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百七十四章寿辰
酒席开始,所有来贺喜的宾客,安排到了几个院子里头,每个屋里都能放好几桌的,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倒是蛮热闹的。
众人吃过酒席,有的就告辞回家了,只留下至近的亲戚,明天早晨送嫁就好。这天晚上,许家灯火通明,院子里人影闪动,好不热闹。
第二天一早,送嫁的众人就全都起来了。等到外头吹鼓手吹打起来,新郎官带人来到了后面的小院,由文星将静和背上了花轿。
看着送亲的队伍远去,韩氏的眼睛也是有些难受了。虽然对于静和,她前几年的确是关注的少了些,可是后来的这两年,母女俩的感情也算是十分亲密了。这姑娘出嫁,当娘的,有哪一个心里能好受呢?
送嫁也是有规矩的,当姐姐的和当姑姑的都不能送。所以就是志新夫妻,志明夫妻,志祥夫妻,还有韩氏的哥哥嫂子,另外,就是文翰夫妻和文成夫妻,文昌、文宣、文星三个哥哥,还有子轩、鹏程、云飞和铭宇这四个姐夫,这些个人去送亲了。这哥哥也就罢了,四个姐夫这一去,可是给静和长了不少的脸面。
要知道,静和的这四位姐夫,可都是在朝为官的,尤其是铭宇,那还是王爷呢。这下子,新郎家可是得好好地招待了。
送走了这些人,韩氏领着家里的一些丫头婆子,把里里外外的都收拾了一次。办酒席剩下的菜,也都包上了,给一些相处好的人家送去。
因为新郎家是县里的,路途比较远,等到送亲的人回来,可就是下午了。老太太一见大家回来了,就赶紧问问那边都是什么情形。
“娘,你就放心吧,董家那边的酒席做的可好呢,对咱们家人,那叫一个热情。你们不知道啊,董家的人一看见咱们家去送亲的人,可就全都愣了。那些去喝喜酒的宾客都说啊,这新娘子可以在婆家横着走了。好家伙,一下子去了六七个当官的亲人送嫁,哪里能小瞧啊?”志新一想起当时的情形来,就觉得好笑。
老爷子听了,倒是有点担忧了,“老大啊,你们觉得,人家那头会不会以为咱们是故意的啊?别到时候弄巧成拙的,再让人家为难静和就不好了。”
志祥一听笑了,“爹,不会的。他们董家,其实在朝廷里也是有做官的,他们还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静和的亲事选的不错,那董嘉骏也是个不错的后生,以后定然能高中的。”志祥对于这门亲事,十分的满意。
老爷子一听,才算是松了口气,“那就好,静和这丫头性子绵软,我就怕她再受欺负。”
忙碌了好几天,这下算是能够轻松一下了,大家说了会儿话,也就各自休息去了。
正月二十,静和回门,静雅她们才算是仔细的看了看那董嘉骏的样貌。看上去,文质彬彬的,一股子书卷气,倒也算是个温润君子。
静涵眼珠子一转,就让子轩和鹏程他们去陪着人家说话,顺道考校一下新妹夫的功课。文昌也过去凑热闹,这下子可好玩了,把董嘉骏弄得满头大汗的。
后来还是志祥看不过去了,上前解围,“你们啊,都是已经出仕的人了,偏偏来为难五姑爷。当初你们回门的时候,可是没人难为你们啊?”说着,志祥又回头跟董嘉骏说道,“嘉骏啊,你也别紧张,都是一家子亲人,他们跟你闹着玩的。好好的跟你这些兄长和姐夫聊聊,会有帮助的,毕竟他们都是经过了科举,当初也是进士出身来着。”
董嘉骏之前就听说了,许家的儿郎,有不少人都是科举出身的,所以也是十分的景仰。“诸位兄长、姐夫能够指点在下,乃是在下的荣幸。”
回门宴,自然是丰盛无比的。
三朝回门之后,许家又要开始准备老爷子的寿辰了。这一次,大家决定不听老爷子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操办一下。
静涵闲着也没什么事,针线上的事情,她也插不上手的,于是就想起来了晓娟的事情。年后初五,静涵见到了回娘家的晓娟。当时静涵都惊呆了,哪里还有当初的模样了,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而且一点子精神都没有。晓娟的那个女儿,也是一样的瘦,见了生人,就吓得浑身发抖。
静涵无奈,塞了些银两给晓娟,又给孩子拿了好些个吃的用的。但是有多少能到她们母女的手里,还真是难说。
后来静涵派人去打听了一下,说是晓娟的那个丈夫,倒是挺老实的。可也就是太老实了,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所以才会任由母亲欺负自己的媳妇。已经折腾死了一个,这个要是继续下去,恐怕是也用不了几年了。
从小在一起长大的朋友,静涵实在不忍心看晓娟以后被折磨死。于是这次,她让人到晓娟的村子里,问一问晓娟一家三口,愿不愿意跟着静涵一起去喜州。喜州那边,静涵有那么多的作坊,随便哪个地方,都能养活这一家三口了。
静涵派安福去做这件事,晓娟是认得安福的,想了半天之后,晓娟终于同意了。晓娟的男人,在安福的劝说下,也同意了去喜州。晓娟的男人,在家排行老三,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后来安福就说,让他们悄悄的预备着,等着有人来接他们。暂时不可以声张,免得晓娟的婆婆知道了在生事。
“夫人,那边的事情都办妥了,你看什么时候派人把他们送走?”安福回来请示静涵。
“就最近几天吧,我派长安他们先回去,咱们离开衙门也这么久了,总得有人提前回去。正好就把晓娟一家带回去,把他们安排到织坊里,咱们织坊,不也是缺个帮着背背扛扛干力气活的么?就让她男人干就是了,晓娟学着纺纱织布。”静涵想了一下,这才说道。
“行,那我这就去办。”安福是许家的老人了,并且卖身契早就还给他了。对于他们,静涵拿着就跟自家的哥哥一样的敬重,所以安福他们做事也特别的尽心。
正月二十三,长安带了一部分人,先行往喜州走了,队伍里多了一家三口,正是晓娟一家。那晓娟的婆婆,在发现三儿子一家都不见了之后,很是发了一通的脾气,却并没有派人去找。在她的眼里,儿子懦弱无能,媳妇更是啥都不是,他们即便是跑出去了,也活不下去,早晚还得回来的。
晓娟和丈夫去了喜州,在织坊里做工,两个人都是勤人,倒是越来过得越好。离开了婆婆的折磨,晓娟渐渐的也好了起来。两年之后,竟然生了一个儿子,之后接二连三的,生了好几个孩子呢。
晓娟的丈夫,开始在织坊里做杂活,后来渐渐地管起了仓库。以后,竟然成了织坊里的管事,日子过得也很不错的。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正月二十五,老爷子的寿辰。许家前面的空地上,早就搭好了戏台子,而且还搭上了不少的棚子。开春以后,天气渐渐地暖和了,可要是在外面时间太长了,一样挺冻人的。于是就搭了很多的棚子,棚子里面都有炭盆。这样,看戏的时候,就不会太冷了。
戏班子是早就请好的,县里的一个戏班,很有名。这个时代,看戏是富贵人家的消遣。平常百姓,大概只有在丰收的年头,村子里请大戏的时候,才能看到唱戏的。所以一听说许家请了戏班子,在外面开台唱戏,挺多人就都来了。
一大早,老爷子就穿戴一新,坐在了屋里的炕上。外面来拜寿的人很多,一般都会进来给老爷子见礼,说点吉祥话。
院子里也摆了桌椅板凳的,巳时初的时候,老爷子和老太太被请到了院子的正北座位上坐好,面前全都是许家的儿孙们。
大家一齐跪下,给老爷子磕头拜寿。
老爷子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赶紧让大家都起来。等到儿孙们拜过了老爷子,外面戏台上的大戏可就正式的开始了。于是老爷子和老太太被请到最大的一个棚子里头坐下看戏,其余的人也都进了棚子里,各自找地方坐下看戏了。
许家搭了好多的棚子,所有来贺喜的人,全都请了去。还有剩余的地方,就把来看热闹的一些老人,也都请进去了。
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戏台上的演出,每每唱到好处,下面的人全都鼓起掌来,叫好声也是不绝于耳。
老爷子今天兴致很高,一到这个时候,就喊道,“好,赏。”
于是,就有人拿了银子,往戏台上扔。那些戏子一看赏银,更是卖力的唱,老爷子就继续让人扔赏钱。大戏唱到了未时中,那边的酒席就全都好了,于是大家全都回去喝酒。这边的戏一直唱着,不用停,毕竟还有不少人都在这看着呢。好在这个戏班子的人也是不少,一拨一波的换着来,也不怕累着。就这样,大戏一直唱到了天黑。
☆、第二百七十五章回喜州
二十六的早晨,子轩和静涵带着人回到了村子里,然后静涵就吩咐人吧东西全都收拾好,预备回喜州了。钱氏等人都各自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该打包的,该装箱的,全都规整好了。
老爷子一听说子轩他们要走了,就把子轩给叫了过去。“子轩啊,你们这就要走么?”
“嗯,爷爷,我们这次回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喜州那边,怕是已经攒下不少的事情了呢。得赶紧往回走,毕竟那边离着北元国太近了。”子轩坐在老爷子的身边,笑着说道。
“唉,你们这一去,又得好几年才能回来吧?我啊,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看见你们了。”老爷子叹了口气。
“爷爷,你可得好好的保重身体啊,不是还要看清远娶媳妇的么?”子轩赶紧出言安慰老爷子。“爷爷,你想啊,到那个时候,咱们家得是多热闹啊。爷爷不就是稀罕家里热热闹闹的么?”
老爷子被子轩的话吸引了,不停地点头,“哎,就是这样才好呢,爷爷可就盼着这一天了。子轩啊,回去以后呢,你也应该把家管起来的。你是男人,不能啥事都听媳妇的。”这老爷子啊,总是放不开这件事情。
旁边的老太太伸手捅了丈夫一下,然后对子轩笑了笑,“子轩啊,别听你爷爷的,你爷爷有点老糊涂了。你们两口子过日子,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不用管别人说啥。静涵能干,挣得钱也没到外人那去。”
子轩点点头,并没有把老爷子的话往心里去,但是子轩的心里,却是有些担心老爷子了。以前老爷子可是个十分明理的老人呢,这回这是怎么了?咋还开始胡搅蛮缠起来?难道真的是岁数大了的缘故么?
等到子轩从老爷子的屋子出来,就去找了兴家,“爹,儿子明天就要走了,你和娘在家多保重。我看着爷爷这阵子像是不太对劲儿,你们可得多注意些,要是有什么事情,一定让人赶紧去通知我。”子轩有些不放心,所以才特意嘱咐道。
“是啊,我和你娘也觉得,你爷爷这两年病的不轻,脑子有点糊涂似的。你也知道,你爷爷年轻时伤着了,这几年身子一直都不好,一年到头的得吃药。行,我们都会注意的,你就安心的回喜州去吧。”兴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儿子啊,这皇帝对你可是不错了,你从知县到知州,一下子跳了好几个品级。你在喜州,可得守住了这边境,要对得住皇帝的信任。”
兴家就是一个实在的农民,在他那朴素的观念里,人家对你有一分的好,就应该回报十分。所以才会这样的叮嘱子轩,这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吧。
子轩笑笑,“爹爹放心,儿子明白的。儿子深受皇恩,定然不会辜负了皇帝的期许。”
那边的何氏也开口说道,“儿子,那些国家大事呢,娘也不懂,就不说了。娘呢,就是一个要求,跟媳妇好好的相处,最好再生几个孩子。光是清远和清遥,太少了。咱们林家本来人丁就稀薄了些,你们可要多生几个才行,最好生两个小丫头出来,娘啊,也想有几个小孙女呢。”
何氏的话一说,子轩和兴家也全都笑了,“娘,我也想多生几个啊,不过这生孩子的事情,可是由不得人的。听天由命吧,老天爷要是可怜我,定然会多给我几个孩子的。”
父子亲人在一起,说不尽的离情,一直聊到了天黑。
正月二十七的早晨,子轩他们将所有的东西都装好。安福等人站在马车跟前,等着子轩和静涵上车。
子轩夫妻带着孩子,给老两口和兴家夫妻跪下,磕了头之后,这才起身告辞。
何氏握着静涵的手,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孩子,到了那边,一定要当心身子,也要照顾好子轩和孩子。别的娘也就不说了,你爷爷身子不好,娘也没法过去陪你们,你们自己多注意吧。”
静涵心里也有点难受,这婆婆一直对自己都很好,婆媳之间,根本就没啥矛盾,感情也很融洽的。静涵手里握着一个荷包,塞到了何氏的手里,“娘,这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你好好拿着。如今你和爹的岁数也渐渐地大了,别再干那么多的活,好好地保养身子。家里有什么花销,就紧着我给你的钱用,过一阵子,我再让人给送回来些。”
何氏连忙推拒着不要,可是拧不过静涵,于是就收下了。
静涵牵着清远的手,子轩抱着清遥,一家子往马车走去。等到把清远和清遥放到了马车上,子轩和静涵回头朝着家人摆摆手,就上了车。
车夫挥动鞭子,马车就往前走了。
林家人看着马车离去,直到看不见了,这才回家去。众人心里难受,自然是不必说了。
马车一路前行,等着到了镇上的时候,正好赶上文翰他们也要走了。大家正好一起往县里走,等到了县城,才各自分开。子轩他们往北,文翰等人往南。
静涵他们一路向北走,用了五天的时间,才算是回到了喜州。子轩一回到喜州,就赶紧的把衙门里的人都召集起来,了解这段日子,喜州的情形。
“大人,咱们喜州这边倒是没什么,就是北元国那边,有不小的动静。”旁边的同知说道。“去年冬天太冷了,咱们这里的牧民,都在衙门的帮助下建了牲口的圈舍,所以牲口没有半点的损失。可是北元国那边,去年冬天可是冻死了大批的牛羊呢。大人也知道,这草原上的人,就是指着牛羊过日子啊,如今北元国那边,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就是这么说呢,现在外面的天气还是挺冷,肉类的东西,暂时还能保存着。那些冻死的牛羊,应该还可以供得上吃用。等到天气再暖和一点,肉全都放不住了,恐怕北元国,就要开始出兵来抢东西了。他们总不会任由百姓饿死的。而咱们大齐,可是就得遭殃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说道。
子轩听了点点头,“这样,明天开始,咱们就各处去检查一下城防。我看啊,还真得提前准备起来,边远地区的人,想办法让他们集中到一起。咱们州城里的人口并不多,当时扩建州城,还有挺多地方的。就让那些挨着边界的百姓,暂时先搬到城里来。有城墙的保护,总比他们就那么散在外面强多了。”
“还有就是这防卫的问题了,咱们这边虽然有些驻军,可是终究不太多。还是老样子,各村组织青壮,集中起来巡逻、训练。多派些老兵过去帮忙,务必要时刻注意北元国的情况。”子轩在镇东的时候,就采取了这种法子,每年农闲的时刻,就把各村镇的青壮组织起来训练。这样,万一真的有情况,这些青壮也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
北方的男子,大多数都会些拳脚功夫的。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弓马骑射,骁勇非常。子轩派那些老兵过去训练,并不是训练他们的功夫,而是战阵。对付北元国的人,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比功夫,而是团结。只要集结成战阵的状态,那些北元国的兵士,就会没辙的。
这个,是子轩在看过了无数次大齐和北元国战争的记录,然后从里面找出的关键来,所以子轩就非常注重这些。好在这里驻守的几位将军,都跟子轩的关系不错,他们都很赞同子轩的这种做法,也十分的配合,经常会把手下的将官派过去帮忙。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子轩的作法,倒是和这两句话十分的符合。
静涵也没闲着,让人找来了个作坊的管事,大家在一起谈论着近期的一些情况。
“夫人,由于北元那边的牛羊大批冻死,咱们开春将会收不上多少羊毛了,所以接下来,织坊的产量,将会下降。”织坊的人说道。
“没关系的,咱们如今有自己的牧场了。夫人,牧场那边,今年开春可以出产不少羊毛的,多少可以填补一下,不至于损失太重。”牧场那边的管事赶紧说着。
静涵点点头,幸亏当初留了一手,置下了几个牧场,如今倒是顶用了。“好,既然是这样,也就没啥好担心的了。各位,这两年,咱们这里可谓是诸事不顺,去年夏天发洪水,冬天又那么冷,所以这些个产业的利润也都是下降了不少。天灾么,终究不可避免,咱们也用不着灰心丧气的。都打起精神来,努力吧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了。各位的努力,我全都明白,咱们只要咬牙挺过去这阵子,以后就会好起来的。”“静涵只是个女子,这些年多亏有各位的帮衬,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各位的恩情,静涵没齿难忘。还望各位一如既往,支持静涵一路走下去。”静涵站起来,给这些人施了一礼。
☆、第二百七十六章义女
静涵手下的这些管事,一般手里都有各自作坊的份子,静涵可是将三成的利益,都分给了这些人呢。想当然的,他们不尽心都不可能,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钱呢。
静涵笑笑,“各位都是我倚重之人,身上更是系着喜州一半人的生计,这一礼,诸位受得。”
大家在一起,又说了一些经营商的事情,然后静涵才让他们都散了。
静涵一路上就有些累得慌,这会儿又跟这些人说了半天的话,实在是有些坚持不住了。“春草,我要歇一会儿,要是老爷回来,就安排他吃饭。我晚上不吃了,清远和清遥,就麻烦姨母帮忙看着吧。”
春草赶紧的上前,扶了静涵进屋去,又帮着吧被褥铺好,这才出去了。
静涵躺在炕上,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等到晚上子轩回来,春草就跟他说了静涵的情形,“老爷,夫人看上去好像身子不太舒爽,也可能是来回奔波,一路上累着了。”
子轩点点头,然后就让厨房把饭菜送过来,领着清远和清遥吃了晚饭。
“清远,你娘不舒坦,晚上不许去闹她,知道么?好好的跟着姨奶奶,晚上早点睡觉。”子轩夹了一块肉,放到了儿子的碗里。两个小东西还是那样,很爱吃肉,见了肉吃的比谁都欢。
“嗯,爹爹的话,儿子记住了。”清远咽下嘴里的饭,然后说道。
旁边的小清遥也点点头,表示自己也是一样的。
“子轩,你就放心吧,孩子交给我就行。静涵这阵子也是有些累了,再加上心情可能是不太好,你有空可得多陪陪她啊。”钱氏在一旁说着,她一直都跟在静涵的身边,在林家的一些事情,钱氏其实心里都明白的。这会儿正好静涵不在,钱氏就拿话点了子轩一下。
“姨母,这些我知道的。唉,有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静涵对我情深意重,许家待我,更是如同文翰他们一般,我心里全都明白的。只是老人岁数大了,我终究不好明面上顶撞什么。也好在咱们常年在外,只是偶尔回去一趟,总不至于太过分了就是。能跟我过一辈子的是静涵,我会好好待她的。”子轩又哪里不明白这些呢?于是赶紧表态,让钱氏放心。
“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我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一直跟着你们,当然也是想着看到你们两口子好好的,行了,我也不说别的了。清遥,吃饱了没有?要是吃饱了,就跟姨奶奶去玩吧。”钱氏看清遥吃的差不多了,就站起来,领着清远和清遥走了。
子轩也是累了,去洗了洗,然后就回卧室休息。进了卧室里,静涵睡得正香,子轩悄悄的上了炕,然后伸手搂住了静涵。
静涵早就习惯了子轩的怀抱,自动的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趴在子轩的怀里,继续睡着。
子轩看着妻子的睡颜,心中溢满柔情,忍不住上前亲了亲静涵粉红的脸颊。“娘子,你是为夫的宝贝,为夫会一辈子都疼你爱你的。”说着,又亲了一下妻子诱人的红唇。
静涵在梦里,梦到了子轩正在向她说着甜言蜜语呢,静涵开心的很,忍不住笑了起来。
日子渐渐地恢复了正常,静涵每天,也就是看看账目,哄哄孩子什么的。不过她最近一段日子,总觉得自己有些爱困,动不动就想睡觉。反正春困秋乏的,静涵也就没往心里去,想睡就睡呗。
这天,静涵去织坊看了晓娟。他们一家,现在就住在织坊里面,正好晚上还可以看着织坊。以前这里倒是有一个看门的老头,去年生病死了,就一直没再找人。这下子正好了,有他们一家在这看着,晓娟的男人又是个身强力壮的,更是让人放心了。
晓娟过来也有十来天了,织坊里的人对她都很好,渐渐地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畏畏缩缩的,反倒是有点以前没出嫁的开朗了。
晓娟的女儿,变化就更大些,她今年六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以往在家里,被奶奶管的啥都不敢做,不然就得挨打。所以小娃娃成天都是担心着挨打,啥都不敢动。如今脱离了奶奶的手掌心,她就像一只乐的小鸟,自由自在。
小小的女娃儿,因为幼年的遭遇,所以十分的懂事。她不会去胡闹,而是很懂事的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玩儿,等到母亲和父亲下工了,才会跟在母亲的身后,看着母亲做饭。
静涵看见这小女孩如此的听话,心里也是十分的怜惜。“晓娟,不如这样吧,你家的荷花,白天在我那算了。等到晚上你下工了,我再让她回来。我那边正好有两个皮小子,老大五岁了,正好可以给荷花作伴儿。你和孩子的父亲,白天也没时间陪孩子,孩子这样太孤单了。”
晓娟有些拘束,不知道手脚该往哪放的感觉,“夫人,不用了,这岂不是给夫人添麻烦么?夫人能把我们给救出来,我已经十分感谢了。”
静涵瞪了晓娟一眼,“说啥呢?咱们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好朋友,你跟我外道什么?以后不许叫什么夫人了,就叫我静涵。你的女儿,就跟我的女儿一样。我正好还没有个姑娘,让我好好的跟荷花亲近亲近,说不定以后我就能生个女儿出来了呢。”静涵很喜欢孩子,尤其是女孩,她一心想要个女儿的。
“要不我就认了荷花做干女儿算了,这样,荷花住到我那边也就算是名正言顺了。我那边人手多,还能好好的照顾照顾荷花呢。”静涵觉得这个提议不错,荷花是个非常乖巧的女孩,静涵觉得十分对自己的脾气。
“那怎么使得啊?”晓娟有点不知所措了。
春草在旁边看了,就赶紧开口道,“恭喜夫人啊,这要是收了荷花做女儿,说不定以后真的就能生出个像她这么乖巧的女孩来呢。”
晓娟对于静涵,现在是从心里的感激。既然静涵看好了荷花,又是要认作女儿,她还有什么不同意的,这可是女儿的缘法呢。以后女儿的日子,可就是不用愁了。“既然夫人看好了荷花,那是她的造化。荷花,过来,以后夫人可就是你的义母了呢,,叫人啊。”
荷花有点怯生生的看着静涵,大眼睛里有一些好奇,“义母,是娘么?”
静涵笑了,蹲下身子,看着眼前的小女娃。“你可以叫我母亲,以后你就多了一个人疼你了呢。”这个小女孩,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那黝黑的眸子里,纯净的纤尘不染。静涵想起了当年的晓娟,那个也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的女子。
“那以后就多了一个母亲疼我了是么?太好了,荷花好高兴啊。”小女孩兴奋起来。眼前的女子她认得的,以前送了好多好吃的给自己,还送给自己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和头花。可惜都让奶奶拿走,分给家里的姐妹了,她是么都没剩下。“对不起啊,那时候母亲送我的东西,我都弄丢了。”小女娃说起这个来,眼泪就掉下来了。
静涵赶紧搂住了荷花,“好孩子,不哭,那些东西,母亲那里有的是。你跟母亲回去,母亲给你拿好不好?”静涵一听小女娃的话,心里发酸,赶紧安慰道。
荷花停止了哭泣,然后抬头看着静涵,“母亲说的是真的么?没骗我?”
“没有,母亲那边还有两个小弟弟,你要不要去跟弟弟一起玩呢?到时候,母亲给你们弄好吃的,好玩的。你白天就跟弟弟们在一起,晚上回来陪着爹娘,好么?”静涵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看到这荷花的大眼睛,就忍不住想要对她好。
荷花点点头,然后回头看了看晓娟,“娘,那我去义母那里,我去陪小弟弟了。等晚上我再回来陪娘亲,行么?”
晓娟点点头,其实她也很担心女儿的。这织坊里人来人往的,她也怕一个不注意,孩子有点闪失,那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的么?“好,那荷花去了,可要乖乖的哦,好好地帮着照看小弟弟。不许欺负弟弟,明白么?”
静涵领了荷花回去,荷花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带的,直接领回去就行了。
回到府里,静涵就命人赶紧地给荷花洗澡。家里没有荷花能穿的衣服,于是就派人到外面的成衣店里,先买了两套衣服用着。
“春草,你带人赶紧地给荷花做上几套衣服,这孩子,连身新衣服都没有。现在让厨房弄点好吃的,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一定要吃点好的才行。”静涵一一的吩咐下去。
就这样,荷花跟在了静涵的身边。最开始晚上还回去的,后来就是晚上也住在静涵这边,隔几天才回去一次了。荷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孩,静涵也十分的用心去栽培她,两个人的感情,倒是越来越好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再次怀孕
“要见夫人,是谁啊?夫人最近几天,总是犯困,如今正歇着呢。”春草停下了手里的活,抬头问道。
“好像是夫人的娘家兄长。”那小丫头回道。
春草站了起来,“你这个死丫头,回点事情都说不清楚。舅老爷来了,还不赶紧请。”春草瞪了那个小丫头一眼,然后赶紧进屋去叫静涵了。
静涵在屋里睡得挺香,春草没办法,只好轻声的说道,“夫人,外面说是您的兄长来了,夫人还是起来看看吧。”
春草叫了两遍,静涵在算是清醒了过来,“兄长?”静涵略一思索,心里就猜是文成来了。只有他能够自由来去,不像大哥,远在厩呢。
“赶紧帮我收拾一下,我去看看。”静涵赶紧起身,梳了梳头发,又换了件衣裳,这才出去见人。
来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