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门-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也是突厥自从成立部族以来最有可能成为女天可汗的太子,缇木尔似乎是已经作好了继承她父亲汗位的准备。这次缇木尔带着使节队伍前来,俨然已经有了当天可汗的风范,整个突厥使节队伍在她的带领下显得井井有条,刘愈也知道,现在多灾多难的突厥人,不得不齐心来面对内忧外困。越是在事关种族未来兴亡的大问题上,这些突厥人也越是齐心。
突厥经过对顺朝的一场惨败之后,已经不足以慑服整个草原,不论是一些旧有的突厥大部族,还是突厥的新兴贵族,都知道,如果不齐心,就将会被别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会易主。
迎接仪式到下午结束,刘愈让人送突厥使节暂时到国驿馆去休息,至于哪些进贡的牛羊,刘愈则没让其进入长安城。主要长安城并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这么多牲畜的饲料问题就是大问题,刘愈让户部的人暂时在城外找了几个大点的地方来作为临时的“牧场”,安置了这些牲畜。对于这些贡品,刘愈觉得很麻烦,最后想了想,还不如杀了给长安城的百姓吃肉,当是过年了。
于是在腊月初八,突厥使节到长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布榜文,表明了朝廷要“与民同乐”的决心。定于在腊月十五左右开始宰杀突厥进贡来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发放牛羊肉,城中居民可按户领取。至于牛皮和羊皮,刘愈也想好,准备一并送给城中的居民,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刘愈也没觉得心疼,在这年头肉类可是平常百姓人家常年享受不到的珍贵口食,尤其是还是牛羊肉这么“稀罕”的东西。
对于朝廷要与民同乐,百姓自然是拥戴至极,但官员那边却是颇有微辞。朝廷向大众百姓发放福利,这在大顺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就跟突厥是历史上第一次进贡顺朝一样,刘愈做什么事都讲求开先河,这些官员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最后也不了了之。刘愈的决定很难为人所更改,尤其还是令百姓拥戴的“英明”决定。
腊月初八,朝廷在峰翠宫举行一场简单的宴会,宴请突厥使节队伍的代表,缇木尔和一些部族的小首领,一方面给他们亲近天朝上邦天子的机会,一方面也是彰显顺朝对藩属国的“仁爱”。招待宴会由柴锦主持,刘愈和琪儿都在座,本来宴会举行的也挺顺利,虽然在宴会上,只是顺朝人一方的独角戏,又是表演,又是官员对突厥使节刁难等等,不过突厥一名使节最后突然一句“听说贵国长安城不太平”,令整个宴会的气氛到了很尴尬的地步。
很多自以为是的顺朝官员,在听到这声之后也感觉到脸红,因为长安城在近来的确发生了不少的事。
宴会在一种不太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刘愈没太在意宴会上发生的事,本来顺朝官员去责难突厥使节就不在他计划之列,但这些官员似乎很喜欢表现天朝上邦的优越感,对人家逼的急了,遭了人家“羞辱”也并不意外。
刘愈回到内廷之后,想了宴会上发生的事情,总觉得三清教应该会做点什么来破坏顺朝跟突厥之间的关系。此时肃清三清教的行动,虽然暂时已经告一段落,但毕竟一些首犯仍然在逃刘愈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个事,不如来个“引蛇出洞”。
刘愈把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马叫进宫里,有李糜、王虎和瞿竹,刘愈没找愣头愣脑的霍病,这次他找这三个人到宫里,就是为商量引蛇出洞的计划。
既然现在明面上的三清教教徒,已经清理的差不多,那就应该放开长安城中的戒严态势,令城中百姓的生活趋向于平稳,在合格基础上,放松对一些地方的守卫,给三清教的人“机会”。而被放松守卫的地方,首先便是突厥使节下榻的国驿馆,刘愈觉得这应该是三清教想发动袭击,最惦记的地方。
等把引蛇出洞的计划安排完,刘愈又找了军方的一些将领到宫里,商谈了一下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三清教行动的同步开展。刘愈准备让长安城呈现出一种从内紧外松状态,到内松外紧状态的转变,把军队的搜查从城内扩大到城外,以长安城为辐射,周边二三百里内的城市为边界,开始一次新的肃清行动。
刘愈只是靠之前的一个月时间,把长安城内部三清教的势力清洗了一遍,对于关中各地方,只是做了简单的平息,其实很多地方所作的肃清也达不到刘愈的要求。刘愈是想借着机会,一边开战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一边令长安城内隐藏起来的三清教余党以为朝廷把视线从内转到外部,令他们抛头露面,一举将他们歼灭。
等刘愈把军方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一场新的肃清行动便如火如荼展开了。这时候,朝廷要面对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三清教的进一步肃清,另一个是突厥使节的到来,刘愈盘算了一下,可以把精力仍旧击中在三清教的肃清上来,至于突厥那边不用太在意。
刘愈在迎接的宴会之后,便表现出对突厥使节队伍的漠不关心,看似是对突厥使节“不敬”的回击,其实也是给突厥使节施压。刘愈已经接到了缇木尔送到宫里,向大顺朝借兵的国书,刘愈就是要用这种态度表明,兵是绝对不会借的,你们来也是白来。
这时候,刘愈也准备把苏彦送走,彻底断了三清教乃至一些心有邪念之人的念想。也就在此时,柳丽娘找人通知刘愈,说是在三清教内部的一些布置,有了些成效。
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后一战的号角(中)
柳丽娘在成为三清教的第二任“教主”之后,对于三清教内部人员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本来就是神权至上的宗教活动,柳丽娘的出现也分化了三清教内部的一种绝对的信仰问题,令一些中坚的教徒心生一些“异念”。
这次柳丽娘带给刘愈的消息,其实也是柳丽娘师傅无定师太带来的消息。跟柳丽娘的师妹有关。
腊月初九,刘愈刚在尚书台见过韩升和一批新调过来的辅佐的大臣,就得到柳丽娘的通知,他出了宫直接往柳丽娘的住处,见过柳丽娘,也得知了无定师太托柳丽娘转告他的一些事。
“师傅让奴家转告十二少,说是那个人虽然离开了长安城,却没走的太远,如果我们在长安城周边地方详细排查一下,应该不难把人找到。”
柳丽娘所提的“那个人”便是苏哲,一直以来,刘愈最关心的并非是什么狗屁三清教,如果没有苏哲的存在,刘愈甚至可以认为三清教的肃清已经到圆满结束的地步。但就因为苏哲的存在,使三清教的起伏令他很不放心,他能感觉到背后那一双眼睛的可怕。
“排查?怎么排查?你师傅怎么说?”刘愈听到这消息,很不满意。其实苏哲现在在哪的问题,是个很纠结的问题,就算知道苏哲在眼皮底下,找不到人,一切都白搭。刘愈也知道苏哲躲的不会太远,作为一个对皇位有觊觎有野心的人,肯定不会离皇宫太远,但具体苏哲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除非把长安城翻个遍。否则根本找不到。
一个人藏在长安城中,就好像一滴水混在大海里,想挑出来实在太难。长安城这些年也算是动荡不安,关中屡次经历了一些灾祸,使得长安城的户籍整理方面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就算是户籍制度健全,要在长安城中搜查这么个有心隐藏的人也很难。
柳丽娘解释道:“其实师傅的意思,还是让我们把眼光着眼在像佛寺、道观这等公共的地方,那个人应该不会藏在普通百姓当中。因为他本身比较另类。”
最后,柳丽娘补充了一句,“如果十二少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直接去问师傅。”
刘愈听到这大概也就明白了,这应该是无定师太有事要见他,通过这么一个婉转的方式来让柳丽娘通知。无定师太也知道,现在若是不说苏哲有下落,想见到他也难,所以才会找柳丽娘说了这么多没价值的消息。
刘愈也想去见见无定师太。顺带看看无定师太和她小徒的情况。刘愈其实在近来一直也都在调查无定师太背后背景的问题,在无定师太把苏敏换出去以后,一直表现的很淡定,不但一直留在长安城中,也没隐藏,也没做任何令刘愈感觉出格的事,却让刘愈感觉到。这老尼姑一定是有何图谋才没走。
无定师太,亲自到了约见的地方,距离柳丽娘宅院不远的一处小院子,跟刘愈有了照面。
无定师太并非一个人前来,她没有带柳丽娘的师妹,而是带了一个刘愈的老熟人过来,是吴悠。自从吴悠离开皇宫搬到外面的兵部武器所去继续搞研究工作,吴悠的行动也更接近于自由,吴悠也还有更多的机会跟无定师太来“联络感情”。
一个老神棍和一个老巫婆勾搭在一起,刘愈没觉得是什么好事。
“师太……哼哼。吴大国师,这次找在下前来,所为何事?”刘愈见到吴悠,态度便不太好,刘愈一向觉得吴悠不该跟无定师太走的太近。刘愈在心里还是会把吴悠归于他一党,毕竟吴悠对他篡位的行动有所帮助,甚至对他篡位后朝廷的问题提出过一些“宝贵建议”。
吴悠在无定师太面前,显得很谨慎,通常不会多说话。他会把话语权交给无定师太。
无定师太一笑道:“将军莫急,这次找将军前来,是带给将军一个重要的消息。”
刘愈皱皱眉:“这个‘重要’的标准,到底是多重要?”
无定笑道:“我们找到了将军想要找的人……”
刘愈眉头深锁下来,他在考虑,无定师太说的“要找的人”,跟他要找的苏哲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人在何处?”
无定师太道:“此人便在城中一处很显眼,却又从来没人去盘查的地方,说起来,这地方将军也去过多次。将军莫急,其实老身说的,便是城南晋昌坊的大慈恩寺。”
“什么?”即便是刘愈心里走准备,听到“大慈恩寺”,还是吃了一惊。
苏哲藏在大慈恩寺?开什么国际玩笑。作为长安城中最有名的佛寺,大慈恩寺里的和尚都是长安城乃至大顺朝最有名的高僧,里面有几只耗子在朝廷都是备过案的,里面会藏着苏哲?
这次朝廷在城中搜查佛寺,大慈恩寺也不例外,只是在大慈恩寺的搜查上,刘愈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下面的人也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因而对于大慈恩寺里面的高僧,刘愈和下面的人都没去刻意为难。甚至有的僧侣都没被请去衙门里“喝茶”。
刘愈想到这,心里便觉得谨慎了一些,会不会正是因为如此,才漏过这最重要的线索?
刘愈清楚记得,李糜曾汇报过一份对长安城中大小佛寺内部的搜查情况,对于大慈恩寺,李糜并没特别放过,但在慈恩寺中,没有发现藏有任何违禁品或者是什么人,所以大慈恩寺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没可疑。刘愈当时还想,苏哲胆子再大也不敢到这等公开的地方。
“师太是否可以把话说清楚?”刘愈谨慎道,“大慈恩寺这等地方,朝廷在其内有专人排查,确保当中的僧侣都是正经的僧侣,而没有假冒混在其中的。这点,无定师太也应该了解。”
无定师太看了看一边的吴悠,此时吴悠什么话都没说,就好像这问题是他发现的,但他把说话的权力交给无定师太一样。
“将军应该清楚,很多事都有盲点,而明灯之下,往往也是最黑的地方。将军还是应该先派人去调查过,再否认老身所言不迟。”
第六百六十七章 最后一战的号角(下)
无定师太所提的事太匪夷所思,也正因如此,刘愈不敢怠慢。越是疯狂的设想,越让刘愈感觉是真实的,也许苏哲真就胆大包天藏在大慈恩寺里呢?
刘愈马上找人通知李糜,让他带六防司衙门的兵马去大慈恩寺里里外外搜查一遍,顺带把佛寺里的和尚暂且关押起来,查查有没有可疑的人物。刘愈没有亲身去慈恩寺负责此事,他继续留在柳丽娘这里,跟无定师太“闲话家常”。
“师太近来可好?”刘愈招呼无定师太和吴悠到正堂就坐,笑意盈盈说道,“不要误会在下的意思,其实你是丽娘的师尊,在下全是表示对您的敬重之意。”
无定师太笑看了刘愈一眼道:“多谢将军挂心了,老身身体一向很好。”
“那就好。”刘愈继续笑道,“不知师太,近来可是有什么打算?如果在下能帮忙的地方,一定尽力帮忙。”
无定师太瞥了刘愈一眼,那意思好像在说:“这才是你的目的!”
无定师太看了吴悠一眼道:“国师,你不是有话对刘将军说?现在提,不正是时候?”
刘愈瞪了坐在旁边的吴悠一眼,刘愈见到吴悠跟无定师太在一起就很气愤,本来吴悠可以好好当他的国师,有朝廷俸禄,还有满朝上下官员的敬重。可吴悠非要跟无定师太这个野心家走在一起,让刘愈感觉不爽。
吴悠似乎察觉了刘愈的怒气,叹道:“小老儿近来掐指一算,算到南方将有祸事北进,威胁朝廷。”
刘愈皱眉,以前他从来不相信这个堪舆玄空的无稽之谈。但吴悠却又并非只是个“神棍”,他的一些预言还是很准确的。刘愈思索了这句话的意思,心下不是很明白,南方现在已经平定,就算是安南这样的小国。断然也不敢出兵华夏之土。
“国师此话何意?”刘愈自己想不明白,只好开口相问。
吴悠道:“卜卦,在于一个天数,南方有祸事北进,这是小老儿通过天相推演出来的。也知道你不信,所以才没对你说。这种事,信则信,不信当小老儿什么都没说。”
刘愈真想抽吴悠这张老脸。吴悠推算出什么天机,不跟他说,却非要先跟无定师太说,这大概就是两个老神棍级别的在讨论谁更神棍一些。刘愈老早就知道。无定师太的“职业”跟吴悠很相似,都是以卜卦和推演星象获得权贵的赏识,不同的是吴悠投奔了朝廷,而无定师太投奔了淮王。
“那师太怎么看?”刘愈转而看着无定师太,“在下想听听师太的意见。听说,师太也精于此道。”
无定师太笑着摇摇头道:“近来老身事忙,没时间推演星象。不过从大机算法来看,这两年顺朝境内的确有大祸,也许过了也说不定。”
话外有音。刘愈听着这话,越想越觉得无定师太是唉借机会讽刺他。说什么这两年顺朝有“大祸”,摆明了说他就是祸事的根源,若非他突然造访到这个时空当中,一切事的变化都不会是现在这般。
刘愈从无定师太那里得不到答案,便详问吴悠是如何推演出来的。吴悠把星算一些大概说了一下,刘愈听的云里雾里,就在此时。侍卫来报,说是瞿竹在外求见。
“两位,在下有事,暂且先去办,这些星算运程什么的。回头再说。”
刘愈起身,让柳丽娘与他一同出门。等出了正堂,刘愈趁机问道:“丽娘,你师傅来,到底是何目的?”
柳丽娘脸色稍显苦涩道:“奴家也不知,但奴家也看得出,师傅的确有事而来。”
刘愈心中早就觉得无定师太这趟过来动机不简单,现在无定师太不说,他逼问也没用。带着疑惑,刘愈跟柳丽娘到了门口,见到匆忙而来的瞿竹。
“老瞿,这么匆忙过来,有事?”刘愈见瞿竹风尘仆仆的模样,知道他这两天都在为三清教余党的事奔走,刘愈猜想应该是瞿竹查到什么重要线索才会这么心急而来。
瞿竹道:“将军,南方刚来线报,说是天竺国的王子,会同天竺的一些佛家高僧,已经进入到南诏国境内,不日将会北上到我顺朝来宣扬佛法。”
“天竺?”
刘愈皱眉,天竺国跟顺朝之间隔着吐蕃和西域、南诏等国,他们怎么就想起来要到顺朝来宣扬佛法?还是天竺国的王子,跟天竺国高僧。
刘愈来到这世界后,基本没听谁提及过天竺,他也没去调查,毕竟东亚和南亚中间本身就有地域上的距离,刘愈也没打算把兵锋烧到那么远的地方。至于天竺的佛法昌明,这点刘愈来到在这里之后也略有耳闻,但顺朝没有唐玄奘,也没有西天取经的和尚。
“什么时候的事。”刘愈问道。
“天竺王子和高僧一行,已于上月底到了关中,正从关中往北向长安城方向而来。因为关中大雪,消息有延迟,而地方上对这些天竺使节,不敢怠慢,因而也没等朝廷下达旨意,已经放行。”
刘愈心想,这事没那么简单。现在大顺朝周边虽然已经太平下来,但内部还是有三清教这样不稳定的因素,这时候天竺国派王子和僧侣前来,名义上是要宣扬佛法,但背后一定有鲜为人知的目的。联想到之前吴悠所说的“南方有祸事北进”,刘愈心想,不会说的就是这件事?
“将军,我们该如何应付?是否,放他们进关中?”瞿竹见刘愈沉思不语,问道。
“来就来,他们来宣扬佛法,何况还是天竺王子,我们拒绝他们来,那是怠慢国使。他们想来,就放他们过来,另外,再在长安城找一些佛法高深的僧侣,去迎接一下,这事,暂时交给你处理。”
瞿竹领命,匆忙带着人手而去。而刘愈则站在门口,眉头深锁在想一些事,暂时没有回正堂的意思。
“十二少,你是否觉得,这些天竺来人,跟国师所提的事有关?”
刘愈道:“我只是想,一群僧侣,多不过百人,就算他们各是神通之辈,断然也造不成什么祸事。怕是这祸,会由他们引起,至于是怎么个方式,还是会跟三清教,以及背后那个人有关。”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语成谶
刘愈看着柳丽娘,突然神色变化了一下,欲言又止。柳丽娘察觉到刘愈神色的变化,问道:“十二少要说何事?”
“丽娘,你现在心向着你师傅,还是我?”刘愈突然问了一句。
柳丽娘好似小女儿家一样白刘愈一眼,就好像在责怪他问,你到底是心向着娘家还是婆家,又或者是丈夫和师傅掉进水里先救谁。
“你说呢?”柳丽娘反问道。
“唉!就是不确定,我才这么问。”刘愈叹道,“丽娘若是心向着我,就调查一下你师傅,看看她背后在做什么。我想知道,你师傅这趟来的确切目的。”
柳丽娘稍微不解道:“十二少有疑问,去问师傅不就行?虽然……师傅未必会如实相告,但你不稳,师傅总不会说。”
刘愈一边往正堂的方向走,一边道:“丽娘不想去查就算了。”
刘愈和柳丽娘回到正堂,此时无定师太也准备要离开,刘愈让柳丽娘送无定师太离开,而他则跟吴悠一起往皇宫的方向走。刘愈派人去调查大慈恩寺,暂时没消息传回来,刘愈在得知了天竺王子和天竺高僧要来的消息后,也是想跟吴悠求证一下,这跟吴悠所预言的祸事是否有关系。
吴悠却讳莫如深,却也好像不太明了,道:“星算推演,虽然能预知祸福旦夕,但却并非事事如天命所料。一些事,光靠星辰是算不出来的,你小子,有些事还是要自己去琢磨。”
听到这种敷衍的话,刘愈真想直接骂一句“老神棍”。这岂不是跟他说“天机不可泄露”?
“那你算出什么来了?”刘愈没好气问。
吴悠的目光却很神髓道:“小老儿算出,我命不久矣,至于这祸事,小老儿推算不出,但却知道。这祸事或将小老儿所牵累。小老儿去找她,就是想托付小丫,让她多加照顾。”
刘愈闻言不由皱眉,吴悠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吴悠已经活了九十多岁,虽然现在看上去精神矍铄,但人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没任何人有例外,就算是吴悠长命,那百岁也差不多了。
“你觉得大限将至,不去找大夫,却找无定师太?你要托付你重孙女,怎不找我。要找无定师太?你明知道,无定师太身份不简单。”
吴悠瞅了刘愈一眼,道:“我们家小丫生性善良,不适合托付给你。你小子,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刘愈不屑道:“黄毛丫头一个,我会打什么主意?”
吴悠再叹口气道:“有些事,天明如此。改也改不了。你小子现在虽然不明白我说什么,但很快你就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吴悠一脸沧桑地跟刘愈告辞,刘愈甚至觉得此时的吴悠像是诀别一样。宫门口,刘愈望着吴悠的背影老半天,心思很复杂,吴悠说来跟他算是老朋友,吴悠虽然对无定师太帮的会多一些,但说到底,无定师太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这两个修道的神棍,到底人生目的是什么。活在世上的目的就是为了当搅屎棍?
到了宫里,刘愈才得到李糜的回报,说是在大慈恩寺仔细搜查过,有几个可疑的僧侣,但暂时没搜查到任何线索。
刘愈没勉强。他知道现在苏哲已经藏了起来。想抓到苏哲,有些难度。
…………
到了腊月初十,刘愈在雅前殿接见了即将离开长安城的南王苏彦一家三口。
苏彦这次来向刘愈辞行,显得很慎重,带着抱着孩子的孙小鱼到雅前殿,只是见过刘愈,刘愈本想请他到内廷去坐坐,但又怕于理不合,最后只好作罢。
“到了地方上,安分守己一些,别总想着玩,打理好家业,以后你的子孙后代就能安定荣华。否则他们会步你的后尘,到街上去当个市井混混。”
刘愈没有再举行宴会来饯别苏彦,只是告诫了苏彦一些话。苏彦笑着点头答应,刘愈也看不出这小子到底有几分诚意。
刘愈派人把临清侯柴锦请到皇宫里,让柴葫芦负责送苏彦到地方上就藩。柴锦闷了半天,最后问了一句:“多远?”
“此行大概需要三个月,你准备一下,下午就会出发。”
因为事情匆忙,刘愈甚至都没提前通知柴锦。柴锦一脸苦涩,显然他不想接这么出力不讨好的差事。
“小别胜新婚,也许你离家一趟,信竹君原谅你了呢?”刘愈笑道。
柴锦想了想,迟疑道:“真的?”
刘愈从柴锦的这一反映便知道,他对苏碧的感情还是很深,即便娶了凌家小姐进门,他心中对苏碧还是抱着很大的愧疚,像是做错事的大孩子。
刘愈道:“相信我,去吧。也别回去跟家里人说了,免得徒增伤感,我会派人去知会你的家人。”
柴锦点点头,就这么连回家通知一声都没去,就随着侍卫出了皇宫。等柴锦到兵部领了公文,就会带一批新军士兵护送苏彦到渤海去,柴锦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好歹曾经是大顺朝的武将,且是侯爷,刘愈给他兵权,让他护送苏彦,其实就是变相找点事让那个他做。
苏彦终于走了,刘愈亲自送苏彦一家三口到宫门口。再后面的路,刘愈不想去送,是时候让苏彦自己去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人生。
苏彦是靠他登基为帝,同时他也是靠苏彦上位,两个彼此利用完的人,刘愈突然觉得这个世道也很悲哀,曾经真挚的试图情感,在权力和斗争面前也不值一提。
送走苏彦,刘愈心情不太好,正要回宫,有侍卫来通报,说是柳丽娘请见。
刘愈带着侍卫到了柳丽娘住所,柳丽娘早已在等候,见到刘愈,她上前行礼过后,刘愈把侍卫都屏退。
“丽娘,这么急找我来,不会是……想我了?”刘愈嬉笑一句道。此时他心情并不好,因为苏彦离开的事。
柳丽娘没好气道:“哪有心思跟你开玩笑,奴家去见过师妹,从她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你师妹?”刘愈心想,柳丽娘的师妹不是被无定师太扣押,柳丽娘能轻易见到?
“嗯。”柳丽娘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道,“十二少你看看这个,是师妹根据天经上的内容,摘录下来的,我想,应该跟吴国师以及师傅说的事情有关。”
刘愈慎重接过那张纸,打开一看,上面是四句好像谶语的文字:
“南起祸端,楚江大开。青楼天火,旦夕而终。”
刘愈除了从“南起祸端”感觉到几分是跟吴悠所预言的祸事从南方北来有关,其余三句基本看不懂。楚江大开,难道是说楚王苏哲会趁机夺权?青楼天火更是匪夷所思,这个青楼,显然不是妓院的意思,那天火是什么?跟吴悠当初所预言的“天玑之火”一样?旦夕而终……说的好像说要死了一样。
“还有别的?”刘愈看完,一头雾水问道。
柳丽娘摇摇头,道:“我能见到师妹,也算机缘巧合。师妹的武功被师傅废了,她现在对我也有些敌意,但从她表情来看,这几句话,背后一定有事,也可能只是从天经上摘录下的一部分。”
“丽娘,你说吴国师他……是不是根据这几句话推算出来的,说什么南方有祸事将要北进?”
柳丽娘摇头道:“十二少,据奴家推测,吴国师是从星算推演出来的这结果,跟天经上的内容不谋而合,因而师傅才会警觉。之前师傅一直觉得,十二少你的出现,已经令天经的内容发生了偏转,从十二少你出现,天经上任何事都不会再应验,但现在看来,天经只是没有预言到十二少你的出现,或者说,对十二少你的出现所表达的十分隐晦,令师傅也没参悟出来。现在,天经所预言的事,愈发走向正轨,连师傅都不得不慎重待之。”
刘愈一直以为,自己的出线打破了所有预言,任何人都不会猜想到,他这个来自平行世界数百年后的人的到来。但现在看来,一本成书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天书,居然会预言到他的存在。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事。
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一直是刘愈所信奉的教条。但现在看起来,他正被某种趋势所引导,让他走向历史所既定的轨道中去。
“行,我知道了。”刘愈把那张写着四句谶语的纸揣到怀里,道,“我拿这个去问问吴国师,看看他有什么见解。那些天竺来的人,我也要好好考虑是不是待见他们。”
刘愈拿着纸直接到了武器所,想找吴悠,却被告知吴悠这几天都没来武器所。自从吴悠搬出皇宫以后,刘愈经常能见到小结巴吴烁,却从来没出皇宫找过吴悠。
这次刘愈来找,突然间还不知道吴悠住在哪,问过侍卫,才找到吴悠的新住所,是一处设施比较完善的小楼。小楼的地势很高,方便吴悠夜晚来观星。
刘愈到了吴悠的住所,才发现小楼被大火所吞没,刘愈正想这不会是应验了什么“青楼天火”,一把火把吴悠给烧死的时候。吴悠灰头土脸从一边走出来,叹口气道:“不小心,又着火了。”
刘愈发现,这老家伙简直就是个破坏狂,房子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给他烧的。
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野心的和尚(上)
刘愈没跟吴悠计较到底是如何起火的问题,先将柳丽娘拿来的谶语给吴悠一看,吴悠瞅着纸上的文字,并未显出应有的慎重,相反他看完之后显得漫不经心,就好像看了一句玩笑话一样。
“怎样?”刘愈瞅吴悠的神态,瞧不出所以然,问道,“别说这几句话早在你推算之内,不算什么天机?”
吴悠这才抬头好奇打量刘愈一眼道:“你小子是说,这是天机?语句不通,哪门子天机?哎呀呀,头都疼了,你让小老儿回去先把救火的事解决,再过来跟你说这些行否?”
出于一些考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