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了,静涵,孩子还太小,不能抱的时间太长了,要不然对孩子的腰不好。先放下来吧,我们给准备的满月礼还没给呢。”薛氏在一旁说道。
  静涵听了母亲的话,只好把孩子放到了炕上。薛氏拿出来一对儿小银镯子,给初晴带上。朱氏则拿出来了一对儿脚镯,上面还有两个铃铛,也给孩子带上了。韩氏不落后,拿出来个银项圈来,这下子,小初晴的身上,可就挂了不少的东西了。
  “嫂子,你看你们,这么点的孩子,哪里用准备这些金的银的?”慧心看见赶忙说道。
  “这有啥?咱家就你这么一个妹子,这可是我们这些当舅母的,给外甥女的满月礼。如今咱家也不是以前了,随便做件衣裳就是好的。这些银子的东西也能拿得出来,当然不能亏了我们的小初晴,对不对?”薛氏一边逗弄着小娃娃,一边说着。
  一家人在这亲亲热热的聊着天,红莲她们就要去厨房帮忙,庆年拦着不让。“不用了,今天咱们还是在酒楼里头摆酒,不在家里。我这里地方也不太够用,到时候忙忙活活的,麻烦。”
  陈氏一听,点点头,然后冲着红莲说道,“你们去厨房看看,帮着弄两桌菜吧,他们男人去酒楼,咱们还是在家里得了,人少,也自在。”
  红莲点点头,领着红芍三个出去了。庆年家里如今不光有那个孙婆子,另外还买了两个小丫头。庆年如今已经是大掌柜了,家里也能养得起人,正好可以让慧心好好地休养。几个丫头就在厨房那边张罗着中午的饭菜。
  巳时初,陶家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的人,有附近的邻居,也有庆年的同行或是朋友。等到巳中,庆年看看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就带着大家去了附近的酒楼。男人们都走了,陈氏就领着几个附近的媳妇们,还有许家的这些女人,在家里摆了两桌,大家一起吃了顿饭。
  吃过了初晴的满月酒,朱氏就说不如直接把慧心娘俩接回许家得了,正好搬月子。陈氏想了想,觉得也行,这么些人陪着,也不怕有啥闪失。正好庆年他们在酒楼喝酒也回来了,大家一商量,就同意今天搬月子。
  于是薛氏妯娌赶紧的帮着收拾了一下,大家就赶着牛车,把慧心母女还有景辉接回了许家。庆年并没有跟着,都在镇上住着,随时都可以去许家,没必要非得在这个时候跟着。再者仁济堂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处理,庆年也没有功夫总跟着慧心,正好慧心回娘家,庆年也能放心一些。
  九月二十二,出门的志明还有文成回来了。看门的老王头一看是自己家的二爷和二少爷回来了,高兴的了不得。赶紧帮着把马车赶进了院子,“二爷,二少爷,你们赶紧进屋吧,这里我来弄就好。”
  志明和文成来到了老爷子住的屋子,一进屋,正好薛氏和朱氏都在那很老太太唠嗑呢。朱氏一抬头,正好看见了丈夫和儿子。“孩子他爹,文成,你们回来了。这次怎么这么啊?”以前他们出门,没有一个多月是回不来的。
  老爷子和老太太这时也注意到了这父子两个,“老三爷俩回来了,赶紧的,来,上炕。”老爷子说道,
  志明爷俩并没有上炕,而是坐在了炕沿上,“爹,娘,我回来了。这次去安国,也赶巧了,正好遇上了一个南方的大客商,把我们带的那四百多斤的棒槌全都要了。而且他还要别的药材,让我们帮着他在这边收药材。我们记挂着静雅要成亲,所以也没在外面耽搁,收了一些咱们这边没有的药材,就赶紧的回来了。”志明说起了这次出门的事情。“今年的棒槌,卖的价格很好,一斤能卖上六两银子呢,足足比咱们这里高出了两三倍去。这四百多斤的棒槌,我们总共卖了两千五百两银子。要不是遇上这位大客商,也就是卖个四五两就不错了,以往这个人从来不去安国的,今年突然想过去看看,没想到正好就让我们给碰上了。”
  老爷子一听,也是很高兴,“好,多卖钱好啊。老三啊,你们走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百来斤是没给人家钱呢?明天赶紧回村里给人家。要按我的意思,就再给人家涨上一成的价钱,毕竟人家是信得过咱,才会让咱先把棒槌带走的。你说呢?”老爷子是个实在人,如今这边的行情,也就是一斤棒槌能卖二两多银子就很好了。志明收走的棒槌是按照二两半一斤算的,已经比当地的要高不少,这要是再给涨,那可就很多了。
  志明想都没想的点了头,“成,爹,你说咋地就咋地。都是一个村子的乡亲,咱们也不能富了自己,坑了别人。以后我们还要再多收棒槌呢,总得比别人价格高些才好。那就按二两八钱算成么?”
  老爷子点点头,“成,就这样吧。我也知道你们出门不容易,这出门在外的,吃不好住不好,带着那些钱还不得提心吊胆的?这样已经比卖给别人高不少了,想来吴家和李家也没啥说的。”老爷子又哪里能不心疼自己的儿孙呢?看着儿子这一路风尘的,心里当然也是不好受的。“对了,你们收的药材呢?带回来了?”
  “没有,我们都卖了。回来的路上,就全都卖了。价钱也还不错,正好翻了个翻。就是当时收的少了些,才收了一千两的药材。”志明有点遗憾的说着。这是他们第二次出去倒腾药材,有很多的事情还不太明白,所以就没敢多收。没想到有很多药材在北方价钱都非常高,有几家药铺抢着要他们带回来的药材呢。这一下子,药材一出手,就变成了两千两。“爷爷,我和我爹打算等静雅成了亲,就再去一次南面。现在咱们村子里还有不少人家的棒槌没卖,这阵子我们有空就回去看看收一些,今年冬天来回的倒腾几次药材,比咱们种棒槌挣钱还要多呢。“文成有些兴奋的说着。
  

☆、第一百二十八章陪嫁丫头

  老爷子一看见大儿子回来了,当然是得仔细问问山上的情形。大家正在这唠嗑呢,看门的老王进来说是志祥派人回来了。
  “点,请人家进来。”老爷子一听说是小儿子派人来了,高兴的不得了。
  外面进来了一个人,大概四十来岁的年纪,一看打扮就是个管家。这人进屋赶紧给老爷子和老太太行礼,“我家老爷让小的来给老太爷,老太太请安。老爷在外面,公事繁忙,不能回来参加大小姐的婚礼,所以吩咐小的准备了些礼物送回来。另外还有我们老爷写的一封信。”那管家拿出礼单和信来,交给了志新。
  志新不识字,今天志明和文成回村子里去了,没在家。正好静涵在屋里,志新就把礼单和信交给了静涵。静涵没看礼单,而是先看了信。信里志祥说了,他那里现在太忙,没时间回来送亲。只能让人捎一些东西回家,以表示一下做叔叔的心意。“福管家,我五叔在信里说给我姐姐准备了两个陪嫁的丫头是么?人带来了么?能让我看看不?”
  许家是个农户出身,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家里也有四个丫头的,但是谁也没望着上面寻思。估计这也是志祥的妻子想到的,她出身大家,对于这些懂得多。静涵心里暗暗佩服五婶想的周到,岳家虽然不是什么仕宦之家,可是在镇上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了,若是静雅出嫁没有两个陪嫁的丫头,也的确是不好。
  福管家赶紧的从外面领进来两个丫头。静涵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两个丫头长得一般,勉强算的上清秀。年纪也就是在十四五左右,不算太大,还能用几年。“你们两个都叫什么啊?”静涵看爷爷奶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开口问道。
  “回小姐的话,我叫二丫,她叫桃花。”岁数略大一点的那个丫头赶紧回答。
  静涵一听,就知道这两个人可能是新买的人,五婶的意思是让大姐给起名。这样也好,两个丫头看起来也还算老实,长得并不出众,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留在大姐身边伺候几年,然后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嫁了就是,若是能嫁给岳家的管事啥的,说不定还能在岳家帮着大姐。
  多亏五婶给找的这两个丫头并不出色,要不然静涵可就得恼了。一般大户人家嫁女儿的时候,会给预备几个相貌出众的陪嫁丫头,留着当做笼络姑爷的手段。要是这志祥的妻子送来的是这样的,静涵第一个先把人给打发了,好在这两个不算出色,应该也就是五婶子怕大姐没人用而已。
  哼,岳鹏程要是娶了大姐还敢有别的心思,那他以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静涵心里暗暗想着。
  这边福管家带着几个人把志祥送来的东西都抬了进来,满满当当的四个大箱子,摆在了地上。“老太爷,老太太,我们老爷说了,这四只樟木箱子就留着给大小姐当嫁妆。里面的东西,有两只箱子是给大小姐的,另外的是给老太爷和老太太的。”
  老爷子点点头,“老大,福管家远道而来,也该累了,先把他们安顿好,好好的休息一下。”
  志新答应了一声,然后就领着福管家还有那两个下人出去了。
  “你们两个,也跟我去后院,见见我大姐。以后就跟在我大姐的身边,只要你们能够尽心服侍着,以后少不了你们的好处。”静涵回头跟爷奶说了一下,就领着这两个丫头出去了。
  陈氏看着静涵出去了,就跟老爷子说道,“这还真亏得婉婷想的周到,咱们家哪里懂得这些个规矩?这要是静雅没带着个陪嫁丫头嫁过去,弄不好就得让人家小瞧了。看来这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果然是不一样。唉,咱家虽然日子过得好起来了,可是论起这些来,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呢。”老太太有些感叹着。
  “那可不是么?老话不是说么,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咱家不过是农户出身,又哪里能跟人家那种富了五六代的人家相比?你不用在意这些,没有几代人上百年的积累,哪里能成为那样的人家?咱家现在就是趁个十万两银子,也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老爷子笑着劝自己的妻子。
  “你说的这些我也懂,这些事急不来,咱们这辈子是等不到了。我就盼着文翰他们这辈儿能有几个出人头地的,再下去几代人,说不定咱家就能成为那种真正的世家大族了。”老太太对于孙子辈儿的几个,可是抱了很大的希望。“不过,说起来咱家的静涵可是不一般,小小的年纪,你看她刚才说话,倒是一点也不露怯。这孩子的年纪也大了,我还真是担心她的亲事。当初兴家不是说了要给子轩提的么?咋这阵子反倒没动静了呢?”
  “这事你急个啥?他林家不提,咱静涵还嫁不出去了?左右静涵才十五,我也舍不得让她太早嫁人,再等等看吧。”老爷子劝了老太太两句。
  “唉,这要是咱家还像以前那么穷吧,我倒是不操心了。我现在吧,就怕人家说,咱们是想留着静涵在家给咱多挣钱。咱们家能到今天,有一大半都是静涵的功劳,到时候人家还不得说,咱们家是舍不得静涵这棵摇钱树了?”老太太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烦心事。
  老爷子一听,也点点头,“让你这么一说啊,还真就是。行啊,等着静雅的婚事办完,咱们就给静涵先张罗着。林家那边,我让志新透个话过去,问问他家的意思,当初我可是看着子轩对静涵有心。静涵自己的意思也得问问,要是她没那个心,咱就再另外看看别家。”
  静涵当然不知道爷爷奶奶正在想着她的婚事呢,她领着两个丫头来到了后院,找到静雅。“大姐,这是咱五婶给你买的两个丫头,你看看怎么样?”
  静雅一听就愣了,“丫头?我还用什么丫头啊?”
  静涵顿时就无语了,扯过来静雅,“大姐,你真的以为你嫁的人家和咱家一样啊?岳家虽然是商贾之家,可是好歹也富裕了好些年。家里少不得使奴唤婢的,你这嫁过去,要是不带两个陪嫁丫头,哪能行啊?再者,鹏程哥哥是独子,以后的家业都要有他来掌管,你以后可是当家奶奶,要是没几个心腹的人,哪里能管得好那些个家业?”静涵只好慢慢的给姐姐解释着。
  静雅听了静涵的话,这才恍然,脸上一红,“这可得谢谢五婶子了,要不是她想的周全,咱家可是没人懂这些的。”静雅这才细细的打量了这两个丫头。
  “大姐,这两个丫头原来的名字不好听,你看着再给重新起个。叫着好听点,还好记的。”静涵提醒道。
  “我哪里会起什么名字?不如妹妹帮着取吧,红莲她们的名字也是你给起的,都挺好听的呢。”静雅想不出该给起什么名字,就让静涵帮忙。
  静涵没辙,只好帮着想了一下,“就叫白薇,白荷吧,以后若是再买了丫头,也可以再往下取名字,省得费劲。二丫以后就叫白薇,桃花以后就叫白荷,都听见了没有?”
  那两个丫头赶紧答道,“奴婢谢谢二小姐赐名,奴婢二人定然会精心尽力的伺候大小姐的。”
  “行了,你们暂时就跟红莲她们住在一起吧,左右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就得跟着我大姐到岳家了。红莲,你带着她们到你们住的屋子,然后再找我娘要两套铺盖来。红莲,你的针线好,等着我跟娘说一下,这几天你们几个各自赶出一套衣裳来。给白薇白荷两个多做几套,这是咱家的脸面,可是不能在这上面丢人。”静涵叫来红莲,让她帮着安顿这白薇两人。
  红莲领着两个丫头去了她们住的地方。而静涵则是去了母亲的屋子,跟薛氏说了要布料的事情,薛氏这才知道了家里多了两个丫头。“家里的东西还是你奶掌管着,这事还得找你奶。走吧,咱们娘两个一起过去挑两匹料子,也是该给这些丫头做几套衣裳了。”说着,薛氏就领着静涵往前院走。
  “娘,你以后就别去山上了,家里我奶岁数大了,你也得把家里这一摊接管下来。红莲几个,我没打算让她们回来伺候家里人,她们得在山上摆弄那些柞蚕还有蘑菇。你看着家里再买几个人吧,至少得有一个厨房里做饭的婆子,两个丫头,总不能家里来个人还得你给端茶倒水的吧?我大哥已经是秀才了,以后说不定就能考上举人进士的,到时候咱家可不能是现在这样。”静涵一边走一边跟母亲说着。“行,娘听你的,等你大姐的事情忙完了,娘就按你说的办。”薛氏笑着答应。“我们家静涵长大了呢,懂得还真不少。”
  

☆、第一百二十九章情窦

  “行,这几个颜色都挺好的,那我就拿给她们,赶紧的做出来。”薛氏抱着布料去了后面。
  “小丫头,这是你的主意吧?”陈氏笑眯眯的问静涵。
  “嗯,我是想着这是咱家小辈儿里的第一件大事,不好弄得太寒酸了,不过几块布料的事,也给咱家长脸。”静涵笑笑说着。
  “偏你是个心思灵透的,也不知道咱家是哪辈子积德了,能够有你这么个伶俐的女娃儿。静涵啊,你大姐马上就要出嫁了,那你自己呢?是不是也得想一想了啊?咱们家不看门户,只要你相中了就好。等着过了年,奶奶可就要找媒婆给你张罗说亲了啊。”陈氏试探的问道。
  静涵愣了一下,自己的亲事?对啊,自己也十五了,大姐十七成亲,是因为鹏程守孝耽误了。按正理来说,女孩十六出嫁才是正好的,也就是说,自己真的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么?这个问题,以前可是没想过啊?“奶奶,能不能晚一阵子啊?我这根本就没想过这些啊。”
  “奶奶这么跟你说了,不就是让你想想的么?其实吧,奶奶倒是看好了一个人,就是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静涵啊,你看子轩怎么样?”陈氏决定把话挑开了说,要不然,静涵这个丫头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往那上面想的。
  子轩哥哥?静涵一愣,为啥奶奶会说子轩哥哥呢?“奶奶,是林家说了什么?”静涵心中疑惑。
  “没,林家没说啥。奶奶就是觉得子轩和你从小一起长大,你们相处的极好,这样总比那些个才见过没几面就成亲的好多了。再说子轩小伙子长得也不错,如今是秀才了,家里也能开起来酒坊,以后定然不会孬了。这么好的人在眼前,咱们要是不赶紧的,就怕被别人抢走了不是?”陈氏就一点点的开导着静涵,“你若是觉得还好,奶奶出面找媒人去说。咱家不论那些,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
  静涵脑子里头有点乱,不知道该说点啥,要是就这么谈亲事,她自然是有些不甘心的。不过一想到子轩以后或许会娶别的女人回来,这心里也不得劲儿。“奶奶,这事先放一放,等我大姐的婚事办完,再说成吗?”
  陈氏刚想再说点什么,外面推门进来了几个人,打断了陈氏想要说的话。
  “奶奶,是我们回来了。”进来的人赫然是文翰还有子轩。“后天鹏程就要过来送彩礼了,我们一道请了假。”文翰来到炕前,跟陈氏说着话。
  “好,我还在寻思呢,你们咋还不回来?你是静雅的兄长,她的亲事你得出面。子轩啊,过来,上奶奶这边来。今天中午在家里吃饭,吃过饭了你再回村子里去,奶奶也有段日子没看见你了,都想的慌。”陈氏招招手,把子轩也叫到了身边,很慈爱的看着子轩。
  “行,那我就在奶奶这里吃中饭。”子轩本来是不用请假的,又不是他的妹子出嫁。不过他心里惦记着静涵,就正好跟着一起回来了。好在县学里并不是管的很严,有不少人只是每个月去几天而已,子轩他们是觉得县学里的几个夫子教的很好,所以才会一直在那的。子轩回头看了一眼静涵,发现静涵并没有抬头看自己。子轩就有些纳闷儿,“静涵,我来了,你也不打声招呼?”
  静涵刚刚和奶奶在说子轩的事情,没想到人马上就到了眼前,这心里一时还真就没适应过来,所以就有些别别扭扭的。“子轩哥哥,你先在这坐着,我去趟厨房,中午给你们做点好吃的。”静涵觉得脸上有些热热的,赶紧出了屋子。
  子轩看见了静涵脸上的红云,心中有些疑惑,来不及再跟静涵说什么,静涵就跑出去了。看着静涵的背影,子轩有些愣神。“这丫头今天是怎么了?”
  文翰看了,笑道。“奶奶,不是你们刚才说啥了吧?”文翰特意朝子轩那边看了一眼。
  陈氏当然明白孙子是啥意思,笑着说,“可不是,我刚才跟静涵说,她的岁数也不小了,等着静雅的婚事办完,也该张罗静涵的亲事了呢。可能这丫头有些抹不开,所以跑了。”陈氏这话里,就有点子轩的意思了。
  果然,子轩一听,心里立时就长了草。恨不得赶紧的回家,找父亲过来提亲。忽然抬头看见了好友正在一脸坏笑的看着自己,才明白,原来人家祖孙两个这是在点自己呢。“奶奶,那个,那个,”子轩脸上通红,不知道该说点啥好。
  陈氏笑了,“子轩啊,你若是真的有心,就等着静雅成了亲,然后让你爹娘来一趟吧。”陈氏直接把话挑明了说,实在是她心里看好了子轩,不想让静涵错过这么好的姻缘。
  子轩一听这个,赶紧点头。“哎,我知道了,奶奶。”这下子,子轩的心里可是美的开了花。
  看着子轩的表现,陈氏这心里也是略略的安稳了些。家里这几个女孩,陈氏最疼静涵,若是静涵真的能跟子轩成了,绝对是门好亲事。静涵若是有了着落,下面该静婉了吧?也不知道静婉的姻缘在哪呢?陈氏觉得自己就这命了,一辈子操心儿女,等着老了,又记挂着孙子孙女。“文翰,去看看你娘。文宣他们也该回来了,子轩和子文也有日子没见了吧?一起去你们的屋子吧,开饭的时候让人去叫你们。”
  文翰和子轩依言出去了,老太太就倚在一个大靠枕上,迷瞪着。人老了都这样,晚上睡的少,有点动静就醒了,等到白天,随时都打盹。
  中午吃饭的时候,静涵也不吱声了,只是低头吃饭。静雅就觉得奇怪,这是咋回事?眼睛往旁边那桌一扫,正好发现子轩正在看静涵呢。静雅心里暗笑,恐怕是静涵明白了子轩的心思了吧?“静涵,别光吃饭,也得夹菜啊?”静雅给静涵夹了些菜放到碗里。
  静涵头也不抬的说了声谢谢,然后继续低头和碗里的饭奋战。
  静雅看了觉得好笑,没想到妹妹平日里那么爽直的一个人,如今倒成了这个样子。看起来感情的事还真就难说,不一定会让人成什么样子呢。
  吃过了中午饭,子轩就要回村子里,陈氏又给文翰带了些东西回去,说是给林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子轩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文翰,你赶着牛车送子轩回去,正好去你大爷爷家里一趟,告诉他们后天过来。”老爷子开口说道。
  于是文翰就赶了牛车,送子轩走了。
  九月二十六,是岳家送彩礼的日子。一大早,许家就忙活了起来,屋里屋外的都收拾一新。朱氏领着红莲出去买了不少的菜蔬回来,预备中午的酒席。
  静雅今天不能露面,只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静涵和静婉就陪着她,姐妹几个在屋里唠着嗑。
  铭宇跟文宣文成一起,前院后院的乱串,“来了,来了,大姐,岳家送彩礼的人来了。”文宣他们一路小跑的给静雅送信儿。
  静雅一身新衣,坐在炕上,眉眼之间,皆是欣喜之意。
  “大姐,我们去帮你看看,岳家送来了多少彩礼。”文宣几个今天一反常态,撒开了的蹦跶,话音还未落,人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静雅摇摇头,“你看看文宣几个,今天这是咋的了,竟然高兴成这样?”
  “能不高兴么?你可是咱家小辈儿里头第一个成亲的,我们都跟着高兴呢。要不是得在这陪着你,我都想跟着去前面看看了。”静涵笑着说道。“大姐,你就要出嫁了呢,鹏程哥哥是个不错的,他应该不会欺负你。如果他敢欺负大姐的话,大姐尽管跟我说就是了。哼,看我怎么收拾他。”静涵的小鼻子一皱,倒是说不出的可爱。
  静雅伸手拧了一下静涵的脸蛋,“你都多大了?咱奶奶都要开始给你说亲了呢,怎么还像个孩子?你放心吧,大姐也不是好欺负的,再说鹏程也不会欺负我。等姐姐出嫁了,这家里的事情就得你接过来,好好地帮咱娘管好家,然后再挑一门好亲事,姐姐也就放心了。”
  静涵挨到了大姐的身边,“大姐,我舍不得你嫁人。”旁边的静婉和静娴也过来,姐妹四个靠在一起,“女儿家又哪有不出嫁的?终归得走这条路。你们也都渐渐的大了,以后都要嫁人,只要咱们姐妹互相都惦念着,就算是隔着远些有如何?咱们都是许家的女儿不是么?总会有机会聚在一起的。”静雅低声宽慰着几个妹妹。
  

☆、第一百三十章嫁妆

  岳家的管事带着下人把带来的彩礼挨样的从马车上搬下来,当然少不了一头被五花大绑的大肥猪了。另外有两坛子酒,再就是各色衣裳布料,头面首饰等等,总共用了六只大箱子装着。所有的东西上面都系着红绸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来送彩礼的。
  志新三兄弟早就在外面等着了,看见岳家来人,赶紧的让进了会客厅里。许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全都满脸笑容的坐在屋里。
  “思远啊,来来,赶紧坐。”老爷子招呼道。
  思远赶紧的给大家引荐了一下,双方互相认识了,分宾主落座。这边媒婆把岳家送来的彩礼单子念了一遍,然后递给了志新,志新交给陈氏收起来。
  陈氏听完了这单子上的东西,就说道,“思远,秀娟,你看你们还给预备了这么些彩礼干啥?定亲的时候就已经过格了,这彩礼送的更多。算了,我也不说啥了,这些东西,我们全都原封不动的给静雅带着,只要小两口好好的过日子就行了。”
  岳思远的妻子刘氏笑了,“婶子,我们家就思远这么一根独苗,有多少东西还不是全都留给他了么?静雅这孩子温婉贤淑,是个好孩子,我们都喜欢着呢。多送些东西,也给静雅长脸不是?对了,婶子,我们在县城里给鹏程和静雅买了栋房子,等这两个人成了亲就搬到县城里去住。鹏程还要再县学里念书,就让静雅陪着他一起得了。家里我和思远都还年轻呢,不用非得把儿媳妇拘在跟前儿,要是他们能早点让我抱上个孙子,那可就是再好不过了。”刘氏这话,可是把许家人给惊呆了。
  薛氏赶紧说道,“嫂子,这可不行,哪有儿媳妇不在家伺候老人的?鹏程是独子,静雅就更应该替鹏程在父母跟前尽孝。哪有他们小两口自己跑到县城里去过日子的?”虽然当娘的心里都不喜欢女儿出嫁了,还要在婆母跟前立规矩。不过岳家这么做,还真是出乎意料。
  志新也说道,“可不是?岳兄,这事还是再好好的考虑考虑吧,他们两个都还小,就这么出去过,遇到事情也弄不明白啊?我看还是跟你们住到一起,反正县学里每个月也是有沐休的。”
  岳思远摆摆手,“这事就这么定了,等鹏程他们成亲满一个月,就让他们搬到县里。这过日子嘛,就是个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他们小年轻的,自己出去单过,有啥事两个人互相商量着办,比在我们跟前强多了。”
  一旁岳思远的兄长开口说道,“许兄弟,你就不用劝了,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儿子成了亲,就直接分出去单过,等到老人岁数大了,再搬到一起去。当年我和思远也是这么过来的,以前老爷子和老太太还在的时候,也是自己有自己的宅子,愿意去哪家住着就去哪家,住腻了就换一家。这样更好,我们兄弟之间反倒是更亲,比那些一大家子在一起过的,更加的和睦。”
  志新一听,也只好点头,“既然是岳家的规矩,那小弟就不说啥了。兄长放心,两个小的成了亲,我会叮嘱静雅,让他们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大家又说了些关于成亲的细节,然后就是坐在那聊着天。薛氏是静雅的母亲,今天自然得在屋里陪客,所以厨房那边,就有朱氏和韩氏帮着照看着。厨房里有附近的几个媳妇,还有红莲她们几个丫头,都在各自忙活着中午的饭菜。
  到了午时初,饭菜全都准备好了,大家在会客厅里摆了酒席,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酒席。
  静涵几个在后院陪着静雅,所以就让丫头单独弄了一桌,姐妹四个在后院吃了饭。
  等到未时初,岳家人这才告辞往外走。志新兄弟三个送到了大门口,跟岳思远他们再次道别之后,岳家人上车走了。
  兄弟几个回到了会客厅里,陈氏就说道,“岳家送来的东西,连同定亲送来的礼金和首饰,全都给静雅带走。另外咱们不是还给预备了十八抬的嫁妆么?加在一起就能有二十八抬了。这样在咱们镇上也就算是够好的了,明面上的嫁妆也只能这样,剩下的我再给静雅留一百二十两银子压箱底。你们看行吗?”
  志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