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愈点头道:“光严格限制恐怕无济于事,盯着这群人,有什么人跟他们解除,也会看的清楚些。”

隋妤是商贸司的少监,关于西洋人提出通商的请求。她无法作出决定就来请示刘愈。而刘愈所吩咐下来的,她只需要照做就可以了。

说完西洋人到顺朝经商的事,隋妤又奏报了商贸司最近以来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因为战事刚刚结束,又适逢关中百年不遇的雪灾,朝廷的开支很大。刘愈一直也都在关注这些数字,因为刘愈想展开对南的一战。现在刘愈看来也只能想想,国家的确是应该到了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这场仗他打不起。

“隋小姐,你觉得我们大顺朝,要休养几年才能恢复到四五年前的状况?”

隋妤想了想道:“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就看天下是否风调雨顺。”

刘愈叹道:“恐怕是等不起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快休养生息?”

这问题直接把隋妤给问住了。要休养生息本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刘愈非要“揠苗助长”,这既不符合现实,又可能会造成一些后果。

“小女子不知有什么办法能加快。”

刘愈这些天其实都在想如果令大顺朝可以更加富强,除了轻徭减赋之外,大力发展农桑,兴修水利。扶植手工业发展,开辟新的交通路线都是好办法。但这些都只是纸上文章,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后盾,不会马上见到成效。

要立竿见影。就是发展科技,比如说研究一下杂交作物,再发展点南洋甘玉米之类的新作物,在商业方面,以蒸汽机全面取代旧有的落后工艺,只有把一个人当成几个人用,才能有劳动富余,才能完成大顺朝的资本扩张。

研究这些,对刘愈来说都像是天方夜谭,更不要说这时代那些未开化的愚昧的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捡现成的。

“那些西洋人,我会派人专门去接待他们,如果他们想开放两国的自由贸易,那我们的条件也很简单,需要他们提供他们的一些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一步友好发展。”刘愈想了想措辞道,“就这么说,看他们的饿反映如何,回来再告诉我。”

这年头人们对专利的认识还不深,刘愈必须从这些西洋人手中,将他们所有的先进技术“骗”到手,再组织一些有头脑的手工业技师来学习,并取长补短加以改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要改良也不是很复杂。就好像蒸汽机一样,一个瓦特只发明了蒸汽机,但他的后人们却开启了一个蒸汽时代。如果没有瓦特,蒸汽时代也许就不会到来,要到来也可能要推迟几百年。

瓦特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隋妤好像是理解了刘愈要做什么,但也是一知半解,她并不知道西洋人具体是如何织出物美价廉的布,也不明白刘愈为何要如此慎重对待与西洋人的贸易,还提出要他们的“技术”。在泱泱华夏内,人们还是有种夜郎自大的思想,认为只要是番邦,就一定是落后到茹毛饮血的地步,即便是隋妤,也认为西洋人跟番邦差不多是一类人。

本来西洋人的事情谈完,没想到刘愈又把话题兜回来,隋妤马上想起一件事道:“西洋人似乎提出要在长顺朝境内传教的事,至于他们要传的是什么教……小女子并不清楚,但此事礼部已经在着手。”

刘愈微怒道:“那为何礼部从未提及此事。”

隋妤道:“大概是他们还未形成共识,没有传达过来……”

刘愈从微怒变成薄怒,一巴掌拍在桌上。

原本长安城内神秘宗教的发展已经是很头疼的事,现在西洋人又来搀和,这不是捣乱是什么?刘愈最怕西洋人用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来误导东方的百姓,在这样一个帝王至上的国度里,如果信仰被改变,那就离乱国不远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小事不求人

礼部官员的办事不力给了刘愈发作的机会,刘愈马上到礼部衙门过问了西洋人传教的事,礼部尚书黄程也因此而丢官。

在外人看来,刘愈的做法未免小题大做,但刘愈却很慎重,因为他知道此事的后果。

刘愈不允许外来思想的传入,在封闭落后的大顺朝内,更不能容许东西方文化的大同。作为一个独裁者,刘愈有这方面的觉悟。

刘愈在礼部衙门裁撤了多名官员,亲自督办西洋人的事,表现出很慎重其事的模样。刘愈刚回宫,韩升便又匆忙来请见刘愈,刘愈在雅前殿会见了韩升。

“韩老哥,礼部衙门的人办事拖沓懒散,这次就当是给他们的教训,你也不用为他们说项了。”还未等韩升说话,刘愈先说道。

韩升无奈一笑道:“刘小兄,还真不是我刻意要为他们说项,只是这礼部与其他五部不同,礼部的官要识体而博通。这样的替代者可不好找。”

刘愈明白韩升的意思,礼部的那些都是些老学究,这时候的礼部相当于教育部、外交部,还要负责大顺朝的祭祀和天文历法,看似可有可无的礼部,在这时代十分重要。而掌管礼部的官,约定俗成的是必须要找个“德高望重”的朝中大儒来担当,而这样的大儒,通常也是朝廷最稀缺的那种。

“韩老哥,你先回去,我好好想想人选,明日朝议时再行商议。”

刘愈想法很简单,现在隋乂还在家中赋闲,现在让隋乂官复原职王虎就不好安排了,于是干脆让隋乂执掌礼部。让隋乂多学一些东西。刘愈没当面跟韩升提这回事,是怕韩升反对,刘愈在朝堂上提出,那就有已经定案的意思,下面基本不会有反对之声。

刘愈跟韩升没有太多商议便自行回了内廷。回来时才知道原来隋妤一直没走,刘愈回到颍翠殿时她还在跟徐轩筑说话,曲宁倒是已经离开。

“夫君可是将礼部的人给裁撤?”徐轩筑上来便问道。

“消息传的还真快,夫人如何得知?”

徐轩筑道:“礼部正在筹备天子寿诞,礼部那边有了事,很快就有侍卫过来通报。”

刘愈瞅了一眼一旁不该出现在此的吕楚儿,稍稍皱眉。不用说就是吕楚儿这个口舌招疣的长舌妇过来传的话。

“吕侍卫,让你保护陛下,为何到这来了?”

吕楚儿马上感觉刘愈要对她发难了,赶紧道:“属下……这就去尽责!”言罢飞快溜走,生怕脚步慢了被刘愈逮回去。

刘愈叹口气,刚才他是一股恼怒。不由分说便将礼部的官员给罢了,现在琪儿的皇位未稳,需要他这样一个特立独行霸道的人来镇住场面,因而刘愈做事也就更不讲理。他也就忘了,三月初一是琪儿的生日,虽然刘愈不准备大操大办,但作为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生辰也不能太马虎。礼部的人已经筹备了有一段时间。

“天子寿诞的事我准备自己来负责。夫人也无须担心了。”

现在礼部尚书的事还没定下,刘愈也只能如此说了。

徐轩筑知道自己不该多过问朝事,于是闭口不再提礼部的事。难得隋妤跑来皇宫里做客,刘愈与她不谈公事,也能谈一谈隋家的事,尤其刘愈想知道隋乂近来的情况。

“家兄成婚之后很少出门,我又回去的少,并不知详情。”隋妤有些为难地看着刘愈。

刘愈点点头。他知道隋妤现在忙的是昏天黑地,很多时候都是在尚书院的衙所里过的夜,一个女孩子家操劳成这模样,刘愈也有些过意不去,但隋妤实在是把理财治国的好手,朝廷上下缺不了她。

刘愈道:“隋小姐近来也实在太忙了,不如你就先回去放几天假。调整一下再回来如何?”

隋妤的脸上突然升起几分难过,低下头不言不语。刘愈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隋妤的想法。

“隋小姐别误会我的意思,我是真的让你回去休息几天。因为隋小姐近来起早贪黑的,一个女儿家如此劳累。总要有些休息时间。回去休息几日放松一下心情,回来再做事应该事半功倍。”

隋妤脸色这才好转,不过还是有些为难道:“可是那些公事……”

“没事,有我在嘛。”刘愈笑道,“我来帮你就行。隋小姐可别不相信我的能力。”

徐轩筑道:“夫君不是说要筹备天子的寿诞?”

技多不压身,事多不怕延。刘愈笑道:“为夫一把抓,没问题。”

隋妤见刘愈坚持,道:“那小女子这就将手头上的事整理一下,刘将军、徐姐姐,小女子先行告辞……”

隋妤起身要走,徐轩筑送出门去,而刘愈则在那一个人吃着点心。

因为怕隋妤太劳累,刘愈把什么事都拦在自己身上,其实他也是想体会一下隋妤平日里的工作辛苦。刘愈想的是,现在有韩升帮忙的话,怎也不至于自己太忙碌,以他的体格要接手个三五天应该没问题。

徐轩筑回来,问道:“夫君太忙的话,是否需要妾身从旁协助?”

“不用了夫人,你现在安胎为重,不用你太过操劳,女军的事已经够你忙活的。”

近来女军上下都是徐菜花一手负责,刘愈提拔王虎也多是看在徐菜花的面子上,王虎好歹也算半个自己人。徐菜花虽然说话不靠谱,但做事还是很踏实的那种,女军在她的治理之下一切平静,没给刘愈找麻烦。

刘愈一时间答应要筹办天子寿诞和隋妤的中书令兼商贸司少监的差事,说的时候美人恩重一股脑很痛快,但事后想想,又觉得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刘愈吃了些点心,起身便往门外走。

“夫君要去哪?”

“去礼部那边看看。”

刘愈心想的是,既然不知道自己接手的事情到底有多累,就先去看看,如果实在不行就赶紧任命了隋乂的礼部尚书,把天子寿诞的事交给隋乂来筹备,而尚书院的事有韩升担着他也不怕,到时他只需要负责商贸司的事就可以。因为他并非商贾出身,商贸司的那些副监们肯定对他有所忌讳,会少了很多事务的奏报,到时他也就彻底轻松了。

刘愈再回到礼部衙门,黄程等人被罢了官已经离开了衙门。

一些中层的官员正在整理文案,见到刘愈,他们都过来行礼。

“先前也忘了问问,天子寿诞的事筹备的如何?”

礼部官员马上将天子寿诞的筹备细节摘要呈交给刘愈看,礼部也是按照以往宫廷举行喜庆活动的标准来指定的细节,刘愈看了下,花费有些大,而实际效果却未必好。

在礼部的计划中,三月初一当天,百官需要进宫为天子贺寿,举行一场宴会,当晚长安城的几处地方会有焰火表演,这是要与民同乐的意思。本来这没什么,但礼部在一些规格方面做的很出格,大概是考虑到新皇登基不能马虎,也为了让刘愈找不出毛病,他们在宴会和焰火表演的规格上有所“超标”,就连皇宫的彩灯和喜绸的布置上都明显是在铺张浪费。

“这些官,不罢你都对不起大顺朝的百姓。官僚体制的失败。”

刘愈愤愤地骂了一句。刘愈原本以为筹备一次天子的寿诞会有多麻烦,现在才知道,这事情一个人去做也完全能搞定,无非是把细节制定好,再由内库礼司衙门出钱,到时候拿着银子找人办事就成。这基本是个人都能办到,可偏偏朝廷要养这么多闲人,要以高官和厚禄来养着他们,一大堆人做一件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刘愈拿起朱砂笔,大笔一划,把上面很多不必要的开支都勾了去,只保留了宴会和焰火表演两方面。皇宫在当日的布置也省略了,一切从简,简简单单不过盏茶的工夫,刘愈已经把细节方面敲定了。

刘愈一边对天子寿诞当日的布置做着改动,一边说着让旁边的礼部官员来记录。

“……到时宫里的宴席上要有一场歌舞表演,此事就交由歌舞教坊的人负责,这些唱戏什么的就归到晚上去,当晚在内廷开一场大戏……”

朝廷是养着很多倡优的,他们也归礼部太常寺所管,跟歌舞教坊的直属上司部门是一样的,这些人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是准备着宫廷的表演。在老皇帝在世时,倡优的数量一度有几百人之多,当时宫廷生活也是极度糜烂,但从苏彦登基后,因为苏彦不好这口,倡优的数量就一再锐减,到现在也不过剩下二三十个人还在吃着这碗饭。

刘愈让这些倡优来开戏,而歌舞方面由歌舞教坊来负责,这样他就可以时常到歌舞教坊去走走,顺带“督察”一下,这是刘愈为自己的逍遥生活所准备的。

歌舞教坊里刘愈认识的人也不多,不过一个于莫、一个轩姨再加上司马璇儿就已经足够,到时候再让司马璇儿在宫廷表演一下她的舞蹈,刘愈想想都觉得有些怀念而期待。

“就先这么定了。”刘愈把摘要合上,道,“新的礼部尚书明日会到任,到时候你们好好做事,朝廷自会按照你们的工作表现来加以提拔重用,好好干!”

第四百九十章 阴沟里翻船

一直到闰二月二十六,长安城里春天的气息已经很重,桃花盛开,满城的粉绿之色。

刘愈忙了几日,随即也就重新赋闲下来,对于他来说,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只剩下如何维护好现在稳定的局势。

但也就在二月二十六当天,一份从南方传过来的战报牵动了刘愈的心。

霍病被困在了南方的中南城,当了一次困兽。

“那小子,让他去监督地方团练,他闹出这么大的事。”

军事会议在匆忙中召开,刘愈在军中的嫡系也都纷纷从各自的军营里来到长安城。一向都目中无人自比天高的霍病再一次吃瘪,这说明敌人的来头不小,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袭击了霍病所部。

“霍将军此行有七百余骑,到中南道遇到不明身份之人的袭击。好在霍将军调兵有方,且战且退,到禹州城内被困,这是十九日的事。”

刘愈在看过地图之后,心中担忧的心情更甚,如果是护送苏彦的散兵游勇战斗力不济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霍病清一色的火枪队都要吃瘪,来人可说是相当强悍,毕竟霍病所部是跟着霍病南征北讨近两年,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确切的消息?”刘愈再问。

负责情报的瞿竹也是有些为难,从南方传回来的消息只有只字片语,根本无从查知更多的消息。只是知道霍病被困,向外求援。

刘愈看着地图,有些恼恨道:“事发七日,消息才传到长安城,而战报却如此笼统,难道我大顺朝军队的斥候就是这么不济事?”

刘愈环顾军所里所有人,每个人脸上都有几分羞愧。刘愈心中恨意浓浓,他属于那种敲打者。这些人看似好像一个个很能耐,但也仅限于冲锋陷阵,对于别的他们似乎也不太在乎。

“花集安现在何处?”刘愈道。

瞿竹看了看战报,再道:“不知。”

刘愈脸上无奈一笑,让花集安和霍病一起去南方调查苏彦失踪的事,结果不到一个月,他们也就急忙到了事发地点。一个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困住,另一个则直接失踪没了消息。刘愈感觉很无力,难道南方的武装力量会强悍到这地步?

“还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一次性全说出来。”

“是。”瞿竹回了一句,继续道,“从前线的战报看。霍将军暂时被困在禹州城内,而江赣地区的地方守备部队往援不及,叛军有围城打援之意。关于霍将军是否曾试图突围,暂时尚无确切消息,但从地方战报的反馈来看,霍将军可能已不在城中。”

“不在城中能在哪?”刘愈看着瞿竹,惊讶地问了一句。

瞿竹脸上有几分羞愧道:“不知。”

还真是个一问三不知。刘愈心中怒火,本来霍病被困已经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现在居然有“小道消息”说霍病不在被困的城中,那他去了哪?

“那地方的战报上是如何说的?”

“地方战报只是说霍将军所部在禹州城似有不明的行动,而霍将军有离城之意……大概便是如此。”

刘愈在地图上详细看过中南道以及禹州城的位置,都是在距离苏彦车队被袭击不远的地方,而中南道也是从江右地区往岭南梅关的必经之路,刘愈心中有几分疑问。霍病的路似乎是走过了,照理说霍病不该这么着急就往梅关的方向进发,毕竟他是去调查的,而不是出兵的。再说即便是梅关内的守军参与了袭击苏彦车队的行动,那霍病也不像是个能刚到地方就能调查清楚的人。

刘愈心说,霍病这个二愣子,多半是中了敌人的计。被诱骗到了中南道吃了伏击,然后败退下来撤到了禹州城内。

霍病打仗太一帆风顺了,从一个碌碌无为的校尉,一年多时间就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军旅生涯从起点一次性走到头了。封侯拜将,恐怕也没什么功业可以再去夺。而这小子一帆风顺之下,也就难免会产生轻敌的思想,他以为凭他那小身板,天下无敌了。

事实上是,霍病打平原战或者是长途奔袭战很在行,但就是脑子不太会拐弯,不知道那些潜在的危险。花集安曾经在江赣地区就阴过他一次,而霍病就被困在冒县里一个人颓废了好几日,现在又被不明身份的人袭击了,而他现在的身份又今非昔比,恐怕无地自容到找个缝钻进去,连一头撞死都有可能。

“齐将军,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事。”

刘愈将目光转向一边的云金将军齐方,齐方现在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有极高的话语权。刘愈此时问他的意见也是充分尊重他。

“应该跟岭南蛮族的叛乱有关。”齐方思虑了一下回答道。

刘愈点点头,其实他也一直在担心,这根本就是柳丽娘的族人,也就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人干的恐怖袭击活动。岭南异族在长安城的恐怖袭击被柳丽娘举报,而被刘愈揭破之后,他们又转去对付身边没有帮手的苏彦,而霍病一头又扎过去,中了埋伏,现在或许都预示着将会有一场恶战在等候着刘愈。

齐方再问道:“是否要派兵马上去支援?”

刘愈摇摇头,山长水远,消息从江南传到长安城就用了七天时间,从长安城派援兵去,那至少也要走上十几日,以霍病行军的速度,尚且需要十几日时间,那其他部队行进速度更慢。等援兵到了禹州城,恐怕禹州城早就被神秘武装所攻破。

刘愈道:“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调集淮南的兵马前去。”

朝廷在平定了淮王之后,一直在淮南地区留有军队挟制地方,这部分也算是新军中的不浅的力量,这些人虽然缺乏一个强大有力的指挥者,但以火枪队的实力,去援助一下禹州城,吓唬一下那些叛军应该不成问题。

“张将军,有劳你去一趟,务必在禹州城破之前赶到江右。”刘愈看着张无诸,现在也只有他或许能出长安城,帮朝廷化解暂时在江南的一次困局。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帅最佳人选(上)

张无诸在当晚便动身出发前往江南。张无诸轻装出发,只带了不到百名的近卫,这一路也都会在地方上补给。

二十六日当晚,刘愈亲自送张无诸出城,回到皇宫时夜已过半。刘愈总在想着到底是何人以何种方式袭击的苏彦车队及霍病所部,等到现在他才感觉明白了几分,他身边的人一下子去了花集安、霍病和张无诸三人,这似乎是在逐步蚕食他身边的力量。

刘愈心说不得不防。

闰二月二十八,是刘愈姐姐刘珏出嫁的日子,因为是天子赐婚,清早齐方便进宫朝拜谢恩。当日的婚宴刘愈也是有份参加的,在齐方进宫时,刘愈跟齐方闲聊了几句,其实刘愈也是在问军中是否有不寻常举动,齐方一一应答,刘愈琢磨了一下,一切尚算平静。

本来婚宴是天子赐婚,天子可以决定去或者不去。琪儿是很想去的,对于琪儿来说,能凑热闹那是极好的,但銮驾出宫仪式繁琐,刘愈还是没必要冒险,于是刘愈只能在琪儿软语相求下硬了一回心肠。当天下午,刘愈只是跟徐轩筑一同出宫参加了婚宴。

婚宴白天就开始,但迎亲一直要等日落黄昏后,刘愈看得出齐方也是很紧张的。齐方跟刘珏之间的婚事一波三折,本来早就定下婚期,可因为战事一再拖延,到如今有情人终成眷属刘愈还是蛮欣慰的。

迎亲的队伍从定国侯府出发,等婚车到了安内侯府的门前,刘愈也终于见到了家里人。刘愈的大哥刘贺作为刘家的代表来送亲,另外还有几名刘家的子弟,跟刘愈的关系都很一般。刘愈上前问了一下刘贺才知道,刘兆顾着面子,今天说什么也不肯来参加婚宴。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十二弟你别见怪。”

刘愈笑了笑,没说什么。以他对刘兆的了解。那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当初是刘兆非要拆散齐方和刘珏,愣是把刘珏嫁进曹家,结果刘愈的姐夫是个短命鬼,等于是刘兆把女儿嫁去当了寡妇,要不是齐方不嫌弃,刘珏这辈子就要孤儿寡妇过日子了。刘珏不过二十六岁。这日子将来会有多难熬可想而知。

刘兆对齐方看走眼,是他不想来的最大原因,这个被刘兆所轻蔑的不懂规矩的后辈,短短两年间从一个后备营的校尉跃升为大将军,平淮王定突厥晋封为一等安内侯。而他刘兆,之前的定国侯不过是三等侯。要不是因为新天子登基,他也不会晋升到一等侯。

用刘愈的话说,刘兆还是解不开心理落差的结。

刘兆不来,能让刘家的子弟来出席已经是很给面子。刘愈也没做强求。如果今天婚宴,刘家只来刘愈一个那才叫失礼,现在刘兆不来也无关大局,毕竟今天齐方和刘珏才是主角。

齐方和刘珏刚要进院内。隋乂带着隋蓝氏姗姗来迟,李糜迎了上去,本来齐方也要去迎,毕竟是一起从微末共过患难的兄弟,但刘愈摆摆手示意不要让外人干扰了婚事,让齐方先送刘珏进洞房,别耽搁了时辰。

“礼部的差事当的可好?”

都是带着家眷前来,徐轩筑便与隋蓝氏客套了几句。彼此问候一下,在这等凑婚事的时候,男人和女人都很容易各自扎堆。而刘愈也跟李糜、隋乂二人进了正院,刘愈随口问着隋乂近来的工作情况。

“忙死了,忙死了。整天都是礼法规矩的,学那些也太头疼了。”

一个学问不多的商贾子弟,居然执掌礼部这样只有大儒才能干的差事。隋乂现还处在学习的阶段。刘愈也没指望他一步登天,只要他悉心的学,别丢人就可。

刘愈再问道:“那天子寿诞你已经安排妥当了?”

隋乂坏笑两声道:“那是当然,决定是隆重而不铺张。热闹而不奢华。刘兄台您就瞧好。”

刘愈打量了一下乐的脚尖都翘起来的隋乂。隋乂被刘愈用这种质疑的目光瞧着,脸上一笑道:“刘兄台,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我安排这些东西最有一套了。不信你就看今天安内侯府里的婚宴,这可也是我们礼部安排的,我一手负责的。”

刘愈点点头,脸上露出个“看你如何表现”的神情。天子赐婚,礼数方面自然需要礼部来负责,其实齐方虽然已经贵为安内侯大将军,但他毕竟在长安城中没什么嫡系力量,再加上齐家人丁单薄,要安排这样一场隆重的婚宴也是不容易。

刘愈道:“越是热闹的地方越危险,还是要小心今日的防备,别是个有来无回。”

隋乂不解问道:“刘兄台何意?”

李糜道:“又跟你没关系,一边呆着。今天就好好表现你的才能便可。”

刘愈之前的话其实也是对李糜说的,今天李糜的城防司衙门负责安内侯府外围的安保,有之前刘愈跟琪儿成婚时的恐怖袭击,再加上乱党在上元节恐怖袭击未遂,刘愈怕今天齐方的婚宴再出什么事。毕竟乱党针对的是朝廷,如果在这样一次大型婚宴上闹出事来,对朝廷的影响还是很大,很符合乱党的利益需求。

在院内,来恭贺的人基本都已经到齐,有很多已经吃完了流水席告辞而去。

今天来的人中,两家的亲戚为少,文官也是寥寥,毕竟大顺朝有文官武将不往来的不成文规矩。今天文官中很少敢来出风头,毕竟朝中上下也知道刘愈会来,被刘愈抓个现行可是不妙。而来的人中,最大的一部分是武将,以齐方的嫡系为多,不过因为军部内是轮休制,不是所有想来的武将都能来。

这些武将一个个五大三粗的,见了酒坛子就跟见到了媳妇一样,抱着也就不撒手了,经历了从中午到黄昏后的流水席,院子里弥漫着浓重的酒气,徐轩筑有孕在身隐隐有些作呕的迹象,就连还没怀孕的隋蓝氏也有些受不了周围喧闹而酒气漫天的氛围。

“夫人,先到后堂去吧,拜会一下老夫人。”刘愈对徐轩筑道。

徐轩筑笑着点点头,吕楚儿本来还想找个座位坐下喝点酒,被刘愈一瞪,她也马上跟上徐轩筑和隋蓝氏的脚步往后堂去。因为齐方的母亲体弱多病,而今天外面这么乱的场面不适合她一介老妇人出来参加,因而婚宴在后堂也准备了一个小宴。

刘愈到正堂时,几名武将起来相迎,刘愈摆摆手让他们继续饮宴。此时齐方将新娘送进洞房,本来就可以饮合卺酒过他的洞房花烛夜了,但因为他手下的弟兄特别喜欢闹事,齐方送刘珏进房后又不得不被人拉出来继续饮酒。

隋乂道:“这些人太不懂事了,这么喝下去,还怎么洞房?”

刘愈干咳一声道:“这些事不用你操心了,我想齐兄更在乎的是这个形式吧。”

以齐方现在的声望,娶个带着拖油瓶的寡妇已经是很为难他了,他要找女人,长安城的世家排着队会把各种大家小姐送上门供他挑选,一个不满意,他娶几个回来当小妾也没人会反对。而齐方对刘珏感情主要还是一个情字,这样的情,并非贪图一朝一夕之欢,而是将来相濡以沫相伴终老的。

只要刘珏嫁过来,对于齐方来说心也就定了。因而此时的齐方也可说是意气风发,在手底下那群人的劝酒之下也是喝的肆无忌惮。

刘愈对李糜道:“不知道你有没有从兵部那边收到风声,近来那边有些不太平,而朝廷又无力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你有没有准备南下一趟?”

李糜稍微一愣,想了想便明白了刘愈的意图。

在平定突厥时,李糜虽然是随军在外,但没有功勋卓著的表现,因而也就未能封侯。现在有岭南叛乱这样一个契机,刘愈让他去,是给他建功立业封侯的机会。

李糜叹口气道:“我能不去吗?”

刘愈倒有些惊讶,本来这样的机会别人都会抢,偏偏李糜却好像不在乎一样。

“为何?”

“跟刘兄相识相交,我李糜也算是有功业在身,能否封侯拜相其实也只是个门面上的工夫。我李糜的本事,说起来并不及安内侯和平谷侯他们,还是不去逞能了。”

刘愈点点头,心说难得李糜有这样的觉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开不去争名逐利的。

一边的隋乂跟着过去起哄敬了齐方一杯酒,回来道:“你不想去,我还想去呢。”

李糜笑道:“就你,还是算了吧。你去明摆着是要送死的。”

“切,这么瞧不起人。”隋乂有几分不屑,但其实他也还有点自知之明,李糜的话虽然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