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一切都还粗糙,看看那小楼也是刚加建的,避暑可以,山林间的露气重并不适于常住。”刘愈对搬来此有自己的看法,“这次来主要是与你们商议一下选置家具的事,可以给点自己的意见。”

刘愈说话时特地看着韩家姐妹,她们是第二次来,对此并不陌生,但若说给意见,她们在徐轩筑面前还是提不起勇气。

“还是让两位妹妹先说吧。”徐轩筑笑道。

韩小艺这做姐姐的这时反而最沉默,韩小婷稍微鼓勇气道:“我们……要一张大床。”

“大床?”徐轩筑带着几分不解。

刘愈知道徐轩筑曾也想去韩家姐妹的屋里看看,但觉得唐突便一直没成行,她还不知韩家姐妹其实是睡在一张床上。

刘愈笑着解释了一番,徐轩筑突然也脸一红道:“既然要准备一张大床,就不能只够你们三个一起睡,到时妾身睡哪里?”

“那就四人睡的大床?”刘愈打趣道。

徐轩筑白了刘愈一眼道:“别以后又惹了哪家的姐姐妹妹回来才好。”

刘愈悻悻然,几人一同登上了四层小楼,看了看晋昌坊周围的景色,尤其是眺望一下大雁塔很有感觉。不自觉间,徐轩筑又提及了选丫鬟的事。

“楚儿她们太粗手粗脚了,懒散起来又喜欢玩,府里的很多事她们都做不了,也是时候选几个丫鬟照顾我们一家人。”徐轩筑道。

刘愈本来想说自己有手有脚的未必需要旁人照顾,但还是顺从了夫人的意思。

参观完外宅,一行人出来,直接往大慈恩寺的方向而去。

*

求张三江票,不求成绩只是一说,拜谢。

第七十三章 染血的佛(下)

大慈恩寺作为皇家佛寺,香火鼎盛历来居长安庙宇之首,佛舍、佛塔、佛像、佛经、佛僧的数量也都是同类庙宇无法比拟,历代大慈恩寺内成名高僧众多,他们的舍利也都安放在大雁塔内。

大顺朝崇扬佛教,民众信佛者众多,即便并非是初一十五,来大慈恩寺烧香拜佛甚至是游玩的人也络绎不绝。刘愈并不信教却对佛家的思想并不抵触,陪着徐轩筑和韩家姐妹到了庙内,看着她们跪在佛前蒲团上虔诚跪拜许愿,只在一旁驻足作观。

佛寺与市井不同,市井以男子当道少能见到女子,来佛寺的却以妇道人家居多,且一般都是大家闺秀。也与这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有关,女子一般只是负责料理家务,平日里没有工作为寄托,加上本身女子多向善,较易被佛家慈悲种善因得善果的思想所吸引。来寺庙拜佛也成为女儿家的必修课。就连那些自诩风流的才子墨客也都喜欢到佛寺前来摆摊作字画,又或是装作解签的先生来吸引大家闺秀的注意。

佛寺便是这年头最好的婚介场所,以及,寻外遇之所。

大慈恩寺正殿气势恢宏,六座金身的佛像分坐于两侧高台,高度直逼四五丈高的大殿屋顶,一座稍小一些正佛摆在正前方,是众香客的参拜的对象。刘愈四处看了一下,正觉得有些无聊,眼睛从人堆里看到两个细瘦的身影,一个是姑娘家打扮,另一个却是小太监装扮,正合跪在一个蒲团上,两个小屁股撅着正一边磕头一边对着佛像念叨着什么。

看着背影熟悉,等二人拜完了站起身转过头,刘愈不禁一笑,正是吴烁拉着她的小姐妹,十四公主小琪儿。

“坏坏坏人哪……”吴烁见到刘愈便手指过来,惊慌失措像是仰天长叹,“哇,菩菩菩萨,你你你骗我。”

“吴姑娘,琪姑娘,好些日子不见。”刘愈迎上前,两个小丫头脸上升起敬而远之的神情。小步子一点点后退。

“完完完完啦!菩菩菩萨也不不灵灵啦,我我刚第第第一个许许愿再见见见不到这坏坏人……”

刘愈听吴烁说话费劲,直接笑着打岔道:“结果一转身就看到我了是不是?”

吴烁把胳膊一伸,再指了一下刘愈道:“你你你站站住!不不不许再靠前……”

“我又没非礼你,为何要有如此敌意?”刘愈在离她们两米多远的地方停下脚步,他提到“非礼”,小琪儿马上想到当日被他偷看了身体,之后跳了荷花池,之后朦胧间还被他抱上岸,一定是看了又摸了。小脸登时通红,人也躲到吴烁身后去了。

刘愈脸一沉道:“你们两个偷跑出皇宫的吧?一个还扮作小太监。我要告诉你们,我现下可是殿前将军御林军右统领,专门负责来抓你们这些偷跑出宫的,回去重重打屁股。”

小琪儿脸上一惊以为是真的,急道:“不要为难小丫,是……是我要出来的,她本就可来去皇宫。”

“哦,不行,她帮你出来,是同犯,罪便是一体的。”刘愈带着几分故作而出的阴冷笑容道。

“那……罚我一个人就好。”小琪儿很讲义气,“小丫是帮我,不该受连累。”

吴烁在一旁埋怨道:“傻傻傻琪儿,这这坏人在在蒙蒙你,你你你看他又没没穿侍侍卫服。”

“我堂堂御林军右统领,有便宜行事的权力,穿不穿侍卫服都能抓你们回去……”刘愈正打趣地说着,突然发觉一个黑影从佛像上摇摇欲坠紧接着落下朝小琪儿头顶上砸去,刘愈紧忙冲上前将小琪儿扑出去,时间只在转瞬之间,当刘愈抱着小琪儿躲开,那东西重重地落在地上,众人惊讶间看过来,地上趴着的却是一个人,手指动了一下,却因为脖颈间流出大量的血,一命呜呼。

“唰!唰!唰!“

蔡迎奴和吕楚儿等侍卫本来无精打采在门前四下打量,此时抽出佩剑冲上来,将掉下死尸的佛像与众人隔开。吕楚儿娇喝道:“远离尸体,任何人不许离开!”

有惊惶的妇人想要逃走,却被侍卫用剑拦在门前。

刘愈怀中的小琪儿也有些惊慌失措,本来还在听刘愈在瞎扯,没曾想他居然又“非礼”了她一次,不过这次如果没有这坏人帮忙,那尸体真要将她砸个正着,非死即伤。

刘愈的感觉倒是不错,怀中的玉人好像是忘了挣扎,等她反应过来时,似乎也没那么激烈,嘟着嘴挣脱开便躲到吴烁身后去了。

刘愈上前查看一番,人已死透,头有发说明并非僧侣,衣着平素像是百姓,只是很健硕,被人割了喉还能撑过一段时间用力爬下佛像,抬头看了看,不解此人是如何爬到佛像后面,颈间何以会留下锋利的刀口。

“上面可能有人。”

刘愈的一句话,令徐轩筑心生警觉,“唰!”地将一名侍卫的佩剑抽出,一个妇人装扮的女人手里拿着剑很像巾帼英雌,刘愈看的一呆,笑道:“为夫假设而已。”

“去报官。”刘愈道对吕楚儿吩咐道,“去京兆府不要去南城衙门,速去速回。”

趁着吕楚儿报官未归,刘愈继续死盯着佛像上面,而佛像似有灵性一般,在一滴一滴往下淌血,有人叫道:“快看,佛在泣血!”

这一语令众香客以为是佛像显灵,纷纷跪拜,刘愈却知事情没那么简单。毕竟几日后这里便将是皇家祭祀大典的举行地,偏偏在此时发生命案。死者又并非像是平民。

隋乂办事效率也算可以,得到吕楚儿的报案便匆忙奔来,到了大慈恩寺内隋乂连同众衙役都是一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模样。

“他娘的,真会赶死的时候。”隋乂骂骂咧咧的,看仵作正在验尸,凑身子靠近刘愈问,“刘兄台,你……真是点背,对这尸体……如何看?”

“我又不是仵作,能怎么看?你还不赶紧去叫寺里的和尚出来问话?”

隋乂得到提醒,马上去询问寺庙里的和尚。

围观的人越挤越多,刘愈正看着那具尸体发呆,一个声音从他身侧传来:“刘公子,你说他是因何而死?”

刘愈觉得不对头,声音很熟,一侧脸,柳丽娘笑盈盈的一身男装也侧过脸看着他。

“十二少,不认得奴家了?回过脸去,不许看!”

那娇嗔似的声音令刘愈吸一口凉气,怎就将她给忘了,上次绑架不成她也该回长安城继续完成她刺探任务,眼前这人说不定就是她杀的。

“丽娘,好久不见。”刘愈苦笑低声道。

“不叫人家柳小姐了?这声丽娘,叫的真是亲切。十二少,你还没回答奴家的问题呢。”

刘愈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现在那些侍卫根本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如果叫喊,柳丽娘说不定就会下毒手。放走他一次不代表着会放他第二次。

“丽娘,别耍我了,我从何而知此人的死因,不会是……丽娘你杀的吧?”

柳丽娘轻哼一声道:“十二少是要冤枉奴家杀人喽?哼!在十二少的眼中,丽娘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柳丽娘似乎很感慨,但也没再细究,倒好像是默认了人是她杀的。

“说!徐荣现身在何处?”柳丽娘这次语气少了几分轻佻,多了几分严厉。

刘愈心中“咯噔!”一声,怪不得柳丽娘会来找他。

“徐荣?丽娘是说徐相爷的儿子工部侍郎徐荣?”

“少装蒜,你不是新晋的御林军右统领吗?你们御林军秘密拿了人,到底藏在何处?”

果真不愧是搞情报工作的,柳丽娘也不是那么好糊弄。刘愈心中叫苦。

“丽娘,你可能还有所不知,我这个劳什子的右统领就是个送行事历的虚官,如果真是他们抓人也不会告诉我藏在哪里,要不……你去问问我的上司何统领?”

柳丽娘突然脸凑过来,在刘愈的耳边道:“你这个小坏蛋,早晚让你老实交代。”言罢一阵香风遁去,刘愈侧头,人已经不见。

这就走了?

刘愈正迟疑间何茂带着御林军也匆忙赶来,心说,怪不得柳丽娘要走。

“死的是御林军的密谈。”这是何茂来带给刘愈的唯一消息。

第七十四章 人肉书籍

刘愈一家好端端的家庭日却被突然而来的死尸给破坏,并且何茂带给刘愈的信息,死者是帮御林军做事的密探,一个密探无故死于佛寺之中,本身就很稀奇。

为了几日后祭祀大典的顺利进行,何茂要回去上奏皇帝准备将大慈恩寺全面封锁直到大典结束,也会对寺庙内的僧侣进行全面盘查。这些刘愈并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何时才能返家,京兆府衙差将佛寺内的上百号人堵在寺庙内只许进不许出,然后隋乂这个对法医学一窍不通的家伙对着个尸体研究来研究去,就好像要研究出朵花来。刘愈等的不耐烦,而吴烁和小琪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上灯以后她们可就真回不去要在外面过夜了。

“你……你能帮我们忙吗?”小琪儿鼓起勇气,走过来跟刘愈说。而此时刘愈正在跟韩家姐妹说亲密话,眼看一个很娇羞的少女走过来,韩家姐妹望过去的目光都有几分戒心。韩小婷还刻意用身子将刘愈的半面身子挡住。

刘愈一笑道:“怎么帮?”

吴烁羞恼道:“坏坏坏人,我我我们要要回家。”

刘愈本还想逗逗她们,不过也知若是小琪儿入夜回不去宫门会很麻烦,便去跟隋乂说了下,当隋乂得知那娇滴滴的“小太监”就是当日四公主所言的“十四妹”,颇为惊骇。

“用不用找人护送?”隋乂望了小琪儿一眼,低声转问刘愈。

“不用,我亲自送她们回去,毕竟我现是御林军右统领,分内之事。”

刘愈顺带说了一下,让隋乂将寺庙里的人放行,如此徐轩筑和韩家姐妹也可以早些回家休息。当得知刘愈要去送别的女人回家,连徐轩筑也有几分醋意,但得知是十四公主,徐轩筑稍讶,马上催促刘愈快去。“皇家事怠慢不得。”徐轩筑道。

名义上是刘愈护送小琪儿和吴烁回宫,实际上刘愈自己也需别人的护送,吕楚儿和几个侍卫承担了这责任,吕楚儿本还想早些回去蹴鞠,说是约好的比赛有彩头,刘愈不加理会,她们总是有各种理由旷工嬉闹,上战场之外就没见她们训练,平日里玩的花样倒是层出不穷。本来,一群女兵吃饱了没事干,男人就是饭饱思,而她们就饭饱思胡闹。

一路上吕楚儿她们也没消停,都在说着她们的“奇淫技巧”,马车里的吴烁和小琪儿显然很向往吕楚儿她们所说的游戏世界,都凑在车窗口听她们诉说着,神色带着几分迷醉。

“回头我们也像她们那么玩吧?”小琪儿听了半晌后对吴烁道。

“不不不行,我我我们人人太少少了。你你我我,两两个,不……不够。”

吕楚儿笑道:“要不你们两个跟我们回去吧,有的是好玩的。”

“好啊。”小琪儿眼睛亮起来,脱口而出道。

“不不不行。”吴烁急忙道,“那那那是坏坏人的家,不不不能去。”

一众女侍卫“咯咯咯……”笑起来,显然觉得自家姑爷的新“外号”很“别致”。

小琪儿看了默不作声的刘愈一眼,再看看几个比她和吴烁年长不了许多天真烂漫的小女兵,不禁对吴烁的话开始怀疑起来。她细细的想一想,那坏人实际上也没多坏,只是无意中看了她的身体,后面他还两次救过自己,算扯平了。

刘愈突然侧过脸道:“这么晚不回去,难道你娘亲不担心?”

听刘愈提到“娘亲”,小琪儿才真正有了迫切归家之心。

…………

刘愈再次见到那个称赞他作诗作的好的妇人,果真就是小琪儿的娘亲林美人。

“原来是刘统领,多谢你送小女回来。”林美人慈眉善目,语速和缓,语调很悦耳,刘愈听在耳中如同柔柔的风,此时的小琪儿却靠在林美人的怀中撒娇,看得出她们母女情深。

林美人本为长安周围富户的大家小姐,当年李贵妃在沉稳的木皇后死后,为了跟已故的第二任皇后召皇后争宠,通过父亲在长安城周围选了很多漂亮的姑娘以献舞的名义进宫,实际上是组成团来诱惑皇帝。林美人便是在那时进宫然后与其她女子一同受宠怀孕,生下小琪儿。好景不长,召皇后死后的这几年,李贵妃一方面与曳夫人争宠,另一方面打压这些曾经帮她的女人,使得皇帝早已将这些深宫寂寞的女人遗忘。

小琪儿和母亲是相依为命,感情非常牢固。

“小小小琪儿,我我我们明明日再再玩。”

“嗯,明日卯时我上完早课便去找你。”

宫中女人的地位也决定着子女的地位,小琪儿并不得宠,没有皇家公主的娇贵和任性,相反却显得返璞归真很像个邻家女孩。但作为皇室之女,小琪儿比吴烁年龄小却还在受良好的教育,吴烁却像个野孩子一样进了宫只知道玩。

看着林美人牵着小琪儿的手离开,刘愈望着她们的背影突然有种很不舍的感觉。可能是心生怜爱之心,却不知这怜爱到底是发自于对母亲,还是对女儿,又或者两者兼有。回过头却发现吴烁在死死地打量着他。

“不不不许你你打琪琪儿的主主主意!”吴烁强调道。

“下次说话前先把舌头整利索了再说。”

索性来了皇宫,入了夜刘愈也不用担心离不开,便想去看看吴悠,顺带骂他一顿当日不预先相告。到了吴老头的“天文观测站”,吴悠正兴奋地拿着根长筒看星星,乐不可支的模样。

“嗯,嗯。”刘愈清了清嗓子,提示吴悠有人来了。

“是你?嘿,小子,过来给你看看这好东西。”

刘愈接过吴悠递过来的长筒,对着天一看,很清晰的感觉。天空中的星星也好像近了许多。

“望远镜?被你研究出来了?”

吴烁笑道:“你这小子真是鬼花样多,当日你说炼制石英的时候搅拌一下,小老儿只当是没甚作用,谁曾想这一搅拌居然研制出你说的那玻璃,日后研究星相将更上一层楼。”

刘愈没好气道:“吴老头,你还真闲的慌,你干脆在玻璃后面镀上一层水银制造块玻璃镜子出来,应该更有趣。”

“哦?镜子?可是铜镜一样的镜子?”吴悠提起兴致问道。

“对,不过那可比铜镜清楚多了,人能原模原样的呈现在镜子中,清晰无比。”

吴悠拉了刘愈一把道:“那……那快跟我去。”

“去哪?”

“当然是去研究那个玻璃镜,好不容易逮到你这小子,非把你脑子里的那点好东西全榨干了不可。”

第七十五章 局中局(上)

在造御台的制造玻璃的房间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吴悠和那些工匠还是没法将水银镀在不太平整的玻璃表面上。一项技术的诞生不是一晚半晚可以形成的,首先那玻璃就有问题,要造一块凹凸不平的玻璃容易,造一块平整的难上加难。

刘愈看玻璃的形状,造出来镜子也是块哈哈镜,但他为了不打击吴悠没好意思说。

刘愈来其实还有件事跟吴悠说,或者是说有事相求,就是让他以国师的身份不露痕迹地给一个人看相,那个人便是三皇子的得力部下,内华门防司衙门的都尉冯成递。

“你小子为何要让小老儿给一个从不相识的人看相,还要按照你说的来,莫非是想害人?”吴悠有些怀疑道。

“就当是帮个忙,提醒他一下也好,另外希望你保守秘密。”刘愈道,“否则以后你休想让我帮你造什么好东西。”

吴悠也没太当回事,当即便答应了。

交代完事情,吴悠继续在那里捣鼓他的玻璃镜,刘愈却要赶着回家。回到家,徐轩筑和韩家姐妹还没吃晚饭,说是等他回来一起吃,饭菜都用碗扣着,打开来香气四溢。另外还加了一个火锅。

徐轩筑解释道:“这些都是隋家妹妹亲手调制的,夫君尝尝。”

隋妤来府上是愈发频密了,现在厨房烧了更可以名正言顺的顿顿往这面送饭菜,晚上这顿还要亲手调制,花费心思不少。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徐轩筑道:“夫君或有不知,今日我们出游府里来了盗贼,好在留守的侍卫发现的早,财物并未损失,来的窃贼还不少,看来日后要小心了。”

刘愈心说,堂堂的长安城进盗贼,还是将军府,事情不简单。莫非是……柳丽娘所派来的淮王的人打探消息?以前他总觉得一个人呆在棋楼很妥帖,现在他发现周围危机四伏,连家中都未必安全。

“让吕侍卫她们加强戒备,尤其是夜间的守卫,只怕那些盗贼没得手以后还会惦记着。”

四月二十七,距离五月初一的祭祀大典愈发迫近,刘愈所能利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御林军的哨探通过徐荣的招供锁定了一些二线的目标,跟踪得回来的消息会汇总到刘愈这里,再由刘愈整理交给韩升,由韩升奏报给皇帝。

刘愈这面没什么大的波澜,徐翰找儿子却找出风波,御林军构陷的徐荣失踪与各藩王有关的消息令徐翰很恼火,经过一日便跟都御史杨延迁编制了一份“怀疑有罪名单”,所罗列的大臣中包涵了御林军统领何茂,上奏皇帝要求彻查。皇帝震怒,在朝上骂了徐翰一番,大致是说他人老糊涂,儿子丢了就发癔症胡乱咬人,责令徐翰闭门不出,不许再干涉杨延迁的查案事宜,另让杨延迁重新彻查。

贼查贼的方法老皇帝用的得心应手,这老皇帝别看懦弱有时隐忍不发,但发作起来也是个擅用手段的狠人。但当初是他的避让令淮王趁势做大,现在尾大不掉想亡羊补牢已很困难。

当日下午,杨延迁便重新草拟了一份“怀疑有罪名单”,杨延迁很识相地将除了淮王和几个得势藩王之外的藩王构陷,说是他们是绑架徐荣的最大嫌疑人。皇帝也没说什么,只是责令继续追查。

四月二十七这一日对刘愈来说是简单的一日,他除上午去了一趟歌舞教坊看司马璇儿跳舞,其余时间都是在家中书房渡过。司马璇儿对刘愈的出现也没感觉太大的意外,自顾自地练舞,而刘愈却像个观众一样看了一个多时辰,二人并未交谈,直到刘愈被何茂叫走,司马璇儿才停下舞步,看着刘愈去的方向有些发呆。

“皇上想让我们尽快查清此案,最好是在祭祀大典之前。”何茂严肃说道,“不过我们手头上的证据匮乏,即便与此事相关人等也是徐荣的一面之词,难保他不会陷害忠良。不知刘兄弟有何高见?”

刘愈想了想道:“如今祭祀大典即将举行,皇上要封子为王,这时的稳定应是重中之重。徐荣的那份供状中,说是城中许多防司衙门中人与淮王有勾结,我想不管是实情还是诬陷忠良,总是要先上奏皇上,暂时将这些官员调任,日后彻查虚实也不迟。”

何茂觉得有理,点头道:“那就由刘兄弟拟定一份名单。”

刘愈草草拟定了一份名单,名单中大多数都是徐荣供状中提到的人物,唯独少了冯成递的名字。这份名单中也有很多人是跟三皇子有关的,上奏给皇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果然在第二日,四月二十八这一天,皇帝将名单中大多数人调职。一时间防司衙门人员的大幅调换令整个长安城都有所震动,皇帝没有对其做法作更多的解释,只是说官员正常调动。更多的人觉得,是皇帝的多疑心在作祟。这期间利益损害最大的便是三皇子苏必,其苦心经营的京城防务一夜间好像被顷刻瓦解,本来他上奏了皇帝准备为属下争取留任,却被皇帝训斥了一番说他不思检点。一时间三皇子有失势的错觉。

三皇子一派代表着长安城内防司,代表着长安城的戍卫。三皇子被弹压也是皇帝为了平衡各皇子关系的一种手段,其余有可能争储的几位皇子最是高兴。当然也有人担忧,比如说尚未被皇帝调任却意识到自己即将没利用价值的内华门防司都尉冯成递。在四月二十八日的下午,有消息说冯成递久联系不上淮王的接头人送妹妹去淮地,准备亲自送妹妹出京城。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一派人的罪证都在冯成递的手上,这也是他近些年发迹的原因之一。

当然冯成递的举动也是刘愈诱导出来的。

刘愈通过吴悠给冯成递看相的结论是“有大运,但需贵人相助”。冯成递的贵人不用说所有人也猜到是他所投靠的三皇子,恰恰在这时三皇子有些不得志,于是他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淮王身上。对于一个迷信人来说,卦象是极为看重的,国师的卦更令他深信不疑。这也令他迫切地想将妹妹送到淮王那里以示忠诚,在其还身在其位有所价值的时有所体现。

本来何茂听闻此事后想立即抓捕冯成递及其妹妹,但刘愈却另有想法,毕竟一切只是推测,做不得准。这是刘愈的敷衍话。刘愈真正的意思是让何茂亲自上奏皇帝,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以御林军的密探配合刘愈和何茂假扮淮王的人与冯成递的妹妹接头,护送途中搜集证据。连何茂都觉得这主意不错,但实施难度不小,需要向皇帝请示。

趁着准备的空档,刘愈回了一趟家,让吕楚儿去九皇子府将几日都在“闭门思过”的苏彦给叫来了。

日落黄昏,苏彦提着两个蛐蛐笼子,一副没正形的模样,见到刘愈咧开嘴一笑道:“师傅,您怎舍得叫徒儿来了?这几日可将我给憋死了。”

“是吗?”刘愈拿着评书本子,斜瞅着他手上的蛐蛐笼子,“我给你的银子,你就换来这两只差劲的蛐蛐?”

苏彦嘿嘿笑道:“这不是买的,是我在九皇子府抓的,不能出去玩就找两只蛐蛐斗斗,当消遣呗。”

“你也别消遣了,把这两只蛐蛐放在我这里,回头再来取。赶紧吃点东西喝点东西,吃饱喝足了有事让你去做。”

苏彦提起精神:“何事?”

“去长乐宫门口跪着,直到跪到我出现,中间哪怕你被日头晒死被雨淋死也不能离开,对外人就是说是对你曾经的过失去赎罪的。”

“又是跪?”苏彦哭丧着脸道,“师傅,您能不能有些新意?跪地这种事,很难熬的。”

“你不想封王封侯可以不用去,还有……若是我去了见不到你人,要么你从此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当县公混一辈子,要么等你三皇兄当了皇帝拉你回长安城砍头。自己瞧着办!”刘愈急着要去跟何茂碰头,还要跟徐轩筑说一下这一两日不能回家,走到门口他又回过身强调了一遍道,“记住,是在长乐宫门口,跪错了地方我同样帮不了你!”

第七十六章 局中局(中)

趁入夜前,刘愈赶到了城南歌舞教坊,抵达时何茂已经等了一段时间。

“刘兄弟,你再不来我都要去府上催你了。”何茂神情严肃道,“皇上特旨允许我们护送冯成递的妹妹出城,定要拿到她手上的证据。现下探到她就在淮地商馆。如何才能取得她的信任,还要你出谋划策。”

有件事徐荣没提,但刘愈在百官册上了解到,冯家虽然只剩下冯成递和孤妹冯成娴二人,但在江淮一代有远亲,户籍是长安,祖籍很可能是江淮,因而伪装的人必须要精于江淮方言。这只是表面工夫,因为不清楚冯成递与淮王除了那封私相授受的密函还有什么其他联络,或者说有什么接头暗号,要取得冯成娴的信任并不容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御林军的密探有很多到过江淮也有很多本身就是江淮人,从中选出几个精明的化装成一般的商旅,一行人要先出城一次,回来时护送着几辆载着江淮土特产的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往淮地商馆而去。

淮地商馆是淮地商人在长安城的联络聚集之所,也是一个情报收容站,朝廷历来对这里都严防死守,因而真正的淮地联络特使也不会入住到这里,可见冯成娴并不太了解这些,来这里也意味着她身份的暴露。刘愈与何茂带着几个淮地口音的随从径直走进商馆后院,进去后一个四十多岁帐房模样的人迎过来,细细打量了走在最前的刘愈一番,问道:“几位是?”

刘愈环顾了一下天井四周楼下和楼上的房间,一个女子苗条的身影从二楼一个房间的门侧探出身子,只是看了一眼便重新回到屋内。其余大多数房间都亮着灯,唯独这女子的房间黑暗一片。刘愈心中已有定数。

“我们来找人。”刘愈用夹杂着关中腔的北地口音道。

那中年帐房明显对刘愈的口音一愣,迟疑道:“这位兄台,不知来往何处?又是找寻何人?”

刘愈眼睛轱辘乱转,突然叹口气,嘴凑上中年帐房的耳边,像是蚊呐一般嘀咕了两句,那中年帐房凑近耳朵也没听清楚。刘愈言罢正色道:“此事不容有失,劳烦通禀。”

说完刘愈回身往后院外走去。那中年帐房想追问也不得。

“刘兄弟。”何茂跟在身后,很不解,“你到底对那人说了何事?”

“我什么都没说。”刘愈一笑道,“虽然我什么都没说,但他觉得我说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何茂一时理解不了,刘愈出了后院门口拐角,从墙边看回院内,那中年帐房急匆匆往楼上而去。刘愈招招手,一行人又回到后院,此时只能瞧见中年帐房进入那黑漆一片房间的背影。屋子里的灯马上点亮了。

“才叔,刚才那行人是作何营生的?”

“不晓得,看他们的样子……像是来找人。”

“找人?”女子面现疑色,“带头的跟你说了何事?”

“说实话,老夫的确未听清,似乎在说小姐的事。但那人的口音却不似南边来的,倒好像是长安城的胡商。”

二人正说话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