼此的真实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当你的同事受到了老板的表扬,请不要压抑心中的嫉妒;而如果公司的大客户向你赠送了价值200美元的糖果篮作为假日礼品,却忽略了你的同事,他们对你嫉妒于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种程度的嫉妒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或不应该与之作朋友。就像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所指出的,有时候嫉妒心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它可以帮助嫉妒者缓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却不会对伙伴关系的“深度”有太大的影响。芭芭拉·朗·斯特恩认为“嫉妒与羡慕是一对双胞胎,但嫉妒意味着失去,羡慕预示着收获”。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4)
在《激情》(The Passions)一书中,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 Solomon)将嫉妒与骄傲、懒惰、贪婪、好色、愤怒和贪吃并称为“七宗罪”,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恶毒的情感,充满了苦涩和报复心”。他接着描述道:“嫉妒是竞争指向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它抛弃了建立亲密关系的一切可能(除非对方是一个一败涂地的人)。” 这令我想起了自己失败的友谊,接着一位优秀的教授向我提起了他的一段经历。在学校里,他和学校里其他三个老师本是很好的朋友,但学校只能聘用他们四个中的一个。最终,他取得了这个资格,但来自另外三个人的强烈的嫉妒也断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我向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健身教练杰拉尔丁提了一个问题,是西尔维娅(Sylvia)的哪些童年经历使她弄清楚了这位昔日好友“出卖”自己的原因呢?她说: 西尔维娅告诉我,他爸爸过去一直叫她妈妈是“妓女”。在大学期间,西尔维娅与一位教授曾有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我所了解到的西尔维娅的童年生活,给我的全部印象就是那个充斥着辱骂和畸形关系的家庭。 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有一个大我5岁的哥哥,和一个大我14岁的姐姐,他们都是学业上非常优秀的人,我从小在他们的阴影中长大。我的爸爸很宠爱我,可我的妈妈对我有些过分严厉。 我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得不如朋友那么重要,我之所以想与西尔维娅做朋友,是因为我很欣赏她的才华。 作为一个健身教练我拥有良好的天赋和过人的能力。我察觉到,西尔维娅正是因此而倍感威胁的。我想,这就是导致她出卖我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如果嫉妒或羡慕成了你友谊路上的绊脚石,这里有一些可行的措施: ● 并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感情。在 ● 我发出的4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了346份有效问卷。对于 ● “你是否曾被你的普通朋友、密友甚至至交所嫉妒”这个问 ● 题,48%的人的答案为“是的”,38%的人认为朋友之间不会 ● 存在嫉妒心理。当被问到“你是否嫉妒过你的普通朋友、密 ● 友甚至至交”时,做肯定(46%)与否定(50%)回答的人数 ● 几乎持平。 ● 嫉妒和羡慕都是正常的人类感情,不必把它们排除在你的友 ● 谊之外。 ● 把嫉妒和羡慕看成某种信息。这就是说,那些总想要别人得 ● 到的东西的人,应该把嫉妒的“信息”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 ● 力,而不是一味地“将嫉妒进行到底”,或把破坏别人工作 ● 的企图粉饰成正当的行为。 ● 回溯童年时有关嫉妒和羡慕的感情记忆,过去的印记也许会 ● 影响到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 在彼此很相似的朋友(见下一节《兄弟姐妹间的敌对》)之 ● 间,产生嫉妒和羡慕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与自己差异比 ● 较大的人做朋友是比较好的选择。比方说,与自己的上级或 ● 下属交朋友,彼此产生嫉妒的可能性就比跟自己的同事交朋 ● 友小得多。但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熄“嫉 ● 妒”于未燃。还是合作者间的友谊更容易建立,因为在他们 ● 之间极少会出现与地位相关的隐患。 ●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某企业的老板或图书出版商,你应该更 ● 多地结交与工作无关的朋友,比如电影工作者等。 ● 不要回避自己的嫉妒心,但也不要太在意。“我嫉妒你得到 ● 了提升而我没有。”“我嫉妒你在每周的例会上发言时表现出 ● 的自信,可我总是紧张得发抖。”一位作家曾坦言,她曾经 ● 很嫉妒一个比自己成就大的朋友,“但是我克服了这种心 ● 理”。 不切实际的感情需求 有些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爱的关怀,长大后便希望能从朋友的身上获得更多的爱,然而,这么做是很容易招来麻烦的。尽管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目前的感情带来爱的滋润,但是,它却无法弥补童年留下的感情缺失。因此,唯有当两个人的感情相对独立时,友谊才能够蓬勃生长。 所以,当你想要得到好朋友额外的感情援助时,不要过分指望从朋友那里得到自己从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的那种感情。最好的办法是,学会自己爱自己。 既然你拥有了那么多的朋友,也一定能在对你们的友谊没有丝毫阻碍的前提下,与他们分享彼此不同的心情。 上面讲述的这些或许能帮助大家,避免31岁的维基(Vikki)曾经历的麻烦。职业顾问维基是一位单身女士,她想与一个男性员工做好朋友,然而这位男同事却显得不知所措。恼怒之下,维基把办公室变成了他们之间的战场。不过,通过心理治疗,维基理解了,在试图打破上司与下属之墙的挑战中,大家的心态是非常相似的。 我发现这个同事很不自信,他认为自己不配与自己的上司交朋友,更不知如何“接受”别人的友谊、爱和感情。我也有着与他类似的问题,但他要比我严重一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5)
维基不再写长篇累牍的电子邮件来批评那个员工不接受自己的友谊,现在,他们仍在一起工作。接着,维基付出了更艰难的努力,与工作之外的同性交朋友。同时,她还希望通过心理调节,解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很严重地阻碍了她寻找新的伴侣。 正确认识伙伴关系,并把握好它的“度”,是在第一时间建立起伙伴关系的关键。当同事变成了朋友,大家的关系更亲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力就会有所提高,而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一份努力,才能组成一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 与其他友谊不同的是,对于伙伴关系,你不必将自己的愤怒、担心、暴躁、成功或失败的恋爱史、养育子女的艰辛和心灵深处的秘密悉数告知你的同事们。你还拥有私人友谊、恋人和家人,让他们与自己分享或分担这一切吧。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 尽管人们总会有机会改变现状,但小时候与兄弟姐妹的关系还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与未来同事的相处。以下就是我的研究中的一些实例: ● “在我的成长中,我与兄弟姐妹的感情并不深,当然,我与 ● 现在的同事关系也很一般。”一位高级经理人如是说。 ● 在描述小时候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时,一个在工作中没有 ● 朋友的32岁的女警卫用了这样一个词—“疏远”。 ● 40岁的公司经理玛丽,离异后与自己的4个孩子在一起生活。 ● 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妈妈常常骂她,爸爸对她很冷漠,而三 ● 个兄弟姐妹则因从玛丽7岁起便不在一起生活,因而彼此很 ● 疏远。 阿黛尔·费伯(Adele Faber)与伊莱恩·马齐力施(Elaine Mazlish)在她们合著的《不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