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娴她们离着静涵有一里来地的距离,一听说这个,赶紧的就往一起聚集。这边静涵倒是大着胆子,四处查看哪里还有血迹,果然,在一旁的草叶上,也发现的几抹红色。
“二姐,咱们赶紧回去吧,这里太危险了。”静娴在那边喊道。
“没事,你们别急,我往前看看,说不定有已经死了的动物呢,那样不就白捡么?”静涵胆子大的很,也是仗着自己跟父亲学武身子灵活,背后还背着弓弩呢。她只要进山,背后都是背着弓弩的。伸手解下弓弩,拉好了弩机,然后慢慢的往前走。
在一处灌木丛的前面,静涵发现了些血迹,静涵仔细的看了一下那灌木丛,似乎后面有个阴影。手里紧紧地握住弓弩,静涵绕道了灌木丛的后面,却发现那后面竟然不是受伤的动物,而是一个人。
“静娴,红莲,你们过来,这里有个人。”静涵放下了手里的弓弩,蹲在那人身边。那人是趴着的,后背上有伤口,也不知道死活。也就是静涵这样的大胆,直接上前扳过那人的肩头,把那人翻了过来。顾不得去看人家的长相,静涵直接把手放到这人的颈动脉处,那里还有微弱的跳动。这人应该是昏迷了,还没死。
这时静娴和几个丫头也跑了过来,“二姐,这个人死了没有?”静娴好奇的问。她也是个胆大的,见到这种情形倒是没害怕。
“没有,不过再不治疗的话,恐怕很就要不行了。静娴,你带着红莲赶紧回去找人来,最好能有东西把他抬回去。不管他是干啥的,咱们不能见死不救。”静涵这时才注意,这昏迷的人是个男人,应该也就是二十来岁吧,个子很高,她们这些女孩是弄不动的。
静娴一向最听静涵的话,二话不说就带着红莲往回走,去找人了。留下红芍和绿萝、绿萍在这陪着静涵。
“二小姐,万一他是坏人怎么办啊?还是别管了吧。”一旁的绿萝有点害怕的说道。她今年十二,和静娴同岁,胆子有点小。
“不管是好人坏人,咱们都得救。即便是坏人又如何,我救他,只为心安。”静涵没看绿萝,而是开始给这人检查伤口。静涵跟着志明学医,虽然学的不咋地,可是看看都哪里受伤还是没问题的。
这人身上穿着石青色的衣裳,料子是非常好的锦缎。不过此刻已经是没法看了,因为光是刀剑砍破的口子就有十来条,更别说被树枝啥刮坏的了,整个就是一团破布。那些口子里面,露出的是惨不忍睹的伤口。一道道的伤口深可见骨,伤口两边的肉翻卷着,有的还在往外渗血。
“这家伙是得罪谁了,竟然被人给砍成这个样子?”静涵看了这些伤口,暗自心惊。
☆、第一百零六章全力救治
没有多长时间,志明和文成带着王家的国安和国平来了,并且带来了家里牛车上的车厢板,正好长短够用。四个人把那男子抬到了木板上,然后就往参场子走。
静涵几个也不采野菜了,都跟着回去。
大家走的很,抬着人直接来到了志新他们住的屋子。这边志新他们也接到了信儿,早就把炕上收拾好了,人一到就放到了炕上。志明和文成赶紧给这人检查伤势。
“静涵,去把我的药箱拿来,这人得赶治,要不然就够呛了。大哥,咱家是不是还有棒槌啊,赶紧熬点参汤,这人就差一口气了。”志明一边检查,一边说着。“文成,去弄些开水来,再拿点干净的布,给他清洗伤口。”
一旁文成听了,赶紧按照志明说的去做。志明也不管那些,直接把那人身上的衣服给剪开脱掉,然后用水给他清洗伤口。静涵找来志明的药箱,志明从里面拿出来银针,在那人的身上扎了好多针,这个年代里没有麻醉药,只能用这种方法封住穴道。虽然这人已经昏迷了,但是也最好能减轻些痛楚,要不然也怕有危险。
静涵是个女孩,终究不好在屋子里呆着,于是接过志新找出来的人参,然后出去熬参汤了。正是中午要做饭的时间,薛氏已经烧了火的,所以热水啥的都方便。静涵拿出一个小砂锅来刷好,把人参放进去又添了水,把灶坑里的火往外扒了一下,支上两块石头,把砂锅放上熬煮着。静涵不停的往里面添着柴火,不多时砂锅里面的水就开了。
屋里头,志明给那人把伤口全都清洗了两遍,然后全都给敷上药,又用干净的布条给包了。“这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历,竟然被人砍成了这个样子,看这伤口泡过水,应该是从江对岸游过来的。唉,这年月里,咋还有人能够受这样的伤啊?”志明一边往下拔针,一边说着。
“三叔,他这样就行了么?”文成在一旁问道。
“嗯,暂时也就这样了,等会儿给他喝上参汤,然后就靠他自己了。只要他能醒过来,就没啥问题,慢慢养着就行,若是醒不过来,那就够呛。”这人伤的很重了,志明也没有把握说一点事没有。“文成啊,你在这看着他,一定要注意他有没有发烧,要是发烧,可就难办了。我去配点药材,他这个样子,还得喝药。”志明说完就出去了。
等静涵把参汤熬好,就倒了一碗端进屋。“二哥,参汤好了。”
文成把那人扶起来,然后静涵端着碗,用小勺一点点的喂那人喝参汤。好在那人还能往下咽东西,慢慢的,一碗参汤就这么喂进去了。文成又把人放倒,“好了,静涵,你也够累的。回去休息吧,我在这看着呢。”
静涵知道自己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点点头就出去了,“行,我先去吃饭,一会儿过来换你。”说完就出和大家一起吃饭了。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暖和了,所以中午就在外面院子吃,连王家和方家人一起,大家都在这边吃饭。静涵看了一眼这些人,说道。“今天中午弄回来的这个人,咱们谁也别出去说,知道了么?救人是本分,可是千万别惹祸上身才是。”
众人全都点头,方永贵赶紧说道,“二小姐尽管放心就是了,咱们都明白这些。”
静涵吃完饭,进屋去替换文成,“二哥,你去吃饭吧,我来看一会儿。”静涵坐在炕沿上,看着炕上躺着的这个男人。
这人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脸色苍白,不过相貌倒是很出色的。比起文翰和岳鹏程来,似乎还要略胜一筹的感觉,而且从他的穿着来说,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静涵心中不禁感叹,这大户人家里,更是是非纷争多得很,还不知道有多黑暗呢。
静涵让国平去镇上给许家送些野菜回去,然后再买些肉回来。今天看样是包不成饺子了,只好明天再包。同时,志明也写了个单子,让国平抓一些药回来,这山上的药材终究是不太齐全。静涵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就让国平再买点硝石回来。
到了要黑天的时候,救回来的那个人开始发烧了。想想也是,身上那么些伤,又被水泡过了,一定会有细菌感染的。这个年代里,又没有抗生素,人发烧了,也只能硬挺着。志明熬了一些药,和文成两个吧药给喂了进去。文成只能用凉水把布斤打湿,然后敷在那人的头上。
这样根本没有啥效果,志明就有点着急了,“这可怎么办?要是就这样烧下去,人会烧坏的。”志明摸了一下那人滚烫的额头。
“三叔,别急,我这有冰块。”静涵端着一小盆的冰块进来。
“呀,这是从哪里弄来的冰块啊?太好了,有这个东西,至少能让他不再烧下去。”志明用布包了冰块,然后放到了那人的额头还有身上。“这就看他的造化了,要是能够挺过去,就没啥大事了。”志明忙活完了,才回头看看静涵,“这会儿能说是从哪弄来的冰了么?”
静涵一笑,这是她让国平买回来的硝石弄的。硝石溶于水的时候,会带走大量的热量,所以水会结成冰。这是以前听别人说的,静涵也没试验过。今天志明让买药材的时候,静涵突然想起来,若是有冰的话,发烧也能控制一下了,所以让国平买回来硝石。刚刚她弄了好些水实验,终于冻出来这么一小盆冰块来。“三叔,这是用硝石弄出来的。等你有空了,我告诉你怎么弄。”静涵看那人的情况似乎稳定了点。“三叔,你先吃饭去吧,我替你看会儿。”
这一晚上,志明和文成两个人轮班看着那人,好歹到了半夜的时候,那人不再发烧了。
第二天的早晨,志明正躺在炕梢睡着呢,就听见有声音,醒来一看,原来是那人睁开了眼,醒了。志明赶紧去端了点水进来,扶那人起来,“来,把水喝了,等会儿再说话。”
这屋原本是志新和薛氏住的,这下子志新和薛氏就住到了西屋,而几个丫头则是跟静涵挤在了一铺炕上。
东屋一有动静,志新他们就听到了,大家赶紧起身过来看看。一进屋,就看见那人醒了,志明正在喂他喝水呢。“呦,这是醒了,还真是够命大的呢。”志新一看那人醒了,高兴的说道。
志明把杯里的水全都喂给了那个人,然后又让他躺下,“你先别急着说话,你受的伤很重,现在虚得很呢。不管你是谁,怎么受的伤,我们都不在乎,只要你能好了就行了。”这是许家人昨晚上做的决定,就是不许追问人家的来历。
那人明显还很虚弱,躺在炕上,哑着嗓子断断续续的说道,“多谢各位了,在下今日能得不死,他日必定厚报诸位。”
“你好好的养伤吧,到了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说起来如果不是静涵发现了你,我们上哪里去救你呢?这都是命,是你命不该绝,所以也不用太在意了。”志新仔细打量了那人,心里却不由得升起了一种好感,再加上许家人本来就是豪爽的性子,所以态度就很亲切了。
那人心中不禁好奇,为什么这家人可以无视自己一身致命的伤,不去追问,这可真是太奇怪了。不过听了志新的话,倒是也放心了。“多谢这位大叔,那我就安心养伤了。”罢了,相逢即是有缘,或许真的就像人家说的,这就是命。既然如此,就安心的养着吧。
静涵自然也听到了东屋的动静,不过她并没有急着过来,而是先去炖了一些参汤。等参汤好了,这才端着参汤进来,“三叔,我把参汤炖好了,这位客人估计元气太虚,还是先喝点参汤吧。等会儿我们弄了早饭,给客人煮点粥啥的,让他吃点就好了。”说着就把参汤放到了一旁。
志明和志新上前扶起了那人,静涵把参汤喂给那人喝下,然后大家这才出去。
“这位公子,你安心养伤就是,不用多想。我们家虽然日子过得差了些,可是既然把你救回来,定然会尽全力救治你。另外你也不用想什么报恩不报恩的,我们可不是贪图谁的报答才救人的。赶紧养好了伤就走吧,我们可不想救了人还惹一身的麻烦。”静涵出去之前,就这么直不楞登的说了一大些,一下子把屋里所有的人全都吓到了。
志新摇摇头,无奈的说道,“这位公子,还请莫怪,小女的性子太直,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说完就瞪了静涵一眼,然后出去了。
志明也笑道,“这个静涵,平日里看着也挺好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那人刚才听志新说过,在林子里发现自己的是个叫静涵的,如今志明这么一说,才知道原来是这个直脾气的小女孩救了自己。
☆、第一百零七章离开
家里多了个养伤的人,倒是也没啥太大的变化,许家人还是该干啥就干啥。只是志明有时开了方子,让文成每天给熬药而已。
静涵只在大家去看那人的时候才会跟着过去看看,其余的时间,她是不会到东屋里去的。倒不是避嫌啥的,北方本来就民风开放一些。她只是不想以一个救命恩人的身份出现在人家的面前,当初救人,只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有人就这么死了而已。如今人活了,她要是总往人家身边凑,还不得让人家以为自己有啥想法啊?开玩笑,她可没那些花花肠子,更不想摆出一副救命恩人的面孔来,反正也不图他什么。
那人的身体还真是不错,十来天之后,竟然就能下地走动了。不过也跟许家人伺候的很用心分不开,光是人参就用了十来棵了,更别提志新经常去猎些野物,薛氏也杀了好几只鸡来给那人补身子了。
静涵有的时候会好奇,为啥家里人会这么用心?倒是志新说了,“咱们要救人,就得救到底。他受了那么重的伤,万一养不好是要留病根的,既然救人是功德,那就把这功德做到底好了。”
静涵听了倒是释然了,是啊,许家人可不就是这个性子么?要不就不做,既然做了,就要尽善尽美。
刚刚进了五月,静涵孵化的蚕茧可就开始往外出蚕蛾了,家里人自然要全都来帮忙的。那个被救了的人也好奇的过来看。“这也是一种蚕么?”那人还是有些虚弱,说话有些中气不足。
“李公子,你怎么过来了?你的身子还没好,不能走动的太厉害。”静涵正忙活着呢,一听有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文成和那位姓李的一起过来了。
“都说了,别叫我公子,叫我铭瑞或是三郎都可以。我听文成说你们在弄一种蚕,是北方能够养殖的,有点好奇,就过来看看。”那个李铭瑞扶着墙说道。
静涵暗中撇了撇嘴,还三郎呢,你以为你是谁啊?李隆基?李三郎?真搞笑。“既然李大哥好奇想看看,那就坐在椅子上看着吧,这东西也没啥好看的。”静涵忙着手上的活,没工夫搭理他。
文成扶着李铭瑞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然后文成也上前来帮静涵。屋里红莲和红芍,还有周氏和李氏都在忙着挑选蚕蛾,静娴领着绿萝她们在另外的房子里,也是忙活着这些。
李铭瑞对于这个柞蚕真的是十分好奇,不时地会问一些问题。静涵虽然忙碌,可是也不好不回答他,于是一边干活,一边回答李铭瑞的提问。这几年,村里也有人知道了许家养这种柞蚕挣到了钱,所以就有人来卖了种茧回去试着养殖。村子的四周也有很多柞树,还别说,真有几家养的也不错。另外志祥当年带走了两万粒种茧,又把静涵弄过去传授技术,如今安州下属的几个县城,还真的就发展处规模来了。如今养殖柞蚕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静涵也不怕人家知道,所以对于李铭瑞提出来的问题,倒是没有保留的都做了解答。
李铭瑞在这屋子里坐了能有半个多时辰,问了很多的问题,后来有些累了,这才回去休息。等他一走,红莲才抬头说道,“二小姐,那位李公子问的可倒是挺详细的。他不会是故意问的吧?”
“肯定是故意的,姐姐你没发现么,这李公子一看见二小姐,眼神就离不开了呢。小姐是他的救命恩人,又长得这么美,他看呆了也是正常的。”一旁的红芍笑着说道。
静涵面色一寒,不高兴的说道,“红芍,你要是再这么胡说,当心我给你撵出去。当日救他,不过是生命可贵,能救则救而已。再者也不是我救的他,如果没有三叔和文成哥哥,他早就死了。以后莫要再说什么救命恩人的话,我不稀罕。”静涵可不想惹来什么麻烦。
红莲瞪了妹妹一眼,“你这嘴一天到晚的没个遮拦,当心哪天祸从口出。小姐的事情也是你能胡说的?那姓李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路,你光看他长得挺好,就以为他是什么好人不成?还不知道是怎么受的伤呢。”
红芍被姐姐说的低着头,但是又有点不太甘心,低声的说着,“他不是说是被盗匪砍伤的么?”
“笨蛋,咱们在这住了有两年了吧?小姐一家更是本地人,什么时候听说过附近有什么盗匪的?他明明是不肯说实话,遮遮掩掩的,算是什么好人?我告诉你,以后不许再说这些了。等他伤势好了,就赶紧让他走了完事。这样的人住在咱们这里,万一给咱惹来什么祸事咋办?”红莲岁数比红芍大两岁,有些事情上,比红芍要远一些。
静涵听着这两姐妹的对话,不由暗暗点头。红莲说的对,当时救人没想过太多,就是觉得让他那么死了,对不住良心。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知根不知底的,对人还真的是要多加小心呢。“红莲说的对,这几日我会跟父亲说的,要是那人伤势恢复的差不多了,也就该走了。”
大家忙活了一天,终于把蚕蛾全都抓了起来,正好晚上抱对,明天一早拆对就行了。
临近端午,陈氏让人捎信儿说让静涵他们都回镇上去过节。薛氏就让国安去镇上买了些江米回来,留着方家和王家在山上包些粽子。
国安从镇上回来,说是镇上有很多外来的人,在四处打听一个年轻男子的事情。听他们说的那个样子,倒像是李铭瑞。志新听了,就赶紧过去跟李铭瑞说了。
李铭瑞听完志新的话,沉吟半晌,“许叔,这些人可能是找我的,还请许叔帮忙,让人过去传个话。”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写封信吧,要是有什么能够证明你身份的信物也行,我让国安他们去一趟。”志新点点头,这李铭瑞的伤势基本上没啥大事,也该是回去了。
李铭瑞想了一下,“还是写封信吧,我身上的东西也都丢了,没啥能当信物的了。”
于是志新找来纸笔,李铭瑞写了封信。然后志新叫国安和国平两人,拿着信到镇上去找那些人了。
傍晚的时候,国安和国平回来,后年跟着十来个人。这些人看上去都是有功夫的,像是训练有素的卫队一样。
为首的那个人一看到李铭瑞,屈膝就要跪下,李铭瑞伸手拦住了。“罢了,不必多礼。我已经好多了,咱们这就走吧。”
旁边有人上来扶着李铭瑞,然后李铭瑞回身看向许家的人,“几位叔叔、婶子,文成、静涵、静娴,既然我的家人来了,铭瑞就不在这打扰了。诸位的救命之恩,铭瑞他日必当厚报。就此别过,告辞。”说完,转身就跟那些人走了。
出了参场子,有人扶着他上了一匹马,李铭瑞在马上冲着众人一抱拳,然后一抖缰绳,马儿掉头走了。剩下的人也都上马,跟在后面扬长而去。
许家人都在外面,一直看着那些人走了,这才转身回去。红芍小声的说道,“就这么走了?怎么可能啊?”
红莲拽了一下妹妹的衣服,低声说道,“瞎说什么呢?”
“咱们家救了他呢,咋也不表示一下就走了呢?这也太不讲究了吧?”红芍小声的嘟囔着。
静涵走在前面,听到了姐妹两个的话,回头说道,“都给我听着,咱家从来就没来过姓李的公子,以后所有人都不许再提起,明白了么?”
红莲和国安他们赶紧点头,“二小姐放心,咱们根本就没见过这么个人。”
志新夫妻相视一笑,倒是对女儿的表现很满意。这个李公子明显是个富贵人家出来的,长得更是一表人才,没想到静涵根本连理都不理人家。“这才是咱们的好闺女呢。”志新在薛氏的耳边轻声的说着。
通往镇里的大路上,李铭瑞不敢骑的太,身旁的护卫也慢慢地跟着。“李进,咱们这次出来,损失了多少人?”李铭瑞问道。
“爷,损失了大半呢,属下也受了重伤,云飞的伤势更重,已经安置他养伤了。要不是薛亮带人来了,恐怕这次真的就悬了。”护卫之中那个领头的说道。
“哼,此次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他们。对了,派几个人,把救了我的那一家人家的情况打听一下。别惊动他们,暗中保护着,最少过个半年再回去。我怕有人知道了我没死,会迁怒于他们。”李铭瑞吩咐道。
“明白了,爷放心,他们救了爷的命,就是救了属下等的命,属下定然会派人好好保护他们的。”那个叫李进的赶紧叫过来身后的两个人,把刚才李铭瑞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那两个人就打马往回走了。
李铭瑞手里攥着缰绳,脑海中却浮现起一个如同阳光般明媚靓丽的少女来。“静涵,不知道他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你了。”
☆、第一百零八章少年心事
许家人在五月初三这日就全都到了镇上,山上预备了很多吃食,那两家人自己弄着吃就行了。老爷子和陈氏一看到儿子、媳妇还有孙子孙女都回来了,自然是高兴的很,“好,好,都回来了。咱们一起过节,等过完节再上山去。”人岁数大了,最是喜欢人多,巴不得所有的晚辈都在身边才好呢。老爷子今年还不到六十岁呢,但是对于儿孙们的喜欢却是与日俱增。
志新他们回来之前就商量好了,对于救人的事情,全都不许说,省的老人再担心啥的。静涵和静娴两个丫头蹦到了爷爷奶奶的跟前,“爷,奶,我们回来了,你们想没想我们啊?”静娴搂着陈氏的胳膊问道。
“想,怎么不想?奶奶巴不得你们天天都在眼前才好呢。这人老了就是怪,越是哪个不在,就越是想哪个。这回回来多住两天吧,过几天再回去。”陈氏伸手摸了摸静娴的小脑袋,然后看着静涵说道。
“恩,在家住几天。反正蚕都上树了,有红莲她们,也没啥大事。”静涵点点头,老人嘛,能哄就多哄着点。
“好,那咱们晚上包饺子吃,一会儿割肉去。”老太太高兴起来,非要包饺子不可。这个年代里,饺子那就是好东西了,以许家如今的条件,吃顿饺子倒是没问题,不过也不是随便就能吃上的。
“奶,瞧你高兴的,这个时候有啥菜啊?还包饺子呢。”静涵笑了,现在地里的小菜都还小呢,野菜又过时了,哪有什么菜啊?
“还真是的,你看奶奶都高兴的啥都忘了。要不然咱们包馄饨吧,这东西不用菜,就是肉和葱花就行。”老太太一想可也是,于是决定包馄饨。于是文成出去买肉,大家一起动手包馄饨吃。
傍晚文翰和子轩、文宣他们从学堂里回来了,子轩领着弟弟子文来到了陈氏和老爷子的面前,“许爷爷,许奶奶,明天早晨我们就回村里了,明天学堂放假。等到过了节我们再回来。”子文是前年来镇上念书的,一事不烦二主,就跟着子轩一起住在了许家。
“哎,行。过节了,也该回去看看家人。你们的爷奶也好想你们了呢。”老爷子抽了口烟说道。
静涵正好从厨房那边过来,“子轩哥哥,子文,怎么我刚回来,你们就要走啊?”
“过节了,总得回去看看家里人啊。静涵妹妹在家里多住几日,我们过完端午就回来了。”子轩看着眼前的这个美丽少女,高挑的身材,已经发育的玲珑有致。穿了一身玫红的衣衫,更是显得俏皮妩媚。肤色不像一般女孩那么白,有些浅蜜色,倒是显得非常健康。微微上翘的嘴角,若隐若现的梨涡,即便不笑的时候,看着也像是在笑的样子。看着她,仿若置身于春日的暖阳之下,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静涵微微一笑,“那好,我们就在家里多住几日,等子轩哥哥回来再走。对了,有阵子没见到玉梅姐姐了,也不知道她今年弄的柞蚕咱们样了。子轩哥哥回去,就告诉玉梅姐,我想她了呢,让她有空也跟你们来镇上住几天吧。”玉梅从去年开始,也跟着静涵学了养殖柞蚕,去年弄的还不错,今年应该能更好些。
子轩点头,“好,我回去一定告诉玉梅。”
正好薛氏她们已经煮好了馄饨,用两个盆盛了,端着进了屋,“点放桌子,今天晚上咱们就吃馄饨了。趁热吃,香着呢。”
大家赶紧的放上了桌子,又拿来碗筷,然后就全都坐在桌边吃晚饭了。
薛氏给每个人都盛了满满一碗的馄饨,“来,都赶紧吃。当心点,别烫到了舌头。”
静涵那勺子舀起一个馄饨来,用嘴吹了吹,这才咬开。嗯,果然味道很好,这馄饨的馅里没有别的,只是肉和葱花,吃到嘴里真的是香的很。静涵看向身旁的静雅,“大姐,你赶紧吃啊,这东西就是趁热才好呢。”
静雅手里也拿着一个勺子,小心翼翼的吹着馄饨,不敢咬开。“太烫了,我怕烫到。”静雅吃东西一向都是斯文的很。
不多时,大家就吃完了一碗,陈氏一看就说,“吃完了就再盛,咱家吃饭不论碗,吃饱了算。”
大家不禁笑了,各自都拿着碗,又去盛了一碗,继续吃。
晚饭过后,文翰几个自然是要回屋看书的,文翰和子轩今年秋天都要参加院试的,所以最近非常的用功。院试院试三年两次,可是那年文翰他们考了一次没过。夫子就没再让他们参加了,说是他们的功底不够,勉强去参加了,也是不会中的,还不如多学几年,然后再考。所以文翰几个这几年一直潜心攻读,没有再去参加院试。今年夫子说了,让他们下场,所以文翰还有子轩、鹏程三个,今年都要参加院试了。
静涵也想看会儿书,于是就跟着一起去了文翰他们的书房里。如今的书房里可是有不少的书呢。有大家出门时遇上买的,有当年志祥收集的,当然还有这两年志祥从外面淘登来不少好书,都送给了文翰他们。粗略的估计,许家现在应该能有一千来本书了呢。
静涵捧了一本书,坐在木榻上,前面点着蜡烛。就着蜡烛昏黄的光芒,在那仔细的品读着。许家除了文翰他们看书用蜡烛以外,其余的屋子用的还是油灯,这个年头,用蜡烛的人家还是很少的。“大哥,你和子轩哥哥今年都要参加院试对么?”
“嗯,去年没能考,今年当然要去试试了。学堂里的先生说了,要我们不要太在意了,有好多人都很大岁数了,也还是童生呢。”文翰也捧着书在那看呢,听了妹妹的话就回答着。
静涵点点头,“这夫子说的对呢,有很多人三四十岁了,还是童生,人家还能坚持着再考。所以哥哥们也不用太在意了,这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呢。”说完静涵就继续看书了,不再出声打扰他们。
子轩今天晚上总是集中不了精神,眼睛不时的就往静涵那边看去。虽然一直住在许家,可是见静涵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年开春静涵就会上山了,直到落雪后才回来。中间也会回镇上几次,有的时候就正好赶上自己回家了,所以每次见到静涵,都会觉得这个女孩有着不小的变化。
看着静涵捧着书低头研读,看得非常入神,子轩心中倒是有些失落。心中期盼着静涵能够抬头看自己一眼,同时又怕静涵真的看自己,会泄露了自己的心思。是啊,自己的心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于静涵,就已经不再是邻家的那个可爱小妹妹了呢。是什么呢?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有时候在想,若是今生能有这个女孩相伴,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文翰抬头看了看子轩,有些不解,“子轩,你今天怎么了,这么半天才看了两页书?咱们今年可是要考试的呢,一定要用功啊。”
子轩面色微红,连忙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