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福做了这边的总管事,让他在这边好好地看着这些产业。众人不禁想起了这些年在这里的一切,每一个人的心里也都不好受。
“母亲,咱们以后,还能再回来么?”荷花坐在静涵的身边,扬起小脸,问道。“回来啊,荷花每年都可以回来看看你爹和你娘,荷花永远都是爹娘的女儿啊。”静涵搂过来荷花,笑道。这一次走的时候,晓娟将荷花托付给了静涵,孩子跟在静涵的身边,会更有出息的。晓娟夫妻,留在了喜州,正好和安福一起,帮着静涵打理那些产业。
☆、第二百九十九章逝去
铭宇早就派人在城门等着了,直接将子轩一行接到了别院之中。皇帝特意下旨召见了子轩夫妻,对于夫妻二人在喜州这些年的作为表示嘉奖。“子轩,你离京七八年了,在喜州那边做的十分好。朕这一次,让你做这户部的侍郎,你可要好好干,别辜负朕对你的期许啊。”
子轩赶紧谢恩。“多谢陛下隆恩,子轩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报答陛下的恩典。”
皇帝笑了,“什么粉身碎骨的?你们在喜州浴血拼杀,才保住了东北的安稳,这就够了。朕的心里,明白你们夫妻所吃得苦,受的罪。我已经下旨,赐给你一座宅院,等着去看看吧。”
皇帝让子轩起来,然后又对静涵说道,“宁安,这一次你弄出来的什么炸弹,听说很有用。朝廷里如今倒是有用火药做的火药箭,炸弹却是没有。朕命工部多多征集能工巧匠,然后你帮着他们,把那东西好好地完善一下。咱们虽然是不会主动去攻打别人,但是别人要是来惹咱们,有了这些东西,也能发挥不少威力。”
静涵上前施礼,“皇上有命,宁安定然倾尽全力,为朝廷多弄出几样武器来。”
“这一次,本来应该好好的封赏你的。可是毕竟你只是个女子,朕又不想你太出风头,到时候人家会说子轩的一些闲话,所以让你受委屈了。”皇帝有些歉意的说道。原本是有意封静涵为长公主的,可是铭宇等人都劝,这才做罢。
静涵笑笑,“多谢皇兄,静涵并不在意这些。”
“好了,今天晚上,朕摆宴,给你们庆功。说起来,这次平定北元和莫家的叛乱,朕还没能给大家庆功呢。”皇帝十分高兴,传旨下去,说是晚上要摆庆功宴,让朝中的大臣全都来参加。
于是,这天晚上,文武百官在宫中宴饮。朝中这一次因为莫家的叛乱,不少官员勋贵之家被清洗,倒是比以往少了些人。
酒宴之上,大家对于许家诸人,还有子轩、鹏程等,全都态度十分的友好。谁都明白,这些人如今乃是皇帝最为看重的人,跟他们即便不能交好,也千万不能结仇怨的。
酒宴过后,大家各自回府,而文翰等人,却全都来到了铭宇的别院之中。从子轩夫妻进京,他们这些人,还没能在一起说说话呢。
“大哥,怎么没看见子文和文宣啊?”静涵有些奇怪的问道。
“他们两个,还有吴大人,韩大人,全都去了西北,跟北元谈判,商议赔偿之事。文宣他们,还要去收复那些效忠于莫永成的将领,西北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大军,可不能让这些人再出乱子。”文翰说道。
静涵点点头,“对了,大哥,咱们家虽然在这次的事件里立了功,全都得了皇帝的封赏。可是这种势头,却未必是好事。眼下看着,的确是荣宠至极,风光无二,可是以后弄不好就是滔天的祸事。所以,咱们必须的严格的要求家人,千万不能仗着皇帝的恩宠,就惹是生非。万一惹出什么事来,就是他日的祸根。”静涵十分严肃的说道。
“二姐,这件事我们都清楚的,也早就这么做了。只是觉得,或许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暂时的回避一下。”文昌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想请求离京,去做个知县什么的也好,还能够为百姓做些事情。”文昌早就这么想了,不过就是没机会。
静涵看向铭宇,“铭宇,你将兵权交上去了么?”
铭宇点头,“回京之后,就将兵权交还给皇兄了,皇兄原本是想让我再管一阵子的,我推迟了。”铭宇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万一有人参自己一本,说他拥兵自重,意图不轨,那还了得?“其实这次我想要去东北,咱们在那边打下来了不少的地方,我想过去镇守,远离厩。这样,或许会更好。”
“铭宇,北地苦寒,你可要想明白了。”静涵笑了,铭宇这个王爷,要是始终在厩也不好,尤其是许家如今又是这样。原本以为,许家人只有几个文人,倒是没啥大事。可是如今文宣成了领兵的将领,又封了侯。现在皇帝正在用人,自然是不会说什么,万一以后许家位高权重,就怕皇帝会疑心铭宇,毕竟铭宇可是王爷呢。北地偏远,铭宇去了,可以远离厩的是是非非,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的。
“二姐,你和姐夫都能在那边呆了七八年,我又有什么害怕的?”铭宇笑了。
“铭宇,你可得想好了,你要是真的出了厩,想要再回来,可就是难上加难了啊。”文翰等人都劝道。
“大哥,我早就想明白了。皇上是我的亲哥哥,但是他一样是个皇帝,身在皇位,由不得自己。一个镇北侯,都可以起兵反叛,那么一个王爷呢?皇帝每每想起,会不会心生疑虑?与其如此将兄弟的情分磨没了,还不如早早地离京。既可以镇守东北,保一方的安稳,也能消除皇兄的疑心。说不定这样反而兄弟的情分更深厚一些。”铭宇十分坚定的说道。
大家听了,也都知道铭宇说的是实情。“铭宇,为了许家人的富贵,却要让你离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这让大哥心里难受。不如大哥辞了官职算了,咱们许家,有一个在朝为官的就好。”文翰觉得心里酸酸的。这没做官的时候,盼着做官,等到真的做了官,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大哥,不用的,即便是没有许家,铭宇也早晚都得离开。大哥是个人才,不能因为铭宇就耽误了。”铭宇心中十分感动。
“好了,咱们如今也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皇帝乃是明君圣主,哪里就会因为这点子事情而怀疑什么?镜中权贵世家多如牛毛,许家跟人家比,差老远呢。”鹏程一看气氛有些不太好,赶紧的说道。
大家也都笑了,“好了,子轩和静涵一路奔波,也没能好好休息。还是早点歇着吧,以后有时间再聚,都在厩里了,想见面也方便。”文翰说完,就领着大家走了。
静涵和子轩送走了这些人,然后收拾了一下,就去休息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长顺带着人去接孩子了,算算日子,再过几天,也该来了吧?”
“嗯,差不多,咱们都一年多没见到清远和清遥了,我都想他们了呢。”子轩搂着静涵,安慰道,“啥也别想了,好好地休息。明日还得去看看咱们的宅子,该怎么收拾布置的,都得你操心呢。”
两个人都有些乏了,没多会儿,就睡得挺沉了。
子轩第二天就去了户部,而静涵则是带人去了皇帝赐下的宅子,去收拾一下。
忙活了一天,静涵刚刚从新宅子回来,还没等坐下歇会儿呢,外头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长顺来了。静涵一听,就有些坐不住了,儿子女儿离开自己这么些日子了,真是想得慌。于是带着人就往外走。
等到看见了长顺,静涵就有些愣了,因为长顺的身边,并没有儿子女儿。而且长顺的样子,也是有些狼狈。“长顺,这是怎么回事啊?少爷和小姐呢?”
“夫人,少爷和小姐并没有来,还在家乡。家里的老太爷病重,怕是不行了。我一路紧赶慢赶的,好容易今天才到了厩。”长顺说的老太爷,是说林家老爷子。
静涵一听这个,就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子,“爷爷病重?怎么会这个样子呢?前阵子家里派人接清宁的时候,不是还说挺好的么?”
静涵赶紧派人去将子轩找回来,两口子见了面一商量,这事必须得回去的。于是两人分头行事,子轩找了铭宇,然后进宫去见皇帝,将事情说了。
皇帝一听这个,忍不住叹了口气,“罢了,既然是祖父病危,你就赶紧回去吧。若是赶得及,说不定还能见老人家最后一面。只是可惜,子文远在西北,未必能够赶的上了。朕即刻派人,八百里加急,看看能不能让子文也赶回去。”
于是子轩和静涵连夜收拾了东西,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人往家里赶。六日之后,总算是回到了家中。
林兴家一看子轩夫妻回来了,不由得悲从中来,“去看看你爷爷,他就等着你了。子文呢?他怎么没回来?”
“子文此刻在西北,怕是不能赶回来了。”
“罢了,你们夫妻赶紧进去看你爷爷最后一眼吧,他这口气始终没咽下去,就等着你们了。”兴家也是明白,西北太远,根本就赶不回来的。
子轩和静涵赶紧进屋,只见老爷子躺在炕上,已经是出气多,入气少了。子轩跪在炕前,大声喊道,“爷爷,不孝的孙子回来看你了。”
静涵也跟着跪下,默默地哭泣着。
老爷子似乎是听到了子轩的声音,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接着头就往旁边一歪。
旁边有明白的人就说到,“老爷子已经走了。”屋内顿时哭声震天。
☆、第三百章后事
这时有专门帮着别人家操办白事的人,也就是当地俗称的张罗,赶紧上前来,给操持着老爷子的丧事。林家的人此刻全都心神不属,全靠着张罗来操办这些事情了。
由于老爷子是留着一口气等着孙子回来的,家里人也都明白老爷子的状况,所以早早地就给老爷子擦拭了身子,也穿上了寿衣。只是天气热,外面的衣裳全都是没系扣子。老爷子的棺材,也是早就做好的,如今就放在外面的棚子里。
外间地上,早就搭好了灵床,上面铺好了送老褥子,摆好了送老枕头,一应物件都是齐全的。
张罗吩咐长子长孙等人上前,其他亲人在旁边帮衬着,将老爷子抬到了灵床之上。之后的一应事务,也都是张罗吩咐,林家人照做就是。
林家人全都披麻戴孝,跪在灵前,不停的哭泣。
老太太也是哭的死去活来,她和老爷子相处的极好,虽然心里知道老爷子早晚有这一天,可是依旧接受不了。
老爷子是下午去世的,按当地的习俗来说,叫做小三天。就是从老爷子咽气这时就算做一天,第三天一早就要出殡的。张罗吩咐了人,赶紧去各处亲戚家里报丧,子轩、子福、子新各自带人出去报丧了。
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的都来吊唁,林家在村子里为人不错,所以吊唁的人很多。来人在灵前磕头行礼,孝子们则是要磕头还礼的。
许家接到了消息,立即让志新带着人过来吊唁。许家老爷子岁数大了,这阵子也是身体不好,这种场合,就不敢来了。另外岳家、孙家也都来了人,志德和庆年也都过来了。
丧礼之繁琐,自是不必一一细表。
等到第三天,老爷子装棺入殓,然后由村里帮忙的小伙子,抬到了南山早就选好的地方下葬。
林家是从老爷子这辈儿才来到村子里的,所以这边并没有祖坟。老爷子活着的时候就说过,死了不用送回老家,就葬在南山上。他要看着子孙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所以大家就按照老爷子的意思,在南山上找了块风水不错的地方,买了下来,留着当做林家的坟地。
老爷子下葬,这丧事也就算是完成了大半。众人回到林家,早有帮忙的给预备好了酒席,感谢这些来帮忙和吊唁的的人。
送走了帮忙的,只剩下了林家的人,大家坐在屋里,心里都有些难受。
这时,二林的媳妇却突然开口了,“嫂子,咱爹既然没有了,有的事情,咱们也该说道说道了吧?”
何氏一愣,老爷子在这边已经住了六七年了,这几年延医问药的,都是大房出钱。就连这次的丧事,也是大房出钱操办的,还有什么事情要说道的啊?“弟妹,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啥意思,咱们难道还有什么是没说明白的么?”
“大嫂,你装什么愣啊?这次老爷子的丧事,可是收了不少的礼呢。咋地?大搜想要独吞了不成?那可不行,二林也是老爷子的儿子呢,这个你可别像独吞。”二林媳妇一脸尖酸的说道。
何氏这下,可是有点哭笑不得了,“弟妹,就这么点礼钱,你也看进眼里去了?”
“我们二房可不像大房似的,有两个做了官的儿子,家大业大的,啥都不在乎。我们小门小户的,一文钱都恨不得掰开了花,当然得看进眼里去了。”二林媳妇丝毫不在乎的说道。
旁边子轩的姑姑可是不干了,“二嫂,你这是要干啥?咱爹才刚刚没有了,你就闹这一出。好啊,你要礼钱,那是不是你们二房也应该均摊这一次办丧事用的钱啊?爹活着的时候,没少偏袒着你们,分家也是分给你们的多,这几年一直都是大哥奉养着二老的。你们还想怎么着?”
“呦,听听咱们家姑奶奶这话。大房出钱怎么了,身为长子,那是应该应分的。我们家穷,养不起老人,怕亏待了老人,让老人跟大房这边过怎么了?你一个出了嫁的姑奶奶,轮得到你来说话么?”二林媳妇朝着子轩的姑姑一顿抢白。
子轩姑姑气的满脸通红,扭头不再看她。
旁边兴业一个劲儿的巴拉着自己的媳妇,不让她说话。“妹妹,别听你嫂子的,她今天犯浑。大嫂,我可没这个意思,你别听她在这瞎喳喳。”
二林媳妇气的拍开了二林的手,“你这个窝囊废,我怎么就嫁给了你了?他们大房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有多舒坦?这么点儿钱,他们还霸占着,有这么办事的么?”
“妹妹,你别跟她置气,犯不上的。”何氏劝了劝子轩姑姑,然后对着二林媳妇说道,“弟妹,长子奉养老人,本来就是天经地义。这些年咱爹在我们大房这边,半点委屈也没受,吃的用的,都是紧着最好的来,这一点,娘可以作证。不过,这奉养老人,可不光是长子的责任,每个儿子都应该尽孝的。这几年来,原本说好的轮流奉养老人,你们没做。应该给老人的供养,你们也都没送过来,现在倒是来要什么礼钱了,这事就是说到哪里去,你们也没理。”
何氏可不是善茬子,不过,今天是老爷子刚刚出殡,何氏自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跟二林媳妇闹起来的。何氏看了看炕上有些木然的老太太,“今天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我不跟你闹。你说这礼钱怎么分,我就分给你。不过,你们给我记住了,以后,少来烦咱娘。”
老太太好像是刚刚回过神来,看了看眼前的这些人,“都别吵吵了,老二,立马带着你媳妇给我滚蛋。你爹才下葬,我还在这呢,你们闹腾什么?今天我把话跟你们说清楚了,以后我还是住在老大这边,一应的事情,我也不用你们管。等哪天我死了,我剩下的东西,也是老大家的。你们要是再闹腾,就让老大把你们给撵出去,连族谱都不许你们上。”老太太现在可是半点也瞧不上这老二媳妇了。
“娘,哪有你这么偏心的?”二林媳妇还要再继续说,却被二林一下子给拽到了身后。
“娘,我们走了,您老保重,抽空我再过来看你。”说着,二林拽着妻子就往外走。
“等等,老二,既然你嫂子说了把礼钱给你们,我这就让人算一下,把钱给你们。这点子钱,哥哥拿了也富不了,没有也穷不了的,没必要再让你们两口子回去打仗去。”兴家叫住了弟弟。
这两年,兴业的变化,倒是有目共睹的。他不再像以前那么怕媳妇了,一般的时候也能管住媳妇。刚刚也是因为老爷子过世,伤心难过,一时走神,才让媳妇又撒了泼的。兴家为了弟弟,倒是不愿意因为一点钱财,弄得不高兴。
“大哥,你这是打弟弟的脸呢,这婆娘没事就爱抽疯,不理她也就是了。如今我们的日子,过得已经很不错了,大哥事事都照顾着我们,哪里还缺这点钱啊?那礼钱大哥拿了,以后谁家有事情,还要还礼呢。”兴业赶紧说道。“大哥,我们先走了,等着三天,咱们一起去给爹圆坟去。”说完,就拉着妻子走了。
子福和子新两个,也领着媳妇,跟着父母走了。子福娶的妻子也是个厉害的,可是为人很正派,这两年,在妻子的管教下,子福倒是认认真真的在家出力干活。虽然有婆婆时不时的弄出点事情来,可是两口子的小日子过的倒还算不错。刚刚子福一直都没出声,他也明白,母亲有的事情上,做的并不对。
子新今年开春也娶了媳妇,妻子于氏是个很温婉的女子,这种场合,根本就不会开口说话的。子新这两年跟着哥哥在家种地种参的,也顺过劲来了,小两口正憋着一股劲,要好好地挣钱过日子呢。看见母亲刚刚的样子,子新心里也是有点羞愧,临出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大伯和大伯母。
“大伯,我娘就是那个样子了,你们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子新说了一句,这才领着媳妇走了。
等到二房的人全都走了,老太太这才放松了下来,“老大啊,你就这么一个弟弟,如今老二倒也硬强起来了。要是得便的时候,你就帮衬一把。总归是亲兄弟,以后我也不在了,你们兄弟就是最亲的人了。明白么?”老太太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对于自己的儿子,有那个当娘的能狠下心来啊。“娘,你放心吧,儿子不会扔了他们不管的。如今老二家的那两个小子倒是也挺认干的,我也愿意看到二房那边,日子过得兴兴旺旺的,咱们总归都是林家的人嘛。”兴家赶紧点头答应。
☆、第三百零一章清荷
兴家和子轩都过来劝着,这才好些了。“正好你回来了,后天爷爷烧三七,咱们也该预备预备东西的。”子轩把子文拽起来,然后父子三个去准备东西了。
何氏看见小儿子的样子,心疼的不行,“唉,老二都瘦了呢,也黑了。这军营里的日子,哪里是那么好过的?他这也老大不小了,也不见他想要成亲,真是不知道咋想的。要是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伺候着,还能强点儿。”何氏担心小儿子,就在那叹气。
“娘,子文才二十,不算大呢。你着啥急啊,子文一个二十岁就封了侯爵的人,他要是想娶媳妇,那些个女孩子,还不得排着队的让他挑选去?到时候别挑花了眼就不错了。娘,你就别跟着操这些心了,子文的亲事,以后怕是咱们都做不得主。说不得哪一天,皇帝将公主嫁给子文呢。”静涵抱着清宁,在一边说笑道。
“可别,我可不想弄个什么公主的回来当儿媳妇。人家那可是千金贵体,来到咱家,你说我是给她行礼好啊,还是让她给我行礼啊?那可不行,那样我可得浑身都不自在了。不行,我得抽空跟子文说说,可千万别弄个公主郡主的回来。”何氏一听这个,立马摇头。
旁边的小荷花倒是开口了,“奶奶,你说不让小叔娶公主、郡主,可是我母亲不也是郡主么?”
旁边的丫头听了,全都忍不住乐了。就连何氏和静涵一听,也都哈哈大笑。“你这个鬼灵精,比你母亲当初还鬼。你母亲啊,虽然是个郡主,可是呢,奶奶从小看她长大的。脾气秉性啥的,奶奶最是清楚,所以奶奶和你母亲相处的很好。倘若来个别的公主,奶奶又不认识她,然后她再端着公主的架子,奶奶岂不是不自在?”何氏将荷花搂在怀里,跟她解释道。
荷花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何氏看向静涵,“你还别说,这个小荷花啊,还真有你当年的影子,鬼精鬼精的。晓娟这孩子啊,如今也算是过好了。对了,荷花在你这的事情,最好还是别让晓娟她娘知道了,要不然,怕是晓娟的那个婆婆,弄不好也能知道。虽然咱们不怕她,不过呢,晓娟好不容易才过上了好日子,也不能让他们去搅合去。我看啊,你不如给荷花改个名字,就当做咱家的孩子养着算了。”
静涵想了一下,觉得倒也行,反正荷花心里知道谁是她的亲娘就行。再者荷花当个小名叫还不错,要是当正经的名字来说,就稍微的土了些。这个孩子聪明伶俐,将来说不定也是个人物呢。“那就跟清宁一样,清字排行,就叫清荷怎么样?”
何氏点点头,“好,这个名字不错,以后就叫清荷吧。”何氏有低头看了看小荷花,“小丫头,以后叫你清荷怎么样啊?”
清荷点点头,“好,我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小荷花以后就叫清荷了。
正说话间,清远和清遥从前面跑了回来,清远的手上,还拎了一串鱼,“娘,你看,刚刚长兴叔叔带我们去抓鱼了。”
静涵笑了笑,拿出帕子给清远和清遥擦了擦脸,“好,清远和清遥都好能干的,中午咱们顿鱼汤吧?”
孩子爱玩,静涵从来就不管。自己小时候还不是这样?整天上山下河的。如今没道理非得管着孩子,不让他们出去玩耍。只要身边能有人跟着,不出意外就好。
清远被母亲这样夸赞,小脸上布满了笑容,“娘,我听说姥爷家的山上,旁边有条大江,那里的鱼儿老大了呢。等着咱们去看看好不好?我想知道,江里的鱼,跟月亮泡的鱼比起来,哪个更大一些。”清远是见过月亮泡的鱼的,所以就要看看江里的鱼。
“好,等着过些日子,咱们就去山上看看。”静涵也想山上了,于是就答应带他们去看看。
“静涵啊,你们不回厩了么?”何氏问道。
“暂时不回了,子轩已经上书朝廷,说是要在家最少呆上一年。一来是给爷爷守孝,二来呢,也是我们在喜州这些年,心力交瘁的,想好好地歇一歇。”静涵将子轩的决定说了出来。
“那也好,这些年,你们都在外头,的确是够累的了。行,咱就在家呆着,爱去哪看看也好,是该松松了。”何氏巴不得儿子媳妇,孙子孙女的都在家里。这样的日子,可是他们日夜盼着的呢。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老爷子的五七已经烧过了。朝廷下来旨意,准许子轩在家休养。但是西北边关却是离不得人,子文还得去那边驻守。于是,子文接了圣旨,然后带人走了。
此时已经是八月初了,眼看着正是一年最忙的时候,静涵就跟公婆商量着,要在秋收之前回镇上去看看。他们这次回来,还没机会回娘家看看呢。
兴家夫妻自然是同意的,正好已经出了五七,可以走走亲戚了。于是子轩夫妻带着孩子们,回了镇上。
志新不在家,只有薛氏陪着老两口在家呢。这时候天气不错,老两口都在外头晒太阳。老两口一见到子轩两口子带着孩子回来了,高兴的不行,“哎呀,我这天天盼着,就猜你们回来了呢。,赶紧进屋坐。”薛氏一见到女儿和女婿,也是乐开了花。
“清远,清遥,还不叫人?”静涵回头看了看儿子们。
“太姥爷,太姥姥,姥娘。”小家伙嘴都挺甜的,一下子就围在了老两口的身边,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老爷子搂着清远,老太太搂过来清遥,就连小清宁,也张着小手,非得要让薛氏抱抱不可。薛氏赶紧的接过清宁,“我们清宁也知道亲姥姥是不是?静涵啊,清宁这丫头可是有点瘦,是不是断奶太早的缘故啊。”薛氏看着外孙女的小脸,没有清远他们小时候那么胖。
“嗯,那时候才不到六个月,就把她送了回来,的确是断奶太早了。不过家里倒是也养了羊,给她喝羊奶的,可这孩子就是不太胖。”对于清宁,静涵心中也是愧疚的很,当时的情形,实在是不敢将她留在喜州的。
“这孩子弄不好也是随你,你小的时候,就不算太胖。你那时候可是吃了一年的奶呢,也不见胖乎。瘦归瘦,可硬实的很,不到一生日,就能满地的跑。那时候你奶就说,你这个孩子啊,一辈子就是个受累的命,闲不住。”看着清宁,薛氏就想起来了女儿当初的样子,清宁的相貌,能有九成随了静涵。
静涵笑了,“可不是怎么?你看我,到现在,不也是各处都得操心么?”
薛氏看了看静涵身边的一个小丫头,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十分漂亮,“这是哪家的女娃儿啊?看样子也不像你买的丫头啊?”
“娘,那是晓娟的孩子,我收她做了义女。如今跟在我的身边。”静涵解释道。“清荷,来见见姥姥。”
清荷上前,盈盈一拜,“清荷见过太姥爷,太姥姥,姥娘。”那个样子,倒是一点不比大家闺秀差。
老太太赶紧扯过来清荷,仔细打量,“这孩子,倒是好相貌啊。你还别说,当初晓娟啊,也是个俊俏的。不过,我怎么瞅着,这孩子的眉眼,倒是跟静涵有几分相像来着。这要是说是咱们家的孩子,还真就是有人信呢。”
“奶奶,你也觉得有几分像是不是?当初我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切,然后就收了她做干闺女。你不知道,这孩子那时都五六岁了,就像个三岁的差不多。看着怪可怜人的。”静涵只要一想起当初见到小清荷时的样子,就心疼不已。
“好,你能将她带在身边,也是她的造化。我看着这孩子倒是个福相,以后能有大出息。晓娟以后啊,可是有好日过了。”老太太看了看清荷,越看越喜欢。“丫头啊,你这几天就跟太姥姥一起吧,成么?”
清荷从小奶奶就不疼她,还经常的打骂,让她干活,不给饭吃。姥娘也是个心狠的,从来对她们母女都是不闻不问。即便是晓娟带着清荷回娘家来,也从来都不住下。晓娟的娘,总是急乎乎的撵着她们走,生怕在家里吃她的。清荷从小就没受过长辈的疼爱,如今不光何氏喜欢她,就连薛氏和陈氏也疼她。在清荷小小的心灵中,这些人就成了她最亲的人了。
“好,清荷喜欢太姥姥,清荷愿意陪着太姥姥呢。太姥姥,清荷给你捶捶背。”说着,小丫头就抡起两个小拳头来,在陈氏的背后敲打着。一旁的清远和清遥看见了,也都抡起拳头,跑去给老爷子捶背。一时间,整个院子里,布满了软糯的童音,和四处飘散的欢笑声。
☆、第三百零二章收获
文星的妻子,长得十分秀气端庄,见人就笑,是个温婉和气的性子。静涵听薛氏之前说了,倒是预备了一份见面了,赶紧给了文星夫妻。“二姐那时正忙着,也没能回来,你们可别怪二姐啊。”
“二姐说的哪里话,那时二姐和姐夫正在抗击敌军呢,正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弟媳自从得知了之后,对二姐一直都是钦佩无比,二姐乃是当世女子的楷模。”文星的妻子方氏,挨在静涵的身边,十分尊崇的说道。
那边的文星和志德、庆年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