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门-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的大臣也可以理解为,刘愈要为自己和花集安的擅权开脱,就将一个定性为奸臣二百年的吴通给平了反。
“师傅,还有别的问题吗?”苏彦看着刘愈。
“没了。”刘愈淡淡一笑,“皇上请回吧。”
苏彦也不需要再问刘愈什么话,其实刘愈已经给了他答案。皇帝回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召集大臣商议对此次平定突厥有功人员的赏赐,功名爵禄也算是论功行赏。
但在第二天,从潼关方向传来消息,让论功请赏的事情又暂时搁置下来。
朝廷出使军中的特使袁博朗,被花集安以扰乱军心为名,斩首示众。
所有问题又抛回给苏彦,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将花集安定性为忠臣?
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回合(六)
军方突然将袁博朗斩首,登时令原本平衡的局势被打破。一碗水落下一个石子,打破了平静。
朝廷马上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虽然未公开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叛乱,但事实上朝廷上下每个人都这么认为了。而这次会议依旧没有刘愈的参加,同时,身为女军主帅的徐轩筑也没获请参加。原本苏彦跟刘愈稍微平缓一些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
腊月初六,袁博朗被军方斩杀的第三天,朝廷飞马传旨到潼关外的军方大营禁止军队穿过潼关进入关中,同时潼关内外一片剑拔弩张的模样,连长安城内外几天内都是飞马来回疾驰,似乎让人感觉到朝廷又要开战了。
这两年以长安城为政治中心的顺朝朝廷,逢战必胜,大获全胜已经成为大会指定动作。百姓们感觉到,这次朝廷还是可以取胜的,但他们不知道,这次朝廷所要面对的敌人,恰恰就是曾经那些帮朝廷建功立业的将士们,那些也正是关中百姓的子弟兵。
手足相残,如果这事实让百姓知道,他们也不会接受。他们还都在盼望着自家出征的男人会在新年之前回来跟他们团聚。但朝廷显然已经阻上了这条团聚的路。
花集安,一时成为朝廷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身为边军一名随军将领,公开篡权成为朝廷三军主帅,又置朝廷法度于不顾,将朝廷的使节功勋老臣袁博朗公然害死,这等于是让顺朝陷入内乱的边缘。作为这件事的当事人。花集安其实显得很无辜,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个奉命者。而此时他已经不再是主帅,甚至连副帅的职位都是虚衔,朝廷边军现在已经为刘愈全盘掌控,而绑刘愈看管整支军队也不是花集安,而是齐方。
袁博朗被杀,也是为刘愈所授意。
刘愈之所以要杀袁博朗,还要从军方的密探逐渐渗透到长安城开始说起。
刘愈看似已经将一切袖手,连军政也被花集安所窃夺。他在长安城像个闲人一样。但刘愈掌控权力的方式很独特,那就是“遥控”模式,而刘愈所依靠的遥控器则是女军和霍病所部的传信系统。刘愈有什么决定,会第一时间通过这些渠道传达给边军,让齐方作出安排。
花集安在这点上表现出他的智慧,他没有任何怨言,甚至将权力都拱手让出。因为他知道。刘愈对边军的威望是他所不及的,而目前也只有刘愈能解决军方跟朝廷的矛盾,还能保证军方的人不被朝廷所清算。
军方密探进入长安城,调查的第一件事就是目前朝廷要针对刘愈的敌人。这些密探大多数都是混在各地来往长安城的客商中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在淮地的商旅中,因为刘愈是北方人。所以没人会怀疑淮人中会藏着军方的密探。事实上刘愈此次所调用的密探大多数也都是土生土长的淮人。经过调查,刘愈很快发现之所以杨烈情报系统的瘫痪,是因为此时的杨烈已经投入到了“敌对阵营”中,这是刘愈阵营中第一个投敌的人。杨烈是世家子弟,刘愈也理解他忠于朝廷。但同时也让刘愈感觉到。朝廷很可能从杨烈那里调查出他目前是假被卸职,其实还掌控着三军的军权。
但事实却又正好违背。
虽然杨烈背叛。但显然他所投靠的不是当今的天子,也不是现如今朝廷中掌权人,杨烈到底投靠了谁让刘愈也察觉不到。这让刘愈感觉到无比的压力,这意味着他幕后最大的敌人很可能不是他所担心的苏碧和袁博朗甚至是苏彦,迫于无奈之下,刘愈急招三军回长安城。
一场针对最高权位的争夺,很可能已经在暗中展开。
刘愈无法调查到幕后元凶,但从他的推测看,这个幕后的元凶最有可能的便是一直隐秘的楚王苏哲。
苏哲在失踪之后,先是投靠淮王,再是神秘消失。刘愈对苏哲的寻找一直未断,但期间所遭遇的阻力却是刘愈始料未及的。苏哲并不是独身在与朝廷对抗,他背后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严密性和规模都超出了刘愈的想象,刘愈所派出负责调查此事的细作,很多都已经身死,死的不明不白。
这股幕后的势力很可能是当初老皇帝苏云阳为儿子平稳登基所预备的,苏云阳当时虽然对刘愈极为信任,但他显然留了一手。刘愈虽然帮苏彦篡了帝位,但刘愈却无法得到一些幕后情报系统的讯息。
刘愈首先怀疑到的,就是老皇帝情报机关的一号人物韩升。
虽然刘愈不想怀疑身边人,但韩升的身份特殊,让刘愈又不得不怀疑这个老朋友。
但刘愈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后又将韩升给否定了,如果是苏云阳要安排后事,显然不能让这几方人之间有什么勾结,刘愈是作为明面上的御林军总统领来保证苏哲接班的,韩升虽然是情报机关的头目,但他也是刘愈的姻亲,两个人还是忘年交。苏云阳不会不考虑到他们的关系。
前礼部尚书钱回其实是一个突破点,可惜当初刘愈操之过急,为了稳定住苏彦的心将钱回送给了朝廷,以至于很可能知悉细节的钱回很早就身死,没能调查出更有用的消息。刘愈马上又想到自己的二哥刘亭,当初他主动跟楚王联系,后来被弃如敝履,但也可能知道消息。
可惜刘愈想继续顺着线索调查时,从老家那里传来消息,刘亭无缘无故“上吊自尽”了。
一个市侩到家贪生怕死的刘亭都会死,让刘愈分外不安。刘愈马上想跟朝廷缓和关系,让苏彦能跟他冰释前嫌,但这种努力是徒劳的。朝廷以袁博朗和苏碧为首,正在鼓动苏彦对军方进行一次大清洗,以使朝廷获得对军队的绝对控制。
刘愈一看,既然不能把矛盾解除,不如一发狠,让幕后的敌人以为朝廷和军方已经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刘愈当即下令将袁博朗斩杀。
袁博朗用心歹毒,老早就在安排除刘愈的计划,虽然尚未付诸实施,等于是刘愈自卫在先。
这一杀,也让朝廷、军方和刘愈幕后敌人的三派,彻底对立。
第四百二十一章 身在汉营心在曹的葫芦
进入腊月,长安城凄凄,本来就遇上个严酷的寒冬,再加上袁博朗被杀的事件稍微一发酵,冬日里的长安城萧索一片。未戒严,街上却已跟戒严差不多,行人萧索。
暗战的第二回合以袁博朗被杀暂时告终。此时由两方的矛盾已经变成三方对立,原本刘愈怀疑是朝廷要除他而后快,现在看来幕后的元凶下手更为迫切。他庆幸发现的及时,没有被蒙在鼓里。
三方对立,刘愈的态度将决定哪一方的胜利,其实此时刘愈对苏彦还是很看重的,毕竟苏彦是他亲手捧起来的皇帝。但一件不大的事,加深了刘愈对朝廷的猜忌。
刘愈被禁足了。
宫里传出圣旨,让刘愈“闭门自省”,也就是说刘愈不能再到长安城瞎逛。袁博朗被杀的事件尚未定性,刘愈便被禁足,令他颇有些无奈。
刘愈难得在家中清闲,无人来打搅,一家老小每日里都聚在一起,暖意融融。刘愈虽身在家中,却也能通晓长安城的大小事,他也加紧了对幕后真凶的调查。
腊月初九上午,刘愈正在家中喝着暖茶,一边看评书本子一边陪着家里的女人刺绣,门口吕楚儿慌慌张张跑进来,言语不清急道:“外面……外面那个胖子……”
刘愈现在处于禁足期,旁人是不能来拜访的,这时候还有个“胖子”临门?
“谁?”
吕楚儿在那支吾了半天也说不清楚。
作为两班侍卫队长之一,吕楚儿跟蔡迎奴相比逊色的多。除了有股猛劲,眼力劲表达能力都不称职。刘愈早也就习惯了。穿上外衣出门来,吕楚儿口中的“胖子”已经被女侍卫架进来,说是“驾”,其实也就是搀扶,这“胖子”不是别人,正是堂堂的四驸马临清侯柴锦。
半死不活的葫芦,好像是被人蒸了再煮,然后被扔雪地里来的。
“葫芦?”
刘愈上前扶住他。本以为这家伙是被苏碧发觉了他的外遇,暴打一顿赶出家门,谁知刘愈这一声唤,原本耷拉着脑袋的柴锦却抬起头来,精神抖擞抱怨一声道:“天可真冷!”
本来以为他已经活缓了过来,可一仰头,人直接晕了过去。
一众女侍卫手忙脚乱将人给抬进屋里。又是姜茶又是热水热毛巾的,折腾了半天柴锦才悠悠醒来,刘愈看了下这老小子,全身上下一点伤都看不到,可能是在外冻着了。
“刘兄,哎呀……真是麻烦了。不好意思。”柴锦从软榻上坐起身。将头上的热毛巾取了下来,面含歉意瞅了眼刘愈,再瞅瞅一旁小眼瞪大眼看着他的一众女侍卫。
刘愈不屑待之,柴葫芦还学会跟人客气了!莫不是同时见到这么多女人,想表现他自己的君子风范吧?
刘愈指了指一旁桌上的热茶和点心。柴锦眼睛一亮,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好像几天没吃过饭。
“怎么回事?被你家内子赶出来了?”
柴锦一脸茫然,定睛看着刘愈道:“没有啊,内子她……为何要赶我?”
刘愈本来还以为是收容无家可归的男人,现在才知道是他想多了,再一想马上释然,虽然上次刘愈提醒过柴锦要回家“老实交代”,但柴锦傻里傻气的,知道他娘子不好应付,胆怯心一起肯定是不敢说。
“你怎么来的?”
柴锦顾不上吃东西,一脸急色道:“刘兄,你不知道,我去了凌小姐那里……找不到人,可把我急死了,在外面找了好久,我这找不到人,才到你这问问。刘兄是不是把人给藏起来了?”
刘愈见到柴锦的一副土鳖脸,真想上去抽两巴掌。不过这事倒不怨柴锦,当时刘愈让隋乂找人将柴锦的外宅凌絮给挪了窝,事情没法通知到闺中男人柴锦,也就把事给耽搁下来,谁知道柴锦会跑出来会情人。
凌絮刚怀孕,也难怪柴锦心里紧张。对于这种傻憨的男人来说,他是很顾家的。
“你找了多久?”刘愈眉头皱起。
“从昨天下午……我算算……”柴锦扒拉着指头开始算他自己在外到底几个时辰。
刘愈心中有不详的预感,这柴锦出门快一天一夜了,他家里那个母夜叉能不着急?事情想不露馅都不成,最怕的是事后再知道事情跟他刘愈有关,对他很不利。
但想想刘愈还是能释然,苏碧现在已经算不上是他的盟友,得不得罪其实已经无关紧要。
刘愈催促道:“人我帮你藏好了,不但给了银子,还有丫鬟帮你照看着。你放心,没人会对你那位怎样。赶紧回家!”
柴锦听说凌絮一切安好,悬着一天一宿的心总算是放下来,松口气道:“不着急。反正我家内子不在家。”
本来柴锦也只是一句无心之语,却让刘愈听出些门道。
“你说令内不在家?去哪了?”刘愈慎重问道。
“可能是进宫了吧,反正我家内子昨日说,这两天不会回来,好像是宫里有什么事。她以前从来可没这样过。”
这时代的女子虽然社会地位还算高,但大致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苏碧这样的强势皇家女性,虽然身兼朝政,但最基本的相夫教子是不可避免的。是怎样的原因能令一个成了婚有了孩子的母亲在外夜不归宿?宫里有怎样的事要拖着她?
刘愈稍微想了一下,这几天他也的确太顾着去寻找幕后的真凶,倒将长安城一些政要的监视给忽视了,这么重要的情报如果不是柴锦偶然来说他还不清楚。刘愈从椅子上起身道:“葫芦,你还是早些回去,万一你娘子早一步回家,发现你没在家里,到时你不是没法解释了?”
柴锦想了想,憨笑道:“刘兄所言极是。那我……这就回。”
爬起来穿好衣服,即将出门口,又回过头道:“刘兄一定要帮忙好好照顾凌小姐,我……我不能再对不起她……”
刘愈叹口气,如果不是苏碧将柴锦管束的严,柴锦也不会酒后乱性,一逮着机会就“红杏出墙”。凌絮是大家小姐中的小家碧玉,对男人温柔体贴,这恐怕也是柴锦不能自拔的原因。不是谁都能对着家中的母老虎过一辈子,除非是受制于家庭,或者是受虐狂。
刘愈让侍卫送柴锦出门,他也不担心现在会被人知道柴锦来访,自从刘愈被禁足,门口的那些盯梢的人就已经各回各家。刘愈被禁足代表着他不能出门,别人也不能来访,盯了白盯,再加上外面行人稀少,有那么几个人成天不动也不走,很容易被人察觉。
刘愈马上登上自家的二层小楼,向外发出旗语,让密探赶紧去调查苏碧和朝廷一些大员正在密谋什么。这是重中之重,刘愈现在务求做到事事了然于心,不能错漏任何细节。
发出消息,等待的空暇是最令刘愈不安的。
刘愈拿着评书本子有些焦躁,事情的变化可能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如果朝廷要有什么决议,绝对不会让苏碧到夜不归宿的地步,朝廷好比一间敞开的大院子,虽然一扇宫门好似将内外隔绝开,但什么人进出皇宫那是有记录可查的。如果皇宫死水一潭,那必然是伪装出来的,其内在盘算着什么阴谋。
要让皇家人密谋的事,刘愈怎么算都觉得应该跟军方之事有关。难道朝廷迫不及待要动手了?
刘愈从偏厅到了书房,一个人正思索间,门“吱嘎!”一声打开,琪儿探进头来,见到刘愈在屋里进来,手里拿着茶托,把暖茶倒好交给刘愈,刘愈只是淡淡一笑接过去,抿了一小口便不想再喝了。
因为刘愈突然到书房来,书房并没有生火盆,琪儿似乎也很不理解为何此时刘愈会看起来这么紧张,而且会到这么冷的一个屋子来。刘愈其实见到琪儿也没太留心,已经是一家人没什么可顾及的。突然书桌稍微晃动了一下,刘愈突然醒过神,发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看清楚才知道此时琪儿已经钻到了桌子下面去。
刘愈淡淡一笑,琪儿有恋物癖的事在刘愈第一次见到她就已经知道了,而在他们的新婚之夜,琪儿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一有机会便“钻桌子”。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小秘密,府里上下还无人知晓。
难得寒冷的书房里也有这般的温馨,不过刘愈的确是没心情,刘愈整理好衣服站起身,琪儿也跟着从桌下面钻了出来。此时门口有侍卫的脚步声,女侍卫将火盆给搬了过来。
“琪儿,回去跟母亲好好学刺绣,我还有事情要做。”
琪儿憋屈着嘴,一脸委屈,以前刘愈有什么不开心,只要她一钻桌子刘愈便会释然,今天这招也不好使了。刘愈安慰地捏了捏琪儿的鼻子,让她跟女侍卫一同回去。刘愈则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
只是几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字,这却是刘愈跟军队传递信息的“密语”,刘愈知道有些事情无可避免,就算是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他也要做一次。
第四百二十二章 腊月初九
腊月初九下午,刘愈终于得到了密探的回报,苏碧目前尚在宫中未出。同时这两日内朝廷的大小事情都搁置了,朝廷大小衙所现出很多不正常的情况。长安城都好像处在应敌状态。
得到这消息,刘愈还是稍微松口气。
其实刘愈最怕的是苏碧跟他幕后的敌人搅合在一起,如果苏碧放弃对新皇的支持,转而支持“正统继位人”的楚王苏哲,那刘愈将会陷入被动。既然确定苏碧在跟苏彦密谋,那就说明一场大乱或可化解。可具体有那些人参与这次密谋,密谋的又是什么,密探无从查知。
宫墙之内毕竟是禁区。
初九无雪有风,凌厉的西北风刮了一天,这般寒冷的天气,路上不见行人,快马却在马道疾驰,潼关外军营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朝廷每个人的心。
而在皇宫里,却在进行一次持续了一天一夜的密谋,与会的只有四个人,新皇苏彦、四公主苏碧、新加封的长安大营总统领胡邵余以及御林军总统瞿竹。新皇的幕后还有一位军师,便是他新纳的嫔妃怡美人曹怡。就连与会的其他三人也不知道,其实这次密谋背后还有第五双耳朵。
这次的密议极度保密,所密议的场所也并不在雅前殿,而是在皇帝的寝宫里。宫里对外宣称这两日皇帝生了病,不能见人,因而朝廷很多需要议的事暂时搁置了下来,要等皇帝的病痊愈。而皇帝在寝宫的这两天里。不但屏退了宫女和太监,御林军也不能接近寝宫半步。到了进食的时间,会由太监首领吴公公亲自送饭过去,饭也都很简单,不是山珍海味,仅仅能填饱肚子的粗茶淡饭。
这次密议从腊月初八开始,直到初九黄昏时分才结束,结束的当时,胡邵余便急忙出了皇宫。瞿竹也归了御林军的衙所,苏碧却继续留在皇宫里。皇帝传召了几个人,京兆府尹、长安城六防司衙门的主事还有东水大营的总统领董书。这几个人也算是皇帝稳定京城防务的重要棋子,都是军方要员,皇帝一次性传召这么多人会面实属罕见。而上一次,正是李贵妃要篡权之时。
几个领着长安城防务大任的文武官员接到圣旨匆忙进宫面见皇帝,这消息马上被刘愈所获悉。而此时正是初九刚入夜。刘愈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朝廷要出手了。
出手的目标是谁,可能是花集安,可能是朝廷在潼关外的几万兵马,但也可能是他。至于为何刘愈在一个细节上便可推测出,那就是徐轩筑近日被朝廷所漠视。作为长安城戍卫力量很强的一环,女军的主帅竟然未受到皇帝的召见,可以说皇帝在避嫌,更可以说皇帝是在针对刘愈。
不想打草惊蛇,可越是这样。越把刘愈这条蛇给惊了。
刘愈听到消息直接将评书本子扔下,对徐轩筑道了一声:“马上出城!”
徐轩筑这一天都发现刘愈有些焦躁。她理解为刘愈正在为被皇帝禁足而烦心,没想到此时刘愈会说出出城的话。徐轩筑感觉到刘愈语气中的不容置疑,稍微一愣道:“入夜后长安城门封闭,怕是出不去。”
“没事,我自有办法!”
刘愈说着马上让随他进长安城的新军侍卫去联系了城里的密探,而密探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城外。此时正是上更时分,刘愈府里看似平静,其实刘愈已经作好了开溜的准备。
皇宫的召见尚未结束,从外面便传来消息,说是女军副帅徐菜花未经通报直接带侍卫进城了,正在往兵部的方向走,像是要连夜有什么要紧事去兵部述职。
“她来了?”苏彦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正是一种临战的紧张状态,任何人的出现都会干扰到朝廷一些军事部署。
苏碧在一旁用坚定的语气道:“皇上还是先将她赶出长安城要紧。”
苏彦点点头,为了不节外生枝,苏彦马上让人到兵部那边去通知,徐菜花必须马上归军营。
事情看似没什么联系,但自刘愈得到兵部阻止徐菜花述职这一件事上,就明白了事情肯定与他有关。这种联系是很微妙的,刘愈把握的很准确。那就是女军也在皇帝军事计划体系之内,为何皇帝暂时没有对女军作出任何部署,那时因为女军的高层问题尚未解决,而这个“高层”,就是刘愈的夫人女军主帅徐轩筑。
刘愈感觉到背脊发凉,这个被他捧起来的皇帝居然在打他的主意,虽然未必要置他于死地,但刘愈可以猜想,朝廷可能会以刘愈的安危作为要挟,逼得徐轩筑表态支持朝廷,与花集安所部开战。
这场仗虽然未必打的起来,毕竟花集安所部也是顺朝的军队,朝廷要着手卸去刘愈和花集安的军权,就必须要对这两个人下手,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后援,以获得花集安所部将领的支持。而一旦刘愈被软禁,那原本刘愈的部属,像霍病和齐方等人就可能会改变立场站在朝廷一边,等于是陷花集安于孤家寡人。
虽然刘愈凡是好像无所谓,但他绝不想失去自由,更不想失去生命。
而刘愈所预料的也分毫不差,此时在皇宫里,苏彦已经说出了他的命令,第一步就是将前锋将军府围困,将前锋将军武义侯刘愈缉拿到兵部“受审”。
当朝廷里的控制着长安城戍卫的各方文臣武将得知这旨意还着实一惊,他们大多数也都曾在刘愈麾下的军中效力,而刘愈这两年来功勋卓著,朝廷突然要对功臣下手他们一时尚接受不了。
但皇命难违。
与此同时,瞿竹已经亲自率御林军一部前去前锋将军府围困,但到了才发现,前锋将军府虽然女军侍卫还在,但府里的男女主人一个都没剩下。
刘愈一家突然间消失了。
瞿竹马上带兵回皇宫将此事通报了皇帝,当新皇苏彦和四公主苏碧得知刘愈失踪,他们才知道己方已经被刘愈提前发现了端倪,而以刘愈的老奸巨猾,一旦发觉危险,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苏碧此时当机立断,对瞿竹下令道:“封闭城门,全城搜捕,就是挖地三尺,也要将刘文严给挖出来!”
第四百二十三章 腊月初十
长安城内兵荒马乱的,京兆府连同六防司衙门开始在城里大肆搜捕,对于平常百姓来说,只当是朝廷在捉拿窃贼或是重要的案犯,他们更关心的是天亮以后会不会解除戒严,因为他们还要生活。
此时的皇宫气氛压抑,原本的军议暂时中断,苏彦和苏碧两人暂时先回到雅前殿,焦急地等候宫外的消息,可惜一直到半夜,事情依旧没有进展。
苏彦的神色带着几分局促和不安,几次想问立在门口看着外面一片黑暗的苏碧,最终都没问出口,直到苏碧自己发觉了皇帝的异样。
“陛下可是有事要说?”苏碧问。
苏彦这才叹口气道:“四皇姐,能不能罢手……别找了?师傅他,不会害朕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刘文严要害皇上,而是不能不将他拿下,只有如此我们才会多几分应对花集安的胜算。臣妾不是早就说过,我们不是要杀刘文严,是要善待他,等事情平息下来,他照样可享受他的荣华富贵。难道他为朝廷牺牲这点都不行?”
苏彦支吾道:“可……师傅他应该……不情愿吧。”
“现在轮不到他情不情愿,既然他铁了心要跟陛下您为难,您还需要为他留什么情分?陛下到底是要师徒的情分,还是要我们大顺朝的千秋基业?”
苏彦一时语塞,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苏碧是这次军事计划的总指挥官,当袁博朗身死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朝廷跟军方之间再无通融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时的苏碧也不再听苏彦的啰嗦。她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一直到黎明,雅前殿的灯火都没熄灭,连同其他进长安城的文官武将都没离开皇宫,到天亮时,京兆府和六防司的人都进城回报,没有发现刘文严一家的踪迹。连同派去城外阻截刘愈可能往女军军营又或者是霍病军营的路,也是丝毫没有发现。
因为刘文严一家失踪是在城门关闭之后,而城门昨夜未发生闯门事件。
“玩失踪?”苏碧听到消息拳头握的紧紧的。看着长安城的城图道,“会不会混在女军侍卫里混出城去了?”
苏碧所说的是昨晚女军副帅徐菜花突然进城的那一趟,徐菜花进城的时机和动机都很诡异,而出城也比较匆忙,让苏碧不安。不过属下马上又回报,说徐菜花离城时身边只有少数侍卫,而且都详加盘查过。并无刘文严一家的身影。
“那就是还在城里,全城戒严,继续搜捕,直到找到刘文严为止!”
京兆府尹小心问道:“若是刘文严……反抗呢?”
“格杀勿论!”苏碧咬牙道。
苏碧身后的苏彦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事情变化的太快了,谁也没料到他那个师傅会突然收到风声自己藏匿了起来。对于苏彦来说,这种临大战的准备工夫还是做的不足。
长安城继续全城戒严,从早晨一直到下午黄昏,城里被搜的人仰马翻,各家各户都要被搜查。但显然收效不大,长安城实在是太大了。刘愈一家如果有心隐藏,想在十天半个月内被寻找到那是很困难的。以刘愈的机智,显然不会找一些容易被寻找到的地方,他肯定会变着花样将自己藏好。
城里这面刘愈一家依然没有下落,到日落黄昏时,潼关那边却传来消息,说是花集安已经陈兵在潼关关下,并且给守城的兵将发了通牒,说是三军归关中,归不得便要闯。眼看潼关关下一场血战就要展开。
花集安给潼关守将的期限是三天,而事情是在腊月初九的晚上发生的,也就是到十三日凌晨,朝廷还没有允许花集安带兵回关中,那潼关就将成为内战的战场。长安城里本来就在为寻找刘愈的事忙的焦头烂额,现在再遇到花集安的紧逼,连苏碧都有些失去法度。
军方就好像接连出招一样,刘愈的失踪和花集安的紧逼相辅相成,好像是商量好的。原本朝廷是要拿住刘愈来要挟女军和刘愈的旧部属,比如说霍病和齐方等人,但现在看来,因为朝廷动手晚了一步,很可能将这些人推到花集安的阵营当中去。
“刘文严,你到底是要助社稷,还是要乱国?”苏碧除了感叹别无他法。
现在只能是一方面继续搜寻刘文严的下落,另一方面要赶紧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潼关能守几天的问题。
绝对不能让花集安率兵进潼关,这基本是军方所共识。潼关是长安城外最后一道屏障,过了潼关接下来将是一马平川,长安城将直接落在花集安铁骑的围困之下,到时天子就成了笼中鸟,长安城也将成为一座死城。
军事会议在初十黄昏只开了半个多时辰,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紧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商议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会议讨论的结果其实也很明确,以刚战胜突厥边军的实力,要克一座近乎不设防的潼关只是旦夕之间的事,现在当务之急是马上从关中征调军队援救潼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潼关作为天险对花集安叛军的阻碍。
这次会议也是第一次将花集安定义为“叛将”,将花集安所部定义为“叛军”。
身在皇宫议事的军将们其实心情很复杂,因为这些叛将和叛军曾经都是跟他们一起平定淮地的战友,而以花集安为首的叛将所率的七万归关中的新军和边军,也是大顺朝兵马的基础,整个关中的兵马加起来也不到七万。
朝廷正要下旨派兵往援潼关,却马上得到城外监视霍病所部情报人员的奏报,说是霍病所部已经在今天黄昏之前拔寨起营了,方向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