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们是对你友好,你应该把腰带解下来送给她们。”跟族人在一起,柳丽娘也更加洒脱,笑着对刘愈说道。

“是吗?”刘愈将信将疑。

柳丽娘掩口一笑,这小女儿家的姿态是很少见的,一时间令刘愈也很迷醉于柳丽娘此时的风采。

“其实,我们苗家的规矩,在跳月时,看上了哪个咪多,便把他身上一件东西拿过去作为定情信物。看来你很受我们苗家女的欢迎哩。”

刘愈这才知道先前柳丽娘说让他解腰带是在戏弄他。如果真把腰带解下来,然后弄三五个苗女回来一起同婚,遇上几个漂亮的也就认了,若是遇上丑八怪可就大大不妙了。

刘愈紧了紧自己的腰带,瞪了一眼像个小女孩在偷笑的柳丽娘,道:“腰带,不能送与她们,今晚,就等着丽娘你来解!”

柳丽娘脸上一红,红通通的像个苹果一般。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一样的洞房

当晚闹哄哄的一直到很晚,这对新人才得以进入新房,说是新房,也不过是布置的得体一些的竹楼,跟中原的建筑无法相提并论。

没有拜天地,也没有合卺交杯,刘愈看着大红的花烛和相对简约的婚房,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柳丽娘给刘愈倒了杯茶,看他好像心不在焉,便问道:“在想什么?”

刘愈转过头看着柳丽娘道:“丽娘啊,咱这么的就算成婚了?好像太儿戏了一些,没有新婚的感觉。”

柳丽娘在外跳舞,还要为小姐妹“指点迷津”,已很累,这是她人生仅此一次的大日子,现在刘愈却说这婚礼没感觉。

“那十二少觉得怎样才算有感觉?”

“咱喝个交杯,没有酒,就以茶代酒,既然我是汉人,总要有些汉人的礼数。”

柳丽娘浅浅一笑,脸上带着几分新婚妇人特有的妩媚道:“十二少说怎样,便怎样。”

两个人喝过交杯,门口那边传来敲门声。刘愈猜想,要么是朵琳和米耳要过来一起洞房,要么是来闹新房的。

“什么人?”刘愈问。

“没人,只是提醒我们要做件事。”柳丽娘把桌上的一支很细的红蜡烛点燃,仅仅是为屋子加了一点光亮,“这是我们苗人的规矩。”

刘愈点点头,心说苗人的婚礼花样还真多。

“十二少,该就寝了。”柳丽娘把规整好的被褥铺展开,回身看着刘愈道。

刘愈笑道:“这个汉苗的规矩就一样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丽娘,咱的好日子,可不能太马虎了。”

柳丽娘白了刘愈一眼,没多说什么。却要去吹灭两根大红蜡烛。

“丽娘,你要做什么?”

“熄灯就寝啊。”

“洞房花烛,没花烛哪还叫洞房?点着灯,才更有情趣嘛……”

柳丽娘再白刘愈一眼,脸上却也酡红一片,一者是因为晚上喝了太多酒,二来是想到即将发生什么。即便是出身风尘的柳丽娘,也有些经不起这阵仗。

柳丽娘没强求熄蜡烛,而是先把身上佩戴的银饰解下来,手腕和脚踝上的金铃却依旧戴着。等外衣脱下,柳丽娘也露出里面的小衣,因为是夏天。柳丽娘也只穿了里外两件,即便如此也是香汗涔涔。

“丽娘,这个东西,是什么?”刘愈从柳丽娘腰间取下白帕,打开后带着几分戏谑的语气问道。

柳丽娘一把夺过去,平整地扑在床上,然后好像不耐烦地转身看着刘愈道:“不是要奴家为你解腰带吗?”

刘愈知道她这是要尽妻子的本份。为他脱衣服了。

不过这时候,让柳丽娘来做主导,显然不是刘愈所愿。不过为了之前的一口气,刘愈还是让柳丽娘来为他解腰带,刘愈之前为了防止被苗家小咪彩把腰带偷走当定情信物,故意打了死结,使得柳丽娘费了半天劲才把腰带解下来。

腰带解下,柳丽娘正要为刘愈解衣。刘愈却突然抓着柳丽娘的双手,然后将她双手并在一起,另只手拿起腰带开始捆她的手腕。

“十二少,你做什么?”

刘愈脸上带着坏笑道:“夫妻之间,增加点情趣不好吗?”

柳丽娘被刘愈捆住双手,这还不算,最后刘愈竟然把她的双手困在床沿的竹架子上。虽然以她的武功轻易便能挣脱,但她还是没有那么做。

柳丽娘也知道,平日里她的确太强势了,强势的不像一个女人。苗族的重担压在她身上。令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偏偏现在却落在这个年轻她几岁的小子手上。现在有个机会让刘愈发挥男人的威风,若是她挣脱开,那便是不识情趣。

柳丽娘懂得这关节,于是她没有去挣脱,反而是象征性扭了扭身子作出好像要挣扎的样子,神态间更加妩媚

见刘愈一本正经将她双手束缚好,柳丽娘不由打趣道:“十二少你不打算将奴家的双脚也绑起来吗?”

“双脚?”刘愈看了看柳丽娘"ci luo"脚踝上的铃铛,想起一会铃铛会随着柳丽娘的脚踝一起叮当作响,刘愈微微笑道,“双脚捆起来,那多不自在?还是这么的好。”

柳丽娘像个小女儿发怒一样轻轻一哼道:“那奴家一会用脚踹十二少,十二少可别发怒。”

“那丽娘你就踹吧。”刘愈一把抓住柳丽娘的足踝,把她的脚放到自己的心口处,“踹在我身,痛在丽娘心。”

柳丽娘白他一眼,却也动情一样的羞赧一笑。

这种迷醉的动人表情,就好像一剂强心剂,瞬间把刘愈心头的一把火给点燃了。刘愈也不再客气,三下五除二将柳丽娘身上的小衣扯裂,霸道的让柳丽娘都有些接受不了。

等一副吹弹可破的肌肤展现在刘愈眼前,刘愈的霸道又好像突然无影无踪,换上的是一副温柔。

刘愈用尽口舌上的工夫,让柳丽娘"jiao chuan"连连,见时机成熟,刘愈趁着柳丽娘闭目有些失神的时候,一举完成大业。

柳丽娘贝齿咬着下唇,睁开眼瞪了刘愈一眼,她没想到刘愈竟会突然袭击。见到刘愈脸上那坏坏的笑容,柳丽娘做个鬼脸,好像是要咬刘愈一口一般。紧随着,柳丽娘的眼角也多了两道泪痕,也不知是痛,还是欣喜。

刘愈笑着开始继续,让柳丽娘一时忘记“报仇”的心思。刘愈也将她眼角的泪吻去,如此让柳丽娘更加动情,两人更加如鱼得水,配合起来也多了几分默契。

两个人缠绵在一起,一时间房间里的温度也好像升高了许多。大红蜡烛烛泪涟涟,金铃丁零当啷一直在响着,还有柳丽娘所发出动人的娇吟。

两个人一时忘我,柳丽娘突然觉得自己太失态,一口咬在刘愈的肩膀上。刘愈叫了一声,紧接着所有的动作停了下来。

“丽娘,你不矜持,也不能赖我啊。”刘愈笑嘻嘻道,“还有件事,你把朵琳和米耳藏哪去了?”

两个人持续了很久,终于有时间喘口气,柳丽娘神识也清明了一些。随即柳丽娘看了眼桌上的细红蜡烛,眼见那蜡烛就要烧尽,不由催促道:“快点啊……”

“用不用那么急?”刘愈没好气道,“我问你话呢。”

“你个坏人,非要折磨奴家你才开心是吗?赶紧给奴家,奴家保证今晚便还给你两个娇滴滴的越族小阿妹。快点给我……”

刘愈眨眨眼,依旧没什么动作,笑问:“给你什么?”

柳丽娘真想伸出手抓住刘愈狠狠拉他下来咬她一口,可惜她双手被捆住,整个人也没办法,柳丽娘只好哀求似地告饶道:“十二少就不能体谅一下奴家,奴家等着你怜惜,你就满足奴家一回。”

刘愈笑道:“丽娘不说清楚,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

柳丽娘再恨恨地白刘愈一眼道:“我们苗家的规矩,同婚的姐妹,谁先得到丈夫的恩泽,那在房中,她便是姐姐……十二少你是想看我以后在闺房中抬不起头,给那两个越家小阿妹行礼请安?”

刘愈闻言不由开怀一笑,原来柳丽娘是想要这个,其实他也早就猜到了,只是不明白当中还有这么多说道。

如果真如柳丽娘所言,那刘愈还真不着急了。反正柳丽娘在外是个强势的女人,让她在闺房里,当个乖巧可人的“妹妹”,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愈笑道:“原来蜡烛是计时的,那这么说,在别处也有一根一模一样的喽?哎呀,我尿急,要去趟厕所,丽娘你等等。”

刘愈披上一件外衣便从床上跳下去,简直把柳丽娘恨的牙痒痒。或许刚才不说还好,现在说了,刘愈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这不是诚心让她以后在闺房里抬不起头?

“喂,十二少,你回来,只要你……奴家愿意答应你一切条件……”

“这可是你说的。”刘愈又笑着回到床上,一手握着柳丽娘的一边足踝道,“不过好像没机会了……”

脚步声传来,门吱嘎一声推开,朵琳和米耳捧着一个木质的托盘进来,看到床上发生的一切,两个小阿妹连头都不敢抬。

桌上的小红拉住已经燃尽。

柳丽娘低声对刘愈哀求道:“一会……记得给我,我答应你所有条件。”

刘愈戏谑一笑道:“一言为定。”

柳丽娘如果不是双手被捆,一定会用双手掩面,她这次在刘愈面前出了个大糗,而且还被迫作出了“城下之盟”,以后,就算是在姐妹面前能抬起头,在这个男人面前她也不会抬起头。

不过再想想,她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损失,其实在她在苗寨里见到刘愈那天起,她已经知道逃不出这男人的手掌心。

而另一边,刘愈正在“友好”地招待着两个越族小阿妹。

“啊呀,两位小阿妹,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来,过来到床沿上一起坐。”

朵琳和米耳都是十五六的年岁,怎见过这种阵仗,两人都低着头,捧着托盘便上前来。刘愈先把托盘上的新衣放在床沿上,然后一把拉过来一个。让她们各自躺在柳丽娘的身边。

三个南疆的姐妹花,相映成趣。

第五百七十六章 南疆皇帝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刘愈不是君王,但这春宵的滋味他还是乐得享受。柳丽娘也得偿所愿,而朵琳和米耳也是食髓甘味不知疲倦,让刘愈忙活了一宿。

到清晨时,朵琳和米耳才沉沉睡去,而柳丽娘则靠在刘愈的怀里,做着承诺。

“十二少,你虽然不是皇帝,但你是南疆各族的皇帝,以后奴家会为你选南疆最美的少女,调教好,送去长安城。”

刘愈淡淡一笑,问道:“那你呢?”

“奴家很想跟你回去,但……”

“想就一起回去,你在哪里当这个大理老都一样。朝廷会在南疆设立土司衙门,到时候南疆人管理南疆的事务,朝廷会在这面设立都护所,但不会过问你们南疆少数民族的事务。丽娘,这次我南下的目的,就是带你回去。你可不能让我空手而归。”

柳丽娘妩媚一笑,抬起头看着刘愈道:“奴家年长你几岁,别等过几年,你嫌弃了奴家。”

“丽娘这么风姿绰约,我要看你跳舞,到老都不厌。”

柳丽娘再靠在刘愈怀里道:“那奴家就为十二少你打理外宅,你家里的女人丽娘管不着,但外面的女人,丽娘会帮你看的她们紧紧的。”

刘愈没再说什么,其实柳丽娘说的,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烦心事。

以他现在的地位,找几个女人其实是无所谓的,主要他要面对的是舆论的压力。毕竟当今的皇帝也是他的妻子。

如果他肆无忌惮的把女人娶回去,徐轩筑或许顾大体不会说什么,但琪儿那边就不好说了。以后朝中大臣那边也不好交待。如果真如柳丽娘所说的,把柳丽娘和朵琳等女安置在外面,那两边应该不会有什么直接冲突。

日上三竿,刘愈和柳丽娘才起身穿衣。

刘愈一身戎装,跟一身苗族大理老衣衫的柳丽娘一前一后来到苗族的议事厅。而此时苗族的嘎略寨老,还有各族的当家人都来祝贺二人的新婚之喜。

刘愈在会上没多说什么,而把发言权完全交给了新任的大理老柳丽娘。此时的柳丽娘不再只是苗家一家的大理老,而且是南疆各部族的头人,南疆的事务,以后将会由柳丽娘全权负责,而刘愈只需要听柳丽娘一人的汇报。

当柳丽娘把朝廷要在南疆设立土司衙门的事一说。各族的人都眼睛一亮,仿佛是看到机会。

白族的族长问道:“那大理老跟将军去了长安城,谁来管理土司衙门?”

“土司衙门不是一个人来管理。”刘愈道,“各族会派出代表,组成长老会,负责土司衙门的议事和裁定。各族的内政,土司衙门也不得干涉,但涉及到南疆不同部族事务的,则要交给土司衙门的长老会来处置。除此之外,凡是遇到杀人、放火及十恶不赦罪名的犯人,也要交给土司衙门来处置,各部族不能私下处决犯人。而土司衙门的最终决策人,是大理老。她有权决定或否定长老会所作出的决议。”

各族人对望一眼,刘愈说的,的确很符合他们的心意。这代表着,南疆各族可以通过议事来决定自己的事务,而不用受朝廷的制压。

“那……军队方面……”

刘愈道:“朝廷还是会在岭南驻军,但军队不会干涉地方行政事务。土司衙门也可拥兵,负责地方治安和行政管理。若是遇上外敌入侵,那朝廷军会保卫一方土地安宁。”

听到军队不会干涉地方事务,与会的人稍稍松口气,但他们还是不能完全放心。

刘愈再道:“岭南各族聚居,汉人也不少,以后在各地,少数民族事务由土司衙门负责。而汉人的事务则必须交给当地的官府衙门,土司衙门也不得干涉。若是遇事不决,可上奏朝廷,朝廷会给你们个公断。再不行,还有本王,再上面还有皇帝!”

刘愈毕竟身份不同一般,他是摄政王,说的话也就管用。各部族的人最后也都没什么意见,把土司衙门的事商定,剩下的就是联军出兵,一举剿灭岭南各军事势力的事。

因为各民族都已经回去通知了出兵的事,各族也在准备当中,刘愈给的期限很短,要求各部族的兵马必须在短时间内集合。

时间不等人,刘愈不想把南疆的事久拖下去。

…………

七月初十,朝廷跟少数民族的联军从蓝平出发,一路往北过宜州,开始对岭南中部的几个军事势力展开讨伐。与此同时,定国侯刘兆的兵马也从湖南一路向南,而齐方所部则从梅关方向,对岭南的军事势力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岭南军事势力头目眼看朝廷势大,以投降朝廷居多,而负隅顽抗的,朝廷军也并未花费太大的力气。

仅不到十天,岭南大部已平,二十五个军事势力已经剩下三个。而这三个,也是岭南势力中最大的李、陆、杨。

而曾经柳丽娘给刘愈的那份名单中,五个地方势力,就有这三家。

因为跟南疆少数民族积怨太深,这三家地魁,也没准备投降朝廷,他们也将他们势力范围中间的地域给占领,形成三家联盟来对抗朝廷。

在他们看来,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朝廷军迟早都会撤军,因而也作出一副死守的态势。

三家地魁一共坐拥十九座城市,彼此之间联系紧密,朝廷军一时半会还无法攻克。

因为朝廷军粮食物资紧缺的情况并无根本性解除,因而刘愈也知道,这场战事久拖不得,大军在外物资耗损严重,若是不能在八月底之前彻底平息岭南,之后军心不稳可能会被这三甲地魁有机可趁。

刘愈也明白,这三家地魁同盟,防线虽然看起来固若金汤,但这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头大,没有主事人。而政令是上行下不效,容易被利用。

刘愈也适时地利用了这一点,先不强攻去过多的损耗,而是在这三家地魁的领地里玩起反间计,离间这三家地魁彼此之间的联系。

在这几天里,刘愈也充分享受着他“南疆皇帝”的待遇,整天躲在帐篷里闭门不出。

刘愈倒不是不急,而是他还有一整套的计划没用出来。

第五百七十七章 平岭南(上)

在得到岭南少数民族的支持后,刘愈也多了柳丽娘情报网的支持。柳丽娘的情报网并不代表是少数民族的情报网,这是一整套淮王情报体系,因为去政治化,整个情报网也在柳丽娘一人的控制之下,有线人和刺探情报的人,也有查证情报和传递消息的人,组织内分工明确体系完善,对朝廷的情报网是个很大的补充。

柳丽娘的情报网和瞿竹所负责的朝廷原本的情报网优势互补,令朝廷军的情报优势凸显出来。

岭南的这最后一战,刘愈抓的便是情报获取的时间差。

在三家剩余的地魁当中,李、陆势力相对小一些,而杨势力最大,彼此之间因为以前在地盘划分上早有间隙。

刘愈老早便放出风,说是杨氏准备把李、陆的地盘吞并,而且还指明会在朝廷军撤兵之后。

因为朝廷军在围困了三家地魁的地界之后,一直按兵不动,使得朝廷军撤兵的意图很明显,也令李、陆两家有些自危。再随后,刘愈便发动了突然的空中袭击。

刘愈发动空中袭击的目标是杨氏,其实刘愈这次攻击的主要目的也是看其他两家的反应。果然在发动袭击的前几天时间里,李、陆两家都没履行承诺派出援兵,因为他们对“空中打击”的事也多有怀疑,认为这是杨氏为了制造恐怖气氛而编造出来的。

刘愈也很适时地停止了空中袭击,使得一切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让杨氏有苦说不出。因为情报消息传递的滞后性,令李、陆两家跟杨氏之间产生隔阂。

然后刘愈又故意卖个破绽,把北方运粮的粮道“暴露”出来,让李家觉得有机可趁。

果然李氏出兵打朝廷军的北方粮道,结果中了埋伏损失惨重。随后朝廷军兵压李氏的城池,李氏紧忙向其他两家盟友求援,陆家派了援兵。而之前杨氏因为李氏未出兵,这次选择了旁观,而加深了杨氏跟另外李、陆两家的矛盾。

三家同盟,最怕的就是彼此之间不信任,同盟阵线出现貌合神离的迹象。

随后,刘愈又让情报人员在李、陆两家的地界内宣扬,说是杨氏已经跟朝廷谈好了条件。以朝廷继续拥立杨氏为岭南藩王为条件对杨氏进行招安。一时间李、陆两家地魁将信将疑,对情况的发展更加不确定。

为了配合这次的离间计,刘愈先是派出兵马进攻杨氏,这一轮的进攻猛烈,让杨氏以为朝廷军是要倾巢出动,以他杨氏的地界为突破口。

一连两日的猛烈攻城。令杨氏吃不消,马上求助于李、陆两家,李、陆两家虽然对杨氏有怀疑,但为了同盟战线的稳固还是派出了援兵。结果就在他们派出援兵不到一天,朝廷军对杨氏的攻击突然停止,而张无诸所部和刘兆所部,突然袭击了李、陆两家地魁的外部城市。因为事起仓促,李、陆两家反应不及,一夜之间两家便损失了四座城池,等他们反应过来把援军调回来,朝廷军已经在四座城池内筑好防御工事,失去容易再得难,他们也不敢跟朝廷军用强。

一时间,李、陆两家跟杨氏的关系更加恶劣。他们都以为是杨氏跟朝廷串通,故意调他们的援军过去,而令朝廷军有机可趁。因为杨氏对之前朝廷军攻城的力度夸大的太大,而李、陆两家事后有查知朝廷军根本只是小规模的滋扰,却令他们损失城池,杨氏在盟友当中的信誉在逐渐瓦解。

随后,在三家联盟的后院里。发生了乱事,令三家同盟更是自顾不暇。

因为之前朝廷军的大举进攻,令三家侵占了原本其他地魁的地盘然后才形成了地域相联系的战线,这使得他们的后方也不太稳固。加上朝廷军的大兵压境。使得三家地魁对外联络基本断绝,他们内部的经济体系处于崩溃状态,物价飞涨而军需物资紧张,令他们都想对这些原本不属于他们自己领地的缓冲中立地区去掠夺,加深了这些缓冲区域跟他们三家的积怨。

为了活路,这些缓冲地区的百姓和商户组成了一小股力量来对抗这种掠夺,这就让三家地魁的后院起火。当然,这当中也有朝廷和柳丽娘双重情报人员从中煽风点火的功劳。

随着这三家地魁的后院起火,朝廷军适时地展开了对杨氏的最猛烈攻击,务求做到一战将杨氏地魁的反抗力量彻底瓦解。

七月二十六日,朝廷军发动四路兵马,以空中打击为最先,然后发动了少有的攻城战,云梯、楼车、攻城车、土炮等强力的攻城辎重也是在岭南诸多战役中第一次登场,加上朝廷军士兵所惯用的火枪,短短两天时间里,杨氏的八座城池便丢了四座。杨氏多次向李、陆两家请援,结果都没得到回应,而等李、陆两家察觉这次杨氏并非在喊“狼来了”,派出援军过来,朝廷军已经经过这一战奠定了对三家地魁的战略优势,而杨氏在外围城市所构建的防御网已经土崩瓦解,朝廷军已经撕开一道口子,随时会向三家地魁的腹地进攻。

而与此同时,三家地魁后院的火仍旧没有扑灭。对他们来说,内忧外困以至军心不稳。

而此时,朝廷军却没乘胜追击,而是选择按兵不动,让外界看不透朝廷军到底要做什么。

刘愈不是很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正物资可以坚持到八月底,现在刚刚才七月底,如果把战事打得很急,会让三家地魁看出朝廷的底牌,到时他们困兽犹斗,觉得随时坚持过最艰苦的一段时间便可高枕无忧,那就非他刘愈所愿。

所以刘愈适时地开始了“休养”,反而给三家地魁有时间去重新梳理他们的关系,重新去构建自己的防线,有时间去扑灭后院的火。

有时候战局的发展就是如此,越急,越容易让人看出来你急,越要跟你拼命。而你不急,那对方便急了。

随着杨氏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势力也从三家最大变成三家最小,杨氏在三家联盟中的发言权也就跟着降低。杨氏接连对另外两家提出一些条件,却没得到任何回应,也让杨氏感觉到很窝囊。

这场战事,让杨氏充分看到了朝廷军的强大,也让杨氏意识到跟朝廷对抗是自取其辱。于是原本对抗朝廷态度最坚决的杨氏,在发现朝廷军好整以暇继续不紧不慢之后,派出秘密使节跟朝廷接洽,希望能投降朝廷而保得自己的地位。

中军大帐里,刘愈一手搂着柳丽娘在怀里,而另只手拿着杨氏政权递交过来的投降意向书,笑盈盈问丽丽娘道:“丽娘啊,你说朝廷应不应该接受杨并言的投降?”

柳丽娘愤愤不已道:“若是让我说,当然是要灭了他,若是再保得他爵禄,我苗人定会派人将他杀了。”

“那咱就不接受投降,除非是无条件的投降。丽娘你觉得如何?”

柳丽娘对刘愈一笑,点点头,似乎对刘愈的态度也很满意。

“丽娘啊,你看我这么支持你的意见,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报答一下?”

柳丽娘妩媚一笑,伸出香舌舔了舔下唇道:“那奴家今晚和两个小阿妹再好好报答陛下的情意,如此可好?”

刘愈哈哈一笑,在这里,他是真正享受了一次君王的待遇。柳丽娘说让他当南疆的皇帝,不是随便说说,实际上她也是有意这么做的。这也让刘愈这几天享尽温柔,近乎都忘了要早些回建康城陪徐轩筑分娩。

刘愈这面不紧不慢,倒是将这几路人马当中的一路给逼急了,这便是刘愈的老父,定国侯刘兆。

刘兆从带兵南下,处处受着刘愈和其他各军的节制,就一直很恼火,现在朝廷军在占尽优势之下突然又罢兵不打,简直令他怒火中烧。于是刘兆一天几封催战的信函到刘愈的中军大帐,令刘愈颇为无奈。

如果是别人这么不识相,刘愈先派人去训斥一番自不必说,若是还不识相那就直接罢其军权令其好好反省。

但这个不同,这个是他老爹,一个顽固不化的老顽固。跟他来软的讲道理,那是对牛弹琴,跟他来硬的讲威仪,又会让人觉得他不孝,以权来压他老爹。

里外不是人,刘愈选择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置之不理。反正刘愈也没指望刘兆所带的旧边军会有什么战绩,虽然这批人也算骁勇,在边关常年跟突厥作战,也算战功累累,但他们毕竟武器落后,又有个顽固的元帅。刘愈不理会,就让刘兆自己去闹腾,他愿意听命就听,若是不听,取得了战功算他本事,若是出师不利,刘愈也不会去苛责,最多是派兵去救。

刘愈是看准了刘兆不栽个跟头是不会听他的,刘兆的性格本来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但有时候,刘愈也低估了刘兆的本事。刘兆戎马一生,其战场上的经验要比狡猾而诡计多端的刘愈高许多,尤其是其对战局的把控。

刘愈没理会他,刘兆果然是耐不住性子出兵。这一出兵,反而是将一潭要平静下来的水给搅浑了。

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岭南(中)

岭南李、陆、杨三家原本十九座城,被朝廷攻占城池八座,还有十一座城。这十一座城便是岭南最后负隅顽抗的堡垒,什么时候攻克,什么时候便结束了岭南的战事。

刘愈所用的方法,便是攻城为先,配合着舆论战和情报战,不急不慢地蚕食这十九座城市,到合适时机再雷霆一击,彻底断绝后患。

刘兆出兵则不遵循常理,而是以骑兵在城市周围打起了游击,形成骚扰的态势。

刘兆选择这么出兵,有他的根据。

首先是刘兆没有攻城辎重。其实朝廷攻城辎重的缺乏很严重,因而朝廷出兵日久,用上辎重的大型战事也仅有一次,不是刘愈不想用,是缺少,又经不起战争损耗,那些修理补充什么的很麻烦。攻城却没有辎重,其实是刘愈一直很苦恼的事。

再者就是刘兆对起手下边军骑兵的过渡信任,令其认为可以在滋扰战中打出名堂。

其实刘愈也不是没想过,出兵来切断这三家城池的联系,把剩下的城市变成孤城。这么做的成本很大,动用的兵马也不在少数,要同时包围十几座城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刘愈带来岭南,真正适合作战的兵马也就是新军,兵马不到两万。用这些兵马包围一两座城市还可以,再多,就力不能及。

刘兆也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给刘愈“指点迷津”。

十一座孤零零的城市,外面是一片宽广的走廊,骑兵可以来无影去无踪,形成滋扰战中的绝对优势。而岭南平时的战事中,都是以步兵为主,南方草场较少,因而马匹的饲养上有困难,所以岭南各势力均没有大肆发展骑兵。

刘兆的骑兵滋扰战术,在最开始收到很不错的效果。也令岭南的最后三家势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

刘兆接连两轮骑兵快速突进的扫荡,没有什么损失,却把战场的面打活了,使得朝廷军进攻的矛头从原本的外围,变成十一座城市兼顾有之。这样令李、陆、杨三家势力的防备有些顾此失彼,令他们把握不住朝廷到底要从哪个方向发动攻势。

刘兆滋扰战的气势打出来了,效果看似很明显。但收效却不大。这主要跟岭南的地形及军事防备力量有很大关系。

岭南的军事势力,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自己领地扩散网络,形成一个防御上的整体。刘兆的骑兵滋扰战术虽然打破了城市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