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志新留给了两家各二十两银子,作为过年的花销。反正大头的山上都有,剩下的零碎东西,让他们自己下山去买回来就是了。
  志新这次把静娴也给带回镇上了,即便是想要躲避麻烦,也不用这么草木皆兵的,静娴毕竟还小呢。同时红莲四个也被带回了镇上,家里如今没有丫头伺候着,过年的时候,会有客人来往什么的,总不好让薛氏她们给端茶倒水不是?
  这下子,前前后后总共三辆牛车全都装的满满的,国兴和安康赶着牛车给送到了镇上。正好可以置办些年货再回山上。
  第二天,志新兄弟两个还有附近的邻居就把猪给杀了。本来是可以在山上杀完弄回来的,可是老爷子惦念着杀猪的那个热闹劲儿,所以一早就吩咐志新要在镇上杀猪。这下子,院子里支着好几口大锅,有的里面烀着肉,也有的炖了酸菜,满院子都飘着香味。
  文宣和文昌从腊月初十就不去学堂了,再加上文星,还有静娴和静和,这下子满院子的笑闹着,又平添了继续喜气和热闹。
  “许叔,你好福气啊,你看看四个儿子,各个能干。这些个孙子也都长得够壮实,听说念书也都不错,多好。过日子,过得不就是个人气儿嘛,这人丁兴旺的,看着就觉得喜气。”杀完猪,老爷子就跟邻居们唠嗑,其中一个人说道。
  “可不是么,你看看,志祥兄弟如今在外头当官呢,志新大哥家的大儿子已经是秀才了。再过两年,还不得考个举人回来?到时候啊,再娶回来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哎呦,这家里那才叫热闹呢。”另一个岁数稍微小点的也说。
  老爷子听了这些话,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这个年纪的老人,可不就是喜欢这儿孙满堂的喜庆劲儿么?如今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儿孙也都挺有出息,老爷子就觉得这辈子活的值了。“咱们住家过日子,为的是啥?还不就是个人气儿?到了我这个岁数啊,还真就是没别的盼头,要是能让我抱上重孙子那可就太好了。”
  “叔啊,要我说呢,这事你还真就不能着急。你看文翰,现在就是秀才,过两年说不定就是举人、进士了,到那个时候,啥样的女孩不都是可劲的挑么?要是现在就定了亲事,顶多也就是咱们镇上的大户人家罢了,那就太可惜了。”最先说话的那人这么说着。
  老爷子摇摇头,“这些事情吧,还得看缘分,文翰若是看好了,就算是个农家的女儿又如何?我们许家也是泥腿子呢。那些个高门大户的,咱还真是高攀不上。老话不是说了么?抬头嫁女,低头娶妇。这嫁女儿,当然是要往高了嫁,娶媳妇嘛,还是娶个差不多的就行。门槛太高了,咱们可伺候不起啊。”老爷子抽了口烟继续说道,“儿孙的事情,我不搀和,只要他们看好了,啥样的我都高兴。”
  陈氏正好过来,“行了,肉和菜都好了,咱们大家伙儿一起吃饭,热闹热闹。”
  于是大家撂下刚才的话题,都去吃杀猪菜去了。
  腊月十八,文翰和子轩从县里回来了,当然,鹏程和静雅小两口也一起回来的。他们当然是得先回岳家,过几天才能回许家的。
  老爷子留子轩在家吃顿饭再走,子轩虽然惦记着静涵,可是时候也不早了,再耽误下去,就得黑天才能到家。子轩怕家里人惦记着,所以就拒绝了老爷子的好意。老爷子没办法,让红莲叫来静涵,两个人见面说两句话。
  静涵一听说是子轩来了,心里也是很高兴,连忙拿出来这阵子给子轩做的一套衣服,然后就往前面走。以前没说开的时候吧,倒也不觉得怎么,如今把亲事说下了,静涵倒是惦记起子轩了。所以在家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给子轩做了衣服,原来给心上人做衣服的感觉,的确是不一样的,难怪会有那么些的女孩,愿意给心上人做针线的。
  来到前面,进屋正好看见子轩坐在老爷子的旁边,静涵脸上不受控制的红了,“啥时候回来的啊?”说话的声音也没往日那么大。
  子轩看着静涵这含羞带怯的样子,心神一荡。以前的静涵,都是爽麻利的,没想到如今也知道害羞了。难得一见的风情,直接让子轩看直了眼。好半天才想起来回答,“刚到这不久,刚才爷爷留我在这吃饭的,不过天色不早了,我也得赶紧的回家去。”子轩解释道。
  静涵点头,这个可以理解,为人子女的,孝道为重。子轩回来,当然得赶紧的回家去看父母。“没事,有空你就来镇上,反正要过年了,还不得帮着家里办年货么。”
  “哎,就是的,等过几日我再来。”
  静涵想起来手上还拿着东西呢,赶紧把手里的包袱递给了子轩,“我闲着没事给你做的衣裳,我的针线你知道的,将就着穿吧。”静涵的个性就这样,一时的害羞过去了,就恢复了原来的性子。
  子轩心中感叹了一下,虽然静涵害羞的样子很动人,不过,他还是喜欢这样的静涵。这才是他心心念念的静涵呢,若是静涵一直像刚才那样,自己还真就接受不了。
  “不是说让你少做针线的么?这冬日里本来就暗,当心你的眼睛。”子轩拿着包袱,心里大是感动,难得静涵有心,给自己做了衣服。
  静涵笑了,为子轩的话,心里觉得很熨帖。“我的手艺本来就不怎么样,要是再不练习着,以后,”静涵突然不往下说了。
  子轩却是听明白了,原来这小丫头是在为以后打算了呢。一种很满足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子轩庆幸自己下手比较早,要不然,自己真的就后悔莫及了。
  “这衣服,我一定好好爱惜着。”子轩柔声说道。
  “也不用,我闲着没事,再给你做就是了。过两天没事,再给你做双鞋吧。我看你和大哥的脚差不多。”
  “你若是有空,就慢慢的做,当心手。鞋底子太厚,我担心你太累了。”子轩心中,无限的满足,倒是没忘了叮嘱静涵几句。
  “我常年干活呢,手劲儿很大,没事的。”静涵笑了笑。
  时间的确不早了,子轩心中万般不想走,可是家里父母还等着呢。于是回身跟老爷子告辞,就往外走。
  文翰和静涵送子轩出了大门,子轩朝着静涵摆摆手,“回去吧,外面太冷了,当心着凉。”然后就走了。
  直到看不见子轩的影子了,兄妹两个这才回身进院。“小妹,你偏心啊。不给大哥做衣服,却要给子轩又做衣服又做鞋的。不行,我不管,我也要你做的衣服。”文翰开玩笑道。
  静涵瞅了文翰一眼,笑得坏坏的,“大哥,你觉得我做的衣服能穿吗?子轩不忍心拒绝我罢了,你真的敢穿我做的衣服?”哼,你要是真的敢要,看我怎么给你做。
  文翰一看静涵的表情,就知道这个鬼丫头又在想坏主意了。“算了,算了,我可怕了你。你还是给子轩做吧,我不怕别的,怕你祸害了好好的布匹。”这个静涵,万一到时候弄个什么稀奇古怪的衣裳,自己还真就不敢穿呢。
  “哼,算你识相。”静涵一扭头,笑着跑了。
  文翰无奈的回到了老爷子那里,跟老爷子唠嗑去了。他出去也挺长时间,回家总得跟老爷子说说在外面的情形吧?省的老爷子担心。
  “爷爷,我在县学里挺好的。鹏程也回去念书了,我们三个经常在一块儿。静雅有的时候会做了好吃的,让我们都过去吃饭。县学里的先生,对我们都很好。”文翰坐在老爷子的身边,说着一些琐事。
  “文翰啊,你今年也十九了,眼瞅着二十,你有没有看中的女孩子啊?要是有,咱们就赶紧的定下来。你看看静雅和静涵,都比你小呢,这都有了着落了。”老爷子心里也是有些着急的,忍不住问大孙子。
  “爷爷,我的一位夫子,他家有个女儿,那日夫子叫我们三个去他家来着。”文翰的表情,有点不自在。
  “你是看好了人家的女儿了?不对啊?你咋能看到的?”老爷子有点好奇,一般的人家,是不会让女儿见到外男的啊。“开始并没有见到,夫子问我和子轩定没定亲呢,子轩就说他已经定了亲事。后来夫子就跟我提了一下,说是家里有个女儿,今年十七了。等到我们要走的时候,那女孩倒是出来送客了。”文翰把当时的情形说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静雅怀孕

  文翰点点头,“嗯,长得自然是比不上静雅静涵几个,但是很文静秀气,看样子是个知书达理的闺秀。听夫子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写得一手的好字。”文翰的语气中,露出对这个女子的赞赏来。
  老爷子听了点点头,“这样吧,等着过完了年,让你娘跟着你们去县里,好好的打听一下。若是这女子不错,人家也有这个意思,咱就把亲事定下来。你是许家的长孙,应该早点把婚事定下来的。”老爷子不由得感叹孙子都长大了,过了两年自己真的就能抱重孙子了呢,老爷子心里幻想着。
  文翰脸上一红,点点头。“就听爷爷的,年后再说。”
  祖孙俩又说了会儿话,正好晚饭就好了,大家一起吃了晚饭。
  晚上,老爷子和陈氏老两口趴在被窝里,难免唠起来文翰的亲事。“看来文翰对这个夫子家的女儿挺有心的。这样,年后你和老大媳妇正好跟着静雅她们一起回去,咱家的酒楼也要张罗着开业啥的。到时候找个机会,打听一下这家人家,要是觉得不错,就找人去提亲吧。文翰这孩子大小就稳重,他能看好的,估计差不了。”老爷子嘱咐道。
  “成,这事你放心吧。哎呀,这小辈儿的一个个都大了,孙子要娶媳妇,孙女要嫁人。我这心里啊,还真就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这几个孩子都是在跟前儿长大的,我就盼着啊,他们都能有个好点的亲事就成了。”老太太最是疼孩子,如今这也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都老了,能帮着的,就帮着点儿,帮不上的,别给孩子们添乱就好。咱可别像有的人家似的,偏着这个,向着那个,弄的儿孙之间不和睦,何苦来的呢?一碗水端平是难,只要有心,也不是做不到。”老爷子把烟熄了,“行了,咱们也赶紧睡觉吧。我怎么觉得这晚上就是睡不实成呢?白天还总打盹儿。”
  “咱都老了,老了可不就这样么?睡吧,心里别想太多的事还能强点儿。”老太太起身把油灯吹灭,屋子里顿时一片黑暗。
  “能不想吗?这儿子孙子的,哪个我心里能不想着啊?”黑暗里,老爷子叹道。
  腊月二十二这日,静雅和鹏程回来许家。静雅一身少妇的装扮,倒是显得更加的妩媚动人。鹏程更是意气风发,看上去就特别的精神。两个人还带着丫头和小厮,另外岳家的管家也跟着。他们带了不少的东西回来,说是孝顺爷爷奶奶的。
  老太太一看,难免又要叨咕两句,“你们这刚成亲就分出去了,用钱的地方多的是,何苦拿这么些东西回来啊?只要你们有心就行了,奶奶看见你们,比啥都高兴呢。”
  “奶奶,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就是静雅闲着做了两套衣服,是给您和爷爷的。另外就是性食,县里的点心铺子,比咱们镇上的好多了,留着您二老尝尝。”鹏程赶紧说道。
  “奶奶,这是大姐和姐夫孝敬您二老的,理所应当。等着以后,我们都会好好的孝敬爷爷奶奶的。”静涵也坐在一旁,笑嘻嘻的说着。
  文成和志明也都在屋子里头,大家都坐在那说笑着。忽然文成在志明的耳边低声的说了两句话,志明抬头仔细看了看静雅。“静雅,你过来,我给你把一下脉。”
  大家都有些愣神儿,静雅也有些莫名其妙。她本来就坐在炕上,这下往炕沿边挪了一下,志明正好挨着炕沿坐的。静雅伸出手来,让志明给把脉。
  半晌,志明面带喜色的说着,“娘,恭喜你了,你要抱重外孙了。”
  一句话,整个屋子就全都静了下来,大家愣愣的看着静雅和志明。然后也不知道是谁先反应过来的,“太好了。”
  这下子,大家也都跟着反应过来了,老太太激动的看着静雅,“静雅,你有了?你这孩子,咋也不说啊?你看看,大老远的从县城里回来,也没能好好的歇着。来来,让奶奶看看。”
  静雅和鹏程也都愣了,鹏程半天还没反应过来,还是文翰推了他一把,“傻样,你都要当爹了,咋还这么傻愣愣的啊?”
  鹏程这才明白过来,眼睛直盯着静雅的肚子看,把静雅看得不好意思了。“你瞅啥呢?”
  鹏程挠挠头,问志明,“三叔,你说的是真的么?”
  志明笑着点点头,“日子有些短,脉象上的确不太明显,不过确实是喜脉无疑。你们两个都还年轻,忽略了也是正常的。”志明的医术的确是不错的,比起来庆年犹有过之,所以志明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准了。
  这下子,鹏程就剩下傻笑了,看着静雅,笑的憨憨的。“我要当爹了呢,呵呵呵。”整个人看上去,特别的有意思。
  静涵心里也是为大姐高兴,静雅成亲的日子,正好是她癸水刚过没几天的时候。当时静涵还想来着,以前看那些电视什么的,都是成亲就怀了孕,然后一大家子高兴的不行。这种新婚就怀孕的,叫坐床喜,这种是非常不好的。一般坐床喜的孩子,都不是很健康。因为夫妻双方为了成亲,都会很操劳,然后身体状态不好,就孕育不出健康的孩子。
  现在算算日子,静雅应该是这个月才怀上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她自己都没察觉到。这样最好,避开了坐床喜,而且才成亲两个半月就怀了身孕,就证明静雅的身子非常健康,能够给岳家开枝散叶。以后静雅在岳家,恐怕是得让人捧在手心里了。
  当然这些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有些东西,并不是她这个小女孩该说出来的,静涵可不会啥都往外说。“大姐,我得赶紧的给小外甥准备衣服了呢,呵呵,我要当小姨了。”静涵还是很开心的,她可是升级当小姨了,哎呀,一下子就涨了一辈儿啊。
  屋里的人,都给鹏程贺喜,志新和薛氏两口子更是乐得合不上嘴了。老太太赶紧吩咐,今天中午的菜里面,不许有鸭子、大鹅、兔子等等孕妇不能吃的东西。“那个,中午多炖条鱼,再弄个琥珀桃仁来,这个静雅吃了好。”
  琥珀桃仁,这个当然不是桃子的仁儿,而是核桃仁。把核桃仁过了油,然后再裹上一层糖,吃起来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而且多吃核桃对孩子的发育比较好。并不是现代人才知道孕期营养,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这怀孕了应该吃些坚果类的东西。
  薛氏和朱氏两个兴高采烈的去做菜去了。家里虽然有红莲她们,可是这妯娌俩也不是那闲着不干活的人,她们都不愿意闲着。一时间,厨房里头可就是热闹了起来,这样那样的,弄了好多的菜。
  中午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然后陈氏就赶紧的让静雅和鹏程回家了。明天是小年,不好让他们在许家住下的。再说了,静雅有身孕,这可是大喜事呢,得让人家岳家也高兴高兴不是?
  “等过了正月初三,你们再回来。到时候多住几天,咱们好好地在一块热闹几天,年前就别回来了。一来天气太冷,二来你这才上身,最是不稳当的时候,咱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孩子,啥都得让道。”老太太扯着静雅的手说道。“回去以后也要当心,正好要过年了,一些事情别动手,当心冲撞了哪路神仙就不好了。好好的养着身子,到时候给鹏程生个大胖小子出来。这鹏程是独苗,人家也是盼着呢。”老太太不放心的嘱咐着。
  “奶奶,你放心吧,回家以后,我啥都不让静雅干,她只要好好的养着就行了。”鹏程不等静雅回答,就抢着说道。
  “也不是啥都不干,适当的走动走动是好的。静雅在家的时候也跟着干活的,身子很壮实,没啥事。就是这过年了嘛,规矩多,她一个孕妇,就尽量的不要乱动。等过了三个月,还要多出去走走的。”老太太一看鹏程那个紧张劲儿,心里更是高兴,这是孙女婿心疼孙女呢。
  薛氏把静雅叫到一边二,低声的跟静雅说了些什么,惹的静雅脸上红了一大片,低声的答应道,“娘,我知道了,我和鹏程会注意的。”
  “娘这是为你好,这可是岳家的第一个孩子,千万不能有闪失。你们小两口又是新婚燕尔的,可千万要当心。”想来薛氏是嘱咐静雅一些闺房里的事情了。
  大家送到了大门外,鹏程扶着静雅上了马车,然后两个丫头也跟着上去。鹏程嘱咐了要看好少夫人,这才翻身上马,一行人回岳家了。看着马车越走越远,大家这才转身回屋,老太太高兴劲儿还没过去,非得拉着两个儿媳妇唠嗑不可。静涵姐妹则是回到了后院休息去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铭宇送年礼

  二十六这天,家里开始烀肉了,今年可是杀了两头猪呢,这肉可劲造。于是乎了满满的一大锅肉,满院子都飘着肉的香味。朱氏看着锅,时刻注意着里面的汤汁,还要往里面加些调料。
  陈氏和薛氏两个则是发了面,要蒸馒头。都说是二十八把面发,要真是到二十八再蒸馒头,那可就晚了。从二十六开始,就要蒸馒头了,每天蒸个三四锅,等到二十八,则是要蒸过年上供的枣馒头。
  静涵她们也少不得跟着忙前忙后的,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今年家里挣的钱多,而且又是静雅小两口成了亲头一回回来。老太太说了,要好好过个富裕年。许家的这两个老人,和别人家的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守财奴,有钱也舍不得花。老爷子就说过,挣钱是干啥的,不就是为了好吃好喝的享福么?要是挣了钱还不让吃点好的,那谁还愿意干活啊?
  有了这么两个开明的老人,家里的孩子们可是最开心的了。不时地前后院子乱串,要不然就拿了个炮仗点着,砰地一声,吓人一跳。
  文宣和文昌正在外头点炮仗呢,就听到大门口有动静,文昌赶紧停了下来,跑到门外看去。原来大门口停了一辆车,同时还有几个人骑着马。那人也都认识,正是当初来接李铭宇的人。
  来人正好也看到了文昌,下马来到跟前,“许少爷,我家二少爷派小人给送来了年礼,还请许少爷跟家里老太爷说一声。”
  文昌点点头,示意旁边的老王头赶紧的进去通报一声。不多时,志新和志明从里面出来,“原来是李护卫,,请进。铭宇现在怎么样了?”
  李进给志新两兄弟行了礼,然后才说,“我们二少爷要出趟远门,所以特地派小人过来送些年礼。二少爷感念许家的收留之恩,略备了些薄礼,还请许大爷和三爷别嫌弃。”
  志新两兄弟连说客气,然后把李进给让进院。后面跟着的那些人,赶紧的把东西给卸了下来,抬进屋子。
  老爷子正在屋里跟老太太说话呢,一下子看见儿子领着一个人进来,仔细一看,来人正是那个李家的护卫。赶紧的让他们都坐下,“这铭宇也真是客气,大老远的,何苦跑这一趟啊。你们这时候来,恐怕连过年都赶不回厩了呢。回去告诉铭宇,只要他好好的就行,我们这边都挺好的,不用挂念着。以后可千万别往这送东西了,连累你们受苦。”
  “谢老太爷的关心,我们二少爷年后要出远门了。以后可能连厩也回去的少,所以才会让我们送些东西来,略表寸心而已。我们一会儿马加鞭的往回赶,应该能够赶回厩的。这里是二少爷的信,一封是给您的,另一封是给静娴小姐的。这是礼单,其中一个单独的箱子是送给静娴小姐的。”李进把东西递了过去。
  志明接过信来,把静娴的那封单独放到一边,不管信里说了什么,都得静娴自己打开才行。另外一封给大家的,看了一下,也无非就是感念许家的收留之情,要过年了,准备了些东西送过来。志明打开礼单一看,倒是笑了。“这个铭宇,倒是有心,送的东西也别致。”
  李进一看东西已经送到了,就连忙告辞要走。志新留他等一会儿,然后出去和薛氏商量了一下,又找到静涵,大家给准备了些回礼。
  静涵知道以铭宇家的富贵,就是再名贵的东西他也未必喜欢,于是找出来前阵子刚刚做的一套羽绒被,羽绒褥子。厩那边虽然比这里暖和,不过一般都睡床,这羽绒褥子垫上,能够隔凉。同时,还找出来了用乌拉草编的鞋垫,夏日里晒得小鱼干,蘑菇、木耳等山上的出产。这几天正好备年货做的松子糖,核桃糖。还有秋天大家一起弄得山葡萄糕、五味子糕、软枣子糕,这些个小零食。
  薛氏则是拿出来志新他们在山上猎的两张紫貂皮,两张火狐狸皮,两张貉子皮,还有两对熊掌,一对春日里弄得上好的鹿茸。这样,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好了,然后拿到前面,托李进捎给铭宇。
  “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也没啥好东西送给铭宇,不过是一些土产,麻烦李护卫带回去给铭宇,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志新说道。
  李进明白,这许家人给预备的东西或许并不名贵,却是许家人最真实的心意,二少爷也定然会喜欢。于是不敢怠慢,和其他人一起把东西送上了马车。
  “许大爷,许三爷,我们这就往回赶,要是当的话,应该能够赶回去。不在这耽误了,告辞。”大家飞身上马,一路狂奔而去。
  送走了这些人,志新他们也回到了屋子里,这时家里的人都在前院的会客厅呢,静涵他们都非常想看看铭宇送来了些什么。
  静涵拿着礼单看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这铭宇也太好玩了。他送来的东西,竟然吃食占了一大半。“这个小胖子,难怪他那么胖,净是惦记着吃了。”
  礼单子上,有不少的海货,有干的,也有冻的,这个时候天气很冷,什么东西也都坏不了。另外还有一些名贵的补品,像是燕窝、鱼翅、鲍鱼等等都不少,最后才是些衣裳布料,胭脂水粉,笔墨纸砚什么的。其实最让人觉得稀奇的,竟然是还有两筐包的严严实实的桔子。这家伙,难为他想得出来的,这么远的路,没烂了真是够走运的。
  这些东西,每一样都体现出来铭宇的用心,他定然是觉得这些东西北方没有,想让大家尝尝鲜。静涵心中对铭宇这样的做法感到高兴,若是铭宇真的送来了一大堆的金银珠宝之类的,只会让人感觉到高高在上的傲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真正的感到一种温馨和体贴。其实这些东西,一样价值不菲,那些补品之类的,品质极佳,有钱都没地买去。
  “难得铭宇的这份心思,行了,赶紧把那些冻货放到外头,别再化了。等三十的时候,咱们就做上些,好好尝尝是啥滋味。剩下的东西,那些补品啥的都放着,一般时候咱也用不上,留着给静雅送去些,她这时候正是该补补。那些胭脂水粉的,你们几个丫头拿走吧,都是花一样的年纪,应该好好地打扮打扮。文翰啊,那些笔墨纸砚啥的,你们几个男孩拿走。”陈氏直接把东西都分派了下去,这些东西,是铭宇的一份心意,自然不能像以往似地,留着再走人情。
  东西分派完了,大家就瞅着静娴的那个箱子,铭宇并没有把送给静娴的东西写在礼单上,所以大家也就不知道是些什么。好奇心人人都有,大家也都好奇里面会有啥。
  静娴亲手打开了箱子,“呀,里面是这么些好东西呢。”原来箱子里头,都是一些小玩意儿。有一些色彩鲜艳的小泥人,陶制的各种面具,用树根抠出来的笔筒,竹子编的小篮子,不知道什么木头做的小梳子,上面还雕了百花的纹样,林林总总的,都是一些北方没有的小东西。静娴看见了,喜欢的不得了,每一样都爱不释手。
  老太太也笑了,“你说铭宇是怎么淘登着这些个东西的,我看着都觉得稀奇。那小泥人做的,哎呦,还真是够生动。静娴啊,你这些东西可得好好地放着,铭宇还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呢。”
  “奶奶放心吧,这是铭宇哥哥送给我的,我一定好好地保管好。”静娴脆生生的嗓音,透着一股高兴劲儿。
  “好了,都赶紧的把东西各自拿回去,然后该干啥就干啥。咱们还有的是活要忙呢。”老爷子吩咐道。
  这边大家还没等着动手呢,就听到老王头很兴奋的喊道,“老太爷,老太太,五爷回来了。”
  五爷,说的当然就是志祥了。
  这下子,屋子里可就热闹了,大家赶紧往外走,就连老爷子和老太太也都急忙的就往外走。志祥出去也有三年没回来了,当老人的,能不想么?
  还没等大家到了门口,外面的人就直接进来了。前前后后的得有将近二十来口人,中间的正是志祥和婉婷。只见婉婷挺着个大肚子,志祥小心的扶着。后面两个婆子,一人怀里抱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娃儿。
  “这大老远的,婉婷又是这么个身子,你们回来干啥啊?这要是路上有个差错,婉婷可怎么受的了?”老太太一看这个样子,看见儿子的喜悦就被担心给取代了,上来就埋怨起儿子来。“你这也老大不小的了,做事还是没个稳当劲儿,你们就是不回来,我和你爹还能挑理不成?,婉婷,咱们进屋,不理他。”说着,陈氏就要搀着婉婷进屋。“娘,儿子大老远的回来看你,你这眼里全都是你儿媳妇和孙子了。”志祥笑着抱怨道。
  

☆、第一百四十六章一家团圆

  婉婷一路奔波,也实在是有些累了,倚在靠枕上,这才觉得好些。“李嬷嬷,赶紧的让瑞哥儿和淑姐儿来见过祖父祖母。”
  旁边的那两个婆子赶紧把怀里的孩子放下来,那男孩儿叫许文瑞,今年四岁了。女孩儿叫许静淑,今年两岁。男孩牵着妹妹的手,来到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跟前儿,“文瑞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福禄绵长,健康长寿。”说着,两个孩子真的就跪下磕了头。
  老爷子和老太太这下子哪里还坐得住,赶紧的把孩子抱了起来,一人一个抱在怀里。“哎呦,奶奶的心肝宝贝,你瞧这小小的人儿,说话还真是够好听的。来,跟奶奶说,今年几岁了?”陈氏抱着的是男孩。
  许家只有志新的孩子比较多,两儿两女,志勇两个儿子,志明两个女儿,志德一儿一女。跟那些一家就能生六七个的比起来,要差了不少人。如今婉婷已经生了两个,肚子里还有一个,这在许家就算是多的了。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喜欢孩子的,看着这两个粉白的像面团儿似地小娃儿,老两口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奶奶,文瑞今年四岁了,娘说等着年三十吃了饺子,文瑞就五岁了呢。”小男孩说话很清楚,一字一句有板有眼的。
  陈氏在孩子的脸上亲了一口,“文瑞好样的,都知道自己几岁呢。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